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者齋 >

範文 >演講稿 >

弟子規演講稿集合15篇

弟子規演講稿集合15篇

演講稿要求內容充實,條理清楚,重點突出。在社會一步步向前發展的今天,演講稿的使用越來越廣泛,演講稿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弟子規演講稿,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弟子規演講稿集合15篇

弟子規演講稿1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親愛的朋友們:

大家好! 我今天演講的題目是《學〈弟子規〉 做文明人》。沐浴在柔和的晨光中,耳邊傳來琅琅的讀書聲:“弟子規,聖人訓,首孝弟,次謹信。泛愛眾,而親仁,有餘力,則學文。”聽着這親切的聲音,我不禁停下腳步,輕聲跟着讀起來。這是《弟子規》的總敍。它把一千多字的文明禮儀略成了24個字,雖然短短24字,卻也已經樹立了我文明的態度,讓我明白了什麼是文明。

它是中華民族幾百年來的禮儀精髓,是文明的靈魂,是學生文化的瑰寶。它如茫茫大海上的航標燈,給我們指明瞭人生的航向。它是我們學習的典範,不説是字字珠璣,也稱得上句句精闢。學《弟子規》,做文明人。

學了《弟子規》,我知道文明就是:孝——首孝弟。

百善孝為先。孝是一切善德仁愛的本源,孝道是做人的根本之道。“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物猶如此,人何以堪? 我雖不能效仿古時花木蘭替父從軍,不能效仿小鐵梅替爹擔的八百斤。但這3年多來我用心照顧病重的父親和公公,用弱肩擔起了兩個家庭的重擔。那是20xx年9月的一天我的父親出車禍了,腦細胞受損。當時感覺天旋地轉了,家裏的頂樑柱倒了,弟弟遠在南京服兵役,妹妹又有十個月的身孕,母親悲痛的血壓高到暈倒,生活讓我不知所措。但是,作為長女,我必須堅強起來,我們還要生活,我們還是那幸福的一家。週轉幾家醫院,治療無望,父親被斷定為植物人,從此不再説一句話。悲痛欲絕也無能為力,只好從醫院回家,每天晚上兩個小時一次鬧鈴,起來翻身拍背,多少次在父親耳邊呼喚,看似堅強的背後,滿滿兩本日記已經盛不下我對父親的思念,再多的淚水也改變不了現實,相信有奇蹟,但要堅持去做。每天早上5點半便起牀,開始了一天忙碌而辛苦的生活。做早飯,收拾房間,幫父親洗手擦臉、抽痰、喂藥、擦屎端尿,然後去上課。怕父親得褥瘡,便每天兩次一早一晚為父親擦拭身體,給父親做按摩,幫助他活動筋骨。 兩年後,病牀上的父親永遠走了。還沒等我從悲痛中走出來,八十歲的公公又因腦出血住院了。在昏迷了半個月之後,公公終於醒來了,但是半身癱瘓不能説話。這年的春節,我在醫院為公公端屎端尿,盡心照顧老人。同室的病友都以為我是老人的閨女,羨慕得不得了。這時候我公公啊啊的會對我伸出大拇指,不管怎麼樣,這都是應該做的。現在,老人的病情有所好轉便轉院到醫專養護中心。每個週末我都要接公公回家給他洗臉擦身、喂湯喂藥、端屎端尿。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是為人子女最痛苦的事。 恩格斯為了不讓生病的母親煩心,把本應屬於自己的鉅額資產轉讓給弟弟們,他説:“我會有成百上千個企業,但我只有一個母親。”只有我們盡心盡力了,才能不辜負對自己情深似海恩重如山的父母,這就是孝,就是文明。

學了《弟子規》,我知道文明就是:信——次謹信。

誠信是三月的春風,是五月的花海,是一切美德的基石;商人説誠信是寶貴的信譽,是無價的財富;長輩説誠信是一本厚厚的日記,是一張不容背叛的人生契約;我説誠信是兩根小指拉鈎後的百年不變,千年不悔。

漢人季布,誠實守信的化身,被人稱作“得黃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諾”,一諾千金呀。即使在心裏的承諾他也一定做到,因此他先後得到項羽,劉邦的重用;東匈奴不失信於大唐,兩國交好,澤被百姓;同仁堂歷經三百多年不衰的祕訣是以誠信為宗旨,對顧客,對職員,對股東,對中華民族的藥業的誠信開創了同仁堂的輝煌成就。

也許有同學會安慰自己説,誠信是大人的事,我們還沒有長大呢!如果是這樣,那麼你就錯了,大錯特錯了!當你把果皮紙屑扔到乾淨的校園時,你誠信了嗎?當你不認真訓練,不完成作業,做值日偷懶,在同學面前吹牛時,你誠信了嗎?當你對同學的承諾,對父母老師的保證,對他人的應允沒有做到時,你誠信了嗎?當你為了一時的虛榮心,考試舞弊時,你誠信了嗎?當你看見老人上車而假裝閉目養神時,你誠信了嗎我們真的會驚訝地發現,自己有太多的不誠信! 這就是不文明!

