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者斋 >

建筑工程 >安全工程师 >

2016年注册安全工程师《案例分析》练习题

2016年注册安全工程师《案例分析》练习题

【案例】

2016年注册安全工程师《案例分析》练习题

2013年7月16日,拥有850名员工的C化工厂发生一起火药爆炸事故,造成22人死亡,30人重伤,直接经济损失510万元。事发当时,该厂D车间条装工序一螺旋输送器空心螺杆在运行中断裂,车间副主任熊某(事故中死亡)了解情况后,为了不影响生产,在生产继续进行,现场人员未撤出的情况下,违章指挥无证焊工甲某(事故中死亡)焊接输送器。专职安全员乙某即到厂部办理“动火证”。因安全科2名干部及4名正副厂长均因工外出,乙便自己写了一张“D车间需要动火,条装工序一螺旋动火焊接”的便条动火证,去找厂办主任丁某审批。丁某说自己无权审批,便与乙某一起找到厂工会主席丙某。丙某便在便条动火证上签署了“同意动火,注意安全”,越权擅自批准动火。乙某回到车间,将丙某签发的便条动火证交给甲,并对欲焊接处0.7m2范围内的炸药进行清扫、冲洗。然后,由乙某同意并监护无证焊工甲某焊接螺旋输送器螺杆。约20分钟后,乙发现空心螺杆内有残存炸药,并有大量烟雾从断裂处喷出,但甲认为:“炸药清洗不出来,没办法,可能问题不大”。乙便用水冲洗螺杆降温,甲进行违章施焊。乙因事离开车间。约10分钟后,该车间发生爆炸。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共22分):

该起事故的等级,2013年的千人伤害率是多少。

解析:

这是一起重大事故。其2013年的千人伤害率为[(22+30)/850]*1000=61.2。

简述题:第1题.

如果C化工厂生产场所有2t工业炸药,14t爆炸危险原材料,判断生产场所是否构成重大危险源(已知工业炸药、原材料的'临界量分别为5t和25t)。

解析:

因为一个单元存在两种及以上危险物质,有:2/5+14/25=0.96<1,所以不构成重大危险源。

简述题:第2题.

试分析该起事故的原因。

解析:

该起事故的直接原因有:1)螺旋输送器空心螺杆内有残存炸药;2)无证焊工甲违章施焊。

间接原因有:1)管理混乱,违章指挥,越权审批。2)规章制度、操作规程不健全,工作票制度执行不严格;3)教育培训缺乏,焊工未取得资格证书,无证上岗;4)监管不力,没有及时排除隐患。

简述题:第3题.

防爆基本技术措施有哪些方面。

解析:

防爆基础技术措施有:1)防止爆炸混合物形成,使混合物浓度在爆炸下限以下;

2)严格控制火源,杜绝一切明火、电火花、静电火花,防止雷电;

3)采用隔爆措施切断爆炸的传播;

4)安装泄压装置,减弱爆炸的破坏作用;

5)设置报警装置,及时发现混合物浓度,以采取控制措施。

某公司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

某公司是集矿山开采和氧化铝、电解铝生产于一体的特大型铝冶炼联合企业

公司设有总经理办公室、人力资源部、财务部、信息部、供应部、销售部、技术开发部、计划经营部、生产运行部、安全环保部、装备能源部、项目管理部、企业文化部13个职能部室和矿山部、氧化铝厂、电解铝厂、碳素厂、热电厂、煤气厂、动力厂、检修厂、运输部、物资配送部、中心试验室、赤泥坝管理站12个生产单位。全公司现有员工5 654人,其中有高级技术职称的77人、中级技术职称的529人。

该公司准备建立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于2003年2月进行初始评审。初始评审中发现管理上存在如下主要问题:

1.在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上,“谁主管谁负责”还要进一步落实;

2.少数管理部室对本部门在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上所负的职责不甚明了,总认为安全管理与自己关系不大;

3.公司、厂矿两级安全管理部门过多地承担了安全管理的责任,不利于企业安全管理长效机制的建立;

4.对相关方(尤其是对外来单位或人员)的管理要进一步加强和落实;

5.部分安全管理人员素质有待提高,安全激励机制要进一步加强,安全奖励力度要进一步加大;

6.公司劳动防护用品的管理还要进一步规范,明确有关管理部门的职责,进一步分清采购、质量监督、费用控制等环节的关系,部分员工反映配备的劳动防护用品数量不够、质量不过关、发放不及时。

1.请拟出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推进的主要步骤。

参考答案

(1)标准宣传贯彻与培训;

(2)初始评审;

(3)体系策划和设计;

(4)文件编写;

(5)体系试运行;

(6)内审;

(7)管理评审。

2.针对初始评审中发现的问题l至问题3,在安全责任制方面需要如何规范和完善?

参考答案:

(1)安全责任制需要明确细化,职责权限界定清晰;

(2)建立配套的安全生产绩效考核及激励制度,责权利基本匹配,促进责任到位。

3.针对初始评审中发现的第6个问题,公司准备制定《劳动防护用品管理程序》,该程序应包括哪些主要管理内容?

参考答案:

(1)劳动防护用品配发标准的制定;

(2)劳动防护用品采购;

(3)劳动防护用品的发放;

(4)劳动防护用品的穿戴使用;

(5)劳动防护用品的检验监督;

(6)劳动防护用品的报废。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xuezhezhai.com/jzgc/anquan/lwpjw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