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者齋 >

範文 >校園 >

關於高中物理必學的知識點總結

關於高中物理必學的知識點總結

篇一:

關於高中物理必學的知識點總結

【編者按】選修課程是在共同必修的基礎上為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而設計的。在選修課程中既考慮了學生的基本學習需求,又為學生的進一步發展提供了空間;既為學生設計了適合其興趣愛好和能力傾向的不同模塊,又考慮了不同模塊的相互聯繫和共同要求。

(一)力與機械

1.內容標準

(1)會區分平動和轉動。會描述轉動。觀察常見的傳動裝置,瞭解其作用。

例1:通過模型、圖片或錄像,在衝壓機、內燃機、起重機等機械上找出平動變轉動或轉動變平動的實例。

例2:用注射器和膠管制作簡易液壓傳動器,驗證力與柱塞橫截面積及移動距離的關係。

例3:分析變速自行車上坡時,怎樣調整轉動比才能省力。

(2)通過實驗,認識共點力平衡的條件。舉例説明共點力平衡的條件在生活和生產中的應用。

(3)通過實例,瞭解彈性和範性在技術中的應用。

例4:鐵軌的截面做成工字形,房屋鋼架中用管材代替棒材,討論這樣做的目的。

(4)通過實驗,認識剛體的平衡條件,能用剛體的平衡條件分析物體的平衡。

例5:分析塔式起重機的最大提升質量與懸臂長度、機身質量、配重質量的關係。

(5)通過實例,認識常見的承重結構及其特點。知道影響穩度的因素。

例6:分析農村房屋的各種新、舊結構的力學特性及其經濟性。

(6)認識機械的使用對於人類社會發展的重要意義。初步瞭解現代機械的發展概況。

例7:收集資料,瞭解機器人在生產、生活中的應用。

2.活動建議

(1)觀察機牀或其他機械、車輛的傳動機構。

(2)收集資料,為常見的各種大、中、小型橋樑的結構分類,從力學的角度討論它們的特點。

(3)觀察汽車(或拖拉機)的變速箱和轉向系統。

(4)參觀工廠,調查工廠中各種機械的應用情況。

(5)設計或改進一種機械,使日常生活更方便。

(6)收集資料,瞭解機器人在生產、生活中的應用。

(二)熱與熱機

1.內容標準

(1)瞭解內燃機、氣輪機、噴氣發動機的工作原理。瞭解內燃機主要技術參數的意義。

例1:瞭解電子控制燃油噴射內燃機的工作原理。

(2)知道熱機的效率及主要影響因素。通過實例,分析能量在熱機工作時的流向。知道提高熱機效率的方法和途徑。

(3)知道電冰箱和空調機的組成和主要結構,瞭解其致冷原理。

例2:分析冷暖兩用空調機的工作原理。

(4)知道熱機對環境的影響。瞭解減小熱機對環境影響的方法。

例3:通過資料,調查當地大氣污染的主要污染源。

(5)通過熱機的發展體會科學技術對於經濟、社會進步的意義。關注新型熱機的發展趨勢。

2.活動建議

(1)分解農藥噴霧器或手扶拖拉機、摩托車的內燃機,瞭解它們的結構和工作原理。

(2)查閲資料,對比幾種國產汽車內燃機的主要技術參數。

(3)調查本地區使用內燃機的型號、主要技術性能以及近年來發展變化的情況。

(4)觀察汽車(或拖拉機)發動機、冷卻系統、供油系統、供氣和排氣系統。

(5)查閲資料,分析我國近年來汽車尾氣排放標準的變化。

(6)調查當地各種大氣污染物的污染指數與當日天氣、居民取暖情況、汽車流量的關係,分析影響當地大氣污染的主要因素。

篇二:

【編者按】選修課程是在共同必修的基礎上為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而設計的。在選修課程中既考慮了學生的基本學習需求,又為學生的進一步發展提供了空間;既為學生設計了適合其興趣愛好和能力傾向的不同模塊,又考慮了不同模塊的相互聯繫和共同要求。

