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者斋 >

企业管理 >领导力 >

打造企业主管领导力

打造企业主管领导力

什么是正确的思维方式?就是注意抓住任何一件事物的本质。而事物的本质不是那么很容易抓住的,你必须深入工作,摸爬滚打,才能掌握它的深入内容。一个事物的本质应该怎样掌握呢?通过分析你会发现:构成决定本质。看一件事情合理不合理,就想想构成。比如:看一个单位人事工作的本质,就是它人事构成的分析。这个单位高级职称有多少人?中级职称有多少人?或者是我们大学毕业生有多少?中专有多少?这些构成分析,就决定了单位的人事政策和人事工作的方向。再如:上市公司的董事会过去是谁出钱多谁当董事,现在有了不出钱的独立董事,如果独立董事不签字就意味着公司决议是有问题的。这就说明董事会的构成发生了变化,所以任何事情只要分析构成,就会发现问题。

打造企业主管领导力

我们大到国家问题,小到企业问题,都可以按照这个思维方式,根据构成去分析一件事情,然后找到这件事情的本质。然后再根据这个本质来决定我们应该怎么做工作,找出出路,找到办法,找到政策。

  认清领导的本质

  领导的要素

领导的本质有两个要素:带领和疏导。带领就是影响力,以身作则,身先士卒,一马当先;疏导就是统帅力,思想领先。

  领导力是由五个力构成的:

第一个是综合力。就是战略思考,综合系统地看问题,而不要就事论事。

第二个是分析力。综合力乱成一团麻,分析力就是要把它打散,看看它的基本构成、基本要素,把复杂问题分解成几个很简单的东西。

综合也好,分析也好,都是准备。第三个力是一个飞跃,就是预见力。没有预见就没有领导,领导的水平就看你预见的水平。预见是综合分析能力的表现,预见得正确,说明你综合分析得好。

预见力不是为预见而预见,是为决策而预见。第四个就是决策力。是你预见到怎么办之后,拿主意出决策。

最后一个力就是执行力。领导越大执行力越小,领导越小执行力越大,所以执行力是对中下层的,但是领导执行不行的话,你前面的四个力也不行。所以领导需要说服群众,要跟群众一块儿去干。每天只说不做,这个领导是当不好的。美国GE公司前CEO杰克.韦尔奇有一个“深潜”的工作方式,就是越过各界领导,直接跟基层的群众一块儿去干,一块儿去研究,一块儿去讨论。如果你的指挥是通过各级领导的指挥,可能会耽误事,因此你必须下到基层和大家一起干,然后你有切身体会,才会做出相应的决策。

这五个力里的核心是决策力,执行力虽是这五个力中最次要的,但是它却决定了你前四个力的能力、水平。

  管理的本质

领导的本质是决策,那么管理的本质又是什么?所谓管理,实际上就抓四件事。

第一是战略思考。如果你是科长,要想想我这个科里面的大事是什么?怎样的想法?首先你要站在领导的立场上去想你这个科,站在处长的角度去思考这个科的发展,这就是抓住战略。所以作为一个领导人,要“抓大事,做实事,不出事”,就是所谓“三事主义”。抓大事,就是战略思考。做实事,就是计划要执行。不出事,就是安全可靠。一个企业的运营不就是抓住这三个要素吗?

第二件是规划计划。日本哪个企业都有企划科,韩国也用企划这两个字。企划科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想大事、做计划,给领导出主意。

第三件是制定出政策。政策是宝。

第四件是日常工作的执行和人力资源。管理以人为本,实际上前面几件工作都要靠人来做,因此人是决定性的。

不管领导也好,管理也好,本质都是决策。因此我们把决策搞好了,其它的事情就迎刃而解,决策搞不好,其它事情做好了也没有大用处。

  以人为本的真谛

要了解以人为本的本质,首先要把人弄清楚。人就是丰富的知识+思考的习惯+高尚的情操。知识越多就越像人,知识越少就越像动物,这也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思考就是消化这些知识,利用这些知识,创造新知识,思考的习惯在三者中居中心地位。品德与高尚的情操就是道德,是我们社会公认的规范。所以,以人为本就是以人不断追求知识,不断创造知识为本,按照社会要求,社会规范来行事。

