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者齋 >

範文 >校園 >

蘇軾《定風波》經典賞析範文

蘇軾《定風波》經典賞析範文

蘇軾《定風波》經典賞析範文1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狽,餘獨不覺。已而遂晴,故作此。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 一蓑煙雨任平生。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蘇軾《定風波》經典賞析範文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狽,餘獨不覺。已而遂晴,故作此。”根據史實記載,此詞作於蘇軾黃州之貶後的第三個春天。他因為反對新法,於宋神宗元豐二年被人以其詩有“謗訕朝政及中外臣僚之意”彈劾,於知湖州任上逮捕送御史臺獄。羈押四月餘後,謫任黃州團練副使。他顛陂的仕途讓他多次想到投江自盡。但在他謫貶路上,途中遇雨,寫出這首為世人千古傳頌的詞。他汙穢的心靈在壯美的大自然中得到了洗滌,再次找到了人生的方向。

“同行接狼狽”,而“餘獨不覺”,字裡行間中,可以看出詞人自己與同行人截然不同的態度。“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莫聽”,可以看出,外物不足以縈繞詞人的心緒,因而便有了“何妨吟嘯且徐行”。從“同行接狼狽”與“吟嘯且徐行”的對比,表現出了詞人閒適、輕鬆、自如的心境。

接著,“竹杖芒鞋輕勝馬”,他一身樸素的著裝,由裡到外現出了他的閒適與淡定。“竹杖”、“芒鞋”這兩個意象,使用了象徵手法,象徵了兩種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一種是竹杖芒鞋的平民生活,一種是肥馬輕裘的貴族生活。然而,他卻毅然選擇前者,他認為,前者“輕勝”過後者,也許是因為後者更能讓自己感受到內心的輕鬆。一個“輕”字,表面上看是輕便,實質上又包含了“無官一身輕”的意思。“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字面的解釋是,披著蓑衣在風雨中過一輩子也處之泰然。“誰怕?”,隱約地讓我感受到詞人在內心的吶喊,在此處,起了強調的作用。“一蓑煙雨任平生”,他的整個蓑衣都在被雨水打著,也就是說他全身都是在風吹雨打之中,可是,他卻很享受。“煙雨”,不僅指自然界中的風雨,更指“人生”的風雨。面對“風雨”,他無畏,他自信,他自若。

詞的上片主要寫了蘇軾面對風雨的心理感受,值得我們欽佩的是他面對苦難表現出來的曠達超脫精神。接著,詞的下片寫到的是雨後的所見所想,由景入情,情景交融,昇華到人生哲理。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看到嗎?料峭春風—冷意;山頭斜照—暖意。這是一個對比的畫面,更是一種辯證的思想。人生不也一樣嗎?冷暖、順逆、成敗、榮辱、禍福相依相隨。我們需要坦然超脫的心態去對待。正所謂勝不驕,敗不餒,福不喜,禍不悲。當“回首向來蕭瑟處”,才發現,“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歸去之後,看剛才颳風下雨的地方,哪裡有什麼雨,哪裡有什麼晴呢。是啊,當一個偉大的靈魂在艱苦的跋涉時,他需要一個方向和一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心堅持下去,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不逃避崎嶇,走入安寧,走入心靈的坦途,在慌亂的世界中定位自己。

在對這首詞的分析中,可以看出該詞使用了象徵和對比手法。從詞裡行間,我們深切感受到蘇軾在突如其來的政治風雨和人生風雨面前,他寵辱不驚,他鎮定達觀,他處之泰然。他超脫的人生境界,值得我們學習、深思、再深思。

蘇軾《定風波》經典賞析範文2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狽,餘獨不覺。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

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

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

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想象一下,在某個早晨是天高氣朗的日子,幾個朋友一起去郊遊,待到高興時,卻下起了大雨,同行的人皆抱怨連連。怪天公不作美,這是遊玩的興致全無,可是有一人卻與眾不同。別人都在奔跑找避雨的地方,而他卻聽著雨打竹葉聲,哼著小曲,慢慢的走著。同行的人一定都笑他瘋癲。