學了《弟子規》,我知道文明就是:諧——泛愛眾,而親仁,有餘力,則學文。

學了《弟子規》我明白了和諧者,為德行高尚者,自然為人們所敬仰。人類以互助合作為目的,不管你是哪個種族的,都是同類,因此該和睦相處,互相合作,我為人人,人人為我,這才是文明人;學了《弟子規》我明白了今天你微笑了嗎?就是教我們做一個能和諧人際關係的文明人;學了《弟子規》我明白了在校園愛集體愛所有人,不以大欺小,關心幫助呵護小同學,這就是文明人;學了《弟子規》我明白了有餘力,便應珍惜時間多訓練多學習,能夠親近有仁德的人,見賢思齊,會使我們的德行一天比一天進步,過錯也跟着一天比一天減少。就會變得更有德行,就會成為一個文明人。 仁、智、禮、義、信,只要人人能做到了,我們就擁有和諧家庭、和諧社會!

親愛的同學們、老師們,讓我們一起誦讀並牢記“弟子規,聖人訓,首孝弟,次謹信。泛愛眾,而親仁,有餘力,則學文 ”吧!這是我們學生的傳統,學生的文明。我深信,有了它,我們一定會置身於《弟子規》的文明世界裏!我深信,有它了,我們會飛得更高,飛得更遠,飛向更廣闊的天地!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弟子規演講稿2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弟子規,從小做起,從孝做起。這是我學習《弟子規》以來最深刻的感受。

講到孝,任何人都不會不想到自己的父母。

我的父親和母親如今已是天命之年。二十七年前,就像我們現在這樣的年齡,他們相知、相愛,一直相守到現在。他們沒有一天懈怠,把近三十年的青春年華毫無保留的付出;父親母親無時無刻不在關心和愛護着他們的孩子,我和弟弟;他們從來都是關心我和弟弟認為是最簡單,並且重複了一千遍、一萬遍的問題好好讀書、好好工作、好好吃飯、出門多加些衣服、不要感冒了…………;但他們卻從來不讓我們擔心他們的身體,每次也總是重複同樣的話我們用不着你們擔心,你們把自己照顧好就可以了;到現在,母親和父親還在為我和弟弟勞累奔波。我和弟弟都清楚地知道,我們無法,也不可能讓父親母親為我們放下心來,因為無論我和弟弟有多麼的聽話,更或是有多麼幸福的生活,但我們永遠是他們的兒子,永遠是他們心目中最難割捨的,長不大的,不懂事的孩子…………

父親和母親頭髮已經花白,他們也有自己的父母我的外公和奶奶。外公今年已經84歲了,奶奶也剛過了第78個生日。父親和母親,包括外公和奶奶所有的兒女對兩位老人都非常的孝順,他們的晚年過得都非常的幸福。外公最近腿腳不好,父親和母親雖不在身邊,但非常關心老人家的身體,經常寄錢、打電話詢問外公的情況,幸好外公的腿病已經慢慢地好起來,奶奶身體一直很好,這是我們一大家人最感欣慰的事情;深深地感謝我的父輩親人賜給了我和弟弟這一代後輩們如此仁孝、和諧的家庭環境,給我們創造了這麼幸福的生活。你們不僅是我們的親人,也是我們的老師,我們後輩也會像你們孝敬外公、奶奶一樣尊重你們、報答你們、愛你們!

我偉大的父親,我善良的母親,我和弟弟深深的向二老鞠躬,我們永遠也報答不了你們的養育之恩,也不敢忘記你們的諄諄教誨,我們將用一生來履行對你們的諾言,用一生來孝敬你們…………

爸爸、媽媽,我和弟弟愛你們!

謝謝大家!

弟子規演講稿3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弟子規》第一篇叫入則孝,意思是在家中要孝敬父母,做一個體貼又孝順的孩子。

父母叫我們的時候,要立刻答應;讓我們做事的時候,要馬上去做;父母的教誨,要恭敬聆聽;對父母的責備,要順從接受;冬天,我們要讓父母温暖;夏天,我們要讓父母涼爽。做什麼事都要經過父母的允許,不能擅自去做;什麼東西都不要私藏,以免父母生氣。父母有過失,一定要竭力去改正,改正時要和顏悦色。父母去世要按禮法去辦,祭祀要處於誠心。

我們不管什麼時候都要孝敬父母,這樣才是一個好孩子!

弟子規演講稿4

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我是來自福建省柘榮縣城關國小的陳源。今天我演講的主題是《讀弟子規,做文明人》。

我記得有這樣一段話:“播下思想的種子,便收穫文字;播下文字的種子,便收穫行為;播下行為的種子,便收穫習慣;播下習慣的種子,便收穫人格;播下人格的種子,便收穫命運。”我覺得《弟子規》就是一部播撒種子的中華典籍,一部中華禮儀美德的最佳範本。

《弟子規》,顧名思義,這是作為學生的規範。它是中國古代聖賢的良言,是中華民族幾百年來的精髓。它原名《訓蒙文》,是清朝康熙年間的秀才李毓秀所做,它用最簡短的文字,把一個人如何孝敬父母、友愛兄弟、立身處事、待人接物、修身治學等進行了概括和揭示。有句話叫“細節決定成敗”,而《弟子規》就是教導我們要重視生活行為的各個細節,把小事做細、做好,才能成就大事。例如“事勿忙,忙多錯,勿畏難,勿輕略。”是指做事情不要慌張,不要畏難;“房室清,牆壁淨,几案潔,筆硯正。列典籍,有定處,讀看畢,還原處。”講的又是良好的日常生活習慣的養成;“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教會我們的是如何做一個孝順的子女。

人生百態,最重要的就是品行,欲做事,先做人。文明健康的品行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才是照耀心靈永恆的陽光!《弟子規》以無盡的思想光輝指引人們在茫茫的歷史長河中前進,讓我們一起用心去感受它的魅力,用意去品味它的文明,把聖人教誨貫徹到生活中,落實到一言一行中,讓中國傳統美德再放異彩!

