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者齋 >

範文 >文學 >

關於幼兒園教育隨筆5篇

關於幼兒園教育隨筆5篇

1幼兒教師教育心得――一個都不能少

關於幼兒園教育隨筆5篇

連綿的秋雨終於暫告一個段落,久違的陽光讓每個人都想到户外曬曬太陽、撒撒歡。望着孩子們渴望的眼神,我提議午餐後稍作休息就帶孩子們去户外散步。

也許是太久沒有去户外活動了,一聽説午餐後去户外散步,大家就自覺而有序地洗手、進餐。半個小時後,陸陸續續有孩子吃完了飯菜,安靜地坐在門廳裏摺紙、看書,等待其他小朋友。又過了十分鐘,絕大部分孩子已經吃完飯來到了門廳。只有辰辰還沒吃完飯,只見他眼睛不時望向門廳裏的小夥伴們,一臉焦急的樣子。這時,原本安靜的孩子們開始騷動起來。溢溢看了看牆上的鐘,焦急地發問:“老師,我們什麼時候出去散步呀?”“是呀,怎麼還不走啊?”不知是誰跟了一句。更多的孩子呼喚着:“老師,我們走吧。”大家都在等待着我的迴應。我問:“還有一個小朋友沒有吃完飯,我們應該怎麼辦呢?”原本以為孩子們會異口同聲地説等一等他,結果卻出乎意料。楊楊説:“不要等他了,他慢死了。”軒軒附和着:“是呀,辰辰每天上幼兒園都遲到,最不守時了,不要等他了。”辰辰聽到大家的話,焦急地站了起來,説:“等等我!”同時加快了吃飯的速度。

望着門廳裏滿臉期待的一羣孩子,再看看餐廳裏努力扒飯的辰辰,我左右為難。我走到孩子們中間問:“為什麼不願意等辰辰呢?”諾諾理直氣壯地説:“老師,你不是説過要遵守時間嘛,他太慢了,影響我們活動了。”一時間,我竟然被這小姑娘的話噎住了。楊楊補充説:“辰辰吃飯太慢了,總是拖我們的後腿。”其他孩子也議論紛紛,似乎對辰辰的“意見”很大,都不想繼續等他。怎麼讓孩子們明白守時固然重要,但同樣重要的還有對待同伴的寬容,接納對方的不足呢?

我語重心長地對大家説:“如果今天是你沒有吃完飯,小朋友們決定丟下你,他們結伴去玩,你會有什麼感受呢?”這時,喧鬧的門廳安靜了不少。渝渝小聲地説:“我一定會很難過的。”蓁蓁説:“是呀,我也覺得應該等等辰辰。”隨即有孩子爭辯道:“如果再等下去,我們就沒時間出去玩了!”蓁蓁站起來説:“難道我們不是好朋友嗎?好朋友就應該不分離。”爭辯在延續。這時,我安撫大家的情緒,説:“孩子們,還記得咱們在中班的時候讀過一本書叫《沒有不方便》嗎?”楊楊説:“我記得,裏面有個殘疾人阿明。”我接着説:“阿明雖然是個腿腳不方便的殘疾人,可他依舊能夠跟小夥伴玩耍,揹着包去遠足,大家相處得很好,一點也沒有覺得不方便。這是為什麼呢?”孩子們七嘴八舌地説:“因為大家都很關心他、幫助他。”“遠足的時候有人幫他揹包,而且大家都為他放慢了腳步。”我説:“是呀,因為他有許多關心他的小夥伴,大家都伸出手幫助他,沒有因為他的殘疾而嫌棄他。”孩子們似乎明白了我想説什麼。這時,不知道誰向辰辰喊了一聲:“辰辰,彆着急,我們會等你的。”沒過多久,辰辰吃完了飯,他走向門廳,對大家説:“謝謝大家等我,以後我會努力加快做事速度的。”

