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者齋 >

範文 >文學 >

幼兒園中班教育隨筆10篇

幼兒園中班教育隨筆10篇

幼兒園中班教育隨筆1

看到此刻的孩子進入圖書館的自如,不由得讓我記起小時候對圖書的奢望……

幼兒園中班教育隨筆10篇

那還是國小三年級的時候,每一天最大的奢侈就是看小人書,有幸教我們數學的韓教師就兼管着學校的圖書,韓教師是一個平易近人,不苟言笑的中年男教師,給我們留下最深刻的的記憶就是長長地脖子,一走進教室首先出現的就是韓教師特有象徵的脖子,我們還偷偷的給教師起外號呢!“長脖子教師”,可是,我們只敢在私底下偷偷的議論,可從來不敢叫出聲來,那時的我最感興趣的就是上數學課,不是因為我的數學成績太好,而是為了得到看小人書的允許,因為每當韓教師給我們佈置完數學作業,他就蹲在門口,等待我們的完成,這個時候也是我們紀律最

好,作業速度最快、最認真的時刻,因為誰做的作業全對了,就有看一本小人書的權利,你想,那是多麼幸福的時刻啊,也就是從那時起,我的數學成績一向都是考一百分的緣故吧,所以,那時候的我們,誰先拿到小人書,就是最大的獎勵,遠比獎勵一個鉛筆頭來的慾望大。(小時候班主任教師每當週六上午放學時,會把一週學生們撿來的鉛筆頭,根據表現分到個人手裏,這就是當時最好的物質獎勵。)

看看此刻的孩子,隨着新圖書不斷地增加,想看就看,想買就買,有時候還不懂得去珍惜,家裏的新書到處都是,什麼全綵的、動畫的、連載的、漫畫、帶香味的、帶聲音的,真是無奇不有,無所不能,正因為物質生活的提高,此刻的孩子們遠沒有我們那時對圖書的珍惜。來之不易的感覺,也許僅有“物以稀為貴”才該有的吧,説歸説,圖書的不斷改善,為此刻的孩子學習知識帶來了方便,孩子們能夠盡情的在知識的海洋中暢遊,並且還能夠根據畫面資料隨手進行粘貼與創作,既動腦又動手,有時候我們大人看不懂得,小孩子也會看得津津有味,真所謂是,時代的提高,書籍的變遷。

此刻隨便走進一家書店,琳琅滿目的書籍裝滿各個架子,不一樣的書籍分佈明確,讓看書的人一目瞭然,既省時又省事,你看吧,原先看書可是小孩才有的功夫,此刻是一家人都在不斷地充實自我,“好的書籍,讓人受益終生”,真是學習的時代啊!所以,我珍惜我每次進圖書館的機會,我更會對書籍情有獨鍾,即使電腦的時代,我也會抽時間看我的書,書籍給我帶來意想不到的精神財富。

幼兒園中班教育隨筆2

户外活動開始了,孩子們有的玩沙包、有的玩跳繩、有的玩皮球……院子裏熱鬧非凡,生機勃勃,到處都是孩子們的笑臉,開心的笑聲,就連最內向的琪琪小朋友臉上也樂開了花,像只小蝴蝶在院子裏飛舞。由於琪琪小朋友是從外地轉過來的,性格內向,很少與同伴接觸,一日活動中,總覺的這孩子少了些童稚,多了些憂鬱,在團體中顯得鬱鬱寡歡,所以户外活動時,她總是自我躲在一個角落,不願跟其他的小夥伴一塊做遊戲,一塊活動,很多的活動技巧也掌握不了。我常用愛的眼光去看他,用温暖的手去牽她的小手,摸摸她的頭,用寬闊的雙臂去擁抱她,並且讓班裏的孩子們都去接近她,跟她做遊戲,教她跳繩、玩球等。一天,孩子們告訴我:“教師,琪琪會跳繩了!”真讓人驚歎啊!於是我高興的抱起她:“你太棒了,繼續努力!”琪琪的眼睛裏放出了平時不多見的興奮之光,笑臉也生動起來。我又不失時機的在全班孩子們面前表揚了她,還讓她跳繩給大家看,從此以後,琪琪時不時不地展示跳繩的本領,很多花樣技巧讓她跳的很簡便自如,別的活動也隨之增進,整個人都變了,變得愛説愛笑,活潑自信。

這件事,讓我看到表揚在幼兒教育中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它能夠幫忙孩子建立自信,構成自我肯定與自我欣賞的良好心態。同時,讓我意識到不管哪一個孩子,都需要愛,需要温暖,尤其是來到我們團體中,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真誠的伸出援助之手,一切都會變得那麼完美!

