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者斋 >

范文 >书信函 >

对保护传统节日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对保护传统节日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传统民俗节日作为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文化载体,我们应该好好保护。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了保护传统节日的建议书,欢迎大家前来阅读。

对保护传统节日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保护传统节日的建议篇一

“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曾经灿烂和闪耀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浩瀚星河中的民族传统节日,如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充分展现其深厚的文化意蕴,充分发掘其多元的当代价值,使古老节日习俗的文化内涵融入我们的现代生活,使疏远成为亲近,令古老焕发青春,已成为我们必须解决的紧迫课题。

令我们欣喜的是,今年年初,国务院修改了节假日放假办法,把清明、端午、中秋等三个中华传统节日正式定为法定假日,这不仅是一件尊重群众、顺应民意的历史性事件,从更深层次看,这可以认为是百余年来对中华传统文化偏激和偏颇态度的某种校正,我们从中也可以看到中华民族重建文化自信的坚实步伐。

传统节日放不放假不仅仅是多几个休息日的问题,而是关系到如何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如何开掘传统文化宝库,重建中华民俗文化的重要议题。包括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及其文化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而是经过了几千年的积淀、丰富、完善、筛选、固化、发展、传承,这些传统的节日文化反映了先民们对人类生存的体验,对民族英雄的纪念,对美满幸福生活的渴望,对人与自然和谐的憧憬,是中华民族智慧和经验的积累。因此,我们说传统节日是一个民族的文化象征,积淀着民族的信仰、伦理、情感,留存着独特的民族文化记忆。作为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节日是一种“活态”的文化,是人们了解、认识、体悟、继承传统文化的“窗口”。它以人们喜闻乐见的形式,融合在老百姓的衣食住行中。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少,人人参与,年年共享,年复一年,以至无穷,具有独特的大众性、绵延性和广泛性。这样的文化载体,对民族团结、文化认同的重要作用是其它形式所难以取代的。所以,增加传统节日为法定假日,是增强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的重要举措。

值得关注的是,当传统节日以法定的形式出现时,传统节日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更多的是体现在法定休息日上面,甚至只是作为拉动消费、促进经济的一个商机和契机。中国青年报和新浪网的一份联合调查显示,对于现代人来说,传统的春节民俗文化已经不那么熟悉了。不到半数的人表示自己过春节期间会“放鞭炮”和“给晚辈压岁钱”,只有两成不到的人会“烧纸摆供祭奠祖宗”以及“写对联、贴福字”。传统节日活动趋向简单、实际,很大程度上造成了我们传统节日文化的流失。所以,如何过好这些传统节日,如何体现这些节日的文化特征和内涵,重建传统节日文化,就成为十分现实的问题。

首先,要探根溯源,加强对传统节日文化的发掘和保护。重建的前提是保护。保护传统节日文化,必须要强调全民性、整体性、活态性和创新性。一方面,我国应积极向联合国申报民族传统节日这种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法律上把我国传统节日确定下来,从法律的角度有效的把我国的文化遗产保护起来,避免出现文化流失的问题。另一方面,要对传统节日起源与发展、内容与形式,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对传统节日文化的内涵进行进一步的梳理与挖掘,并在此基础上,向群众,尤其是青少年做好节日文化的教育、宣传、普及、推广工作。使传统节日文化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在内容上,都能深入人心,让大众理解,让大众认同,让大众乐于参与,让大众共同丰富、共同补充、共同发展。

其次,要去粗取精,展示传统节日文化的厚重与精采。脱胎于农业社会的中国传统节日,往往有着约定俗成的形式和深蕴其中的深刻文化内涵。比如,春节的年夜饭、放爆竹,清明节扫墓、踏青,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中秋节赏明月、吃月饼,等等。我们中依然有大部分人保持着除夕吃团圆饭,元宵煮汤圆,端午包粽子的传统。然而,我们不能不承认,无论是在形式上还是在内容上,传统的应节活动已经少之又少了,传统节日已离我们越来越疏远和陌生,人们更很少探究和了解隐含在传统节日中的历史故事和文化内涵了。很多城市里早已禁放炮竹,更毋论在十二点钟声敲响的时候燃起祥和的开年炮竹了。

有人感叹,传统节日比不上“洋节”热闹,城里过节不如农村红火,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而传统节日在当下,特别是在中心城市的可展示度、参与度较低,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因此,我们除了采取积极的措施保护传统节日文化之外,还应该在展示传统节日文化内涵上积极挖掘,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努力增加传统节日文化在不同地区、不同人群中,特别是青少年中的可展示度和参与度。比如,我们可以在节日期间组织一些传统乐舞、书画、茶艺、民间手工艺、弄堂游戏、节日礼仪、诗词歌赋诵读

等活动,在家庭年节活动中倡导和推介不同的拜年、庆贺方式,让民众特别是青少年参与其中,使传统节日文化的独特魅力在亮丽的展示中,在民众广泛的参与中得到传承,得到弘扬。