弟子規演講稿5

各位老師:

大家好!我演講的題目是《學〈弟子規〉以孝為先》。

沐浴在柔和的晨光中,耳邊傳來琅琅的讀書聲:“弟子規,聖人訓,首孝悌,次謹信。泛愛眾,而親仁,有餘力,則學文。”聽着這親切的聲音,我不禁停下腳步,輕聲跟着讀起來。

我喜歡讀《弟子規》,它是中華民族幾百年來的禮儀精髓,是我們生活的典範,它讓我明白了做人的道理:在日常生活中,要孝順父母,友愛兄弟姐妹,要誠實守信、小心謹慎。和大眾相處要平等博愛,親近那些有仁德的人,如果有剩餘的時間與精力,要多向有德學的人學習。它把文明禮儀縮略成了24個字,教人們應該怎樣待人處世。

如果説《弟子規》是一本好書,我便是讀書人;如果説《弟子規》是一條河流,我便是魚兒;如果説《弟子規》是一片藍天,我便是翱翔的雛鷹。《弟子規》像清晨的第一縷陽光,它至真,至純;《弟子規》是引領孩子步入規範殿堂的老師,它至善,至美。

學了《弟子規》,我知道了百善孝為先。一個人能夠孝順,他就有一顆善良仁慈的心,有了這份仁心,就可以利益許許多多的人。很多人所理解的孝道一定要表現在大事上才為孝,方不知,小孝不盡,大孝難顯。“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是啊,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這是為人子女最痛苦的事。《弟子規》,從小做起,從孝做起。這是我學習《弟

子規》以來最深刻的感受。講到孝,誰都會想到自己的父母。我們從一個嬰兒呱呱落地到長大成人,從吖吖學語到能在社會上立足,需要耗費父母多少心血啊! 他們一邊工作養家餬口,一邊騰出時間來照顧我們,想自己所不能想,做自己所不能做。二十八年前,就像我們現在這樣的年齡,他們沒有一天懈怠,把近三十年的青春年華毫無保留的付出;他們無時無刻不在關心和愛護着自己的孩子,並且重複着一千遍、一萬遍的問題—好好吃飯、好好讀書、好好工作、好好相處。。。。。。;但他們卻從來不讓兒女為他們擔心,每次也總是重複同樣的'話—不用你們擔心,你們把自己照顧好就可以了。。。。。。。是啊,我們的笑臉就是他們疲憊一天後最好的獎賞,我們的健康平安就是對父母最好的安慰。所有這些,都讓我體會到了“母愛的無私,父愛的深沉”。我偉大的父親,我善良的母親,我深深的向二老鞠躬,我永遠也報答不了你們的養育之恩,不敢忘記你們的諄諄教誨,我將用一生來履行對你們的諾言,用一生來孝敬你們。。。。。。

父慈子孝,不一定讓我們的家富裕有錢,不一定有花園別墅可以住,但是,孝行卻可以建立天然和諧的秩序,讓我們活在安和樂逸的環境中。家,如果是一個人的堡壘,孝,就是堡壘下的基石。多一份孝心,家就多一份保障,讓我們用孝行把家鑄成固若金湯的堡壘。

讓《弟子規》點燃我們心靈的火把,讓她記載華夏兒女成長的腳印,讓經典永恆,讓愛永恆。

弟子規演講稿6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置冠服、有定位、勿亂頓、致污穢,衣貴潔、不貴華、上循分、下稱家、對飲食、勿揀擇、食適可、勿過則、年方少、勿飲酒、飲酒醉、醉為醜。

記得聽過一段經歷一個人去找工作,可是面試時,面試官一抬頭,就看見一張素面朝天一張無精打采的臉,説你的形象和簡歷完全不相符,我拒絕繼續向你在提問,就這樣她錯過了這次面試的機會,我覺得一個人的形象不一定讓你成功,但是一個失敗的形象一定會讓你失敗。

衣貴潔、不貴華、上循分、下稱家,衣貴潔、不貴華也許是對生活一種質樸的態度,對物質的一種自制,其實我覺得幸福挺簡單的不是吃好穿好,而是沒病沒災,不是你存了多少錢,而是做自己喜歡做的事,不是你開的車有多豪華,而是你平安到家,不要總是貪圖享受,要為別人着想,先做一個正直的好人,然後在做一個成功的商人。

對飲食,勿揀擇,食適可,勿過則,其實做人和吃飯是一樣的,吃飯不能吃過飽,吃個七八分飽就可以。做事情也是應該這樣子,都不能夠過分,凡事懂得留有餘地,留有餘地才能夠長久。説話也説得很過分,不能給人留有情面,不能留有餘地的,往往都不能長久。

年方少、勿飲酒、飲酒醉、醉為醜,現在生活壓力大吃飯喝酒應酬多,在家再三叮囑少喝點酒喝多了對身體不好,不喝不喝喝着喝着就喝多了,説話語無倫次走路就像一個不倒翁搖搖欲墜,回到家中伴着家人的嘮叨入睡,你不知道那份嘮叨裏有多少擔心和牽掛,少喝點酒為了健康為了安全為了你的家人。

大家都是學習《弟子規》的人,我們都是學習聖賢教育,學習道德文化的人,我們就應該去幫助別人,傳播文明,傳遞愛心,傳遞正能量!