幼兒園中班教育隨筆3

户外活動開始了,孩子們有的拍球、有的玩沙包、還有的跳繩……象一隻只歡樂的小鳥活躍在院子裏。可偉偉小朋友卻不一樣別的小夥伴,因為他身患殘疾,不僅僅一隻眼睛看不見,並且他的右腿先天性骨關節脱落,在入園前的幾個月剛剛動過一次大手術,此刻走路還不是很穩,語言表達本事也比較差。對於這樣的孩子,身為小班班主任的我,在看好別的孩子的同時,還要百倍的去關心照顧他,不管走到哪裏,我都隨時帶着他,牽着他的小手,生怕他出什麼意外。可這一次,我卻發現他的小手在往外掙脱,並不時的用另一隻小手去掰我的手,用不清晰的聲音對我説:“教師,我也要去玩。”一句話,讓我心裏咯噔一下,感覺到對這種異常的呵護方法起了疑問,我一邊説:“偉偉,必須要細心,不要摔倒。”一邊輕輕地放開他的小手。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象偉偉這樣的孩子不是很多,身患殘疾,是隻“受傷的小鳥”。但他卻有自我的夢想,自我的願望,他也想跟同齡的小夥伴一樣去玩耍、去遊戲、去想象、去創造、去飛翔。如果教師一刻也不離他左右,百倍的去關心照顧他,從這一點雖然充分説明了教師從身體這方面給予他無微不至的照顧,卻忽略了他的個性發展,雖然他的身體患有殘疾,而他的大腦發育卻很正常,識字、數數都不差。小朋友想做的事情,他也想做;小朋友想玩的事情,他也想去玩。如果別的小朋友去遊戲、去玩耍,讓他例外,這樣做是否會傷了他的自尊,心靈也能受到傷害。他會不滿意教師對他的這種關心和照顧。所以,偉偉最終鼓起勇氣,對教師説:“教師,我也要去玩”。教師應當在照顧他的同時,慢慢去

鍛鍊他,讓他適應幼兒園的環境,讓他在這個環境中健康成長。不管哪些活動,哪些遊戲,都應當讓他去參加,讓他加入到這個團體隊伍中來。只是在活動時,教師隨時倍加照顧,這樣不僅僅保護了他的自尊,還讓別的孩子,明白並學會照顧關心有殘疾的小夥伴,明白互相幫忙是一種美德,更能體現出一種人人平等、和諧相處的氛圍。

幼兒園中班教育隨筆4

萱萱是個看上去不太活躍的小男孩子,但他卻喜歡在老師看不到的地方獨自撒歡。一次男衞生間裏傳出了歡呼的聲音,我尋聲找去,原來是萱萱在裏面玩的不亦樂乎。我好奇地問他在做什麼,他卻膽怯地説:老師,我改了!然後不等我説話就灰溜溜地逃走了。我見他態度誠懇,就沒有再跟他計較。可是過不多久,在老師沒有注意到他時,他就又開始司機行動了。如小朋友喝水時,他拿了杯子趁老師在關注小朋友接水,他就在活動室裏面兜圈子,高興的時候嘴裏又發出“噢噢”的尖叫聲。每每當老師發現他作怪時,他都露出膽怯的眼神,然後灰溜溜回到位置上,然後斜着眼睛看老師,當碰到老師的目光後,緩慢地低下頭。

看得出,他是一個缺乏自信和自制力但卻是個懂道理的孩子。我發現他特別喜歡幫助小朋友做一些整理性的事情,如幫別人收地墊、整理圖書等。於是我把一些活動後的整理工作有意識地交給萱萱去完成,他高興極了,每次工作得都特別認真,他的舉動也贏得了小朋友的讚揚。同時他在對自己的約束能力方面也有了很大進步。我只是為萱萱提供了一個機會,使他感到:我對自己感興趣的事有能力做好,我可以幫助小朋友,我在班裏有很重要的位置。鼓勵是給孩子一個機會表現自己的能力,向自己證明他是環境中的一個有效分子,他的行為可以給自己和別人帶來積極的影響。孩子需要鼓勵就像植物需要陽光。在鼓勵的作用下,孩子們會認識自己的潛能,不斷地發展!

