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者斋 >

范文 >校园 >

田舍原文赏析及注释

田舍原文赏析及注释

田舍原文赏析及注释1

田舍

田舍原文赏析及注释

唐代 杜甫

田舍清江曲,柴门古道旁。

草深迷市井,地僻懒衣裳。

榉柳枝枝弱,枇杷树树香。

鸬鹚西日照,晒翅满鱼梁。

注释

《世说新语》:王大将军旧有田舍名。

《晋书·陶潜传》:惟至田舍及庐山游观而已。《楚辞》:“隐岷山以清江。”

元行恭诗:“草深斜径成。”《风俗通》:“古音二十五亩为一井,因为市交易,故称市井。”

“榉柳枝枝弱”:榉一作杨。《本草衍义》:榉木皮,今人呼为榉柳。然叶谓柳非柳,谓槐非槐。吴曾《漫录》:今本作榉柳,非也。枇杷一物,榉柳则二物矣。对对亦胜树树。

《上林赋》:“卢橘夏熟。”注:“即枇杷也。”左思《蜀都赋》,“其园则有林檎枇杷。”李善注:“枇杷冬华黄实,本出蜀中。”仇兆鳌 《杜诗详注》:《学林新编》曰:此诗以榉柳对枇杷,或谓榉柳者,柳之一种,其名为榉柳,非双声字也。枇杷乃双声字,相对未工。予谓诗题曰“田舍”,则当在田舍时偶然见此二物,举以成对耳。如《觅松苗子》诗云:“落落出群非榉柳,青青不朽岂杨梅。”杨梅乃梅之一种,以此相配,乃正对也。

晋乐歌:“君非鸬鹚鸟。”洙曰:鸬鹚,水鸟,蜀人以之捕鱼。

《诗疏》:“敝败之苟,在于鱼梁。”宋赵次公曰:陶侃母责其为渔梁吏而寄鲊。

创作背景

此诗载《全唐诗》卷二二六,当是公元760年(唐肃宗上元元年)初夏作。

田舍原文赏析及注释2

原文:

张谷田舍

唐代:郑谷

县官清且俭,深谷有人家。

一径入寒竹,小桥穿野花。

碓喧春涧满,梯倚绿桑斜。

自说年来稔,前村酒可赊。

译文

县官清且俭,深谷有人家。

县官清廉且节俭,深谷中住着人家人家。

一径入寒竹,小桥穿野花。

一条小路蜿蜒进入清寒的竹林,一座小桥从开得绚烂的野花中穿过。

碓喧春涧满,梯倚绿桑斜。

石碓舂米的声音充满了春天的山涧,采桑的梯子靠在碧绿的桑树上微微倾斜。

自说年来稔,前村酒可赊。

田舍主人说近年来庄稼成熟收成不错,前村的酒都可以去赊。

注释:

县官清且俭,深谷有人家。

一径入寒竹,小桥穿野花。

碓(duì)喧春涧满,梯倚绿桑斜。

碓:用来舂米谷的器具。

自说年来稔(rěn),前村酒可赊(shē)。

稔:庄稼成熟。

赏析:

这是一首田园诗。诗人在一个春日里,去拜访深山谷中的农家。

首句“县官清且俭”,指出了这个县的长官清廉正直、节俭爱民。中间四句都是景物描写。其中有诗人一路访问、游览的行踪,也有山村农民愉快地劳动的场面。

诗人穿过青翠竹林掩映的小径,走过小桥,边走边观赏清涧两岸盛开的野花。春水涨满了山涧,哗哗地流淌着;设在溪岸上的水碓,不停地转动、起落,发出渲闹的声音。在诗人听来,仿佛是唱着一首五谷丰登的歌。接着,诗人步入桑树林。一架架木梯子斜靠在桑树旁边。农民们正忙碌着采摘桑叶。采桑要用梯子,足以说明桑树的丰茂,叶子的肥硕,也预示蚕茧的丰收。这四句顺着诗人的游踪,描写田舍的美丽风光与农民们和平的劳动生活,写得绘声绘色,曲折有致,引人入胜。

结尾两句,是田舍主人对诗人的谈话。他告诉来访的客人:近年来这里的收成不错。在前面的村子里,买酒还可以赊欠呢。这两句以农民自己的语言,描写他们以辛勤劳动换来的丰足生活。语言朴素而有情趣,形象而逼真地表现了农民的口吻和心理。

鉴赏这首诗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第二联的“入”、“穿”两个词的运用。“入”写出了春天里此处茂林修竹生机勃勃空气清新的景象,“穿”写出了春天此处野花遍地的美好可爱而又淳朴自然的`的农村田园风光。而这一“入”一“穿”所引出的景象则又为下文描写张谷田舍生活的情景起了烘托和映衬的作用:就在这样的“寒竹”和“野花”的“深谷”之中,生活着淳朴闲适的农家。二是对农家生活情景的描绘,诗人用极其俭省的笔墨写农家生活的环境,用农人的口表现农人对收成和生活满足,为读者展现了一幅淳朴闲适而又自足自乐的农家生活的情景。

田舍原文赏析及注释3

原文:

田舍

唐代:杜甫

田舍清江曲,柴门古道旁。

草深迷市井,地僻懒衣裳。

榉柳枝枝弱,枇杷树树香。

鸬鹚西日照,晒翅满鱼梁。

译文:

田舍清江曲,柴门古道旁。

草深迷市井,地僻懒衣裳。

榉柳枝枝弱,枇杷树树香。

鸬鹚西日照,晒翅满鱼梁。

注释:

田舍清江曲,柴门古道旁。

田舍:王大将军旧有田舍名。

草深迷市井,地僻懒衣裳。

榉(jǔ)柳枝枝弱,枇(pí)杷(pa)树树香。

榉:一作杨。《本草衍义》:榉木皮,今人呼为榉柳。然叶谓柳非柳,谓槐非槐。吴曾《漫录》:今本作榉柳,非也。枇杷一物,榉柳则二物矣。对对亦胜树树。

鸬(lú)鹚(cí)西日照,晒翅满鱼梁。

鸬鹚:水鸟,蜀人以之捕鱼。

赏析:

此诗载《全唐诗》卷二二六,当是公元760年(唐肃宗上元元年)初夏作。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xuezhezhai.com/fw/xiaoyuan/e10oz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