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者齋 >

範文 >心得體會 >

愛心的心得體會

愛心的心得體會

當我們經過反思,對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時,寫一篇心得體會,記錄下來,這樣就可以通過不斷總結,豐富我們的思想。那麼心得體會怎麼寫才能感染讀者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愛心的心得體會,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愛心的心得體會

愛心的心得體會1

假期裡,我完全地通讀了李鎮西老師的這部己經感動過無數人的教育著作《愛心與教育》,書中的內容深深地吸引著我,自己內心的感受可以用兩個字來概括,不是感動,而是震動。李老師應用很多學生的原話真實地寫出他怎樣地愛學生,學生又怎樣地愛他,真是讓人感動。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把整個心靈獻給孩子。特別是讀了李鎮西老師的《愛心與教育》的手記一,一個個感人肺腑的生動故事深深地吸引震動著我。我更是對他萬分崇敬。

在手記一里,李老師所具有的一顆童心令我敬慕,李老師對學生的愛心更是令我震動!學生生日時親手送上的一本書、一張賀卡、幾句誠心的祝願,為學生辦生日晚會,跟學生一起舉行篝火晚會,一直關注大學聯考落榜學生寧瑋……令學生感動的同時,也折射出了師者崇高的師德風範,然而李老師卻把這一切說成是在還學生的債,這是何等的難能寶貴!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籽。而李老師時時都在收穫!當看到學生精心預備的生日禮物時,那一刻,難道不是為人師者最大的幸福嗎?甚麼叫享受教育?這就叫享受教育!而當一個教師能夠真正在與學生的交換中獲益,提升自己的時候,他收穫的是人生最大的幸福!李老師就是這樣的幸福者!

書中最震動我的是李鎮西老師對教育的沉思。對工作多年的我來講,也想過該如何在課堂上吸引學生的留意力,想過該如何培養學生的創造力,也想過該如何讓學生喜歡我……但我從未想過,當我讀到李老師的教育就是要每個從他手中走出的人都能幸福地度過一生。使我深深震動了,這是蘇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但這已深深融入到李老師的血液當中,成了李老師的教育尋求。所以他不單單在學生在校期間盡職盡責,即使在學生離開學校後仍牽掛著他們所以他會給大學聯考落榜的學生寫信這個世界如同一個茂盛的大森林:有高大的喬木,也有茂盛的灌木,有參天的巨樹,也有纏繞的藤蘿,有豔麗的花朵,也有青翠的小草……但都在陽光下展現自己的勃勃生機。他把學生比作容器,要向這個容器裡面注入高尚的道德思想,美好的情操教育。讓自己的學生幸福地度過一生這是一種多麼廣闊的胸懷,多麼博大的愛啊!

令我印象最深入的是他講的萬同的故事。萬同是書中的一個典型的落後生的形象,在李老師對他所寫的近五十頁的教育手記中,我深深地感到轉化一位落後生到底有多難,更看到了一個為人師者的愛心與耐心。教育不是神話,它給人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是漸變的,乃至會經常迴圈往復地回到原點。在我看來,我們絕大多數的教師都是有愛心的,然而在這個急功近利的時代,稀缺的就是耐心與恆心了。在瀏覽程序中,我不斷地被感動,不斷地在想,不斷反思自己:假設萬同是我的學生,我能有多少耐心來對待萬同這樣的學生,來對待他身上的這些讓人難以預感的反覆?慚愧非常!我想我做不到,我會傷心、憤恨、失望、無奈,會搬出孔夫子的朽木不可雕也來寬慰自己,理直氣壯地把萬同清除出我的心靈之外,由於教育不是萬能的……一個老師創造一個感人的場面實在不難,但一個老師,能夠長時間像李鎮西老師對待萬同那樣對待每個學生,難!在萬同的身上,我們看到轉化一個落後生有多難。更看到了一個為人師者的愛心,耐心,信心。萬同的每點變化,不論是朝著哪個方向,都牽動著老師的心。而萬同身上所體現的反覆,足以考驗最有耐心的老師,只有愛心的堅持才能創造這樣的奇蹟。

李鎮西老師在《愛心與教育》一書中說教師應把更多的關注、更多的感情投向那些極度缺愛的同學。弱勢群體是不幸的,由於他們長時間承受著巨大的心理壓力,難以具有健康、快樂、自信、向上的精神生活。假如我們能還他們以健康、快樂、自信、向上,那該是多好的教育!是的,愛只一個字,但做起來談何輕易,那需要真心腸付出。

《愛心與教育》讓我收穫頗豐,不但知道了怎樣跟學生怎樣相處,怎樣教育學生,同時,也讓我深深地感遭到,國小教師在教學工作中應當具有的三心二意。三心——指愛心、信心、耐心;二意——善意和誠意。我讀了這本書後,一定會好好反思,從身邊的小事做起,時時不忘李老師的警句,把教育工作認認真真的做好!

愛心的心得體會2

7月21日陽光鎮長山下鄉獻愛心大型公益活動啟幕,我早早的就來到了長山店門口,今天我的主要任務是協助長山分會場的秩序,恰好也是長山鎮大集,人來人往很是熱鬧,就猶如我們今天的活動一般,也是意義重大。

在場所有的店員和工作人員都在緊鑼密鼓的忙碌著,舞臺搭建、彩虹門、條幅的準備與佈置,不一會長山鎮婦女隊長領帶了一群為今日活動義務演出的表演團隊的大姐,大姐們一個個精神抖擻,穿戴整齊統一,彷彿也在想盡辦法為我們今天的募捐活動鋒線上自己的一份力量與愛心幫助我們可以籌得更多善款來幫助長山鎮需要幫助的特困家庭。

活動開始了,主持人一上場就引來了眾多百姓的圍觀,大家好奇的圍聚過來,當發現我們是在進行愛心公益活動後,紛紛慷慨解囊上臺捐獻出了他們的一份愛心,陸陸續續越來越多的愛心人士捐出了他們的愛心,真的是讓我們在場的每一個人都深受感動,原來愛心真的是可以傳遞,可以感染到更多擁有一顆大愛之心的愛心人群。

走訪開始了,雖然我是一個農村土生土長的孩子,可是看到同樣生活在農村,貧富差距如此之大的家庭現狀之後,讓我頓感自己的'生活是多麼的值得珍惜,不幸的家庭是該有多麼的不幸。破敗的房屋,紙糊的房頂,重病纏身的家人,為了生計和醫療費用而發愁的家人,我細細打量了一下他們的居住環境,廚房的灶臺上有的只有大蘿蔔和大白菜梆子,見不到一丁點葷腥。家中的傢俱全是早二十年能見到的老舊的木頭材質的櫃子、箱子,上面已經佈滿了灰塵。簡陋的居住環境,更顯的這家人的生活困苦。福無雙至禍不單行,這家人的生活已經夠艱難的了,可是偏偏又身患重病,連最後一點可以自力更生的能力都喪失了。看到這裡,我已經看不下去了。我離開了屋子走到了院子裡,呼吸了一下外面的新鮮空氣,心裡的壓抑才得以釋放。

貧困的家庭有很多戶,我們本次活動只走訪了19戶,但是我相信在東港各大鄉鎮這樣的情況還有很多很多,我希望能夠通過我們本次活動的傳播效應,可以讓更多社會上的人能夠關注到這一塊,將目光多關注關注需要幫助的這部分群體,可能我們少抽一盒煙,少叫一次外賣就能幫助一個家庭解決兩三天的生活費。真心可以有更多的人加入到慈善的隊伍中來,群眾聯手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群眾。

愛心的心得體會3

用愛融化“堅冰”

——我的教學心得體會

許多的教師用自己的行動甚至生命詮釋了“教師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這一名言,自走上講壇的那一刻起就擔當了這份沉甸甸的責任,不僅教給學生知識,培養學生的能力,更要教會他們做人。教師能竭盡全力地在他們心靈播種思想,收穫信念,播種行為,收穫習慣,播種性格,收穫命運。好教師在工作中有著良好理由的痛苦和負擔,通過自己選擇的並以自己的方式進行著我要負責的事。

