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者齋 >

範文 >校園 >

高中生物必修3知識點總結

高中生物必修3知識點總結

生物學是一門基礎學科,其中的必修三的知識並不深奧,只要大家認真學,做好知識點的複習和鞏固,就能取得理想成績。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高中生物必修3知識彙總,希望對大家有用!

高中生物必修3知識點總結

  高中生物必修3知識

一、落的結構

1、生物羣落的概念:同一時間內聚集在一定區域中各種生物種羣的集合。羣落是由本區域中所有的動物、植物和微生物種羣組成。

2、羣落水平上研究的問題:課本P71

3、羣落的物種組成:羣落的物種組成是區別不同羣落的重要特徵。

豐富度:羣落中物種數目的多少

4、種間關係:

捕食:一種生物以另一種生物作為食物。結果對一方有利一方有害。

競爭:兩種或兩種以上生物相互爭奪資源或空間等。結果常表現為相互抑制,有時表現為一方佔優勢,另一方處於劣勢甚至滅亡。

寄生:一種生物(寄生者)寄居於另一種生物(寄主)的體內或體表,提取寄主的養分以維持生活。

互利共生:兩種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存,彼此有利。

5、羣落的空間結構

羣落結構是由羣落中的各個種羣在進化過程中通過相互作用形成的,包括垂直結構和水平結構(1)垂直結構:指羣落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層現象。植物分層因羣落中的生態因子—光的分佈不均,由高到低分為喬木層、灌木層、草本層;動物分層主要是因羣落的不同層次的食物和微環境不同。

(2)水平結構:指羣落中的各個種羣在水平狀態下的格局或片狀分佈。影響因素:地形、光照、濕度、人與動物影響等。

4、意義:提高了生物利用環境資源的能力。

二、羣落的演替

演替:隨着時間的推移,一個羣落被另一個羣落代替的過程。

1、初生演替:

(1)定義:是指在一個從來沒有被植物覆蓋的地面,或者是原來存在過植被,但被徹底消滅了的地方發生的演替。如沙丘、火山巖、冰川泥上進行的演替。

(2)過程:地衣→苔蘚階段→草本植物階段→灌木階段→森林階段

2、次生演替

(1)定義:是指在原有植被雖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條件基本保留,甚至還保留了植物的種子或其他繁殖體(如能發芽的地下莖)的地方發生的演替,如火災過後的草原、過量砍伐的森林、棄耕的農田上進行的演替。

(2)引起次生演替的外界因素:

自然因素:火災、洪水、病蟲害、嚴寒

人類活動(主要因素):過度砍伐、放牧、墾荒、開礦;完全被砍伐或火燒後的森林、棄耕後的農田

3、植物的入侵(繁殖體包括種子、果實等的傳播)和定居是羣落形成的首要條件,也是植物羣落演替的主要基礎。

  高中生物必修3必背知識

一、生態系統的結構

1、生態系統的概念:

由生物羣落與它的無機環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統一整體叫做生態系統。

2、地球上最大的生態系統是生物圈

3、生態系統類型:

可分為水域生態系統和陸地生態系統。水域生態系統主要包括海洋生態系統和淡水生態系統。陸地生態系統有凍原生態系統、荒漠生態系統、草原生態系統、森林生態系統等自然生態系統,以及農業生態系統、城市生態系統等人工生態系統。

4、生態系統的結構

(1)成分:

非生物成分:無機鹽、陽光、熱能、水、空氣等

生產者:自養生物,主要是綠色植物(最基本、最關鍵的的成分),還有一些化能合成細菌

和光合細菌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將無機物合成有機物

生物成分消費者:主要是各種動物

分解者:主要某腐生細菌和真菌,也包括蚯蚓等腐生動物。它們能分解動植物遺體、糞便等,

最終將有機物分解為無機物。

(2)營養結構:食物鏈、食物網

同一種生物在不同食物鏈中,可以佔有不同的營養級。植物(生產者)總是第一營養級;植食性動物(即一級/初級消費者)為第二營養級;肉食性動物和雜食性動物所處的營養級不是一成不變的,如貓頭鷹捕食鼠時,則處於第三營養級;當貓頭鷹捕食吃蟲的小鳥時,則處於第四營養級。

二、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定義課本P93

1、過程

2、特點:

單向流動:生態系統內的能量只能從第一營養級流向第二營養級,再依次流向下一個營養級,不能逆向流動,也不能循環流動

逐級遞減:能量在沿食物鏈流動的過程中,逐級減少,能量在相鄰兩個營養級間的傳遞效率是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表示。

在一個生態系統中,營養級越多,能量流動過程中消耗的能量越多。

3、研究能量流動的意義:

(1)可以幫助人們科學規劃、設計人工生態系統,使能量得到最有效的利用。

(2)可以幫助人們合理地調整生態系統中的能量流動關係,使能量持續高效地流向對人類最有益的部分。如農田生態系統中,必須清除雜草、防治農作物的病蟲害。

  高中生物必修3重要知識

一、生態系統中的物質循環

1.碳循環

1)碳在無機環境中主要以CO2和碳酸鹽形式存在;碳在生物羣落的各類生物體中以含碳有機物的形式存在,並通過生物鏈在生物羣落中傳遞;碳循環的形式是CO2

2)碳從無機環境進入生物羣落的主要途徑是光合作用;碳從生物羣落進入無機環境的主要途徑有生產者和消費者的.呼吸作用、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化石燃料的燃燒產生CO2

2、過程:

3、能量流動和物質循環的關係:課本P103

二、生態系統中的信息傳遞

1、生態系統的基本功能是進行物質循環、能量流動、信息傳遞

2、生態系統中信息傳遞的主要形式:

(1)物理信息:光、聲、熱、電、磁、温度等。如植物的向光性

(2)化學信息:性外激素、告警外激素、尿液等

(3)行為信息:動物求偶時的舞蹈、運動等

3、信息傳遞在生態系統中的作用:生命活動的正常進行,離不開信息的作用;生物種羣的繁衍,也離不開信息的傳遞;信息還能夠調節生物的種間關係,以維持生態系統的穩定。

4、信息傳遞在農業生產中的作用:

一是提高農、畜產品的產量,如短日照處理能使菊花提前開花;

二是對有害動物進行控制,如噴灑人工合成的性外激素類似物干擾害蟲交尾的環保型防蟲法。

三、生態系統的穩定性

1、概念:生態系統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復自身結構和功能相對穩定的能力

2、生態系統之所以能維持相對穩定,是由於生態系統具有自我調節能力。生態系統自我調節能

力的。基礎是負反饋。物種數目越多,營養結構越複雜,自我調節能力越大。

3、生態系統的穩定性具有相對性。當受到大規模干擾或外界壓力超過該生態系統自身更新

和自我調節能力時,便可能導致生態系統穩定性的破壞、甚至引發系統崩潰。

4、生物系統的穩定性:包括抵抗力穩定性和恢復力穩定性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zhezhai.com/zh-mo/fw/xiaoyuan/6v4wn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