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者齋 >

範文 >書信函 >

對事業單位提出合理化建議範文

對事業單位提出合理化建議範文

事業單位是國家以社會公益為目的的,由國家機關舉辦或者其他組織利用國有資產舉辦的,在工作上,我們可以提出合理化建議。小編為大家精心準備了事業單位合理化建議書,歡迎大家前來閱讀。

對事業單位提出合理化建議範文

  事業單位合理化建議篇一

xx市財政部門近幾年陸續對市級行政事業單位開展了固定資產清理、往來款清理、銀行賬戶清理和審驗、出租(租入)房地產情況核查、財務收支檢查等專項工作,發現部分單位存在坐支現金、賬外設賬、往來款長期掛賬、固定資產管理零亂、專項資金未按規定使用、印章保管不符規定、賬實不符等問題突出,影響了行政事業單位的會計資訊質量。筆者認為,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問題的存在,其中一個原因是行政事業單位內控建設步伐的緩慢,應當引起財政部門和行政事業單位的重視。

從總體上看,行政事業單位在內控建設的程序上參差不齊,對會計內控的認知度和執行度也遠遠落後於企業,很少有行政事業單位花大力去設計一套系統完整、規範合理的內部控制制度體系。存在的問題主要有:

1.思想認識不到位。大部行政事業單位對財務管理的重視程度不夠。在實際工作中,一些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由領導說了算,財務部門僅僅充當“出納員”的角色,只負責日常賬務處理,沒有真正發揮理財的作用,資金管理憑領導個人意圖操作。對會計內部控制單位領導及其財務部門不瞭解也不重視,認為行政事業單位的資金主要來源於財政預算安排,有多少錢辦多少事,只要按規定編好預算、取得資金和使用資金便可以了,而忽視加強對單位財務會計的內部管理。此外,行政事業單位領導認為會計內控是財務部門的事,與其他部門無關,財務部門想實施會計內控但得不到領導及其相關部門的支援,因而無法堅持。2.內控制度不健全。內部控制的核心是行之有效的組織、分工、程式、方法、標準、守則和規程,但很多部門尚未制定系統規範的財務管理和會計內控制度,包括經費開支標準,業務流程等,在實際操作中僅憑經驗、慣例、或者是按口頭不成文的規定辦事,管理的隨意性較大。一些部門雖然制定了一些會計內控制度和辦法,卻因陳舊滯後、不完整等種種原因而不能執行或沒有執行,執行力低下,制定的制度和辦法形同虛設。

3.人員配備、崗位分工不合規定。按《會計法》規定,從事會計工作的人員,必須取得會計從業資格證書;擔任單位會計機構負責人(會計主管人員)的,除取得會計從業資格證書外,還應當具備會計師以上專業技術職務資格或者從事會計工作三年以上經歷。但是個別行政事業單位的會計人員或其會計主管人員連會計從業資格證書都沒有取得。如一些協會學會等規模較小的單位往往因為業務簡單或人員少,會計工作往往由其他部門的人員臨時兼任,沒有經過專業教育和培訓。會計人員業務素質較低,缺乏對違法違紀行為的辯別和拒絕能力,在執行會計制度、法規的過程中很容易出現偏差和錯誤,從而造成不應有的損失。一些單位沒有按照會計內控的基本要求實行不相容職務的分設,造成職責不清,甚至出現會計、出納工作由同一個人擔任的現象,一旦出現問題,難以追究責任。

財政和審計等部門近幾年逐漸加大了對行政事業單位的監督力度,除常規監督檢查、各類專項檢查外,還通過調查座談等途徑瞭解行政事業單位財務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這對各單位加強內部財務管理,建立健全財務管理制度,規範會計行為,遵守財經紀律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但從目前情況看,我市部門預算的一些改革措施還沒有完全落實,發現的問題還沒有制定出有效解決或改進的對策和措施,一些單位對檢查出來的問題也沒有積極整改,因此亟需建立一套完備有效的外部監督制約機制提高單位依法理財、規範管理的自覺性。筆者就進一步加強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體系,提出以下一些建議

1.培養良好的內控意識。按照《會計法》和《內部會計控制基本規範》的規定,單位

負責人是單位財務與會計工作的第一責任主體,要對本單位財務會計報告的真實性、完整性以及內部控制制度的合理性、有效性負主要責任。因此,要建立健全會計內控,首先,單位負責人提高認識,強化“第一責任主體意識”。單位負責人要帶頭學習有關財政、財務會計和內部會計控制基本規範等法律法規,定期聽取本單位預算執行和財務管理情況彙報,支援財務部門開展工作。其次,財會部門要提高自身素質,提高建立健全會計內控的責任意識。再次,相關部門要強化內控意識,實施會計內控不僅是財務部門的事,有關經濟業務涉及到的所有部門都是內控的範圍;因此,單位內各部門都應具備內控理念,與財務部門共同承擔內控責任。

