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者齋 >

範文 >工作方案 >

戶外服裝的選擇方法

戶外服裝的選擇方法

導讀:服裝知識 你外出野營時所攜帶的衣物必須具備兩項主要功能:首先它們要保護你不受雨、雪、狂風等惡劣天氣的傷害;其次,它們要使你在各種氣候中進行不同活動時儘可能舒適。

戶外服裝的選擇方法

戶外服裝的最好選擇是建立一個多層衣物組成的服裝“系統”,穿著不同的組合就能適應不同的行動和環境。

一些重要概念:

分層(Layering)分層就是穿著幾層較輕的衣物,而不是隻穿厚厚的一兩層。分層著裝“系統”更加靈活(氣候變化時,你可以增加或減少一層衣服)並且效率更高(多層衣物能在你身體周圍滯留更多的空氣,使你感到比一層衣物更加暖和,而且在揹包裡佔用更少的體積)。

導汗(Wicking)貼身穿的一層衣物要能把活動中面板出的汗吸收並且傳導散發到外層衣物中去,使你的身體保持舒適,這個過程叫做”導汗“。導汗功能在溫暖環境裡使你的身體更加乾爽舒服,在寒冷環境裡有助於保持身體溫暖。在嚴寒環境中,導汗功能是十分重要的,如果穿一件導汗能力差的內衣,它不能把活動時出的汗傳匯出去,溼溼的不舒服不說,一旦停止運動,身體產熱量下降後,汗液蒸發會繼續吸取身體熱量,容易造成凍傷,而導汗性強的內衣會在活動中就把汗液傳匯出去,保持身體乾爽溫暖。

防水(Waterproof)在野外會遇到各種天氣,穿身溼衣服在雨裡行走是很讓人喪氣的。防水是野外衣物“系統”的一項基本要求,對保持體溫和身體舒適是很重要的。

透氣(Breathability)當氣溫升高或活動量增加時,你希望出的汗和熱量能夠散發出去。衣物的這項能力叫做“透氣性”。透氣性和衣物的面料和樣式設計有很大關係。在寒冷天氣,透氣性強的衣物會把活動中出的汗散發出去,而透氣差的衣物內部則可能汗液凝結,出現積水現象。

第一步:考慮你自己需要哪幾層衣物

野外服裝按層可以基本分成4層:內衣,單衣、保暖層和外衣。每一層在這服裝“系統”裡負責一項特定功能。是否需要攜帶某類衣物,取決於你的野外計劃。

內衣(Inner layers)內衣是直接貼身穿著的衣物。它的主要功能是把汗從面板傳導開,使面板乾爽,並且有一定保暖作用。如果你面對的是較涼或寒冷天氣,而且進行會有較多出汗的運動,你就應該穿一層導汗功能較強的內衣。適應於不同的活動和氣候條件,導汗內衣有不同的厚度。

單衣(Mid layers)單衣主要指平常穿的短褲、T恤、單褲和長袖衫等。單衣主要在暖和的天氣提供基本的保護和一定的保暖,一般在溫暖的好天氣進行短途外活動時使用。選擇時要選擇舒適、耐久和輕巧的。請大家注意,即使在夏天很熱的時候,也不要打赤膊,強烈的太陽會把面板晒傷的,在有灌木的路上行走,也要穿長褲,短褲容易被劃傷。

保暖層(Insulation layers)保暖層是使更多的空氣滯留在身體附近,在保持身體溫暖中起主要作用。保暖層衣物要鬆軟、輕暖,並且儘可能地佔用較少的體積(有時需要進行壓縮)。它要有透氣性,以使汗水排出。因為潮溼會使衣物的保暖能力大受影響,所以保暖層在潮溼情況下的保暖能力和乾燥速度是選擇保暖層時一個重要的因素。

外衣(Outer layers)外衣主要作用是防風、防雨和雪。但是同時要有一定透氣能力以能把汗散發出去。野外活動一定要攜帶一件功能外衣。

第二步:選擇面料內衣

棉(Cotton) ——棉布在乾燥時是十分舒適的,但是它吸汗後傳導不出去,溼溼地貼在身上,導致大量的熱量散失。而且棉布乾得很慢,也使人不舒服。所以在寒冷環境下,不要採用棉製內衣。

真絲(Silk) ——真絲的導汗能力不錯,穿在身上特別舒服而且輕巧,但是不如下面幾種面料耐久。有些品種的真絲在清洗時需要特殊處理。

聚丙烯(Polypropylene) ——最早的人造化纖材料,導汗能力很強。早期的產品有股怪味並且越洗越鬆散,新產品已經克服了這些缺點。

多種新型化纖面料 ——隨著新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功能性化纖面料問世,這些化纖面料共同的特點是導汗能力強,能快速地把汗散發出去,乾燥較快,耐久性更好,穿著的舒適性也越來越好。這些化纖中比較好的品種有MTS、Coolmax、杜邦中空棉等。

單衣

棉(Cotton) ——棉面料是熱天氣野外活動的很好選擇。它穿起來舒服,而且涼爽,特別熱時你還可以把它浸溼來給自己降溫。棉布是T-shirt和短褲等夏天用衣物的首選面料。

尼龍(Nylon) ——輕,耐久,不吸水,尼龍也是戶外活動用的短褲、長褲和T-shirt的不錯選擇。尼龍有不同型別,即可在寒冷時使用,又可在熱天使用。大部分現代品種的尼龍都比較柔軟,穿著舒適。

導汗材料(Wicking Materials) ——有人就把導汗內衣當作單衣來穿,這也挺好的,這些衣服即可以保持身體乾燥,有一定保暖作用,有什麼不好呢?

