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者齋 >

有關上洛橋原文賞析的大全

上洛橋原文賞析
  • 上洛橋原文賞析

  • 上洛橋原文賞析1原文:金谷園中柳,春來似舞腰。何堪好風景,獨上洛陽橋。譯文春風吹動了金谷園裡的幾棵楊柳樹,柳條就像少女那樣在擺動著細腰。可惜美好的風景裡缺失了繁華之氣,我心裡十分失落獨自登上洛陽橋。註釋那堪:怎堪;怎能禁受。賞析:“洛橋”,一作“上洛橋”,即天津橋,在唐代...
  • 10160
[必備]上洛橋原文賞析
  • [必備]上洛橋原文賞析

  • 上洛橋原文賞析1上洛橋李益〔唐代〕金谷園中柳,春來似舞腰。那堪好風景,獨上洛陽橋。賞析“洛橋”,一作“上洛橋”,即天津橋,在唐代河南府河南縣(今河南洛陽市)。當大唐盛世,陽春時節,這裡是貴達士女雲集遊春的繁華勝地。但在安史之亂後,已無往日盛況。河南縣還有一處名園遺址,即西...
  • 21758
《清平樂·題上盧橋》原文賞析
  • 《清平樂·題上盧橋》原文賞析

  • 《清平樂·題上盧橋》原文賞析1清平樂·題上盧橋宋朝辛棄疾清溪奔快,不管青山礙。十里盤盤平世界,更著溪山襟帶。古今陵谷茫茫,市朝往往耕桑。此地居然形勝,似曾小小興亡。《清平樂·題上盧橋》譯文清澈的溪流歡快地奔流而出,穿越了青山的重重障礙。方圓十里的一片小平原。就...
  • 20924
《昇仙橋》原文賞析
  • 《昇仙橋》原文賞析

  • 《昇仙橋》作品介紹《昇仙橋》的作者是岑參,被選入《全唐詩》的`第198卷。《昇仙橋》原文昇仙橋作者:唐·岑參長橋題柱去,猶是未達時。及乘駟馬車,卻從橋上歸。名共東流水,滔滔無盡期。《昇仙橋》註釋①居成都時作。昇仙橋:《元和郡縣圖志》卷三一:“昇仙橋,在(成都)縣北九里。...
  • 3413
孟郊洛橋晚望賞析
  • 孟郊洛橋晚望賞析

  • 洛橋晚望孟郊天津橋下冰初結,洛陽陌上人行絕;榆柳蕭疏樓閣閒,月明直見嵩山雪。【註釋】①天津橋:即洛橋,在今河南省洛陽西郊洛水之上。②蕭疏:形容樹木葉落。③嵩山:位於河南省西部,地處河南省登封市西北面,是五嶽中的中嶽。【翻譯】天津橋下的冰剛結不久,洛陽的大道上便幾乎沒了行...
  • 22963
清平樂·題上盧橋原文及賞析
  • 清平樂·題上盧橋原文及賞析

  • 原文:清溪奔快。不管青山礙。千里盤盤平世界。更著溪山襟帶。古今陵谷茫茫。市朝往往耕桑。此地居然形勝,似曾小小興亡。賞析:上片起韻賦寫泉水,這是他站在橋上觀望的第一景。他將泉水寫得生氣淋漓,氣勢不凡。先著一“清”字狀其色,再以“奔快”寫其流勢之急,這樣,泉水的聲色形態...
  • 15448
清平樂·題上盧橋原文、賞析
  • 清平樂·題上盧橋原文、賞析

  • 清平樂·題上盧橋原文、賞析1清溪奔快,不管青山礙。十里盤盤平世界,更著溪山襟帶。古今陵谷茫茫,市朝往往耕桑。此地居然形勝,似曾小小興亡。譯文清澈的溪流歡快地奔流而出,穿越了青山的重重障礙。方圓十里的一片小平原。就坐落在青山與溪流的環抱之中。茫茫今古,曾經發生過多...
  • 25871
《洛陽陌》原文賞析
  • 《洛陽陌》原文賞析

  • 《洛陽陌》原文賞析1原文:白玉誰家郎,回車渡天津。看花東陌上,驚動洛陽人。詩詞賞析:“白玉誰家郎”借用了西晉文人潘岳在洛陽道上的風流韻事,潘岳又叫潘安,潘安之美有多處記載,劉孝標註引《語林》:“安仁至美,每行,老嫗以果擲之滿車。”這也就是著名的“擲果盈車”的來歷。“回車...
  • 16949
州橋原文賞析
  • 州橋原文賞析