第三,要与时俱进,赋予传统节日文化新的内涵和形式。创新,是重建传统节日文化的关键和生命力所在。重建传统节日文化不能简单地像保护固化的文物那样去保护和仿造。纵观传统节日的历史,没有一个是一成不变的。它们在历史的长河中,一直在发展、在演变、在完善。传统节日只有在与自然、现实、社会的互动中,才能不断变化;只有在不断变化中,才能实现其生命的延续。我们重建中国的节日文化,更加需要重视创新地继承传统,对传统节日进行加工和改造,增添新的时代元素,使传统节日与民众鲜活的生活节拍、韵律相协调。发端于中华民族历史长河的传统节日的未来是年轻人的,传统节日这个“筐”里必然要装上他们喜欢的、现代的、时尚的东西。只有这样,才能使重建的传统节日文化厚重而不沉重,精深而不艰深,才能使之融汇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灵动于民族复兴的伟大时代,始终保持新鲜和活力,才能源远流长。

在这个商业高度发达的时代里,过度商业化的“炒作”无疑能够毁掉节日之美。但是,节日带来的商业利益依然不可回避,而节日文化氛围在相当程度上是靠商业的营销活动来营造的。我们不可能,也不应该把经济、商业的因素与传统节日文化活动对立起来,割裂开来。我们无法回复到农耕文明时代,脱胎于自然经济条件下的中华传统节日,必须适应现代市场经济条件和商业化带来的影响。要善于利用传统节日开发新的经济增长点,让经济活动为传统节日文化造势助力,借助市场的力量,使古老传统扫去“龙钟”之态,成为新的时尚,成为现代人们生活的一部分。

第四,要用历史的和世界的眼光,串起中国节日文化的链条。翻开日历,我们可以看到有各种各样的节日。既有中华民族共同的传统节日,也有像国庆节、五一劳动节、七一党的生日、八一建军节等富有革命精神的节日,也有像圣诞节、情人节、母亲节等外来的节日,还有植树节、护士节、教师节等。这些节日如同璀璨的珍珠,散落其上,共同构成着节日文化的丰富与灿烂。因此,重建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还必须用历史的和世界的眼光,在与国内外其它节日文化的考量中,串起中华民族节日文化的链条。一是要与国家富有革命精神的节日文化、各民族的节日文化相互补充;二是要在保持民族特色和传统的同时,尊重外来的节日文化。使不同的节日文化活动,相互借鉴,相得益彰,共同担负起传承文明,丰富人民精神生活的责任。在加强引导的同时,更要尊重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对节日文化的选择,尊重他们对节日文化的创造,使广大人民在周而复始的各种节日文化活动中,获得精神的滋养和满足。

第五,要积极发挥高校在传统节日文化保护与重建中的作用。重建中华民族的节日文化,在年节文化中陶冶情操,提高人们的素质,维护社会公德,增强民族凝聚力,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等等,对于年轻一代的“树魂立根”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高等学校责无旁贷。要加强传统节日文化的教育与传播。高校要有一种责任感,要培养青年一代对传统文化包括民俗文化的认同和热爱。要通过学校校报、网站、广播、宣传栏等宣传媒体,大力宣

传传统节日的由来、习俗,在课堂教学中适时、适度地融入传统节日文化教育,使学生了解传统节日文化起源与发展、内容与形式,认可其内在的民族精神和人文价值,喜爱传统节日,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要做好传统节日文化的科学研究工作。任何事物都处于发展当中,民俗文化既要继承传统,也要与时俱进,适应现代社会,体现时代风貌。高校在其中大有可为,要在尊重群众的基础上总结老百姓的创造,通过研究不同地域的民俗特性,开展乡土民俗节日资源的开发、收集和整理工作,通过借鉴开拓、创新民俗节日文化的形式,引导全社会进一步认识、丰富和光大民俗节日文化,不断提升年节活动的质量和品位。要创造富有大学特色的传统节日文化氛围。环境本身就是一种文化,氛围也是一种教育,它会产生“润物细无声”的教育作用。要对传统节日的内涵进行提炼,在不同的节日期间组织开展相应的文化活动。如,清明节突出革命传统教育主题,端午节突出弘扬民族文化主题,中秋节突出人文精神教育主题等。组织开展节日文化专题讲座、座谈讨论,诗词歌赋创作及经典诵读、节日故事情景剧等活动,以及一些民俗节日文化展示活动,调动学生对传统节日活动的兴趣和热情,体验传统节日所隐含的文化情结,感受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经久魅力,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代代相传,生生不息。

  保护传统节日的建议篇二

传统节日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历史文化长期积淀的结晶,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宝贵的财富。我国传统节日中留存着华夏民族独特的文化记忆,凝聚并影响着中华民族的价值观、伦理道德、文化心理、审美旨趣和生活方式。在欧美节日日渐东来而我国传统节日日趋式微的今天,复兴我国传统节日就和保护民族文化一样具有重要意义。