一、將愛心融入學生的生活,關注學生的成長

法國作家羅曼·羅蘭說過“要撒播陽光到別人心中,總要自己心中有陽光”,做一名幸福的教師,必定是擁有愛心。只有充滿愛心的教師,才能從學生的調皮中看到童趣,才能從工作的平凡瑣碎中感受到快樂,才能從學生的點滴進步中感受到事業的成功。因此,我們要學會融入學生的生活,幫助他們渡過難關,用心來關心每一個學生,給他們自信,給他們空間,鼓勵他們。

“育苗有志閒逸少,潤物無聲辛勞多。”從教十多年帶了多屆學生,每一屆都是非常非常用心的,工作上更是起早貪黑,像保姆似的和學生粘在一起,每每還睡意朦朧就得起床,到操場清點人數,冬天打著手電筒和學生一起跑步,課餘時間及時處理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問題,時刻關注著學生的思想動態。備課、上課、成堆的作業已讓人喘不過氣來,繁瑣的學生思想工作更是讓人傷神,總感覺每天有看不完的作業和處理不完的學生問題。教室、寢室、宿舍,三點一線,組成了我的生活,樓上樓下,總能見到我忙碌的身影,雖身心疲憊,但為了愛的承諾,我對工作兢兢業業;為了愛的承諾,對學生我竭盡全力、循循善誘。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讓我一直堅守著??我漸漸懂得了“累”字的內涵,懂得了“愛”字的結構,真正擔負起“三錢粉筆,萬鈞重擔”的為師之責。

教師的愛是良好師生關係的潤滑劑,有了愛,師生就可以無障礙地溝通;有了愛,在師生和諧的氛圍中,就可以很容易地融入到學生的學習生活中。我們只要帶著愛心關注他們的成長,那麼再調皮的學生也:“ 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上雲捲雲舒。”選擇了教師這一職業,就意味著選擇了愛心和責任。在茫茫的教學旅程中,我將一如既往地揮舞著開拓的犁鏵,澆灑著辛勤的汗水,奉獻著赤誠的愛心,做一個幸福的傳承者。

二、用愛心寬容地對待學生,賞識每位學生

魏書生先生說過“你把周圍的人看成天使,你就生活在天堂裡;你把周圍的人看成魔鬼,你就生活在地獄中。”這告訴我們每一個孩子都需要寬容,每一個孩子都需要賞識,我們要學會和學生相互溝通,不要用有色眼睛看待我們的學生,不要用成人的標準去要求學生。如果我也能夠懷著一顆寬容之心多發現學生身上的一些閃光點,而不是一味盯著他們所犯的錯誤不放,我也就會少些煩惱多些快樂,還能激起他們一股股奮發向上的力量,幸福的生活不就是在我們身邊嗎?

記得我們班女生有一寢室就寢後多次講話,前兩次只是和寢室長談話,希望她轉答老師的想法,就寢時到她們寢室裡提醒一下,就按班規要獎罰,我沒有多管,學生不是聖人,犯錯誤是能理解的。但沒隔多久她們寢室又因為講話被扣分了,這可是一直表現很好的十個女生呀,這一次我生氣了,全寢室女生都在教室走欄上做蛙跳,平時不愛鍛鍊的女生沒做幾個就開始哭了,看到她們一個個哭起來,我心裡如刀割一般,本想強硬一次的我再一次原諒了她們。後來看到一女生的日記寫到老師對待她們不公平,有點恨老師的感覺,我當時寫了整整一頁紙夾在她的日記本中,講述了男女生違紀一樣要公平對待,她們做蛙跳時就像蹦在我的心上,和我的女兒不聽話時的感覺一樣,又愛又恨,我的心裡很難受,其實就是拿她們當女兒一樣看待。傍晚時分我照例到教室查班,沒想到她們全寢室的人都在我的辦公室等我,一個個流著淚抱著我說她們以後再也不違紀了,說自己太不懂事了。我目睹了十來個學生一一和我擁抱,我當時也被感動了,我也流著淚水再次安慰和鼓勵她們好好學習,從此以後我班的凝聚力更強了,這也是教了十幾年書最讓我感動的一次,感覺學生還是蠻懂事的,能理解老師的的艱難選擇和良苦用心,這種心與心之間的對話讓我擁有曾未有過的幸福感。

我班裡曾有一位名叫XXX的男生,脾氣暴躁,非常調皮,抽菸、喝酒,嚼檳榔,特別嗜愛刀具,是讓人頭痛不已的雙差生。學校三令五申不能帶刀具來學校,而兩年來他四次做出與刀具有關的嚇人的事,第一次早自習下課後,教室裡只有幾個通學生,一點點小事後面一位同學丟了點小東西到他頭上,他很氣惱,拿出小刀直逼另一男生。第二次為平行班學生有過節,竟然向同班同學花四十來元購買一把柴刀,藏在去學校的路邊的雜物堆裡,準備打架用。第三次聽同學講他寢室的箱子裡有一把水果刀,卻私自進寢室偷盜,被同班同學撞到。第四次我從同學口中得知他帶刀來學校了,從他的書包時找到一把砍刀。經過多次的調查確認,他都一一承認了,鑑於此我和他多次交流,每次我都是反覆做思想工作,寬容地對待這種問題學生,不斷的鼓勵以增強他的自信心,還特意利用休息時間幫助他,和他聊天,瞭解他的思想動態,及時開導他,經過我的努力,讓他慢慢接受教育,知曉帶刀具問題的嚴重性,從內心裡來關心他,感化他。看到他的變化,我終於鬆了一口氣。有這樣一位學生在身邊,想來都後怕,沒想到後來已轉學的他卻在教師節這一天來看我,他送上祝福的那一刻我感動了,是因為這本身就浸潤著無限責任與快樂的職業,幸福之感油然而生。

幸福其實是源自痛苦的,在每次歷練之後身心得到解脫甚至昇華的釋然讓人輕鬆愉快。雖長期超負荷的工作勞累,但學生的點滴進步也能讓你欣慰不已,雖執著是艱辛的,但執著背後同樣也是幸福的,不以“獨立枝頭為傲”,而以“桃李繽紛滿天下”為樂,愛我所愛,無怨無悔,在這平凡而簡單的教學生涯中,我更要幸福並快樂著!

愛心的心得體會4

在閱讀《愛心與教育》時,一篇篇講真話,有感情,充滿愛心的文章時常讓我感動。

這本書的作者是李鎮西,由四川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作者對“逆境”學生的關懷,對“後進”學生的轉化,對“優秀”學生的培養,對“心理”教育的嘗試,對“有效”德育的探索,精要的教理闡述,精典的教例剖析,科學的研究方法,清晰的研究思路,研究的時效性令人佩服。

作者對愛的教育的昇華是這樣說的:“愛的教育,最終目的應該是使學生在感受到老師無私的愛後,再把這種愛自覺的傳播給周圍的人,進而愛我們的社會,愛我們的民族,愛我們的國家。”

班裡一名學生劉某,稍有不順的就大發脾氣,希望通過發洩憤怒來引起別人的注意。我為他提供了釋放的空間,訓練他學會用動作釋放自己的情緒,訓練他在情緒激動時,能從自我的情緒中跳出來,更好的觀察自己和他人,客觀的面對和分析所面臨的問題,改變自己鑽牛角尖的思維方式。

為了幫助他學會如何愛別人,我召開了一次班會,讓全班同學在教室裡佈置各種障礙物,我蒙上眼睛,讓他扶著我穿過障礙,其他同學觀察,他扶著我胳膊的手柔和而堅定,他很輕聲的告訴我應該怎麼走,我的頭、膝蓋不時碰到他防止我撞上障礙物的手上。在一片黑暗中,他是我的眼睛,我的希望,而他卻是那麼溫和、那麼細心,我感到一種從未有過的暖流在我心中湧動,但我的心卻在唱歌:他知道如何關心別人,愛別人,愛是人的本能。然後,我又讓以前與他關係比較惡劣的同學蒙上眼睛,讓他扶他們穿過障礙。幾個下來,同學們都反映他十分細心,值得信賴,他也表示以後與同學相處要互相寬容、互相體諒。從此以後,他變得愛同學了,愛老師了,相信他也會用同樣的愛,愛父母,愛社會,愛國家。

