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者齋 >

範文 >校園 >

使至塞上翻譯賞析

使至塞上翻譯賞析

讀書,這個我們習以為常的平凡過程,實際是人的心靈和上下古今一切民族的偉大智慧相結合的過程。下面是小編為你帶來的使至塞上翻譯賞析,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使至塞上翻譯賞析

使至塞上

王維

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

徵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

注:開元年間,唐玄宗命王維出塞宣慰,察訪軍情,實際是 將王維排擠出朝廷。這首詩作於赴邊途中。

1、這首詩,作者重在寫景。“歸雁入胡天”即通過抓住景物特徵,點明出塞的季節是 。(2分)

2、古詩中多用徵蓬比喻漂流在外的遊子,本詩中卻是比喻一個負有朝廷使命的大臣,正是暗寫詩人內心的 。(2分)

【試題】

1、閲讀《使至塞上》完成下面題目

⑴“蓬草”在古代詩文中一般比喻什麼?詩中的“徵蓬”表達了詩人什麼感情?

⑵頸聯的“直”和“圓”兩字歷來為人稱道,説説這兩個字為什麼用得好。

⑶尾聯用典故流露了嚮往建功立業的心情。這個典故隱含在哪兩個字中?

⑷頸聯是寫景名句,依據這首詩,描述一下王維看到的景色以及當時的心情。(60字以內)

⑸對這首詩字句的解説,不恰當的一項是 ( )

A.第一句交代此行的目的,第二句是説附屬國直到居延(地名)以外,點明邊塞的 遼闊,路途的遙遠。

B.三、四兩句,寫眼前景物,並以“蓬”“雁”自比。從景物特徵看,作者是秋天出 塞的。

C.五、六兩句繼續寫詩人在沙漠中看到的典型景物。“長河”指黃河。

D.最後兩句寫詩人在邊疆的蕭關見到了候騎(偵察兵),得知都護正帶兵在燕然前線。

⑹對這首詩的分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

A“徵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兩句即景設喻,説自己像遠飛的蓬草一樣出臨“漢塞”,像“歸雁”一樣進入“胡天”,這樣既寫景,又敍事,一語兩指,貼切自然,流露了詩人輕鬆愉悦和急切見到邊關將士的心情。

B,邊疆沙漠,浩瀚無邊,所以用了“大漠”的“大”字:邊塞荒涼,景物單調,偶爾出現的一股煙塵格外醒目,因此稱做“孤煙”。

C沙漠上沒有山巒樹木遮擋遮擋,蜿蜒遠去的黃河橫貫其間,望不到盡頭。一個“長”字,既抓住了景物的特徵,又準確表達了詩人的感覺。

D.“落日”,本來容易給人以感傷的印象,這裏用一“圓”字,卻給人以親切温暖的感受,意境雄渾。

答案

1.⑴“蓬草”隨風飛轉,古代文學中常用它比喻漂泊不定的行蹤。王維用“徵蓬”自喻,流露了身不由己的感覺,他為自己受排擠離開朝廷感到十分憂憤。

2.“直”和“圓”準確地描寫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現了作者深切的感受。

“直”字荒涼孤獨中透着挺拔雄偉,“圓”字蒼茫壯闊中顯現柔和温暖。

3.燕然

⑷“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一聯,寫進入邊塞後所看到的塞外奇特壯麗的風光,畫面開闊,意境雄渾,近人王國維稱之為“千古壯觀”的名句。邊疆沙漠,浩瀚無邊,所以用了“大漠“的“大”字。邊塞荒涼,沒有什麼奇觀異景,烽火台燃起的那一股濃煙就顯得格外醒目,因此稱作“孤煙”。一個“孤”字寫出了景物的單調,緊接一個“直”字,卻又表現了它的勁拔、堅毅之美。沙漠上沒有山巒林木,那橫貫其間的黃河,就非用一個“長”字不能表達詩人的感覺。落日,本來容易給人以感傷的印象,這裏用一“圓”字,卻給人以親切温暖而又蒼茫的感覺。一個“圓”字,一個“直”字,不僅準確地描繪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現了作者的深切的感受。詩人把自己的孤寂情緒巧妙地溶化在廣闊的自然景象的描繪中。

⑸B(並非秋天,而是春天。因為“歸胡天”透露出大雁從南往北飛,這

是春天的景物特徵。)

⑹A(並非輕鬆愉快。因為蓬草常用作漂泊無定的喻意。)

7.頷聯用“徵蓬、歸雁”比喻 ,表達了 的感情。

8.蘇軾評價王維詩云“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頸聯“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就是一幅美妙的圖畫。請説説這幅畫的美是如何表現出來的。

①這幅圖畫具有 美。

②美的具體表現:

參考答案

7.詩人自己(或“負有朝廷使命的人”) 詩人孤獨、思鄉

8.(考生能選一個角度答題,賞析合理,即給3分,否則酌情扣分)

示例一:①圖畫的構圖美。(1分)

②畫面空間闊大,層次非常豐富:從上到下有天邊的“落日”、空中的烽煙、地上的“長河”;從近到遠有烽煙、夕陽、無邊的“大漠”。(2分)

示例二:①圖畫的線條美。(1分)

②線條簡約,寥寥幾筆就勾勒出景物的基本形態:廣闊的大漠上,縱的是烽煙,橫的是黃河,圓的是落日。(2分)

示例三:①圖畫的色彩美。(1分)

②色彩豔麗、豐富:黃色的“大漠”、渾黃的“長河”、白色的烽煙、紅色的“落日”,雄渾寥廓的邊塞風光如在眼前。(2分)

示例四:①圖畫的意境美。(1分)

②詩句形象生動描繪出壯麗、奇特、別緻的塞外風光,動靜結合,意境雄渾。“大漠”背景下,有緩緩升起的烽煙,有波瀾不驚的“長河”,有即將西下的“落日”。(2分)

二:

(1)《紅樓夢》第四十八回,對於“‘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香菱説:“想來煙如何直?日自然是圓的:這‘直’字似無理,‘圓’字太俗。合上書一想,倒像是見了這景的。”你認為香菱對這兩句詩的體味有沒有道理,為什麼?(3分)

(2)這首詩運用了怎樣的表達技巧,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情感?請簡要賞析。(3分)

3.本詩首聯交代了 和 ,時間由朝而暮。(2分)

4. 説一説本詩中寫得最精彩的是哪兩句?寫出了什麼意境?請你把它描繪出來。

答案:

(1)有道理。因為詩歌的意境不僅指詩所描繪的寄寓着詩人情思的生活圖景,而且含有言外之意,畫外之情。理解意境,讀者必須展開想像,聯想,於頭腦中再現詩人所描繪的生活圖景,產生身臨其境之感。

(2)借景抒情。表達了詩人內心孤苦無依,對不能完成使命的一絲憂鬱之情。

3、出使原因 目的地

4、最精彩的是“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在在一片大沙漠上看到遠處的烽煙直衝霄漢,大河上一輪落日,沒有云翳,顯得格外圓而且大。

三:

(1)王維的《使至塞上》以傳神的筆墨,描繪出大漠雄渾的氣勢,而且也表達了作者的深切感受,把自己孤獨感傷的情緒融於廣闊的自然景象中的兩句詩是:大漠孤煙直,長河光落日圓。

(2)詩人自況,在敍事寫景中傳達出幽微難言的情感的詩句是:徵篷出漢塞,歸雁入胡天。

(3)《紅樓夢》第四十八回中香菱説:“‘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想來煙如何直?日自然是圓的。這‘直’字似無道理,‘圓’字似太俗。合上書一想,倒像是見了這景似的。”你認為香菱對這兩句詩的體味有沒有道理?為什麼?

[答]香菱對“大漠”、“長河”兩句詩的體味是有道理的。因為大漠之“大”,茫無邊際,且無樹、無山、無其他景物,更顯孤煙之“孤”、長河之“長”。孤煙之所以“直”,是因為大漠秋季與春末處於高氣壓中心,晴朗無風,狼煙便直上如縷,顯得挺拔;而落日在天地相接之處,更顯其圓圓的形狀和紅彤彤的色彩。這一“直”一“圓”的景物在大漠無邊無際而又空曠荒涼的背景上,構成一幅何等醒目,何等蒼勁、雄渾、神奇的畫面!

四:

1、賞析王維的《使至塞上》並答題。

①本詩從體裁看是 五律詩,從內容看,文學史上稱之為“邊塞”詩;詩中既言事,又寫景,更在敍事寫景中表明內心情感的句子是:徵蓬出漢塞 歸雁入胡天 。②以傳神之筆刻畫奇特壯美的塞外風光,被王國維贊為“千古壯觀”的名句是:大漠孤煙直 長河落日圓

2.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是寫景名句,依據這首詩,描述一下王維看到的景色以及當時的心情。(60左右字內) “直”寫出烽煙之勁拔、堅毅,“圓”給人親切温暖而又蒼茫的感覺,這兩字不僅準確描繪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現了詩人真切的感受,把孤寂的情緒巧妙地融化在廣闊的自然景象之中。

3、“徵蓬出漢塞,歸雁如胡天。”這兩句在寫法上有何特點?含蓄地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融寫景、敍事、抒情於一體,表達了詩人內心的激憤和抑鬱。

4、如何欣賞“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這一千古名句?

