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者齋 >

範文 >校園 >

繪本教學設計

繪本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老師,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學設計,藉助教學設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加有效地進行。寫教學設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繪本教學設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繪本教學設計

  繪本教學設計1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圖片細節,懂的要關心同伴的需要。

2、為故事主人公設計一套適合他們居住的房屋。

活動準備:

1、Ppt課件、畫圖用品。

2、幼兒對動物特徵有一定的瞭解。

活動過程:

一、解讀封面,匯入故事。

1、出示圖片: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個好聽的故事,你們看看是關於什麼的故事呀?

2、故事的名稱是什麼呀?這裡的搬可能會是搬什麼呢?(幼兒自由講述)

3、出示圖片:長頸鹿和鱷魚有一個很大的區別,誰能告訴大家?

二、理解故事內容,大膽講述

1、師你們認為他們會選擇住進誰的家裡?

2、觀察圖片(鱷魚先生搬到長頸鹿家)小房子換成了大房子,應該沒問題了吧?它們在大房子裡到底生活的怎麼樣,我們一起看看吧。

三、分組討論,設計房屋。

1、面對如此多的困難,你認為他們是不是從此拋棄了對方,各回各家,不在一起生活了?不分開的話它們應該怎麼辦?

2、幼兒4人一組討論,什麼樣的房子才能適合他們居住。

3、如果請你為他們設計一套屋子,你要畫出哪些細節?

4、為他們畫一套適合他們的房子,並填上顏色。

四、延伸

分享交流

反思:

《搬過來搬過去》是一個繪本的教學內容,通過高大的長頸鹿和矮小的鱷魚這對好朋友想生活在一起而引發的的一系列的問題。從這個活動的兩條目標上來看,即包含了能力的目標,也體現出了情感等方面的目標,符合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目標制定是比較適切的。實際在整個活動過程中,觀察理解繪本畫面的成分還是比較多的。活動的開始我從對長頸鹿和鱷魚之間的比較,讓孩子們瞭解長頸鹿和鱷魚之間的明顯差別。引發孩子們的興趣,激發他們去思考"長頸鹿和鱷魚能生活在一起嗎?"這個問題,我們班級的孩子很多都認為他們是不能生活在一起的,因為孩子們覺得長頸鹿和鱷魚之間的身高差距實在是太明顯了。

這個時候我並沒有否定孩子們的想法,而是他們繼續欣賞故事,感受遇到困難要積極的想辦法解決,而不是放棄的道理。之後的觀察理解,欣賞故事的環節,主要是和孩子一起觀察畫面。瞭解他們為了生活在一起,兩次搬家,遇到了哪些問題。在這個環節中,我設計了幾個重點的問題。隨著故事情節的'深入,讓孩子一步一步遞進的去討論這三個問題。在這個環節中幼兒積極發言,為鱷魚和長頸鹿預見困難、解決困難。第三個環節主要是設計偉大的計劃。和孩子共同梳理了他們遇到的四個問題之後,請孩子幫助他們設計偉大的計劃,解決這四個問題。這個環節我針對我班幼兒的具體情況,採取了人人都設計的方法。鼓勵我班平時膽小的孩子也嘗試清楚表達。在解決之後進行展示時,我覺得還能做的更好的就是給孩子進行歸類,整合一個歸類擺放的意識。整個活動下來,我覺得還是比較好的去完成了我的目標。

  繪本教學設計2

活動目標

1、喜歡聽故事,理解繪本內容,瞭解生活在地底下的動植物。

2、能根據情節對閱讀內容進行大膽猜想,清晰表達自己的想法。

3、能積極參加活動,感受故事幽默有趣的情節。

4、通過語言表達和動作相結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5、領會故事蘊含的寓意和哲理。

活動準備

PPT課件,實物:紅薯、蘿蔔各一個。

活動過程

(一)根據故事的名稱猜故事內容

師: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一個故事,故事名字是《啪啦啪啦—砰》。

師:《啪啦啪啦—砰》,這個故事會講些什麼呢,請你們先來猜一猜。

小結:根據故事的名字就能想出這麼多好聽的故事,你們真了不起。故事的作者寫了一個什麼事情,我們來聽一聽。

(二)圖文共讀

1、小鼴鼠搬家的原因

提問:(1)春天來了,花兒開了,小草和大樹都穿上了嫩綠的衣裳。在地洞裡,有個可愛的小動物在和我們玩捉迷藏呢,會是誰呢?(讓我們來聽聽它的自我介紹吧:大家好,我是小鼴鼠,我生活在泥土裡,這裡就是我的家。我們和小鼴鼠打個招呼吧!)