弟子規演講稿7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這些天,我們讀了《弟子規》,其中我對“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這句話感受很深。

在生活中,總會有一些孩子不孝順父母,父母的話不聽,父母批評他時,還和父母頂嘴。而這句話的意思正是告訴我們要孝順父母:當父母親叫你時,你要趕快地跑去父母那裏,不要慢吞吞的;父母親讓你去做事時,不要懶,動作要快點,不能拖拖拉拉。

回想起我的生活,有時候也經歷過類似於“偷懶”“不想做”的事情。

有一次,我正在津津有味地玩電腦遊戲。正玩到最激烈的時候,爸爸回來了,他沒拿鑰匙,就敲門。媽媽叫我:“小琳,媽媽正在做飯,你幫忙開一下門。”我漫不經心的説:“哦!”可我並沒有去開門,而是繼續玩遊戲。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了,爸爸等的不耐煩了,就朝裏邊大吼一聲:“開門!”我這才放下手中的“屠刀”去開門。一把門打開,就劈頭蓋臉的被爸爸K了一頓:“怎麼搞的!為了玩遊戲,都不讓我進來了!我一會兒就把網線拔了,把電腦搬走,但你怎麼玩……”“老爸!你説夠了沒!”我不耐煩地丟下一句話,便把門使勁關着,進屋生悶氣了。

事情過後,我就非常後悔。自己不該和爸爸堵氣,自己不應該為了玩遊戲而和爸爸頂嘴。自己那樣做,爸爸的心情也一定很傷心。

讀了《弟子規》以後,我就更深入的體會到了孝順,知道了自己應該做一個孝順的好孩子,不能做一個不聽話的壞孩子。

弟子規演講稿8

今年十一長假,我和媽媽沒有像往年一樣出去旅行,媽媽給我安排了經典國學的課程,其中學習了《弟子規》。“弟子規,聖人訓,首孝弟,次謹信”這些熟悉的句子我已經熟記於心,它是一本終身受益的好書。《弟子規分七個部分,入則孝、出則弟、謹、信、泛愛眾、親仁、餘力學文。它主要記載了聖人對學生的訓示,熱、讓我們體會了古人的智慧,不僅瞭解古文化知識,還教育我們如何孝敬父母,如何禮貌待人,如何 養成好的習慣。

我背了《入則孝》後,改正了 很多缺點,現在爸爸媽媽的呼喚,我多能及時回答,不再慢吞吞的很久才回答。對於爸爸媽媽的教導和責備,我都會耐心的 聆聽和虛心接受,不再和爸爸媽媽強詞奪理。

“唯德學、唯才藝、不如人,當自礪、若衣服、若飲食、不如人、勿生戚”,使我明白了學習和品德上不如別人的話,要發奮努力,迎頭趕上去。而衣服和飲食上不如別人,不要放在心上,不可以產生攀比心。“衣貴潔、不貴華”,告訴我們穿的整齊乾淨就可以了。“對飲食,勿揀擇”告訴我們不可以偏食。

“過能改,歸於無,倘掩飾 增一辜“我們國小生犯這樣那樣的錯誤是難免的。要拿出勇氣,勇敢面對錯誤,知錯就改,不能因為掩飾凡下的錯誤就説謊,又犯下了另一個錯誤,會錯上加錯。

《弟子規》是我的良師益友,教我懂了很多知識,我會和它做一生的好朋友。

弟子規演講稿9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不力行,但學文;長浮華,成何人!但力行,不學文;任己見,昧理真。讀書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這是〈弟子規〉中餘力學文中的一段,它主要講了:

學習與實踐是不能分開的,學習必須建立在實踐之上。另外,讀書時,要全神貫注,注意力應高度集中,眼睛要緊盯着書,還要大聲朗讀,這樣才會提高讀書的效率。

合上書本,我們來談談我的理解:實踐和學習有着緊密的聯繫,如果光學習,那就是死讀書,不會將知識靈活應用,這就與紙上談兵沒什麼兩樣。我們知道:紙上談兵造成的後果是無法彌補的。但是,如果只實踐,不讀書,那隻能按自己的見解做事,不知別人有何經驗,教訓。因此,實踐和讀書必須兼備。

另外,我還有這樣一個讀書事例:以前。我讀書從來不整本整本地讀,通常只看八九頁,就扔到書櫃裏,看另一本書了。直到後來,我才知道,我這種讀書方法叫“殺書頭”,這樣很不好,不利於培養持之以恆的毅力。因此,我才改正了缺點,開始整本地精讀。

