当前位置:学者斋 >

范文 >幼儿 >

2017年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小知识

2017年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小知识

义务教育起源于德国。宗教领袖马丁·路德是最早提出义务教育概念的人。改革胜利后,为使人们都有学习《圣经》的能力,路德颁布了义务教育法。以下是关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小知识,欢迎大家参考!

2017年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小知识

1.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是指哪些学校?

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是指普通国小和国中。

2.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

义务教育是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国家必须保障的公益性事业,是必须优先发展的基本公共事业,是脱贫攻坚的基础性事业。

3.什么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在义务教育阶段,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全面提升教师整体素质,缩国小校、城乡、区域间教育发展水平的差距,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

4.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对于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解决义务教育深层次矛盾、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促进教育公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一步提升国民素质、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5.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积极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均衡合理配置教师、设备、图书、校舍等资源,努力提高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

6.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基本目标是什么?

每一所学校符合国家办学标准,办学经费得到保障。教育资源满足学校教育教学需要,开齐国家规定课程。教师配置更加合理,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学校班额符合国家规定标准,消除“大班额”现象。率先在县域内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县域内学校之间差距明显缩小。

7.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一)办学条件基本均衡。

(二)师资力量基本均衡。

(三)经费投入基本均衡。

(四)办学水平基本均衡。

(五)教育机会基本均衡。

8.办学条件基本均衡的要求是什么?

基本形成满足适龄儿童少年就近入学需求的学校布局结构;80%以上的完全国小、初级中学和特殊教育学校的校园、校舍、体育运动场馆、安全设施、卫生设施、寄宿设施、教学仪器设备、信息技术设备和班额等达到省定标准,学校之间无明显差异;所有学校和教学点无D级危房,校舍基本达到国家抗震设防标准。

9.师资力量基本均衡的条件是什么?

所有教师具备教师资格和达到学历要求,高一级学历教师所占比例明显提高,学校按照省定标准配齐国家课程标准规定学科的各类教师,学校之间教师学历水平、高级职务教师比例无明显差异;城乡之间、校际之间优秀校长、教师定期交流;校长、教师能够按照规定接受培训,校本研修制度全面落实,教师培训经费得到保障;教师师德修养和业务素质明显提高。

10.经费投入基本均衡的要求是什么?

确保义务教育经费“三个增长”,把义务教育全面纳入财政保障范围,全面落实义务教育免费政策和省定义务教育阶段生均公用经费标准;足额征收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实行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预算编制制度改革和财务公开制度;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建立对条件艰苦的边远地区教师的特殊津贴。

11.办学水平基本均衡的要求是什么?

初步形成现代学校制度,学校能够按照国家课程标准规定开齐开足课程并达到教学基本要求,校际之间教学质量差距不明显,无任意增减课时、增加学生课业负担行为,无以考试成绩公开排队、办重点校(班)现象,实行优质普通高中招生名额合理分配到区域内国中的办法,择校问题得到有效缓解;学校可有效开展校本教研、校本培训,能开设具有特色的学科课程、社会实践课程、校本课程等,学习困难学生得到有效帮扶;校园安全卫生责任、措施落实到位,无重大安全、卫生责任事故;形成优良的班风、校风,校园文化积极向上,校园周边环境安全有序。

12.教育机会基本均衡的要求是什么?

适龄儿童少年就近入学得到切实保障,国小、国中适龄儿童少年按时入学率分别达到99%和98%,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6%以上;农民工等流动就业人口子女在全日制公办学校接受免费义务教育得到保证,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普及程度达到当地水平,农村留守儿童、流浪儿童、严重不良行为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得到妥善解决。

13.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措施有哪些?

(一)优化农村中国小布局。

(二)加强学校标准化建设。

(三)加快薄弱学校改造力度。

(四)加强农村教师培养培训。

(五)促进教师均衡合理流动。

(六)保障义务教育经费投入。

(七)规范义务教育办学行为。

(八)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

(九)保障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

(十)做好留守流动儿童义务教育工作。

14.如何优化农村中国小布局?

适应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需要,按照就近入学、相对集中和优化资源配置的原则,适当调整和撤销一批生源不足、办学条件差、教育质量低的薄弱学校,推进城镇新区教育园区建设,加强乡(镇)中心国小和乡镇国中建设,办好必要的村级国小、教学点,努力实现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布局合理。

15.如何加强学校标准化建设?

组织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加快推进县域内中国小校舍安全工程建设,加大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力度,积极推进农村学校学生宿舍、食堂、周转房建设,妥善解决农村寄宿制学校管理服务人员配置问题。实现城乡义务教育学校校舍安全达标和师资、教学仪器设备、图书、体育场地等基本达标。

16.如何加大薄弱学校改造力度?

