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者齋 >

範文 >校園 >

山坡羊潼關懷古原文譯文及賞析

山坡羊潼關懷古原文譯文及賞析

峰巒如聚,波濤如怒,

山坡羊潼關懷古原文譯文及賞析

山河表裡潼關路。

望西都,意躊躇。

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注音

躊躇(chóuchú)

闕(què)

了(le)

註釋

①山坡羊——曲牌名,決定這首散曲的形式;“潼關懷古”才是標題。本文選自《全元散曲》(中華書局1986年版。

②潼關——古關口名,現屬陝西省潼關縣,關城建在華山山腰,下臨黃河,非常險要。

③山河表裡——外面是山,裡面是河,形容潼關一帶地勢險要。具體指潼關外有黃河,內有華山。

④西都——指長安(今陝西西安)這是泛指秦漢以來在長安附近所建的都城。古稱長安為西都,洛陽為東都。

⑤躊躇——猶豫、徘徊不定,心事重重,此處形容思潮起伏,陷入沉思.表示心裡不平靜。

⑥傷心——令人傷心的是,形容詞作動詞

⑦秦漢經行處——秦朝(前221年~前206年)都城咸陽和西漢(前206-25)的都城長安都在陝西省境內潼關的西面。經行處,經過的地方。指秦漢故都遺址。

⑧宮闕——宮殿。闕,皇門前面兩邊的樓觀。

譯文

像是群峰眾巒在這裡會合,像是大浪巨濤在這裡發怒,(潼關)外有黃河,內有華山,潼關地勢堅固。

遙望古都長安,思緒起起伏伏。

途經秦漢舊地,引出傷感無數,萬間宮殿早已化作了塵土。

一朝興盛,百姓受苦;一朝滅亡,百姓還受苦。

中心

本散曲由潼關而懷古,表達了對廣大人民的同情。“興,百姓苦:亡,百姓苦”一句道出了全文的主旨,揭示了統治者壓迫人民的本質。

賞析

張養浩赴陝西途中登臨潼關古塞,懷古思今,寫下了這一抒情名篇。前三句寫登臨潼關所見,由遠至近,既是寫景也是抒情,含蓄地表達了心中波瀾起伏的情感。“聚”和“怒”寫出了山河的動態與靈性,將山的雄偉與水的奔騰之勢勾勒出來,有力地烘托了作者弔古傷今的悲憤傷感之情。“望西都”四句點題懷古,面對昔日帝都的遺址,作者展開充分的想像,突出了歷史的變遷。最後兩句一語道破封建社會朝代興亡的本質。從歷史的變革中,從興亡的對比裡,作者把人民的'悲慘命運揭示出來,既是歷史的概括,也是現實的反映,深化了全曲的思想內容。

人站在潼關要塞的山道上,眼前是華山群峰,腳下是黃河急流,河水在峽谷中奔騰著,咆哮著,就像暴怒瘋狂的獸群。群峰高低參差地簇擁著,攢動著,彷彿集合到這裡來接受檢閱。潼關,雄偉險要的潼關,古來兵家必爭之地的潼關啊!

想起古代,詩人不禁向西方望去。潼關以西三百里,便是西京長安,從秦漢到隋唐,好幾個朝代在那一帶建過都。落日蒼茫之中,詩人一無所見,卻在腦海裡浮現出一座座巍峨壯觀的古都,一座座富麗堂皇的宮殿,多少帝王將相、英雄豪傑曾在那裡龍爭虎鬥,威震一時,然而如今蹤影全消,剩下來的只有黃土一片。西望長安,真叫人彷徨不止啊!

詩人只是為“宮闕萬間都做了土”而傷心嗎?不,他最傷心的是歷代人民。無論秦漢,無論隋唐,儘管改朝換代,人民的苦難卻從來沒有消除過。“興,百姓苦;亡,百姓苦!”這是對幾千年歷史一針見血的總評。

這首散曲,從潼關要塞想到古都長安,又從古都長安想到歷代興亡,地域遠近數百里,時間上下千餘年,思緒馳騁縱橫,最後歸結為“百姓苦”一句,反覆詠歎,兼有山水詩的意境和歷史家的眼光。

鑑賞

張養浩晚年在陝西賑濟饑民時,寫了九首懷古曲。這是最有名的一首。起句“峰巒如聚,波濤如怒”,氣勢飛動。作者縱筆酣寫山川的壯美,賦於它以強烈的感情。沉鬱的聲調,產生悶雷滾動般的效果,使人心靈震撼。“山河表裡潼關路”,突出寫潼關的險要。這裡是歷代兵家必爭之地,多少次關係著興亡的戰鬥在這裡展開。從潼關向西,“望西都,意躊躇”。長安是好幾代王朝的首都,作者登高佇望,思古之情油然而起。“傷心秦漢經行處”兩句,是說遙望那片秦代人、漢代人乃至歷代人曾經走過的土地,不禁感慨系之。詩人感到,歷史在他面前一頁頁地翻開,無情地宣示王朝更替不可避免的現實。此曲迥異於其他詩作,在於它不只是一般地抒發興亡之感,而且一針見血,揭示出興亡後面的歷史真諦:“興,百姓苦;亡,百姓苦。”這八個字,鞭辟入裡,精警異常,恰如黃鐘大呂,振聾發聵,使全曲閃爍著耀眼的思想光輝。從詩人對百姓的態度,迴應起首兩句,當可理解為甚麼他在雄壯的山色面前,撫今追昔,顯得心情沉重,鬱勃難舒了。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zhezhai.com/zh-tw/fw/xiaoyuan/pp9rq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