人本管理是相对科学管理而言的。科学管理是针对流水线生产的,是把人当做机器;人本管理就是以人的潜力发挥为基础,提高人的创造性,个性化、多样性是人本管理的两大要素。因为人的潜力非常大,着急的时候、目标明确的时候,全身都用上劲的时候,他就能发挥最大的潜能。

一般我们要干一件事,先要想好要干什么事,然后就去找人,把找人变成了第二位的事情。但是《从优秀到卓越》的作者柯林斯则一再强调:先找人,再做事;你必须找对人,才能做对的事。作为一个领导者,你要先找你的副手和你的助手,替你安排好一切,再让他们去找中层干部,所以找对人才能做对的事情,没有人是谈不上事情的。

对于以人为本的观念,有的企业说是以员工为本,因为我最大的资产是我的员工。但从管理的角度看,应该是人才为本,不是以员工为本。因为员工里面有调皮捣蛋的,怎么能以他为本呢?这样的员工也是你的资产吗?不是,他是你的包袱。

那么,以人为本的员工标准是怎样的?我们要看他工作的激情,因为有工作激情,才有使命感和事业心。看他的工作激情,不是只停留在认真工作、完成任务方面的要求,还要有工作激情的具体表现,就是不断地对于“未来怎么办”给领导提建议,然后领导可以给这个建议批示,说这个意见很好,该由你来负责执行,最后效果马上就不一样。

以人为本的好干部标准又该如何呢?就是前面说的,想大事,做实事,不出事。这样的话,我们才能完成我们的事业,我们才能接受挑战。

下面一个关于人本的问题,就是选拔人才的机制。没有人才机制就谈不上人本企业,要优胜劣汰、选择比较,出成就出人才。美国GE公司已经有100多年历史了,从来没有大起大落,原因就在接班人选的好,每次接班人都是很理想的人,都不出问题。为什么?就是因为它有优胜劣汰机制。任何一个领导,任何一个子公司的总经理第一天上班,就首先确立一个接班人计划,由人事部起草一个名单,来选拔将来自己卸任以后谁来接这个班。这样提出100来个人,然后总经理一看,岁数比他大的不行,跟他同岁的也不行,先划掉。这个名单锁在保险柜里面。然后做一个干部简报,由人力资源部来办理,每一个干部只要做出成绩,有好表现,这个干部就是好的,就会登在简报上面。这样的简报每个干部都有,每个干部看到别人都有了成就就是没有自己,心里就着急。就是说,这个队伍不是每天上班下班都在“走”,而是得“跑”着比贡献。如果两三年也没见你的名,那即使你老老实实也得下去了。

以人为本还要以学习为本。现在政府要成为学习型政府,企业要成为学习型企业,不是学习型组织就不是好组织。建立学习型组织的好办法就是教学组织,让领导当老师,每个领导每个月都给你的员工上课,这就督促你自己要学习,否则你上课讲什么?讲了以后,员工要跟你互动的。这样就形成文化,你的思想变成你部下的思想,然后你部下的思想又变成你部下的部下的思想,上下统一一致,就形成从上到下统一的价值观。都说企业文化是领导文化,但前提是领导必须能把自己的思想变成员工的思想。我们总结了世界上有百年历史的百强企业,它们共同的经验有五条:第一条就是学习,第二学习了之后还要创新,第三优秀的队伍,第四是文化,第五是财务保守。

领导艺术还有重要一点,就是不要把决定命运的事情交给一个人,而是交给一个人带领的优秀团队。当领导每天都想这两个字,一个人字,一个财字。如果就靠一个人,用错了、失败了怎么办?所以要靠一个团队,这才是最可靠的。