节日是一年当中由种种传承线路形成的固定的或不完全固定的活动时间,以开展有特定主题的约定俗成的社会活动日。节日观念、节日习俗等众多因子构成的节日文化,在纷繁的文化事象中以丰富的形态存在。它似一面镜子,可以折射出一定时期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风貌,反映出一个民族传统的文化特质,所以向来是民俗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在全球一体化的趋势下,中国传统节日的走向及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引起了学界争鸣,成为一个较为沉重的文化课题。本文拟从保护传统节日文化的角度出发,探讨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中的文化内涵及其现代意义,反思传统节日的现状,提出保护传统节日的策略和途径。

一、我国传统节日的概述

中国的传统节日大都以阴历计算,亦被称为“岁时节日”,源于古代历法纪年和季节气候的计算排列。古代历法纪年早在殷墟甲骨卜辞中有记载,节气记载可追溯到《夏小正》、《尚书》等典籍。到战国,一年中的二十四节气基本齐备。由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中国民俗传统节日在这些节令中占有显著的地位。这里的“节”正是对岁时的分节,把岁时的渐变分成象竹节一样的间距,把两节气相交接之日时定为交节,由此转意为节日。中国传统节日的形成不是偶然的,而有着深远的历史根源,受经济、政治、社会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它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夏商周初见端倪,先秦萌芽,汉代成型,唐代臻至完善。中国传统节日古往今来的传承融民俗于一体,其风俗内容和风俗活动慢慢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在民众的无意识中习得,在民间积累、丰富、完善、升华和流行。节日最初的主题大都是追求五谷丰登、人畜两旺、吉祥如意、岁岁平安等。在某种意义上说,节日活动多源于原始宗教祭祀活动,最早的节日和原始的

(自然、神灵) 崇拜、民间信仰、巫术、禁忌、迷信有关。后来,神话传说、传奇故事、历史人物等杂糅到节日内容里,为之增添了丰富的浪漫色彩,赋予了永恒的纪念,后续内涵的不断融入使得中国传统节日更富有了一种深沉的历史感和厚重的文化感。而随后的'传统节日逐渐剥离原来凝重的观念内核,从原始祭拜、巫术禁忌的神圣氛围中解脱出来,演化为欢乐祥和的佳节良辰。形态各异、五彩纷呈的娱乐庆典、体育技艺等节日民俗活动也竞相出现,并沿袭至今,成为经济和文化交流的契机。

大凡历史悠久的民族或国家,都有自己丰富多彩的传统节日。不同的节日有各自不同的社会活动,但它们都能把人们凝聚在一起,使人们的行为具有相类似的民俗模式。传统节日的模式实质就是在特殊的日子,民众遵循特定的心理惯势和行为方式:回家、团圆、宴饮、馈赠、贺拜,节日程式中的饮食、服饰、仪礼、娱乐等习俗也异于日常生活。它是人的社会行为及各种文化活动的综合展现并具有一定的文化约束力。作为一种民俗事项,它有传承性、大众性、地域性、变异性的特点。中国传统节日有着很强的内聚力和包容性,与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一脉相承,自成体系且别具特色,主要有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等。被称为“小传统”或“俗文化”的这些节日具有各自独特而鲜明的主题和喜闻乐见的民俗活动,在人们日常物质或精神生活中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

二、传统节日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价值

节日及其民俗礼仪的世代相传,能集中展现一个民族悠久的历史和优秀的文化传统。中国是一个民俗大国,是·110 ·一个节日众多的国度。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一个耀眼的象征符号,它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情感和心理的聚合,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纽带和桥梁,是珍贵的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探索中国传统节日,就犹如推开一扇中华五千年文明历史之窗,打开一幅厚重而绵长的中华人文之卷,可以从中窥见前人的思想情趣和昔日的生活画卷。中国民俗学会理事长刘魁立认为:节日是历史和文化传统的积淀和再现;节日是民族性格、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节日是社会群体和谐团结的黏合剂;节日是文化认同、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重要标志。我国全民性的传统节日

