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者齋 >

範文 >實習 >

地理科學實習報告

地理科學實習報告

在人們越來越注重自身素養的今天,報告的使用成為日常生活的常態,不同的報告內容同樣也是不同的。我敢肯定,大部分人都對寫報告很是頭疼的,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地理科學實習報告,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地理科學實習報告

地理科學實習報告1

前 言

本次綜合地理野外實習活動是在大學學習了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專業課程,對氣象、土壤、植物、綜合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等學習完成後,於20xx年5月13日至20xx年5月19日,在莫世江教授、陳群利副教授、丁衛紅副教授、張群生老師的帶領下,和全體畢節學院地理與生命科學學院XX級地理科學本科班同學,在北海海底世界、北海銀灘、北海老街、北海金海灣紅樹林、潿洲島火山等地區,主要針對土壤、植被、氣候、地貌、地質、人文景觀的實習活動。

1.實習目的和意義

綜合野外實習是地理科學本科專業重要的教學內容和環節,是理論聯絡實際、強化技能和能力培養的重要途徑。通過對野外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綜合考察和調查,能夠獲得更多典型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相關知識,拓展視野,陶冶情操,加深對課堂教學內容的理解,彌補課堂教學的不足,並初步掌握地理野外考察、調查方法和步驟。

2.實習時間、地點和線路

2.1實習時間: 20xx年5月13日至20xx年5月19日

2.2實習地點:廣西北海

2.3考察路線:海底世界——北海銀灘——北海老街——北海金海灣紅樹林——潿洲島火山地貌

3.實習區域概況

3.1地理位置:北海市是中國廣西壯族自治區所轄地級市之一,地處廣西南端,北部灣東北岸,面向東南亞,位於東經108°50′45′~109°47′28′,北緯20°54′~21°55′34′之間,西北距南寧206公里,東距廣東湛江198公里,東南距海南海口市147海里。它背靠大西南,面向東南亞,南與海南省隔海相望,西瀕越南,是東南亞、中亞、西亞、非洲和歐洲各國與中國大陸海運最近的港口之一,雲、貴、川及廣西各省區對外貿易便捷的出海通道,也是著名的“海上絲綢之路”的始發港之一。

3.2面積:總面積3337平方公里

3.3人口:總人口135萬,其中市區人口43萬

3.4氣候:北海市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的南部沿海地區、北部灣東北岸,屬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溫、光、雨源充沛,氣候宜人。

北海市每年從春季開始雨量逐漸增多,溼度變大,有時會出現

陰雨連綿的天氣。夏季溫度不算太高,平均最高溫度為32-33℃,極端最高氣溫也不過36-37℃,但由於溼度大,人們仍會感到炎熱潮溼。夏季是北海多雨的季節,時常出現大到暴雨,月雨量可達300-400毫米,此時出門需要注意攜帶雨具。北海的秋季雨量銳減,秋高氣爽。到了冬季,雨量更少,月雨量約20-30毫米,天氣不冷,平均溫度在15℃左右。

3.5概貌:環視市區,道路寬闊筆直,綠樹成蔭,四季飄香。碧藍的大海,明媚的陽光,沙白水淨的海灘,中西合壁、華洋並存的市區建築,環境優美的住宅小區,別具風格的綠化廣場,組合和諧,相映成趣,美不勝收。城市居民淳樸友好,珠鄉文化、客家文化、蛋家文化形成了鮮明的地方文化風貌。

北海素有“南珠之鄉”之稱,其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南陲,北部灣東北岸,總面積3337平方公里,約有139.46萬人口,海岸線長達500公里,地理位置優越。

北海所瀕臨的北部灣是中國沿海四大漁場之一,有經濟魚類600多種、蝦類10多種,海產品十分豐富。北海自古是南珠故鄉,這裡出產的珍珠素有“西珠不如東珠,東珠不如南珠”之稱,為珠中極品。北海盛產優質亞熱帶水果、蔬菜和花弈。

北海的貝雕、角雕、竹編工藝品美倫美奐。北海同時是中國煙花炮竹生產基地。在北海,你可以自由燃放煙花炮竹,五彩繽紛的煙花令你童心大發。

3.6景觀:北海市擁有北海銀灘國家旅遊度假區和潿洲島、星島湖兩個省級旅遊度假區、冠頭嶺國家森林公園、山口國家紅樹林自然保護區、儒艮(美人魚)國家自然保護區、白龍珍珠城遺址、合浦漢代墓葬保護區和大士閣、東坡亭古建築群等一大批國家級、省級著名的旅遊景區(點),集“海、灘、島、湖、山、林”於一體,自然風光和人文景觀兼備。北海銀灘被國家列為中國五個最美的休憩地之一;星島湖是大型電視連續劇《水滸》拍攝的主要外景地,湖光山色,景色迷人;潿洲島是中國最大的火山島。島的周圍淺海生成的珊瑚礁,是中國最靠近大陸架的珊瑚礁,具有很高的開發價值。