讀書可以增長智慧,增加知識。只要掌握方法,就可以收穫最佳的讀書效果。

弟子規演講稿10

孝是中華文化的基礎。古人云:“德以孝為先”。一個人如果能孝順,就會有一顆善良善良的心。有了這種善良的心,他可以造福很多人。

在家裏,父母打電話給我們,要一聽到就接,不要慢下來。父母想讓我們做一件事,我們就要迅速行動,不要拖延或者懶得去做。當父母想讓我們學好,教好我們的時候。

一定要恭敬而不是隨便,才能聽到心裏的話。當我們犯錯時,父母會責備我們。我們應該服從並承擔錯誤。我們不應該違抗他們,讓他們難過。

作為孩子,要注意冬天父母是否穿暖和的衣服,住在暖和的地方。夏天,考慮父母是否覺得涼爽。每天早上起牀,一定要去看望父母,問問身體好不好;晚上回來也一定要問候父母。出門的時候,告訴父母去哪裏。回家一定要見見父母,讓他們安心。日常生活和作息都有一定的秩序,做的事情不是隨便改變的。

雖然事情很小,但不要不告訴父母就做決定。如果你武斷地做事,會損害你作為孩子的責任。西雖小,但不要偷偷藏在父母背後。父母心裏一定很難過。

父母愛什麼,孩子就要盡力準備

完整,父母討厭,應該小心排除。萬一我們的身體受到傷害,肯定會給父母帶來悲傷,我們的性格也就沒了.孝是中國文化的基礎,古人云:“孝為萬德之首”。如果一個人能孝順,他就會有善良

一顆善良的心,有了這顆善良的心,可以造福很多人。

在家裏,父母打電話給我們,要一聽到就接,不要慢下來。父母想讓我們做一件事,我們就要迅速行動,不要拖延或者懶得去做。當父母想讓我們學好,教好我們的時候,一定要恭敬而不是隨便,才能聽到心裏的話。當我們犯錯時,父母會責備我們。我們應該服從並承擔錯誤。我們不應該違抗他們,讓他們難過。

作為孩子,要注意冬天父母是否穿暖和的衣服,住在暖和的地方。夏天,考慮父母是否覺得涼爽。每天早上起牀,一定要去看望父母,問問身體好不好;晚上回來也一定要問候父母。出門的時候,告訴父母去哪裏。回家一定要見見父母,讓他們安心。日常生活和作息都有一定的秩序,做的事情不是隨便改變的。

雖然事情很小,但不要不告訴父母就做決定。如果你武斷地做事,會損害你作為孩子的責任。西雖小,但不要偷偷藏在父母背後。父母心裏一定很難過。

父母愛什麼,孩子就要盡力準備

完整,父母討厭,應該小心排除。如果我們的身體受到傷害,會給父母帶來悲傷。如果我們的性格缺失了,我們的父母會覺得丟臉,丟臉。

父母照顧孩子,孩子孝順父母,這是很自然的。這樣的孝順有哪些困難?如果父母恨我們,但能用心做孝順,那是值得稱讚的。湯姆

人們總是認為,只有在父母為孩子付出了一些東西之後,孩子才應該有孝順父母的義務。這和菜市場討價還價有什麼區別?

父母犯了錯,一定要勸孩子改正,勸的時候千萬不能板着臉。

表達自己的聲音,表情温和開朗,説話温柔平和。如果父母不接受我們的建議,就等父母開心了再説。如果父母仍然固執地拒絕傾聽,有孝心的人就不能忍受父母

被抓到委屈,甚至放聲大哭,求父母改變,即使被父母打,也沒有怨言。當父母生病時,他們必須品嚐好湯,無論是太冷還是太熱。無論白天黑夜,都要服侍父母,不要離父母太遠。父母病重的時候,最需要有人照顧,尤其是孩子可以陪伴,可以照顧日常生活的時候,這才是父母最感到温暖和滿足的。當我們的父母去世時,我們作為孩子,

你能因為忙於事業或者沒有時間而放棄這個機會嗎?

父母不幸去世,必須守喪三年。在喪期,他們常常因為思念父母而哭泣,居住的地方也變得簡樸,放棄了喝酒吃肉的享受。辦理父母喪事要按照禮儀,不能馬虎,祭祀要真誠。對待去世的父母,要像對待去世前的父母一樣尊重。

為什麼要這麼做?孔子説:“孩子出生三年才離開父母的懷抱。他們可以自己走路吃飯,讓父母稍微鬆一口氣,成為孩子。"

父母去世後,為什麼在三年喪期,我們不能一直想念父母,愛他們?“我們健在父母離我們最近,給我們最重的關愛,所以我們應該努力學習為人父母的禮儀。

只有把孝道當作一件大事,用心經營,才能站在天地之間。孝順不一定讓我們家有錢有勢,也不一定有花園別墅住。然而,孝道可以構建自然和諧

秩序,讓我們生活在和平愉悦的環境中。家,如果是一個人的堡壘,孝是堡壘下的基石。越孝順,家庭越有保障。讓我們用孝心讓家庭堅不可摧。

《弟子規》這些規則看似老生常談,但如果認真執行,會給父母帶來歡樂。不是有性的東西可以比擬的。現在能在家裏培養出這麼好的禮貌,以後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弟子規演講稿11

