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者斋 >

范文 >节日庆典 >

重阳节要如何关爱老人健康

重阳节要如何关爱老人健康

重阳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重阳节又称双九节、老人节,登高之余,更要注意安全。那么重阳节要如何关爱老人健康呢?下面跟小编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重阳节要如何关爱老人健康

  重阳节关注老人健康

  重阳节关注老人健康——老人秋季保健六要

秋季是老年人易发生疾病的季节,容易出现咽干、鼻塞、咳嗽、关节酸痛、大便干燥等症状,通常称为“秋燥症”。因此入秋以后,老年人搞好自我保健尤为重要。

一要注意皮肤卫生初秋湿热并重,人们常常出汗过多,保持皮肤清洁对护肤尤为重要。但秋季老人洗澡不宜过多,以免因皮肤干燥而发生皮肤瘙痒症,洗澡不要用碱性肥皂。

二要注意居室通风天凉了也要保持居室经常通风,当室内外温度相差10℃时,15分钟即可将室内空气交换一遍。不要在居室内吸烟,以减少污染,厨房最好安装换气扇,庭院、室内可养些花草,以调节空气湿度。

三要适当增强锻炼秋季日照充分且阳光不强,是户外活动的最好时期。身体好的可爬山、钓鱼、郊游等。体质差的可做活动量较小的项目,如户外散步、打太极拳、气功等。

四要注意增减衣物不要熬夜或蒙头睡觉,要养成开窗而居、露头而睡的习惯。适当“冻”一下有利于提高身体的御寒能力,但不能像年轻人那样过于“秋冻”。

五要注意调节饮食早秋季节气温较高,是蚊蝇孳生和病菌繁殖的最佳时期,食物极易腐败变质,尽量少吃生冷食品及海鲜类食品。老年人胃肠功能差,对冷的刺激比较敏感,即使达到完全灭菌标准的冷饮也可能会引起腹泻。晚秋季节,多吃一些润肺生津的食物如豆浆、西红柿、梨、香蕉、大枣、莲子及禽蛋等,不吃或少吃辛辣食品,以改善脏腑功能,增加抗病能力。

六要注意保持心情舒畅身临草枯叶落的深秋,常会引起老年人心中垂暮之感,易诱发消沉情绪。因而,必须注意心理上的调适,学会解郁散结。可登高远望,也可参与一些有趣的体育活动,这些都有怡神解郁、稳定情绪的作用。

  重阳节关注老人健康——老人健身应当“朝三暮四”

早晚注重养生,对老年健康和某些疾病的预防有重要的作用。根据专家名人的养生经验,即早晨做好三件事,傍晚做好四件事。

朝三即做一套呼吸操,饮一杯温开水,吃一份水果。做一套呼吸操,清晨醒来,莫急于起床,先在床上做50次逆式呼吸,吸气时,提肛、缩阴、收腹、扩胸;呼气时,缩胸、松腹、松肛,悠长自然,一气呵成。既可吐出一夜积聚的废气,又可呼吸新鲜的氧气,还能因提肛缩阴防治前列腺肥大,促进排尿畅通;饮一杯温开水,起床伊始,先喝一杯温开水补充夜晚失去的水分,使血液稀释,有利于预防血液黏稠;吃一份水果,早饭前空腹吃一份水果,有益于补充一天内人体所需要的维生素和矿物质等。

暮四做一小时运动,喝一杯鲜奶,饮一杯温开水,饮一杯葡萄酒。运动一小时,傍晚做一小时的散步等健身运动,有利于促进睡眠作用;喝一杯鲜奶,鲜奶不但是营养佳品,还有预防中风、补钙和预防胆结石的作用,牛奶的最佳饮用时间是睡前;饮一杯开水,临睡前喝一杯开水,可预防夜里缺水而使血液变得黏稠,与早晨那杯水的预防心脑梗死作用相同;饮一杯葡萄酒,研究发现,饮用葡萄酒等含酒饮料,可在最初20分钟内,使血小板血栓形成减少57%,而其抗血栓作用可持续6小时以上,据此研究,睡前饮酒(高血压例外)对在夜里和清晨容易多发的心血管疾病有预防作用。

  重阳节关注老人健康——老年人的心理特点

1.认知能力下降。随着老年期的到来,老年人的视、听觉敏锐度逐渐下降,学习速度开始变缓,注意力分配不足,记忆力明显减退等。这些认知能力的下降会直接影响到老年人的日常生活,使老年人感到力不从心,并出现挫折感或失败感和自我评估价值的下降,而给他们的心理造成困扰。

2.内心孤独、生活依赖。随着生理功能的逐渐老化,自身活动能力的下降,以及丧偶、子女离家、好友病故等,老年人社会交往和交流明显减少,而且子女和服务人员不懂得老年人的心理,不会与老年人沟通,老年人跟他们表达想法和情绪时,常被认为是不合理和不应有的,有的老年人还会遭到子女的训斥;还有一些老年人为了不给子女增加麻烦,常常在子女跟前报喜不报忧,或者什么都不说,由此,老年人的内心的不良情绪和想法常常得不到及时和有效的化解和沟通,使他们的内心感到更加的孤独。另外,老年人自我机能和自我评价的下降,以及对自身安全的担忧,使他们独立生活能力下降,生活越来依赖。

3.情绪易怒和恐惧。许多人到老年期阶段,情感脆弱、易怒、暴躁。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大脑和身体机能的变化,使得老年人情绪的控制能力下降,而身体上疾病也会让老年人感到不适和恐惧,影响了自身的情绪控制能力;另一方面,老年人性格比较敏感多疑,内心孤独、情绪压抑未及时沟通,也容易使老年人情绪暴发。恐惧也是老年人的主要心理特点,老年期不安全的'加重、患病、亲人和老友离世、自我能力的下降及面临生命终结,都会使老年人内心感到胆小、害怕和恐惧。

4.常伴有焦虑和抑郁的情绪。老年人社会交往的减少,家庭和社会地位的变化,自身适应环境能力减弱,抗病能力降低、免疫功能低下、思维和记忆能力明显下降、疾病身等生理机能发生根本性改变,甚至面临死亡,在心理上也极易产生悲观、忧郁情绪,甚至失眠、烦躁、易闹、变化无常等,从而出现焦虑与抑郁情绪,有的甚至会出现自杀。老年人焦虑与抑郁情绪往往老年人本人很少觉察和面对,但他们常常奔走于医院,见医生就滔滔不绝地说:浑身难受,不能躺,不能坐,不愿吃,不能睡,不想活动,没有愉快感,胸口发堵,心慌,气短,有的出现濒死的感觉等,医生检查并未发现身体异常。因此,在这里特别提示,老年人出现身体无器质性病理改变的上述症状时,一般都是与焦虑和抑郁情绪的表现有关。

5. 既寻求安全又希望更多的自我实现。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老年人对安全需求主要表现为对养老保障、患病就医、活动环境以及合法权益受侵等问题表示极大地关注。尽管老年人的社会角色与社会地位有所改变,但他们对于尊重的需要并未减退,老年人希望从家庭和社会获得更多精神上的关怀和尊重;另外,许多老年人只要身体和精力允许,他们希望在家庭和社会中体现自己的价值,满足心理自我实现的需要。有研究表明,日常生活技能高的老人有更强的自我价值感、更强的自信心与自尊心,心理健康程度及生活质量也相对较高。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xuezhezhai.com/fw/jieriqingdian/w06z4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