  • 州橋原文賞析1南望朱雀門,北望宣德樓,皆舊御路也。州橋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駕回。忍淚失聲詢使者,幾時真有六軍來?譯文天漢橋南北的天街之上,中原父老年年都佇足南望,盼望王師返回。哭不成橋,強忍淚水詢問使者:什麼時候真有我們朝廷的軍隊過來?註釋州橋:正名為天漢橋,在汴梁(今河南...
  • 26547
洛姝真珠原文及賞析
  • 洛姝真珠原文及賞析

  • 原文:真珠小娘下清廓,洛苑香風飛綽綽。寒鬢斜釵玉燕光,高樓唱月敲懸璫。蘭風桂露灑幽翠,紅弦嫋雲咽深思。花袍白馬不歸來,濃蛾疊柳香脣醉。金鵝屏風蜀山夢,鸞裾鳳帶行煙重。八驄籠晃臉差移,日絲繁散曛羅洞。市南曲陌無秋涼,楚腰衛鬢四時芳。玉喉窱窱排空光,牽雲曳雪留陸郎。譯文洛...
  • 5098
洛陽春·雪原文及賞析
  • 洛陽春·雪原文及賞析

  • 原文:密灑徵鞍無數。冥迷遠樹。亂山重疊杳難分,似五里、濛濛霧。惆悵瑣窗深處。溼花輕絮。當時悠颺得人憐,也都是、濃香助。譯文騎馬遠行的路上,雪花鋪天蓋地落下,迷濛了遠處的樹林,模糊了重疊的山嶺,教人無法辨個明白,彷彿身陷五里霧中。當初這雪花也飄進過我們的窗戶,一如濡溼的...
  • 12553
《州橋》原文及賞析
  • 《州橋》原文及賞析

  • 州橋朝代:宋代作者:范成大南望朱雀門,北望宣德樓,皆舊御路也。州橋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駕回。忍淚失聲詢使者,幾時真有六軍來?譯文天漢橋南北的天街之上,中原父老年年都佇足南望,盼望王師返回。哭不成橋,強忍淚水詢問使者:什麼時候真有我們朝廷的軍隊過來?註釋州橋:正名為天漢橋,在汴...
  • 20280
清平樂·題上盧橋原文賞析
  • 清平樂·題上盧橋原文賞析

  • 清平樂·題上盧橋原文賞析1清平樂·題上盧橋原文作者:辛棄疾清溪奔快。不管青山礙。千里盤盤平世界。更著溪山襟帶。古今陵谷茫茫。市朝往往耕桑。此地居然形勝,似曾小小興亡。清平樂·題上盧橋譯文及註釋譯文清澈的溪流歡快地奔流而出,穿越了青山的重重障礙。方圓十里的一...
  • 25376
煌煌京洛行原文賞析
  • 煌煌京洛行原文賞析

  • 煌煌京洛行原文賞析1原文:夭夭園桃,無子空長。虛美難假,偏輪不行。淮陰五刑,鳥盡弓藏。保身全名,獨有子房。大憤不收,大憤不收。襃衣無帶,多言寡誠。祇令事敗,蘇秦之說。六國以亡,傾側賣主。車裂固當,賢矣陳軫。忠而有謀,楚懷不從。禍卒不救,禍夫吳起。智小謀大,西河何健。伏屍何劣,嗟...
  • 13760
上洛橋原文及賞析
  • 上洛橋原文及賞析

  • 上洛橋李益〔唐代〕金谷園中柳,春來似舞腰。那堪好風景,獨上洛陽橋。賞析“洛橋”,一作“上洛橋”,即天津橋,在唐代河南府河南縣(今河南洛陽市)。當大唐盛世,陽春時節,這裡是貴達士女雲集遊春的繁華勝地。但在安史之亂後,已無往日盛況。河南縣還有一處名園遺址,即西晉門閥豪富石崇的...
  • 22893
《清平樂·題上盧橋》原文及賞析
  • 《清平樂·題上盧橋》原文及賞析

  • 清平樂·題上盧橋朝代:宋代作者:辛棄疾原文:清溪奔快。不管青山礙。千里盤盤平世界。更著溪山襟帶。古今陵谷茫茫。市朝往往耕桑。此地居然形勝,似曾小小興亡。鑑賞本詞上片寫景含情,下片興嘆說理。把因上盧橋附近的自然形勢而產生的人間興亡和自然變化的感嘆,表現得令人信服、...
  • 4248
《洛橋晚望》孟郊賞析
  • 《洛橋晚望》孟郊賞析

  • 《洛橋晚望》天津橋下冰初結,洛陽陌上人行絕。榆柳蕭疏樓閣閒,月明直見嵩山雪。作品賞析【註釋】:前人有云孟詩開端最奇,而此詩卻是奇在結尾。它通過前後映襯,積攢力量,造成氣勢,最後以警語結束全篇,具有畫龍點睛之妙。題名《洛橋晚望》,突出了一個“望”字。四句詩,都寫所見之景,然...
  • 30188
洛橋晚望_孟郊的詩原文賞析及翻譯
  • 洛橋晚望_孟郊的詩原文賞析及翻譯