似一面透视民族心理的镜子;似一项人与自然、社会沟通的仪式;也似一本培养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的教材;更似一个寄托民族情感,体验民族认同,提升民族团结、促进社会和谐的文化平台。越是传统社会的人,越重视节日。根源之一,即是平常人们没有什么娱乐消遣,终日为生计劳累奔波,深感苦闷、单调、无聊、压抑,如果将此谓“常境”,则切盼有摆脱的途径和机遇,那么,发明并传承各种节日,即是有效方式之一,以过年过节进入一种“异境”(一种有意味、有审美价值的艺术境界和有别于平凡的真实现实生活的“另一种境界”) 。诚然,中国传统节日里或是含情脉脉的东西,或是美好的情愫让人们在心灵深处为之留着一份回味、一份敬意、一份神往。人们在其乐融融的喜庆氛围中能切身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醇厚和美好,感受到人间充盈的温情和暖意。同时,人们又借助节日活动来抒发丰富的情感,寄托美好的愿望,追求一种天地人的和谐:祈求五谷丰登、人丁兴旺、合家幸福、民族和睦。中国是一个贵人伦、重亲情的国家。千百年来形成的节日礼俗蕴涵着浓厚的伦理观念和丰富的人文精神,中华民族文化中的真善美以及和谐的精髓在其中被发挥得淋漓尽致。除夕阖家团圆、辞旧迎新;清明扫墓祭祖、寄托哀思;端午龙舟竞渡、悼念屈原;中秋合家欢聚、共享天伦;重阳登高敬老。这些传统节日根植于催生它的民族土壤,烙有鲜明的民族印记,以铸造民族性格,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美德为主旋律,散发着爱家、爱国的浓重气息。从一定角度上看,节日中的民间活动及其附带的审美情感、趣味、精神等影响巨大,过传统节日也就是接受爱国主义的教育。以加强民族民间教育使节日文化扎根于群众思想意识之中,从而能唤起人们保护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意识。

三、我国传统节日的现状

在这样一个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猛烈激荡的时代,我国的传统节日正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尴尬处境:一方面,传统节日的衰微迹象凸显,另一方面“, 西风东渐”的潮流不可阻挡。传统岁时节日,是民族和历史创造的文化产品。它是古代信仰物化形态的一种遗存;同时,它也是一种生活的节奏,一种逐渐形成的自我调节机制。[4 ] (P153) 在民间,传统节日固有自己的风俗和习惯,其民俗的内涵、精神和程式默默地被民众遵守着。随着经济基础、社会生活的变迁,如今反观传统节日,已是概念偏离、民俗淡薄、传统流失,节日活动本身的性质和沿革常被忽视,具有中国乡土气息、原汁原味的民俗节日日渐淡去。从前的春节游艺、端午龙舟、中秋赏月等民俗民间活动极具娱乐性和大众性,但是现在,传统节日失去了原来特有的魅力,人们足不出户、闭门过节,酒足饭饱之后就是观看电视晚会。从一定程度上看,变成了 “吃”的代名词“, 吃”成为我国传统节日最鲜明的风俗,甚至是度过佳节的唯一方式:春节吃饺子、元宵吃汤圆、端午吃粽子、中秋吃月饼,于是“汤圆节”、“粽子节”、“月饼节”种种俗称替代了原本的节日名称。另外,市场经济条件下,节日的消费主义盛行,厂家、商家为迎合大众时尚,挖空心思,在 “吃”的产品上大做文章;有的甚至丧失传统的生财之道,只求赢得经济利益,所以佳节也就成为一个价格大战、商品促销的好时机。可见,我国传统节日本真的人文共鸣、道德向往已发生了变异。我国传统节日盛衰的走向体现了节日从起源到变迁的趋向和动态发展的模式规律,它令人堪忧的境况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中国历史上的传统节日大都带有祭祀祈祷、辟邪求福的宗教色彩,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这些节日习俗被贴上封建迷信的标签,曾一度遭到批判和抨击。毋庸讳言,这深刻影响着人们的观念意识。而且现代

化和科技化进程给生活带来了多元化,电视传媒的介入使得体现在民俗学层面的中国本土化传统节日的内涵、形式和意义不断被刷新,更具有新的时代气息。近年来,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促使并不符合节日自身发展规律的现代“人造节”应运而生。节日的“形态”五花八门,节日的“功能”多重复杂,体现

鲜明时代特征的新世俗节日层出不穷,致使中国传统节日被贬到不起眼的地位,使特殊节日的神圣变庸俗,失去独特的历史性和人文魅力。曾几何时,西方的情人节、愚人节、万圣节、圣诞节等颇有“兴味”的洋节蜂拥而至,部分国人盲目追求此类独特的文化情调,把过洋节当作一种时尚,而漠视“中国制造”的“土节”。后果便是具有丰富内

涵的本国传统民族节日受到冷落和遗忘。从本质上来看,这与长期以来我国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人们对中国文化缺乏认同感,缺少自觉保护意识有一定的关系。

四、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

2004 年初的“两会”,除夕、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能否成为国家法定假日的议题受到代表委员们的广泛关注。在中国法定节日中,只有春节考虑到民间传统习俗,而其它传统节日似乎走到了要通过法定节日的形式来强化国民传统节日意识的地步。年底,韩国江陵端午祭申遗成功,中国传统节日的保护再一次成为社会讨论的热门话题。勿庸置疑,拥有2000 多年历史的端午节起源于中国。然而传承至今,其文化内涵减弱且遭人“捷足先登”,这不能不给国民敲响了警钟。“礼失而求诸野”,韩国在学习和创新邻邦的文化中实现了本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而我们在一次次被刺痛之后应该理性地思考如何拯救、发展、宣传、创新属于自己的传统节日,使之“薪火相传”。春节在世界各地绽放异彩证明了中华民族传统佳节的·111 ·魅力依旧。我国其它传统节日要想重新焕发生机根本在于唤醒大众的民族文化自觉意识,从传统节日失意症中清醒过来,找回正在消逝的节日味道,实现理性的文化认同。复