然而,別人笑‘痴’,誰解其中味啊。

此詞作於宋神宗元豐五年(1082),貶謫黃州後的第三年。

上片,寫遇雨後的情境。

“莫聽穿林打葉聲”雨滴打在竹葉上發出響聲,你不要感到掃興。如果你把它當著美妙的.音樂來欣賞,就不妨“吟嘯且徐行”了。可見“莫聽”兩字,到出了蘇軾的心境。對客觀事物,客觀存在不要太在意。不妨去欣賞它。人們都說,生活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那麼如何才能善於發現呢?不妨學學蘇軾。我們多數人都被外界的各種不順心的事手煩惱,整天抱怨老天不公,有用嗎?沒用。可能當你抱怨後,卻來個“回首向來蕭瑟處,也無風雨也無晴”。真是讓人哭笑不得。這時人們又要說。真是 天意弄人呢?是嗎?我說你這麼認為就應該好好像蘇軾學習了。不要被客觀存在所牽繞。不妨去學著欣賞,大不了就像學看一幕悲劇一樣,其實悲劇的人生才有價值。

生活條件不好。“竹杖芒鞋輕勝馬”又有什麼好怕的呢,“一蓑煙雨任平生。”這樣才曠達嗎。

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既然朝廷不給我兼濟天下的機會。“芒鞋青竹杖,自掛百錢遊;可怪深山裡,人人識故侯。”(《初入廬山》詩)也塗個清淨逍遙,說到底。誰不想,逍遙自在的生活呢。我覺得這才是人追求的最終生活境界。

“一蓑煙雨任平生。”是我最喜歡的一句。有這樣一種解釋:“:“披著蓑衣在風雨裡過一輩子,也處之泰然(這表示能夠頂得住辛苦的生活)。”(胡云翼《宋詞選》)。我到不這麼覺得,我覺得是:我沒有什麼身外之物,下雨也只要有一蓑衣就行了,管你三七二十一。燕子很輕盈才能飛的很敏捷。風箏很輕,才能飛的很高。人只有不被宣告榮譽所累才能,領悟人生真諦。

下片是寫,天轉晴了。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料峭的春風把酒吹醒了,有點冷,冷嗎。“山頭斜照卻相迎”不冷了吧。這個轉,轉出了味道:當你被外在的困境所困繞時,如果一味的抱怨,可能到順境時,你也不能把握了。你應該時刻記著“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天晴後,回頭看看“蕭瑟處”,剛才還是大雨,現在已經天晴了,大自然就是這樣,月圓了就缺,缺了有圓,反覆迴圈。雨後便是天晴,天晴後便是下雨。如此迴圈,難道不是“也無風雨也無晴”嗎?佛說“菩提本無樹,明淨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當你心靜如湖水,全不在意外在事物的得失時,你便可以領悟“也無風雨也無晴”的快樂了。

前面我們已經說了:此詞作於宋神宗元豐五年(1082),貶謫黃州後的第三年。官場黑暗。被貶不知道有沒有被升的機會,要想“也無風雨也無晴”,只有“歸去”了。(照應上文“一蓑煙雨任平生”。)

蘇軾《定風波》經典賞析範文3

【摘要】蘇軾開創了曠達詞。,所謂曠達,指豁達通脫,疏狂不羈,瀟灑超俗,樂觀開朗的創作個性。蘇軾的《定風波》充分表現了他的這種創作個性。也無風雨也無晴,灑脫走人生。淵源於作者的禪宗悟道和曠達情懷。這應是我們欣賞和學習的。

【關鍵詞】蘇軾;曠達詞;也無風雨也無晴;一蓑煙雨任平生

此詞作於作者被貶黃州後的第三年(1082年)。蘇軾只因反對新法,於宋神宗元豐二年被人以其詩有“謗訕朝政及中外臣僚”之意彈劾,於知湖州任上逮捕送御史臺獄;羈押四月餘後,謫任黃州團練副使。蘇軾的坦蕩仕途突遭狂風暴雨,他幾欲投江自盡。但謫貶路上,壯美山川洗滌了他那蒙垢的心靈,村野生活又讓他找到了心靈的歸宿。由此,他對人生大徹大悟,懂得了“我是世間閒客,此閒行”(《南歌子》),不再留戀廟堂,而只寄情于山水了。《東坡志林》中說:“黃州東南三十里為沙湖,亦曰螺絲店,予買田其間,因往相田。”途中遇雨,便寫出這樣一首於簡樸中見深意,尋常處生波瀾的詞來。作者自有這種情懷,因眼前景,觸心中事,便有感而發了。

首句“莫聽穿林打葉聲”,雨點穿林打葉之聲,本是客觀存在,說“莫聽”就是外物不足縈懷之意,那麼便“何妨吟嘯且徐行”,在雨中繼續舒徐行步,呼應小序“同行皆狼狽,餘獨不覺”,又引出下文“誰怕”。心靈不再外物羈絆,就遨遊於無窮天地,如《莊子逍遙遊》中說“彼且惡乎待哉!”既已無功名之念,還有什麼好怕來?