(2)有一天,天空中下起了大雨,路面積滿了水,小鼴鼠的家裡,發生了什麼事情?

(3)小鼴鼠的家被水淹了,不能再住下去了,誰來幫它想想辦法?(鼓勵幼兒大膽表達)

過渡語:我們幫助小鼴鼠想出了很多的辦法,小鼴鼠也想出了一個辦法,它決定去找一個新家。

2、小鼴鼠找新家

提問:(1)小鼴鼠在啪啦啪啦地挖洞找新家,讓我們和小鼴鼠一起挖洞吧,啪啦啪啦,啪啦啪啦,突然“砰”,發生了什麼事情?

(2)這是什麼東西呀,撞的我好疼啊,誰知道撞到我的是什麼呀?

小結:小鼴鼠撞到的是香噴噴的紅薯呀,嘗一口吧,喀嚓,真甜哪。

3、小鼴鼠又繼續向前找家了。

提問:(1)小鼴鼠又繼續找家,它挖土的時候又發出了什麼聲音?

(2)哎呀,好疼啊,小鼴鼠又撞到了什麼?從哪看出來的?

(3)你平常是怎麼吃蘿蔔的?那你生吃過蘿蔔嗎?味道怎麼樣?

(4)小鼴鼠覺得味道怎麼樣呢?那蘿蔔生長在什麼地方?

(5)原來紅薯和蘿蔔都生長在地底下,還有什麼植物也生長在地底下呢?

小結:原來地底下長著這麼多好吃的,這可把小鼴鼠高興壞了,於是,小鼴鼠決定繼續挖洞,啪啦啪啦,啪啦啪啦。

4、繼續挖洞,遇到動物大蛇

提問:(1)咦,小鼴鼠聽到了奇怪的聲音,嘶嘶,嘶嘶……會是誰呢?

(2)這是一條什麼樣的蛇?你覺得小鼴鼠看到大蛇之後會發生什麼事情呢?(鼓勵幼兒大膽表達)

5、教師和幼兒一起完整講述故事

(三)完整講述故事

1、出示圖片,教師完整講述故事。

2、幼兒講述故事

教師:好了,我的故事講完了,你能看著圖完整講一講嗎?如果你願意,你可以講給你旁邊的小朋友聽。(幼兒看圖片講述)

(四)你猜,我猜,大家猜

教師:小鼴鼠趕快逃走了,咦,接下來小鼴鼠又會遇到誰,會發生什麼有趣的事情呢?

幼兒講述

活動延伸

師:小朋友說出了很多有趣的故事,一定還會有許多有趣的事情,請小朋友把你的想法畫下來吧。老師會把它們裝訂成冊,做成一本新書,請你講給小班的弟弟妹妹聽。現在請小朋友回到班裡,完成你們的作品吧!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的選材比較好,不僅生動有趣,而且符合中班孩子的年齡特點。活動中我還設計了自主閱讀環節,更是讓孩子能夠自己親自翻閱書本,體驗一頁一頁翻書的過程,不僅豐富了孩子閱讀的經驗而且讓孩子有了動手的機會,並不是一味的坐在聽故事,看圖片。但是由於我的經驗還不夠豐富,上課時不夠機智靈活,不能很好地和幼兒靈活互動,活動中我對孩子們的回答所給出的迴應不夠到位,對現場教學不夠靈活,照搬教案等。所以我還需要繼續改進,多預設一些孩子的想法,不斷提高,爭取更大的進步。

  繪本教學設計3

一、教學目標

1.通過審辯式思維訓練,使學生在閱讀中學會推理、質疑、提問、分析、比較。

2.運用審辯式思維,學生能夠對童話中的人物有更深層次的思考。

二、教學過程

1.邊讀文章邊猜答案:

(1)隨著時間發生了變化,樹上的鳥的數量也發生了變化。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2)是什麼讓淘淘不顧天氣的炎熱,一直往前爬?

(3)陶陶在路上又遇到了蝸牛師師、壁虎茨茨和烏鴉阿嚏。她們為什麼不支援淘淘?

(4)當遇到烏鴉時得知獅王二十八世已死,陶陶是該回家呢,還是該繼續前行?

(5)你知道大家為什麼叫烏龜陶陶為“犟龜”嗎?她真的脾氣固執不聽人家的勸告嗎?

2.請同學畫出《犟龜》的情節流程圖

3.人物形象分析

(1)你是如何看待犟龜這個人物的?你認為他真的很“犟”嗎?

(2)你如何看待勸淘淘放棄的這些人?