 4.實習觀察路線及其描述

4.1第一觀測點:海底世界

觀測時間:20xx年5月14日中午

觀測點編號:01

觀測點路線:水產展覽館——海獸廳——珊瑚海——珊瑚海海洋劇場展廳——高科技打造的無水水族館——負壓缸——海底隧道海——人鯊共舞海之角——豹表演常

觀測點的意義:北海海底世界座落於北海海濱公園內,是以展示海洋生物為主,集觀賞、旅遊、青少年科普教育為一體的大型綜合性海洋館。

觀測點的位置:北海海底世界座落於北海海濱公園內。

觀測點的地理內容:北海海底世界坐落於北海海濱公園內,是以展示海洋 生物為主,集觀賞、旅遊、青少年科普教育為一體的大型綜合性海洋館, 分為a、b兩區。這裡有珍稀的海牛(美人魚)、鯨魚骨骼、龍蝦標本、千年海龜標本和奇特的亞熱帶魚類等2800多件展品和近千種海洋生物;還有水族箱、海龜池、海豹池、360度全方位透視海底隧道、潛水錶演、餵魚表演和人鯊共舞表演等。4.2第二觀測點:北海銀灘觀測時間:20xx年5月14日下午觀測點編號:02觀測點路線:沿海岸和銀灘觀測觀測點的意義:北海銀灘面積超過大連、煙臺、青島、廈門和北戴河海濱浴場沙灘的總和,而平均坡度僅為0.05。沙灘均由高品位的石英砂堆積而成,在陽光的照射下,潔白、細膩的沙灘會泛出銀光,故稱銀灘,北海銀灘以其“灘長平、沙細白、水溫淨、浪柔軟、無鯊魚”的特點,被譽為“天下第一灘”。觀測點的位置:北海銀灘度假村位於風景秀麗的北海銀灘國家旅遊度假區內,北海銀灘西起僑港鎮漁港,東至大冠沙,由西區、東區和海域沙灘區組成,東西綿延約24公里,海灘寬度在30--3000米之間,陸地面積12平方公里,總面積約38平方公里。觀測點的自然地理內容:北海銀灘度假區內的海域海水純淨,陸岸植被豐富,環境優雅寧靜,空氣格外清新。由於其具有“灘長平,沙細白,水溫淨,浪柔軟,無鯊魚。”的特點,可容納國際上最大規模的沙灘運動娛樂專案和海上運動娛樂專案,是我國南方最理想的濱海浴場和海上運動場所,所以被海內外遊客所深深地吸引。北海銀灘的沙質,均為高品位的石英砂,沙灘中二氧化矽(石英)的含量高達98%以上,為國內外所罕見,被專家稱為“世界上難得的優良沙灘”。沙子晶瑩潔白,掬一把在手裡,如精鹽一般。因為沙子細膩緻密,遊人在潮水剛退去的平坦寬闊的海灘漫步,甚至連腳印也不會留下。這一灘碎銀,便是無價的富礦。石英砂是製造玻璃、搪瓷、光學儀器等工業品的上好原料。4.3第三觀測點:北海老街觀測時間:20xx年5月15日上午觀測點編號:03觀測點路線:沿珠海路觀測觀測點的意義:廣西北海的珠海路以其歷史悠久及房屋建築風格的特殊,於20世紀80至90年代備受中外專家、學者的關注。該路建於20世紀20年代後期。它的建成與當時北海建制的升格有關,並經歷了一段曲折的過程。觀測點的位置:北海市珠海路觀測點的自然地理內容:北海老街——珠海路是一條有一百多年曆史的老街,始建於1883年,長1.44公里,寬9米,沿街全是中西合璧騎樓式建築。這些建築大多為二至三層,主要受19世紀末葉英、法、德等國在我市建造的領事館等西方卷柱式建築的影響,臨街兩邊牆面的窗頂多為卷拱結構,卷拱外沿及窗柱頂端都有雕飾線,線條流暢、工藝精美。臨街牆面部不同式樣的裝飾和浮雕形成了南北兩組空中雕塑長廊。4.4第四觀測點:北海金海灣紅樹林及海岸觀測時間:20xx年5月15日下午觀測點編號:04觀測點路線:紅樹林——紅樹林海岸觀測點的意義:金海灣紅樹林生態休閒度假旅遊區是我國極富濱海溼地風情和漁家文化內涵的黃金景點。觀測點的位置:位於北海市區東南方約15公里處。觀測點的自然地理內容:金海灣紅樹林景區內有紅樹種類7種:白骨壤、桐 花樹、秋茄、海桑、滷蕨、木欖和紅海欖;整個景區面積約20平方公里,由紅樹林觀光帶、金灘和主園區三部份構成。區內擁有一片XX多畝的海上“森林衛士”——紅樹林,百種鳥類、昆蟲、貝類、魚、蝦、蟹等生物在此繁衍棲息,是我國罕見的海洋生物多樣性保護區。景區內的紅樹林屬於沙地紅樹林,約XX多畝。金灣沙地平坦、陽光充足、降雨充沛,非常適宜紅樹林的生長。紅樹林也是陸地與海洋間特有的景觀。紅樹林是一種特有的木本胎生植物,紅樹胎生的方式非常特殊。紅樹種子成熟以後不掉落,而是在母樹上發芽,向下伸展出幼根,將胎根暴長成莖,上端生出兩片葉子,變成一棵幼樹。幼樹一旦長成,便自行從母樹上脫落。由於莖和根較重,幼樹便垂直下墜,幼根很好地插入海灘泥中,繼續獨立地生長,一至二年後便可長成一株小灌木。從種子成熟到完全成材,紅樹的這一系列創造生命的過程,完全可以和哺乳動物生養後代的行為相比。適應海水,胎生幼樹,紅樹的這兩種特性是植物中獨一無二的,所以它受到世界許多國家科學家和民眾的高度重視。此外,紅樹林還有個奇特的功能,它的根葉可以濾去使植物死亡的鹹水,因而是惟一能生長於熱帶地區沿海灘泥和海水中的綠色灌木。在金海灣鬱鬱蔥蔥的紅樹林和浩瀚的海天之間,是一望無際的迷人沙灘,金海灣的沙灘遼闊、純淨,雖然和與沙質細白著稱的銀灘相隔不遠,卻呈現出迥然不同的令人驚豔的金黃,遠遠望去像是鑲在岸邊的一條金色絲帶,這片沙灘因此得名金灘,金海灣紅樹林生態休閒度假旅遊區也由此命名,金灘綿延20多裡,灘平坡緩,沙質細膩,因為紅樹林的原因有著豐富的海產品資源。退潮時寬廣的沙灘上留下無數的貝類、螃蟹、沙蟲、泥丁,當地的漁民男男女女都走出家門拿著工具準備去趕海,他們的工具分為兩種鋤頭和鏟子,男的力氣大用鋤頭,女的力氣小用鏟子。看到沙灘上有小洞,洞口裡有水並有小氣泡,那就說明洞裡有東西,這時要求動作非常快把小洞挖開,迅速掏出裡邊的東西,有時是沙蟲,有時是貝類總會有意想不到的驚喜哦!說到這時有些朋友忍不住要躍躍欲試了,那麼一會我們到主園區後,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到我這報名領取工具,小扒犁和小竹簍跟隨漁民一起在沙灘上去趕海,摸螺、捉蟹、挖沙蟲、挖泥丁,體驗漁民生活。經常有很多遊客在趕海的過程中,不僅學會了摸螺、捉蟹、挖沙蟲的技巧,而且還確確實實收穫了不少的海產品,樂趣無窮!

4.5第五觀測點:潿洲島地貌特徵

觀測時間:20xx年5月16日至20xx年5月17日

觀測點編號:05

觀測點路線:火山口地質公園——潿洲島燈塔——滴水丹屏——石螺口海灘

觀測點的意義:潿洲島是火山噴發堆凝而成的島嶼,潿洲島是中國最大、地質年齡最年輕的火山島,有海蝕、海積及溶岩等景觀,尤其南部的海蝕火山港灣更具特色。現在也是中國國家地質公園。潿洲島火山地貌十分典型,選擇潿洲島作為重點觀測點,對於瞭解火山地貌具有重要作用。

觀測點的位置:潿洲島是南海北部灣中的最大島嶼,位於北海市沿海南面濱外淺海,離岸直線距離48km,距北海南、北部港口分別為26海里和36海里。

觀測點的自然地理內容:潿洲島由第四紀玄武岩漿噴發時在水下堆積而形成。該島經受長期的地質作用和演變過程,形成了各種各樣的地貌型別。據調查、分析,該島地貌可分為火山地貌、流水地貌、海蝕地貌、海積地貌、珊瑚岸礁地貌、海積一沖積地貌、重力地貌、人工地貌等八大型別。潿洲島總的地貌特徵是南部沿岸以海蝕地貌為主,北部沿岸以海積地貌和珊瑚礁地貌為主,島上不同程度地儲存有火山活動的遺蹟。總的地勢則為南高北低,自南向北緩緩傾斜。

火山噴發加上隨後的海洋抬升,留下了千姿百態的火山熔岩、火山灰、火山彈以及海蝕崖、海蝕洞、海蝕平臺,那一壁壁因火山爆發的燒灼,擠壓留下的線條怪誕,色彩絢麗的巖紋和多姿多彩的海蝕,海積地貌隨處可見。尤以奇特的海蝕、海積地貌,火山熔岩及絢麗多姿的活珊瑚最為出色,成為島上豐富的旅遊景觀。潿洲島因此被譽為“難得的火山地貌博物館”。經地質專家考察認定,潿洲島及相鄰的斜陽島為距今第四紀海底火山噴發沉積,後經構造運動而升出海面的火山岩島。

潿洲島地勢南高北低,其南面的南灣港是由古代火山口形成的天然良港。港口呈圓椅形,東、北、西三面環山,東拱手與西拱手環抱成娥眉月狀,像世大無比的螃蟹橫臥海中。碼頭背靠高10~30米的懸崖峭壁,崖頂青松挺拔,巨型仙人掌攀壁垂下,各式船艇進進出出,人來貨往;飛鳥水禽,時隱時現;浪湧波興,空闊無邊;水天一色;氣象恢弘。位於潿洲島西南端,是潿洲最富特色的遊覽區,其火山口景觀、海蝕景觀、熱帶植物景觀、生物和天象景觀獨特,並具有很高的科研價值。主要景點有絕壁攬勝、龍宮探奇、平臺聽濤、百獸鬧海等。

在港口東拱手與西拱手下,有幾處景點:有個山洞傳說是反清武士的駐地,叫“賊佬洞”;有個狀似臥龜的石穴,叫“海龜窿”;一個形像仔豬的小島,叫“豬仔嶺”;一個酷似一張長著寬額、高鼻、翹下顎的人臉的岩石,叫“洋人頭像”。在波浪、海流、潮汐的侵蝕下,潿洲島海岸基岩出現海蝕洞、海蝕溝、海蝕龕、海蝕崖、海蝕柱、海蝕臺、海蝕窗、海蝕蘑菇等奇妙地貌。

從整體山岩上分離出的巨型石塊,在海水旋流沖刷剝蝕下,形成頭大腰細的海蝕蘑菇。島上西港碼頭有高3米、寬6米的巨型海蝕蘑菇。當幾個海蝕洞受侵蝕而連成一體時,就成為凹進陸地的槽形穴,它被稱為“海蝕龕”。潿洲島風光壯美,比較著名的景點有“滴水丹屏”,“龜豕拱碧”,“芝麻灘”,“法國傳教士人頭像”,“火山彈薈萃”及三婆廟,聖丹廟,天主教堂和湯顯祖觀海處等。

 5.體會與收穫

這次綜合地理野外實習北海之行不僅讓我們豐富了地質、地貌等自然地理和人文知識,進一步提高了我們對地理科學這個專業的認知程度。在這個野外實習實踐過程中,我們學會了如何使用自身所學的知識來對我們生活或專業領域內碰到的一些現象及問題進行廣泛的思考,並尋求出呵護主客體雙方利益或多方利益的博弈機制。

本次野外實習,可以活也算得上是一次畢業旅行,沿途到處流溢著無限的地質地貌和海灘風光。在看過很多地方後,我們會發現,有差別的地理基礎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地域發展前景,這一點我們可以在北海老街的文化景觀——建築景觀上看出來。當地的氣候、水文、地貌、植被、土壤等地理要素決定了其主要的建築骨骼,而文中的一些宗教、政治等因素也是一個地域所具有的特點。

任何在地理空間存在的事物都能在它所處的地理環境中找到能與之對應的地理因素(自然地理六大要素:氣候、水文、地貌、土壤、動物、植物),而自然地理與人文地理相互作用而產生各種地理人文景觀現象的分析要素、方法則是在本次實習過過程中感覺到應該鍛鍊的地方。也就是說,以後要通過綜合地理學各種理論、方法來綜合分析各種地理空間現象。