(一)電路與電工

1.內容標準

(1)知道閉合電路的歐姆定律。知道電源的電動勢和內阻。觀察常見電源,閲讀説明書瞭解它們的主要特點。知道電池對環境的影響。

例1:解釋用電負荷增加時,電燈變暗的原因。

例2:討論鋰電池、鎳氫電池、鎳鎘電池的主要特點和各自的適用場合。

(2)通過實際操作學會使用多用電錶。知道多用電錶的原理。

例3:以多用電錶代替學生用電錶進行物理實驗。

例4:以多用電錶為測量工具,判斷二極管的正、負極,判斷大容量電容器是否斷路或者漏電。

(3)瞭解電場與電場強度,知道電容器的作用。

(4)瞭解磁場、磁感應強度和磁通量。通過實驗認識安培力,會判斷安培力的方向。

例5:觀察磁電式儀表的結構,分析其工作原理。

(5)通過實驗認識洛侖茲力。瞭解電子束的磁偏轉原理及其在科學技術中的應用。

例6:觀察陰極射線在磁場中的偏轉。

(6)通過實驗認識感應電動勢的產生條件以及影響感應電動勢大小的因素。會判斷直導線在磁場中運動時感應電流的方向。列舉電磁感應現象在技術中的應用實例。

(7)知道交變電流和三相交變電流。通過實驗探究變壓器的電壓與匝數的關係。説明遠距離輸電的基本原理。

例7:知道交流的峯值、有效值以及它們的關係。

例8:知道三相電流的線電壓、相電壓,知道三相四線制供電。

(8)通過電能的應用,認識物理學對於技術、經濟、社會發展的意義。

2.活動建議

(1)比較市售各種電池充電器的主要技術指標和適用範圍。

(2)瞭解當地廢電池的處理情況,與環保部門聯繫,建立廢電池回收站。

(3)收集幾種小型電磁繼電器,比較它們的結構,瞭解它們的適用場合,利用其中的一種,設計實用的控制電路。

(4)通過查找資料,對比直流輸電與交流輸電的特點,調查國內、外直流輸電的發展情況。

(5)組裝小型變壓器。

(二)電磁波與信息技術

1.內容標準

(1)瞭解電磁波及其發射、傳播和接收原理。知道光的電磁本性和電磁波譜。舉例説明電磁波在社會生活中的應用。

例1:比較無線電波中的長波、中波、短波、微波的不同傳播特點。

(2)收集資料,瞭解移動通信的工作模式、常用術語和移動電話的常用功能。

例2:瞭解移動電話的工作原理。

(3)通過實驗或實例瞭解常見傳感器的工作原理,瞭解傳感器在生產、生活中的應用,體會傳感器的應用給人們帶來的方便。

例3:以話筒、電子秤、汽車尾氣檢測器等為例,瞭解傳感器的作用。認識傳感器是將非電學量轉換為電學量的器件。

例4:利用與計算機相連的傳感器進行實時測量,做物理實驗。

(4)瞭解集成電路的發展及微電子技術對日常生活、經濟、社會所產生的重大影響。

(5)初步瞭解電視、廣播和電視機的工作模式,知道電視機的主要結構。瞭解電視、廣播技術的新進展。

例5:瞭解高清晰度電視與普通電視的主要區別。

(6)初步瞭解家用電腦的組成。

(7)知道模擬信號與數字信號的區別。瞭解信息傳播、處理和存儲技術的發展。瞭解網絡技術對經濟、社會的影響,並能發表自己的見解。

2.活動建議

(1)用分立元件或集成電路製作收音機。

(2)製作無線話筒。

(3)利用傳感器製作簡單的自控裝置。

(4)觀察家用電腦的內部結構。

(5)通過查找資料、向人請教等途徑,瞭解VCD、DVD、MP3、MPEG……的含義,瞭解相關的技術原理和使用方法。

篇三:

【編者按】選修課程是在共同必修的基礎上為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而設計的。在選修課程中既考慮了學生的基本學習需求,又為學生的進一步發展提供了空間;既為學生設計了適合其興趣愛好和能力傾向的不同模塊,又考慮了不同模塊的相互聯繫和共同要求。

