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者齋 >

範文 >作文 >

舌尖上的浪費優秀作文

舌尖上的浪費優秀作文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都寫過作文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題集中,圍繞同一主題作深入闡述,切忌東拉西扯,主題渙散甚至無主題。那麼一般作文是怎麼寫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舌尖上的浪費優秀作文,歡迎大家分享。

舌尖上的浪費優秀作文

舌尖上的浪費優秀作文1

泱泱大國幾千年的悠久歷史造就出了一個美食大國!人們都說中國是“舌尖上的中國”,天下美味儘可囊括。可誰又知道,在這耀眼的光環之後,中國現在又在製造是“舌尖上的浪費”。

暫且不說富人,現在就連普通老百姓在餐飲方面浪費問題也是極其嚴重的。

先說吃:許多人們去小餐館吃飯,常常“死要面子,錢受罪”,把吃不完的飯菜丟弄在盤子內,而不打包帶回家。還有親朋好友的結婚酒席和農村的白事,大量的飯菜因顧客吃不完而倒掉,這是多麼大的浪費啊!

再說穿:隨著人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時代的交遷,越來越多的人追求物質生活,將不穿的衣物拋入垃圾筐中,不是因為衣服的破舊不堪而丟棄,而是滿足他們“舊的不去,新的不來”的“標準”而丟棄。是的',這就是傳說中的“中國式浪費”。

據統計,我國一年倒掉的食物約為兩億多噸,這個數字也正是英法德三個國家的人一年的食物。與此同時,全球每6秒就會有一個兒童因飢餓而死去,這是比H7N9病毒更可怕的殺手啊!這個“殺手”正悄悄地嚮往我們逼近。因此,網上吹來了“光碟”一族的熱潮。

20xx年,北京一家民間公益組織發起了一場歷行勤儉節約,反對鋪張浪費的“光碟”行動。這場行動在社會上引起了強烈的反響。有些網友還用手機拍攝自己吃淨的盤子和剩菜晒在自己的微博中並以此為榮。而國外也有著這樣類似的飯店,顧客去吃飯,必須吃完,不然會在原來成本上多加錢,反而給吃淨盤子的顧客進行打折優惠,這大大減少了浪費的行為。

資產過億的富翁們也踐行著勤儉節約,如比爾蓋茨、史主柱等名人,他們不因為擁有大量的財富而去浪費。我們提倡節約,杜絕浪費,並不只是嘴裡喊的口號,而是要靠自身行動,從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做起。父母做的飯,吃完不剩;外出就餐點的菜,吃完不剩。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我們要從現在做起,遏制舌尖上的浪費,刻不容緩!

舌尖上的浪費優秀作文2

據說中國人每年浪費糧食800萬噸,可以夠2億人吃上一年。你不禁要問,怎麼會有800萬噸糧食被浪費?其實仔細回想一下,謎底不就在我們的生活之中,讓我們回想……

為了”孩子,所以浪費。

“寶兒,多喝點,這個米酒有營養。”年輕媽媽一邊吹著熱米酒一邊哄著寶貝兒。

“嗚——,可我想喝餛飩!”寶貝兒甜甜的膩歪著。

於是,桌子上多了一晚餛飩。也許有些燙,剛吃了一個,寶貝兒隨即又吐了出來,一臉的痛苦狀。這可讓年輕媽媽著急了,趕緊把那碗餛飩推到了一邊,然後又點了一碗炒米。一邊吹著一邊喂著寶貝兒。不大一會兒,桌面上的碗三三五五的擺了一片,每一碗都是吃了三口兩口的。

等那對母女倆走後,麵館的服務員一邊收拾著一邊感嘆著:“唉,現在的孩子……”

這讓我想起了最近央視《新聞聯播》報道的“舌尖上的浪費”——據報道:我們中國人在餐桌上浪費的糧食一年高達20xx億元,被倒掉的食物相當於2億多人一年的口糧。而與此形成鮮明對照的是,我國還有一億多農村扶貧物件、幾千萬城市貧困人口以及其他為數眾多的困難群眾。當聽到這些數字時,怎不令人瞠目結舌?怎能讓人無動於衷?

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無論時代和社會如何發展,人類所擁有的資源總是非常有限的,勤儉節約無論何時都值得提倡。節約,歷來就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應是我們人生的必修課。因此,節約不僅是一種行為,更是一種品德;不僅是一種文化,更是一種時尚。

資產過億的富翁們也踐行著勤儉節約,如比爾蓋茨、史主柱等名人,他們不因為擁有大量的財富而去浪費。我們提倡節約,杜絕浪費,並不只是嘴裡喊的口號,而是要靠自身行動,從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做起。父母做的飯,吃完不剩;外出就餐點的菜,吃完不剩。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我們要從現在做起,遏制舌尖上的浪費,刻不容緩!

舌尖上的浪費優秀作文3

我曾經看過一則公益廣告中的警示語:一年中全國人民浪費的食物可供全球兩億人吃一年!我被深深的震撼了!我們中國地大物博,可耕地面積不到世界耕地總面積的百分之十,更有13億人口,偏遠地區不知有多少飢腸轆轆的人。日常生活中最浪費的就餐方式要數吃自助餐了!大家為了把本錢給吃回來,不顧個人的飲食量,就餐時大多人會大吃特吃:有的肚子脹得像個皮球,可仍硬撐著把食物塞進到嘴裡,有的看到好吃的吃不下了還繼續不停往桌上拿,一副不吃回本誓不罷休的架勢,有的實在吃不下,丟下一堆食物走了。其實,這些不良的飲食習慣都是間接的浪費。有一次,我和媽媽請一位阿姨出去吃飯,媽媽為了表示對阿姨的歡迎點了許多菜。就餐完畢,我示意媽媽:“媽媽,剩下的菜我們打包帶走吧!”一向節儉的媽媽看了看阿姨說“這點菜我們就不要了!”。桌上五花八門的剩菜,深深刺著著我的眼!

《憫農》是人人皆能吟誦的詩句,糧食是農民伯伯汗水的結晶,可又有多少人愛護糧食呢?!記得有一次,我見爺爺將我掉在地下的麵包拾起來,吹吹上面的灰塵,就一股腦吃了。我趕忙上前對爺爺囔到:“不能吃,吃了會生病的!不講衛生不是好爺爺!”爺爺笑咪咪的摸著我的頭說:“爺爺身體棒,不要緊,雖然我們現在是不愁吃不愁穿,可依然要愛惜糧食,那是農民辛辛苦苦種出來的呀!”聽著爺爺的話,想想剛剛被吃掉的麵包,我的眼睛模糊了!我想起學過的課文《彭德懷和他的大黑騾子》。在漫漫長征途中,負責殿後的戰士沒糧食了,連野菜和樹皮都尋不到,不知多少人因飢餓昏厥甚至死亡,彭德懷見到如此情形,含淚將自己心愛的坐騎——“大黑騾子”殺掉給戰士們充飢,使大家及時補充體力,順利度過草地。大家在浪費的時候可曾想過死去的革命先烈,心裡就不會愧疚嗎?

現在有一種“光碟”活動,正是提倡杜絕舌尖上的浪費。愛惜糧食,從我做起!我參加了,下一個會是你嗎?

標籤: 舌尖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zhezhai.com/zh-tw/fw/zuowen/400er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