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者斋 >

范文 >工作方案 >

如何在生活中引导学生学会选择

如何在生活中引导学生学会选择

一、选择是一种比知识更重要的能力

如何在生活中引导学生学会选择

成功的人生总是由无数个微小的积极“选择”所构成,我国教育,有一个很大的失败,那就是长期由父母和师长代替孩子进行选择,一旦离开这种情景,需要自己决策、自我管理的时候,孩子就会感到束手无策,或盲目追随,或选择并不利于自己成长的自主性表达方式。因此,我们认为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重要的是要提高学生的道德选择能力。学生学会选择,那么面对新环境、新情况,新问题,即使父母,师长不在身边,也将不会再无所适从。

柯尔伯格关于道德教育的实践策略中强调了受教育者的主体参与性。落实到学生主体的自我判断和选择等能力的发展上,要求学校道德教育“不应该成为循规蹈矩的培养者和无条件服从的训练者,而是主体个性的有力促进者把学生从被动,盲目地接受种种道德灌输转向主动地对现在价值体系,行为规范独立思考,并在反省,批评性理解的基础上做出自己的选择。” 因此,在教育过程中,我们要充分利用社会现实、学校日常生活中发生的各种道德情况问题,利用新闻报道中的有关道德事件,让学生通过讨论来评价这些情况或事件中的道德行为表现是否合理,从而教育学生对这些问题有正确的看法,提高其道德判断能力。

二、具体的方法:

1).在生活中创设具体情景。教师要从学生实际道德水平和认识能力出发,从国小生的亲身经历出发,设计或安排能够在道德认识上使学生产生混淆的问题。尤其是一些使学生感到迷惘无措的道德上的两难问题。然后以实际的情景使学生融入到角色中,引导学生在认知冲突中,通过体验,激发情感,充分思考和分析自己应该如何判断,做出何种选择。比如:当值日生时,遇

到自己的好朋友不遵守纪律怎么办、做清洁那天小组的其它都走-光了,留下自己一个人时怎么办等等,不必要求一定要选择哪一种才正确,而是要以自己的道德水准来进行衡量、比较,什么更为重要,什么最有益处。

2).在活动中引导学生讨论。教师要动员全体学生就所提出的道德问题充分运用自己所掌握的道德知识或材料,从多种角度进行思考、讨论,鼓励学生大胆地说出种种不同的观点。要让学生明确,需求是多层次的,因此。选择也是多层次的,不能将自己的需求唯一化,循着一条路,走上独木桥。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根据需求的现实性和社会性,选择合理需求。

3).为学生提供社会实践。学生在学会选择的的过程中,只有尽可能地向学生提供社会经验和角色承担的机会,才能促进儿童的人格不断发展。因此,可以通过各种模拟的形式,让学生承担各种社会角色,比如当小老师,当小记者,当小营业员,小清洁工等,从而对他们进行角色承担教育,只有站在角色的位置上,才能深刻的体会到别人的感受,从而对他们进一步的了解,调节自己的行为,培养自己宽容,理解的心理品质。

4).及时对学生的选择进行总结。教师根据学生的讨论结果,引出恰当的道德观念,让学生认识、理解、信服,从而促进他们判断能力的发展。

三、在教育学生学会选择过程中,老师应该遵循以下的原则

1).在学生选择的过程中,教师要以引导者甚至朋友的身份参与讨论,尽量淡化自己教育者的身份和地位。不能以权威者的姿态直接灌输、命令。要引导学生用正确的价值观,学会理性选择,学会对自己、对他人、对班级、对社会负责。

2).要对学生的选择持尊重的态度。教师要以尊重教育促进选择教育,培养和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学生都是成长中的人,他们在不断地探索周围的环境,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就算出现失误也是很正常的。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失误中总结,进而提高认识、辨别、选择的能力,提高责任感,引导他们的人格向健康的方向发

展。“学会选择“教育的结果,应该是使学生学会从正确的方向进行选择,从道理上能接受,从情感上得到感染,进而内化为人个的品质,外化为个人的行动。作为教师,必须努力寻找教育要求与学生心理需求的最佳结合点。

3).要懂得等待。道德教育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在反复中提升,尤其是学生的年龄特点,对许多问题的看法上都还比较感性和主观,需要耐心等待,并且随着年龄的增大,思想由比较单纯逐渐呈现多样性和层次差异,知识增多,思想认识日益提高,人生观又开始逐渐形成,产生的困惑问题也增多。在日常生活中,要有心观察,保持敏锐的意识,把握好契机进行引导。使学生的思想得到升华,道德更加纯洁,能够健康地成长与发展。 在教育过程中,只有切实地将学生看成是和自己完全平等的,具有人格尊严的生命个体,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了解他们的内心,才能发挥出教师的引导作用,培养出具有高尚人格的人。

如何在生活中引导学生学会选择 [篇2]

家长代选择、孩子不会选择、被-迫选择———如今很多的家长们习惯于给孩子安排好一切,从报名课外辅导班到小升中、会考、大学联考填志愿,现在的孩子似乎也习惯于总有人在给自己的未来铺路,但是这样的环境下,孩子还有选择能力吗?问题随之而来。

问题一:父母的选择往往不是最适合孩子的选择

案例:这是一个并不罕见的现象,甚至可以说比较普遍,父母凭借自己的人生阅历认为自己的决策最为正确,因此要求孩子根据他们的想法做出选择,哪怕是至关重要的专业选择问题依然不能幸免。南京大学(招生办)教育研究院教授操太圣表示:在中国特殊的教育条件下,孩子从小到大一些本应自己参与的重大决策却往往依赖于父母,久而久之便失去了做选择的能力,当有一天他们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必须独自作出选择时,却发现自己已经无力选择。

问题二:被-迫选择,孩子真正的才能和兴趣会被埋没

案例:小明(化名)从八岁起学习钢琴,几年的.刻苦练习让她顺利通过了业余钢琴最高级别10级的考试。对音乐有着浓厚兴趣和天赋的小明本想进入音乐类院校继续深造,但是父母思想比较保守,不支持于然的选择,而是让她进入普通高校学习英语和金融。如今的小明虽然已经有了一份稳定的工作,但是每每看到钢琴还是不免遗憾。

小明父母的想法可以理解,中央民族大学的萨如拉教授说:“人要立足于生存,再去谈职业的选择。”众所周知,音乐这条路不好走,花费大,不容易成功,但是谁又有绝对的把握说于然无法脱颖而出?只不过和现在的这条路相比,那条路更加崎岖,更难看到尽头罢了。

专家解析:

家长的人生经历更加丰富,不可否认在很多事情上比孩子成熟,但是如果帮孩子做选择又会导致以上问题的发生,那么我们如何从中找到一个平衡点呢?对于这个问题的解决,萨如拉教授和操太圣教授都不约而同地表示要注意家长与孩子间的沟通。操太圣教授说:“家长的经验固然重要,但是孩子也有自己做选择的必要,所以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形成良好的讨论氛围,民主协商,一方面让父母的经验发挥作用,另一方面也让孩子有自己判断的空间。”

萨如拉教授也提出:“家长在教导学生学会选择的同时,也要让他们学会为自己的选择负责,无论选择了什么样的道路都要脚踏实地一步步做起,正确的选择配上正确的方法才能走向成功。”

随着成长,国小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还将会出现各种复杂的学习,成长问题,作为家长的我们需要付出更多的耐心去帮助他们,时刻陪伴着孩子进步。

标签: 引导 学生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xuezhezhai.com/fw/fangan/p4qjw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