這兩句詩充分體現了詩中有畫的特色;首先,它有畫一樣的構圖,空間闊大,層次豐富;其次,它有像畫一樣講究的線條,縱的是煙,橫的是河,圓的是落日,寥寥幾筆,就勾勒出景物的基本形態;第三,這兩句話色彩很豐富,黃沙漫漫,橘紅色夕陽,輝映着閃着白光的河水,一縷白色的烽煙,直上天空,形象鮮明突出。

5、賞析:首尾兩聯敍事。

頷聯:借景抒情,把自己比作飄飛不定的蓬草。“歸雁”是北歸的雁,雁往北歸,是歸家;自己也往北去,與雁同行,卻是離家。表達內心的寂寞傷感(被排擠出朝庭的傷感和怨憤)。

頸聯寫景:大漠無邊,長天空闊,兩相對映,壯闊而單調。在這廣闊的背景上,一縷直上青天的輕煙,以及滾滾的黃河呼嘯着奔騰而去,在河的盡頭,是一輪又紅又大的圓圓的落日,好一幅蒼涼闊大壯觀的大漠黃昏圖。

【作者簡介】

王維(701年-761年),字摩詰,漢族,祖籍山西祁縣,唐朝詩人,外號“詩佛”。今存詩400餘首。王維精通佛學,佛教有一部《維摩詰經》,是維摩詰向弟子們講學的書,王維很欽佩維摩詰,所以自己名為維,字摩詰。王維詩書畫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藝。音樂也很精通。受禪宗影響很大。

【註釋】

使至塞上:奉命出使邊塞。開元二十五年(737)春,河西節度副大使催希逸戰勝吐蕃,王維奉使宣慰,並在河西節度使幕兼為判官。本篇即寫出塞時的沿途景色。

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寫輕車出使,慰問邊塞上的將士。“單車”,一輛車,形容這次出使隨從少。“問邊”,慰問邊士。“屬國”,典屬國(秦漢時的官名)簡稱,此指王維自己。“居延”,地名,漢末設縣,在今甘肅省張掖縣西北。

徵蓬:被風捲起遠飛的蓬草,這裏指唐朝出征的軍隊。

塞:邊境上的險要地方。

胡:對周邊異族的蔑稱。

孤煙:指烽火與燧煙。古時邊塞告警或報平安的信號。燧煙燃狼糞,取其煙直而聚,故云孤煙直。

長河:指黃河。

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寫在蕭關遇到偵查的騎兵,得知首將(都護)正在前線。“蕭關”,古關名,在今寧夏固原縣東南。“候騎(jì)”,騎馬的偵察兵。“都護”,當時邊疆重鎮都護府的長官、首將。“燕然”,山名,在今蒙古人民共和國境內,這裏指當時的邊防前線。

【翻譯】

輕車簡從出使到邊疆,慰問邊塞上的將士;途中經過居延。恰似蓬草隨風飄出漢塞,又像飛天際北歸的大雁飛入胡天。大沙漠裏燧煙直上,黃河岸邊落日正圓。走到蕭關的時候恰好遇到偵查的騎兵,得知首將都護正在燕然前線。

【賞析】

這首詩是王維作為監察御史出使邊塞時所作。開元二十五年(公元737年),河西節度副使崔希逸戰勝吐蕃,唐玄宗命王維以監察御史的身份出塞安撫,察訪軍情。這實際上是將王維排擠出朝廷。這首詩就創作於作者赴河西節度使幕府途中。詩人離開京城,前往邊塞的時候,心情激憤而又憂鬱。

這首詩,一、二句和五、六、七、八句寫景。但無論是敍事還是寫景,都流淌着作者奔湧不息的激情。

首聯“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意思是“我輕車簡從出使邊塞去察訪軍情,要經過西漢時的屬國居延”。“單車”表明此次出使裝備簡單,隨從不多。“過居延”點明出使行程遙遠,要經歷居延國,到達西北邊陲。雖是交代出使目的和行程的語句,但作者的孤獨、寂寞和抑鬱之情,仍從字裏行間流露出來。而後一句説身過“居延”這特殊的地域,則成為詩中描繪的風光景物的根據。

頷聯:“徵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 此二句包含多重意藴。由“歸雁”可知,這次出使邊塞的時間是春天。“徵蓬出漢塞”,枯乾的蓬草在春風中紛飛飄卷,故稱“徵蓬”。這一句是詩人借蓬草自況,寫內心深處的飄零之感。古詩中多用飛蓬比喻漂流在外的遊子,這裏卻是比喻一個負有朝廷使命的大臣,正是暗寫詩人內心的激憤和抑鬱。與首句的“單車”相呼應,萬里行程只用了十個字輕輕帶過。詩人孤獨地飄出漢塞,又像歸雁一樣淒涼的飛人胡天邊塞。去國離鄉,感情總是複雜萬端的`,詩人本次出使,固然是心境不佳,沒有什麼好的心緒。