2.加強內部控制環境建設。一是對單位內各部門定崗定責,明確分工,堅持不相容職務的分離,互相牽制,以達到會計內控的效果。財務部門要做到會計、出納不由一人兼任,印章和支票等分開保管,出納人員不兼任稽核、會計檔案管理和收入、支出、費用、債權債務賬目的登記工作等。二是要依據《會計法》和《內部會計控制規範》結合有關部門對加強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要求,建立適合本單位業務特點和管理需要的內部會計控制制度,並在實施中規範財務流程,提高會計資訊質量。進一步完善預算控制、財產保全控制、會計系統控制、內部報告控制等。規範單位財務審批程式和制度,“一把手”不得直接分管財務工作,堅持集體領導下的“一支筆”審批制度。三是加強內部監督,及早發現問題,堵塞漏洞。內審部門或內審人員對單位內控的執行、財務管理情況進行檢查和監督;單位主管部門要切實履行對下屬預算單位財務工作指導、管理和監督的職能,定期不定期地進行財務檢查,促進整個系統的財務管理水平的提高。四是有關部門加強宣傳,為內控工作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可通過舉辦培訓講座、介紹先進典型等形式,向各單位宣傳建立健全會計內控的重要性及其基本要求。

3.充分發揮財政部門的作用。財政部門作為會計工作的主要外部監督者,應進一步硬化預算約束,加強財政監督,強化績效理念,規範收入分配,建立有效的激勵機制和全面科學的績效評價體系,提高單位的依法理財積極性,以及建立健全內控制度的自覺性。財政部門應加強對單位財務管理工作的指導,要從偏重預算管理轉變到預算管理和對單位的`財務指導二者並重。創新工作思路,實行精細化、人性化的管理方式,開闢財政部門與單位之間溝通與聯絡的多種渠道,從根本上防範和遏制違法違規問題的發生。

  事業單位合理化建議篇二

今日更多的熱門新聞:渤海溢油事故封堵限期已到,康菲為何欺人不力堵漏;廣電總局“限娛令”生效,港女星接通知取消北上;綜合性網址導航趨近飽和,網址導航發展應求變;慈善總會否認將獲贈藥物每盒25000元出售;中國富豪1億美元冰島拿地,國內房產商出逃。

(一)強化財務人員對風險的防範與控制意識,為了有效的做到對財務風險的防範與控制,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人員首先要增強對財務風險防範與控制的意識,並適時的提高其對財務風險進行有效的預防與控制的能力。為此,行政事業單位可以將本單位財務人員對風險意識的培養同其所在崗位的責任相掛鉤,並積極與會計職業道德的教育相結合,通過加大對財務風險知識及控制方法的培訓力度來提高財務人員對各種財務風險的不同表現形式的認識與瞭解,從而能夠從技術和意識兩個方面來強化財務人員對其財務風險防範與控制工作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二)提高對財務風險預防與控制的實際能力,為了做到對財務風險進行有效的預防與控制,需要對財務人員在此方面的工作能力進行必要的提高,要做到以下幾點:第一,對在經濟活動中所存在的、尚未被發現的各種財務風險進行有效的識別,並對其可能招致的嚴重後果進行有效的評估;第二,要善於運用專業的技術和現代化的治理手段,並適時的從某個角度出發對財務風險進行充分合理的衡量與檢測;第三,要提高財務人員在處理一般風險事項和意外風險事項時的應變能力,並綜合運用各種風險控制的方法及手段,以達到對財務風險進行有效的防範與控制的要求。(三)建立有效的財務風險預警機制及模式,就行政事業單位而言,其預防與控制財務風險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根據本單位的實際情況建立一個科學合理的財務風險預警機制或模式。因為就財務風險而言,無論是在企業還是在行政事業單位之中,其形成及擴充套件的階段都是有所規律的,根據這種規律可以有效地預測財務風險甚至量化財務風險。 為了充分達到對財務風險的發生時間、範圍和程度都可以進行有效預測及量化的目的,有必要建立科學的財務風險預警指標體系,對可能出現的各種財務風險通過各種指標所組成的指標體系進行有效的量化,以便對財務風險進行一個較準確的估測。 因此,準確、合理地確定財務風險的預警指標值就顯得十分重要了,通過將財務風險的量化指標值同該預警指標值進行相應的對比,可以確定財務風險是否存在以及存在的嚴重程度。而在對預警指標及相應的預警值進行設立時,要充分注意其連貫性與一致性,但在必要時也應根據實際情況進行相應的變更。另外,在財務風險預警模式建立時,要充分藉助於現代資訊及資料處理的技術,因為財務資料一般都是以海量資料的形式存在,根據資訊科技建立的預警模型可以充分實現對海量財務資料的有效處理,從而達到對財務風險進行識別或預警的目的。

  事業單位合理化建議篇三

第一條為了推進我省合理化建議和技術改進活動的深入開展,根據國務院釋出的《合理化建議和技術改進獎勵條例》及其它有關規定,結合我省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本辦法適用於全民所有制企業、事業單位。非全民所有制企業、事業單位和黨政機關可參照執行。

