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者齋 >

範文 >熱點 >

村級資訊化建設方案(精選12篇)

村級資訊化建設方案(精選12篇)

為保證事情或工作高起點、高質量、高水平開展,通常需要提前準備好一份方案,方案是為某一行動所制定的具體行動實施辦法細則、步驟和安排等。制定方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村級資訊化建設方案,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村級資訊化建設方案(精選12篇)

村級資訊化建設方案 篇1

根據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關於加快新農村資訊化建設的意見》、《關於建立省農村資訊化建設聯席會議制度的通知》(贛辦字[20xx]45號)和《江西省農村資訊化建設工作規劃(20xx-2017)》等農村資訊化相關檔案精神,制定20xx年農村資訊化建設工作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著眼於建設富裕和諧秀美江西,圍繞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鄱陽湖生態經濟區規劃和推進統籌城鄉發展的目標要求,以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發展為目的,堅持政府主導、市場運作、企業參與、多方受益的基本原則,大力實施江西省“1236”農村資訊化建設工程,進一步擴大農村資訊化建設試點工作規模,大力提升我省農村資訊化水平,推動農村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二、目標任務

圍繞五年方案中“1236”總體工作目標,20xx年著力完成“1333”工作目標任務:“1”即建立和完善省級綜合資訊服務平臺;“333”即建設300個“資訊化鄉鎮”,其中重點建設300個鄉級資訊服務中心站;建設完善3000個村級資訊服務站;開展“資訊科技鄉村行”培訓活動,培訓3萬名農村資訊化人才。通過完成“1333”工作目標初步建立全省農村資訊化建設服務體系基本框架。

三、工作內容及措施

(一)啟動建設省級農村綜合資訊資源和服務平臺工程

1.建設省級農村綜合資訊資源和服務平臺。以省級統一管理的網路、軟硬體設施、應用系統為基礎,整合省級及省級以下網路資源、資訊資源和服務資源,統籌規劃建設一個江西農村綜合資訊資源和服務平臺。6月份前組建“江西省三農資訊資源和服務中心”,以江西農村黨員幹部現代遠端教育網路、江西“三農”資訊網為依託,做大做強江西“三農”資訊綜合平臺。逐步實現與各部門涉農資訊系統的應用接入和資源共享,從而為農民提供一站式的綜合資訊服務。

2.推廣使用鄉村電子政務。依託江西省“三農”綜合資訊服務平臺,進一步推廣鄉村電子政務應用服務,實現電子政務與村務管理、社會管理、村務公開、黨務公開緊密結合。爭取年底完成300個鄉鎮、3000個行政村村務管理應用的推廣工作。

3.建立諮詢專家隊伍。依託農業廳12316、科技廳12396、組織部12371、資訊田園11868等農業呼叫熱線,整合資源,推動農業科學技術和“三農”政策諮詢專家隊伍的建立,為“三農”資訊服務中心提供有力支撐。

(二)啟動實施江西省“資訊化鄉鎮”基礎設施提升工程,建設300個“資訊化鄉鎮”

1.結合“百鎮示範”工程和“鄉鄉通”工程建設,開展以“八項達標”為主要內容的“資訊化鄉鎮”建設。即鄉(鎮)中心服務站建設達“六個一”標準、行政村資訊服務站建設標準達到100%、行政村農村黨員幹部現代遠端教育終端站點正常執行達100%、“資訊科技鄉村行”計算機和網際網路知識行政村培訓率達100%、村務管理應用達80%以上、有線電視普及率和自然村廣播達80%以上、農村手機報普及率達40%、寬頻入戶普及率20%以上。

2.加快共青城市“全省農村資訊化示範縣”建設。2012年上半年,共青城市農村資訊化示範區工程要全面啟動,當地政府要加強專案組織和資金籌措工作,把共青城市打造成全省農村資訊化和智慧工程示範區,做到專案有資金、進度有排程。

3.通過開展“寬頻入戶”、3g到村等通訊基礎建設活動,為農民提供低價格高品質的有線、無線上網產品,同時有效降低農民使用網際網路絡門檻,全方位為農民提供“三農”政策、產品市場資訊、務工資訊等各種惠農助農資訊。繼續開展“寬頻入戶”活動。採取與企業聯動,對寬頻入戶農戶實行“政府貼補一點、企業優惠一點、農戶支出一點”的辦法,各縣(市、區)要出臺對入戶寬頻的獎補政策,2012年試點鄉鎮達到寬頻入戶率20%以上。

(三)啟動實施農村綜合資訊服務站建設工程,建設300個鄉鎮資訊服務中心站和3000個村級資訊服務站

1.加大鄉鎮資訊服務中心站建設力度。

依託鄉鎮農技推廣站和鄉便民服務中心建設,將鄉鎮資訊服務中心站初步建成農村綜合資訊釋出、收集、諮詢、科技推廣、病蟲害防治、農產品產供銷、行政事務代辦、農民培訓等的中心。中心站要達到“六個一”標準,具體標準為:(1)一處固定場所:要求交通方便,在鄉鎮集鎮臨街地段的農業技術推廣綜合站或鄉鎮便民服務中心,原則上資訊服務站專用辦公場所面積不少於20平方米,並具備一定培訓條件。(2)一套資訊服務裝置:有寬頻上網的電腦、電視機、電話、印表機、門牌、桌椅板凳等辦公設施,並且要接入鄉村電子政務平臺。(3)一面資訊宣傳電子顯示屏或投影儀:有向涉農企業、種養銷售大戶和農戶等顯示各種政策、社會、市場等方面實用資訊的資訊宣傳電子顯示屏(led電子顯示螢幕或者投影裝置)。(4)一名專職資訊服務員:資訊服務員應能夠操作各項資訊服務裝置,能夠熟練使用電腦及上網,能夠幫助和指導農村客戶進行網上資訊釋出及資訊查詢服務和相關服務,代辦電信相關業務。(5)一套長效管理機制:有一套資訊收集、整理、釋出及對村級資訊服務站業務指導的管理制度。(6)一套績效考核辦法:有一套考核村級資訊服務站的考核辦法,同時並接受縣資訊化辦考核管理。鄉鎮中心資訊服務站建設由政府負責投入,整合部門資源,公益使用。

