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者斋 >

范文 >校园 >

郑振铎《猫》的赏析

郑振铎《猫》的赏析

两个月后,我们的猫忽然死在邻家的屋脊上。我对于它的亡失,比以前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我永无改正我的过失的机会了!自此,我家永不养猫。以下内容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郑振铎《猫》的赏析,欢迎参考!

郑振铎《猫》的赏析
  郑振铎《猫》的赏析篇一

《猫》是文化名人郑振铎在1925年写的一篇散文,这篇散文没有宏大深刻的主题,没有颂扬什么,也没有批判什么,它描写的是人对待动物的真实情感。1925年还处于新文化运动后期,在那个时代这篇散文比较有意义,因为它通过人和猫的故事揭示了普通生活中的人性,包括对待小动物的态度、普遍存在的粗暴武断、以及良心的挣扎等。

以下划线的是原文。

我家养了好几次的猫,却总是失踪或死亡。

开头就提出文章总纲,是关于猫的失踪和死亡的,也必然要触及人的情感。

三妹是最喜欢猫的,她常在课后回家时,逗着猫玩。有一次,从隔壁要了一只新生的猫来。花白的毛,很活泼,常如带着泥土的白雪球似的,在廊前太阳光里滚来滚去。三妹常常的,取了一条红带,或一条绳子,在它面前来回地拖摇着,它便扑过来抢,又扑过去抢。我坐在藤椅上看着他们,可以微笑着消耗过一二小时的光阴,那时太阳光暖暖地照着,心上感着生命的新鲜与快乐。后来这只猫不知怎地忽然消瘦了,也不肯吃东西,光泽的毛也污涩了。终日躺在客厅上的椅下,不肯出来。三妹想着种种方法去逗它,它都不理会。我们都很替它忧郁。三妹特地买了一个很小很小的铜铃,用红绫带穿了,挂在它颈下,但只显得不相称,它只是毫无生意的、懒惰的、郁闷地躺着。又一天中午,我从编译所回来,三妹很难过地说道:“哥哥,小猫死了!”

我心里也感着一缕的酸辛,可怜这两个月来相伴的小侣!当时只得安慰着三妹道:“不要紧,我再向别处要一只来给你。”第一只猫,形态可爱,活泼,给人带来欢乐。对小猫活泼可爱的描写生动,但比较简洁。

“我坐在藤椅上看着他们,可以微笑着消耗过一二小时的光阴,那时太阳光暖暖地照着,心上感着生命的新鲜与快乐。”这是非常准确的闲适心境的描写,这种闲适心境是太阳和小猫带来的,而且小猫给“我”还带来了生命的启迪。

猫生病了,三妹对它进行了挽救,但最后猫死了,三妹很难过,“我”也有一丝心酸,这是人的自然情感。

“我”对三妹的安慰为第二只猫的故事做好了承接。

隔了几天,二妹从虹口舅舅家里回来,她道,舅舅那里有三四只小猫,很有趣,正要给人家。三妹便怂恿着她去拿一只来。礼拜天,母亲回来了,却带了一只浑身黄色的小猫回来。三妹的注意立刻被这只黄色的小猫吸引去了。这只小猫较第一只更有趣,更活泼。它在园中乱跑,又会爬树,有时蝴蝶安详地飞过时,它也会扑过去捉。它似乎太活泼了,一点也不怕生人,有时由树上跃到墙上,又跑到街上,在那里晒太阳。我们都很为它提心吊胆,一天都要“小猫呢?小猫呢?”的查问好几次。每次总要寻找一回,方才寻到。三妹常指它笑着骂道:“你这小猫呀,要被乞丐捉去后才不会乱跑呢!”我回家吃午饭,它总坐在铁门外边,一见我进门,便飞也似地跑进去了。饭后的娱乐,是看他在爬树,隐身在阳光隐约里的绿叶中,好像在等待着要捉捕什么似的。把它捉了下来,又极快地爬上去了。过了二三个月,它会捉鼠了。有一次,居然捉到一只很肥大的鼠,自此,夜间便不再听见讨厌的“吱吱”的声音了。

隔了几天第二只猫就到了,这只猫有更活泼有趣的表现,这里就暗示了它的失去将会给主人带来更大的伤心。“似乎太活泼了,一点都不怕生人,”“……乞丐捉去……”这是为它的丢失埋下伏笔。主人们也确实为它担心,怕它丢失。

“我回家吃午饭,它总坐在铁门外边,……把它捉了下来,又极快地爬上去了”这是描写猫和主人之间的情谊,猫等主人回家,猫和主人一起玩耍。猫和主人情谊的描写为猫丢失后主人的伤心做好铺垫。