(一)熱現象與規律

1.內容標準

(1)瞭解分子動理論的基本觀點,列舉有關實驗證據。用分子動理論和統計觀點認識温度、氣體壓強和內能。

例1:觀察並解釋布朗運動。

(2)瞭解熱力學第一定律。知道能量守恆是自然界普遍遵從的基本規律。

(3)通過自然界中熱傳導的方向性等事例,初步瞭解熱力學第二定律,初步瞭解熵是描述系統無序程度的物理量。

例2:嘗試用生活中的事例説明熱力學第二定律。

(4)能運用熱力學第一、第二定律解釋自然界中能量的轉化、轉移以及方向性問題。

例3:討論第一類永動機和第二類永動機。

2.活動建議

(1)進行實驗,估測油酸分子大小。

(2)利用因特網收集圖片和文字資料,討論永動機不能“永動”的原因。

(二)熱與生活

1.內容標準

(1)舉例説明人們利用內能的不同方式。

例1:瞭解太陽能供電、供熱的不同方式。初步瞭解家用太陽能熱水器的新技術。

(2)認識熱機的能量轉化與守恆問題。通過能量守恆以及能量轉化和轉移的方向性,認識提高熱機效率的重要性。

例2:瞭解汽車運行時能量的轉化與守恆問題。

(3)瞭解家用電器製冷設備的基本原理,嘗試根據技術參數和家庭需要合理選購家用電器,能根據説明書正確使用家用電器。

例3:瞭解空調機的技術參數,能根據需要合理選用。

例4:知道破壞臭氧層的原因與後果,瞭解人類為保護臭氧層所做的努力。

2.活動建議

(1)參觀商場,收集不同品牌、型號空調機的資料,討論怎樣合理選購空調器。

(2)討論汽車的廣泛使用所帶來的社會問題。

(三)能源與社會發展

1.內容標準

(1)認識蒸汽機的發明和應用對人類開發和利用能源所產生的影響。初步瞭解第一次工業革命,認識熱機的廣泛使用對科學、社會發展以及人類生活方式轉變所起的作用。

例1:知道瓦特蒸汽機的特點,討論蒸汽機的應用、發展和創新對物理學研究的促進作用。

例2:收集歷史資料,討論蒸汽機在紡織、交通等行業的'廣泛應用對人類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等方面的發展所產生的巨大影響。

(2)通過人類利用電能的歷史資料,認識有關電磁學的研究成果及其技術應用對人類利用能源所產生的影響。初步瞭解第二次工業革命,瞭解電能的使用對科學、社會發展以及人類生活方式轉變所起的作用。

例3:簡述電能的使用對社會發展的促進作用。

(3)初步瞭解一些典型射線的特性,知道放射現象的應用及防護。瞭解核技術的應用對人類生活和社會發展的影響。瞭解愛因斯坦質能方程的含義。知道裂變反應和聚變反應。通過人類利用核能的歷史資料,認識核能的開發和利用。

例4:瞭解放射性在醫學和農業中的應用。

例5:瞭解我國發展與利用核技術的成就和前景。

例6:應用愛因斯坦質能方程説明核反應涉及的能量十分巨大。

(4)收集資料,討論能源利用所帶來的環境污染問題,認識環境污染的危害,思考科學、技術和社會協調發展的關係,知道可持續發展的重大意義,具有環境保護的意識和行動。

例7:收集資料,瞭解核電站放射性廢料妥善處理的必要性和方法。

例8:收集資料,調查當地大氣污染的主要污染源。

例9:調查研究,瞭解造成當地水污染的主要原因。

2.活動建議

(1)調查一個發電廠的發電量,估算該發電廠每日發電的用煤量需要多少輛大型汽車運輸。

(2)設計利用太陽能取暖的方案,考慮周圍環境對太陽能利用的影響,交流、討論設計方案。

(3)調查家庭中與熱有關的器具的使用情況,討論如何使用才能節約能源。

(4)調查當地的能源利用和環境污染情況,分析當地環境的主要污染物和污染源,向有關部門提出保護環境的建議。

篇四:

【編者按】選修課程是在共同必修的基礎上為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而設計的。在選修課程中既考慮了學生的基本學習需求,又為學生的進一步發展提供了空間;既為學生設計了適合其興趣愛好和能力傾向的不同模塊,又考慮了不同模塊的相互聯繫和共同要求。

(一)電磁現象與規律

1.內容標準

(1)用物質的微觀模型和電荷守恆定律分析靜電現象。認識點電荷間的相互作用規律。

(2)通過實驗,認識電場和磁場,會用電場線、電場強度描述電場,會用磁感線、磁感應強度描述磁場。知道磁通量。

例1:用電場線描繪兩個等量異種點電荷周圍的電場。

例2:用磁感線描繪通電直導線周圍的磁場。

(3)瞭解奧斯特、安培等科學家的實驗研究對人們認識電磁現象所起的重要作用。知道勻強磁場中影響通電導線所受安培力大小和方向的因素。

例3:簡述奧斯特實驗對揭示電磁規律的重要作用。

(4)通過實驗,認識洛侖茲力。知道影響洛侖茲力方向的因素。瞭解電子束的磁偏轉原理及其在技術中的應用。

例4:觀察陰極射線在磁場中的偏轉。

例5:初步瞭解顯像管的工作原理。

(5)收集資料,瞭解電磁感應定律的發現過程,知道電磁感應定律。列舉電磁感應現象在日常生活和生產中的應用,體會人類探索自然規律的科學態度和科學精神。

(6)初步瞭解麥克斯韋電磁場理論的基本思想,體會其在物理學發展中的意義。初步瞭解場是物質存在的形式之一。

2.活動建議

對比萬有引力定律與庫侖定律,討論自然規律的多樣性和統一性。

(二)電磁技術與社會發展

1.內容標準

(1)收集有關電磁領域重大技術發明的資料。從歷史角度認識這些技術發明對人類生活方式、社會發展所起的重要作用。

例1:闡述我國古代有關磁現象的研究與發明及其對社會發展的影響。

例2:收集愛迪生與電有關的技術發明資料。

例3:簡述電話對人們生活方式、社會發展所起的重要作用。

(2)瞭解發電機、電動機對能源利用方式、工業發展所起的作用。

例4:對比熱機和電動機的工作原理,討論從熱機到電動機的技術變革對工業發展所起的作用。

(3)瞭解常見傳感器及其應用,體會傳感器的應用給人們帶來的方便。

例5:知道温度傳感器具有將温度信號轉變為電信號的作用。

(4)列舉電磁波在日常生活和生產中的廣泛應用。瞭解電磁波的技術應用對人類生活方式的影響,結合日常生活中的具體實例發表見解。

例6:討論通信技術的發展對人類生活方式的影響。

(5)舉例説明科學技術的應用對人類現代生活產生的正面和負面影響,對科學、技術及社會協調發展的重要性發表自己的觀點。

例7:舉例説明電磁波的應用對人類生活產生的正面和負面影響。

2.活動建議

(1)收集資料,舉辦以“科學、技術與社會”為主題的研討會或展覽。

(2)調查並討論手機的使用是否會對人體造成不良影響。

(三)家用電器與日常生活

1.內容標準

(1)初步瞭解常見家用電器的基本工作原理,能根據説明書正確使用家用電器。

例1:通過觀察、查閲資料,瞭解微波爐的結構和工作原理,能根據説明書正確使用微波爐。

例2:通過觀察、查閲資料,瞭解錄音機的結構和工作原理,能根據説明書正確使用錄音機。

(2)知道常見家用電器技術參數的含義,能根據需要合理選用家用電器。討論在家庭中節約用電的多種途徑。

例3:閲讀洗衣機説明書,知道其技術參數的含義。

(3)識別電阻器、電容器和電感器,初步瞭解它們在電路中的作用。具有初步判斷家用電器故障原因的意識。

(4)瞭解家庭電路和安全用電知識,具有安全用電意識。

2.活動建議

(1)從資源利用、環境保護和社會發展角度,討論電器不斷更新和廢舊電器處理等問題。

(2)參觀商場,收集不同品牌、型號洗衣機資料,討論怎樣選購洗衣機。

篇五:

(一)機械能和能源

1.內容標準

(1)舉例説明功是能量變化的量度,理解功和功率。關心生活和生產中常見機械功率的大小及其意義。

例1:分析物體移動的方向與力的方向不在一條直線上時力所做的功。

例2:分析汽車發動機的功率一定時,牽引力與速度的關係。

(2)通過實驗,探究恆力做功與物體動能變化的關係。理解動能和動能定理。用動能定理解釋生活和生產中的現象。

例3:用打點計時器或光電計時器探究恆力做功與物體動能變化的關係。

例4:從牛頓第二定律導出動能定理。

(3)理解重力勢能。知道重力勢能的變化與重力做功的關係。

(4)通過實驗,驗證機械能守恆定律。理解機械能守恆定律。用機械能守恆定律分析生活和生產中的有關問題。

(5)瞭解自然界中存在多種形式的能量。知道能量守恆是最基本、最普遍的自然規律之一。

(6)通過能量守恆以及能量轉化和轉移的方向性,認識提高效率的重要性。瞭解能源與人類生存和社會發展的關係,知道可持續發展的重大意義。

例5:評價核能為人類帶來的好處和可能發生的問題。

2.活動建議

(1)設計實驗,測量人在某種運動中的功率。

(2)通過查找資料、訪問有關部門,收集汽車剎車距離與車速關係的數據,嘗試用動能定理進行解釋。

(二)拋體運動與圓周運動

1.內容標準

(1)會用運動合成與分解的方法分析拋體運動。

例1:分別以物體在水平方向和豎直方向的位移為橫座標和縱座標,描繪做拋體運動的物體的軌跡。

(2)會描述勻速圓周運動。知道向心加速度。

(3)能用牛頓第二定律分析勻速圓周運動的向心力。分析生活和生產中的離心現象。

例2:估測自行車拐彎時受到的向心力。

(4)關注拋體運動和圓周運動的規律與日常生活的聯繫。

2.活動建議

(1)通過查找資料,對比實際彈道的形狀與拋物線的差異,嘗試做出解釋。

(2)調查公路拐彎處的傾斜情況或鐵路拐彎處兩條鐵軌的高度差異。

(三)經典力學的成就與侷限性

1.內容標準

(1)通過有關事實瞭解萬有引力定律的發現過程。知道萬有引力定律。認識發現萬有引力定律的重要意義,體會科學定律對人類探索未知世界的作用。

例1:通過用萬有引力定律發現未知天體的事實,説明科學定律對人類認識世界的作用。

(2)會計算人造衞星的環繞速度。知道第二宇宙速度和第三宇宙速度。

(3)初步瞭解經典時空觀和相對論時空觀,知道相對論對人類認識世界的影響。

(4)初步瞭解微觀世界中的量子化現象,知道宏觀物體和微觀粒子的能量變化特點,體會量子論的建立深化了人類對於物質世界的認識。

(5)通過實例,瞭解經典力學的發展歷程和偉大成就,體會經典力學創立的價值與意義,認識經典力學的實用範圍和侷限性。

例2:瞭解經典力學對航天技術發展的重大貢獻。

例3:瞭解重物下落與天體運動的多樣性與統一性,知道萬有引力定律對科學發展所起的重要作用。

(6)體會科學研究方法對人們認識自然的重要作用。舉例説明物理學的進展對於自然科學的促進作用。

2.活動建議

(1)觀看有關人造地球衞星、航天飛機、空間站的錄像片。

(2)收集我國和世界航天事業發展歷史和前景的資料,寫出調查報告。

篇六:

(一)運動的描述

1.內容標準

(1)通過史實,初步瞭解近代實驗科學產生的背景,認識實驗對物理學發展的推動作用。

例1:瞭解亞里士多德關於力與運動的主要觀點和研究方法。

例2:瞭解伽利略的實驗研究工作,認識伽利略有關實驗的科學思想和方法。

(2)通過對質點的認識,瞭解物理學研究中物理模型的特點,體會物理模型在探索自然規律中的作用。

例3:認識在哪些情況下,可以把物體看成質點。

(3)經歷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實驗研究過程,理解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瞭解勻變速直線運動的規律,體會實驗在發現自然規律中的作用。

例4:用打點計時器、頻閃照相或其他實驗方法研究勻變速直線運動。

例5通過史實,瞭解伽利略研究自由落體運動所用的實驗和推理方法。

(4)能用公式和圖像描述勻變速直線運動,體會數學在研究物理問題中的重要性。

2.活動建議

(1)通過實驗研究質量相同、大小不同的物體在空氣中下落的情況,從中瞭解空氣對落體運動的影響。

(2)通過查找資料等方式,瞭解並討論伽利略對物體運動的研究在科學發展和人類進步上的重大意義。

(二)相互作用與運動規律

1.內容標準

(1)通過實驗認識滑動摩擦、靜摩擦的規律,能用動摩擦因數計算摩擦力。

(2)知道常見的形變,通過實驗瞭解物體的彈性,知道胡克定律。

例1:調查日常生活和生產中所用彈簧的形狀及使用目的(如獲得彈力或減緩振動等)。

例2:製作一個簡易彈簧秤,用胡克定律解釋其工作原理。

(3)通過實驗,理解力的合成與分解,知道共點力的平衡條件,區分矢量與標量,用力的合成與分解分析日常生活中的問題。

例3:研究兩個大小相等的共點力在不同夾角時的合力大小。

(4)通過實驗,探究加速度與物體質量、物體受力的關係。理解牛頓運動定律,用牛頓運動定律解釋生活中的有關問題。通過實驗認識超重和失重現象。

例4:通過實驗測量加速度、力、質量,分別作出表示加速度與力、加速度與質量的關係的圖像,根據圖像寫出加速度與力、質量的關係式。體會探究過程中所用的科學方法。

例5:根據牛頓第二定律説明物體所受的重力與質量的關係。

(5)認識單位制在物理學中的重要意義。知道國際單位制中的力學單位。

例6:在等式中給定k=1,從而定義力的單位。

2.活動建議

(1)調查日常生活和生產中利用靜摩擦的事例。

(2)通過各種活動,例如乘坐電梯、到遊樂場乘坐過山車等,瞭解和體驗失重與超重。

(3)根據牛頓第二定律,設計一種能顯示加速度大小的裝置。

(4)通過聽講座、看錄像等活動,瞭解宇航員的生活,瞭解在人造衞星上進行微重力條件下的實驗,嘗試設計一種在人造衞星或宇宙飛船上進行微重力條件下的實驗方案。

篇七:

1、注意構建知識網絡,抓住主幹知識及核心知識

大學聯考強調對能力的考查,但並不意味忽略對基礎知識的考查,因為能力離不開知識的載體作用,離不開知識的積累。高中物理知識比較系統,尤其是力學、電學部分的知識系統。在總複習中要強化對知識的橫向和縱向聯繫,通過梳理,從點→線→網,建立起知識的網絡,從整體地位上、從相互關係上重新認識,進而體會各知識點的地位和作用,抓住主幹知識及核心知識,為培養思維的探刻性和多向性,實現由知識到能力的遷移做充分的鋪墊。知識成網既能幫助學生理解記憶知識,也能幫助學生衝破單向思維定勢,在解題時把與物理過程相關的知識都調動起來,提高解決問題的靈活度和準確度,從而最大限度地提高複習效率。

2、後期複習應在綜合和拓展上下功夫

夯實基礎,突出重點,學生的綜合能力不是憑空產生的,必須建立在牢固的基礎知識上。沒有紮實的基礎知識,綜合能力必將成為無水之源。如果説前期複習需要對書本知識的梳理“面面俱到”,將書本變“厚”的話,那麼後期複習則需要去其枝節,突出重點,將書本變“薄”。為此,可從以下3個方面入手:

(1)抓牢主線,構建網絡;