隨後,孩子們一個不少地來到户外,分享了陽光,分享了快樂,更重要的是分享了同伴的關愛。

幼兒階段的教育重要的是培養幼兒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活潑開朗的性格和良好的社會品德。幼兒從家庭走進幼兒園,便走進了第一所“社會”學校,在這裏孩子們認識自己、接納別人,嘗試人際交往,學習社會適應。因此,我們要引導幼兒學會關愛身邊的同伴,瞭解每個人身上都有優點和不足,不能因別人微小的不足就不喜歡或排斥,而是要彼此關愛。我們相信愛能給予人力量,帶給人歡樂,更能促進幼兒健康人格的形成。

2幼兒教師教育心得――一個都不能少

以前,為了把公開課上得精彩些,我們總會習慣地把調皮或學習後進的孩子抽出來,臨時安排到其他教室;而把乖巧、聰明的孩子留在課堂上。這種做法,對於那些所謂的“壞”孩子來説,失去的不僅僅是一次學習的機會,還是一個接受公平教育的機會。我時常想:這些看似精彩的公開課真的完美嗎?

很快,我也要上公開課了。按照常規,我應選取一小部分孩子上課,但我沒有這樣做。我對孩子們説:“今天有客人老師來看小朋友活動。黃老師知道每個小朋友都有許多優點,所以我想請所有的小朋友都留下來做遊戲,好嗎?”孩子們異口同聲喊道:“好!”我發現其中一個名叫盛利的男孩,喊得格外響,眼睛也發亮了。因為在以往類似的活動中,他幾乎都被臨時“請”到其他教室,這次突然得到老師的“關照”,他幾乎是歡呼雀躍了。儘管對盛利這部分孩子,我心存憂慮,擔心他們會搗蛋,擔心他們會答非所問,擾亂我的思路,但我還是決定“鋌而走險”一次。

活動中,我發現盛利出奇地認真。期間,他競也舉了好幾次手,每次回答也都很精彩,我心目中的那些“好”孩子的表現與他相比反而遜色多了。為此,我表揚了盛利,他表現得更加積極了。盛利的積極行為也帶動了許多平時喜歡聽、卻不願説的孩子,他們也勇敢地舉起了小手。孩子這種飛躍式的進步,不僅消除了我心中的擔憂,而且還讓我真切感受到:給孩子一個機會,孩子就會給你一個精彩。

活動結束了,雖然留下了一些遺憾,但我仍然高興,為自己的冒險而擊掌。因為活動留給每個孩子尤其像盛利這樣的孩子,肯定是快樂的體驗,這才是教育的真正目的。所以,我們應該讓每一個孩子都參加每一次活動,尤其公開活動課,孩子一個都不能少。

3幼兒教師教育隨筆:給孩子一個説話的機會

給孩子一個説話的機會,他會給你一個不一樣的答案。在今天,一個三歲半的孩子給我這個二十三歲半的老師上了一堂生動的人生哲學課,使我深刻體會到了它的深刻意義。

今天下午快放學的時候,雙魚非常沮喪地走到我面前,低着頭,不説話,手使勁地擰着衣服,我用手摸她的衣服,果然濕了,全部都濕了。我輕輕地問她:衣服為什麼濕了?是不是灑水了?是不是開水龍頭的時候,用力過大,把水濺的滿身都是?她一直低着頭,紅着臉,支支吾吾不説話。我接着問她:是不是其他小朋友,不小心,把水弄到你身上了?雙魚還是不説話……

百問不答的小朋友,真是讓老師煩躁死了。於是我便想當然的認為,責任在她自己,不然為什麼不説話?不然為什麼不告訴我原因?這個時候我真想發火,孩子一天在幼兒園快快樂樂、開開心心的,快放學的時候,她居然全身濕透,她的家人會怎麼認為?是我在一天中沒有照顧好孩子?如果孩子因此感冒怎麼辦?一整天,我很辛苦,可是這一整天的辛苦,都會因為孩子的衣服濕透了而被否定。

這個時候,我正要發火,但看着她噘起的小嘴,我想:算了吧,等等吧,給她一個思考的時間,給她一個説話的機會。於是我用我的衣服給她換下濕了的衣服,告訴她:先穿老師的吧,等你的幹了再換下來。接着,我開始攬着她,耐心地等。一分鐘過去了,雙魚終於抬起頭,説話了,她説:老師,我剛才大便了,水衝不下去,我用盆接水往下衝的,不小心,盆裏的水就灑身上了,但是我把大便衝下去了。