2.抓好3000個村級資訊服務站建設,初步建成農民資訊收集釋出及為民服務的中心。

結合農村村級社會事業公共設施的統籌建設,按照“五個有”的標準(即有固定辦公場所,有計算機、印表機、電話等資訊服務裝置,有上網寬頻,有資訊服務員,有長效管理制度)建設村級資訊服務站。建設完善3000個行政村資訊服務站。行政村服務站以村級農村黨員幹部現代遠端教育終端站點為依託,堅持延伸功能、更新裝置、規範管理、長效運營。行政村資訊服務站則屬公益性質,由政府投入為主,整合部門資源,綜合利用;逐步延伸建設其它形式服務站,鼓勵在有條件的農民專業合作社、龍頭企業、種養大戶、新農村建設社群活動室、萬村千鄉農家店中等場所中建立資訊服務站(點),該類服務站屬半公益性質,其建設運營採取政企聯動辦法,由企業和個人投入為主,建成後,經省驗收合格,政府給予一定的財政獎補。有新農村建設任務的村,要將農村資訊服務站建設納入新農村建設資金獎補範圍。通訊運營企業要與他們簽定合作協議,提供優惠政策和業務提成。村級資訊服務站要為當地農村百姓提供資訊收集、資訊釋出、資訊查詢、學習娛樂、技能培訓、黨員教育、社會保險、農業科技、氣象資訊、農貿通等資訊服務和通訊話費代收、業務代辦、行政事務辦理查詢等綜合服務。不同形式的服務站應根據服務物件側重不同的服務功能。

3、加強鄉村資訊服務站運營管理。運營管理以市縣為主,各設區市、縣(市、區)農村資訊化辦公室牽頭,有關成員單位各負其責,做好農村資訊服務站指導、運營、管理工作,並籌措執行和維護補貼費用。資訊服務站資訊員實行“補貼200元/月+業務代理提成”政策,補貼200元/月費由市、縣財政承擔,資訊員企業業務代理提成費用由企業承擔。

(四)啟動實施江西省“資訊科技鄉村行”培訓工程,在3000個行政村開展培訓

1.選聘好村級資訊員。按照一個資訊服務站一名資訊員的要求,實行聘用和考核制度。資訊服務站資訊員應選擇當地有政治素養、有文化、熱心資訊化事業的人員,如鄉村幹部(主要含大學生村官)、農技師、專業合作組織人員、經紀人、當地教師、優秀返鄉農民工等。縣級農工部與運營企業共同制定本地村級資訊員考核辦法,確保農村資訊員達到會操作、會收集、會分析、會傳播的“四會”要求。

2.紮實做好培訓工作。在3000個有資訊服務站建設任務的行政村,以縣(市、區)委農工部、組織部和通訊部門為主要組織單位,通過在鄉村的資訊服務站、中國小教室、鄉村農民培訓中心(室)、農民職(夜)校等固定場所及“資訊大篷車”,組織當地村務管理人員及農民參加計算機和網際網路知識、開展江西“三農”資訊網及資訊科技的體驗式培訓、電信安裝維護等現場服務。

四、工作要求

(一)強化組織領導。各地要把農村資訊化工作擺上重要議事日程,切實加強組織領導,成立相應的領導機構,並把農村資訊化工作納入“十二五”規劃和新農村建設年度任務,列入民生工程考核管理,統籌推進農村資訊化建設的各項工作。4月底前各市、縣要成立農村資訊化聯席會議辦公室或領導小組辦公室,辦公室要配備專門人員和辦公經費。上半年,省農村資訊化辦公室將召開農村資訊化現場工作會,進一步推動我省農村資訊化建設工作。

(二)完善工作機制。各成員單位要認真履行職責,齊抓共管,形成合力。健全農村資訊化建設聯席會議制度,每半年召開一次聯度會議,解決工作過程中出現的重大問題,確保工作順利實施。建立省、市、縣、鄉、村農村資訊化工作人員隊伍和聯絡員制度,定期組織相應的資訊化專題培訓和會議,幫助資訊員知識不斷更新和提高,並隨著應用專案的不斷擴充套件,開展相應的應用培訓。要制定《江西省涉農資訊資源共享管理辦法》,規範農村資訊化各參與方的權利和義務,推進服務資源、網路資源和資訊資源的共享。建立包村掛點幫扶機制,各成員單位在履行自身職責的同時,要與所掛的具體村(本單位新農村建設掛點村)掛點幫扶,協助抓好行政村資訊服務站的建設工作。

(三)加大投入力度。著手研究制定我省農村資訊化優惠政策。把農村資訊化專案建設納入財政轉移支付、基礎設施建設獎補和稅費減免範圍。針對目標任務,各級財政要設立推進農村資訊化建設專項資金,主要用於鄉村資訊服務站、網路平臺、農村資訊化人才培訓等工程建設。要創造條件、積極謀劃,爭取我省列入國家農村資訊化試點省份。省發改委、財政廳、工信委、廣電局、農業廳、科技廳、商務廳、文化廳等部門和省級通訊運營公司,要積極爭取中央財政、國家部委和上級集團公司支援,用足用好國家各項扶持政策,促進我省農村資訊化建設。著力整合各部門、各行業支援農村資訊化資金,統籌安排,發揮聚合效能。完善以政府投入為引導、社會投入為主體的多元化農村資訊化建設投融資體制,鼓勵和支援各類企業加大投入、積極參與,逐步形成政府、企業和社會力量共同支撐農村資訊化投入機制。

(四)強化督查考核。各地要抓緊研究制定科學的指標評價體系,充分發揮督查考核的導向作用,形成激勵機制,更好地推動全省農村資訊化發展。省資訊化辦採取平時督查和年終考評驗收的辦法對各市縣進行年度工作考核,建立健全農村資訊化評估激勵機制。對成績突出的單位,在年度省農村工作會上進行表彰。20xx年,將在全省範圍內評選5個推進農村資訊化先進縣(市、區),20個先進“資訊化鄉鎮”、40個行政村資訊服務站進行表彰獎勵,具體考核評估辦法及獎勵標準另行文下發。

(五)申報要求:各設區市在4月30前上報實施方案並按附表一的分配任務完成申報工作。每個設區市選擇2~3個縣(市、區)進行集中布點,在這些縣(市、區)中選定300個試點鄉鎮,然後在選定鄉鎮中選擇3000個行政村進行試點。省農村資訊化辦在5月10日之前進行批覆。申報程式:各鄉鎮按附件三格式申報到縣——縣農村資訊化辦(縣委農工部)稽核彙總上報到市農村資訊化辦(市委農工部)——市農村資訊化辦按附件四格式以電子版本向省農村資訊化辦(省委農工部改革處)申報。