“竹杖芒鞋輕勝馬”,素衣簡裝步行,表現出悠閒與淡定。作者在兩年後離開黃州遷謫汝州,途經廬山,有《初入廬山》詩云:“芒鞋青竹杖,自掛百錢遊;可怪深山裡,人人識故侯。”也寫到“竹杖”“芒鞋”,而“馬”是官的坐騎,代表著福貴顯達。而作者卻說前者“輕勝”過後者,其中一個“輕”字,既言其輕巧輕便,又分明是有“無官一身輕”的意思。表明自己決意遠離浮華,歸隱山林,耐人咀嚼。

封建士大夫一般信奉“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蘇軾因反對新法,遭遇“烏臺詩案”,奢求再顯達,轉而追求精神的自由。他在答《李之儀書》中雲:“得罪以來,深自閉塞,扁舟草屨,放浪山水間,與樵漁雜處。往往為醉人所推罵,輒自喜漸不為人識。”被人“推罵”卻還“自喜”,這種心理是奇特的,也可見他對於仕途表示厭煩與畏懼。“仕”的對面是“隱”,由此引出一句“一衰煙雨任平生”來,是這條思路的自然發展。

關於“一衰煙雨任平生”,現代詞學家胡云翼解釋說:“披著衰衣在風雨裡過一輩子,也處之泰然。”似乎只從字眼解釋,沒有真正觸及內蘊。這裡的“一衰煙雨”,我以為並非實寫,而是象徵。小序裡已寫明“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狽”了,哪還有蓑衣可披?“煙雨”也不是寫的道中雨景,乃是泛指飄泊江湖的生涯。蘇軾寫《定風波》之後半年又寫《臨江仙》詞,有“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之句,可以彼此互證,蘇軾對後半生不再有兼濟天下之望,故“一衰煙雨任平生”,只求縱情于山水間,了此一生了。

下片寫春寒“料峭”“微冷”,寫天氣之寒似乎透露出淡淡失意,但接著“山頭斜照卻相迎”,又有著胸懷豁然的喜悅的情緒。詞序說:“已而遂晴,故作此。”七個字閒閒寫下,卻是點睛之筆,沒有這個“已而放晴”,這首詩他是不一定要寫的。寫晴,仍牽帶著原先的風雨。他對於一路上的雨而復晴,分明表達了由被謫貶的苦悶到參悟人生後的豁然開朗。

最後寫“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天已晴了,回顧來程中所經風雨,自有一番“曾經滄海難為水”的感慨。早已慣見自然中“陰睛圓缺”,也經歷宦途“風雨”,還有什麼渡不過的劫波?本來風雨之中盼晴,乃人之常情。但蘇軾於此想得更深,既已不再有仕途沉浮之累,也就不覺得“風雨”之苦,自然也就無 “天晴”之盼了。最後一句照應上片“一衰煙雨任平生”,表明作者一旦參透人生,“寵辱不驚”了,即如陶淵明“歸去”田園,那是到達一個真正的“逍遙遊”的境界!畢竟在江湖上,即使是煙雨迷濛,也比宦途上的風雨要好得多。

在歷代文人中,蘇軾無疑是一個具有傳奇色彩而又歷經磨難的文學家。他豁達的人生哲學、完美的人格理想、多才多藝的絕世才華,閃耀在歷史的時空中。他,成了後世文人仰慕的偶像。現代作家林語堂對他極其崇拜,並寫出了《蘇軾傳》,說“他是一位有魅力、有創意、有正義感、曠達任性、獨具卓見的人,是一個偉大的人道主義者,一個百姓的朋友,一個大文豪,大書法家,創新的畫家,造酒的實驗家,一個工程師,一個憎恨清教徒主義的人,一位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一個皇帝的祕書,酒仙,厚道的法官,一位在政治上專唱反調的人,一個月夜徘徊者,一個詩人”作為一個現代人,我們仍然對蘇軾的人生哲學有相當大的認同。在社會競爭日趨激烈、心理壓力日趨增大的今天,蘇軾的作品像一付清涼劑,讓我們浮躁不安的心靈得到絲絲的撫慰;它們亦如晨鐘暮鼓,時時提醒我們要安頓好自己的心,要以一顆寧靜的心去看待世間的一切。他的詞《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正是這樣的代表作品。