做领导还要知道,最廉价、最有效的激励就是及时的表扬与沟通。一个同志如果做了一件事情对企业有好处,你就要表扬他,而且是尽可能在他所在的工作单位表扬他。表扬他不是就事论事,比如说扫地,不是说:“今天扫地了不错,明天接着扫吧”。而是要提高一点,比如:“我们的环境代表我们全体员工的精神面貌,你上班把这个地方打扫干净,表明对我们员工精神面貌的贡献”。表扬有很多艺术,虚伪的赞美是奉承,冷漠的赞美等于斥责,不认同的赞美就是讽刺。作为领导,要学会尊重别人,这是最重要的原则。

  领导的六个好习惯

领导的好习惯,居第一位的就是倾听。做领导要特别注意倾听,把倾听作为自己最重要的领导手段。人最大的优势是思考的优势,最大的缺点就是见什么想什么说什么,所以说“祸从口出”。我们要少说、多思、多听。

第二个好习惯是反思。反思就是逆向思考,比如今天决定了这样做,你再想一想多种情形。有时候反思不够就失误,比如投资投错了,所以你必须要反复衡量:我不投行不行?不投有什么好处?什么坏处?我投有什么好?什么坏处?反思使我们尽量不犯和少犯错误。

事情反思的结果必然是中性思考。所谓中性思考,就是客观现实思考,而不是主观愿望的思考。世界上的事物中性的占绝大多数,这是客观现实,所以考虑事情一定要中性化,不能绝对化。过去我们提到中庸之道,其中就有这样的意思,不要把事情搞得绝对化。

作为领导还要有授权的习惯。一般领导不愿意授权,因为授权失误带来的损失是巨大的。但是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群众的力量是无限的,所以又必须要授权,也可以减轻你本人的负担,否则一天到晚什么事儿都管,大小事儿都管,最后累死你。授权非常有学问,一般有三条原则:第一条原则是选择掌握信息最多的人。信息与决策的统一是授权的原则,谁掌握的情况最多,就尽量让谁去主持。信息多就表明知识多,知识多,才能办法多。第二条原则就是选择有决策能力的人,决策能力是锻炼出来的,不是天生来的。决策是艺术,艺术不是靠书本来的,是实践当中靠悟性总结出来的。第三条原则就是选择品德好的人。品德不好,其他一切都免谈。有了这三条,你就授权给他:有一条达不到,你就别授权给他。

讲课也是领导应有的好习惯,不断讲你的思想,不断讲你的方法,不断讲你的未来,不断讲你的计划。你不断跟员工讲,不断纠正自己的错误,不断地明确自己的方向,不断地听到群众的声音,你怎么可能犯错误?你怎么可能不前进?你怎么可能不把事情办好?所以讲课是形成企业文化最活跃的`,也是最理想的手段。最后一个好习惯就是学会掌握机会。领导掌握机会的能力就是预见的能力。为什么有预见?就是有战略思考。发现事实,发现规律,你就会科学决策,你就能民主决策。不断寻求机会才能掌握机会,不断思考的人才有机会,不善于动脑的人就没有机会的。

总之,作为领导,我们要学会听与说,在重要的时候听,还要能够把自己的思想准确的、带感情的传递给自己的员工。现在国外有一个普遍的说法,就是一个新领导到一个单位去,大单位最少要四个月之后,小单位至少一个半月之后,才能对这个单位有所了解,你才有发言权,否则你没有发言权。马基雅弗里根据听和说的表现,把领导分成四等:第一等是先想后听,之后又听又想,然后不听只想。这个过程是一个最优秀的办法。第二等领导以想为主,调查为辅,不大注意听。第三等领导只重视听,自己缺乏思考。第四等,只是说,到处去说,却不听也不想。可是我们不少干部就到处去说,走到哪儿说到哪儿,不大注意听别人的意见,更不注意去负责任地思考。