當愛與國家、民族的命運連線起來的時候,這種愛變得偉大了,我們的職業也變得偉大了。師愛,並用這種無私的愛引導學生,就是愛我們的社會,愛我們的民族,愛我們的國家。

書中深入淺出地講解,精彩的教學案例,讓我更系統地瞭解了提高課堂教學實效性的意義,更全面掌握瞭如何提高課堂教學實效性的方法。

其中令我觸動最大的是針對後進生轉化的合作學習方式。在課堂教學中,試著把幾個成績差又不甘落後的學生組織起來,建立了一個學習互助小組,每天一起學習,共同探討個人所碰到的問題,分享大家的經驗,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首先,提高了信心,獲得了群體認同感。在學習小組中,同學們再也不感到自己是孤獨的,受人歧視的,而是感受到了集體的溫暖。由於沒有了先前那種怕被人看不起的畏縮心理,因此在小組交流會上每個成員都積極踴躍地發言,爭先恐後地表現自己,一掃以前那種焦慮、沉悶、煩躁的心態。

其次,取長補短,互通有無。在學習小組中,剛開始我就要求他們做到“會的給不會的講,進步快的給進步慢的講,在某科目擅長的給不擅長的講,共同性的難題大家共同承擔”的互助性原則。比如你數學好,你就多承擔數學難題的主攻任務;他英語好,那在英語上就多當當小老師。這樣,講者為擔當起光榮的使命往往“備課”認真,講解耐心細緻,結果讓自己也更加熟練透徹地掌握了所講的內容;而聽者為了對得起“老師”的一番苦心,不在“老師”面前丟臉獻醜,總是虛心求教、專心致志。

再者,互相督促,共同進步。在學習較差的學生身上往往存在著懶散、鬆懈的毛病,成立學習小組後,誰都不願意在這個新的小群體中落後,因而自我約束力大大加強。另外,在平時大家相互監督的環境中,小組還選出了常務小組長,由成員輪流擔當,由他負責監督小組成員中的懶散、鬆懈現象,並及時提醒和批評。

最後,活躍了學習氣氛。在小組學習中,學習形式豐富多彩,比如有演講、朗誦、辯論、抽籤答題、小組對抗、搶答等,大大多於單人學習的形式,其氣氛熱烈,輕鬆活潑,從而消除了精神上的疲勞感。

無論是哪種學習方法,最重要的是要教會學生學習。在以後的工作中,我要向那些優秀的教師那樣,善於鑽研,勇於創新,找到適合自己特點,符合學生實際的有效提高課堂教學實效性的方法和途徑,讓學生愛學、會學,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愛心的心得體會5

教育彷彿是行駛的列車,老師就好像是乘務員,不同的時段迎來不同的乘客,這一批乘客我們還沒等充分了解,也許在下一站他們就要離開這列火車,同時上來另一批乘客。這些乘客也許來自同一個省份,也許來自全國各地,但是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目標就是搭乘這列火車到達心中的目的地。不管道路有多坎坷,不管沿途的風景有多美妙,不管天氣有多惡劣,將這批乘客安全送達,將是我們最基本的責任。珍惜上來的每一批乘客,關心每一位乘客,為他們送上最貼心的服務,最真誠的問候,最美好的祝願,讓每一位乘客在乘車的過程中都得到心靈的享受,這樣的旅途才算愉快。題記

花了一些時間,終於把《愛心與教育》讀完了,良久無言。我想,自己內心的感受可以用兩個字來概括,不是感動,而是震撼 !這不是坐在書齋裡的玄妙之思,不是講席上的高聲佈道,而是從血管裡流出來的文字,是被汗水浸泡過的文字,是蘸著淚水與歡笑的文字,每一頁都寫著這樣的字眼:愛心、良知、思考、責任、憂患

這是我一直在尋找的文字:沒有屠龍的玄虛,沒有弄巧的文筆,沒有油滑的高調,沒有剪下的痕跡這是我所熟悉的文筆:樸素中閃爍著華美,流暢中滲透著憂慮,峻急中深藏著思考,舒展中流動著智慧這樣的文字是生活之樹上最大的果,實踐的枝頭最美的花!一個教師,能夠做到書裡面所寫的這些已經相當不易了,在做到這些的同時,又能夠有豐厚的理論素養,能夠以一種高度的自覺意識來從事教育教學工作,就更屬鳳毛麟角!

愛心的心得體會6

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作為新世紀的年青一代,我們應弘揚民族尊老敬老的傳統美德,努力營造和諧的良好氛圍,家長應該以身作則,讓孩子們以實際行動為老人送溫馨獻愛心,是他們從小就學會感恩。

寒假裡,我們國小六年五班的家長和孩子們一起,組織了一次去敬老院,為老人們做義工獻愛心活動。一月二十日早八點還沒到,家長和孩子們就早在的趕到學校門口,家長們忙著準備禮物,孩子們也異常的興奮,不少家長開來自駕車參與本次活動。對六年級的孩子來說,美好的國小時光只有半學期了,所以,他們對這次獻愛心活動很看重,態度也很積極。孩子與老師和家長們一起,把“關愛永駐人間”的橫幅,送給了老人。孩子和家長在學校門前照了相,留下了這美麗的瞬間!

我們的車在愛的起跑線上出發了!轉眼間,敬老院到了,那裡的李院長把我們迎進院內。院子裡乾乾淨淨,四周也很整潔,看得出這裡的工作人員為老人們付出了很多。走進二樓大廳,那裡的老人們都笑盈盈地向我們打招呼,院領導向我們講述這裡的服務很規範,全天二十四小時護理,衛生設施和娛樂設施也很好,特別是講到這裡的老人很多生活不能自理,多數患有神經官能症或老年痴呆症等疾病時,我們對服務於這些老人的工作人員有著由衷的敬佩,他們是我們尊老愛老的榜樣!

起初與老人們接觸,孩子們還有點拘促,但老人們的熱情感染了他們,使孩子們大方了許多。平時嬌生慣養的孩子們,走出校園來到社會,走進老人,把老人當朋友一樣聊天,幫他們整理衣物,擦拭桌椅,聽老人講自己的過去,讓這些老人露出了笑臉,孩子們也體會到感恩帶來的快樂!老人們開心的笑容與孩子們歡快的笑聲融在一起,孩子們緊緊拉著老人們的手,爺爺好,奶奶好的叫著,孩子們依偎在老人的身邊,給老人遞上買的香蕉、橘子和糖果,用為老人買來的健身小錘為老人們輕輕地敲打著後背,給老人們按摩和揉肩,孩子們還為老人表演了許多節目,和諧的場面令人難忘。快到中午了為了不更多的打擾老人的休息,我們與老人告別離開敬老院,車開動了,我們回頭望去,老人們還在那裡向我們揮手,我們的心酸酸的,孩子們也一直在向爺爺奶奶們揮手,表示他們還會再來這個溫馨的地方,為他們按摩、表演。

這次活動給我們上了生動的一課,使我們懂得社會上有很多需要我們關愛的人群,我們應以身作則,讓孩子從國小會感恩,為這些人群獻上自己的愛。“送人玫瑰,手有餘香”讓我們努力幫助需要幫助的人,關心他們的今天,就是關心自己的未來。伸出你的手,讓我們手拉手,肩並肩,多給弱勢群體帶去自己全部的愛吧!

