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者齋 >

範文 >工作方案 >

如何培養幼兒良好的禮貌習慣

如何培養幼兒良好的禮貌習慣

葉聖陶先生説過:“好習慣養成了,一輩子受用;壞習慣養成了,一輩子吃虧,想改也不容易。”幼兒的可塑性很大,但自控能力較差,如果不適時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便會錯失良機,養成不良行為習慣。現在的幼兒在家庭中的地位發生了變化,往往是幾個大人圍着一個孩子轉,孩子成為家庭的中心,家庭教育方式也大多表現為寵愛多,教育少、順從多、要求少,在這種特殊的環境中,孩子很容易變成家裏誰也管不了的“小霸王”,幼兒的習慣如果任由這一情況發展下去,行為方面的問題將越來越多,幼兒的畸形發展將不可避免。因此,加強對他們的品德教育,使他們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是非常重要的,也是搞好幼兒素質教育的關鍵一環。

如何培養幼兒良好的禮貌習慣

首先,要幫助孩子確立自尊與尊重他人的意識。文明禮貌習慣看起來是一種外在行為表現,實際上它與人的內心修養,特別是與人是否具有自尊與尊重他人的意識有着十分密切的關係。自尊就是自己尊重自己,不容受到侮辱和岐視,維護自己的人格和尊嚴,爭取獲得好的社會評價。正常人都有自尊心,欲自尊須先尊重他人,遵守社會秩序,注意文明禮貌。很難想象,一個喪失了自尊心的人會具有什麼文明禮貌習慣。文明禮貌習慣實際上是人滿足自尊心的一種重要手段。

其次,要善於把握教育時機。總的説來,要隨時隨地進行教育。在關鍵時機進行教育,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當孩子作出某種文明禮貌行為時,要及時加以肯定和表揚;當孩子作出了不文明禮貌的行為時,要及時加以批評指正。在孩子就有關事宜提問的時候或在孩子與自己關係十分融洽時教育,效果亦佳。

第三,要掌握正確的教育方法。一個總的原則是,以正面誘導為主,批評教育為輔。值得注意的是,孩子的模仿性很強,在日常行為習慣方面尤其如此,家長要做到以身作則,為孩子樹立良好的榜樣。還應與學校和社會教育密切配合,保持一致,力爭取得教育的最佳效益

第四,要幫助兒童掌握必要的文明禮貌常識。這包括兩方面的內容:語言和行為。文明禮貌語言要求不説粗俗的話。日常用語包括“您好”,“早上好”,“見到你非常高興”,“歡迎光臨”,“晚安”,“再見”,“歡迎再來”,“對不起”,“沒關係”,“謝謝”,“請”,等等。文明禮貌行為包括交往行為和環境行為兩種。交往行為包括見面或分手時打招呼、握手,與人交談時眼神、體態和表情要體現出對對方的尊重。文明禮貌的'環境行為要求遵守公共秩序和社會公德,如愛護公共衞生,不隨地吐痰,不亂扔紙屑果皮;穿着樸素大方整潔,頭髮乾淨整齊;不打架罵人;待人態度熱情和藹;遵守交通規則;乘車時主動購票,給老、幼、病、殘、孕婦及師長讓路讓座,不爭搶座位;購物時按順序;愛護公共設施、文物古蹟;觀看演出和比賽時,不起鬨騷擾,做文明觀眾,等等。

第五,要耐心解釋。幼兒對文明禮貌的理解,是在學習和使用一句句的禮貌用語中慢慢地加深的。但儘管如此,他們還停留在簡單膚淺階段。因而,家長在給孩子教禮貌用語或文明行為時,不但要告訴他們語言應當怎樣、姿勢應當怎樣,還要向他們講些深入淺出的道理,即為什麼要這樣做,這樣做有什麼好處等。

第六,是要注意引導練習。要教會孩子正確使用禮貌用語,養成文明禮貌行為。不僅要耐心解釋,從道理上着眼,而且還要在行動上反覆的練習。

因為習慣的養成,有賴於反覆的實踐。所以家長對孩子要不懈地堅持要求,並經常採取表揚、批評的方法,以激起孩子積極向上,強化孩子較快地養成懂禮貌、講文明的習慣。

第七,是適當暗示。在教孩子使用文明禮貌語言時,開始孩子往往是不自覺的,有時在長者面前,常因怕羞而不肯去做。碰到這種情況,有的父母往往逼着孩子對長者有禮貌,或當着客人的面責罵孩子。其實,這樣做是有害無益的。因為孩子也是有自尊心的,父母採取強制或責罵後,即使孩子不得已去做了,心裏也是不高興的,以後就更不喜歡禮遇長輩了。所以有經驗的父母,遇到這種情況,一般是採取暗示法,在孩子耳朵旁邊,輕輕地叫他(她)致禮,使其很高興以禮遇長者,並因此能得到稱讚。