幼兒園中班教育隨筆5

今天的美術課是學畫小貓。在認識了小貓的形象特點以後,我在黑板上畫出了花貓的大體特徵,然後便鼓勵幼兒自由地進行畫並塗色。

我看到不少幼兒在造型能力上有所進步,感到十分欣慰,但同時也發現有些幼兒組織的畫面與我畫的花貓十分接近,缺乏個人的特色。正當我暗自搖頭,略感遺憾的時候,正好看到了陳天祥的畫。我發現他在畫紙上,赫然畫了一個大大的橢圓形,橢圓形上還添畫了幾筆,並塗上了各色的紋樣,構圖十分飽滿,色彩運用也很大膽。我便饒有興趣地問:“陳天祥,你能告訴老師你畫的是什麼嗎?”“小花貓呀!”“那小花貓的腦袋呢?”“我的小花貓正把腦袋和他的身體卷團在一起睡覺呢~”一句不以為然的話震驚了我。找到了!這就是我一直在找的與眾不同。孩子思維的創造性正是通過這小小的畫面體現出來,作為教師的我,一直在講如何表現小貓的頭部畫法,如何表現身體上的花紋。卻忽視了小貓睡覺的特點。陳天祥這個調皮機敏的小男孩一語道破。想法實在可貴!於是,我馬上表揚了陳天祥,並啟發幼兒再去從不同的方面打開思路,展開想象……

接下來的課堂氣氛更為活躍了,有的表現出小貓上樹的情景;小貓抓老鼠的情景;幾隻小貓嬉戲的情景,貓媽媽領着小貓玩耍的情景……

孩子買的畫就是這樣的妙趣橫生。

但願他們活潑的天性,無邊無際的想象,在五彩的筆下自由的舒展和延伸,不會被我們的條條框框限制住。

幼兒園中班教育隨筆6

中班的孩子已經有了較強的自我意識,同伴間的交往能力也明顯增強,會有各自友好的小羣體,也經常是幾個小羣體在一起開展一些遊戲活動和討論活動,所以在區域活動中,同伴間的相互合作的意識也有了積極性的上升。特別是男孩子,一向都是以活躍的羣體出現在老師的面前,他們對趣味性較強的走迷宮和棋類特別的感興趣。以下是我班幾個男孩子參與活動的前後經過。

陶晨、宇辰、永暢是很要的小夥伴,他們經常在區域活動時結伴進入益智屋,一開始是討論走迷宮的事情,各自拿着一張迷宮圖看着走着,有時會討論一下,覺得沒有勁了就一起打打鬧鬧,因為我沒有規定具體的遊戲規則和方法,所以他們嘗試了自己的遊戲方法,持續了一段時間後就被其他的事情帶走了心思,他們有些漫無目的,但因為有好夥伴,所以遊戲的興趣還是很高,我就在一旁沒有發表自己的意見,看他們接下來會對其他什麼事情感興趣。

有一天,班級的區角里拿來了幾張漂亮的報紙,上面有棋譜,陶晨第一個發現,課後,他就立即叫上了他的好夥伴,他們就在區角里翻弄起了這張報紙,討論着:“這個棋譜我見過。”“我也見過,我還知道是怎麼玩的。你看”正當陶晨拿起報紙準備比劃時,老師敲小鈴了,上課的時間到了,我看見他們幾個小夥伴的眼神在上課之前還停留在那個角落裏,肯定是好奇心在驅使。於是我覺得自己有必要抓住機會參與到他們的活動中了。