愛心的心得體會7

永遠相信,人世間不只是心靈的沙漠,感情的’冰窯,各種至善至真的情懷,築起了一道道最美的風景。

——題記

愛心是一片照射在冬日的陽光,使貧病交迫的人感到人間的溫暖;愛心是一首飄蕩在夜空的歌謠,使孤苦無依的人獲得心靈的慰藉;愛心是一眼潺潺流動的泉水,使飢渴的行人感到人生旅途的甘甜……

我有這麼一個朋友,他叫小明,他呢,矮矮胖胖的,總是穿著一身寬大的衣服,衣服肥得就好像裙子似的。但是按照他的說法是:“哼,你懂什麼?這樣玩的時候,比你方便多了!”他的長相十分普通,是那種丟在人堆裡找不出來的那種,但是唯一不同的是他那張永遠也停不下來的“好吃嘴”。

他是個“吃貨”,他家是小康家庭,平常他們家人也很寵著他,所以養成了他的“好吃嘴”。對於他來說,吃,是他人生最大的追求。他雖然愛吃,但也是一個有愛心的人。

我還記得不久前他12歲生日那天,他邀我與他一起過生日。他手裡捏著早上從他媽媽那裡拿的100塊錢,拉著我去肯德基為他慶祝生日。當我們路過一個麵包店的時候,他看到店裡面有個衣服滿是補丁的老奶奶,拖著一個麻袋,好像在和售貨員爭執著。他的腳步隨即停下來了,抬腳向麵包店走去,我拉住他:“幹嘛?不是要去肯德基嗎?”他頓了頓,然後回答我:“等一下嘛,看看裡面在幹嘛。”我拉不住他,無奈只好跟著他走進了麵包店,我看到老奶奶在和售貨員拉扯著,售貨員用鄙視的眼神斜視著老奶奶:“撿破爛的,就你還想買蛋糕,你買得起嗎?”老奶奶唯唯諾諾道:“今……今天,我孫女生日,我想給他買個蛋糕,有便……便宜一點的嗎?”售貨員看了看老奶奶手上捏著的50塊,不屑道:“三磅起賣,一磅30,共90?你有嗎?”“我有!”小明實在看不下去了,“有這麼欺負人的嗎?”他憤憤不平,大叫道:“我幫老奶奶給錢!”售貨員白了他一眼“小朋友,不要逞英雄哦。”小明拿出100塊在售貨員面前揚了揚:“我給!”老奶奶在旁邊拉了拉小明,說:“小朋友,你不用幫我的,我會自己想辦法的。”小明卻對老奶奶說:“沒關係,今天也是我的生日,我就當自己吃了就好了嘛。”老奶奶還想說什麼,但是小明一把把錢拍在桌子上,“去給我把蛋糕包起來!”售貨員見了,面子有些掛不住,什麼也沒說就轉身回去包蛋糕了,小明這時一把拉住我往外跑。跑得我氣喘吁吁地才停下來,他對我說:“明年如果還能遇見老人,我一定還給她買蛋糕。”

請記住:每個人都是單翼的天使,只有相互擁抱才能飛翔!如果每個人都像小明一樣獻出一點愛,社會將會充滿愛,將會變成美好的明天……

愛心的心得體會8

近年來,中央財政在“三農”、教育、醫療衛生、社會保障等社會發展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資金和精力以保障、改善民生。但很多偏遠地區的醫療都沒有得到很好的保障,溫州市文成縣培頭村就是一個較典型的例子。這裡醫療設施極差。同時,因為交通又非常不便,有病到縣城就疹又需要很多時間。為了響應黨的號召,為了減少廣大山區人民的疾苦,我們早上如期進行了由前幾天安排並聯繫好的義疹活動。

前一天我們在村裡做了充分的宣傳。這天早上天還未亮,村民們便早早得就來到了學校,並有次序的排隊。雖然早上一直下著雨,村民們地積極性很高,仍陸陸續續的趕來。有些帶著孩子,有些帶著自己的老伴,都在耐心的等著。此時,醫療隊在七點鐘的時候準時趕到了。不顧身上的雨水,換上工作服,來到自己的崗位,他們不辭勞苦地為每一位村民體檢。掛號,測血壓,;量心電圖……整個過程都在有條不紊地進行著。

不知不覺時間已經是十二點多了, 村民們一個個充滿期待的過來,一個個又滿意地匆匆回去。這時村長帶領著後勤人員已經把豐盛的午餐準備的差不多了。在一陣陣飯香誘惑下,我們來到了食堂。由於有醫生在,這一餐相當豐盛,有我們平時從未嗅過的魚、蝦還有肉。大家吃得很幸福!

在吃飯的過程中我們還與醫生進行了很長一段時間的互動,我們向醫生們反映了這邊村民的情況,希望能夠多多關注他們。也介紹了這裡濃郁的民俗風情,來喚起對寶貴地域文化的重視。同時,我們還向他們介紹了這邊有名的旅遊景點,以吸引更多的人旅遊觀光,促進這邊經濟的發展。

在互動中我們也學會了很多。由於這邊的蟲子很多,醫生們教了我們很多驅蚊的方法,以及一些被蚊蟲叮咬之後的處理方法。更重要的是醫生們還教會了我們如何在這種艱苦的環境之下保證良好的營養搭配。

這次義症活動準備充分,配合積極,動員豐富,不僅給村民們帶來了健康,更給他們帶來了希望。望著一張張淳樸善良的笑臉,我們心裡也是暖洋洋的.。在這一片天空下,我們相信:畲鄉村民一定會愈來愈健康,一步一步的走出貧窮,走進昌盛!

愛心的心得體會9

近日讀了李鎮西老師的《愛心與教育》,不得不為李老師的人格魅力所深深折服。真實而感人的事例一次又一次地出現在腦海裡,只覺得做他的學生實在是無比幸福的事。李老師用自己的真誠和愛心為我們刻畫了崇高的教育,也教給了我們為人、為師的道理:

1、擁有一顆愛學生的心

愛學生,就必須善於走進學生的情感世界,而要走進學生的情感世界,就必須把自己當做學生的朋友,去感受他們的喜怒哀樂,去了解他們最關心和最感興趣的是什麼,他們有哪些快樂和痛苦。教師對學生真摯的愛是感染學生的情感魅力,這種愛不應該是居高臨下的,而應是發自肺腑的對朋友的愛。當我們故作尊嚴,甚至以犧牲學生的尊嚴來換取自己的尊嚴時,學生根本不會買我們的帳,只會向我們投來冷漠的眼光;而當我們“無視”自己的尊嚴,努力追求高尚的品德、出色的教育、真誠的感情,並隨時注意維護、尊重學生的尊嚴時,學生會把他們全部的愛心和敬意奉獻給我們。

教師對學生愛的表達是無微不至的,又是不由自主的:學生失意的時候,給他一點鼓勵;學生遇到困難的時候,給他一點幫助;學生悲傷的時候,給他一點安慰;學生高興的時候,走到他們中間一起分享快樂。當我們把愛心自然而然地獻給學生時,學生會不僅把我們當做老師。擁有一顆愛學生的心,是我們教育事業永不言敗的一道防線。

2、用心靈贏得心靈

教育要面向全體學生,面向全體學生就必然面向為數不少的後進生。教育者對後進生的愛,絕不應是為了追求某種教育效果而故作姿態的“平易近人”,而是教育者真誠情感的自然流露。蘇霍姆林斯基告誡教育者:不能讓兒童那種“成為一個好人”的願望的火花熄滅。即使是那些被自己認為“一無是處”、“無可救藥”的學生,其心靈深處或多或少也有美好的道德的萌芽。對後進生的轉化,與其向他們“灌輸”,不如引導他們發現自己身上的善良之處、高尚之處,幫助他們樹立“我是一個有缺點的好人”的道德自信。這種做法,絕不僅是一種教育技巧,而首先是一種有真誠而產生的相互信任。而當我們真正走進學生心靈時,將是無比幸福的,而他們也樂於主動向我們敞開心扉時,我們的教育之舟便已駛入了成功的港灣。

