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者齋 >

企業管理 >管理溝通 >

經典溝通案例(通用11篇)

經典溝通案例(通用11篇)

溝通是為了一個設定的目標,把信息、思想和情感,在個人或羣體間傳遞,並且達成共同協議的過程。下面是yjbys小編給大家帶來的經典溝通案例,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經典溝通案例(通用11篇)

經典溝通案例 篇1

20xx年12月,作為分管公司生產經營副總經理的我,得知一較大工程項目即將進行招標,由於採取向總經理電話形式簡單彙報未能得到明確答覆,使我誤以為被默認而在情急之下便組織業務小組投入相關時間和經費跟蹤該項目,最終因準備不充分而成為泡影。事後,在總經理辦公會上陳述有關情況時,總經理認為我“彙報不詳,擅自決策,組織資源運用不當”,並當着部門面給予我嚴厲批評,我反駁認為是“已經彙報、領導重視不夠、故意刁難,是由於責任逃避所致”。由於雙方信息傳寄、角色定位、有效溝通、團隊配合、認知角度等存在意見分歧,致使企業內部人際關係緊張、工作被動,惡性循環,公司業務難以穩定發展。

從該案例分析,這實際上是一個上下級沒有有效溝通的典型案例。

個性上來説我是一個精力充沛,敢作敢為的人,且具有敏鋭的市場敏感度,由於以前工作的成功經驗,自認為具備了一定的創新能力和影響力。但是由於角色轉換,新任分管領導,缺少一定管理經驗和溝通技巧,最終導致了總經理對我的偏見認識,分析原因有三:

第一:我忽略了信息組織原則,在得知企業有一個很大機會的時候,我過於自信和重視成績,在掌握對方信息不足及總經理反饋信息不足的情況下盲目決策,擴大自己的管理幅度,並沒有有效地對人力資源信息進行合理分析,發揮企業最強的竟爭優勢,致使準備不充分談判失敗。

第二:我忽視了正確定位原則,作為分管副總經理,沒有努力地去爭取上級總經理的全力支持,僅憑自己的主觀和經驗,而沒有采取合理有效的分析,拿出具體的實施方案獲得溝通批准,使總經理誤以為搶功心切,有越權之嫌疑。

第三:我沒有運用好溝通管道。事後對結果沒有與總經理提前進行面對面及時有效溝通和總結,而是直接在總經理會議上表達自己的想法,造成總經理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言語誤會,慢慢的通過領導者的影響力導致了企業內部的關係緊張。

第四:我缺少組織團隊意識。公司是一個團隊,而我的小部門成員只是一個工作組,當我獲得了一個給企業創造利潤的機會時,我沒有發揮團隊協作精神,利用公司最有效資源,也沒有讓員工有一個明確的團隊目標,就憑着幹勁去工作。這樣一來,不但沒給企業帶來好的績效,而且損傷了下屬的工作積極性。

而在該事件的另一主體,總經理作為決策者的身份也犯了一些嚴重的溝通障礙。導致了企業的凝聚力下降,企業經營業績不佳。主要表現有:

第一:總經理缺乏同理心傾聽。溝通是雙方面的,當我給總經理電話彙報工作方向信息時,總經理沒有核查對我所傳達信息的理解,也沒有積極的迴應,讓我以為默認做出不正確判斷。事後,我給總經理陳述我的想法時,他也沒有認真從我的角度去傾聽我的工作思路,只是主觀的認為我的過失。導致後來把這種負面情緒帶到整個組織中。

第二:總經理缺少對下屬員工理解和信任。溝通的有效性又一次遭到破壞。如果我們雙方都處在一個公平的位置進行溝通,總經理就不會對着下級部門對我進行嚴厲批語,挫傷自尊和積極性。這樣我們之間就會在整個溝通過程中保持坦誠,並以換位思考的方式把自己放在對方的位置上,而採取寬容包含對方的這次過失,以鼓勵我在以後的工作中汲取教訓,更努力的工作。

第三:總經理缺少建立有效團隊技巧。通過總經理辦公會爭執後,企業的小領導班子裏引起了小小的波浪,但是總經理沒有及時的採取適當方法去構建和諧團隊,對整個事情引以為鑑,做出更好的企業在傳遞信息方面的有效機制,而是聽之任之,不和下屬員工交流,使事態盡一步擴大。