這首詞寫於宋神宗元豐五年(1082)。三年前(1079),在新任湖州知州的蘇軾,忽然被朝廷的使者五花大綁地押往京城,驚魂不定的東坡先生,就這樣莫名其妙地被關進了京城的大牢。在牢中,在嚴刑逼供下,罪名原來是他在杭州任職時,常常寫些小詩,在詩中發發小牢騷,有時表示出對新法(王安石的變法)的不同意見,有時針砭新法的流弊。而官場的群小卻以此為藉口,攻擊蘇軾“毀謗朝廷”。這就是北宋著名的文字獄——“烏臺詩案”。蘇軾在牢中受盡了肉體和精神的雙重摺磨,幾近死亡的邊緣。後來經多方營救,倖免一死,出獄後被貶為黃州團練副使。1080年正月,身心俱受摧殘的蘇軾經過長途跋涉,踏進了黃州的大地。在這塊偏僻但風景優美的楚天荊地,貫通儒釋道三家思想的東坡先生,仰觀象於天,俯取法於地,思考宇宙、人生、社會的各種問題,經過一番精神的煉獄之旅,終於獲得了精神上的大解放,心靈進入了一種澄明的境界。才華橫溢的蘇軾,賦詩作文,寫下了前後《赤壁賦》、《念奴嬌赤壁懷古》等千古不朽的詩文,表達自己這種精神上的探索和收穫。

1082年的某一天,因生活貧困的東坡先生,去看友人向官府替他要來的幾十畝荒地打算自己耕種,在路上遇雨,因為沒有雨具,同行皆狼狽,唯他在雨中從容不迫地行走。本是一場常見的雨,在常人看來已是習以為常,而深諳宇宙、人生之道的蘇軾,卻怦然心動,靈感來襲,輕輕一吟,便成了千古絕唱。

我們先看詞的上闋,“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作者用很強烈的字眼來描繪這一場雨,所謂“穿林打葉”,意指雨的凶猛,雨點穿過樹林,打在樹葉上,也打在蘇軾和同行者的身上,這當然是相當的狼狽了。但是,蘇軾卻不覺得雨的凶猛和被雨淋溼後的狼狽。面對風雨,他悠然自得,並勸同行者“莫聽穿林打葉聲”。任你風雨肆虐,我自坦然面對。勸同行者“何妨吟嘯且徐行”,既然大自然的風雨不能改變,不如改變我們的心態,在雨中吟詩放歌,徐徐前行。為什麼要在風雨中“吟嘯”呢?那代表一種玩賞的心態,是在困境中,在心靈上留有一點小小的空間,讓自己還有閒情逸致去玩賞。這裡主要是寫作者的心態、定力和持守。面對自然的風雨也好,人生的風雨也好,需要你用平靜悠閒的心態,相當大的定力和持守去面對。“莫聽”二字是對風雨打擊的否定,“何妨”二字是對悠閒人生態度的肯定,這兩句分別從否定和肯定兩個方面來表達作者的思想情感。

在雨中行走,按照生活常態,當然是騎馬勝過竹杖芒鞋,但是蘇軾卻說:“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這裡當然不是寫實,而是繼續寫自己當時的心態。當自己擁有平靜悠閒的心態時,即使是竹杖芒鞋行走在泥濘之中,也勝過騎馬揚鞭疾馳而去。這裡還隱含了兩種生活的對比,一種是竹杖芒鞋的平民生活,一種是肥馬輕裘的貴族生活。在歷經了政治上的風風雨雨後,蘇軾越來越認同這種真真切切、平平淡淡的平民生活。“竹杖”、“芒鞋”是蘇軾用來表達平民生活的重要意象,在其詩詞中經常使用,如《初入廬山》:“芒鞋青竹杖,自掛百錢遊。”《東坡》:“莫嫌犖确坡頭路,自愛鏗然曳杖聲。”《寓居定惠院》:“不問人家與僧舍,拄杖敲門看修竹。”儘管蘇軾是一位士人和官員,但卻是一個平民藝術家,常常深入民間,並過著平民般的生活。“竹杖芒鞋”就是蘇東坡典型的平民形象,也是其平民人格的真實寫照。