村級資訊化建設方案 篇2

隨著農業生產和農民群眾對資訊化的需求日益迫切,農村資訊化對農村經濟社會發展助推作用更加凸顯。為加快推進我縣農村資訊化建設,以資訊化帶動發展現代農業、促進農民增收,根據《省農村資訊化建設工作規劃(2011-2017)》和省、市農村資訊化建設工作實施方案要求,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市、縣農村工作會議精神,圍繞又好又快發展奮鬥目標,堅持以需求為導向,以應用為重點,以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繁榮為核心,按照求實效、重服務、廣覆蓋、多模式的要求,著力推進農村資訊化基礎設施、服務體系和資訊員隊伍建設,全面提升農村資訊化水平,促進全縣農村經濟社會快速發展。

二、建設原則

1、政策引導,市場運作。發揮黨委、政府主導作用,做好統籌,落實好政策資金支援。鼓勵公益服務和有償服務相結合,支援通訊部門發揮優勢、共同參與、公平競爭,建立農村資訊化建設和運營的長效機制。

2、整合資源,綜合利用。加強資訊、網路資源的有效整合利用,推動網路互通,資源共享。著力抓好鄉村便民服務中心、文化書屋、黨員遠端教育系統、基層農技推廣中心和通訊服務站點等設施和人才資源的整合,推進鄉村資訊服務站建設,為農民提供一站式的綜合資訊服務。

3、因地制宜,逐步推進。結合實際,科學規劃,合理布點,通過試點示範,以點帶面,逐步推進。要積極探索、大膽創新,不斷豐富建設內容,切實發揮實效。

4、服務農民,注重實效。堅持以服務“三農”為宗旨,積極發展適農、惠農、助農資訊產品,多形式、多渠道為農民提供有效的綜合資訊服務,提高資訊科技在農村生產、生活中的應用水平,使農村資訊化建設成果惠及廣大農民。

三、總體目標

從2012年起,每年選擇部分鄉鎮開展農村資訊化建設。力爭通過四年的努力,到“十二五”期末,基本實現鄉鎮綜合資訊服務中心站建站率,行政村農村資訊服務站建站率,農業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村產業大戶資訊服務覆蓋率,行政村和重點自然村通寬頻率四個100%;農村電話(含行動電話)普及率,農業資訊入戶率兩個過半的目標。農村資訊化基礎設施得到加強,農村資訊化服務體系基本健全,農民資訊化能力明顯增強,資訊科技在農村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等領域應用更加廣泛,基本滿足發展現代農業和建設和諧秀美鄉村的需要。

四、主要任務

(一)改善農村資訊化基礎條件

以“資訊化鄉鎮”建設為重點,圍繞省“八項達標”和市農村資訊化建設“十項工程”要求,著力抓好電視、電話、廣播、寬頻等基礎設施建設,全面改善我縣農村資訊化基礎條件。

1、實施廣播電視入戶工程。以消除覆蓋盲區,提升覆蓋效果為重點,著力推進有線電視、“網路電視”、“鄉村喇叭”等建設,加快廣播電視進村入戶,確保“資訊化鄉鎮”有線電視普及率、自然村廣播覆蓋率達80%以上。

2、實施寬頻下鄉工程。通過開展“寬頻入戶”、3g到村等通訊基礎建設活動,加快光纖寬頻和3g無線網路建設,提高有線、無線上網訊號覆蓋率,確保100%行政村通光纖,60%以上行政村有無線上網訊號。通訊部門要出臺相關優惠辦法和獎補政策,降低門檻,確保“資訊化鄉鎮”寬頻入戶率達25%以上。

3、實施資訊化示範鄉鎮建設工程。2012年重點抓好豐林鎮、吳山鎮、聶橋鎮資訊化示範鄉鎮建設工作,形成好的典型經驗。

(二)構建農村資訊化服務體系

依託省、市涉農網站平臺,構建縣有綜合平臺,鄉鎮有服務中心,行政村有服務站的農村資訊化服務體系。並逐步向新農村社群、農民合作組織、農業龍頭企業、農村產業大戶延伸,著力提高資訊進村入戶水平,發揮資訊為農服務效益。

1、實施綜合平臺提升工程。強化政府網、縣新農村建設網等涉農平臺的系統升級和資訊更新錄入工作。抓好鄉鎮、村資訊化平臺建設,引導龍頭企業、合作組織和產業大戶積極參與網站建設和資訊供給;推廣電子政務和村務管理應用,實現行政村村務管理應用率100%。

2、實施服務堡壘建設工程。通過與鄉鎮技術推廣站“兩站合一”,與鄉鎮便民服務中心“合作共用”等模式,在鄉鎮集鎮所在地建成一個集農村綜合資訊收集、釋出、諮詢、農業科技推廣、病蟲害防治、農產品產供銷、行政事務代辦、農民培訓等功能為一體的農村綜合資訊服務中心站,打造農村資訊服務體系的堡壘。

3、實施服務終端延伸工程。結合農村黨員現代遠端教育系統、村級辦事大廳、衛生室、新農村建設社群活動室、文化書屋等,在每個行政村建設一個農村資訊服務站,並逐步向農民合作組織、農業龍頭企業、農村產業大戶、萬村千鄉農家店等延伸,確保資訊服務全覆蓋。

(三)推進農村資訊科技普及應用

以資訊化知識培訓、資訊化產品開發應用為重點,著力提升農村資訊化能力,加快推進涉農資訊進村入戶。

1、實施資訊員隊伍建設工程。按照一個資訊服務站配備一名資訊員要求,實行資訊員聘用和考核制度。資訊員主要在鄉村幹部、大學生村官、三支一扶、農技推廣員等有財政補貼的基層服務崗位,以及農村經紀人、專業合作組織人員、優秀返鄉農民工中進行選聘。努力打造一支政治素養高、業務能力強的農村資訊員隊伍。

2、實施“資訊科技鄉村行”培訓工程。結合“農民知識化職業化培訓工程”、“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就業工程”及“一村一名大學生工程”,積極開展面向農民的資訊化知識、農村政策法規、實用技術和就業技能培訓,運用現代資訊科技培養新型農民。

3、實施資訊入戶惠民工程。積極推進“農信通”、“農村手機報”、“簡訊平臺”等資訊惠農產品,為農民及時提供資訊服務,確保“資訊化鄉鎮”電信田園快訊、移動手機報、聯通手機報等普及率達40%以上。

4、實施農業資訊科技應用工程。推進農業資訊化試點示範,普及應用資訊科技,增強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的輻射帶動作用,探索出有地方特色的農業資訊化應用新典型和模式。逐步完善農業生產和市場監管資訊服務體系,進一步健全農產品和生產資料市場監測、質量監測、產品追溯、資訊服務等系統。完善重大自然災害預警和動植物病蟲害監測等業務系統建設。

