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者齋 >

範文 >工作方案 >

培養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方法

培養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方法

幼兒正處於人生的初始階段,一切都要學習,可塑性強,自控能力較差,既是養成良好行為習慣的關鍵時期,又是沾染不良行為習慣的危險階段,如果不適時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便會錯失良機,養成不良行為習慣。

培養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方法

我國思想家陶行知曾説"凡人生所需之重要習慣性格態度多半可以在六歲以前培養成功"。揭示了培養良好行為習慣應及早抓起的必要性。幼兒期是培養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關健時期,家庭教育和學前教育階段是幼兒形成良好行為習慣的重要時期,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養成比知識的獲得更重要。英國作家薩克雷説過,"播種行為,收穫習慣,播種習慣,收穫性格,播種性格,收穫命運。"道出了培養良好行為習慣的重要性。而良好的行為習慣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事,要培養一個人良好的行為習慣,必須從小抓起,從家長培養孩子良好的習慣開始,從老師用人格的魅力潛移默化影響孩子開始。在這方面,許多家長與我們老師的意見是一致的,但談到具體的方法,卻是眾説紛紜。因此,在幼兒期加強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是迫在眉睫,尤為必要的`。 那麼,怎樣對幼兒進行良好的行為習慣的培養呢?在這裏談談幾點看法:

1、一致性原則2、環境性原則3、滲透性原則4、榜樣示範的原則5、一貫性的原則6、 實踐性原則一、家園合作,協調一致一個孩子的成長離不開學校教育,同時離不開家庭薰陶。"教子寶典"説得好:父母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孩子都會看在眼裏,並以父母為榜樣來模仿。因此,我們要經常主動地和家長聯繫,利用家長接送孩子的時間和家長談心,與家長及時溝通、交流,讓家長了解幼兒的習慣,取得家長的支持,幫助家長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指導家長運用合適的教育方式和方法,配合我們進一步加強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讓家長明白,培養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是家長和老師共同的責任。我認為,應把行為習慣的培養延伸到幼兒的家庭,讓家長參與教育,配合幼兒園培養幼兒在家要多注意孩子的文明禮貌習慣的養成。另外,為了讓家長與教師對幼兒進一致的教育,我還利用家教宣傳欄、家園聯繫冊、家長來園接送孩子的機會與家長交流,彼此瞭解幼兒在園、在家的表現情況。以及時表揚強化和更全面地評定每一個幼兒。如要讓孩子養成午睡的習慣,家長應該首先做到無論是工作還是休息日都應該按時就寢、起牀;要讓孩子講衞生、愛整潔、懂得分享,父母首先要講衞生,保持家中清潔,懂得怎樣與別人分享;要讓孩子不任性,有禮貌,家長就不能過分溺愛孩子,出口成"髒",大大咧咧,不拘小節,對人不尊重,不友好等,久而久之,孩子也就會沒禮貌、不友善、尖酸刻薄。無論在什麼樣的環境中,我們每個人如果用良好的行為去影響孩子,那麼孩子也就會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在實際生活中,隨時教育孩子要尊重別人的勞動成果,幫助家長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克服孩子的任性自私、依賴性等不良性格品質,讓孩子大膽去接觸周圍的社會生活,讓他們明辨是非,來逐漸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為他們將來更好地適應社會生活打好堅實的基礎,這就是家園共育的重要體現。

二、環境教育促進幼兒習慣教育養成良好的道德行為習慣,與環境的薰陶密不可分。 環境與人類生活有着密切關係。因此,在班裏設置以文明禮貌為主題的自然角,在班裏的牆壁上佈置好文明禮貌的圖畫,隨時讓幼兒體驗做文明禮貌的好孩子的自豪感。從小對幼兒進行環境教育,培養幼兒學做環境小主人是我們每個幼教工作者義不容辭的責任,我們必需樹立正確的兒童觀、教育觀,因人施教,持之以恆,做好這項工作,定會結出豐碩的成果。使幼兒在幫助、關愛他人之中得到樂趣,從而使好習慣鞏固。

三、活動中滲透環境教育對幼兒進行環境教育,必須根據幼兒年齡特點和身心發展規律,採取生動形象、豐富有趣的教育形式,將環境教育保護教育滲透到各種教育活動中。在音樂活動中,通過《愛護小樹苗》等有關環境保護方面內容的歌曲,教育幼兒把所唱歌曲內容變成自己的行為。在故事教學活動中,講一些反應環境及環境有關的故事,如《動物搬家》,《爸爸,別吸煙》,使幼兒瞭解不好的環境對動物及人的危害,讓幼兒在有趣的故事情節中受到教育。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zhezhai.com/zh-mo/fw/fangan/n0ke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