作品在表現手法上採用的是兩兩對照的寫法。“徵蓬”於詩人,是正比,而“歸雁”於詩人則是反襯。在一派春光中,羣雁北歸舊地繁衍生息,是其生存規律使然,詩人迎着漠漠風沙象蓬草一樣飄向塞外,景況自然不同。

頸聯:“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兩句是在寫景,這兩句詩所描寫的景象境界弘大,氣象渾厚。這一聯由兩個畫面構成,第一個畫面是“大漠孤煙”。詩人置身於大漠,展現在眼前的是這樣一副黃沙莽莽,蒼天無際的浩瀚。昂首遠望,不見草木,斷絕行旅,但見長天盡頭有一縷孤煙在升騰,為這邊塞荒漠驟然增添了一點生氣。那是烽煙,它告訴詩人,此行快要到目的地了。烽煙是邊塞的典型景物,“孤煙直”,突出了邊塞氣氛。從畫面構圖的角度説,在碧天黃沙之間,添上一柱白煙,成為整個畫面的中心,自是點睛之筆。

另一個畫面是“長河落日”。這是一個特寫鏡頭。時值傍晚,詩人俯瞰婉蜒的黃河故道,落日低垂河面,河水閃着粼粼的波光。這是怎樣美妙的時刻啊!詩人只標舉一個“圓”字,即準確地説出河上落日的奇觀。使人彷彿置身於其中,領略“日月之行,若出其中”的境界,這就平添了河水吞吐日月的宏闊氣勢,從而整個畫面更顯得雄奇瑰麗。

這首詩所以膾炙人口,主要在於“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這一聯寫景藝術的絕妙。短短十個字,抓住了塞外最典型的特徵,又精心錘鍊出“直”、“圓”這兩個形容詞,從而通俗自然而又有力地勾畫出塞外風光的蒼莽、孤寂、奇麗、壯闊。在荒涼遼闊的茫茫沙漠之中,一道烽煙垂直升起;而在遙遠的地平線上,一條長河蜿蜒曲折地奔騰而來,河中倒映着一個渾圓的日影。邊疆沙漠,浩翰無邊,所以用了“大漠”的“大”字。邊塞荒涼,沒有什麼奇觀異景,烽火台燃起的那一股濃煙就顯得格外醒目,因此稱作“孤煙”。一個“孤”字寫出了影物的單調,緊接一個“直”字,卻又表現了它的勁拔、堅毅之美。沙漠上沒有山巒林木,那橫貫其間的黃河,就非用一個“長”字不能表達詩人的感覺。落日,本來容易給人以感傷的印象,這裏用一“圓”字,卻給人以親切温暖而又蒼茫的感覺。一個“圓”字,一個“直”字,不僅準確地描繪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現了作者的深切的感受,詩人把自已的孤寂情緒巧妙地溶化在廣闊的自然景象的描繪中。清末文學家王國維稱譽此聯詩境為“千古壯觀”(《人間詞話》)。

尾聯:“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兩句詩人以事作結,詢知都護此時所在,從“候騎” 口中得知“在燕然”,詩人的使命也即將完成。詩的收束,順其自然。

從行文角度看,這首詩雖是紀行,但或抒發內心感慨,或敍異域風光,一路寫來,都給人一種自然天成之感。尤為引人注目的是“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這兩句詩極其出色,歷來被傳誦為寫景的名句。

林東海先生認為,這首詩的特點是:詩中敍事虛中有實,其妙處在善於用事,基本上是借漢喻唐。全詩綴聯漢人與匈奴對抗的各種典故,包括物名、官名、地名、人物、事件等,(如“單車”、“ 屬國”、“居延”、“漢塞”、“胡天”、“蕭關”、“燕然勒銘”)製造出一種寓於詩情畫意的境界,給讀者留下想象的餘地。詩中寫景,則是實中帶虛,其妙處在於善用比興。“徵蓬”、“歸雁”,是塞上景物,但蓬草飛轉在秋天,鴻雁北歸在春天,二物實不可得兼。而詩人妙在實物虛寫,不受時空限制,意在融注他奉命出使飄泊在外的悲壯情懷。“大漠孤煙”,也是西北邊塞實景,但實中帶虛,景中寓事,詩人不僅以此闊大景象烘托悲壯的感情,更藉以渲染戰爭的緊張氣氛,或一場戰爭剛剛結束。“長河落日”,也使人感受到戰爭結束的一種平靜氣氛。(袁行霈主編《歷代名篇賞析集成》書中林東海析《使至塞上》)。

標籤: 賞析 塞上 翻譯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zhezhai.com/zh-mo/fw/xiaoyuan/6em22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