3、激勵優生超越自我

教師對優生的感情幾乎是不需要培養的,我們總是希望自己班上的優生多一些,因為他們有較強的知識接受能力,學習成績優異,各方面的工作能力突出,可以成為老師的助手。但他們也存在著作為老師的“好學生”,家長的“好孩子”所特有的一些毛病:容易自滿,不求上進,比較驕傲自負,容易產生虛榮心,面對困難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較差,當然還有個性方面的一些特點。

培養優生,要注意:

一、引導優生樹立志向。引導優生意識到,成績比別人好,就意味著將來比別人多一份責任,從現在就應比別人多一份努力;幫助優生認識自己。幫助優生超越具體的考試分數和名次,通過與其他傑出的少年英才的比較,通過對自己求學過程中成功的經驗與失敗的教訓的冷靜分析,通過各種具體的課內外實踐,正確全面的認識自己,進而針對性的發展自己;

二、教育優生保持童心。讓他們通過與班上同學的平等相處,感受同學們身上值得自己學習的優良品德,讓他們在同學服務的過程中體驗一種奉獻的幸福,讓他們面對分數和榮譽會淡然處之互相謙讓,以培養自己豁達而淡泊的心境。

三、激勵優勝超越自我。儘可能多地讓他們在各個方面實踐,以發現並發展自己以前沒有意識到的潛質,鼓勵他們在日常生活一點一滴的小事中戰勝自我,甚至有意識設定一些難題去“折磨”他們,讓他們在一次次自己與自己“過不去”的過程中,體驗到人生的樂趣與輝煌,從戰勝自我到超越自我。

對於孩子,要教導他們,有時很困難,有時也很容易,只要真正愛他們,他們會愛你得更深、更真切。當愛存在與師生之間的時候,就無堅不摧。作為一個教師,當然需要淵博的知識,也需要紮實的基本功本領,但更需要愛。

愛心的心得體會10

這個學期,學校給每位老師發了一本美國作家漢恩.吉諾特寫的<<接受我的愛>>。在工作課餘之際,我總會去翻閱一下。看完了整本書,最大的體會是這本書很適合我們教師看,是開啟老師與孩子溝通的寶典,是老師與學生溝通的聖經。

直從當上一名老師之後,我就覺得教師與學生的溝通是相當的重要,但就是不知道怎麼樣才能更好的與學生溝通、怎麼樣拉近與學生之間的心靈,學生會來主動跟你溝通?本書就很好的回答和解決了這個問題。

其實我們都知道學生需要被接納、被尊重、被喜愛、被信任、被鼓勵、被支援、被激勵、被逗樂,還要有機會讓他探討和實驗,而且都得有成就。作為一名同樣也有著喜怒哀樂教育者,似乎我們是更容易發怒生氣的一個群體。在教育教學的瑣事面前,我們常常不經意間把耐心丟了,把我們熟知的理論丟了。

看了《接受我的愛》這本書,我真是受益匪淺!老師每天都在和學生進行交流對話,其實已經是十分注意自身的措辭。但是,現實往往要和我們開玩笑,就像書中所談到的當緊急問題發生時,哲學通常無濟於事。對一個沉船難客而言,滿腹理論派不上用場,除非他會游泳,否則唯有慘遭滅頂。老師處於課堂危機的愁雲慘霧中,每間圖書館裡的所有藏書,無一堪用。一切的著作和所上過的課都愛莫能助,此時真正有用的,只有技巧。

學生的行為時不時的挑戰著教師的威嚴。上課的時候不能隨便講話,課堂作業、家庭作業要按時完成等等,凡是老師要求做到,學生就應當做到。若學生沒有按要求來完成,教師內心就會生氣甚至是憤怒。接著處在衝動中老師就會出現言語過激、行動魯莽的舉動。

作為一名教師,我的內心是矛盾的,我一直堅信自己是公平公正的,十分愛護孩子的,也確信自己是這樣做的。可是當面對一個作業經常不做、上課常違反紀律、不聽講、下課還要幫他補習的孩子,我的心情總是那麼糟糕。我常常無法剋制自己的怒氣。而教師這些欠佳的思考的話,將我們的學生孤立隔離開來。

語言能夠使人文明,也能叫人野蠻;能傷人也能療傷。話語必須能夠傳遞情感、改變心情、誘導善意、啟發見解和散播尊重。我想教師在如何跟學生說話,真的是值得我們好好研究。

愛心的心得體會11

冬去春來,我已在教壇上默默耕耘了十個春秋。我曾無數次問過學生:“你心目中最好的老師是怎樣的?”學生們把豐富的想象發揮得淋漓盡致:我心目中最好的老師,他每天都笑容燦爛的和我說話。當我有錯誤時他會原諒我,當我碰到困難時他會幫助我,他會處處為我們著想。把我們當成他的好朋友,他就是我心目中最好的老師!——可見關愛學生是老師身上多麼可貴的品質,同時我們的學生又是多麼渴望需要得到老師的關愛啊!如果說新世紀的教師具備什麼樣的素質,要樹立什麼樣的形象。我覺得新世紀的教師就應該關愛學生,誨人不倦,就應該愛崗敬業,為為人師表。一句話,新世紀的教師就要用愛心去鑄就師魂。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得好:“教師技巧的全部就在於如何去愛學生。”愛是用滿腔的熱情去感化,是春雨潤物細無聲的嚴傳身教。沒有愛就談不上真正的教育。對於後進生,我尤其將愛的天平向他們傾斜多一些。

我曾經教過一個在班上出了名的所謂“差生”郭亮。這孩子不願學習,劣跡斑斑:罵人打人,常不完成作業,上課影響同學聽課,對老師的批評教育滿不在乎。說起他,很多老師就搖頭嘆息:“這孩子呀,簡直是不可救藥。瞧他那德性,讓你怎麼愛也愛不起來!

這孩子真的讓人愛不起來嗎?我偏不信這個邪。與其聽之任之,放任自流,還不如嘗試著努力去挽救他。因此,我沒有像別的老師那樣厭惡他,而是一有機會就儘量多找他談心,對他噓寒問暖,倍加關愛。此外,我總是主動找一些事情來讓他做,如收作業本呀,拿小黑板呀,擦桌椅呀……想不到他可樂意了,因為能替老師做事情,在孩子們的眼裡那是一種 賞識,無尚光榮呀!

這樣他慢慢重新建立自信 。自尊。然後,我動員同班同學在生活上。學習上多關心,多幫助他,讓他在集體中感到溫暖和安全。同時。還常和家長聯絡,交流教育的心得。就這樣,一把鑰匙開一把鎖,經過一段時間的呵護,他的思想和學習都有了長足的進步,他的成績不斷重新整理記錄,每次單元測試都有進步。去年教師節時,已上四年級的他送給我一張精美的自制賀卡,上面寫著:“李老師,你永遠是我心目中最好的老師!雖然我們還天天見面,但多想讓你一直教我們到六年級畢業啊!”在我的眼裡,這不僅是一張賀卡,而是學生的一顆真心啊!

可見用愛去溫暖學生,學生總會有被感化的一天。愛,不是一句空洞的華麗口號,而是切切實實的無私奉獻。記得上學期新接的班級中有個叫馮正詳的男孩,父親因犯罪被勞教,母親是企業工人,沒有星期天,家庭經濟相當困難,孩子是飢一頓飽一頓,生活無人照顧。家長更是無暇過問學習,所以一年級每次考試成績都是不及格。通過了解我發現這個孩子本身很好,也想上進就是缺乏家長輔導。於是,我就利用每天放學後的時間,把他叫到辦公室,當面給他輔導解惑,給他解答難題,用紅筆逐題批改另外給他佈置的作業。而切我還給他買了作業本。 鉛筆到他家家訪,教他媽媽在家如何輔導孩子學習。有付出就有收穫在二年級的兩次期終測試中,馮正詳同學分別取得了95分和99分的好成績。這學期快結束時,他媽媽給學校寄來了一封感謝信,信中表達了對我的感激之情,信中寫到:“我的孩子以前總是考試不及格,是個差生,可李老師並不閒氣,放棄,而是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耐心輔導我的孩子。……李老師有家庭有孩子,可她卻為了學生的進步付出了自己的課餘時間,李老師我們全家都感謝這樣的好老師……”關愛學生,能贏得家長一句好口碑,還有什麼比這更珍貴的呢?