竹杖芒鞋行走在風雨中,本是一種艱辛的生活,而蘇軾卻走得那麼瀟灑、悠閒。對於這種生活,他進一步激勵自己:“誰怕?”意思是說,我不怕這種艱辛和磨難。這是一句反問句,意在強調這種生活態度。為什麼要強調這種生活態度呢?因為對於蘇軾,這就是他一生的生活態度,所以他說:“一蓑煙雨任平生”。“一蓑煙雨”,是說整個蓑衣都在煙雨中,實際上是說他的全身都在風吹雨打之中。這“一蓑煙雨”也象徵人生的風雨、政治的風雨。而“任平生”,是說一生任憑風吹雨打,而始終那樣的從容、鎮定、達觀。這一句簡直就是蘇軾一生生活的寫照。他在政治上不斷地受到打擊,一貶再貶,晚年最後流放到了蠻荒之地海南島。但是在精神上,他始終沒有被打敗,始終保持一顆鮮活靈動的心。當他被貶到海南島,仍能夠寫出“雲散月明誰點綴,天容海色本澄清”這樣心靈純淨的句子。對於“一蓑煙雨”這樣的意象,蘇軾是非常喜愛的。他對唐代詞人張志和的詞《漁父》中“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這樣的句子極為讚賞,恨其曲調不傳,並將其改為《浣溪沙》中句子(“自庇一身輕箬笠,相隨到處綠蓑衣”)入歌。

我們再看詞的`下闋,下闋轉到寫雨後的情景和感受。“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這裡描繪了一個有趣而又充滿哲理的畫面:一邊是料峭春風,作者感到絲絲的冷意;一邊是山頭斜照,作

者感到些些的暖意。這既是寫景,也是表達人生的哲理。人生不就是這樣充滿辯證法嗎?在寒冷中有溫暖,在逆境中有希望,在憂患中有喜悅。當你對人生的這種辯證法有了了悟之後,就不會永遠沉陷在悲苦和挫折之中,就會在微冷的醒覺中升起一股暖意、一線希望。“山頭斜照卻相迎”,是對生活的一種積極觀照,是一種通觀,是蘇軾經歷磨難和打擊之後,在靈魂上的昇華。蘇軾在他的另兩句詩中,也表達這種思想:“參橫鬥轉欲三更,苦雨終風也解晴。”意謂悽風苦雨之後也終會放晴的。

其實以上三句表達的還只是一種儒家的境界,這是一種入世的人生態度。在此基礎上,蘇軾進一步徹悟人生:“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歸去之後,看剛才颳風下雨的地方,哪裡有什麼雨,哪裡有什麼晴。所謂風雨,所謂晴,不過是人心中的幻象而已。這裡蘇軾進入到了佛教所說的“無差別境界”。在佛教看來,“萬法惟心所現”,世界的一切物象皆是心所幻化而出的。如果心靜,世界自然清靜。其實世界萬物並沒有什麼區別,只是我們有了分別心才有了世界永珍。如果我們內心進入到了無差別的境界,世界萬物哪有什麼分別呢?因此佛教勸人“無執”,一切都不要執著,不要被外物所繫縛。成功也好,失敗也好,都不要太在乎,所謂“寵辱不驚”。蘇軾在這裡表達的正是這樣一種哲理,歸去之後(可理解心靈的皈依),心靈進入了寧靜的境界,再看生活中的風雨或陽光,哪有什麼區別呢?都微不足道。他在此勸人既不要因風雨而擔驚受怕,也不要因陽光而欣喜若狂,一切都泰然處之。這看來似乎有些唯心的色彩了,其實這是一種人生的大境界,是一種了悟宇宙、人生之後的大超越。這也反映出了蘇軾的人格境界,應該說蘇軾的一生基本上達到了這一境界。晚年他流放到海南島後,又把這三句稍一改,寫入了另一首詩《獨覺》:“瀟然獨覺午窗明,欲覺猶聞醉鼾聲。回首向來蕭瑟處,也無風雨也無晴。”可見,蘇軾是以此來磨礪自己的人格境界,並貫穿在他一生的生命歷程之中。全詞以這樣充滿哲理的句子收尾,韻味無窮,令人深思。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zhezhai.com/zh-tw/fw/xiaoyuan/5jkvk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