猫“捉到一只很肥大的鼠”,表现了猫在主人生活中的作用和主人对它的赏识,这是为猫丢失后主人的伤心继续做铺垫。

某一日清晨,我起床来,披了衣下楼,没有看见小猫,在小园里找了一遍,也不见。心里便有些亡失的预警。

“三妹,小猫呢?”她慌忙地跑下楼来,答道:“我刚才也寻了一遍,没有看见。”家里的人都忙乱地在寻找,但终于不见。李妈道:“我一早起来开门,还见它在厅上,烧饭时,才不见了它。”大家都不高兴,好象亡失了一个亲爱的同伴,连向来不大喜欢它的张妈也说:“可惜,可惜,这样好的一只小猫。”这使我心里还有一线希望,因为它偶然跑到远处去,也许会认得归途的。午饭时,张妈诉说道:“刚才遇到隔壁周家的丫头,她说,早上看见我家的小猫在门外,被一个过路的人捉去了。”于是这个亡失证实了。三妹很不高兴的,咕噜着道:“他们看见了,为什么不出来阻止?他们明晓得它是我家的!”我也怅然的,愤然的,在咒骂着那个不知名的夺去我们所爱的东西的人。自此,我家好久不养猫。

猫的丢失过程是用人物之间的对话来描述的,大家在猫不见后的焦急都从对话中体现。为了表现出“家里的人”,这里出现了张妈、李妈这些人物。

主人早起不见猫就寻找,说明了主人对猫的喜爱。大家连忙寻找,说明了猫在大家心目中的地位,是“亲爱的同伴”。“我”在心里曾经升起过希望,这是因为爱猫,同时相信猫也爱这个家而产生的自然情感。

“我”愤怒,体现了被人夺其所爱后的情感。“好久不养猫”,表现了大家一时接受不了猫丢失的事实,还沉浸在失猫的难受中。

冬天的早晨,门口蜷伏着一只很可怜的小猫,毛色是花白的,但并不好看,又很瘦。它伏着不去。我们如不取来留养,至少也要为冬寒与饥饿所杀。张妈把它拾了进来,每天给它饭吃。但大家都不大喜欢它,它不活泼,也不像别的小猫之喜欢游玩,好象是具有天生的忧郁性似的,连三妹那样爱猫的,对于它,也不加注意。如此的,过了几个月,它在我家仍是一只若有若无的动物,它渐渐地肥胖了,但仍不活泼。大家在廊前晒太阳闲谈着时,它也常来蜷伏在母亲和三妹的足下。三妹有时也逗着它玩,但并没有对于前几只猫那样感兴趣。有一天,它因夜里冷,钻到火炉底下去,毛被烧脱好几块,更觉得难看了。春天来了,它成了一只壮猫了,却仍不改它的忧郁性,也不去捉鼠,终日懒惰的伏着,吃得胖胖的。

由于第二只猫丢失后大家伤心不再主动养猫,第三只猫是自己“找上门来的”。对这只猫的描写都是负面的:缺乏生气、懒惰、难看,由于大家都不喜欢它,后面鸟被咬死后大家怀疑它也就很自然了。

这时,妻买了一对黄色白芙蓉鸟来,挂在廊前,叫得很好听。妻常常叮咛着张妈换水,加鸟粮,洗刷笼子。那只花白猫对于这一对黄鸟,似乎也特别注意,常常跳在桌上,对鸟笼凝望着。妻道:“张妈,留心猫,它会吃鸟呢。”张妈便跑来把猫捉了去,隔一会儿,它又跳上桌子对鸟笼凝望着了。

猫对新来的鸟表示出了兴趣,这为后面事情的发展——鸟死猫被冤枉、受到棒打做好了铺垫。

一天,我下楼时,听见张妈在叫道:“鸟死了一只,一条腿没有了,笼板上都是血。是什么东西把它咬死的?”我匆匆跑下去看,果然一只鸟是死了,羽毛松散着,好象它曾与它的敌人挣扎了许多。

血淋淋的场面为“我”和大家的愤怒做好了铺垫。

我很愤怒,叫道:“一定是猫,一定是猫!”于是立刻便去找它。妻听见了,也匆匆地跑下来,看了死鸟,很难过,便道:“不是这猫咬死的还有谁?它常常对着鸟笼望着,我早就叫张妈要小心了。张妈!你为什么不小心?”张妈默默无言,不能有什么话来辩护。于是猫的罪状证实了。大家都去找这可厌的猫,想给它以一顿惩戒。找了半天,却没找到。真是“畏罪潜逃”了,我以为。三妹在楼上叫道:“猫在这里了。”