也許這些事對有些人來說並不算什麼,但對一名渴望成為好教師的我來說是一種鼓舞,它讓我平凡的生活變得充實而富有意義,讓我的心每天充實希望。我知道那裡有家長信任的目光,因為有愛才有希望。

從教以來,這種“熱愛”常常湧動在我的心裡。特別是低年級的教學給我一種體會是:教師要愛自己的職業,首先要有一顆愛心,有一顆愛孩子的心。對於那些孩子,更需要愛心的呵護,“育人先育心”,感人心者,莫先乎於情,對待學生,學習上任嚮導,思想上當朋友,行為上作表率,把全身心的愛都傾注在自己所熱愛上。對於班級的學困生,我從不體罰,更不歧視,而是以真摯的愛去體貼他們。及時發現學生的閃光點,真誠地賞識他們。因為我覺得,作為一名教師,只有責任心是不夠的。應變單純的“責任”為豐富的“情感”,去面對學生之間的各種問題,瑣碎的小事也會變得富有詩意。對學生不僅要有愛的情感、愛的行為,還有愛的藝術。有一天放學,我拾起掉在地上的一張紙,說:“這張紙躺在地上一整天了都沒有人注意到它。”然後,彎下身把它撿起來。從那次以後,班上亂丟的現象少了。國小生是有直覺的,他們往往很難體會到責任,卻很容易體會到老師的情感的驅動下,他們會更自覺地按照你的要求去做。

老師的愛是無私的、是永恆的,關愛學生,誨人不倦是新世紀師德靈魂的核心所在。只有真正關愛學生,“愛崗敬業,為人師表”才有了豐富的內涵,假如我是陽光,我會把愛的光芒灑在每一個學生身上。

愛心的心得體會12

在近幾年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我作為奧城國小的一名普通教師,有幸在熱心關注教育發展的教育部門領導的安排下,不斷地有了再學習的機會,在此我非常感謝關注當下社會教育思想的領導們,不但讓我提升了自己的教育教學業務水平,也給我個人有些迷茫的人生觀、價值觀指引了方向。這次聆聽的“傳統文化——弟子規”教育專題講座,留給我的印象尤為深刻。

記得第一次聽教育專題講座,那是幾年前我和一位朋友在濟南大學聽的《愛心教育》,當時雖然對我打動很深,但是我卻覺得當下應試教育觀念很深,不易實現。逐漸的又聽過幾次這樣的專題報告後讓我覺得:其實把這樣的教育觀傳遞給自己的學生並沒有那麼難,只不過從教師語言上有意識的滲透出來我們當下教育的思想就行了。

本次的講座學《弟子規》,教我們怎樣生活,怎樣過幸福的日子。肖老師、陳老師以如何幫助孩子提升心境為主線,給我們舉了太多的例子,讓我感受到了他們的大智慧,在我的筆記中覺得每一句話都很值得回味,唯有遺憾的是還有些重要的東西來不及記下來。古語有言:“欲助人者先自助!”所以要幫助我們的學生提升心境,首先老師自己就要有這種心境。

孟夫子講的四種心境:孝心是否提升;羞恥心是否提升;恭敬心是否提升;是非判斷力是否提升。一個人學問的高低到底是以什麼來判?是以學歷為標準嗎?如果一個人大學畢業了,但是不孝敬父母,那他學問高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所以一個人學問的高低不是以學歷為標準的。肖老師說:“弘揚聖賢文化——傳統文化這樣的道路感受最深的就是古文學一句就可以落實,當下就可以做到,當下就可以幸福。”我聽了之後回想《弟子規》上的話,身有同感。人生沒有偶然,都有前因後果。比如:一隻小鳥拉了一泡屎在小男孩的臉上,他該想:“為什麼拉到我的臉上呢?一定是小時候經常拿彈弓打鳥了,所以現在才往我臉上拉屎,我應該感激他沒給我更嚴重的回報。”

一個孩子如果有孝心,可以發掘各方面的能力。教孩子關鍵在於心境的引導。比如:老師獎勵了你一顆糖果,《弟子規》有言:長者先,幼者後。你是自己吃了,還是拿給媽媽吃?要是自己吃了,舌頭可以甜一陣,要是拿給媽媽吃,忍住自己的慾望,那心裡就會甜一輩子,你會怎麼選呢?如果拿給媽媽吃,媽媽不吃怎麼辦?於是你就可以說:“如果你想成全我當一個孝子呢,你就吃了。”再如:假如爸爸出差回來給你帶回一件禮物,你接過來感覺到什麼:爸爸如此辛勞,你接過來的是愛子之心,不是禮物啊!面對班上考試最不好的同學,你是怎麼看的呢?有沒有關愛之心?如果你考好了你的心境是怎樣的呢?是洋洋得意還是總結經驗?如果你沒考好心境又如何?是憂慮、煩惱還是從結果找失敗的原因?答案已很明顯。

有的孩子粗心大意,如何改掉他的粗心大意呢,其實在生活的點點滴滴中都可以看到,只有改了這種習慣,也就改了學習上的這種毛病。所以,肖老師說:“我們可以把每個人身上的這種壞習慣看成是一種垃圾,一旦發現,立刻改掉。那你就會在很多事上做得很好。”

如果你一件事情做成功了是好事嗎?那就要看心靈的進步與否,如果這次成功了,驕傲自滿,得意洋洋,那就是下次失敗的預兆,心境有提升是好事,心境無提升是壞事,因為做任何事你的心境都有進退之間。

電視上有的唱歌演員唱的什麼根本聽不清,那要不要跟他學?你的是非判斷力如何?聽不清的東西不要學。人生有兩樣東西:時光和命光。時光無限,但命光有限。所以每一天都要珍惜,要把有限的時間用到有用的地方,心境提升了,其它的才能提升,心境墮落了,將種下苦果。

俗話說:“吃苦,了苦;享福,消福。” 作為老師,作為家長,我不能讓我的孩子那麼苦,所以小時候要培福,從小多幹活,能擦桌子掃地就擦桌子掃地,要有為家庭服務的意識。長大了要造福,成為有用的人,而不能成為社會的“寄生蟲”。老了才能享福,才會苦盡甘來。

所以我們做教育做得是大事,是天下事,雖沒有孔夫子那樣大的思想,但當我們每個做教師的傳遞給自己的學生這些優良的傳統聖賢文化的同時,不也推進了整個社會的教育發展嗎?我們的心裡能不幸福嗎?

什麼是真正的“愛”?用心去感受對方的需要就是“愛”,我們如何才是真正的愛孩子呢?完成教學任務就行了嗎?其實所有的教學都要關注到孩子的心境,我們的教學目的就是要幫助孩子提升心境,孩子犯錯的時候是很好的機會,我們可以幫他們改掉“壞習慣”,孩子不犯錯的時候,我們可以表揚他對在哪裡,而不要表揚他的名字,所以抓住每一個機會,幫助學生不能在結果上打轉,不能在表象上打轉,要抓住問題所在。我想這就是我們做教育者的”一顆心”。

愛心的心得體會13

我們都是工作在學校教育、教學崗位第一線的老師,是學校工作中的主力軍,不少班主任老師在班級管理工作方面,都有著自己獨特的工作方法和先進的經驗,並取得了顯著的成效,我想,你們的學生將來一定不會忘記你們曾經所給予他們的一切。班主任工作有時確實很繁忙,所以有時我們會因工作的繁忙而抱怨,甚至產生不願當班主任的念想,但一旦真的不做時,我們卻都會有留戀做班主任的那種特有樂趣。說真的,有時看到有這麼多的學生常跟在班主任的身後,跟你們的那種親熱勁,我會很羨慕你們:做一個班主任真幸福。

