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者齋 >

範文 >職場 >

企業文化與企業發展之間的關係

企業文化與企業發展之間的關係

營造以人為本、創新為本的企業文化,為戰略管理提供最有力、最長效的平臺。縱觀成功企業的發展史,無一例外地都有深厚的自身文化的沉澱。但企業文化又是企業管理中最模糊的領域,也是迄今為止對每個企業來說最具挑戰性的一環,它反映在企業的價值觀、士氣和溝通的方式中,也反映在全體員工的行為習慣中。這說明企業文化與企業的生存與發展息息相關,決定著企業的生死存亡。構建企業文化,自然也就成為當前的熱門話題,也是建立現代企業管理體制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但企業文化究竟內涵有多廣袤?企業文化與企業發展有多少內在聯絡?

企業文化與企業發展之間的關係

一、企業文化與企業發展的關係

1、首先從企業的角度來講,企業文化是企業所依賴的一種文化價值觀從表面看,企業是一個經濟實體,企業裡的一切圍繞著生產和經營展開活動,只有經濟價值觀,沒有文化價值觀。但事實是在企業的一切經濟活動中無不充滿著文化的氣息,文化的價值觀始終主宰著企業的一切營銷活動和它的經濟價值觀。譬如:某企業在已銷售出去的產品中發現其中一個產品質量不好,如果要更換的話要損失很多已經到手的利潤,是換還是不換?從經濟價值觀看當然不換,但從企業長遠發展考慮必須換。今天損失的利潤若干年後會得到補償,一時的利益得失會影響今後發展壯大。這就牽涉到企業支援哪一種文化觀的問題。這樣的事例在企業具體的經營活動中隨處可見,關鍵看企業的主管及員工怎樣去處理對待。在具體事例上的處理方法就會體現出這個企業的文化價值觀。什麼樣的文化就會產生什麼樣的經濟,什麼樣的文化就會產生什麼樣的企業效應,什麼樣的文化就會產生什麼樣人員素質等。企業文化已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地溶入到企業管理的方方面面。由此可見企業文化的重要性。但是,由於企業文化的抽象性,所以在日常的生活中往往不被人們所認識與重視。其實它就像空氣裡的氧氣一樣無時無刻地環繞在我們身邊,雖然看不見摸不著,可是離了它卻不行。所以說,企業文化是企業賴以生存和發展的“氧氣”。一旦缺了“氧”,企業就無法生存下去,更談不上發展。所以企業文化對企業的長遠發展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2、其次從企業員工個人來說,企業文化是員工行為的指導思想現代企業裡的員工,已不單純只是追求物質利益的“經濟人”,不僅僅只想通過勞動從企業中獲得相應的經濟回報,他們還作為“社會人”要求被社會和企業認可,並有一種個人的成就感和歸屬感。從這個意義上說,企業是員工賴以實現自身價值的環境寄託,企業也就是員工之家。員工誰也不想把自己能依存和能實現夢想的企業搞垮。如果這個“家”管理得好,充滿團結、祥和、積極向上的文化氛圍,在社會公眾中又有良好的形象,那麼員工們都會以她為榮,並以飽滿的熱情投入工作,不惜一切去珍愛她,為她創造更多的效益,也衷心希望企業有更快、更大的發展。讓員工們認識到企業是自己的企業,這就是好的企業文化產生出來的積極作用。反之,員工們認為企業不是自己的企業,吃光、用光、敗光,這是失敗的企業文化產生的消極作用。一個優秀的企業,必定有她自己成功的企業文化,用一種共同認可的文化價值觀來薰陶全體員工,促進員工奮發向上,敬業盡職,努力工作,確保企業經營業績不斷提高。反之,一個低迷的企業談不上有什麼企業文化,更不可能有全體員工共同認可的文化價值觀。員工各有各的價值觀,各打各的小算盤,各唱各的腔調,這樣的企業怎麼能不垮呢?所以,企業文化從員工的角度來說,它就是全體員工認可和共有的企業核心價值,它規劃了員工基本的思維模式和行為模式(企業上下須共同遵守),並漸漸將其演變成一種習以為常的東西,一種不需要思考就能夠表現出來的東西。而且這種思維模式和行為模式還能在新老主管交替、新老員工交替過程中具有延續性和保持性,這樣的企業文化能使企業真正立於不敗之地。

3、再次企業發展對企業文化的反作用企業文化與企業發展可以說是意識與物質的關係,物質文明決定精神文明,物質第一性,意識第二性。沒有企業的發展,企業文化便是一句空話。企業文化的建設離不開企業發展的物質基礎。企業發展的物質基礎制約著企業文化的建設。企業文化的建設不能脫離了企業的現狀。