(2)總結方法、培養能力;

(3)促進知識、技能的拓展和遷移。

在高三後期複習中,對大綱內的相關知識做適度的拓展和遷移十分必要,從培養綜合運用知識的創新意識和能力的角度來看,促進知識、技能的遷移也是至關重要的。

3、準確理解物理概念和規律,領悟物理思想和方法

理解能力是其它能力的基礎,要進行邏輯推理、對複雜問題進行分析綜合,都必須首先理解基本概念和規律,大學聯考試題中往往出現一些新的情景,新的信息,更需要讀懂題目理解題意。對基本規律的理解,清楚認識規律的內容以及各種表述形式,要理解規律成立的條件和適用範圍,不能亂套公式。例如動量守恆定律和機械能守恆定律,是力學中的兩個重要規律,要特別注意這兩個定律成立的條件是不同的。

4、關注實際生活和科技發展,增強理論聯繫實際的能力

物理知識與生活、生產和科學技術發展密不可分,學以致用是學習物理的基本原則。但是,由於我們所學到的規律都是經過簡化的物理模型所對應的規律,平時見的較多的是以物理語言給出的、以理想化的過程象出現的,即“純物理模型題”,當我們用物理規律來解決實際問題時,所遇到的第一個問題就是把實際問題模型化,只有找到問題所對應的模型,才能運用相對應的規律來解決問題。在高三複習過程中,不但要牢固掌握知識、提高能力,而且要養成關注社會和生存環境、關注最新科技成就的意識。在做結合生活和科學事件類習題時,要注重對實際問題的物理過程進行分析,養成建立模型解決問題的良好思維習慣,從而增強理論聯繫實際的能力。

5、注意圖像問題仍然是命題的重點

用圖像描述兩個或兩個以上物理量之間的關係是物理學常用的方法,充分利用圖像給予的信息,條件、功能,尋找相關物理量之間的關係、求解較複雜的物理問題的答案,是現代利學研究中的一種重要方法,大學聯考物理試題常常會利用圖像反映物理規律的問題。

對運動圖像的分析是解題的關鍵,例如:對v-t圖像要掌握圖像斜率的意義(加速度)、“面積”的意義(位移)和截距的意義(初速度)。高中物理常常運用圖象描述和表達物理規律,不少同學對這一重要方法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識圖能力比較欠缺。對圖象的分析理解包括圖象中的各種信息,如圖象所描述的物理規律、圖線的形狀特徵、圖象的斜率、圖線與座標軸的交點、兩圖線交點、圖線包圍的面積、圖線的拐點或極值點等。

6、加強對非重點知識的再回顧

大學聯考對熱、光、原子部分的考查主要以理解能力為主,所以在考前要加強對熱、光、原子知識的再回顧,可以以提綱式的回憶複習,抓住主線的同時也要注意它們與其他知識的綜合。在新課標實驗省區考試重心前移,對選考部分的要求降低。由於選考部分命題僅限於模塊內綜合,所以在試卷中選考部分命題難度降低,考查知識要點變得較為明確、一般將考試大綱中的“Ⅱ級要求”作為命題重點。

7、提高審題能力和注意解題規範性

在歷年大學聯考中有相當數量的學生在審題時,一是隻注重題給數值、字母等,輕視題目中的文字敍述,忽略了關鍵詞,造成偏題;二是審題粗略,浮光掠影,對似曾相識的試題提筆就做,所謂“相識題”往往有變化,所以審題時要克服思維定勢;三是不善於挖掘隱含條件,有些題目的部分條件並未明確給出,而是隱含在文字敍述之中,把這些隱含條件挖掘出來,往往就是解題的關鍵。所以我們可以按如下步驟審題:題給信息(文字、圖表)→畫示意圖,分析情境→建立模型尋找規律→列出方程,推理運算。

注意解題的規範性,對任何考生來講,其收益可能比他們解決一個難題更大,大學聯考評分客觀公正,每步正確答案都有相應的給分,通過規範解答,累計小分也能達到提高總分的目的,因此,針對題意作出必要的分析説明(未知量的符號),寫出每步解題的理論依據和物理原理的原始表達式,進而變形表達式,代入數值進行計算,得出正確的結論是非常必要的。