經典溝通案例 篇2

東北師範大學大三學生小董已經連續3個假期沒回家了。“我不願見父母,每次站到回家的站台上,似乎都是一次煎熬。”“他們根本不理解我,我也沒臉見他們。我覺得,這3年來自己一事無成,我也想學習,可沒有動力了,有時我真不知道怎麼辦。”小董一臉傷感:“我能做的就是跟女朋友傾訴,我認為,只有她才能瞭解自己,才能真正和自己交流”。

像小董一樣,記者在採訪中發現,很多大學生都表示“和父母交流有困難”。據報道,去年3月,上海市心理諮詢中心曾在市內主要高校大學生羣體中做過一項調查,結果顯示,約有69%的大學生感到無法與父母交流和溝通,其中27%的學生表示從不與父母交流。

無獨有偶,日前舉行的第二屆上海市重點(示範性)中學學生會主席論壇上也傳出消息,“當代青少年與父母之間存在明顯的溝通障礙”,有63%的高中學生認為心裏話只能和同學説,與父母説的只佔21.9%。看來,大學生難與父母溝通,是在高中就“打下了基礎”。

有人認為,處於叛逆期的高中生,面對大學聯考(Q吧)壓力和父母對其學習成績的嚴格要求,易出現溝通障礙,而大學生的生理與心理都已趨近或達到成熟,與父母交流理應比高中生順暢。但現實情況顯然並非如此,採訪中,記者發現,許多大學生仍然對父母有一種或牴觸或敬畏的情緒,他們大都反對父母的教育方式,難以忍受“父母的不理解”。

東北師範大學的孫同學,父母雙雙下崗,每天都要為生計發愁,每次打電話來,就是問問學習好不好,學費夠不夠。“我也知道,他們根本無暇顧及我心裏的感受,我還能説什麼呢?説多了,豈不是又給他們增添心理負擔?漸漸地,就感覺心裏和父母隔着一層。”

隨着工作節奏不斷加快,競爭壓力日益增大,許多父母不得不將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家住長春的李女士就對記者説,由於工作比較忙,孩子很小的時候就請了保姆。一直以來她都覺得,自己給孩子的已經比同年齡孩子得到的多很多,但她卻發現與孩子之間的隔閡慢慢升級,她覺得很不理解,想改變,但力不從心。

大學生不願與父母交流,也有自身的原因。長春大學大二的劉同學對記者説:“大學裏事情很多,我卻找不到生活的目標,非常鬱悶,沒心情和父母交談。”學法律的小張也眉頭緊鎖:“上了大學,開始參加了很多社團,後來逐漸放棄了,再後來,就忙着應付各種各樣的過級、考試,很少和家裏人交心。一是自己話本來就少,頂多哼哈兩句,再者,也沒必要讓他們知道我的情況,那樣反而讓他們操心。”“應該説,在15歲到22歲左右的`青春期,與父母產生距離,對他們表現出冷淡,這是青少年成長的正常表現。處於青春期的大學生們,也需要有一段時間讓自己獨立思考,去尋找並且發現自己。”吉林大學高等教育研究所的楊淑琴老師認為,對於大學生來説,要培養良好的個性、建立良好的家庭關係,還應主動找時間和父母聊天,體驗交流的快樂。

經典溝通案例 篇3

昨天,女兒一反常態開始寫日記,平時要求她寫日記,她總説沒什麼可寫的。我突然想起,曾在女兒的褲兜裏發現女兒寫給一個男孩的紙條,説她喜歡他。

於是,我不由自主地翻看了女兒的日記本,這一看讓我大吃一驚。女兒在日記裏説,她喜歡班裏的一個男生,因為男孩長得很帥,而且班上選紀律小紅旗時男孩選了我女兒。女兒給這個男孩寫過好幾封信,男孩好像沒接受,説情書看的太多了。女兒還送男孩一本字帖,男孩收下了,但也沒表態。那男孩坐在女兒後兩排的位置,後面有同學回答問題時,女兒總會回頭看那個男孩,兩人的眼神總會相遇。女兒覺得自己不如別的女孩,又説自己真的很喜歡這個女孩。

看完日記,我半天回不過神。女兒才9歲半啊!這麼早熟,正常嗎?我想等女兒考完試跟她談談,可我該怎麼和她談,又不傷害她?