五、保障措施

(一)強化組織領導。縣成立農村資訊化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負責做好農村資訊化建設的規劃管理、政策研究、組織協調和指導監督等工作。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縣委農工部。各成員單位要切實履行職責,定期總結,紮實推進。各鄉(鎮、場)要給予農村資訊化建設足夠的認識和重視,成立工作領導小組,整合資源,做好謀劃,積極解決農村資訊化建設推進工作中的困難和問題。

(二)做好宣傳發動。農村資訊化建設工作還處在起步試點階段,各鄉鎮、各部門要格外重視宣傳普及工作。通過會議、懸掛宣傳標語、發放宣傳資料等方式進行廣泛宣傳,使農民朋友充分認識到資訊科技在農村經濟發展中的重要作用,並及時報道農村資訊化建設過程中好的做法和好的典型,營造人人關心、各方支援、廣泛參與的濃厚氛圍。

(三)完善工作機制。實行全縣農村資訊化建設聯席會議制度,定期召開會議,解決工作過程中出現的突出問題,確保工作順利實施。建立工作跟蹤報告制度,以鄉鎮為單位,實行工作月報、季報制度,切實掌握工作進展情況。實行考核獎勵制度,把農村資訊化建設納入全縣“三農”工作年度考核範圍,設立先進“資訊化鄉鎮”、優秀村級資訊服務站、優秀資訊員等獎項,在全縣農村工作會上予以表彰。

(四)加大資金投入。一是加大財政資金投入。為推動這項工作,縣財政將安排專項資金,解決工作經費,並將每個農村資訊服務員200元/月的工資補貼列入財政預算。各鄉鎮也要加大對農村資訊化建設的資金投入,確保農村資訊服務站建設的順利推進。二是引導企業加大資金投入。積極鼓勵和支援企業對農村資訊化建設投入,逐步形成政府、企業共同支援農村資訊化建設的投入機制。三是整合各類涉農資訊資源。相關部門的政策和資金要重點向資訊化鄉鎮和農村資訊服務站整合傾斜。有新農村建設任務的村,要將農村資訊服務站建設納入新農村建設資金獎補範圍。

村級資訊化建設方案[篇3]

隨著我縣新型農村社群建設的推進,提升人民群眾居住水準,打造現代化安定的易居環境,成為一個重要的配套工程,通過調研,根據我縣實際情況,通過網際網路平臺、物聯網技術、3G應用、光纖互聯等多種適宜的資訊化技術,為我縣新型農村社群建設提供可行性。

1、光纖入戶

光纖入戶是各資訊化服務商現階段的主推接入手段,其中聯通公司已在我縣建設六大光纖小區,其做為主流寬頻運營商,在北方擁有主要出口頻寬,在建設網路規模的基礎上保障了其使用者應用所需頻寬,加之我國北方的主要資訊化應用專案基本都託管在聯通公司,光纖入戶後,使“三網融合”“物聯網”等眾多資訊化應用專案成為可能性,是建設農村新型社群資訊化的基礎建設內容。

2、數字家庭

光纖入戶後,通過強大的網際網路頻寬接入,提高了多媒體家居的應用水平,如:IPTV數字電視(我縣黨員幹部現代遠端教育即是此項技術),電視、電影、戲曲、講座點播看,電視機上網更方便。通過“數字家庭”終端盒,使電視、電腦、手機、視訊監控、安防裝置統統接入寬頻網路,是實現現代化家居的基礎設施。

3、平安互助網

我縣農村外出打工的人員較多,在家留守的更多的是老人和孩子,安全防範能力相對較弱。經常發生不法分子欺弱逞強入室行竊、搶劫的現象。很多居民需要一種價格低廉、方便易行的安全防護手段。在聯通公司現有村級電話虛擬網(互打免費)的基礎上,安裝“電話傳聲報警控制器”,增加報警求助應用,即“平安互助網”。

“平安互助網”中,凡虛擬網內使用者在家中發現緊急情況時,可以利用固定電話通過撥打某一特定號碼來控制開啟本村的擴音機,通過高音喇叭向全村人發出緊急求助。對於原有的農村虛擬網來說,開通使用此業務只需增加一臺報警控制器。報警控制器雖為專用裝置,但價格低廉,除此之外,使用者的電話機、村裡的擴音機等都不需投資改造。

4、遠端視訊監控

現代資訊化技術的遠端監控,已突破了傳統的保安式監控,3GWCDMA移動網際網路的迅猛發展,已影響到了視訊監控領域。人們進一步希望通過WiFi、3G網路,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用任何終端裝置(電腦、電視、手機等終端),都能檢視到監控影象,這也就是最新的移動安防,手機視訊監控。聯通的3G-WCDMA,以7M的接入頻寬,保障了音視訊監控的時實性及穩定性,除視訊監控,還實現了手機遠端控制電腦等多項功能,應用於家庭、公司,連鎖店鋪、幼兒園、倉庫等場所的安防監控。

5、社群互動網站

社群互動網站,是以網際網路站為基礎,介面分為網站版及3G手機版,社群管理方可通過網站向居民釋出各類資訊(如水、電費、通知等),通過網站嵌入互動網路遊戲、VOD視訊點播、中國小課程等應用內容提高居民們精神文化生活,居民還可通過電腦、手機進行互動。該項應用在大中城市的社群管理中已較為普遍並取得了良好效果。

6、寬頻商務

寬頻商務是聯通公司推出的一項通訊網+網際網路的資訊化應用平臺,通過本平臺,人們可方便的進行簡訊群發、語音群呼、電話會議、視訊會議、網路傳真、電話總機等功能,值得一提的是,發出的簡訊及語音外呼,能夠通過平臺檢視到對方是否收到,方便發起者掌握通知效果。

7、智慧家居

智慧家居是利用綜合佈線技術、3G網路通訊技術、智慧家居-系統設計方案、安全防範技術、自動控制技術、音視訊技術將家居生活有關的設施整合,構建高效的住宅設施與家庭日程事務的管理系統,提升家居安全性、便利性、舒適性、藝術性,並實現環保節能的居住環境。