已為人師的我們,也曾是學生,在我們的學生時代回憶中,對某些老師的印象會特別深刻,我也是一樣,有兩位老師的記憶特別深刻:第一位是我一年級時的啟蒙老師。在我童年時代,家境比較貧困,想要有一雙新雨鞋,也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我家離學校路途遠,且全是泥濘小路,為此一到雨天,我只能呆在家裡,記得有一次一連下了幾天雨,我就只能在家呆幾天,雨後回到學校,同學們都把學過的課文背完了,我卻背不出,這位老師非常生氣,不僅諷刺和挖苦我,甚至還粗暴地用力推搡我,這一切曾深深刺痛了我的心,以至以後我一見到這位老師心裡就有一種恐懼感;第二位是我國中時的老師,這位老師為人和善,處事公平,對我們全班每個學生都是關愛倍加,哪個學生病了沒來校,他準能親自到家探望,教學中,他以風趣幽默的教態、恰如其分的比喻,讓我們輕鬆、愉快地在不知不覺中理解和掌握了新知識,也就是這位老師,使我對“老師”的印象有所改變,為此自從我走上教師這個崗位後,我也一直告誡自己,要像後位老師一樣,用自己的真情去關愛每一個學生,用自己的勤奮去努力工作,讓我的學生將來長大以後,在回憶起自己的學生時代時,能記住我,而不是記恨我!

我們知道班主任老師,在學生成長過程中,是一個對學生起著導航、催化和定向作用的重要人物,而班級是學校的一個基本單位,學校的大部分活動都是以班級為單位開展的,班主任既是班集體的教育者和組織者,又是學校領導進行教學工作的得力助手和骨幹力量,所以我覺得能夠做一個班主任,是非常了不起的,是一個真正握有“實權”的人,因為你所做的一切,將要決定一個學生、一個家庭、一個民族的未來如何?為此,我們既然當了班主任,就要盡力而為當好這個班主任。

1、感化心靈。

作為教育過程中重要組成環節的班級管理,是師生心理交流的過程,教師只有做到對學生懷有真誠的感情,尊重學生,關心和體貼學生,學生才會親其師而信其道,並自覺、愉快地接受你的教誨,因此在整個班級管理的過程中,我們教師一定要身體力行,要求學生做到的事情自己首先做到,我們既然選擇了教師這個職業,既然當了班主任,那麼就要真誠地熱愛自己所從事的職業,用自己對教育事業的愛、言行一致的品質去感染學生,平等、公正地對待每一個學生,不偏信偏愛,要始終信奉“沒有最好,只有更好”,這樣學生才會真正的親近你,相信你。

對於一些有特殊問題的學生,我們更應該關心和愛護,當他們在某一方面出現問題時,切忌當著學生的面大聲指責,或者把他們的家長也一起請來嚴厲說教,我們知道人都是有自尊的,假如這個受批評者是你,在公眾場合受到別人的批評指責時,你的心裡是什麼滋味?對待問題學生,我們不是不要批評,而是要講究策略和方式,要讓學生能自己能知錯、改錯,也許有的學生,壞習慣已比較根深蒂固,一下子難以改掉,那麼我們也要給他們機會、時間、信任,要幫助、鼓勵、督促他們,逐步改掉不良習慣,因為只有讓他們今天能改掉一點點,明天才有可能改掉一大點。

面對問題學生,我們要寬容相待,以理治人,以智取勝。教學中,我曾遇到這樣一位學生,家庭作業總是遲遲不交,為了逃避我的檢查,有時還把空白作業本混在批好的作業本里,向他要作業,他會很乾脆地回答:“老師我交了”。有一次在批改作業時,我發現他的作業又是沒做,當時我的心裡確實非常惱火,真想把他叫來狠狠地批評一下,也曾想告訴他家長對他懲罰一下,但冷靜後想想,這種做法並不是上策,也許當時有效,他會把作業補出來,但以後呢?我想只有讓他自覺改正這個毛病才對,於是我把他叫來:“某某,你今天的作業交了嗎?”“老師,我已經交了。” “是的,你的作業本確實已經交了,可是作業本上怎麼沒有字呢??”“這……”看著他一副撓頭摸耳的怪樣,我故意給了他一個臺階:“想想看,是不是你把答案寫在自己的草稿本上,而忘記抄到作業本上了?” “這……,哎,老師昨天我真的是做了,對了,我可能是忘記抄上去了,今天回家去看看。”“我信,那好現在你先去把作業補出來,明天再把草稿本帶來,好嗎?”“好!”他拿著作業本,飛快地跑下去補作業了。為了讓他改正缺點,在以後每次佈置家庭作業時,我總是有意提醒他:今天可別把作業的忘記寫到作業本上去啊!在我一次次的叮嚀聲中,他大概覺得有點不好意思了,便老老實實地把作業做好或補好了,慢慢地他也改掉了不做課外作業的壞習慣。

面對學生的一些謊言,要是當面揭穿並加以訓斥,容易挫傷學生的自尊心,如果處理不當,還會激起他們對你的牴觸情緒,其教育效果不是我們想要的,所以在解決學生問題時,方法切忌粗暴和簡單,我們不妨講究一些技巧,其教育效果也許會更好些。

2、以“法”治班。

要管理好自己的班級,我覺得一個班級應該要有自己的《班規》,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班主任要根據《中國小生守則》、《學生日常行為規範》和學校管理的有關規章制度等,制定一套比較符合班級學生的《班規》,要從班級管理目標、活動、評價等方面考慮,使班級管理工作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治,當然這個《班規》的制定,一定要讓全班學生來共同參與,因為只有他們自己商討和制定的,他們才會去執行,否則《班規》會失去它的功能。

在班級管理工作中,我們班主任要嚴格按照《班規》辦事,在每次接收一個新班級時,開頭一定要從嚴把關,不讓學生問題抬頭或蔓延,不讓問題學生有機可乘,當班級中發現有不良苗頭出現時,一定要注意遏制,如果一旦不良行為形成風氣後,那你的班級管理工作就很被動了,所以我們平時做事就要按《班規》嚴格辦事,但要求學生做到的事,你自己本身要率先做到,要為你的學生做好示範作用,面對學生,我們教師所說的每句話也要慎密思考一下,假如你說的話難以兌現,那麼請你還是別說,要是說了,就一定要做到、做好,否則你的指揮棒在學生中會漸漸失靈。

平時對學生要嚴,但“嚴”不能認為是缺乏人情的嚴厲,也不能對一些問題學生採取一些偏激的處理方法,對待學生的過失和錯誤,而是要講究方式、策略,人無完人,誰無過錯?過嚴容易造成學生個性壓抑、自卑感強、膽小怕事、處事能力差,或者造成學生對你的逆反心理,導致師生之間關係僵化,這樣既不利於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又不利於班級工作的進一步發展,因此,班主任要正確把握嚴格管理的尺度,做到嚴中有寬、寬中有愛、愛中有教,但對一些比較問題比較多的學生,也不能聽之任之,或者視而不管,既然有了班規,就要依法辦事。

3、強化管理。

一個好的班幹部,就是班主任的一個得力助手,選用好的班幹部,不僅能使自己從繁忙的班級事務中解脫出來,而且可培養學生獨立工作的能力,所以如何組建好班委和選擇班幹部,也與我們班主任工作成功與否有著一定的聯絡。以前在我的班主任管理工作中,我也曾經採用指定學生做班幹部,對此有的學生家長不理解、不支援,使個別學生不僅不想擔任班幹部工作,而且處處表現出自私,不僅管理不好別人,而且連自己也管不住,在同學中失去了威信,這樣的班幹部,不僅不能協助我搞好工作,有時還起反作用,為此針對這一情況,我廣泛聽取學生意見,運用民主方式,實行定期改選組建幹部班子,讓學生們參加競選,然後根據競選人演說,結合近段時間的表現,實行無記名投票表決,這樣選出的班幹部有一定的工作能力,在學生中有威信、有號召力,這樣選出來的班幹部組織也充滿了活力和生機,在學生中起到了先鋒模範作用,也使我的班主任工作得心應手。