  • 洛橋晚望唐代孟郊天津橋下冰初結,洛陽陌上人行絕。榆柳蕭疏樓閣閒,月明直見嵩山雪。譯文天津橋下的冰剛結不久,洛陽的大道上便幾乎沒了行人。葉落枝禿的榆柳掩映著靜謐的樓臺亭閣,萬籟俱寂,悄無人聲。在明靜的月光下,一眼便看到了嵩山上那皚皚白雪。註釋天津橋:即洛橋,在今河南省...
  • 20538
瞻彼洛矣原文及賞析
  • 瞻彼洛矣原文及賞析

  • 原文:瞻彼洛矣,維水泱泱。君子至止,福祿如茨。韎韐有奭,以作六師。註釋:⑴泱(yāng)泱:水勢盛大的樣子。⑵止:語助詞。⑶茨:聚集。如茨,形容其多。⑷韎韐(mèigé):用茜草染成黃赤色的革製品,如今之蔽膝。朱熹《詩集傳》以為“韎韐”即《周禮》所謂韋弁,兵事之服也。?](shì):赤色貌...
  • 25029
洛橋晚望 孟郊的詩原文賞析及翻譯
  • 洛橋晚望 孟郊的詩原文賞析及翻譯

  • 洛橋晚望_孟郊的詩原文賞析及翻譯洛橋晚望唐代孟郊天津橋下冰初結,洛陽陌上人行絕。榆柳蕭疏樓閣閒,月明直見嵩山雪。譯文天津橋下的冰剛結不久,洛陽的大道上便幾乎沒了行人。葉落枝禿的榆柳掩映著靜謐的樓臺亭閣,萬籟俱寂,悄無人聲。在明靜的月光下,一眼便看到了嵩山上那皚皚...
  • 19069
(熱)清平樂·題上盧橋原文、賞析
  • (熱)清平樂·題上盧橋原文、賞析

  • 清平樂·題上盧橋原文、賞析1清平樂·題上盧橋朝代:宋代作者:辛棄疾原文:清溪奔快。不管青山礙。千里盤盤平世界。更著溪山襟帶。古今陵谷茫茫。市朝往往耕桑。此地居然形勝,似曾小小興亡。賞析:本詞上片寫景含情,下片興嘆說理。把因上盧橋附近的自然形勢而產生的人間興亡和自...
  • 22087
洛神賦原文及賞析
  • 洛神賦原文及賞析

  • 原文:洛神賦[兩漢]曹植黃九年級年,餘朝京師,還濟洛川。古人有言:斯水之神,名曰宓妃。感宋玉對楚王神女之事,遂作斯賦。其詞曰:餘從京域,言歸東藩,背伊闕,越轘轅,經通谷,陵景山。日既西傾,車殆馬煩。爾乃稅駕乎蘅皋,秣駟乎芝田,容與乎陽林,流眄乎洛川。於是精移神駭,忽焉思散。俯則未察,仰以殊...
  • 10711
自洛之越原文及賞析
  • 自洛之越原文及賞析

  • 原文:遑遑三十載,書劍兩無成。山水尋吳越,風塵厭洛京。扁舟泛湖海,長揖謝公卿。且樂杯中物,誰論世上名。註釋:⑴洛:今河南省洛陽市。之:往,到。越:今浙江地區,春秋時越國所在地。⑵遑遑:忙碌的樣子。出自《列子》“遑遑爾競一時之虛榮”。⑶吳越:今江蘇、浙江地區,是古代吳國和越國所在...
  • 3499
洛橋晚望原文及賞析
  • 洛橋晚望原文及賞析

  • 原文:天津橋下冰初結,洛陽陌上人行絕。榆柳蕭疏樓閣閒,月明直見嵩山雪。註釋:天津橋:即洛橋,在今河南省洛陽西郊洛水之上。蕭疏:形容樹木葉落。嵩山:位於河南省西部,地處河南省登封市西北面,是五嶽中的中嶽。翻譯:天津橋下的冰剛結不久,洛陽的大道上便幾乎沒了行人。葉落枝禿的榆柳掩...
  • 18711
州橋原文及賞析
  • 州橋原文及賞析

  • 原文:南望朱雀門,北望宣德樓,皆舊御路也。州橋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駕回。忍淚失聲詢使者,"幾時真有六軍來?"註釋:①朱雀門:汴京(今河南開封市)的正南門。宣德樓:宮城的正門樓。②州橋--也在漢橋,在汴梁(今河南省開封市)宣德門和朱雀門之間,橫跨汴河。③天街--京城的街道叫天街,這裡說州橋...
  • 114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