其中安全防範技術是智慧家居系統中必不可少的技術,在小區及戶內可視對講、家庭監控、家庭防盜報警、小區手機一卡-通等領域都有廣泛應用。自動控制技術是智慧家居系統中必不可少的技術,廣泛應用在智慧家居控制中心、智慧家居主機家居裝置自動控制模組中,對於家庭能源的科學管理、家庭裝置的日程管理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舉例:炎熱的夏天,回家前就可以通過操作3G手機,把家裡的空調先開啟,或是把熱水器開啟準備回家馬上能洗澡;通過3G手機,能隨時看到孩子在家幹嘛等等。

音視訊技術是實現家庭環境舒適性、藝術性的重要技術,體現在音視訊集中分配、背景音樂、家庭影院等方面。

通俗地說,它是融合了自動化控制系統、計算機網路系

統和網路通訊技術於一體的網路化智慧化的家居控制系統。智慧家居將讓使用者有更方便的手段來管理家庭裝置,比如,通過家觸控式螢幕、無線遙控器、電話、網際網路或者語音識別控制家用裝置,更可以執行場景操作,使多個裝置形成聯動;另一方面,智慧家居內的各種裝置相互間可以通訊,不需要使用者指揮也能根據不同的狀態互動執行,從而給使用者帶來最大程度的高效、便利、舒適與安全。

8、社群資訊服務站

通過社群內資訊服務站建設,提供基礎通訊及資訊化應用服務支撐,保障各類資訊化裝置的正常執行,並同時通過其資訊化節點的功能(便如聯通公司的“金牧陽光”資訊工程平臺及農業資訊網平臺,可向居民免費提供農牧業資訊化技術支撐以及產供銷電子資訊服務。

村級資訊化建設方案 篇3

一、基本現狀

(一)學校基本情況

xx完小現有在校學生數134人(其中三至六年級學生87人),6個教學班,教職工13人(其中專任教師12人),共有4幢單體建築物(教學樓已經成為危房)。

(二)學生機及計算機教室間數

由於學校教學樓屬於危房,目前沒有條件配備計算機教室,也沒有學生計算機、教師機、穩壓電源、交換機等相應的設施裝置。

(三)班班通多媒體建設情況

學校現有教學班6個,目前有一套多媒體教室(電子白板),下差5套。

(四)區域網建設情況

現有各種用房4幢(其中教學樓屬於危房,停止使用),接入學校區域網的有1幢(原教師宿舍),一層。

附:xx完小區域網示意圖

(五)監控系統情況,

學校目前沒有安裝監控系統。(六)教師機基本情況

有教師12人,有計算機的0人

二、裝置需求和規劃建設

(一)計算機教室和學生機

1、需要建設1間計算機教室,配備學生計算機9套。

建設地點:教學樓,第2層,第1間,使用面積50平方米。學生機9臺

穩壓電源功1臺,功率(kv)

交換機1臺,埠24口。

計算機桌椅5套(按照兩臺一套計算)

教師機1套

教師機座椅1套

機櫃1個

2、能安排擔任資訊科技課程教學的教師數1人。

(二)“班班通”通多媒體

1、現共有班級6個、普通教室安裝多媒體1套,下差多媒體5套

2、下差多媒體分別安裝於什麼地方安裝於教學樓,第2層,第4間,1個班;第三3層,第1、2、3、4間,4個班

(三)區域網

總的有1幢用房需要接入學校區域網,需要交換機1臺,埠24口。

(四)網路監控

1、現有監控系統0套,球形監控頭0個,槍型監控0個。需要安裝監控系統1套,球形監控頭3個,槍型監控4個

2、監控系統安裝在值班室,三個球形監控頭安裝在學校大門、教學樓左邊和廚房側邊;四個槍頭監控頭分別安裝在教學樓樓梯處口、學生宿舍樓梯口和學生食堂內。

3、網路監控示意圖

(五)視訊會議室

1、學校具備視訊會議室的建設的裝備用房

2、具備準備用房的具體資訊

村級資訊化建設方案 篇4

一、現狀分析:

校區是20xx年9月新投入使用的一處縣直國小,隸屬師範附小統一管理。學校按照省級規範化學校標準建設,佔地50畝,建築面積13380平方米,設計招生規模36個教學班,1620個學生席位。現有15個教學班,531名學生,36名教師全部具有大學專科及以上學歷;教師電腦人手一臺,均外接網際網路,所有班級均新上高標準觸控一體機和實物展臺,學生微機室一個。其他教學、辦公裝置逐步招標採購之中。

二、發展目標:

1、儘快完成各種教學、辦公裝置招標採購,創造高標準的資訊化建設條件;

2、探索資訊化條件下學校管理新模式;

3、充分發揮現代教學裝置功能,促進教育教學質量提升;

4、培養高素質資訊化教學教師隊伍,建立資訊化建設特色學校。

三、工作措施:

1、協調縣教育局和招標辦,三月份進入錄播室招標程式,四月份完成安裝除錯。

2、和有關公司合作,安裝資訊化校園管理系統,組織教師培訓,實現內部管理、家校聯絡、資源整合等方面的網路化執行。

3、儘快完成會議室、多功能報告廳裝置設施的招標採購,為教學研討、交流、培訓創造良好條件。

4、邀請教育局電教站領導來校,就如何高效使用先進教學裝置、現代資訊化條件下課題教學改革、提高教師資訊化水平等方面,開展相關專題培訓。

5、配備微課、慕課、翻轉課堂等先進的教育教學專業書籍,建立教師個人部落格,倡導實現學習型、研究型個人專業化成長。

6、舉辦資訊化建設微論壇,開展資訊化教學業務研討。

7、舉辦資訊化優質課評選,以賽代練,典型帶動,培養一批熟練掌握資訊化教學裝置的高素質教師。

8、鼓勵教師積極參加上級資訊化技能比武,學習優秀教師和先進單位的典型經驗。

9、選取部分班級,開展資訊化教學改革試驗,加快學習資訊科技現代化步伐。

村級資訊化建設方案 篇5

資訊化是當今世界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大趨勢。21世紀將是資訊科技迅猛發展的時代。根據中國小資訊科技教育工作會議精神,結合我校實際,現制定20xx年教育資訊化建設的實施意見:

一、指導思想

以“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為指導,大力推進我校教育資訊化建設,以資訊化帶動教育的現代化,加快基礎教育現代化的程序,推動我校基礎教育的跨越式發展。