在選用班幹部時,我覺得不一定要學習成績最好的學生,只要成績中等,有較強的組織、管理能力或某一方面的特長便行,當然一支優秀的團隊不是一個、兩個、三個五個人就能創造出來的,而是所有參與者共同努力的必然結果,所以在工作中,我們班主任還要做個有心人,經常注意培養和訓練學生,要經常進行競聘活動,要讓每個孩子都有競選的機會,要讓每個孩子都有表演的機會,如果你能培養出一批又一批優秀的班幹部,那麼你的班級一定能成為最優秀的班級。

4、共同協作。

我們知道:對班級的管理及對學生的教育,都需要學生來響應和接受,才能使班級的管理意願及管理目標得於實施,使對學生的教育得到保證。班級管理工作,不能成為班主任一個人的事,而是要成為班級所有任課教師的事;要成為班級中每一個學生的事,使每個人都能成為你管理班級的好助手。

一個優秀的班集體不是班主任一人就能打造出來的,它是各個方面、各個環節完美組合的結晶,其中每一個科任教師都是起決定性作用的重要因素之一,班主任不是神而是人,也不可能一天跟著學生,而需要科任教師的通力協作,使你的班級事事有人管,時時有人關心;其次班主任也不是完人,你的人格魅力、品德修養、才藝個性等不可能十全十美,它更需要其他團隊人員的修復和彌補,使你的班級儘量做到沒有缺失,所以我們當班主任的,要做到常與科任老師進行感情交流,請他們參與到班級管理中來,這樣才能使我們的學生能吸取各人的風采與優點,成為各方面都有發展的學生。

5、積極反思。

一般來說,一個班級學生學風的好壞,素質能否全面提高,關鍵也在於我們班主任的工作態度如何、教育藝術水平如何?

目前,在班級管理工作中,由於受多種因素的影響,我們有些老師往往採取一些比較偏激的方式來控制學生的不良行為習慣,比如對學生不能及時完成作業,用加做作業,或做完再吃飯,有的甚至在寒冷的冬天讓他們站在冰冷的陽臺上補做作業,我覺得這樣做是對學生的不尊,也很容易使學生成為我們的“對立面”,當學生出現問題時,我們應該以“導”為主,通過積極疏導,讓學生明辨是非與自我管理的能力,偉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四顆糖果的故事”一例,我們不妨多讀讀,多想想,有時也可借鑑試試。

在班主任教育工作中,我們要常反思自己的工作,是否有得失?同時也要對自己工作中的精彩之處和學生的精彩表現,要善於總結和提高,不斷提高自身的文化藝術素養,不斷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和班級管理水平。

對待班級中的事和人,要注意以下幾點:

1、多民主、少強制。

2、多激勵、少批評。

3、多引導、少說教。

4、多用情、少用氣。

有時候對學生的某些舉措,我們心中的確很惱火,但往往過火了,就會發生一些不文明的舉止,也可能會對學生的身心、身體造成傷害,所以我們應該時時提醒自己要冷靜,當一些學生問題發生後,要重在分析事發的原因,找準解決問題的對策,切忌向學生家長告狀,或者把學生家長叫來一併訓斥,而是要以情感人、心平氣和地對待犯錯誤的學生,這樣做,才有可能使問題得到真正的解決。

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並沒有固定的模式和經驗,也沒有永恆的資本和經驗,只有努力地探索和追求,才能使自己的工作得心應手,時勢在變,教育在變,學生在變,我們班主任只有用心去觀察學生,去經營學生,那麼我們的工作一定有亮麗的色彩

愛心的心得體會14

最近拜讀了李鎮西老師的《愛心與教育》手記二,感觸頗深,素質教育,首先是充滿感情的教育。一個受孩子衷心愛戴的老師,一定是一位最富有人情味的人。只有童心能夠滋潤童心。離開了情感,一切教育無從談起。後進生是不幸的。因為他們長期承受著巨大的心理壓力,難以健康、快樂、自信、向上的精神生活。後進生的轉化,一直是令人頭疼的事。李老師講“後進生教育要民主,用心靈贏得心靈,當我們自然而然地走進‘後進學生’的心靈,而他們也樂於主動向我們敞開心扉是,我們的教育之舟便已駛入了成功的港灣。”而李老師在工作中也是這麼做的。

當我們自然而然地走進“後進生”的心靈,而他們也樂於主動向我們敞開心扉時,我們的教育之舟便已駛入了成功的港灣。我想,自己內心的感受可以用兩個字來概括,不是“感動”,而是“震撼”愛心與教育這本書的每一頁都有這樣的意思:“愛心”、“良知”、“思考”、“責任”、“憂患”……

一個教師,能夠做到書裡面所寫的這些已經相當不易了,在做到這些的同時,又能夠有豐厚的理論素養,能夠以一種高度的自覺意識來從事教育教學工作。一個教師,能夠長期地像李鎮西老師那樣對待萬同這樣一個學生和生活頑童學生,難!萬同,是一個單親家庭的可憐的孩子,物質和情感上的缺失,讓萬同便成了一個人間人怕的壞孩子,可萬同又是幸運的,因為他遇到了李老師,這個像父親一樣的班主任,在別人已經放棄他的時候,卻給他信心和鼓勵。不僅如此,李老師還發揮了集體的力量,讓同伴的愛喚醒了他沉睡的心靈。正因為有這樣一位好老師,有這樣一群集體,才讓萬同的人生軌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長大後的萬同是一位光榮的有志氣的軍人。我想,如果沒有李老師的堅持和執著,萬同的人生可想而知。

愛心的心得體會15

記得地震剛開始,第一次讓皓子看新聞。他就呆了。說著:"房子怎麼倒了呀。人都死了呀!" 我還趁機的灌輸。告訴他地震來的恐懼。地動山搖。沒幾秒種壓死好多人。告訴他小朋友多可憐啊。手不能動了。腳被壓住了。如何如何的。。 本以為讓他可以看到別人的苦難。讓他有愛心或者知道珍惜自己的生活(扯太遠了。三週歲半的孩子懂個P啊) 沒想到幾次後。我每天看新聞。他過來一看這個就皺眉了。 說:"媽媽你不要看了。放來放去是地震!" 那時候我還責怪他沒有愛心。跟他爹說這孩子怎麼就不知道人家可憐啊。我都看的流淚了呀。 在那天晚上睡覺的時候我又想起了這個問題。 因為我總覺得自家兒子這麼沒愛心。這是當媽的多鬱悶啊!

可是我看著他熟睡覺的臉。突然之間明白了。 大人不能讓孩子和自己同一視覺角度看待事情。 因為這個年齡階段(應該學齡前)孩子是直接而且單純的。他沒有親身經歷過不知道地震的實際危害性和人死亡的真正含義。對於死他也就明白從此不能看到爸爸媽媽了而已。 而大人不沒有經歷但是心裡會想象會假設災難後我們會如何。可是孩子的世界相對簡單。特別對膽小軟弱的孩子而言更是會造成陰影。他看到很多血腥的場面。直覺就是害怕。那個慘樣。會讓他恐懼害怕。而大人不同。我們看到的是這個慘面背後的真實故事。和延伸到失去親人的諸多痛苦。

所以自那次後我就沒邀他一起看這類新聞。偶爾他一起看的時候。我也不會灌輸他什麼思想。 我怕他會承受不了,反而這麼比較好。他也很坦然讓他自然而然的去接受去自己體會。看到孩子在簡陋的帳篷裡讀書。還有住院的情景。他就會問:"為什麼他們要那樣啊。"還會說:"你看呢。媽媽。可憐吧。”

或許對這個年齡的孩子來說沒有吃的。沒穿的才是最直接的。他們也會從內心產生憐憫和同情。家長也會達到教育的目的。所以在家長對孩子做地震愛心教育的同時請適當吧!原本比較脆弱的孩子更要注意以後碰到挫折會膽怯,心靈受到傷害…。

標籤: 心得體會 愛心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zhezhai.com/zh-tw/fw/xindetihui/649zj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