第八,寓禮貌教育於形象故事之中。由於孩子愛聽故事,所以可用生動、形象、通俗易懂的小故事對孩子進行禮貌教育,例如童話故事“小白兔拉小提琴”、“愛插嘴的八哥鳥”等等,這些富有感情-色彩的故事,能激起孩子對不禮貌行為的卑視和厭惡,也能使他們逐漸懂得做一個有禮貌的孩子的道理。

第九,成人要言傳身教。由於孩子好模仿,但又缺乏行為的辨別能力,所以家長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對孩子都是無聲的教育,因此,為了培養孩子的禮貌行為,家長首先要具有自覺的、文明禮貌的行為,並在點點滴滴的生活小事情中為孩子作出榜樣,如果家長平時出言不遜,待人接物缺乏文明修養,這樣就會給孩子帶來不良的影響。

第十,教會孩子有禮貌的言行。由於孩子年齡小,分不清什麼是有

禮貌的言行,什麼是無禮貌的言行,因此,要求家長有目的地教會孩子一些有禮貌的言行。例如,當孩子向其他的孩子借玩具時,家長應教孩子説:“請借

給我一些玩具玩,好嗎?”“謝謝您。”等有禮貌的話,通過不斷教育,反覆地練習和鞏固,就能使有禮貌的言行成為孩子的自覺行為。只要家長認真負起責任,通過各種途徑培養孩子的禮貌行為,就能使我們的下一代都成為懂禮貌、講文明的新人。

如何培養幼兒良好的禮貌習慣 [篇2]

孩子是祖國的未來是21世紀國家建議的主力軍培養他們理解寬容、謙讓,誠實的待人態度和莊重大方,熱情友好,禮貌待人的文明行為,舉止,是當前基礎教育的重點工作之一。

禮儀是人們生活交往的準則,是一個國家的風俗習慣和民族習慣的總結,是民族文化的重要標誌之一,中國素有“文明古國,禮儀之邦”之稱,中國人民熱情奔放,文明禮貌,中華民族歷史悠久,崇尚禮儀,作為中華民族的子孫,我們為之驕傲,作為教師,要教育幼兒繼承民族文化中的有益部分,“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文明禮儀及其習慣的養成對幼兒的終身發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義,所以我們設計了主題活動,為幼兒創設條件,吸引幼兒積極主動禮貌用,敢説、愛説、多説、會説、主動與人交往,從小養成良好的禮儀習慣,為幼兒終生髮展打好基礎。

一、提高孩子禮儀行為的培養

我們面對的大多數是獨生子女,在家庭中都是眾是星捧月的環境中成長,常常表現為言行不一,愛發脾氣,以大欺小,想得到的東西一定要得到,搶其他小朋友的東西,因而良好的行為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良好的習慣要在不斷的重複和習作中形式,他們需要教師的關心,需要家長的臨督,教師的指導,同伴的幫助,他們學習某一禮儀的規範,需要經過多次的“反饋—矯正”才能收到一定效果。禮儀教育的過程是一個認識的過程,也是一個實踐的過程。因此,我們要求幼兒每天主動與教師,同伴相互問好,問早,每天離別與教師,同伴道再見,爭當“禮儀寶寶”。

二、在家庭中宣傳,正確的品德教育觀念

幼兒的模訪性強,他們是在模訪中學習做人的,父母是孩子在生活中模訪的主要對象,如果父母平時敬老愛幼,關心幫助有困難的人,這種善良的情感行為會深深地影響孩子。為此,我們認真做好家長的教育工作,引導家長身示範,樹立範。樹立正確的健康觀念,促進幼兒身心健康。我們抓住幼兒渴望長大的契機,在一日生活各環節中加強觀察與指導,積極鼓勵幼兒學做自己的事。幼兒在集體或自由活動中也會發生爭搶現象,很少有幼兒願意退讓,我們要為幼兒創沒環境,提供條件,促進幼兒社會性發展有意識地整合到各個活動中,有目的地引導幼兒懂得友好合作,形成互相謙讓的意識。我們要讓他們在温暖快樂的集體中一天天地成長着,進步着。

標籤: 幼兒 禮貌 培養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zhezhai.com/zh-mo/fw/fangan/l5e19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