先治國,先修身,先修身。

這本書《弟子規》是基於第一任老師孔子在日常生活中要孝順父母,愛護兄弟姐妹;其次,日常生活中的一切言語行為都要謹慎,尤其是信用方面;那麼就要有一顆慈悲的愛心,對一切平等,對世間萬物善良,自覺保護生態環境;也要主動親近仁人,向他學習;最後,利用剩餘的時間和精力,學好其他有用的知識。

我們90年代的孩子,似乎每個人都有不同於別人的性格。有時候,我們想去哪裏就去哪裏,根本不會告訴父母。有時候,當我們回到家,我們會走進房間,根本不告訴父母。其實幕後的父母是極度擔心的。孩子在外面,他擔心自己是不是迷路了,被拐了。我們根本想象不到他們的焦慮,只能自己玩,想不到別人的感受。愛父母的時候要“出門告訴父母,但一定要面對”,也就是出門告訴父母你要去哪裏,回來要當面告訴父母我們回來了,讓他們放心。

有一次和哥哥姐姐們相處,可能是因為我們玩的太好了,所以我總是直呼他們的名字。可能是因為習慣了吧。我叫他們名字,他們也不當真。我的兄弟姐妹們從來沒有告訴過我任何抱怨。但其實他們背後可能有一些怨言,但他們不會對我説什麼,也許是怕我尷尬。我愛我的兄弟姐妹,所以我們應該“叫他們長輩,不要直呼其名,要叫他們“兄弟姐妹叔叔阿姨”,因為他們是長輩而尊敬他們。

我喜歡不分大小和長輩説話。有時候,當我不同意他們的意見時,我總是大聲爭論,不分等級。有時候他們會教訓我一頓,但我總是左耳進右耳出,置之不理。其實他們心裏也很不滿意,但是不會嚴厲的罵我,我也不會想到這一點。當我們愛長輩的時候,要“先壓低聲音,再尊重長輩”,也就是和長輩説話的時候,聲音要柔和適中,不要大聲拒絕。雖然他們不會給他們一個非常嚴厲的教訓,但他們實際上內心很難過。

我們經常喜歡“敲門”這個動作,這個動作我們根本不用。其實別人的房間不是你隨意進出的。有些人可能不在乎,但有些人在乎別人進入他的假期。但是,進別人房間之前不敲門是個壞習慣。當我們尊重別人的時候,要“入門問救哪一個”,也就是入門之前,要敲門問“有人嗎?我能進來嗎?”不要衝進去。

《弟子規》中的行為規則是大三學生應該有的規則。我們應該遵循《弟子規》給我們的優秀品質指導,努力學習,繼承我們國家的傳統美德。道德在當今社會是不可或缺的。我們是祖國的花朵,一定要學習《弟子規》的優良品質,才能紮好德育的根。

弟子規演講稿12

敬愛的老師們:

大家好!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學習《弟子規》有感。

《弟子規》是一本讀後可以讓人終身受益的好書。很多人會背《弟子規》,可是難以做到《弟子規》的要求。今年暑假期間,我在媽媽的介紹下,閲讀並背誦了《弟子規》,切身體會到國學經典中充滿智慧的教誨,受到了一次愛的洗禮。

小朋友們在家經常看電視,看電腦,我以前也會這樣。爸爸媽媽叫我也沒聽到,有時即使聽到了也不答應。有時候,答應了也沒馬上關上電視,關上電腦。《弟子規》上説的:"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就是説,爸爸媽媽叫我們的時候,我們馬上要答應,不能慢吞吞的;爸爸媽媽叫我們做事的時候,我們要馬上去做,不能偷懶;爸爸媽媽教育我們做人做事的道理,我們要認真聽,要記住,要做到。要是我們做錯了事情,被爸爸媽媽責備教訓的時候,我們應該虛心接受,不能反抗,不能讓爸爸媽媽傷心。是《弟子規》教會我怎樣做才是一個真正的孝順父母,尊敬長輩的好孩子。

有的小朋友,在吃飯的時候挑食。合口味的時候猛吃,不合口味的時候不吃或吃的極少,有的甚至還把不合口味的食物扔掉,這樣做,不僅不利於身體健康,還浪費糧食。《弟子規》上説:“對飲食,勿揀擇,食適可,勿過則”就是告訴我們,吃飯要適量,而且不可偏食;“唯德學,唯才藝,不如人,當自勵,若衣服,若飲食,不如人,勿生戚”使我明白了,學習和品德上不如別人的話,就要發奮努力,迎頭趕上去;而衣服和飲食上不如別人,不要放在心上,不要產生攀比心理。

“過能改,歸於無,倘掩飾,增一辜”旨在告訴我們,我們國小生犯這樣那樣的錯誤是難免的,要拿出勇氣,勇敢的面對錯誤,知錯就改,不能因為掩飾犯下的錯誤就説謊,以致又犯下另一個錯誤,結果錯上加錯。

“有餘力,則學文”《弟子規》的最後一部分這樣説,我以為,在今天這個信息傳播如此之快的時代,小朋友在學文的同時,還要注意做好自身的保健工作。據有關科學研究發現,小朋友要是經常看電視,玩電腦,就會影響到自身視力的發育。真的,有一次,老師在領我們做完眼保健操後,告訴我們,鄰班的已有好幾個同學戴上眼鏡啦!真的!下課時,稍稍留心,就看見好幾個同學帶着眼鏡!詢問之下,他們還真是因為長時間看電視,玩電腦而導致看不清東西,變成了近視眼!看看他們,戴眼鏡的樣子並不帥!還給自己的生活帶來許多的不便!真是太可怕啦!