兴传统节日不能只注重经济利益,而忽视节日内涵,要改变形式上过节的观念,使真正的过节理念成为百姓精神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传统节日也要与时俱进、努力创新,保存优秀传统节日文化的同时增加文化含量,充实时代元素,体现以人为本,突出中国特色,朝着群众文化有益的方向发展。正如闻一多先生所说:“如果要让这些传统节日存在,就得给它装进一个我们时代所需要的意义”。我国传统节日五彩缤纷,本身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同时又通过这个舞台发挥娱乐审美、宣传教育、文化传递、生活实用的功能,释放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意蕴。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绵续、传播的重要途径和载体,可以说它的走向关系到整个中华民族文明的延续和民族精神的振兴。因此,包括少数民族在内的整个中华节日文化的保护任重而道远。尊重祖先创造的历史文化遗存,保护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也要提上日程。

(一) 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提升文化自觉意识

建设一个经济强国,需要文化做后盾,加强传统文化教

育必不可少。要寻找内在的驱动力———教化,通过宏观的国民教育让民族文化因子潜入百姓生活,通过微观的自身修行让民族文化种子在个人心灵生根发芽。年轻一代在保护和传承本民族优秀文化上责无旁贷,而长辈应帮助

他们了解本国传统文化,增强他们对本民族文化的兴趣。此外可借鉴日本、韩国对青少年的传统教育,将民俗文化内容写进课本,融进课堂。以深入人心的信念作自觉的引导,让其认识并认知传统文化的氛围,感悟到民族气质的升华;并努力培养其良好的民族文化心态,继承和阐扬文化传统中的精华,使民族文化逐步走出断裂和冷寂,使民族文化源泉永远鲜活和流淌。总之,人文重建要把优秀传统作为文化再创造的生命之源,旨在涵养民族之根,培育民族之魂,弘扬人文精神,提升民族素质。莎士比亚说过“人最大的悲哀是无法认清自己”;费孝通先生提出过“文化自觉”,意思都是对自身及其文化要有 自知之明。中华民族是一个受儒家文化哺育,具有高尚传统道德的民族,强调人要重视自身仁义礼智信的修养,自觉扩充内在的仁心善性。而中国传统文化蕴涵深厚的人文底蕴,是中华民族的“身份证”,具有感召力和凝聚力,华夏子孙藉此可以找到一种归属感。认真审视本民族文化,提升文化自觉意识,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复振以及延续民族生命至关重要。

(二) 挖掘民族文化内涵,保护中华传统文化中国社会文化中以春节为核心的相关喜庆习俗,以寿礼作为契机的敬老传统,讲究气韵与意境的艺术风格,推崇勤勉与淳朴的生活理念,通常被当做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3 ] (P7) 它孕育在民族习俗,渗透在民族生活,珍藏

在民族记忆,积淀在民族心理,绵延不绝,历久弥新,具有强大和旺盛的生命力。保护中华传统文化应重在深入挖掘以上的文化内涵,让灿烂的民族文化发扬光大、源远流长。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21 世纪是多元共生的时代,正是各民族的差异和多样才使世界五彩斑斓,真正具有民族特色的才受到世界的青睐。当今西方外来文化对我国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冲击不小:文化的民族性、多样性和丰富性受到威胁,现代文明意义较明显;工业化、现代化、市场化

造成传统文化失落,民间优秀习俗消歇。中国的文化建设要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就要挖掘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发挥传统节日在今天的作用,保护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这对继承民族文化,保持民族特色,增强民族凝聚力,弘扬民族精神具有重要的意义。充分理解与尊重本土文化与异文化的差异,在文化变迁中鼓舞自身文化的生存和发展、继承和创新,实现民族文化与现代文明的化合创生,从而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以及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保护传统节日的建议篇三

一、我县传统民俗节日文化体系的渊源及现状

云和建县于明景泰三年(公元1452年)。据境内凤凰山麓与龟山一带考古发掘出的石斧、石刀、石梨、石箭头等文物考证,早在新石器时期,我县就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并达到了一定的文明程度。南北朝初期,柳姓太祖元晔避乱于此,后来唐咸通中工部尚书梅姓因厌恶官场腐败,也辞官隐居于此。北宋年间,时任处州刺史王元见浮云溪两岸山青水秀、宁谧安逸,故定居此。从此便有柳、梅、王三姓定居云和繁衍生息。南宋时期,中原地区的百姓因金入侵而大量南迁,逐渐有更多的汉族民众定居于瓯江流域。到了明代,畲族民众陆续从福建迁徙到我县山区。清顺治、康熙、乾隆年间,又有大量的客家(汀州人)等其它汉族民众不断迁居至瓯江沿岸。近现代多次的民众迁徙入云,也带来了各民族、各地区的特有文化习俗的进一步融合,文化元素也进一步丰富,并逐步使我县形成了江浙、客家(汀州)、畲族等三大民俗文化体系。