5.改寫和續寫

爬著爬著,陶陶在路上又遇到了壁虎茨茨和烏鴉阿嚏。(出示壁虎和烏鴉的圖片。)她們之間又會發生什麼故事呢?請你當回小作家,說說烏龜陶陶與壁虎和烏鴉相遇後發生的故事。

師追問:

(1)為什麼陶陶會選擇回去或繼續趕路?故事裡面是怎麼說的呢?讓我們繼續來聽故事。

師:“……就這樣,陶又走了許多天,越過種種障礙,穿過了樹林和沙地,日夜不停地趕路。”同學們,你們覺得烏龜陶陶這樣日夜不停地趕路,最終會趕上獅王二十八世的婚禮嗎?為什麼?

(2)如果你是烏龜陶陶,最終趕到獅子洞時,並沒有趕上婚禮,你會怎麼想?

6.質疑分析

(1)當遇到烏鴉時得知獅王二十八世已死,陶陶是該回家呢,還是該繼續前行?

(2)你是否支援淘淘的決定?

(3)看看陶陶,與動身前往獅子洞的陶陶有了怎樣的變化呢?小結:觀賞了旅途的無限風景,一路風塵,我們的陶陶增長了見識,鍛鍊了能力,有了更好的生存的本領。

(4)參加慶典的動物中,你們看到“蜘蛛發發”和“蝸牛師師”了嗎?為什麼看不到他們?小結:不上路,就不會看到旅途中美麗的風景,不上路,就一直過著重複而單調的生活,不上路,就永遠遇不到隆重的慶典。

(5)仔細觀察最後兩幅圖畫,說說圖畫的特別之處?

A.獅王和王后面前有一份禮物;B.這麼多動物中沒有蜘蛛、蝸牛、壁虎和烏鴉。)

師:喜歡這個結局嗎?為什麼?(學生交流,教師點撥)

(6)為什麼叫烏龜陶陶為“犟龜”?她真的脾氣固執不聽人家的勸告嗎?(她聽了蝸牛師師的話,掉頭往回走。)這也就是說,犟龜的“犟”並不是固執己見,而且當自己犯了錯誤時能——虛心接受別人的正確意見。

6.比較歸納

對比歸納《犟龜》與《龜兔賽跑》中兩隻龜的相同點和不同點。

三、小結與反思

從本設計涵蓋的教學內容看,呈現的素材、故事等並無太多新意,主要是本設計從“方法”角度進行突破,重視學生批判性思維傾向和批判性技能的培養。如在探究同伴不支援淘淘的原因時,有意識引導學生質疑教材,謹慎且全面地分析諸因素與淘淘赴宴的關聯。注重其全面、客觀、求真等批判性思維傾向和質疑、辯證、評估等批判性思維技能的培養。這些素材及故事等內容所呈現的方式更加多元化,教師的教學目標更具備指向性、教學方法更具針對性、評價機制更具科學性。在有針對性地培養學生批判性思維傾向和技能的過程中,“犟龜”一課的教學設計獲得新發展,學生對本課有了更加深刻地理解,其批判性思維得到進一步提升。通過“犟龜”教學設計的創新實踐,結合研究者的理論和實踐,現總結了幾點個人的想法:

第一,在教學目標和內容設定時,精準、清晰、合乎邏輯地滲透批判性思維傾向。

教師根據語文課程標準瞄準目標方向、選取教學內容、兼顧學生心理確定目標維度,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設定有層次、有條理、能用清楚準確地語言進行表述、清晰、可行的目標。在設定時,要尤為注意對學生學生批判性思維傾向和批判性思維技能的元認知能力的培養。

第二,在教學方法設計中,有機融入以質疑、求證、推理、判斷等批判性思維技能。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使用教學方法時,要注意批判性思維傾向和技能的滲透。重視以自身言語表達展現自身批判性思維傾向的顯性示範活動和引導學生參與及逐步培養其批判性思維技能的隱形教學環節的設定。在教學過程中,傳授方法,給學生體驗批判性思維魅力、鍛鍊批判性思維技能、增強批判性思維傾向的空間和時間。

第三,在課堂案例實施與反思中,通過教學實錄、測試習題分析等途徑理性觀察課堂教學效果和檢測學生學習效果,為進一步完善和提高教學設計提供依據。

教師在理性觀察課堂教學效果和檢測學生學習效果,不僅要參考自身的執教感受和評課教師的建議,更要採用科學的方式,通過教學實錄、教學效果檢測試題等途徑,通過真實客觀的資料,分析學生的學習情況。從學生的視角評判課堂教學效果,從中發現有待改進之處,進一步修改和完善教學設計。秉持發展觀動態地看待教學設計,根據教學物件、教學條件等主客觀因素的變化,在教學前因地制宜地作出相應調整。

標籤: 繪本 教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zhezhai.com/zh-tw/fw/xiaoyuan/01oo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