“我”和全家都认定是这只猫干的,“我”和全家粗暴武断的态度跃然纸上。

它躺在露台板上晒太阳,态度很安详,嘴里好像还在吃着什么。我想它一定是在吃着这可怜的鸟的腿了,一时怒气冲天,拿起楼门旁倚着的一根木棒,追过去打了一下。它很悲楚地叫了一声“咪呜!”便逃到屋瓦上了。我心里还愤的,以为惩戒的还没有快意。

越认定是它干的就越觉得像是它干的:“嘴里好像还在吃着什么。”人的心里反映描写得非常好,这更激起了“我”的愤怒,导致了棒打猫的发生,而且打了都不解恨。

隔了几天,李妈在楼下叫道:“猫,猫!又来吃鸟了。”同时我看见一只黑猫飞快地跳过露台、嘴里衔着一只黄鸟。我开始觉得我是错了!我心里十分难过,真的,我的良心受伤了,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冤枉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的良心的针!我很想补救我的'过失,但它是不能说话的,我将怎样地对它表白我的误解呢?

真相明白了,“我”进行了痛苦的反思,良心受到了谴责,并“很想补救”,这与后面“永无改正我的过失的机会”相呼应。

两个月后,我们的猫忽然死在邻家的屋脊上。我对于它的亡失,比以前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我永无改正我的过失的机会了!自此,我家永不养猫。

猫意想不到的死了,“死在邻家的屋脊上”,暗示后两个月猫在流浪,但由于恋家而没有远去,这更加重了“我”的痛苦成分,而且这种痛苦一直延续下去:“我永无改正我的过失的机会了!”

最后一句既呼应前面“好久不养猫”,而且以沉重决断的语气表现了一家人无尽的悔恨。

  郑振铎《猫》的赏析篇二

郑振铎先生的《猫》,又收入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下册了,调换了冯骥才的《珍珠鸟》(据说现在的国小语文课本中收了它去)。这篇文章在上个世纪后二三十年,一直选在国中语文教材中。对这篇文章,我想说下面一番话。

《猫》写于1925年,作者时在上海。作者是著名的翻译家,也是研究中国俗文学史的专家。古文功底深厚,又受到西方文学熏陶,是一个著名的学者。《猫》是一篇散文,表现现代进步思想,通过讲述一件发生在自己身上冤枉了一只猫的小故事,表达了作者强烈的自责心情。

文章写在1925年,当时的现代文学家们的现代汉语的使用还是不很规范的,包括鲁迅的作品在内,都有一些从古代汉语、从西方翻译语言上来看,讲得通,但不符合后来出现的规范的现代汉语要求的地方。这篇文章也是如此。现在把它们列举如下:

礼拜天,母亲回来了,却带了一只浑身黄色的小猫同来。(这里的“却”,不表转折,而是表示并列,西方语言中的这个词,包含的关系很多,作者在这里使用这个连词时,错用了古代汉语的“却”。应该使用“还”。)

它在园中乱跑,又会爬树,有时蝴蝶安详地飞过时,它也会扑过去捉。(“飞过时”中的“时”,多余。在西方语言中,这种重复是正常的。但在汉语中,前面有了“有时”,就已经表示是处在“有时”后面的动作发生的时候,就不再用“时”了。改为“有时蝴蝶安详地飞过,它也会扑过去捉。”)

一天都要“小猫呢?小猫呢?”查问个好几次。(“查问好几次”,加了“个”,强调的是这个“查问”的动作。这是受古代白话文的影响,现在的口语中也在使用。作为后来规范了的现代汉语,就只说“查问好几次”。)

每次总要寻找好一会儿,方才寻到。(“方才”,刚才。这里要表达的意思是“才”而不是“刚才”。作者将古代汉语的“每次总要寻找好一会儿,方寻到”“每次总要寻找好一会儿,才寻到”都能讲得通的“方”“才”二字连用,想用“方才”表示“才”。跟后来规范的现代汉语比起来,显得有些生硬。)

饭后的娱乐,是看它在爬树。(“在”字在古代汉语中,表示某种现象的“存在”,表示某种现象“正存在着”。这里“它在爬树”表示的正是某种现象正存在着。但作为句子的宾语,作为主语“我”谓语“看”的宾语,只需要写出猫爬树就行。改为“是看它爬树”。)

毛色是花白,但并不好看,又很瘦。(“是”字多余;或者在“花白”后面加“的”,表示强调。不加“的”,只说“毛色是花白”,也表强调,但不符合后来规范的现代汉语的用法。)

我们如不取来留养,至少也要为冬寒与饥饿所杀。(“至少”说得绝对,后来的现代汉语说“可能”、说“恐怕”(表揣测)并去掉“也”。)