地理科學實習報告2

一.序言

自然地理學及其相關學科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野外教學實習對本專業本科學生來說是一次啟蒙教育,是以認識為重點的自然地理基本概念、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三基)訓練的實踐過程。其目的旨在通過短期的野外實踐使同學們對自然地理學研究的主要內容和特點有一個比較全面的、概括性的瞭解,進一步鞏固和掌握課堂教學的基本內容,為以後我們的學習與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為了加深們對上學期所學習的關於土壤和植物的有關知識內容的理解,5月3日至5月8日我們環旅學院09級地理科學與地信學生在辛曉十等老師的帶領下在桐柏淮源國家森林公園進行了為期五的野外實習考察。

這次實習主要是通過老師講解、實地考察與實際操作等方法,來識別不同的植物種類、觀察土壤剖面及劃分土壤剖面的層次(水簾洞東)、垂直帶觀察(太白嶺)、採取與製作植物樣本(桐柏山腹地)、觀察植物群落演替的變化及對植物群落的調查(桐柏縣城郊鄉劉灣村龍潭風景區)。

二.桐柏自然地理與經濟地理概況

桐柏縣位於豫南桐柏山腹、南陽盆地東緣、國道312公路和寧(南京)西(安)鐵路縱貫縣境東西,土地面積1941km2,轄9鎮7鄉,總人口42萬。千里淮河於此處發源,南北氣候在這裡交替,桐柏山連起豫鄂兩省,中原與南楚文化相互交融。桐柏資源豐富,區位優越。桐柏地處,四季分明,雨量充沛,生物種類繁多,宜林山坡164萬畝,連片草場40萬畝,森林覆蓋率50.1%,被專家譽為“天然生物物種基因庫”。資源富集,尤以旅遊、礦產、林果、畜牧、水產、土特產著稱,被譽為“全國特大資源寶庫縣”。已探明礦藏56種,全縣人均可採礦量價值是全國人均值的14倍,每平方公里可採礦量價值是全國平均值的25倍。其中,天然鹼儲量居亞洲第一、世界第二,被譽為“中國天然鹼之都”。有全國最大的露天金礦銀洞坡金礦、全國四大銀礦之首的桐柏銀礦。盛產木瓜、板栗、茶葉等農副土特產,被稱為“木瓜之鄉”。

桐柏山屬於秦嶺——大別山褶皺帶,崛起於太古代到元古代,形成於中生代的燕山運動,中間經過加里東運動。大致走向為西北——東南走向,其西為長江流域,東為淮河流域,其分水嶺大致為固廟——太白頂盤山公路一線。特殊的地質形成過程使地貌結構複雜,由南向北,溝谷發育,切劃深度較大。因而奇山異石較多,地下礦產十分豐富,初步探明礦藏達60種,原礦價值人均佔有量是全國人均數的14倍。這裡有亞洲第一、世界第二的天然重質純鹼礦,有位居國內四大銀礦之首的露天開採金礦,還有在世界首次發現,被國際礦物質學會命名的“桐柏礦”和“圍山礦”。國際礦物質學會和中科院曾多次派學者到這裡考察,桐柏山被學術界稱為“中國地質之謎”、“地質博物館”、“地質櫥窗”。紅石崖為景區稀有丹霞地貌,崖分上下三層,高數百米,望若紅霞,上多溶洞、瀑布、溫泉,為景區不可多得的勝景。桐柏山還是南北氣候的過渡帶,江淮兩大水系的分界線。既有北國山體的雄渾,又有南疆風光的秀麗。因此,奇山異石眾多,山泉瀑布隨處可見,植被完好,動植物各類紛繁,南北交匯,相互滲透。具有良好的過渡帶森林生態系統,植物區系南北相容,稱為中原獨特的天然生物物種基因庫和自然博物館,自然植被成為景區一大獨特的景觀。

三.土壤地理實習(部分)

1.土壤剖面的挖掘

①選擇標準:土壤剖面要具有自然的代表地帶性,還要儘量減少人為的影響,不應在道路兩旁,也不能位於山腳因為山腳有山上土壤堆積,不具代表性。應該選擇在山腰地帶。

②挖掘標準:土壤剖面應挖掘一個寬1m、深達母質的坑,必須沿山坡垂直與水平挖下去,剖面與山坡的等高線平行,為了便於觀察剖面應呈鬥型。還要注意要保留枯枝落葉層。剖面上方人不要踩,否則會影響腐殖質層性狀。

2.土壤剖面的分析描述(表)

四.植物地理實習(部分)

(一).認識植物

在桐柏山自然保護區內有植物種類多種,我們在實習的第一天主要是認識一些植物,然而我們所認識的植物卻不足100種。下面就簡單介紹下我們所認識的部分植物種類:

1、國槐:豆科,喬木,奇數羽狀複葉,葇狀花序,豆粒狀果實。

刺槐:豆科,喬木,又稱洋槐,帶托葉刺。

龍爪槐:豆科,喬木,是國槐的變種,在生長期時把芽打掉而就成。

紫穗槐:豆科,灌木,羽狀複葉,卵形、基部圓形,兩邊都有白色柔毛、穗狀花須。

2、辛夷:木蘭科木蘭屬,又名木蘭、紫玉蘭,為中國特有植物,年幼時皮光滑,年長時皮粗超。花紫色,落葉,是優良的綠化植物,可入藥。

3、梧桐:樹幹通直,樹皮淺綠色光滑。葉子厚紙質,有缺刻,曲裂,掌狀三裂。果實是蓇葖果,屬梧桐科。

泡桐:玄蔘科,葉子紙質、無缺刻,葉子背部有絨毛,花呈喇

狀一般為紫色,枝幹有髓。

懸鈴木(法國梧桐):一般作為行道樹,果實有三球(一球的為美國梧桐)。

油桐:球形果實,大戟科,葉基有兩個紅色腺條。

4、棕櫚:棕櫚科,葉鞘纖維質,包莖,葉柄長,葉圓扇形,所以又扇子樹,掌狀深裂,葉脈為輻射狀平行脈。

5、河南楊:楊樹有20多種,葉子邊緣波浪形鋸齒狀,兩側壓扁葉尖較尖,屬楊柳科,總脈狀花絮形成的果實。

柳:楊柳科,葉子條形葉,葉脈只有一條。

6、油菜:十字花科,角果。

7、花椒樹:樟科,葉軸有狹翅,小葉有5-7片,莖上有皮刺,奇數羽狀複葉,果實是球形(花椒)。樟科一般具有皮刺,葉軸有狹翅,果子有辛香味,樟科還有野山椒,它的刺較大。

8、雪松:寶塔形樹形,一束7~15針以上。

9、銀杏:叉狀脈,叉狀分枝,也有缺刻,邊緣不十分整齊。

10、楝樹:屬於楝科,奇數二回羽狀複葉,葉子是倒卵圓形,葉緣有粗鋸齒,奇數二回羽狀複葉,互生,它的果實是橢球狀,圓錐花序。

11、香椿:楝科,奇數羽狀複葉。臭椿比它的葉基部多了兩個線點

12、枸樹:屬桑科,葉子掌狀深裂,花為粉紅色毛絨花,聚花果實。

13、枇杷:葉輪生,葉子是厚革質,葉緣是粗鋸齒,葉輪生,果實球形,屬薔薇科,葉面不平整,有凹凸感。

14、金銀花(二花):忍冬科,二花瓣,右旋纏繞。

15、女貞:大葉女貞的葉子光滑革質,卵狀,羽狀側脈,卵狀,葉緣是披針形,球狀花序,喬木。

小葉女貞是球狀圓錐花序,灌木,葉紙質。

16、紅葉李:屬薔薇科,灌木。

17、楓楊:胡桃科,果實帶翅,葉柄具狹翅。羽狀複葉,葉子革質。18、合歡樹:葉子較小,二回羽狀複葉。粉紅色傘房花序,小葉小,葉長有1cm左右。屬於豆科。

19、荷花玉蘭:木蘭科,常綠喬木,葉子是大型白色,厚革質,葉被帶鏽斑,花在葉後開。

白玉蘭:落葉喬木,先開花後展葉,軟革質葉。

20、側柏:柏科,屬常綠喬木,幹皮淡灰褐色,條片狀縱裂。小枝排成平面,兩中央葉與兩側葉互動對生,雌雄同株異花。

圓柏(龍柏):蠟質狀葉,葉子不在一個平面上。

翠柏:柏科,葉子只有刺狀葉形。

21、大葉黃楊(冬青):衛茅科,葉厚質,帶鋸齒。

小葉黃楊:黃楊科,葉全圓。

22、鹽膚木:漆樹科,葉柄具翅,林下灌木。

23、馬尾松:松科,兩針一束,針較軟,荒山綠化的先鋒樹種,耐瘠薄,樹木可很高大。

油松:松科,兩針一束,針較硬。

24、黃荊:掌狀複葉,馬鞭草科。

26、枸骨樹:葉盾牌形,邊緣帶刺。

27、杉樹:松科,常綠喬木。樹幹端直,樹形整齊,針狀葉,較硬。

(二).植物標本採集與製作

植物標本包含著一個物種的大量資訊,諸如形態特徵、地理分佈、生態環境和物候期等。是植物分類和植物區系研究必不可少的科學依據,也是植物資源調查、開發利用和保護的重要資料。我們可以通過標本來了解植物,所以植物標本的製作是有實際意義的。