我县的传统民俗节日文化同属于汉文化体系,按属性可分为岁时节令和祭祀节日文化,岁时节令有春节、元宵、中秋、腊月、重阳等,祭祀性节日有清明、神鬼节、端午、畲族“三月三”等。在我县广泛流传的传统节日中,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即都是以农耕文化为背景的祭祀性和民间性的自发活动,其民俗文化内容和表现形式也大同小异。

旧时我县传统民俗节日文化,可以说是四时八节,精彩纷呈,每个节日都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与其相关的民俗活动。如每逢除夕,有除旧守岁、迎神戏、灯谜、狮子闹千家、龙舞百街、走马灯等活动。到了元宵节更是热闹非凡,历来就有正月十三至十五日迎龙灯、赏花灯、闹元宵的习俗,特别是舞动乡间的云和板龙从元代开始已绵延600多年未间断,而畲族元宵节则还有通宵达旦对山歌闹元宵等特有习俗。此外,我县及周边区域内的民众在千百年来的农耕生活中,经过自在、自发传承,也形成了世代传袭的表现重大生活内容的民俗节日,如畲族“三月三”、梅源梯田开犁祀福活动、沿瓯江村落的端午赛龙舟等等。

二、我县地方传统民俗节日文化衰退的主要原因

历经千百年岁月沧桑的传统民俗节日文化,是一个民族文明成熟的缩影,它既体现着人与自然的关系,又反映着现实中人与人之间的联系。然而,随着社会的急剧变迁,科技的日新月异以及人员的频繁流动,世界逐渐成为了一个“地球村”。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组织形式乃至文化意识的巨大变化,使我们每个人都强烈地感受到了文化的“世易俗移”,地方传统民俗节日文化传承和发展面临着巨大的考验。

㈠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带来的冲击

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使得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日渐消远,原有农耕社会的文化形态和方式逐渐消退,人们物质消费方式和生存观念也发生了巨大变化。而我们的传统民俗节日文化大多是植根于传统农业的,是农业社会和农耕文明的产儿。培育传统民俗节日文化“土壤”的退化,让越来越多的人渐渐漠视于传统民俗节日的文化和精神价值,这是许多传统民俗节日被逐渐“淡化”与“矮化”的一个重要原因。

㈡外来文化快速涌入带来的冲击

科技的发展让世界变得越来越小,农耕文明架构下原有的诸多文化都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很快瓦解、涣散甚至泯灭。一些优秀的传统地方民俗文化,往往来不及清查就被外来文化的浪潮所席卷而去。不少曾经影响过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社会习俗和生活艺术,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传统文化元素严重退化,传统文化意识和传统思想观念被逐渐淡化。比如西方情人节和中国七夕节的遭遇就是一个很明显的例子,演绎的是同样的主题,遭受的却是不一样的待遇,一个火爆,一个冷清。外来文化的冲击直接导致传统民俗节日主体组织机制难以形成,也成为了影响我县传统民俗节日文化的保护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㈢本地人口流动频繁带来的冲击

作为集老、少、边、穷、移于一体的典型的经济欠发达小县,我县最大的特点是山多地少、村多人少、交通不便、经济落后。据统计,全县11.14万人分布于170个行政村、842个自然村,平均每个自然村只有90多人,100人以下的自然村就占了50%左右,最小的自然村只有1户。这样的山水分割、人口分散、要素分离,导致了地方传统民俗节日文化的低效率和低水平发展。特别是大量农村人

口进城成为市民,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地方文化骨干的流失,客观上也造成了一些地方传统民俗节日文化的日渐流失。此外,其他尚分散居住在各个乡村的村民也普遍外出经商务工,而且一般只在春节回家,节后又匆匆外出,一般村落在家居住的人员已所剩无几,很难组织一定规模的文化活动。

㈣地方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带来的制约

经济是把双刃剑,一方面,经济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的融合,使得原本处于弱势的地方传统民俗文化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逐渐被切割、肢解直至没落;另一方面,地方传统民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又有赖于一定经济发展水平的支撑。我县目前就处于这样的双重困境当中,县域经济水平落后于经济发达地区,大部分农村群众尚不宽裕,地方财政收入极为有限,目前还没有能力拿出足够的资金用于传统民俗节日文化的保护和发展。

㈤节庆活动运作模式单一带来的制约

任何文化的产生和发展都与当地的社会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时代在前进、社会在发展,建立在一定经济和社会生活基础上的节日文化活动运作模式也应随之逐步改变。然而,从我县近年来组织的几个节庆活动来看,其运作模式还有有待改进的地方,组织策划也有有待完善的地方,还一定程度存在“为办节而办节”的问题,市场化、商业化程度不够,群众的主体性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这些也影响了我县各类节日活动的持续性开展。