我瞬間凝噎。

雙魚接着説:這樣洗刷問就不臭了。

我緊緊地抱着雙魚,跟抱自己的孩子一樣,這個時候,我還能説什麼呢?我差點因為自己的自以為是傷了孩子的心。

雙魚也緊緊地抱着我,向來,孩子抱我總是緊緊的,讓我喘不過氣來。

我們總是因為自己是大人,有很多的想當然,並且把這個想當然當作真的事情放在孩子做錯的事情上面,殊不知,我們這些自以為是傷過孩子多少次心。

給孩子一個説話的機會吧,也許她會給你一個不一樣的答案。

4幼兒教師教育隨筆:做一個“懶”老師

每當遇到問題總是喜歡向老師告狀“老師,他搶了我的玩具;老師,他打我這裏了;……”,回頭想想,孩子們確實長大了不少,能力水平也有所提高,但還是有不少不會獨立解決問題、勇敢面對問題的小朋友。

對於這一現象,我也有一些見解和大家分享一下。

造成這一現象,與家庭教育有一定的關係。獨生子女家庭越來越多,不少家庭都存在着幾個大人圍繞一個孩子轉的現象。在許多家庭中,由於孩子父母的工作關係,孩子往往由爺爺、奶奶照顧。老人由於受舊觀念的束縛和影響,在育兒方面都會存在一些不利的因素:易溺愛、放縱、“言聽計從”,特別是老人家生怕孩子碰傷了,難交待,怕孩子的父母會怪責,所以更限制和溺愛幼兒,使幼兒的依賴性比較強,性格比較內向、膽小。這對幼兒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有很大的影響。

不妨試試做一個“懶”老師。這裏的“懶”不是一般意義上的“懶”,應該是對教師目標的把握、時機的選擇等方面的.綜合素質的要求。教師應該給予幼兒幫助,但並不是當幼兒一要求馬上就給予。當幼兒跑來告狀時,教師應當首先判斷幼兒是不是真正需要幫助,是不是真的遇到了難題,不要讓孩子產生依賴。教師可以先引導幼兒“你試試自己解決!”“你和他商量一下該怎樣辦!”不是太嚴重的事,老師都不要插手,讓幼兒自己解決。無論解決後是怎樣,事後教師都要給予孩子教育和指導。如:幼兒一起玩時許多時候都會發生糾紛,“老師,她搶了我的玩具。”這時如果老師馬上幫孩子出頭就會讓她產生依賴。很多時候我會這樣説:“那你們兩個商量一下該怎樣玩這個玩具吧。”把問題扔還給幼兒。如果他們解決不了那兩個停下來反思一下自己的行為。到收完玩具後再把他們叫到跟前瞭解事情的經過再教育一下。當你觀察後發現,孩子確實是遇到了問題,也不必急着幫他解決,而應該指導他通過自己的能力來解決,老師的提示策略指導可以多一些,問題還是應當留給幼兒。

通過教師的“懶”、鼓勵和教育,幼兒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一般都會漸漸長進,告狀也會少,還可以從中學會包容。

5幼兒教師教育隨筆:一個以自我為中心的孩子

“劉老師!王雨霏搶我積木,我不要和她一起玩。”“劉老師,王雨霏又搶我的玩具了。”一早上盈盈的告狀聲此起彼伏。很快,我就走向她們,瞭解爭吵的情況,我先問了告狀的孩子盈盈:“你們怎麼了?”她皺着眉頭苦惱着説:“她搶我的積木。”而一旁的霏霏也不甘示弱:“她先搶我的。”

此時,我拿起她們手中爭吵的玩具問着其他的孩子:“這些玩具是誰的呀?”“幼兒園的。”盈盈説道,“我們不能搶的。”