二、工作思路

1、以“現代資訊化建設”為突破口,逐步實現教育的現代化。

2、以“教科研”為先導,高標準、高質量實現資訊化建設。

3、堅持“統籌規劃、分步實施、因地制宜”建設原則。

4、堅持“突出重點、分層推進、注重實效”的工作方法。

三、組織機構

成立東昇國小教育資訊化建設領導小組(萬其兵校長任組長、楊開正任副組長),負責統籌規劃和管理全校的教育資訊化建設工作。

組建東昇心國小教育資訊化建設指導小組(組長由盧娟),負責師資培訓、技術諮詢與服務。

四、工作目標

1、20xx年春季開學,五、六年級全部開設資訊科技課。

2、20xx年4月,要高標準通過教育現代化建立驗收。

3、建立健全教育資訊科技培訓體系。“十五”期間,完成一輪全體專任教師以計算機和網路為主要內容的現代資訊科技培訓,形成一支教育資訊科技教育專業教師隊伍。

五、工作要求

1、充分認識教育資訊化建設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大力推進我校教育資訊化建設。

學校教育資訊化建設領導小組將統籌規劃,以全面貫徹教育方針,積極推進素質教育為中心,著眼未來,以資訊化建設作為占城鎮中心國小教育現代化的突破口,推進學校教育資訊化建設,從而加快全校基礎教育現代化的程序。在經費籌措上,形成以政府投資為主,社會各界積極參與,建立多渠道資金籌措體制。

學校教育資訊化建設指導小組要強化超前、科研意識,指導好學校教育資訊化建設工作,建立科學的考核評價體系。

學校教育資訊化建設領導小組要站在科教興國、資訊化帶動教育現代化的高度,重視此項工作,組織教職工認真學習,統一思想,抓住機遇,制定優先發展的戰略,加大投入,下大決心,花大力氣,採取有效措施,儘快實現學校教育資訊化。

2、積極探索現代資訊科技與各學科教學整合模式。

從技術應用的初始階段轉向整合階段,把資訊科技與學科教學有機地結合起來,是教育資訊化建設向深層次發展的重要標誌,也是教育資訊化建設的落腳點。

建立獎勵機制,制定相應措施,積極開展資訊科技與各學科教學整合的研究與實踐,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堅持“樹立典型、開展活動、全面推動、注重提高”的原則,加快資訊科技與各學科教學整合的程序。每年開展資訊科技與各學科教學整合的評優課、示範課等活動。繼續做好資訊科技與各學科教學整合的探索,培養一批典型,以點帶面,力爭取得一些突破性進展。

採取走出去請進來、專題報告、研討會、現場會等多種形式,創造機會,加強資訊科技與學科教學整合的學習交流。

加大科研工作力度,用科研課題帶動資訊科技與學科教學整合的探索。教學實踐探索從資訊科技與學科教學整合的實證研究和學生使用計算機自主學習的教學模式兩方面進行研究,逐步形成師生互動、協作自主的多樣化整合模式。

3、加強教育資訊資源的研究,依託市級資源庫,採取多種方式開發教育資源,形成高水平的教育資訊資源庫,爭取成為市級教育軟體開發基地,注重資訊資源的科研和應用研究,不斷提高資源應用效益。

4、加強現代教育技術裝置設施管理,充分發揮其功能。

要選派責任心強、業務強的管理人員,負責管理、維護和裝置設施使用工作,不斷完善裝置設施的安全使用、維護保養等管理制度,建立網路系統和裝置設施使用、維修檔案,確保所有裝置設施正常執行。

建立健全資訊資源評審和監管制度,資訊化建設指導小組要定期對管理人員進行業務、技術素質培訓,形成一支懂技術、會管理的網路裝置設施管理隊伍,一定要加強對網路裝置設施檢查力度。

要組織學生學習好《全國青少年網路文明公約》,廣泛、深入地開展多種形式的網路文明、網路安全教育。充分利用網路教室對學生開展直觀生動的教育活動,組織開展徵文、知識競賽、網上論壇等主題教育活動,注重發揮家長學校的作用,積極引導學生文明上網、安全上網,增強學生自覺抵禦網上不良資訊的意識和能力,逐步形成健康文明的網路道德規範。

村級資訊化建設方案 篇6

為貫徹教育局印發《定邊縣教育資訊化建設三年行動計劃》檔案精神,為了全面推進我校教育教學及管理的資訊化建設,進一步提升廣大師生的資訊素養和駕馭資訊科技的能力,提高學校教育資訊化的應用水平和技能,展示學校資訊化辦學特色, 在全體教職員工的共同努力下,爭取我校資訊化工作在xx年中有新的發展,新的跨越。結我校實際,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學校資訊化的一個重要領域是資訊科技與課程整合,儘管課堂教學存在著一些與生俱來的不足與缺陷。但是,就目前而言,課堂教學,或者說有意義的接受學習仍然是學校教學活動的主要方式,學生通過學校的正規課程的學習獲得必要的知識和能力是學生髮展的主渠道,因此我們將積極探索學校正規課程與資訊科技有效整合的作用,同時也將研究學生活動與資訊科技整合的新領域。

二、建設領導小組

組 長:

副組長:

成 員:

三、建設目標

1、加大硬體投入。2013年完善校園網、班班通,2014年更新添置師生計算機 。

2、加強軟體建設。爭取2013年建好學校網站並配備專人定期更

新,使學校網站形式較為豐富,具有自身特色的資源庫。也能成為我校師生交流的新平臺。2014年我校要建成縣級數字校園示範學校,力爭xx年我校要建設成市級數字校園示範學校的目標。

3、加強應用,服務教學。發揮資訊科技在學校管理中的作用,加快資訊科技與學科教學的整合,開展網路環境下學生自主學習的實踐研究,提高學生的數字化技能。

4、 加強校園網建設。

(1) 宣傳瞭解。

讓教師瞭解校園網的功能及其對教育教學、課件製作與傳輸、資源利用等方面的作用。

(2) 加強管理。

制訂校園網管理制度,堅持?為教學服務?的原則,做到定期維護、不斷完善。(如軟體的升級等),確保校園網暢通。

(3) 實踐應用。

5、對全體教師進行全員化培訓。

在原有基礎上,加大培訓力度,強化資訊科技培訓,形成一支健全的具有一定資訊科技水平的教師隊伍。

四、建設任務

1、進一步改善校園資訊化環境,重點在區域網的優化配置。採用適用的網路管理軟硬體,提高學校網路安全和管理效率,改善內網執行速度。在部分建築物、辦公室構建無線網接入裝置,逐步提升校園資訊化環境。

2、學校將成立一個資訊室,為學校的資訊建設提供有力的技術保障,不斷健全、完善學校現有的校園網路、資訊科技裝置管理等管理辦法和制度。形成學校齊全、規範的資訊化實驗規章制度,納入我校績校考核管理中。