(1)標本的採集

採集要求:①標本要大於臺紙。②標本在採集過程中要選擇葉子無蟲眼和缺損的。③採集具有代表性的、稀有的植物。④草本植物要採全株,掘出根部,保持完整:蕨類植物要採全株,帶孢子囊與根莖;種子植物花、果實至少要有其一。

(2)標本的製作

①把採集的植物固定在臺紙上,分兩種方法,一是用白乳膠貼上、二是用針線固定(尤其是根和莖);

②放的時候要美觀,一般把植物豎放在臺紙上,草本植物太高大時,中間莖可剪掉一部分。也可把植物彎成u型或z型;

③固定葉子的時候以正面為主,也要有部分背面;

④對於比較濃密的葉子要進行修剪。剪去葉子時要留下葉柄,顯示此處有葉子。若為複葉剪去葉子的一邊;

⑤刷保護膜:要對白乳膠進行除錯,當白乳膠刷在植物上時,植物不變色方可。

(三).植物群落樣地調查

植物群落的調查目的是:1、識別植物群落、2、瞭解植物群落的結構及其動態變化規律。3、闡明植物群落和環境因素的關係

樣方法是研究植物群落數量特徵的主要方法。

ⅰ樣方位置要選代表當地自然環境植被狀況

ⅱ樣方的面積選取方法:隨機選取一個最小面積地塊,統計其中植物的種類和種數與種類,然後逐漸向外擴充套件地塊面積,沒擴充套件一次登記一次新發現的種類,這樣不斷擴大地塊面積,直至基本上不再增加新物種為止。

在實際操作中,一般都是按照經驗來選取樣方面積。一般來說熱帶地區樣方面積較大,為100*100m,而北亞熱帶就較小了,喬木用10*10m面積的,而草本地用2*2m就可以了,溫帶一般用8*8m的樣方。

我們在劉灣村一具有代表性的山麓對該地進行了植物群落的調查,採用樣方法,用標尺線山腰圍成一個10x10平方米的正方形樣地,統計其中植物的種類和數量。

(四).觀察植物群落演替

生態系統的演替,是指隨著時間的推移,一種生態系統型別(或階段)被另一種生態系統型別(或階段)替代的順序過程。生態系統演替的原因可分為內因和外因。內因是生態系統內部各組成成分之間的相互作用,它是生態系統演替的主要動因。以內因為動因的演替,稱為內因演替。外因是外界加給生態系統的各種因素。以外因為動因的演替稱為外因演替。

在我們實習的地方,一進山門看見的山上的植物基本上都是馬尾松,因為它是荒山綠化的先鋒樹種。往裡走可以看見馬尾松逐漸減少,山上為常綠針葉落葉混交林,再往裡走馬尾松基本上消失,屬於常綠闊葉落葉混交林。到了實習地點後,植被變成與當地氣候、水文相適應的植物並最終演替成當地的頂級群落。

(五).山地垂直帶譜

指在山區由於海拔高度的變化而形成不同的植物分佈帶而言。從低海拔處向高海拔處上升,每升高1oom,年平均溫度約下降0.6℃,而相對溼度卻有增加。垂直分佈的模式是從熱帶雨林過渡到闊葉常綠樹帶、闊葉落葉樹帶、針葉樹帶、灌木帶、高山草原帶、高山凍原帶直至雪線。

在我們所實習的太白嶺,海拔高度;1000米屬於亞高山草甸和灌叢。

五.實習總結

在夏至未至的五月初,我們在辛老師的帶領下在桐柏山進行了為期四天的野外實習。這次短暫卻充實的實習讓我收穫頗豐!野外實習將老師課堂所講的知識與具體實際相結合,加深了對課堂所學基本知識和理論的理解,培養了理論聯絡實際的思維能力。

這次實習也是一次艱苦的行程,我們每天都要走幾十裡的山路,在這裡,我們觀賞了水簾洞風景區,登上了海拔1140的太白頂,還有淮河源,同學們不怕苦不怕累,堅持前進不掉隊!我們逐步樹立艱苦奮鬥的思想作風和勇於探索的科學求實精神。在行進的過程中,同學之間互幫互助,鍛鍊了大家的團隊精神,增進了相互之間的友情!

此次實習認識了很多原來經常見到卻說不出名字的植物,採集並製作了數十種植物標本,初步掌握這些動植物的形態特徵、生長生活習性、所屬科目、分類地位、生態分佈等知識。瞭解組織專業野外工作的基本方法,學會動植物標本的採集、處理及製作,為將來從事工作掌握必備的知識和技能。

這次的野外實習使同學們對地理科學有一個基本的初步的瞭解,培養同學們對大自然的熱愛,陶冶同學們的情操,達到轉變和鞏固學生專業思想和提高從事專業工作的興趣。

通過實習,也發現了自己生物方面知識的匱乏,對野外實習的準備不充分等問題。還有就是桐柏山的各項實習條件不是太好,植物、土壤的實習還是到寶天曼效果會更好一點。

實踐出真知,地理學專業更是如此,我們的實習也正是把我們所學應用於實踐,在實踐中學習,逐步成長。

六.參考文獻

地理野外實習筆記

地理科學實習報告3

地理資訊系統是地理資訊系統的專業課程,它是一門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課程。通過對該課程的課堂理論教學,我們已經基本掌握和了解地理資訊系統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演算法以及實現方法。可是理論知識不能脫離實際操作。於是開學初我們班就開始正式進入了本專業的實習。

這次實習的單位是xx。實習的內容是針對xx市的土地調查的內頁工作。內業階段主要有三方面的工作,一是整理外業調查成果,形成原始調查圖件和資料;二是依據原始調查圖件和資料,建設農村土地調查資料庫,彙總輸出土地利用圖件和土地統計表;三是編寫調查報告,總結經驗,提出合理利用土地資源的建議等。根據老師的安排我們小組的主要工作任務是地圖向量化及資料入庫。通過幾天的學習我們主要學習了xx軟體的使用,瞭解了xx屬性管理子系統是專門用於定義向量資料的屬性結構,並且進行視覺化編輯。它還提供了強有力的屬性庫建立、編輯工具。在xx系統中包含點、線、區、網、表五類檔案,而區域包括弧段和區兩種實體資料,相應地屬性也分為點屬性、線屬性、區屬性、弧段屬性和結點屬性五種。而地圖向量化是把讀入的柵格資料通過向量跟蹤,轉換成向量資料。柵格資料可通過掃描器掃描原圖獲得,並以影象檔案形式儲存。

這次實習,是結合二次土地調查進行的,雖然工作量比平時的上機練習要大得多,但是,因為結合實際,對於xx我們學到了更多,也掌握了更多。比如說工具條的使用、點與線的引數以及屬性的統改、圖例板的使用、地圖引數的設定、行政界線的交錯標繪等。

從第一次看不懂影像圖、對軟體功能的陌生到最後能獨自一人靈活運用xx完成資料輸入、出圖、建庫等一系列的高難度的水平。這一過程離不開老師的耐心教導。實習讓我學到了很多書本上學不到的東西,尤其是明白了團隊的力量。工作往往不是一個人的事情,是一個團隊在完成一個專案,在工作的過程中如何去保持和團隊中其他同事的交流和溝通也是相當重要的。一位資深人力資源專家曾對團隊精神的能力要求有這樣的觀點:要有與別人溝通、交流的能力以及與人合作的能力。合理的分工可以使大家在工作中各盡所長,團結合作,配合默契,共赴成功。個人要想成功及獲得好的業績,必須牢記一個規則:我們永遠不能將個人利益凌駕於團隊利益之上,在團隊工作中,會出現在自己的協助下同時也從中受益的情況,反過來看,自己本身受益其中,這是保證自己成功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通過這次實習,加深了我們對專業的深入認識和理解,增強了對於xx的使用,特別是在實習過程中,我親眼看到老師們對工作認真負責、精益求精、無私奉獻的工作作風。同學們團結互助的精神。讓我感受最深、受益最大。在短暫的實習過程中,我深深的感覺到自己所學知識的膚淺和在實際運用中的專業知識的匱乏,這時才真正領悟到“學無止境”的含義。實習,是開端也是結束。實習是每一個大學畢業生必須擁有的一段經歷,他使我們在實踐中瞭解社會,讓我們學到了很多在課堂上根本就學不到的知識也打開了視野,長了見識,為我們以後進一步走向社會打下堅實的基礎,展現在自己面前的是一片任自己馳騁的沃土,也分明感受到了沉甸甸的責任。在今後的工作和生活中,我將繼續學習,深入實踐,不斷提升自我,努力創造輝煌,繼續創造更多的價值。