所以,我希望大家以後多去户外活動,多親近大自然,讓陽光,山水,綠樹和鮮花來代替電腦遊戲和動畫片,並且長期堅持下去,給我們的身心成長一個有益的環境,讓我們健康快樂的長大!

弟子規演講稿13

《弟子規》是我上大班的時候早上上學路上我和媽媽背的。每天背一小段長時間積累下來的全文。學完《弟子規》,你會知道很多道理。比如:“父母來電,不應該慢下來;父母,不要偷懶。”父母叫你的時候,你不能慢動作。父母打電話給你,你不能拖拖拉拉。“你在哪裏説話,先信,騙又騙,你能怎麼辦?”也就是説,你説的應該是實話,而不是廢話。“讀書有三種方式,你要誠實,要相信。”是用心、用眼、用口去閲讀,從而專心閲讀。“心中有疑惑,就跟着筆記走,問人,求真相。”就是把自己不會的寫下來,有時間就去找別人請教。

《弟子規》裏有很多古代孝子的故事。我想向他們學習。還有九個《三國演義》人物的故事,我很喜歡看。以後我會把《弟子規》中的原理運用到學習和生活中。

弟子規演講稿14

各位領導、老師大家好!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誦《弟子規》,育好品行。

自20xx年以來,我校積極響應文教局發出的開展學習《弟子規》活動的號召,開展了一系列的學習踐行《弟子規》的活動,學生從中受益匪淺,我認為學習踐行《弟子規》的價值就在於提高學生的道德修養,促進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

現在,我就如何用《弟子規》教育學生樹立良好的品行談談我的幾點做法:

  一、 堅持誦讀,激發興趣

為了既保證學生的誦讀時間,又減輕學生背誦負擔,我採用了見縫插針、積少成多的誦讀方法。具體做法是:1、每天早上七點開始,負責誦讀的班長帶領學生集體誦讀《弟子規》十分鐘。2、充分利用課前一兩分鐘時間,開展“課前一吟”活動,在每節課的預備鈴響之後,由誦讀班長帶領大家課前誦讀,直到上課鈴響。3、每天放學的時候,提倡學生揹着《弟子規》出校園。這樣無論是課前還是課後吟誦都有一個很大的好處,在紀律上減少了學生的吵鬧。4、及時進行成果檢測,我把全班分成五組,每天抽查一組裏一名學生進行背誦,一週下來,對每一組進行評價打分、評比並適時給予鼓勵,提高學生背誦的積極性。

在學生背誦的過程中,我會引經據典,用古人教誨、名人軼事或現身説法,向學生講解含義,為了使《弟子規》中的精闢論述,能使學生理解,我在講述時,理論與實際相結合。比如讀《弟子規》中“冬則温,夏則淨,晨則省,昏則定”,我就給學生講了古代黃香孝敬父母的故事,這樣,既有理論又佐以生動、有益的傳説、故事,增加了學生學習的感性認識和趣味性。

  二、 鞏固成果,班會分享

每週一的班會課,我都組織學生學習《弟子規》分享活動,學生們能夠結合自己的實際進行探討,發表看法,慢慢地,大家就在不知不覺中學到了最基本的做人道理,這是一位學生對於愛的感悟:“學習《弟子規》讓我學會與周圍的人相處。”“凡是人,皆須愛”學會愛父母,愛老師,愛同學,愛朋友……明白人生最重要的事情莫過於孝敬父母、友愛兄弟,由愛面生敬,由敬而生禮,那麼我們的人生就會在互助互愛中得到許多助力,人人都更容易獲得幸福美滿的人生。通過班會分享活動,不僅有利於《弟子規》的深入開展,而且對班級的良好班風形成有莫大的幫助。

  三、內化經典,育好品行

《弟子規》潛移默化間教會學生逐漸形成良好的品德;比如:孝敬長輩、講求誠信、與人和睦、心存大愛等。

踐行《弟子規》要從生活中點點滴滴、一言一行規範做起。

當看到學生寫字歪歪扭扭,不認真時,我就會説“字不敬”,大家就會隨口答出“心先病”,背出來了,手下的筆也用力了;當看到教室地面有紙屑時,我就説“房室清,牆壁淨”,同學們會主動朝自己身邊看去,撿起紙屑;當看到學生中有幾個人陸續新添了幾件衣服時,我意識到學生有了虛榮的攀比心理,我會説“衣貴潔,不貴華”,買新衣服的同學立刻減少了;當同學們為了一點小事而發生矛盾時,我引導他們去讀“凡是人,皆須愛,天同覆,地同蓋”,幾遍之後,他們就承認錯誤,化干戈為玉帛了。