结合实施国家“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加大对薄弱学校改造的支持力度。县(市、区)对办学条件低于标准的薄弱学校制定限期改造计划,集中财力加快薄弱学校改造,努力使区域内所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办学条件尽早达标。充分发挥优质学校的辐射、带动作用,通过整合、重组、教育资源共享等多种形式,实现城区优质学校支持带动薄弱学校全覆盖,尽快提高薄弱学校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实行项目统筹。

17.如何加强农村教师培养培训?

严格执行教师准入制度,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组织中国小教师资格考试和资格认定。实行新任教师公开招聘制度,制定科学合理的中国小教职工编制标准,编制核定实行规范、动态管理,并对农村边远地区实行倾斜政策。加大在普通本专科招生中定向培养农村教师力度,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完善中国小教师培训制度,实行每五年一周期的教师和校长全员培训,实施“农村教师素质提升行动计划”,对农村学校紧缺学科教师实行订单式培养或培训。

18.如何促进教师均衡合理流动?

建立健全乡以下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特殊岗位津贴制度,鼓励优秀校长和骨干教师到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任职、任教。县(市、区)要建立完善有利于消除薄弱学校的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和校长交流和轮岗制度、城镇中国小教师到农村中国小任教服务、农村中国小教师到城镇中国小跟班学习制度和区域内骨干教师巡回授课、紧缺学科教师流动教学制度,广泛开展送教下乡活动,推动校长和教师在城乡之间、校际之间的合理流动。

19.如何保障义务教育经费投入?

把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进一步完善各级政府分项目、按比例分担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提高保障水平。依法足额安排义务教育经费,确保实现《义务教育法》规定的“三个增长”。全面落实义务教育免费政策,根据中央的统一部署逐步提高义务教育阶段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建立各类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贫困地区和薄弱学校倾斜的机制,设立支持困难地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专项经费。足额征收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重点用于均衡发展城乡义务教育。鼓励社会捐赠支持义务教育发展。切实加强义务教育经费管理,确保学校经费足额到位,确保经费使用及时、规范、安全、有效。

20.如何规范义务教育办学行为?

依法保障义务教育适龄儿童少年在户籍所在地公办学校就近免试入学。不得改变或变相改变公办学校的性质;不得分重点、非重点学校和重点、非重点班;不得擅自举办各种名目的实验班;不得违规组织学生集体补课。建立全省义务教育学生学籍信息化管理制度。推行国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综合素质评价相结合的高中招生录取模式,逐步将优质高中均衡招生指标比例扩大到60%。(根据《中共江西省委 江西省人民政府 关于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若干问题的意见》,“从2014年秋季新学年开始,优质高中分配到区域内各国中的均衡招生名额不少于70%。”)

21.如何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

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积极探索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规律,切实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严格按照国家课程计划,开齐开足课程,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坚持开展“阳光体育”活动,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加强学校艺术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进一步推进农村中国小现代远程教育,不断提高教育信息化的普及水平和应用水平。完善国小、国中学生综合素质评定办法,建立体现素质教育要求的义务教育教学质量评估体系,组织力量定期对学校实施素质教育进行检查和督导,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全面提高义务教育办学质量。

22.如何保障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

组织实施特殊教育学校建设规划,省财政安排专项资金全面改善特殊教育学校办学条件,确保设区市和人口在30万以上的县(市、区)建设1所标准化特殊教育学校。完善普通教育学校接受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办法。将特殊教育学生公用经费标准提高到义务教育阶段普通学校学生的`6倍以上。(根据《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江西省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实施方案》,从2014年起,逐步提高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学校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标准,到2016年达到6000元。)提高特殊教育教职工编制标准,足额配备特殊教育教职人员,落实特殊教育教师津贴。

23.如何保障特殊群体平等接受义务教育?

1、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2、建立健全农村留守义务教育学生关爱服务体系;3、重视发展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4、关心扶助需要特别照顾的学生。

24.如何做好留守流动儿童义务教育工作?

坚持以流入地政府为主、以公办中国小为主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与当地学生平等接受义务教育。重视解决好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建立政府统筹协调、部门各负其责、社会共同参与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和服务体系,努力解决留守儿童思想、生活和学习上的困难。建立多形式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就学制度,确保学生不因贫困而失学。

25.如何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

鼓励学校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实验,为每位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科学评价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引导学校按照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实施教育,引导社会按照正确的教育观念评价教育和学校。学校要认真落实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不得随意提高课程难度,不得挤占体育、音乐、美术、综合实践活动及班会、少先队活动的课时,科学合理安排学生作息时间。要改革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6.如何健全控辍保学机制?