總之,畢業實習使我獲得了人生第一筆寶貴的工作經驗,雖然在步入社會後,還有很多東西要學習,很多教訓要吸收,但我想我已經做好了足夠的準備,無論是心態上還是技能上。現代社會的競爭是殘酷的,但只要努力地付出,我的職業生涯就必定會開出希望的花,結出成功的果。

小編精心推薦閱讀

畢業實習報告|畢業實習報告範文 |實習心得體會|實習自我鑑定

地理科學實習報告4

1.實習目的和意義

綜合野外實習是地理科學本科專業重要的教學內容和環節,是理論聯絡實際、強化技能和能力培養的重要途徑。通過對野外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綜合考察和調查,能夠獲得更多典型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相關知識,拓展視野,陶冶情操,加深對課堂教學內容的理解,彌補課堂教學的不足,並初步掌握地理野外考察、調查方法和步驟。

2.實習時間、地點和線路

2.1實習時間

20xx年5月13日至20xx年5月19日

2.2實習地點

廣西北海

2.3考察路線

海底世界——北海銀灘——北海老街——北海金海灣紅樹林——潿洲島火山地貌

3.實習區域概況

3.1地理位置:北海市是中國廣西壯族自治區所轄地級市之一,地處廣西南端,北部灣東北岸,面向東南亞,位於東經108°50′45′~109°47′28′,北緯20°54′~21°55′34′之間,西北距南寧206公里,東距廣東湛江198公里,東南距海南海口市147海里。它背靠大西南,面向東南亞,南與海南省隔海相望,西瀕越南,是東南亞、中亞、西亞、非洲和歐洲各國與中國大陸海運最近的港口之一,雲、貴、川及廣西各省區對外貿易便捷的出海通道,也是著名的“海上絲綢之路”的始發港之一。

3.2面積:

總面積3337平方公里

3.3人口:

總人口135萬,其中市區人口43萬

3.4氣候

北海市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的南部沿海地區、北部灣東北岸,屬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溫、光、雨源充沛,氣候宜人。

北海市每年從春季開始雨量逐漸增多,溼度變大,有時會出現

陰雨連綿的天氣。夏季溫度不算太高,平均最高溫度為32-33℃,極端最高氣溫也不過36-37℃,但由於溼度大,人們仍會感到炎熱潮溼。夏季是北海多雨的季節,時常出現大到暴雨,月雨量可達300-400毫米,此時出門需要注意攜帶雨具。北海的秋季雨量銳減,秋高氣爽。到了冬季,雨量更少,月雨量約20-30毫米,天氣不冷,平均溫度在15℃左右。

3.5概貌:

環視市區,道路寬闊筆直,綠樹成蔭,四季飄香。碧藍的大海,明媚的陽光,沙白水淨的海灘,中西合壁、華洋並存的市區建築,環境優美的住宅小區,別具風格的綠化廣場,組合和諧,相映成趣,美不勝收。城市居民淳樸友好,珠鄉文化、客家文化、蛋家文化形成了鮮明的地方文化風貌。

北海素有“南珠之鄉”之稱,其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南陲,北部灣東北岸,總面積3337平方公里,約有139.46萬人口,海岸線長達500公里,地理位置優越。

北海所瀕臨的北部灣是中國沿海四大漁場之一,有經濟魚類600多種、蝦類10多種,海產品十分豐富。北海自古是南珠故鄉,這裡出產的珍珠素有“西珠不如東珠,東珠不如南珠”之稱,為珠中極品。北海盛產優質亞熱帶水果、蔬菜和花弈。

北海的貝雕、角雕、竹編工藝品美倫美奐。北海同時是中國煙花炮竹生產基地。在北海,你可以自由燃放煙花炮竹,五彩繽紛的煙花令你童心大發。

3.6景觀:

北海市擁有北海銀灘國家旅遊度假區和潿洲島、星島湖兩個省級旅遊度假區、冠頭嶺國家森林公園、山口國家紅樹林自然保護區、儒艮(美人魚)國家自然保護區、白龍珍珠城遺址、合浦漢代墓葬保護區和大士閣、東坡亭古建築群等一大批國家級、省級著名的旅遊景區(點),集“海、灘、島、湖、山、林”於一體,自然風光和人文景觀兼備。北海銀灘被國家列為中國五個最美的休憩地之一;星島湖是大型電視連續劇《水滸》拍攝的主要外景地,湖光山色,景色迷人;潿洲島是中國最大的火山島。島的周圍淺海生成的珊瑚礁,是中國最靠近大陸架的珊瑚礁,具有很高的開發價值。

4.實習觀察路線及其描述

4.1第一觀測點:海底世界

觀測時間:20xx年5月14日中午

觀測點編號:01

觀測點路線:水產展覽館——海獸廳——珊瑚海——珊瑚海海洋劇場展廳——高科技打造的無水水族館——負壓缸——海底隧道海——人鯊共舞海之角——豹表演場。

觀測點的意義:北海海底世界座落於北海海濱公園內,是以展示海洋生物為主,集觀賞、旅遊、青少年科普教育為一體的大型綜合性海洋館。

觀測點的位置:北海海底世界座落於北海海濱公園內。

觀測點的地理內容:北海海底世界坐落於北海海濱公園內,是以展示海洋 生物為主,集觀賞、旅遊、青少年科普教育為一體的大型綜合性海洋館, 分為a、b兩區。這裡有珍稀的海牛(美人魚)、鯨魚骨骼、龍蝦標本、千年海龜標本和奇特的亞熱帶魚類等2800多件展品和近千種海洋生物;還有水族箱、海龜池、海豹池、360度全方位透視海底隧道、潛水錶演、餵魚表演和人鯊共舞表演等。

4.2第二觀測點:北海銀灘

觀測時間:20xx年5月14日下午

觀測點編號:02

觀測點路線:沿海岸和銀灘觀測

觀測點的意義:北海銀灘面積超過大連、煙臺、青島、廈門和北戴河海濱浴場沙灘的總和,而平均坡度僅為0.05。沙灘均由高品位的石英砂堆積而成,在陽光的照射下,潔白、細膩的`沙灘會泛出銀光,故稱銀灘,北海銀灘以其“灘長平、沙細白、水溫淨、浪柔軟、無鯊魚”的特點,被譽為“天下第一灘”。

觀測點的位置:北海銀灘度假村位於風景秀麗的北海銀灘國家旅遊度假區內,北海銀灘西起僑港鎮漁港,東至大冠沙,由西區、東區和海域沙灘區組成,東西綿延約24公里,海灘寬度在30--3000米之間,陸地面積12平方公里,總面積約38平方公里。

觀測點的自然地理內容:北海銀灘度假區內的海域海水純淨,陸岸植被豐富,環境優雅寧靜,空氣格外清新。由於其具有“灘長平,沙細白,水溫淨,浪柔軟,無鯊魚。”的特點,可容納國際上最大規模的沙灘運動娛樂專案和海上運動娛樂專案,是我國南方最理想的濱海浴場和海上運動場所,所以被海內外遊客所深深地吸引。北海銀灘的沙質,均為高品位的石英砂,沙灘中二氧化矽(石英)的含量高達98%以上,為國內外所罕見,被專家稱為“世界上難得的優良沙灘”。沙子晶瑩潔白,掬一把在手裡,如精鹽一般。因為沙子細膩緻密,遊人在潮水剛退去的平坦寬闊的海灘漫步,甚至連腳印也不會留下。這一灘碎銀,便是無價的富礦。石英砂是製造玻璃、搪瓷、光學儀器等工業品的上好原料。

4.3第三觀測點:北海老街

觀測時間:20xx年5月15日上午

觀測點編號:03

觀測點路線:沿珠海路觀測

觀測點的意義:廣西北海的珠海路以其歷史悠久及房屋建築風格的特殊,於20世紀80至90年代備受中外專家、學者的關注。該路建於20世紀20年代後期。它的建成與當時北海建制的升格有關,並經歷了一段曲折的過程。 觀測點的位置:北海市珠海路

觀測點的自然地理內容:北海老街——珠海路是一條有一百多年曆史的老街,始建於1883年,長1.44公里,寬9米,沿街全是中西合璧騎樓式建築。這些建築大多為二至三層,主要受19世紀末葉英、法、德等國在我市建造的領事館等西方卷柱式建築的影響,臨街兩邊牆面的窗頂多為卷拱結構,卷拱外沿及窗柱頂端都有雕飾線,線條流暢、工藝精美。臨街牆面部不同式樣的裝飾和浮雕形成了南北兩組空中雕塑長廊。