㈥地方特色缺乏带来的影响

特色,是节庆活动的灵魂,是民族性和地域性的集中体现。目前,我县除畲族“三月三”相对具有民族特色(但与景宁畲族自治县相比又不具特色)、“梅源梯田开犁活动”具有一定地域特色外,其它的传统民俗节日都是大同小异,溶入的地方传统文化元素甚少,人为拼凑成分多,原生态成分少,未能很好地挖掘出地方传统民俗节日真正的文化内涵。各种传统民俗节日活动未能很好地成为具有独特地域特色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渊源的展现,原生态性、地方性特色的缺乏,也影响了我县民俗节日活动的吸引力。

三、对传统民俗节日活动“办节”模式的一次探索

传统民俗节日蕴涵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和文化内涵,是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文化载体,保护和发展传统民俗节日文化,是传统文化复兴的重要途径和手段。近年来,我县在传统民俗节日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方面一直在积极探索,特别是今年举办的雾溪畲族“三月三”乌饭节,因为“办节”模式的创新,让活动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作为全省8个少数民族重点县之一,我县畲族人口有近9千人,占全县总人口的7.8%。据考证,自明万历以来,广大畲民就有“三月三”吃乌饭、唱山歌的习俗。但长期以来,我县各地的畲民通常只是以一个村,甚至是几户人家的小范围聚集在一起举行活动,只是“各管各”的民间自娱自乐,明显带有地方封闭性的局限。在年初省政府公布雾溪为畲族“三月三”传统节日保护地后,为了进一步传承和发展畲族传统民俗节日文化,今年4月,在县委、县政府的倡导下,雾溪村举办了一场畲族“三月三”乌饭节。本次办节一改以往由政府自导自演、大包大揽的方法,而是明确了“畲族人过自己的节日”这一主题,突出了“吃乌饭”这一特点,提出了“民族特色有弘扬,群众主体得体现,年青人有事干,老年人有戏看,大家顺便还有钱赚”的目标,并采取了由雾溪畲族村具体主办、其他畲族村寨联办的形式。由于活动形式的创新,让本次活动带有了明显的原生态性,群众的主体性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活动当天,全县26个畲族村几千畲民自发地聚集到雾溪村,浓浓的乡音和民族情缘让广大畲民一到雾溪立刻就沉浸在了节日的氛围之中,大家手捧乌饭,载歌载舞,尽情享受属于自己民族的 “狂欢节”,以致到了深夜,围坐在篝火旁的畲民们还久久不愿散去。

虽然这次“三月三”乌饭节没有完全达到初设的目标,但“办节”观念和思路的转变,加上定位明确、主题鲜明,却让畲族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在此次活动中得到了近乎完整的展现,同时也给一项传统民俗活动带来了新的生命力。一次全新的尝试,为我们的传统民俗节日保护和传承工作拓宽了思路。

四、对我县地方传统民俗节日文化传承发展的几点思考

雾溪“三月三”乌饭节的成功举办给了我们诸多启示,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做好地方传统民俗节日文化传承发展这篇文章,就必须同时关注传承积累和创新重构这两个方面。没有传承积累,文化就没有基础和灵魂;没有创新重构,文化就没有活力和生命,“种文化”的意义也正在于此。同时,雾溪“三月三”乌饭节活动的成功举办,也说明了我县的传统民俗节日并不是没有生命力,关键是我们如何在保持原有文化特色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创新思路,准确定位,将民俗节日活动融入百姓日常生活,由百姓办,使百姓乐,让百姓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使百姓在自觉和不自觉中传承着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只有这样,我们的传统民俗节日才能越办越活,越办越有生命力。