經典溝通案例 篇4

吳佶福是在開學的第一天轉到我們班的,作為一個轉學生,由於沒有參加在暑假中的兩次軍訓,也就少了和全班一起經歷兩天的熟悉的過程,所以在開學最初的時候,他還比較的拘謹不太和同學交流,在學習上也不是很穩定,上課的時候經常是處於個人的思想和活動中,各個方面都比較被動,作業情況也不是很樂觀。

但是幾周後我就發現吳佶福逐漸開朗起來,學習上也很積極向上,比較有動力了,上課的情況也比以前有了較大的進步。我仔細觀察了,這一切的轉化是和他與家長的交流是密不可分的,原本因在於在備忘本上經常有他和家長的交流。

每天在備忘本的一分鐘感想裏,他都會寫下在學校的感受和學習情況,有開心的事也有不快樂的事,有他在學校裏遇到的困難和矛盾,但是他的家長每天在他的備忘本上,都會對他的一分鐘感想進行分析和交流,有時寥寥數字,但有時語句擲地有聲,但大部分的交流家長都是以一種鼓勵的語氣為主,積極正面,從任何方面都是鼓勵孩子多學習,多參與班級以及學校的各項活動,正是在家長的這種幫助和鼓舞下,吳佶福逐漸變得開朗和熱情,積極向上,更多的願意投入到這個班級中,融於集體中去。

經典溝通案例 篇5

英國某啤酒公司的副總裁在去南美作商務旅行時,接到總部的傳真,要他在歸途順便去牙買加和當地一家甜酒出口公司的經理談生意。但問題是他沒有去牙買加作公務旅行的簽證,想臨時辦一個,時間又來不及。於是,他只好以旅遊者的身份來到金斯敦的諾爾曼雷機場。在檢查護照的關口,移民官從他皮包的工作日誌及來往信函中判明他是在作公務旅行,所以不許他入境。他反覆向移民官聲明,自己不過是在返回倫敦前來這兒作短暫的休整。這才勉強被允許入境。他一在旅館安頓好,便打電話和那位甜酒出口商聯繫。

剛打完電話,就來了位移民局的官員,説他是懷着商務目的來到此地,而沒有取得應有的簽證。對他説,他將受到有關方面的嚴密監視,一旦發現從事商務活動,便將立即驅逐出境,並處以高額罰款。足足兩天,他身邊總有一位警察,像個影子似的。使他不得不像個旅遊者一樣打發時光。看來此行是隻能白費時間和金錢了。但是在他離開之前,卻在警察的眼皮底下與那位出口商談成了生意。旅館設有游泳池,池旁有個酒吧供客人喝喝飲料,稍事休息。監視的警察只見他與一位身着比基尼泳裝的妙齡女郎正坐在酒吧前喝酒,還有一搭沒一搭地和酒吧服務員聊天。誰知那位服務員竟是出口商打扮的,而那名妙齡女郎則是他的女祕書。

經典溝通案例 篇6

小賈是公司銷售部一名員工,為人比較隨和,不喜爭執,和同事的關係處得都比較好。但是,前一段時間,不知道為什麼,同一部門的小李老是處處和他過不去,有時候還故意在別人面前指桑罵槐,對跟他合作的工作任務也都有意讓小賈做得多,甚至還搶了小賈的好幾個老客户。

起初,小賈覺得都是同事,沒什麼大不了的,忍一忍就算了。但是,看到小李如此囂張,小賈一賭氣,告到了經理那兒。經理把小李批評了一通,從此,小賈和小李成了絕對的冤家了。

案例點評:

小賈所遇到的事情是在工作中常常出現的一個問題。在一段時間裏,同事小李對他的態度大有改變,這應該是讓小賈有所警覺的,應該留心是不是哪裏出了問題了。但是,小賈只是一味的忍讓,這個忍讓不是一個好辦法,更重要的應該是多溝通。

小賈應該考慮是不是小李有了一些什麼想法,有了一些誤會,才讓他對自己的態度變得這麼惡劣,他應該主動及時和小李進行一個真誠的溝通,比如問問小李是不是自己什麼地方做得不對,讓他難堪了之類的。任何一個人都不喜歡與人結怨的,可能他們之間的誤會和矛盾在比較淺的時候就會通過及時的溝通而消失了。

但是結果是,小賈到了忍不下去的時候,他選擇了告狀。其實,找主管來説明一些事情,不能説方法不對。關鍵是怎麼處理。但是,在這裏小賈、部門主管、小李三人犯了一個共同的錯誤,那就是沒有堅持“對事不對人”,主管做事也過於草率,沒有起到應有的調節作用,他的一番批評反而加劇了二人之間的矛盾。正確的做法是應該把雙方產生誤會、矛盾的疙瘩解開,加強員工的溝通來處理這件事,我想這樣做的結果肯定會好得多。

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學會主動地溝通,真誠地溝通,策略地溝通,如此一來就可以化解很多工作與生活中完全可以避免發生的誤會和矛盾。