4.4第四觀測點:北海金海灣紅樹林及海岸

觀測時間:20xx年5月15日下午

觀測點編號:04

觀測點路線:紅樹林——紅樹林海岸

觀測點的意義:金海灣紅樹林生態休閒度假旅遊區是我國極富濱海溼地風情和漁家文化內涵的黃金景點。

觀測點的位置:位於北海市區東南方約15公里處。

觀測點的自然地理內容:金海灣紅樹林景區內有紅樹種類7種:白骨壤、桐 花樹、秋茄、海桑、滷蕨、木欖和紅海欖;整個景區面積約20平方公里,由紅樹林觀光帶、金灘和主園區三部份構成。區內擁有一片XX多畝的海上“森林衛士”——紅樹林,百種鳥類、昆蟲、貝類、魚、蝦、蟹等生物在此繁衍棲息,是我國罕見的海洋生物多樣性保護區。

景區內的紅樹林屬於沙地紅樹林,約XX多畝。金灣沙地平坦、陽光充足、降雨充沛,非常適宜紅樹林的生長。紅樹林也是陸地與海洋間特有的景觀。紅樹林是一種特有的木本胎生植物,紅樹胎生的方式非常特殊。紅樹種子成熟以後不掉落,而是在母樹上發芽,向下伸展出幼根,將胎根暴長成莖,上端生出兩片葉子,變成一棵幼樹。幼樹一旦長成,便自行從母樹上脫落。由於莖和根較重,幼樹便垂直下墜,幼根很好地插入海灘泥中,繼續獨立地生長,一至二年後便可長成一株小灌木。從種子成熟到完全成材,紅樹的這一系列創造生命的過程,完全可以和哺乳動物生養後代的行為相比。適應海水,胎生幼樹,紅樹的這兩種特性是植物中獨一無二的,所以它受到世界許多國家科學家和民眾的高度重視。此外,紅樹林還有個奇特的功能,它的根葉可以濾去使植物死亡的鹹水,因而是惟一能生長於熱帶地區沿海灘泥和海水中的綠色灌木。

在金海灣鬱鬱蔥蔥的紅樹林和浩瀚的海天之間,是一望無際的迷人沙灘,金海灣的沙灘遼闊、純淨,雖然和與沙質細白著稱的銀灘相隔不遠,卻呈現出迥然不同的令人驚豔的金黃,遠遠望去像是鑲在岸邊的一條金色絲帶,這片沙灘因此得名金灘,金海灣紅樹林生態休閒度假旅遊區也由此命名,金灘綿延20多裡,灘平坡緩,沙質細膩,因為紅樹林的原因有著豐富的海產品資源。退潮時寬廣的沙灘上留下無數的貝類、螃蟹、沙蟲、泥丁,當地的漁民男男女女都走出家門拿著工具準備去趕海,他們的工具分為兩種鋤頭和鏟子,男的力氣大用鋤頭,女的力氣小用鏟子。看到沙灘上有小洞,洞口裡有水並有小氣泡,那就說明洞裡有東西,這時要求動作非常快把小洞挖開,迅速掏出裡邊的東西,有時是沙蟲,有時是貝類總會有意想不到的驚喜哦!說到這時有些朋友忍不住要躍躍欲試了,那麼一會我們到主園區後,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到我這報名領取工具,小扒犁和小竹簍跟隨漁民一起在沙灘上去趕海,摸螺、捉蟹、挖沙蟲、挖泥丁,體驗漁民生活。經常有很多遊客在趕海的過程中,不僅學會了摸螺、捉蟹、挖沙蟲的技巧,而且還確確實實收穫了不少的海產品,樂趣無窮!

體會與收穫

這次綜合地理野外實習北海之行不僅讓我們豐富了地質、地貌等自然地理和人文知識,進一步提高了我們對地理科學這個專業的認知程度。在這個野外實習實踐過程中,我們學會了如何使用自身所學的知識來對我們生活或專業領域內碰到的一些現象及問題進行廣泛的思考,並尋求出呵護主客體雙方利益或多方利益的博弈機制。

本次野外實習,可以活也算得上是一次畢業旅行,沿途到處流溢著無限的地質地貌和海灘風光。在看過很多地方後,我們會發現,有差別的地理基礎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地域發展前景,這一點我們可以在北海老街的文化景觀——建築景觀上看出來。當地的氣候、水文、地貌、植被、土壤等地理要素決定了其主要的建築骨骼,而文中的一些宗教、政治等因素也是一個地域所具有的特點。

任何在地理空間存在的事物都能在它所處的地理環境中找到能與之對應的地理因素(自然地理六大要素:氣候、水文、地貌、土壤、動物、植物),而自然地理與人文地理相互作用而產生各種地理人文景觀現象的分析要素、方法則是在本次實習過過程中感覺到應該鍛鍊的地方。也就是說,以後要通過綜合地理學各種理論、方法來綜合分析各種地理空間現象。

地理科學實習報告5

一、實習工作介紹

本次實習主要做地理資訊系統的資料錄入。

地理資訊系統,利用地理資訊,把電力裝置繪製到地理圖裡面,然後客觀的反應出電網的佈局,同時儲存各種裝置的資料和使用者的資料,將gis地理資訊系統與營銷系統結合,使得電力資源管理更有秩序。

地理資訊系統(下面用到,只寫簡稱"gis"),只要由客戶端軟體和一個伺服器組成,客戶端軟體有著各種裝置的圖形,類像cad,這樣能快速的畫出各種電力裝置,這次實習,我主要用客戶端軟體錄入電力網的各種資料。

x月底,我們xx駐點要完成中壓圖,所以我又由低壓轉向了中壓,繪製中壓比低壓麻煩複雜,繪製中壓時,在看文件的同時,還要看外業隊拍回來的相片,以確認刀閘,跌落式熔斷器等開關的接線順序,因此在畫圖速度上,比畫低壓慢了很多,畫一條不大的中壓,至少要幾天。

x月初,我們基本完成繪圖,開始導表。導表,就是利用之前畫圖時記錄下的座標(用excel按順序排列),將之前一個沒畫上的虛擬電錶,通過導表,將虛擬表畫進圖中。

導表前,要將表做好,將使用者,對照相應的座標,在這導表過程中,我發現了之前的導表效率很低,因此我根據學得一些程式設計知識,應用在excel中,利用公式對一些項進行填寫。

二、實習心得

x個月的實習,過幾天就就結束了,這次實習中,讓我學到了不少,知道社會與學校有著很大的不一樣。

在這次實習中,除了工作得到鍛鍊外,我們的生活,也得到了鍛鍊。來這裡鍛鍊後,我們才知家裡父母的艱難之處,可能我們現在體會到的還沒有父母的一半。但是,也讓我們體會生活艱難。以前,在學校生活,沒有錢了,就向家裡拿,過得輕輕鬆鬆;回家了,也不用愁什麼,有吃,有穿,有玩,生活過得樂融融。但是來到xx之後,這種無憂慮的生活,被打破了,徹底的改變了我對生活的一些態度。中國人都說民以食為天,來到xx後,我首要解決的是吃飯的問題,以前認為煮飯是好簡單,當真的要去做時,並不是那麼容易,什麼都要買。

人人都說,想在社會獲得一個立足之地,就要有足夠的有脈關係,和良好的社交能力。在來xx公司實習後,我雖然沒有深刻的體會到那句話的意思,但是我也深深的知道人脈和良好的社交能力的重要性。具備良好的社交能力,在工作中,能得到很多的好處,如職位進升;具備良好的社交能力,就能讓你在領導人眼中閃閃發光。當然也要工作能力上有很好的表現,如果僅工作能力上很好,但是沒有良好的社交能力,領導也不會看到你這個閃閃發光的星星,基本永遠埋沒在這個低層,得不到提升。所以在具備良好的工作能力後,也要具有良好的社交能力。

說到工作,就要說到薪水,說到薪水,那就說到錢了。錢,是這個社會人人都想擁有,並要擁有很多的東西。來到xx之後,我更深刻的體會到錢的強大作用。xx的物價比xx還高,超出了我們的預料。我們吃一餐飯,就要x元,這樣的消費,首個月沒有領到薪水時,手中的那點錢就如杯水車薪,不夠用,最後公司知我們的狀況後,各我們預支了部份薪水,才勉強過完第一個月。來到這裡實習,什麼都要講都錢,吃飯要錢,生活要錢,出門要錢,什麼都要用錢,那點工資差點不夠我們的支出。來到xx羅定後,與以前的同學在xx開了間購物店,最後也因資金問題,戈然而止,這時知道錢更重要。雖然知道錢很重要,但是我也不是拜金主義者,我的錢夠我用,夠我投資即可,錢多了,用不完,也沒用,不能像某些人,為了有更多的錢,鋌而走險。