一是要建立民间自行组织为主,政府倡导推动为辅的“办节”机制。我县的一些民间传统节日文化有着深厚的文化根基,如春节舞龙与柳氏龙母传说、狮子闹千家等民俗节日文化千百年来经久不衰,至今仍具有较强的生命力。不过近年来,因组织松散、主体缺乏、计划不周、经费不足、协调困难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很多民俗文化才逐渐走向了衰败。因此,我们在进一步加大传统民俗节日文化挖掘保护资金投入力度和加强对民间民俗文化研究的基础上,还需要充分发挥各民间组织自身的力量。通过建立各种民间民俗文化协会,加强对各种民俗节日活动的政策推动和组织引导,完善传统民俗文化组织体系建设;通过树立典型、培育传人,开展文化示范村、示范户评比等方法,逐步形成一批热心支持和维护传统民俗节日文化的民间组织和传承者。同时,还要将传统民俗节日文化同现代文明有机相结合,为各民间组织及民间艺人搭设展示、发展的平台,为其创设适宜的“土壤”,进一步推动优秀传统民俗节日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二是要确立以城镇“办节”为主,农村“办节”为辅的“办节”思路。农村人口向城镇集聚,农民转产转业转身份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可以预见,今后我县农民进城的趋势还将进一步扩大,城市化水平还将进一步提高。作为地方政府,我们不应该让此成为加速地方传统民俗节日文化消亡的一个因素,而是应该将这一原本不利的因素转变为加快保护和弘扬地方传统民俗节日文化的一个契机。人口的集聚,同时也为需要广大群众广泛参与的此类活动集聚了人气。因此,我们要立足实际,重点搞好云和镇、崇头镇等人口相对较密集城镇的传统民俗节日文化活动,通过制订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培养文化经纪人等途径,进一步做大做强重点城镇的传统民俗节日文化活动。同时,通过城镇的示范、引导和辐射作用,逐步激发其他周边乡村民众过自己节日的热情,促进全县各地传统民俗节日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三是要做到传统民俗节日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相结合。文化是历史的积淀,文化更是生活的升华。我们在开展传统民俗节日文化活动中,除了要继续继承优秀传统文化,保留独特的地方风韵外,更要紧跟时代步伐,为其输入时代的新鲜血液,赋予传统民俗节日文化以新的内涵。只有这样,我们的传统民俗节日才能更加符合时代发展的节拍,才能为更多人所接受,才能有一个更为广阔的发展舞台。当然,创新发展并不是对传统民俗节日文化的否定,而是一种扬弃,是在继承和发扬其优秀、独特的地方风韵的基础上的再创造。例如,畲族“三月三”活动作为一个传统的歌会,其内容到表演形式都有其鲜明的民族特色,我们通过重新明确“过节”主体,调整“办节”思路,突出畲族乌饭特色,使活动获得了成功,但如果我们打着创新的旗号,让其对歌活动从旷野下、篝火旁搬到歌厅里,那就失去了畲族对歌原有的文化魅力了。

四是要将传统民俗文化资源与生态旅游资源有效地加以整合。文化与经济联姻,文化为经济鸣锣开道,经济为文化提供财力、物力支持,两者相辅相成、共同发展,已经成为历史潮流。目前,我县在政府财力有限,尚无更多资金投入的情况下,传统民俗文化保护和发展就必须寻求自主发展的现实途径。特别是在当前我县积极推进生态旅游的形势下,积极推动传统民俗文化资源与生态旅游资源的有效整合,使旅游这只有形的手与我县民俗文化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形成良好的文化生态,应该不失为一种双赢的选择。比如,我们可以借助小顺这一旅游景区,推动端午龙舟赛的开展,并通过龙舟赛的举办,进一步挖掘和保护瓯江沿岸的船帮文化,进而也能进一步提升景区的品位。

五是要进一步加强畲族文化、客家(汀州)文化、瓯江船帮文化等云和特色节日文化的挖掘和保护,逐步形成具有鲜明区域特色的地方文化形式。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一个地方的传统民俗节日文化,只有坚持抓住地域特色,发挥自身优势,彰显地方文化的独特魅力,才可能吸引更多的“眼球”。同时,一个地方的传统民俗节日,也只有紧紧抓住区域特色这一节日的灵魂,其文化内涵才能像血液一样融入到本民族、本地区民众的肌体当中,让广大群众产生强烈的文化认同感,并进而形成强大的生命力。当然,地方传统民俗节日文化的保护与发展,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需要长远的规划、长期的努力。例如,我们在实施新农村建设时,要充分考虑本地的文化特色,按照本区域的文化内涵进行科学规划,把传统民俗风貌的保护纳入到乡村建设之中;又如在开发中国小地方课程时,将地方传统民俗文化内容纳入其中,通过广泛开展地方传统民俗文化教育,帮助学生了解并认可其内在的民族精神和人文价值。

六是要将传承发展传统民俗节日文化和培育现代节日文化相结合。传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民俗文化,是传统优秀文化精神得以普及、延续和发展的保证,我们应不遗余力地坚持。但是,节日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它更需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创新。这种创新,除了为传统民俗节日文化输入时代的新鲜血液,赋予传统民俗节日文化以新的内涵外,还应该注重培育现代节日文化。因为现代节日文化中蕴含着一个民族走向未来的精神动力,体现着一个地方独特的文化魅力和时代特性,对于展现一个民族的创造力,增强一个地方的凝聚力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甚至可以这么说,也许我们今天在不经意中或细心“种下”的“节日文化”,几十、几百年之后也可能成为我们后代传承的一个传统节日。出现所谓“无心插柳柳成荫”、“有心栽花花更红”的现象。当然,我们今天培育的现代节日文化,它必须是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必须是与地方产业、地域特色相结合的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先进文化。比如,由我县的木制玩具产业而衍生的木制玩具节日文化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通过几届县委、县政府的极力培育,如今中国木制玩具节这一极具地方特色的节日文化已经初具规模并展现着蓬勃的生命力。可以想见,只要我们将这一节日文化继续细心培育下去,相信它必将成为云和极具魅力的地方特色节日。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xuezhezhai.com/fw/shuxinhan/wlrre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