县级人民政府要完善控辍保学部门协调机制,督促监护人送适龄儿童、少年入学并完成义务教育。进一步落实县级教育行政部门、乡镇政府、村(居)委会、学校和适龄儿童父母或其他监护人控辍保学责任,建立控辍保学目标责任制和联控联保机制。

27.如何加强留守儿童关爱保护?

各地要落实县、乡人民政府属地责任,建立家庭、政府、学校尽职尽责,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体系,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强化家庭监护主体责任,鼓励父母取得居住证的适龄儿童随父母在工作地就近入学,外出务工父母要依法履行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依法追究父母或其他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的责任,依法处置各种侵害留守儿童合法权益的违法行为。发挥乡镇政府和村委会作用,督促外出务工家长履行监护责任。

28.开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起到什么作用?

1.督促地方政府进一步落实国家法律的政策要求,切实履行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职责。2.帮助各地进行自查自评、自我诊断。3.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目标的及早实现。

29.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一)强化政府责任、明确督导评估对象是地方各级政府,并且要求政府是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第一责任人”。督促政府切实履行国家法律、法规、方针、政策中关于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责任。

(二)注重实效。评估认定以结果性评估为主,即以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际间差距的评估为重点。同时,评估政府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工作情况,引导政府,尤其是县级政府积极均衡配置义务教育学校资源。

(三)积极回应社会关切。把行政性评估与广大群众的实际感受结合起来,将公众评价作为评估的重要参考。努力缩小校际间差距,促进教育公平,回应社会关切。

30.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的主要内容和标准是什么?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一个门槛、两项内容、一个参考。

(一)一个门槛(基本办学标准评估)。要求在对一个县(区)进行评估认定前,要对其所辖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是否达到我省基本办学标准进行评估。达到这一条件的县(区),才有资格接受均衡督导评估认定。

(二)两项内容(均衡督导评估认定的核心内容)

一是对县域义务教育学校际间均衡状况的评估(差异化系数)。重点评估县级人民政府均衡配置教育资源情况:以生均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生均体育运动场馆面积、生均数学仪器设备值、每百名学生拥有计算机合数、生均图书册数、师生比、生均高于规定学历教师数、生均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教师数8项指标,来分别计算国小、国中综合差异系数。达到基本均衡评估的标准为:国小综合差异系数不高于 0.65,国中综合差异系数不高于0.55。

二是对县级政府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的评估(四个方面)。主要是通过入学机会(随迁子女就读、留守儿童学习、特殊儿童教育、学校招生,20分)、保障机制(责任制度、学校标准化、经费保障、规范经费管理,25分)、教师队伍(教师待遇、师资配备、校长教师交流、师资培训、师德建设、管理体制,35分)、质量与管理(课程建设、巩固率、规范办学、体质健康、学校安全,20分)四个方面的17项指标来进行,每个指标赋一定分值,总分为100分;达到85分以上的县方可视为达到此项评估的要求。

(三)一个参考。指公众对本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状况的满意度,作为评估、认定一个县是否实现基本均衡的重要参考依据。

31.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中四个一票否决是什么?

1、近三年中有两年没有保障“三个增长”的。

2、教育系统存在重大安全责任事故与严重违纪违规事件的。

3、当年”薄改计划”计划任务没有完成的。

4、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没有达标的。

32.开展社会公众满意度调查的方式有哪些?

调查方式:进行问卷调查、实地走访、电话随机采访等三种形式。

33.开展社会公众满意度调查的对象是谁?

调查对象有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及其他群众等,以学生家长为主。

34.开展社会公众满意度调查的内容是什么?

适龄儿童少年就近入学、县域内学校校际间办学条件差距、县域内校际间教师队伍差距、县域内义务教育择校情况、政府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面的努力程度,以及义务教育发展中的重点、热点问题等。

35.“差异系数”的作用。

“差异系数”也叫变异系数或离散系数,是一组数据的标准差与其均值之比。 通俗说法:就是单所学校的某项指标与全县所有同类学校该项指标的平均值之间的差异值。“差异系数值越大,反映均衡水平越低;差异系数值越小,反映均衡水平越高。”

36.怎样开展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督导评估?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主要采取自下而上的方式

进行。工作程序:1.县级自评→县级申报→市级复评→市级申报→省级督导→省级申报→国家认定。

标签: 义务教育 均衡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xuezhezhai.com/fw/youer/mnenx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