“盈盈真懂事,這些玩具是我們幼兒園的,我們應該一起玩。搶玩具的小朋友不是個禮貌的孩子哦。你們看,琴琴和曉彤她們玩的真不錯,她們在一起玩跳蹦蹦的遊戲呢!盈盈先看了看我,然後看了看菲菲。然後我問盈盈:“應該怎麼辦呀?”她低着頭不情願的説了句:“那一起玩吧。”“我們一起玩吧。”霏霏接受了這個建議。

之後,教室暫時沒有爭吵,大家互相一起玩了起來。

盈盈是一位以自我為中心意識很強的孩子。媽媽在外打工,很少回來。爸爸也經常忙於工作,所以家裏的爺爺奶奶非常寵愛她,總是順着她的意思滿足她的各種需求。有的時候,稍有不滿意,她還對奶奶發脾氣。在幼兒園裏,她在玩區角遊戲時常常會與同伴搶玩具。然而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最初對外界事物的認識,都是從自我出發,所以都是以自己為中心去認識她所接觸的外界事物。因而,她們經常會出現“爭搶玩具”這樣的情況。

為了讓孩子更快地融入到同伴中去,我採取了以下措施:

首先,我及時與她的家長溝通,把她的這些情況告訴了他的奶奶,通過家園共育,孩子在慢慢改善。

同時,我們也利用各種機會教育孩子養成謙讓的美德。如通過講故事、兒歌等形式讓孩子學會玩具要大家一起玩,如果都要玩時,應該交換玩或輪換玩。

其次,在一日活動中,我們也儘可能的提供幼兒一切鍛鍊的機會。比如:組織一次玩具總動員的活動,幼兒各自帶來了自己的一些玩具,讓幼兒學會和其他孩子交換玩等,讓幼兒在這個過程中慢慢學會謙讓和分享。

幼兒教師教育隨筆:那份不能割捨的情懷

記得剛工作時,年輕的我對自己的職業竟有幾分“羞澀”,對幼兒園老師的特定稱謂“阿姨”總感到那麼刺耳:我的表現甚至得不到父親的認可……然而,是什麼讓我最終割捨不下這曾讓我找不到認同感的職業?我想,我是享受到了職業的幸福吧!

每年的三月是幼兒園開展“愛媽媽”主題活動的固定時段。今年,我和老師們設計活動時提出了新的要求:必須把活動做細、做深,而非僅是一場熱鬧非凡的“秀”……

我們的用心,換來了孩子們的迴應:孩子們想到了要為媽媽贈送一份特殊的禮物,於是在家用自己的勞動賺得了第一份微薄的“收入”。孩子們用心地搜尋着送給媽媽的禮物:有的為當老師的媽媽購買了咽喉含片,有的為腳部受傷的媽媽送上了消炎止痛藥,有的為長期使用電腦的媽媽捧上一盆防輻射的仙人掌,還有的購買了媽媽需要的衞生巾……

一位媽媽感慨地説:“這段時間孩子一回家就很認真地看我做事,問我喜歡什麼、平常工作時幹些什麼、有沒有需要的東西……孩子們開始懂得關注、關心自己的媽媽了,今後她也會懂得關心別人……”媽媽們拉着我説,活動很成功,感謝老師和幼兒園!

可誰又知道“背後的故事”呢?那張生動刻畫孩子們為媽媽購買禮物畫面情景的光碟,刻滿的是老師們熬夜加班的辛勞和智慧;孩子們的每一句甜甜話語藴含着老師多少天來孜孜不倦的啟發;為了實現孩子為媽媽購買一件飾品的美好願望,老師自己去大商場買來了幾件精美的飾品,並將飾品放在園外的小店供孩子選擇並廉價出售……

週末回父母家,聽了我的講述,父親佈滿皺紋的眼角牽扯出一種情緒,我能體會到他內心的讚譽!他只説了一句:“我們大學老師做不到的,你們做到了。”

“不能説感激,感激對於教育孩子的首功之臣——學校和老師而言太過膚淺。”一個媽媽在孩子畢業時送給我們的話,撥動了我內心深處那絲温暖的情愫……

標籤: 隨筆 幼兒園 教育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zhezhai.com/zh-mo/fw/wenxue/2xzl4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