在這次工作中,雖然與我的專業關連不大,但是它至少要用到電腦,這個也是我的愛好,我對電腦的程式設計等,都有著深度的熱愛,這個應是我熱愛自動化的一個分支吧。這次實習中,沒有要程式設計序軟體,但是在用excel時,用到了程式,顯示出了excel的強大,同時也把我的寫程式能力小小的顯示了出來。由於之前都是用複製貼上,人工計數,這嚴重的影響工作效率,有了我編寫的公式後,能大大減少複製,貼上,計數的工作量,進而提升了工作效率。這次小小的事件中,讓我知道了,大學時,學校讓我們學習多元化的作用。有人曾對我說,你什麼都會,你卻什麼都不精,這有什麼用。但是從這個事件中,可以看到,學習多元化的好處,雖然不精,但是並不是所有應用時都要精通才能應用。學習的多元化,能讓我們在日後生活中,有要用到時,就能巧妙用到。經這次事後,我更要堅我的學習多元化,如果能所它學精,就把它學到精,日後必有它用武之地。

地理科學實習報告6

一、實習目的

地理資訊系統是近年來迅速發展的一門學科,並且廣泛運用到各方面,所以作為該專業的我們具有實踐應用能力是很重要的,畢業實習是對我們x年來所學課程及實踐應用能力的一個整體檢驗。通過實習,要求我們對目前社會或企業的前沿知識或技術有所瞭解,明確在未來工作中的學習方向,並且從中找到自己的差距和不足,同時自己的能力和軟體應用水平在實踐中也會得到全面提高。要求學生能將所學的地理資訊系統的基本理論、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應用到資訊化建設中。

主要任務,熟練運用所學的xx軟體完成相關資料的編輯處理。將所學的知識應用於實踐中,協助完成所在單位的不穩定耕地資料庫建設工作。通過x月實習加深和鞏固所學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積累一定的社會工作能力,學會如何為人處事,如何提升自己和實現自我價值。

二、實習單位簡介

實習單位是xx第一測繪院。xx第一測繪院是xx測繪局直屬的事業性測繪單位,是國家測繪局首批授予的甲級測繪資格單位。改革開放三十年來,形成“以專案為依託,產學研一體化”的指導思想,堅持以人為本,夯實基礎,努力構建科學發展、和諧發展的工作環境,現已發展壯大成為xx規模最大,實力最強、裝置精良、快速反應的綜合性測繪隊伍。

三、實習內容

在單位實習的時間裡,我從事的是不穩定耕地資料庫建設工作,主要負責資料的初步處理工作,包括資料格式轉換,地圖定位,採集耕地點,檢查耕地點是否有漏畫、多畫、多加點、少加點等,檢查微短線,拓撲構面等工作,採用的軟體是xx。這個專案要求我們在掌握一定的x相關專業知識上,細心、耐心、認真有責任心有毅力的進行工作。而嚴格要求自己,做到遵守單位規則制度,積極進取工作,是資料庫建設人員必須具備的應有素質。

四、實習步驟

(一)在進單位的前x個星期,學校指導老師根據我們具體情況進行實習前的培訓。首先是思想上的教導,思想是人的靈魂,是人的內在力,要想把實習任務完成好,首先要把思想調整好。在老師的尊尊教導下,我對實習有了更為深層次的理解,更明確了我的工作目標,在思想上使我對未來的工作有了新的認識,在行動上使我對未來人生有了新的規劃。

然後,複習和熟悉一些基本技能和專業知識,因為x第一測繪院主要使用的GIS軟體x,所以指導老師針對單位需要給我們進行的培訓的主要內容是:x軟體的安裝,熟悉基本步驟,瞭解注意事項;其功能模組有圖形處理,庫管理,空間分析,影象處理,實用服務。基本複習完這些對操作x軟體就比較熟練了,用得比較多的是圖形處理和影象處理這一功能,對資料的處理很有用。熟悉了這些,相信在實習中能很快的學習和完成工作。

(二)在進入單位真正工作後,我們主要用到的幾個功能是檔案轉換、影象分析、輸入編輯。我們的工作是從事不穩定耕地資料庫建設工作,在整個過程中我做了資料格式轉換,地圖定位,採集耕地點,檢查。

(三)實習完成後,寫實習報告,領悟與反思,為今後工作有一定規劃與理想。

五、實習總結和感悟

實習是大學進入社會前理論與實際結合的最好的鍛鍊機會,也是大學生到從業者一個非常好的過度階段,更是大學生培養自身工作能力的磨刀石,作為一名即將從學校畢業的大學生,能否在實習過程中掌握好實習內容,培養好工作能力,顯的尤為重要。其次,團結協作,善於溝通,是我們從事工作的基本。一個部門肯定不只你一個人,作為部門一分子,你若想把本部門的事做的出色,那你必須把部門成員團結起來,發揮集體的力量,那樣才能事半功倍!而溝通是人形成良好人際關係的途徑,好的人際關係,才能打造一個好的工作氛圍,才能有利於工作的進行。這次的經歷是實實在在的,就感覺自己每天都在進步,每天都能夠接觸新的事物,一點一點的吸收進去。社會是一所最好的大學,果然沒錯。展現在自己面前的是一片任自己鞭策的沃土,也分明感受到了沉甸甸的責任。在今後的工作和生活中,我將繼續學習,深入實踐,不斷提升自我,努力創造業績,繼續創造更多的價值。

總之,這段實習所學到的知識將為我以後工作之路點亮了一盞明燈。

地理科學實習報告7

作為一名地理科學專業的本科生,將所學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是非常重要的。按照學校的要求,我在暑期進行了兩週實習。通過實習,初步瞭解了授課的基本流程,相信這次實習為我大三的專業課程學習會有一定的幫助,也為今後工作積累一點的經驗。現在,對這十來天的實習生活做一個大體的回顧。

一、備課

備課是一項艱鉅複雜的工程。備課時不僅要對說講述的內容熟悉掌握,而且要有主有次、重點突出。這樣才能在有限的上課時間裡,完成自己的授課任務,使學生更好地掌握所學知識。因為地理學科是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邊緣學科,和其它學科有很密切的聯絡。備課時不僅要注意對本學科知識的熟練掌握,還要注意其它學科的融會貫通。考慮到地理知識的理論性強,學生很難領會。我特地增加了一些圖片模型,是地理知識形象化、具體化,使學生們便於接受。如講到褶皺地貌時,因為我們地處平原,學生大多沒看見過褶皺地形。如果在課堂上展示褶皺模型和做書本擠壓成褶皺的實驗,就能使學生更好地理解什麼是褶皺地貌及褶皺地貌的形成原因。如在講解民風民俗時,適當地選取一些有代表性的圖片視訊,當地的標誌性建築,節日活動時的視訊錄影等等,能給學生一種身臨其境的感受,使學生對當地的民風民俗一目瞭然。

二、教學儀器的應用

隨著教學裝置的現代化,多媒體技術在學校教學中越來越普及。在教學過程中,應充分應用新技術。由於本人電腦知識的缺乏和操作不熟練,為了不在課堂上出差,這回我可把電腦知識惡補了一回。對地理模型的選用,也要注意大小,既要讓全班同學都看得見、看得清,還要方便易拿,不給教學活動造成麻煩。在展示完後,要放到學生們看不見的地方,不要影響學生的注意力。在照片的選擇上要注意它的數量,太多,容易分散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只注意圖片,而不重視所講內容,本末倒置。太少了容易忽略一些代表性的事物,學生不能更好地熟悉當地人文現象,對所學知識一知半解。

三、授課

站在講臺上和坐在下面感覺就是不一樣。課堂授課使一項組織性的工作。在課堂上要適當地分配時間,對講解內容有輕有重,既要面面俱到又要突出重點。不失適宜地展示一下教學模型、圖片、視訊等,不僅能緩解一下課堂的緊張氣氛,還能增強同學們的學習興趣,加強對知識的理解。

注意事項:

板書,雖然多媒體技術普及,但一手漂亮的板書還是不可缺少的。板書能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同時彌補多媒體一閃而過的缺憾;

課堂紀律,良好的課堂紀律是授課活動順利進行的有力保障。上課時要注意那些開小差的學生,適時地提問他們一些問題,使他們的思緒回到教學能容上來。但注意不要太難,學生回答不上來,會打擊他的自尊心,不利於他們對後來課程的聽講。對那些調皮搗蛋的學生,則要“嚴加看管”。

四、學習總結

總結是對以前所學能容的重現與再認識。總結做得好,既有利於對所學知識的理解應用,還有利於對後續知識的學習掌握。教師在帶領學生做學習總結時,還要引導學生對課外知識的拓展和與其它學科的聯絡,要把知識學活、用活,應用到實踐中去。

五、實踐體會

加強專業知識的學習。“書到用時方恨少”,對於地理專業的學生來說,雖然掌握了一定學科知識,但是面對學生們提出的問題和無限的想象力,也會感到迷惑不解,力不從心。因此要加強專業知識的學習,提高自己的學科知識,為將來走向教學崗位後,能更好地和學生交流。

多參加實踐活動。理論不等於實踐,在真實的課堂教學中,常會遇到一些突發事件,是課本知識所不能預料的。多參加一些社會實踐活動,提高自己的應變能力,保障教學活動的順利進行。