8、注意總結物理大題的求解方法

(1)要重視運用物理分析方法。大學聯考物理大題注重考查考生的物理分析能力:首先分析試題所提供的物理過程(物理情境),理解其中的物理條件和物理意義,找出其中起重要作用的因素,然後把物理過程(物理情境)分解為若干個簡單的過程,分析每個過程中各物理量的變化以及它們之間的關係,最後根據物理規律建立物理量之間的關係式。常用的物理分析方法有理想模型法、矢量法、臨界法、累積法、對稱法、控制變量法、變換參考系法、綜合分析法等,這些方法在求解大學聯考物理壓軸題時往往要同時運用和交叉運用。

(2)要重視運用數學方法。大學聯考物理大題對應用數學知識解題的能力要求較高,解題時要善於利用數學工具(函數、微分、求導、積分、圖象、圖線等)來幫助分析物理過程或狀態,這樣有利於形象地理解物理過程,快速分析求解。值得一提的是,有一種從數學微積分中移植過來的方法叫“微元法”,在近年大學聯考物理或物理競賽中頻頻出現,“微元法”就是把研究對象分割成無限多個無限小的部分,或把物理過程分解成為無限多個無限短的過程,抽取其中一個微小部分或極短過程加以研究的方法,運用這種方法往往可將變量轉化為常量,將非理想模型轉化為理想模型,使複雜問題變得簡單易解,微元法解題的關鍵是正確選取“微元”,這些“微元”是任意的,又是具有代表性的,根據解決問題的需要,通常選取的微元有:長度元l、角度元、時間元t、面積元S、體積元V、質量元m、電荷元q等。瞬時速度概念的建立、勻變速直線運動位移公式的推導、變力功的分析計算等都運用了“微元法”,這是一種科學的抽象思維方法,也是一種數學技巧,它有助於培養微觀的洞察力和宏觀的駕馭力。

(3)要重視思維方法。求解大學聯考物理大題的思維方法往往多種多樣,如“導體切割磁場線模型”,這種綜合題給出一定的情境,要求考生尋找解題的思維方法,求解既可以採用運用動量定理,也可採用運用動能定理,還可採用運用牛頓第二定律,學生可依據題目提供的信息,尋找多種途徑解決問題。為了正確解答這一類問題,考生要重視思維方法的歸納,如:類比法、遷移法、特值法、對稱法、極端思維法等,還應注重思維方法拓展,提高自己思維的廣泛性。

物理多項選擇題的求解方法:常用方法:直接判斷法,定性分析法、定量計算法、邏輯推理法、圖線比較法,特殊方法:篩選排除法、極端假設法、特值簡算法、圖象分析法、假設法、比例法、量綱判別法、發散思維法。

(4)要重視解題得分技巧。大學聯考物理大題往往設立多個小問題,並具有一定梯度,以提高試卷對考生的區分度,有利於高校選拔新生,考生在求解物理大題應通過審題弄清題中信息,分步求解,如試題第(1)問考查基礎知識,一般考生都能得分,如果放棄求解,十分可惜;第(2)小問,難度中等,基礎較好的考生應努力攻克;第(3)小問的思維難度較大,不但物理過程複雜,而且對運用數學工具解題能力要求也較高,考生應根據自己的能力科學地進行答題定位,如果沒有思路,應果斷放棄,以確保前邊基礎題、中檔題的得分。

物理計算題是按步給分的,解答過程中需要有必要的文字説明和重要的數學步驟,而不少學生在答題時不夠規範,導致無謂失分,因此加強計算題的解答規範訓練,十分必要。

大學聯考是對每位考生知識和能力的全面考核,在大學聯考中應儘可能發揮出自己的水平。另外考生要注意時間的控制,複習中應加強快速分析、快速計算能力的培養,注意各種解題方法和解題技巧的靈活運用,力爭取得最佳成績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zhezhai.com/zh-mo/fw/xiaoyuan/dr6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