毛料(Wool) ——很棒的天然保暖物,毛料對於普通或偏冷的天氣都是適用的。毛料在潮溼的情況下保暖性依然很好,只是穿著有些扎的慌而且在揹包裡比較佔地方。

保溫層

毛製品(Wool) ——很棒的天然保暖物。毛料在潮溼的情況下保暖性依然很好,但是乾的比較慢,容易沾上塵土,而且在揹包裡比較佔地方。

抓毛絨(Fleece) ——抓毛絨是指一類化纖面料,十分鬆軟保暖。這一類化纖材料應用廣泛,從厚度到型別都有很多變化。穿起來十分舒適,甚至溼了仍然很保暖,乾的很快而且很輕(大約只有毛衣的一半)。抓毛絨產品有很多種,長衣、長褲、背心、帽子、手套等。傳統的抓毛絨的防風性很差,但是新型產品往往增加了防風(wind-stop)夾層,效能有了很大的提高。

羽絨(Down) ——天然的而且是目前最好的保暖材料。因表面含一層油脂且可聚集大量空氣,質輕且保暖效果極佳,但一遇水就失去保暖性。羽絨製品的含絨量是保暖效能的重要指標,含絨量太低保暖性難以保證。而且不同羽絨品質有不同膨充體積。這個品質用“Fill Power”來衡量。Fill Power是指一盎斯羽絨在68.4克壓力下有多少立方英寸體積。F.P.越高品質越好,但也越貴。高品質羽絨的F.P.可達750—800+,但一般500—600也不少。

外衣

外衣一般可分為3類(見下)。每類都有自己的一套特點,為人們提供不同水平的防水、防風和透氣功能。要選擇一件合適的外衣,先想清楚你活動的特點和環境情況,然後考慮下面列出的一些特徵。

耐水/透氣材料(Water-resistant/Breathable Fabrics) 優點:防風,有一定防水性,透氣性優良而且比其他品種更便宜。 缺點:防水性不夠好,不能在大雨裡保持身體乾燥。 典型用途:耐水/透氣材料在乾燥或溫暖的情況下是很好的,這種環境下透氣性十分重要而碰到惡劣天氣的`概率比較低。

防水/不透氣材料(Waterproof/Non-Breathable Fabrics) 優點:完全防水,比防水/透氣材料便宜 缺點:透氣性差,這在天氣熱或活動量大時會讓人很不舒服。為了把潮氣散發出去,這類材料做的衣服都較肥大(象雨衣)以利於散熱和汗。 典型用途:因為不透氣,大部分人都不喜歡長時間穿這類衣服。但是它們防水性很好而且確實便宜,可以放在包裡做備用。

防水/透氣材料(Waterproof/Breathable Fabrics) 優點:這種面料有較強防水能力,而且有較好的透氣性,可以適應很廣泛的天氣環境。 缺點:即使是防水/透氣面料,在劇烈活動時也會隔熱、積水。防水透氣效能和麵料種類、出汗量、氣溫都有關係,而且這種面料很貴。 典型用途:越來越多的人使用防水/透氣面料做的衣服了。這種面料適應面很廣,而且效能還在隨著技術進步不斷提高。

第三步:選擇服裝的設計

服裝的選擇並不只是面料的選擇,衣服的樣式設計,尤其是功能性外衣在樣式設計上有很多值得考慮的問題。在對比選擇樣式時,請考慮以下幾點:

合身:外衣要比較寬鬆,能夠在穿上內層服裝後不會緊繃。要考慮你最厚的著裝需要,外衣要良好地遮蔽全身,上衣下襬要在指尖左右,功能性外衣衣袖一般較長,以舉起雙手不露出手腕為好。 方便:上衣最好選擇全拉練的,更容易穿脫。褲子有的設計為兩側有從上到下全開的拉鍊,這樣的設計可以使你不用脫下鞋子,就能方便地穿脫褲子,在有些時候會特別方便。

特殊設計:

可調整收口:袖口、下襬、領口等可根據天氣冷熱自由放縮。

通風口:不論什麼面料衣服,設計通風口都可以增強其透氣性。在大些的衣服上效果更加明顯。典型的通風口設計有:腋下縱開拉鍊,側拉鍊,網罩等等。

衣兜:衣服兜越多,放東西越方便。衣兜要容易拿東西,容易開關,並且有兜蓋防止進水。

帽子:外衣應該有帽子,帽子要防水。內藏式的帽子是很好的,你不用時可以把它捲起來藏到領子裡。

防水蓋層:所有的拉鍊、衣兜和能開啟的東西上都應該有防水蓋層,有的在拉鍊裡面也有一層防止進水。

接縫壓膠:面料上的針腳和接縫不做壓膠處理是會漏水的。車縫都要有貼條(熱封膠條),高檔次的都要求貼條寬度達到20mm以上,雙針車線位需要有三條(每條車線壓一條,中間再加一條)。

標籤: 戶外 服裝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zhezhai.com/zh-tw/fw/fangan/wm20x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