第三條本辦法所稱合理化建議是指有關改進和完善企業、事業單位生產技術、經營管理、質量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方面的辦法及措施;技術改進是指對機器裝置、工具、工藝技術等方面所作的改進和革新。其內容包括:

(一)工業產品質量和工程質量的提高,產品結構的改進,生物品種的改良和發展,新產品的開發;

(二)更有效地利用和節約能源、原材料,以及利用自然條件;

(三)生產工藝和試驗、檢驗方法,勞動保護,環境保護,安全技術,醫療、衛生技術,物資運輸、儲藏、養護技術,設計、統計、計算技術,以及教育等方面的改進;

(四)工具、裝置、儀器、裝置的改進;

(五)科技成果的推廣,企業現代化管理理論、管理機構、管理方法及思想政治工作等方面有創新,經應用在實踐中證明是有成果的專案,引進技術、進口裝置的消化吸收和革新;

(六)學習、借鑑國內外已有的先進技術、經驗、成果,首次應用於採納單位並取得明顯成效的;

(七)屬於本職工作範圍,但所提的建議和專案有創新因素,採納實施後取得經濟效益或社會效益的。

第四條同時具有進步性、可行性和效益性的合理化建議和技術改進專案,方能按本辦法評獎。

第五條省內開展的講理想、比貢獻競賽,五小智慧杯競賽等活動,凡符合本辦法規定的可以參加評審,但不得重複發放獎金。

第六條合理化建議和技術改進專案在提出者所在單位不能採納時,可向外單位提出,採納單位應視同本單位人員對待。

第二章組織機構及職責

第七條省合理化建議和技術改進活動領導小組統一領導全省的合理化建議和技術改進活動。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負責日常工作。辦公室設在省總工會。各地、州、市、縣和盛省轄市各產業部門應成立相應的組織機構,負責領導本地區、本系統的合理化建議和技術改進活動。

第八條企業、事業單位成立合理化建議和技術改進活動委員會,委員會由行政、工會和其他有關部門的人員組成,主要負責合理化建議的組織、評審、採納、實施、鑑定、獎勵及宣傳等工作。

委員會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行政或工會,由各單位決定。辦公室主要負責合理化建議和技術改進專案的徵集、登記、整理、傳遞、存檔等日常工作。根據需要,可建立各專業評審組,負責合理化建議的討論和評審工作。

第三章效益的計算及獎金標準的評定

第九條凡可以計算出經濟效益的合理化建議和技術改進專案,應首先算出每年節約或創造價值的數額,再確定獎勵等級。年節約或創造的價值,指扣除實施費用後的淨增價值。自採用之日(指實施後見經濟效益之日)起,按12個月為計算單位,可以跨年度。其計算方法如下:

(一)節約價值計算:

1.工時節約價值=(原定額工時一改進後定額工時)×計算期前一年平均工時費用×計算期實際產量一工藝改革費用。工藝改革費用,包括為改革工藝所支付的一切費用及工藝改革後需增加的費用支出。工藝改革費用中,屬於添置固定資產者,按其折舊年限平均分攤,其它一次或逐年分攤(下同);

2.原料、燃料、材料、動力、工具等節約價值=(原實際平均先進單位消耗定額一改進後實際單位消耗)×該物資單價×計算期的實際產量一工藝改革費用。物資單價指計算期內的國家牌價。沒有國家牌價的物資,按實際價計算。如系替代材料,其單價應為替代前、後材料的單價差;

3.減少廢品節約價值=成品或半成品單件價值×(改進前6個月的平均廢品率一改進後6個月的平均廢品率)×計算期實際產量一工藝改革費用;

4.工程設計節約價值=(單項工程的審定預算一合理化建議和技術改進實施後的單項工程決算)×相同設計的單項工程施工項數一施工工藝改革等實施費用。(二)新工藝創經濟價值計算:創經濟價值=(老工藝產品或半成品等的平均先進單位成本一新工藝產品或半成品等的單位成本)×計算期的實際產量。新工藝產品的成本指工廠成本,半成品的成本指工廠內部核算成本,均包括工藝改革費用。

(三)新產品創經濟價值計算:創經濟價值=(計算期為12個月平均銷售單價一單位產品平均工廠成本一單位產品平均銷售費用一單位產品稅金)×計算期實際銷售量。單位產品稅金為銷售單價×稅率。享受減免稅待遇的新產品,在計算時仍按原規定計算稅金。

(四)新品種、新花色創經濟價值計算:創經濟價值=(計算期為12個月的平均銷售單價一單位產品平均工廠成本一單位產品平均銷售費用一單位產品稅金)×計算期增加的銷售量。

(五)技術服務等其他方面創經濟價值,由各行業根據具體情況自定計算方法。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zhezhai.com/zh-tw/fw/shuxinhan/lw0jj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