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者斋 >

职业师 >心理咨询师 >

灾后心理干预与应对措施

灾后心理干预与应对措施

导语:心理干预是指在心理学理论指导下有计划、按步骤地对一定对象的心理活动、个性特征或心理问题施加影响,使之发生朝向预期目标变化的过程。

灾后心理干预与应对措施

当灾难发生后,对所有经历的人应该及时进行危机干预,包括参与救灾的工作人员、目睹灾难后惨烈状况的人,尤其是对那些产生严重应激障碍的人,及时地给予心理干预就显得十分必要。为进行有效的危机心理干预,必须了解人们在危机状态下有哪些心理需要,以便协助人们适应与度过危机。

  1 灾难对人体产生的心理影响

  1.1 生理方面

失眠、做噩梦、易醒、容易疲倦、呼吸困难、窒息感、发抖、容易出汗、消化不良、口干等。

  1.2 认知方面

否认、自责、内疚、罪恶感、自怜、无助、不幸感、无能为力感、敌意、不信任他人等。

  1.3 情绪方面

悲观、愤怒、紧张、失落、麻木、害怕、恐惧、焦虑、沮丧、失望和思念等。

  1.4 行为方面

注意力不集中、逃避、打架、骂人、喜欢独处、强迫性重复回忆(常想起受灾情形)、过度依赖他人等。

  2 危机心理干预方案的制定

  2.1 危机干预的目的

积极预防、及时控制和减缓灾难的心理社会影响;促进灾后心理健康重建;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公众心理健康。

  2.2 危机干预的方法

评估、干预、教育、宣传相结合,提供灾难心理救援服务;尽量进行灾难社会心理监测和预报,为救援组织者提供处理紧急群体心理事件的预警及解决方法;促进形成灾后社区心理社会干预支持网络。根据个体对事件的不同反应采取不同的干预方法,如积极处理急性应激反应,开展心理疏导、支持性心理治疗、认知放松训练、晤谈技术(CISD)等,以改善焦虑、抑郁和恐惧情绪,减少过激行为的发生,必要时适当应用镇静药物。

  2.3 确定干预人群和数量

一般性干预宣传广泛覆盖五级人群。第一级人群:为直接卷入灾难的人员,死难者家属及伤员。第二级人群:与第一级人群有密切联系的个人和家属,可能有严重的悲哀和内疚反应,需要缓解继发的应激反应;现场救护人员(消防、武警官兵、120救护人员、其他救护人员)以及地震灾难幸存者。该人群为高危人群,是干预工作的重点,如不进行心理干预,其中部分人员可能发生长期的严重的心理障碍。第三级人群:从事救援或搜寻的非现场工作人员(后援)、帮助进行地震灾难后重建或康复工作的人员或志愿者。第四级人群:受灾地区以外的社区成员,向受灾者提供物资与援助。在某些人为灾难中,对灾难的发生可能负有一定责任的组织者也属于第四级人群。第五级人群:在临近灾难场景时心理失控的个体,易感性高,可能表现心理病态的征象。

  2.4 调动和发挥社会支持系统

如家庭、社区等的作用,鼓励多与家人、亲友、同事接触和联系,减少孤独和隔离。

  3 危机心理干预的主攻策略

  3.1 干预技术要点

安全确认:增进当前的和今后的安全感,帮助放松情绪,增加自我安全感的确定。

稳定情绪:使在情绪上被压垮的幸存者得到心理平静、恢复情绪反应。可以使用愤怒处理技术、哀伤干预技术。

释疑解惑:识别出立即需要给予关切和解释的问题,立即给予可能的解释和确认。

实际协助:给幸存者提供实际的帮助,比如询问目前实际生活中还有什么困难,协助幸存者调整和接受因地震改变了的生活环境及状态,以处理现实的需要和关切。

提供信息:提供关于正确应付应激反应、减少苦恼和促进社会恢复的信息。

交流感受:指导者要运用心理咨询中的询问技巧,详细询问其在事件发生过程中的几个关键时间的有关感受,说出自己内心感受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减压的过程[1]。帮助其意识到,自己的感受是和他人一样的,面对地震所产生的各种反应是每个人都会有的正常的心理反应。

面对自己:这个阶段活动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小组成员面对自己所产生的应激反应综合症状,帮助他们理解这些症状出现的原因,帮助他们意识到这些症状的出现对自己产生了什么影响。知道并必须意识到,这个阶段的活动是为小组成员在下一个阶段的认知调整做必要的铺垫。

  3.2 改变认识偏差

急性期过后,与当事人重新评估灾害的损失。经历灾害的人,观念会发生巨大的改变,思维方式产生扭曲,产生“自己太渺小了”、“我是没用的人”等想法,还会以偏概全,将生活中的片断灾害扩大化,“一切都完了”,“我这么倒霉不如死了算了”,产生悲观的生活态度。心理医生要帮助受伤者学会评估自己的潜能,重新客观评价自我。搬家、旅游,远离事件,也有助于当事者愈合心理伤害。

  3.3 情景重现

经历恐惧后,许多人都会不断在脑海中重现当时的场景,做噩梦、惊叫,无法入睡,甚至焦虑、抑郁等。这种情况有的会随时间的推移而慢慢淡忘,有的则持续几年、几十年,严重影响生活。比如美国有个参加越战的士兵,多少年后,一听到飞机的声音就害怕得趴在地上。针对这种情况,干预者应采取情景再现的方法,让其不断回忆、不断熟悉当时的场景,直到“明白”“其实就这么回事,我挺过来了”,从而消除恐惧感。

  3.4 松弛技术

可以教所有被干预者学会一种放松技术,如:呼吸放松、肌肉放松、想象放松[2,3]。

  4 危机心理干预的注意事项

对那些处于抑郁状态的人或以消极方式的人,可能会给其他参加者添加负面影响;鉴于心理干预与特定的文化性建议相一致,有时文化仪式可以替代;对于急性悲伤的人,如家中亲人去世者,并不适宜参加集体心理干预。因为时机不好,如果参与,受到高度创伤者可能给同一会谈中的其他人带来更具灾难性的创伤。WHO不支持只在受害者中单次实施;对受害者心理干预结束后,团队要组织干预队员进行团队会谈,缓解干预人员的压力;不要强迫叙述灾难细节;可以教所有被干预者学会一种放松技术,灾后带来的心理创伤将在不同人群中以不同形式持续存在多年。也就是说,从灾难性事件发生直至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都需要相关专业人员为因灾受到心理创伤的人员提供心理危机干预,帮助其走出灾难带来的心理阴影。

标签: 灾后 干预 应对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xuezhezhai.com/zys/xinli/94zp0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