  领导最大的职能——应变

领导的职能是什么?是干事,是把企业做好,做大,做强。但是领导艺术的职能本质是什么呢?是应变。世界上没有不变的东西,只有变化是不变的,所以领导最大的能力就是应变。应变靠什么?靠心态。

所有失败的决策都是心态的问题。过去说失败是成功之母,现在说成功是失败之母,为什么?因为成功以后心态就变了。所以现在我们强调反向思维,就是说当你胜利的时候想到失败,汉你失败的时候想到胜利。《从优秀到卓越》的作者柯林斯说,当你失败的时候,你要看看镜子,照照自己,看看到底是自己有什么缺点,有什么不足,当你胜利的时候,你要看窗外,因为这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是大家共同努力得来的。

我们应变的策略,就是要反向思维,有活路,才有财路。多听行业外的人的意见,多听少数人的意见,多听反对我们的人产意见。有一个楼房的电梯坏了,需要多安一个电梯,电梯工程师就一起商量,从一楼到八楼,重新打通一个洞,然后把电梯安上去。这几个人正在议论,旁边一个扫地的说:“你们怎么费那么大事?不用打洞,你在墙外头安一个电梯不就行了。”这几个电梯工程师说对啊!就在外头安了一个电梯,从此外露式电梯诞生了!结果又省钱又省力,可见行业外部的意见往往具有突破性,很多发明其实都在外行人发明的。

在应变过程当中,也要有一个不变的思想。一个企业有这么一句话:杜绝浪费就是我们的企业文化。这些你看准了,形成了就基本上不能变,这样才能形成你的文化。文化是大家跟着你走的,你今天说一句话,明天又出尔反尔,一会儿一个主意,那怎么行?!所以要有刺猬原则,刺猬就是不管碰见黄鼠狼,还是碰见狗熊,都是身子一蜷,刺朝外,让人没辙,你咬咬不动,你拿拿不了。任何企业都有自己的一个刺猬原则,这是不能变的。一定要把自己的企业文化打造好,然后一定要不着急,先爬再走,然后再跑。

  领导最主要的职责——决策

领导就是决策,决策是领导最主要的职责。决策的成败昌不可逆转的,所以不能够马马虎虎,一定要充分认真思考,不能快,要慢。作为企业总经理,什么事儿都要快,要效率,但是决策不要追求效率,除非迫不得已。另外,没有十全十美的决策。如果要把根据都找得充分再充分,那么你就会失去决策的机会,而被别人抢了先。

英明的决策,一定要听正反两方面的意见。如果只有一种都支持你的意见,没有反对的意见,那就提前散会,明天再开。唐太宗李世民最大的英明就是兼听,所以双向渠道决策,不是只听一方面,要听双方面。

少数人的话一定要听,因为往往真理掌握在少数人手里,多数人往往受他人影响比较多。决策不能搞死搞活决策,这是极端决定,应该考虑折中,进行中性决策。

仓促决策也很危险,往往是想当然的决定,失败率达80%。关门决策就是几个领导人关着门商量,不听从各方面的意见,这也是不可行的,只有民主决策才能科学决策。逻辑决策也很可怕,比如说现在一把手调走了,按照逻辑当然二把手当一把,这种逻辑决策往往忽略了一个环节,就可能全盘皆输。因为有的副手就善于当副手,当不了正职,他没有这个素质,你非要让他当一把手,结果把一个企业耽误了。还有数字决策,心中有数很重要,你看温总理,对什么事儿他都心里有数,所以他有很多量化的数字,但是决策的时候你不能迷信这几个数字,一定要有一个宏观的系数思考才行。所以正确的决策应该是自由决策,联想决策,就是充分发挥地去做调查研究,充分地了解,充分地听取各种意见,然后我们再联想,按照联想去决策,再加上直觉决策和系统思考。

标签: 领导力 主管 企业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xuezhezhai.com/qygl/lingdaoli/3nve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