這週三的區域活動開始了,我有意地把他們安排在了有棋譜的區域裏,他們也強烈的表示出了自己的這個願望。活動開始了,他們把這張報紙拿出來放在桌上,很愛惜的鋪平了,陶晨是很有號召力的,他是這幾個孩子裏的頭“玩這個是要骰子的。”可是他也沒有頭緒,到底應該拿怎麼玩,只是在那裏比劃着,其他幾個孩子就在一旁看,因為他們沒有找到骰子,我就提醒了他們:“區角里不是有瓶蓋嗎?”宇辰很快的拿來了瓶蓋當骰子,我再一次提醒“你們不是玩過石頭剪刀布嗎?”於是陶晨命令到:“我先和永暢玩,你們看着。”於是遊戲開始了,他們選定了一個起點,用石頭剪刀布的方式決出了輸贏,陶晨頭腦很靈活,一下就知道了輸贏的方式,而永暢的反應比較慢一點,可贏了到底走多少呢,他們商量着,“就走一格吧。”“走一格很慢的,走兩格吧。”“還是走一格,你看,路很短的。”於是決定了走一格,兩個輪迴後,遇到了他們伸出來的是一樣的,“這樣走嗎?”我搖搖頭,表示他們可以繼續往前,第一輪的遊戲在我的帶領下走到了終點,旁邊看的'孩子就有些躍躍欲試了,但又顯得不夠自信,我就説:“你們看,石頭碰剪刀,剪刀肯定輸了,剪刀剪步,布就碎了,而布卻能包石頭,如果一樣就再來一次。明白了嗎?”孩子們點點頭,於是遊戲繼續以緩慢的速度開始了,我就離開了。

這次活動後,帶動了其他孩子,有更多的孩子參與了進來,而最先玩的那幾個又在討論着換一個規則玩是否更有意思,我想這會帶動他們思考的積極性,更會以他們羣體合作的智慧來豐富他們的遊戲內容,提高區域活動的學習和遊戲價值,正因為孩子們有了這樣濃厚的興趣,我的指導才有如此好的效果,而介入的藝術便是教師要有敏鋭的目光發現並抓住孩子的這個興趣點,及時和適時的介入,孩子有了想要學習的東西,又有了老師給予的正確的學習方法,就能自己去建構知識,孩子都是很聰明,就看老師如何引導。所以指導區域活動的關鍵是老師要善於及時發現,善於適時介入,善於正確指導。

幼兒園中班教育隨筆7

我班開展了一次送月餅活動,孩子們每人從家裏帶來了形狀不同,口味不同的各種月餅,瞧!每個孩子的臉上都綻放着開心的笑容,我更為孩子們高興。

孩子們將月餅放在桌上,相互觀賞者,有的小朋友還主動向大家講述自己的月餅是什麼形狀、什麼味道的,看到孩子們認真的樣子,我真為他們高興。唉!孩子們長大了。

不知是誰提議説:“這麼多月餅我們送給幼兒園的所有老師們都嘗一嘗吧!”這個提議得到了全體幼兒的贊同,我這時就因勢利導“那對老師們怎麼説呀?”“就説老師節日快樂!中秋節快樂!”袁軼霖小朋友的話讓我很感動,我大聲鼓勵他説:“好,太棒了”,於是,就組織了七名幼兒為所有的老師送去了中班全體孩子們對老師的愛,以及中秋的祝福!

幼兒園中班教育隨筆8

中午午睡時,小朋友們在忙着自己脱衣服、脱鞋子;因為是中班的小朋友了,大肌肉動作和小肌肉的精細動作的發展水平較小班時,已經有很大的提高了。所以我們讓小朋友自己動手了,實在不會,我們會教,但不會去直接幫忙。

今天林林脱衣服的時候就遇上了麻煩,他將衣服的拉鍊拉開了;但是由於穿了厚衣服,所以袖子沒有辦法脱下來。他努力地脱着,實在脱不掉了,他開始甩衣袖,嘴裏還發出“嗯嗯”使勁兒的聲音,重複着甩袖子的動作。直到遇到了凡凡。

只見凡凡大方地説“我來幫你”,在凡凡的幫助下,林林的衣服很快脱了下來。平時在我眼中的凡凡,入園時依偎在媽媽旁邊,離園時羞於和我們打招呼,活動時跑這兒跑那兒的孩子一個小男孩,沒想到在別人遇到困難時,他會主動幫助他人。

其實每個孩子的心裏都住着一位天使,每個孩子的心靈都是美麗的,只是有時候,我們被他們的表象給迷惑了,暫時看不清他們本真的樣子,所以我們只能耐心去等待去發現他們的內心。