1、前一段時間,我班的書本擺放出現了一種現象,非到大課間才擺放的比較整齊,其它時間擺放都不理想,特別是下午擺放就更不好了。於是,我讓學生把“列典籍,有定處,讀看畢,還原處”幾句抄在黑板右下角,每天下早自習,午自習就由誦讀班長帶領連讀三遍這句話。坐下之後,學生就主動擺放起書本,這樣過了一個星期,我取消了這次活動,書本擺放到現在一直很好,他們已經形成了習慣。

2、還有一件事給我很大的震動,讓我記憶深刻。我班一名女生,平時表現一直不錯,是班內前十名的學生,可是有一個星期一,竟然語文、數學作業都沒有完成,我把她叫到辦公室,問她為什麼沒交作業,她一口咬定是交了,我讓她找,她把一份沒有姓名的試卷拿來説是她的,而那根本不是她的筆跡。我把試卷拿到班裏,尚歐美認定是自己的,又找她,告訴她那是別人的,不是她的,但她仍一口咬定是自己的,我告訴她説:“做錯了事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一錯再錯”然後我打開《弟子規》中“凡出言,信為先,詐與妄,奚可焉,惟其是,勿佞巧”那兒,讓她讀了之後告訴我感想。當我再次問起時,她眼含淚花,承認了自己的錯誤。我長長的舒了一口氣,感歎道:“《弟子規》的力量真是巨大呀!

3、一位家長在家校聯繫卡上反饋回來説:我感覺近半年來,孩子長大了,懂事了,知道幫家長分擔家務了,懂得父母的辛苦操勞了,感謝老師教育有方。我知道這都源於《弟子規》中的“入則孝”“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

這樣我將《弟子規》納入日常的教學與管理,並與學生的規範、學校的制度有機的結合起來,當學生之間發生了小矛盾;當學生觸犯了校紀班規時,我引導學生將現象與《弟子規》的要求進行比較,鑑別,引導學生去辯論、去分析、出結論、提高認識。

自從開展《弟子規》學習後,班裏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同學之間和睦多了,班集體更團結友愛了,不文明的言行少了,衞生紀律有了明顯的好轉,在班級,同學們更加註意集體團結、注重班級榮譽,互幫互助的班風悄然形成。《弟子規》教育讓學生懂得尊重老師,讓老師懂得愛護學生,這樣師生關係更為和諧。《弟子規》培養了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和個人習慣。許多學生都在生活中有了很大的改進。

學習《弟子規》不僅是一個提高個人修養的過程,更是一個思想昇華的過程,使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懂得做人處事的道理。學習了《弟子規》就是要把聖人教誨貫徹到生活中,落實到一言一行中去。對於《弟子規》絕不能停留在學習的層面,而在重在落實踐行,將《弟子規》與學生的日常學習生活融合在一起,自覺的將《弟子規》簡潔的文字內化為具體的行動指南和行為準則,學會用《弟子規》的內容來約束自己的言行,規範自己的行為。就讓我們學習《弟子規》,踐行《弟子規》,接受靈魂的洗禮吧!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弟子規演講稿15

好像是在我三、四歲的時候,爸爸就開始教我讀背《弟子規》啦!一開始,我覺得很好奇、很好玩,因為每讀一句就能得到爸爸媽媽的表揚,心裏很得意……。

可是讀着讀着我就覺得沒什麼意思,好累,不想讀了!這時候,爸爸跟我説:“清清,你知道爸爸為什麼要教你讀背《弟子規》嗎?”我嘟着小嘴説:“不知道,反正我不想讀了,太累了,我想看動畫片!”爸爸沒發火,耐心得對我説:“清清,你想不想讓所有的小朋友和小夥伴都喜歡你,願意和你一起玩嗎?”我説:“當然想啊”!爸爸説:“想做一個受別人喜愛和尊重的人就得有規有矩,有禮貌,尊老愛幼,守信用。《弟子規》就是教你懂規矩,懂道理,有禮貌,講信用,在日常生活中,和小朋友、大人相處時要團結友愛,會和小夥伴們一起分享,向別人學習好的地方,這些都是很重要非做不可的事,只有做到了這些,大家才會喜愛你,你才會變得越來越聰明,除了《弟子規》,爸爸以後還要教你讀《論語》、《大學》等經典古書,它們能給你的一生帶來非常大的好處,知道嗎?”我懵懂得點了點頭。

有一天我在看動畫片,媽媽叫我吃飯,我正看得高興,媽媽喊了好幾聲我都沒理睬,突然,媽媽唸了一句“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這句話爸爸教我讀過,我記得意思是“父母説話要及時回答,不要慢吞吞的很久才應答,父母有事交代,要立刻去做,不能偷懶,不然,爸爸媽媽會生氣、傷心”。我趕緊大聲回答媽媽:“好的,媽媽,我把電視關了馬上就來。”以後,當我不想回答爸爸媽媽的問話時,我就小聲唸叨:“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呼應勿緩┄”;當我不想幫媽媽做事時,我就小聲唸叨:“父母命行勿懶,父母命行勿懶┄”,提醒自己要聽爸爸媽媽的話,幫爸爸媽媽做事,在學校裏,我也樂意幫助同學,幫老師做力所能及的事,得到了大家的喜愛。上學期末,我考了3科100分,還評上了優秀學生幹部呢!

現在我每天都快樂的讀背《弟子規》!

標籤: 弟子規 演講稿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zhezhai.com/zh-hk/fw/yanjianggao/4m4zx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