好像是具着天生的忧郁性似的,连三妹那样爱猫的,对于它也不加注意。(“具着”,即“具有”。)

如此的,过了几个月。(像这样的过了几个月,如果保留古代汉语“如此”,就不必加“的”,为“如此过了几个月”。)

我匆匆跑下去看,果然一只鸟是死了,羽毛松散着,好像它曾与它的敌人挣扎了许久。(“果然一只鸟是死了”,“是”字多余,如果表示确实存在,改为“果然有一只鸟死了”。“挣扎”一词,在古代汉语中出现较晚,但都表示双方活动中的某一方的动作,而不表示“他与他”共同都在“挣扎”。现代汉语中继续使用古代汉语的意思。)

于是立刻便去找它。(“立刻”表时间,“便”也表时间上的“立刻,就”,改为“于是立刻去找它”或“于是便去找它”。)

张婶默默无言,不能有什么话来辩护。(“不能有”即“没有”。)

我很想补救我的过失,但它是不能说话的,我将怎样地对它表白我的误解呢?(这也是西方语言的习惯造成的。前两个分句“我很想补救我的过失,但它是不能说话的”构不成转折关系,“它不能说话”与“我很想补救我的过失”一点也不矛盾。作者使用西方语言的二、三分句构成一个小层次,再来与第一个分句形成关系,即“我想对它表达我的误解,但它是不能说话的,我该怎样补救我的过失呢”这样的关系。)

中国古代治学有个规矩,后来的人对前人的著作,不能直接修改,必须保持原样,对有疑惑的地方,只能加注。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做学问的习惯。但那是做学问,如果选入教材,就应该适当作一些“改动”,因为这是在教育下一代,教他们学习规范的现代汉语。郑振铎先生的文章,如果没有达到鲁迅文章那样的“经典”程度(对鲁迅的“经典”文章,作者用错了的字和标点都不能改动,只能加注,在教材中也是这样),不妨将这些地方改一改。

我读《猫》,总觉得不大舒服。郑振铎先生对那只被冤屈了的猫表示了极度的愧疚与自责,可是对同样因“猫事件”受到责备的张婶,却没有一点歉意。这是怎样的社会呀?我知道,在20世纪前半叶,西方进步思想进入中国后,作家们严格解剖自己,写自己身边的小事,表达进步的理念,对一只受到人类不公正对待的“猫”,都能表达自己的愧疚。但为什么会忽略了张婶这个“人”呢?文章是散文,不是小说,文章中出现了作者、母亲、妻子、二妹、三妹、张婶、李嫂等人物,这些人物都是写实,没有小说需要的文学刻画。张婶在郑家的地位非常低下,就像第三只猫一样不受喜欢。张婶对第二只猫“向来不大喜欢”,我猜测是这样的:张婶觉得郑家一家人这样对待一只猫,比对人还好,要不得,所以张婶“不大喜欢”。但张婶对大家都不大喜欢的“并不好看,又很瘦”的第三只猫,却表现了深厚的同情——把它拾了进来,每天给它饭吃。我猜测:这是张婶在这第三只猫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也是一个不受郑家喜欢的人(猫)。当发生“死鸟事件”后,郑振铎先生的妻子道:“不是这猫咬死的还有谁?它常常对鸟笼望着,我早就叫张婶要小心了。张婶!你为什么不小心?”张婶默默无言,不能有什么话来辩护。郑振铎先生为了给妻子消气,便立刻去找那只猫。当找到那第三只猫的时候,郑先生怒气冲天,拿起楼门旁倚着的一根木棒,追过去打了一下。猫悲楚地叫了一声逃到屋顶上去了。郑振铎先生心里却还很愤愤,以为惩戒得还不够。这一切,张婶也都看在眼里了,张婶也都——不能有什么话说!后来,事情有了真相。第三只猫被冤枉了,先生后悔了,郁郁不乐的,后来,郑家就再也没有养过猫了。而张婶,依旧是张婶,依旧是郑家地位低下的下人,依旧时时或事事受着先生太太的责备……

这样的文章,在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可以理解,因为富人家里的宠物和富人家里的下人不是同一个档次上的东西。猫是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有灵性。下人是出钱雇来干活的劳动工具,评判的标准只有一个,那就是看他的劳动价值。不能与这样的劳动工具有感情上的沟通和价值观上的对等。

但时代已经发展到了21世纪。全世界的道德观念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教育出版社为什么还要把这样的文章放进国中语文教材,这跟今天的世界相吻合么,跟今天的中国倡导的和谐社会的政治理想相吻合么?

想到这些,于是,我说了上面这番话。

标签: 赏析 郑振铎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xuezhezhai.com/fw/xiaoyuan/vkejm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