經典溝通案例 篇7

前些日子出差,客户的公司門口有一家寵物店,看到寵物店中有一條小狗,經過一番討價還價,把小狗買了下來帶回家去。

晚上給二姐打電話,告訴她我買了一條博美,她非常高興,馬上詢問狗是什麼顏色,多大了,可愛嗎? 晚上,大姐打電話來詢問我最近的情況,小狗在我接電話的時候叫起來,大姐在電話裏一聽到有狗在叫,就問是否很髒,咬人嗎?有沒有打預防針……

同樣是對於一條狗的理解,然而不同的人反映的確差別很大。二姐從小就喜歡狗,所以一聽到狗,在她的腦海中肯定會描繪出一幅一條可愛的小狗的影像。而大姐的反應卻是關心狗是否會給我們帶來什麼麻煩,在腦海中也會浮現出一副“骯髒兇惡的狗”的影像。

案例點評:

看來,同樣的一件事物,不同的人對它的概念與理解的區別是非常大的。在我們日常的談話與溝通當中也是同樣的。

當你説出一句話來,你自己認為可能已經表達清楚了你的意思,但是不同的聽眾會有不同的反映,對其的理解可能是千差萬別的,甚至可以理解為相反的意思。這將大大影響我們溝通的效率與效果。

同樣的事物,不同的人就有不同的理解。在我們進行溝通的時候,需要細心地去體會對方的感受,做到真正用“心”去溝通。

經典溝通案例 篇8

張丹峯剛剛從名校管理學碩士畢業,出任某大型企業的製造部門經理。張丹峯一上任,就對製造部門進改造。張丹峯發現生產現場的數據很難及時反饋上來,於是決定從生產報表上開始改造。借鑑跨國公司的生產報表,張丹峯設計了一份非常完美的生產報表,從報表中可以看出生產中的任何一個細節。

每天早上,所有的生產數據都會及時地放在張丹峯的桌子上,張丹峯很高興,認為他拿到了生產的第一手數據。沒有過幾天,出現了一次大的品質事故,但報表上根本沒有反映出來,張丹峯這才知道,報表的數據都是隨意填寫上去的。

為了這件事情,張丹峯多次開會強調,認真填寫報表的重要性,但每次開會,在開始幾天可以起到一定的效果。但過不了幾天又返回了原來的狀態。張丹峯怎麼也想不通。

經典溝通案例 篇9

江蘇某工廠、貴州某工廠、東北某工廠、北京某工廠要引進環形燈生產技術,各家的產量不盡相同,北京某進出口公司是其中某一工廠的代理。知道其它三家的計劃後,主動聯合這三家,在北京開會,建議聯合對外,統—談判,這三家覺得有意義,同意聯合。該公司代表將四家召在一起做談判準備。

根據市場調查,日本有兩家環形燈生產廠,歐洲有—家,有的曾來過中國.有的還與其中工廠做過技術交流。進出口公司組織與外商談了第一輪後,談判就中止了。外商主動找具熟悉的工廠直接談判,工廠感到高興,更直接,而且,外商對工廠談判的條件比公司談時靈活,更優惠。

有的工廠一看聯合在起,自己好處不多,於是提出退夥,有的外商故意不報統一的價格,也與自己欲成交的工廠直接聯繫,請工廠代表吃飯,單獨安排見面等,工廠認為這對自己有好處,來者不拒。進出口公司的代表知道後勸説工廠,工廠不聽。於是最終這四家各自為陣,聯合對外談判也宣告失敗。

經典溝通案例 篇10

王嵐是一個典型的北方姑娘,在她身上可以明顯的感受到北方人的熱情和直率,她喜歡坦誠,有什麼説什麼,總是願意把自己的想法説出來和大家一起討論,正是因為這個特點她在上學期間很受老師和同學的歡迎。今年,王嵐從西安某大學的人力資源管理專業畢業,為了實現自己的夢想,她毅然隻身去廣州求職。

但是到公司實習一個星期後,王嵐就陷入了困境中。

原來該公司是一個典型的小型家族企業,企業中的關鍵職位基本上都由老闆的親屬擔任,其中充滿了各種裙帶關係。尤其是老闆給王嵐安排了他的大兒子做王嵐的臨時上級,而這個人主要負責公司研發工作,根本沒有管理理念更不用説人力資源管理理念,在他的眼裏,只有技術。最重要,公司只要能賺錢其他的一切都無所謂。但是王嵐認為越是這樣就越有自己發揮能力的空間,因此在到公司的第五天王嵐拿着自己的建議書走向了直接上級的辦公室。