3、進一步發揮我校的辦學特點,創設學生主動學習的網路環境,探索實現?三維四步?教學與現代教學模式的整合。根據課改推進的需要,完成學校網咖的建設,為學生提供便利的網路資源。同時,在條件成熟的基礎上學校將建設數字圖書館、數字實驗室、遠端教育實驗室。

4、建立一個學校的教育資源平臺,把現有的教育教學、教研資源重建整理,逐步充實教學資源,形成師生共建。能和校本研修有機的整合,具備校本特色,為廣大師生提供優質的資源網站。優化組合學校現有的多媒體、音視訊資源資訊儲存,爭取和學校教育平臺整合,為師生提供快速查詢下載的服務。

5、建設學校站、資訊科技站、德育特色網站的同時,再建設幾個主題站和班級主頁、個人網頁的連結(以市、縣學科帶頭人為主的站)。為保障學校網站建成後資訊更新慢的狀況,嘗試在年級和學科中培養一批老師及學生在資訊中心的統一協調指導下,對網站相關模組的資訊更新,加快更新頻率。

6、建設校長管理平臺,通過相應的管理模組,實現學校各管理部門利用網站後臺管理,及時釋出、更新學校各類管理資訊,提供學校公共基礎資料查詢、資訊檢索等服務,初步實現學校教育行政管理自動化,提高協作效率。

7、充分發揮網路優勢,完善教師網站?我的空間?,建設具有校本特色的網上儲存、網上交流平臺(網路公文包),使課件管理、檔案傳輸、師生交流的網路化變為現實,提高教育效益。

8、加強對現代教育技術手段進行教育教學的研究,探索資訊科技與學科課程的有效整合,建立學習環境和能充分體現學生主體作用的學習方式。

五、網路管理

1、 加強對校園網路管理工作,完善規章制度。

2、學校經常對師生加強網路安全教育,確保校園網網路執行高效、有序。

六、加強資訊科技與德育的整合,促進資訊化在德育工作中的全方位應用

學校網站建成後,專門成立德育專網,以及形成了一整套管理網路,整合了學校學生會、政教處、學校法制專題,同時在網上也開展了一系列活動,如藉助部落格討論開展的視訊民族精神教育,以班級為單位組織討論回覆,通過網路以動漫形式對學生進行法制教育,以網路電視臺的形式來糾正學生的不良行為規範,培養學生綜合能力的新探索。我們將要更加紮實得配合政教處各項工作的開展,落實到位,以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學校德育工作中,促使資訊化在德育工作中的全方位應用,探索資訊科技與德育的深層次整合,提升德育資訊化的整體水平。抓住?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與資訊化整合這一契機,努力爭取上級部門對學校德育資訊化的認同,並藉此提升學校的整體形象。

七、協助學校各部門開展與資訊科技整合的各項活動,推進學校資訊化程序

協助各部門開展具有部門特色,適合學生個性發展的整合活動。學校各部門的任何活動,其實都是部門間相互協作的一個過程,絕對不是獨立的分支,任何一個活動都涉及到學校的方方面面。一次成功的活動,其實就是學校各部門間相互默契配合的體現。資訊室在整個活動中應該積極地參謀,指導部門負責人合理選用資訊科技,充分恰當體現學校的資訊科技特色,全面推進學校的資訊化程序。

村級資訊化建設方案 篇7

根據自查過程中發現的問題及三年建設規劃,我校提出以下整改方案。

一、加大資金投入,構建教育資訊化的硬環境。

1、校積極推進資訊化建設,加大資金投入,全面深入開展資訊化建設工作。全校共有8個班級,有學生253人,目前學生機僅有22臺,生機比例嚴重不達標,我校教職工24人,計算機11臺,師機比例達不到1:1.學校為了推進資訊化工作程序,保證資訊科技課程的正常進行,學校將積極申請各項資助,籌備資金,進行購買計算機,保證學生上課人人有機。

2、校園網。高速教育網路覆蓋到每個教室,“班班通”覆蓋每一個班級,但是,利用率較低,設立各項激勵制度,鼓勵大量應用多媒體教學。

3、計算機教室。使用的多媒體教學軟體執行較慢,無法實現教師主控、電子登入、檔案服務和網路控制等功能,宕機現象嚴重,需要儘快進行系統更新。

4、學校進一步建立健全資源庫,每一學科每學年上傳資源不少50次。方便老師們查閱資料、在學校區域網內的資源共享。

5、“人人通”平臺及一課一名師,一師一優課活動大力推進,保證每學年晒課每學科不少於50節,資源上傳沒人不少於20節。

二、加強軟體建設,提高資訊化技術的應用水平。

1、強化資訊科技課程。

我校嚴格按照教育部《中國小資訊科技課程指導綱要(試行)》的要求開齊開好資訊科技課,把資訊科技課納入正式課程,每個年級每班每週一課時。我們著力培養學生對資訊科技的興趣和意識,瞭解掌握資訊科技基本知識和技能。

2、構建資訊化平臺

網站建設:學校主頁設的中心等欄目,做到定期更新。使之成為學校資訊釋出的平臺,師生交流的平臺,學校檔案積累的平臺,師生個人成長記錄的平臺

三、狠抓師資隊伍建設,培養適應教育現代化的師資隊伍。

1、加大對教師進行全員資訊科技校本培訓,所有在職的教師,均參加現代化教育技術培訓。

2、我校在職教師90%以上要使用多媒體課件進行教學,為計算機網路資源與教育教學相整合,探索現代教育技術與課堂教學相結合提供了有力的師資保證。

3、正確認識資訊科技在學科整合中的作用,切忌喧賓奪主。

資訊科技無論多麼優越,都是為教學服務的,即課堂中學生應永遠是主體,教師是主導者,資訊科技只能是起了輔助教學的作用。資訊科技與學科的整合,他們之間是互相協作的關係,而不能相互替代。資訊科技與學科的整合的課堂教學,應該在教師的主導下,各種教學方法互相協調,相互促進,絕不能濫用,絕不能喧賓奪主,取代學科教學。

4、圍繞資訊科技與學科整合的目標製作教學課件,優化教學設計。我校教師基本實現了備課時,圍繞學習主題展開,篩選資訊,巧妙安排,運用資訊科技提供給學生有利於完成學習目標的方法和資源,優化教學設計。

5、加強資訊科技與學科整合,提高學生資訊素養。

資訊科技與學科整合的過程中,師生是共同的學習夥伴。針對部分教師及學生計算機知識相對貧乏的問題,我們從學習現代教育教學思想觀念、加強資訊科技知識的學習、要求學生重視資訊科技課程這三個方面提高自身的資訊素養。

