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者齋 >

英語 >大學英語 >

新視野大學英語第二冊Unit 5課文翻譯

新視野大學英語第二冊Unit 5課文翻譯

下面是新視野大學英語第二冊Unit 5課文翻譯,這個單元的課文都跟對孩子的教育有關,歡迎大家閲讀!

新視野大學英語第二冊Unit 5課文翻譯

  新視野大學英語第二冊Unit 5課文翻譯【篇1】

我女兒抽煙。

她做作業時,腳擱在前面的長凳上,計算器嗒嗒地跳出幾何題的答案。我看着那包已抽了一半、她隨意扔在手邊的“駱駝”牌香煙。

我拿起香煙,走到廚房裏去仔細察看,那裏的光線好一點──謝天謝地,香煙是有過濾嘴的。

我心裏十分難過。

我想哭。

事實上,我確實哭過。我站在爐子旁邊,手裏捏着一支雪白的香煙,製作得非常精緻,但那可是會致我女兒於死地的東西啊。

當她抽“萬寶路”及“普雷厄爾”牌香煙時,我硬起心腸,不讓自己感到難過。我認識的人當中沒有人抽這兩種牌子的香煙。

她不知道我父親、也就是她外公生前抽的就是“駱駝”牌香煙。

但是在他開始抽機制捲煙之前──那時他很年輕、也很窮,眼睛炯炯有神──他抽的是用“阿爾伯特親王牌”煙絲自己手工卷的香煙。

我還記得那鮮紅的煙絲盒,上面有一張維多利亞女王丈夫阿爾伯特親王的照片,他身穿黑色燕尾服,手裏拿着一支手杖。

到40年代末、50年代初,我的家鄉佐治亞州的伊騰頓已沒有人再自己手工捲煙了(而且幾乎沒有女人抽煙)。

煙草業,再加上好萊塢電影──影片中的男女主角都是煙鬼──把像我父親這樣的人完完全全爭取了過去,他們無可救藥地抽煙抽上了癮。

然而我父親從來就沒有像阿爾伯特親王那樣時髦過。他還是一個貧窮、過於肥胖、為養活一大家人而拼命幹活的男人。他是黑人,嘴裏卻總叼着一支雪白的香煙。

我記不清父親是什麼時候開始咳嗽的。

也許開始時並不明顯,只是早晨一下牀點燃第一支香煙時才有點微咳。

到我16歲,也就是我女兒現在這般年紀時,他一呼吸就呼哧呼哧的,讓人感到不安;他上樓時每走三、四級樓梯就得停下來休息一會兒,

而且,他常常一連咳上一個小時。

肺部的病痛把我父親折磨得虛弱不堪,一個嚴冬,他死於被稱為“窮人之友” 的疾病──肺炎。

他咳嗽了這麼多年,我想他的肺部已沒有什麼完好的地方了。

去世前幾年,他的呼吸已經很虛弱了,他總得倚靠着某個東西。

我記得有一次全家聚會,當時我女兒才兩歲,他抱了她一會兒,好讓我有時間給他倆拍張照片。但是很明顯,他是費了好大勁兒的。

生命行將結束前,他才戒了煙,主要是因為他的肺功能已極度受損。

戒煙後他的體重增加了幾磅,但當時他太瘦了,所以沒人注意到這一點。

我到第三世界國家去旅行時,看到了許多像我父親和女兒那樣的人。

到處都有針對他們這兩類人的巨大廣告牌:強壯、自信或時髦的成熟男人,以及漂亮、“世故”的年青女子,都在吞雲吐霧。

就像在美國的舊城區和印第安人的居留地上一樣,在這些貧困的國家裏,那些本應該花在食物上的錢卻流進了煙草公司。久而久之,人們不但缺少食物,而且還缺少空氣,這樣不但大大地損害了孩子們的體質,還使他們染上了煙癮,最終還會致他們於死地。

我在報紙還有我訂閲的園藝雜誌上看到,煙蒂的毒性很強:一個嬰兒如果吞下了一個煙蒂,就很有可能會死去,而沸水加一把煙蒂就成了很有效的殺蟲劑。

作為母親,我深深地感到痛苦。

有時我有一種無能為力的感覺。

我記得自己懷孕時,吃東西的時候是多麼小心啊!之後在教她如何安全穿過馬路時,又是多麼耐心啊!

有時我納悶:自己這樣做到底是為了什麼?難道是為了她今後大半輩子有氣無力地掙扎着呼吸,然後再像她外公那樣自己把自己毒死嗎?

我特別喜歡一條寫在受虐婦女收容所裏的語錄:“人間和平,始於家庭。”

我認為世上所有的東西都是如此。

我還想起了另一條寫給那些想戒煙的人們的語錄:“每個家庭都應該是禁煙區。”

抽煙是一種自我毀滅,而且也毀滅着那些不得不坐在你身邊的人。那些人偶爾也會取笑或抱怨你抽煙,可常常只能無可奈何地坐在一邊看。

我現在意識到,從我還是個孩子起,這些年來我實際上是一直坐在旁邊,看着我父親自殺。對那些生意興隆的煙草公司的巨頭們來説,能在我家取得這樣一種勝利,肯定是夠滿意了。

  新視野大學英語第二冊Unit 5課文翻譯【篇2】

我四處奔波,應約作各種演講,常在別人家裏過夜,也常被安排在孩子的卧室裏。

我發現孩子房間裏的玩具實在太多,甚至連我小小的梳粧盒也無處可放。

壁櫥通常也是塞滿了衣服,我幾乎無法把夾克衫塞進去。

我不是在抱怨,只是在表明一種觀點。

我發現父母給孩子們買的玩具和衣服越來越多,這種傾向在美國家庭已是司空見慣。

我認為在很多家庭中,孩子們都把家長的慷慨大方視作理所當然的事情,而且這種做法的後果實際上對孩子們來説也是有害的。

家長為什麼要給孩子們那麼多的東西,或者要給孩子們他們買不起的東西呢?

我認為有幾方面的原因。

一個頗為常見的原因就是父母親們出於內疚而溺愛孩子。

兩人都是全職工作者的父母也許會因為不能常常和孩子在一起而感到內疚。他們可能想通過給孩子們大量物質的東西作為對他們的補償。

還有一些父母給孩子買這買那,是因為他們想讓孩子擁有他們自己童年時所擁有的每一樣東西,以及那些他們過去想得到而未能得到的東西。

還有一些家長不願拒絕孩子們永無休止的買玩具的要求,是因為他們害怕孩子會認為父母不愛他們,或者害怕如果他們得不到和小夥伴們相同的玩具會被人取笑。

當家長無法應付孩子的無理要求時,也會發生溺愛孩子的現象。

這樣的父母會在拒絕和讓步之間動搖不定──但是好像哪種辦法都不能使他們滿意。

如果他們拒絕孩子的請求,他們會因為對孩子太嚴格或太不慷慨而立即感到後悔。

如果他們讓步了,也會因為太容易讓步而感到懊悔和自責。

這樣的搖擺不定不但削弱了父母管教孩子的能力,同時也在某種程度上使父母與子女之間的關係變味,從而使家長和子女間失去了存在於健康家庭中的某些幸福和相互尊重。

但是,用物質的東西來溺愛孩子並不能減輕父母的內疚感(因為父母從不會感到他們已經付出了足夠多),也不會使孩子們覺得自己得到了更多的愛(因為孩子真正想要的是父母的時間和對他們的注意)。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zhezhai.com/zh-hk/yy/daxue/d01gj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