王經理,我到公司已經快一個星期了,我有一些想法想和您談談,您有時間嗎?王嵐走到經理辦公桌前説。

來來來,小楊,本來早就應該和你談談了,只是最近一直紮在實驗室裏就把這件事忘了。

王經理,對於一個企業尤其是處於上升階段的企業來説,要持續企業的發展必須在管理上狠下功夫。我來公司已經快一個星期了,據我目前對公司的瞭解,我認為公司主要的問題在於職責界定不清;僱員的自主權力太小致使員工覺得公司對他們缺乏信任;員工薪酬結構和水平的制定隨意性較強,缺乏科學合理的基礎,因此薪酬的公平性和激勵性都較低。王嵐按照自己事先所列的提綱開始逐條向王經理敍述。

王經理微微皺了一下眉頭説:你説的這些問題我們公司也確實存在,但是你必須承認一個事實我們公司在贏利這就説明我們公司目前實行的體制有它的合理性。

可是,眼前的發展並不等於將來也可以發展,許多家族企業都是敗在管理上。

好了,那你有具體方案嗎?

目前還沒有,這些還只是我的一點想法而已,但是如果得到了您的支持,我想方案只是時間問題。

那你先回去做方案,把你的材料放這兒,我先看看然後給你答覆。説完王經理的注意力又回到了研究報告上。

王嵐此時真切的感受到了不被認可的失落,她似乎已經預測到了自己第一次提建議的結局。

果然,王嵐的建議書石沉大海,王經理好像完全不記得建議書的事。王嵐陷入了困惑之中,她不知道自己是應該繼續和上級溝通還是乾脆放棄這份工作,另找一個發展空間。

經典溝通案例 篇11

研發部樑經理才進公司不到一年,工作表現頗愛主管讚賞,不管是專業能力還是管理績效,都獲得大家肯定。在他的縝密規劃之下,研發部一些延宕已久的項目,都在積極推行當中。

部門主管李副總髮現,樑經理到研發部以來,幾乎每天加班。他經常第2天來看到樑經理電子郵件的發送時間是前一天晚上10點多,接着甚至又看到當天早上7點多發送的另一封郵件。這個部門下班時總是樑經理最晚離開,上班時第1個到。但是,即使在工作量吃緊的時候,其它同仁似乎都準時走,很少跟着他留下來。平常也難得見到樑經理和他的部屬或是同級主管進行溝通。

李副總對樑經理怎麼和其它同事、部屬溝通工作覺得好奇,開始觀察他的溝通方式。原來,樑經理部是以電子郵件交代部屬工作。他的屬下除非必要,也都是以電子郵件回覆工作進度及提出問題。很少找他當面報告或討論。對其它同事也是如此,電子郵件似乎被樑經理當作和同仁們合作的最佳溝通工具。

但是,最近大家似乎開始對樑經理這樣的溝通方式反應不佳。李副總髮覺,樑經理的部屬對部門逐漸沒有向心力,除了不配合加班,還只執行交辦的工作,不太主動提出企劃或問題。而其它各年主管,也不會像樑經理剛到研發部時,主動到他房間聊聊,大家見了面,只是客氣地點個頭。開會時的討論,也都是公事公辦的味道居多。

李副總趁着在樓梯間抽煙碰到另一處陳經理時,以閒聊的方式問及小主管和樑經理工作相當認真,可能對工作以外的事就沒有多花心思。李副總也就沒再多問。

這天,李副總剛好經過樑經理房間門口,聽到他打電話,討論內容似乎和陳經理業務範圍有關。他到陳經理那裏,剛好陳經理也在説電話。李副總聽談話內容,確定是兩位經理在談話。之後,他找了陳經理,問他怎麼一回事。明明兩個主管的辦公房間就在隔鄰,為什麼不直接走過去説説就好了,竟然是用電話談。

陳經理笑答,這個電話是樑經理打來的,樑經理似乎比較希望用電話討論工作,而不是當面溝通。陳經理曾試着要在樑經理房間談,而不是當面溝通。陳經理不是最短的時間結束談話,就是眼睛還一直盯着計算機屏幕,讓他不得不趕緊離開。陳經理説,幾次以後,他也寧願用電話的方式溝通,免得讓別人覺得自己過於熱情。

瞭解這些情形後,李副總找了樑經理聊聊,樑經理覺得。效率應該是最需要追求的目標。所以他希望用最節省時間的方式,達到工作要求。李副總以過來人的經驗告訴樑經理,工作效率重要,但良好的溝通絕對會讓工作進行順暢許多。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zhezhai.com/zh-hk/qygl/guanli/e1eg2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