結論:文化具有一種強大的力量。有些物質資源也許會枯竭,惟有文化生生不息,是一種無形的生產力,一種潛在的生產力,無形的資產和財富。但文化與企業發展是相互作用、相互依賴、密不可分的.辨證關係。所以只有做到互相協調,互相補充、互相促進,使兩者同步執行,企業文化才會對企業的長遠發展起到積極的、不可估量的作用。

二、實行企業文化建設的建議

當前,許多優秀企業的成功經驗告訴我們:有文化的企業,不一定能搞好;但沒有文化的企業,一定搞不好。脫離文化的發展,任何企業的發展都很難進行。企業文化對於企業的經營發展,越來越多地起著潛移默化的推動促進作用。企業文化建設須從下列幾個方面立即著手進行新的企業文化平臺打造。

1、當前企業文化建設的首要任務是將傳統與現代緊密結合起來。由於,多年的國企自豪感和優越感,自然而然地對其它企業的經驗有一定的排斥心理。當然任何一個國家和民族的文化的底蘊首先來自本民族的傳統文化,但它同時也兼收世界各國的優秀文化,是一元與多元相相容且豐富多彩。一種優秀的企業文化,也必定是融合了民族文化和歷史人文精神的精華,必定注重吸收傳統文化的營養來充實、豐富、發展自己的文化。她的發展總趨勢將呈國際化、本土化、多元化、人性化。同樣企業文化建設也同樣要以開放、相容、效率的學習精神,主動吸納其它優秀企業的文化,把它融合到自己的企業文化建設中來,既而不能“全盤移植、食而不化”,也不能盲目自大,閉門造車。

2、樹立效益為先觀念,實現公司利益最大化。任何經濟活動都有其經濟目的,同樣企業文化活動的最終目的就是保證企業經濟效益的不斷提高,所以企業文化的精神嚮導也要有強烈的市場觀念、競爭觀念和效益觀念,要有一套正確的理念。按照馬克思主義的觀點,一定的政治與經濟要求有一定的文化,文化是政治經濟觀念的反映,同時,它又反過來維護與促進這種政治經濟建設的發展。企業文化作為企業管理的一種最新理論,在一定情況下,它反映了現代化大生產所體現出來的市場觀念,競爭觀念和效益觀念。長期以來我公司不論經濟效益如何總能保證員工工資按時足額發放,所以在有些人頭腦中的效益觀念、競爭觀念、市場觀念不強,已成為企業今後發展的阻力。在企業文化中,應緊跟市場競爭的步伐,從改變觀念上入手,增強效益意識,使企業文化緊扣企業的發展,不斷促進經濟效益的提高和勞動生產率的增長。

3、以人為本展開企業文化建設。企業的“企”字,上面一個人字;下面一個“止”字,“無人則止”。它形象地說明了企業的最主要的構成是人。那麼企業的一切活動就應以人為重,以人為本。構建企業文化的基礎是人,不但要通過人的實踐創造文化,而且要用先進的企業文化導引員工最大限度地發揮作用。只有從企業文化的思想中體現出以人為本的宗旨,那麼企業文化的各項工作才會得到員工真正的擁護。

4、加速團隊精神建設,提高核心凝聚力。企業文化是企業價值觀的體現,是企業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精神支柱,是把企業成員凝聚起來的紐帶。加強以集體主義為原則的社會主義道德建設,引導廣大職工遵守道德規範,提高道德素質,發揮主人翁的作用,以國家利益、企業利益為重,愛廠如家,為企業的發展和振興多作貢獻。

三、企業文化建設應注意的問題:

1、“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企業文化對企業發展的有益方面就不再贅述。但現在國企目前的狀況是,有的員工對企業的決策執行起來飄忽不定,受外界條件制約比較敏感,說明理智性管理局面尚未真正形成。即使是非常正確的決策在執行的過程中也難免有挫折的時候,任何物的發展都不可能一帆風順。但在我公司搞企業文化建設只能成功,不可失敗,在做出每一項決策之前必須慎之又慎,有些不成熟的工作或不具備條件的工作不能展開就不展開,寧缺勿濫。可能某一項工作的失誤會導致整個企業文化工作的失敗,那麼企業文化產生的負效應,則會更大。

2、“歷時太久,惰性發作”。國有公司基本上是國內第一批建立的公司,經歷了各階段的變革,特別在基層對改革已經產生了“免疫力”,激情難以再現。而且“全國學邯鋼”、“學山焦”等運動式改革、創新使員工對創新自然產生出牴觸情緒,惰性自然生成。所以在我公司搞企業文化建設的首要條件是如何激發起員工的參與激情。

標籤: 企業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zhezhai.com/zh-tw/fw/zc/0xxrm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