地理科學實習報告8

今年7月中旬,為了深刻認識和鞏固地質學和自然地理學知識,我們13級人文城規跟隨著唐院長來到韶關進行我們大一暑假的實習。韶關位於間歇上升區,流水侵蝕作用強烈,造成峽谷眾多,山地陡峭,以山地丘陵地貌為主。而且地質構造複雜,地層發育基本齊全,岩溶地貌廣佈、種類多樣,巖類以紅色砂礫岩,砂岩、變質岩、花崗岩和石灰岩為主,丹霞山更以獨特的紅巖地貌聞名於世。

第一天我們在去帽峰山的途中觀察到典型的平臥褶皺,沉積時是水平的,後來由強烈的擠壓力和構造變動使地表發生塑性變動,主要是碳酸鹽巖和石灰岩,厚度都大於1米,屬於巨厚層沉積。

馬路的對面採石場,有典型的斷層構造,中間接近水平,兩邊近於直立,根據山體兩側岩石的顏色和巖性差異,判斷可能為正斷層。不難看出,這一帶的泥盆紀的地質運動比較活躍。可以推出,平臥褶皺受到斷層干擾。

隨後,我們來到帽峰公園南部,沿著公路由北往南走,出露地層由新到老,觀察岩層產狀及性質,可以明顯發現開始是以泥灰岩為主,伴有粉砂岩、泥質灰巖、頁岩,後來以石灰岩為主。中部存在較多層間揉皺,小型斷層,考慮到屬於海相沉積,初步判斷為潮間帶到潮下帶過渡型別,地層由幾釐米的薄層變為幾米的厚層,說明沉積環境由複雜多變變為穩定,北側為帽子峰組,南側為天子嶺組。

最後,我們來到武江邊觀察河流的發育,河流在彎道處存在橫向環流,使凹岸侵蝕後退,凸岸堆積生長,而在河流一側可觀察到三級河流階地。

7月10號我們乘車到達廣東韶關芙蓉山國家礦山公園,首先觀察的是石炭系下統、石凳子組的斷層構造,觀察到上盤相對上升,下盤相對下降,所以判斷為逆斷層。返回出口的路上觀察到灰白色帶狀的方解石脈。

步行到達芙蓉山的石炭系下統測水組的煤窯所在地,主要成分為煤矸石。往上步行到達古生物化石的沉積地點,圖示為挖掘化石所獲。

在登山終點,我們觀察到喀斯特地貌中的溶蝕窪地、峰叢及芙蓉湖的秀美景觀。芙蓉湖岸邊,我們觀察到山體的向斜構造,向斜判斷依據為岩層受到水平地質運動擠壓後岩石由老變新以及地形起伏狀況。

第三天,我們去到了丹霞山世界地質公園。世界上由紅色陸相砂礫岩構成的以赤壁丹崖為特色的一類地貌均被稱為丹霞地貌,丹霞山便是這類特殊地貌的命名地。

隨後,我們進入了丹霞山景區。一路往上走,我們來到了的陽元石景區。陽元石已經有30萬年的歷史,被譽為“天下第一奇石”、“天下第一絕景”。它的性質是蝕餘石柱,其巖性屬於碎屑岩類(包括砂岩、長石石英砂岩、礫石巖)。陽元石是由於地殼抬升後,兩組岩層相互交叉,流水沿著節理面侵蝕搬運,即是由垂直節理髮育而形成的。在陽元石的表面我們能看出水平層理,這是由於岩層巖性軟硬不一,軟層被侵蝕凹陷,硬層不易侵蝕被保留而形成的。

後來我們又坐上車,來到了一處性質為水平韻律層理與節理髮育的地貌點。它是由於地殼抬升後巨大巖塊由錯落方法墜落形成,而又由於其下錯的巖塊形似向上爬行的鱷魚,故稱“鱷魚上山”。其岩石的本色是紅色和白色,但因雨水沖刷而發黑。岩石的沉積層基本上為水平層理,其上的黑色條帶上有鵝卵石,反映了河流相與湖泊相轉換的古地理環境;岩石的紅色部分反映的是交錯層理和斜層理,其傾斜方向代表古水流方向和流速大小。

第四第五天我們來到馬壩人遺址、大峽谷,這是實習內容的最後一部分了。在路上我們還看到一個滑坡體現場,我們親自爬到滑坡體的對面進行觀察,老師們給我們介紹了滑坡體形成的特徵以及我們面對滑坡體可以採取的一些防護措施。真正到野外實習了我們才會發現,原來生活中,身邊的事物就蘊含知識。在你經過一大堆黃土的時候,你絕不會想到那叫滑坡體,也不會想到我們還總結出它們的特徵以及應對措施。

要觀察大峽谷,光有觀察力還不夠,還要有體力。在大峽谷中我們可以看到跌水、瀑布等,在汗流浹背之際感受水流衝下來引起的氣流,真的是應了那句廣告詞“透心涼,心飛揚”。當然,那一千多級的階梯更是考驗人,所以我覺得我們去實習不僅僅是收穫知識,更是磨練人的一個過程。當有想偷懶的同學問院長可不可以不爬的時候,院長調侃地說,你可以不上來,但一定要下去。是的,大峽谷下面沒有纜車,所以只能通過爬樓梯的方式上來。但是當你重返“地面”的時候,你會為自己自豪的。

最後一站就是馬壩人故址。在炎熱的夏天我們步入溶洞之中,不禁佩服古人竟會找到如此宜居之地。

為時五天的實習,你會發現你不僅僅在思維能力上得到極大提高,更能練就堅持的毅力。和組員一起分工合作,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以不一樣的視覺來看生活!

地理科學實習報告9

時光如白駒過隙,轉眼間來到XX外國語中學的實習已經七週了。初入校園,聽到第一聲來自學生的問候,讓我們對接下來的實習生活充滿了期待。聽課,備課,講課,開展活動,漸漸的我們對教師這個職業有了更深的理解,老師們的悉心指導讓我們學到了很多。

聽課

在XX老師的帶領下,我們正式開始了實習。實習第一週,主要以聽課為主,一整天都在聽課和去聽課的路上。我們聽了許多老師的課程,對我們的幫助非常大。在聽課的過程中,我們除了關注老師對於知識的講解,還特別關注了老師的教學方法,比如利用多媒體形象的表示地球的公轉,讓學生通過觀察總結公轉的意義;或者在課堂小測之後,相鄰六個人為一組,通過討論對答案,在發現答案不同時去找出正確答案,這不僅僅加強了學生們合作學習的能力,同時也充分發揮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備課

第一週的聽課結束後,就進入進入備課的階段了。備課-做課件-試講-修改教案,迴圈往復,精雕細琢,直到設計出滿意的課堂。大家相互討論,交流自己的想法,確保正式上課時有出色的表現。在辛苦備課的同時,也收穫了很多,一節好的教學設計離不開老師和同學的幫助。

試講是對教案的第一次演練,每一次的試講大家都會積極參與評課,分析優缺,共同進步。

正式上課

在老師悉心的指導下,我們開始了我們人生中的第一次正式上課,站在三尺講臺上,頓時感到作為一名老師的使命感,看著講臺下可愛的學生,緊張感便煙消雲散。在正式上課之後,我們聆聽指導老師的意見,彼此之間也相互評課,在每一次上課後都進行教學反思,為了讓下一節課變的更好。

班主任工作

作為實習班主任,我們每天固定的任務就是看班。上午看大課間的跑操或者自習,中午看午讀,晚上看晚讀。有時會幫班主任看輔導課。哪裡需要我們就出現在哪裡。通過班主任實習,我們體會到做班主任的辛苦,同時也體會到班主任為了學生所付出的努力。

開展班會

開展班會是班主任工作重要的一部分,在班會課上,老師與同學積極互動。不同的班級有不同的主題,自主設計的主題更為貼合學生的實際,也鍛鍊了我們設計與開展活動的能力。

老師的慰問

11月7日下午,李子蓉院長、陳大湧老師、黃初龍老師以及曹滿老師來到XX外國語中學慰問地理實習隊。院長及老師與我們親切交流,老師們對我們的實習給予了肯定的同時,也向我們表達了“做更好的教師,而不只是教書匠”的期望,實習隊的每一位成員都牢記老師們的教導,對自己的教學過程存在存在的不足進行更深入的反思,不辜負老師們的殷切期望。路還很長,我們要學習的還有很多,感謝老師們對我們的指導,正因為有老師們平時的嚴格要求,才可以勝任如今的實習工作。諄諄教導猶在耳畔,未來我們會加倍努力。

小結

感謝外國語中學提供如此優越的實習環境!感謝姚老師、吳老師等優秀教師的指導,讓我們在充實的實習生活感受到了成為一名教師的真切感,也讓我們體會到要成為一名真正優秀的教師,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行是知之始,相信在不斷的實踐中,我們會有更大的收穫,未來可期。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zhezhai.com/zh-tw/fw/shixi/ew5v2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