幼兒園中班教育隨筆9

今日早上,我在打掃衞生時,李明小朋友的母親跑來對我説:“教師,你把李明領進來好嗎?”我驚奇地問:“李明在哪?他怎樣不進來?”媽媽着急地説:“他今日早上不願來幼兒園,此刻在幼兒園門口,就是不進來。”我放下手中的活跟着李明的媽媽來到幼兒園門口,只見李明在車上邊哭邊喊:“我不上幼兒園,我不上幼兒園!”我過去問他:“你為什麼哭?”他看了我一眼,更悲痛地哭了起來。

我好不容易、哄他來到活動室,讓他坐下,等他母親走後,我蹲下身子,撫摸着他的頭説:“李明,你能不能悄悄地告訴教師,你為什麼哭嗎?”他滿眼淚水地説:“教師,我想跳舞,你能不能跟舞蹈教師説一聲,讓我跳舞嗎?”我一聽,最終明白了,原先舞蹈教師在排節目時,嫌他動作不到位,昨日把他裁了下來。我説:“咱們不跟舞蹈教師練舞蹈了,教師看你走的模特步很棒,那你就參加咱們班的節目吧!”他説:“教師,我能行嗎?你會不會又不用我了?”我説:“不會的!”只見他的臉上露出了笑容,趴在我的身上説:“教師你真好!”

從這件事上,我們能夠看出孩子們的自尊心是多麼的強,那我期望各位教師在處理孩子們每件事情上,能多研究以下孩子們的感受!

睿睿不再含手指了

“教師,睿睿在家又含手指了,真拿他沒辦法。”今日早上入園時,睿睿媽媽愁眉苦臉的對我説。睿睿是我們班最小的一個孩子,入園時還不到兩歲半,雖然在班裏比較乖巧,大家也都十分喜歡他,可是他有一個含手指的壞習慣很讓人頭疼。在家睿睿的父母想盡了各種辦法都不管用,還是照含不誤。睿睿入園快兩個月了,含手指的習慣再不改掉,對他以後的身體健康會造成很大的影響。所以,我必須要幫睿睿改掉這個壞習慣。

用什麼方法才能使睿睿不含手指呢?真巧,今日午時有一節《認識小手》活動,我給每個孩子的手指上畫上五官,並起上名字,讓他們和手指娃娃做好朋友,要愛護它們,不能咬或者含他們,這樣手指娃娃會不舒服的。之後,我又啟發孩子們説出手指娃娃有哪些本領?孩子們爭先恐後地回答出很多答案,當然睿睿也很進取回答。藉此機會我之後問:“手指娃娃做了這麼多的事情,那麼它的身上髒嗎?此刻我們在顯微鏡下觀察一下就明白了。”孩子們經過觀察發現指甲裏藏了許多我們用肉眼看不見的細菌,我告訴大家這些細菌如果吃到嘴裏,就會生病。所以我們必須要及時給手指娃娃洗澡,做個講衞生的好孩子。從此以後,我細心的觀察着睿睿的一些變化,並及時的鼓勵他,一週下來,睿睿含手指的習慣慢慢改掉了。

幼兒園中班教育隨筆10

《午餐鹹菜的效應》

魏金昊小朋友最近感冒了,總是不好好吃午飯,每當我走到他身邊時,他為了得到我的表揚,就使勁地吃飯,不吃菜。於是中午用餐時,我坐在他旁邊,看着他吃飯,希望他可以多吃點菜。我説:“今天青菜很香哦,來嘗一嘗。”魏金昊不情願地説:“我不喜歡吃。”我夾起青菜,大口大口地吃給他看,魏金昊有點心動了,學着我的樣子夾起一點青菜,可是剛嚼了幾下就又吐了出來。看到這種情況,我十分擔心,不吃菜感冒怎麼能快點好呢?我對他説:“只要你吃一點菜,老師就給你鹹菜做獎勵,好嗎?”魏金昊十分高興,爽快地吃了自己的一口菜,我信守承諾給了他一小塊鹹菜。

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裏,每次午餐我都給魏金昊“加餐”,有時也會給其他小朋友,不知不覺中,孩子們都食慾大增。

標籤: 隨筆 幼兒園 教育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zhezhai.com/zh-mo/fw/wenxue/dq5gj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