四、強化機制,確保資訊化工作的順利進行。

為確保教育資訊化工作長期、有效、健康地開展,學校將制定資訊化工作長期規劃和近期計劃,形成資訊化工作領導小組、落實專人負責,建立網路管理制度,明確職責、許可權,學校落實資訊化建設專項資金,加大軟硬體設施的投入資金,將教師運用現代教育技術開展教育教學改革情況跟教師的評優評先、職稱晉升掛鉤。

村級資訊化建設方案 篇8

為了全面推進學校教育、教學及管理的資訊化建設,進一步提升廣大師生的資訊素養和駕御資訊科技的能力,提高學校教育資訊化的應用水平和效能,錘鍊學校資訊化辦學特色, 在全體教職員工的共同努力下,爭取學校資訊化工作有新的跨越,特制定學校資訊化建設發展規劃:

一、指導思想

學校資訊化的一個重要領域是資訊科技與課程整合,儘管課堂教學存在著一些與生俱來的不足與缺陷。但是,就目前而言,課堂教學,或者說有意義的接受學習仍然是學校教學活動的主要方式,學生通過學校的正規課程的學習獲得必要的知識和能力是學生髮展的主渠道,因此我們將積極探索學校正規課程與資訊科技有效整合的作用,同時也將研究學生活動與資訊科技整合的新領域。

二、主要任務

1、進一步改善校園資訊化環境,重點在網路的管理與維護。加強班級多媒體裝置的管理與使用;辦公室計算機、印表機的使用,培養教師對資訊化裝置的規範使用及資訊化的意識,逐步提升校園資訊化環境。

2、加強資訊報送組織

(一)向局資訊科報送的資訊由各部門統一組織,領導稽核,並制定相關制度予以保障。

(二)建立資訊採編、稽核、報送機制,報送的資訊要履行嚴格的核籤手續,確保資訊質量和資訊保安。

(三)指定專人作為局資訊科資訊聯絡員人選,具體負責資訊報送工作。

3、健全、完善學校現有的校園網路、資訊科技裝置管理等管理辦法和制度,形成學校齊全、規範的資訊化實驗規章制度。

4、充分發揮網路優勢,完善教師網站“我的空間”,建設具有校本特色的網上儲存、網上交流平臺(網路公文包),使課件管理、檔案傳輸、師生交流的網路化變為現實,提高教育效益。

5、加強對現代教育技術手段進行教育教學的研究,探索資訊科技與學科課程的有效整合,建立學習環境和能充分體現學生主體作用的學習方式。

三、基本目標

1、加大硬體投入,完善校園網站,更新添置辦公裝置。

2、加強軟體建設。豐富改進學校主頁並定期更新,使學校網站形成較為豐富,具有自身特色。

3、加強應用,服務教學。發揮資訊科技在學校管理中的作用,加快資訊科技與學科教學的整合,開展網路環境下學生自主學習的實踐研究,提高學生的數字化技能。

四、網路管理

1、 加強對校園網路管理工作,完善規章制度。

2、學校經常對師生加強網路安全教育,確保校園網網路執行高效、有序。

五、繼續加強校園網路的管理與維護,更新學校現有網站

學校網站經過幾年的積累,取得了很好的展示自己的效果,但在一些方面也存在著問題。本學期將進一步在學校網站如何做深,以及特色平臺如何進一步完善等方面,聽取意見,進行修改。

六、協助學校各部門開展與資訊科技整合的各項活動,推進學校資訊化程序

協助各部門開展具有部門特色,適合學生個性發展的整合活動。學校各部門的任何活動,其實都是部門間相互協作的一個過程,絕對不是獨立的分支,任何一個活動都涉及到學校的方方面面。一次成功的活動,其實就是學校各部門間相互默契配合的體現。資訊室在整個活動中應該積極地參謀,指導部門負責人合理選用資訊科技,充分恰當體現學校的資訊科技特色,全面推進學校的資訊化程序。

村級資訊化建設方案 篇9

一、指導思想

根據市、區有關推進教育資訊化工作的檔案精神及我校發展的實際需求,以現代資訊科技在教育教學領域中的應用和整合為核心,以提高教師和學生的資訊科技應用能力為主線,結合我校現有的校園網基礎資源及人力資源,把握教育資訊化發展趨勢,堅持資訊科技與課程整合深層發展,積極推進學校資訊化建設,不斷提高資訊科技在學校教育和管理中的應用水平,資訊化建設實施方案。

二、總體目標

進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努力提升學校管理水平,不斷提升學校特色,充分利用本校現代化教育設施和教學特色優勢,以科研為先導,以德育為動力,以教學為中心,明確建立標準、強化建立過程、突出應用、注重發展,積極建立教育資訊化應用示範學校。

三、規劃

(一)、硬體及平臺建設

1、生機比達4:1,師機比達1:1。

2、學校建成一批多媒體網路活動室和網路教室,提高對學生的開放程度,努力做到人(學生)空機不空。

3、學校具有通用的管理、教育的學習平臺。

(二)、資源建設 1、積極鼓勵教師參與市、區、校三級教育資源庫的開發與建設,形成相應的激勵機制。

2、加強本校教育資源庫的開發和建設,具有良好的質量,形成一定規模。

(三)、應用水平 1、建立學校網站,有高質量的學校主頁、班級主頁、教研組主頁、師生網頁等。

2、通過校園網路,實現學校教育管理資訊化。

3、大力推進資訊科技在教學過程中的`普遍應用,促進資訊科技與學科課程的整合。

4、提高學生掌握和運用資訊科技的能力,為學生主動學習和個性化發展提供有力的學習工具。

5、運用現代教育技術,積極主動進行教育教學改革,建立專項研究課題,成效顯著;在形成學校特色基礎上,積極帶動周圍學校共同發展。

(四)、師資隊伍 1、網管人員定期接受培訓,堅持持證上崗。

2、中青年教師100%通過資訊科技培訓,網路學習和備課成為教師自我進修的一種重要手段。

(五)、網路安全與制度建設

1、及時建立網路管理制度,確保網路安全暢通;應用適當的軟體,嚴防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有害資訊。

2、對師生進行網路道德教育,提高他們對不良資訊的判斷和自覺抵制能力。

3、學校通過制定工作計劃、建立領導小組、落實專人負責等方式,確保教育資訊化工作健康有序開展。

4、經費保證。

5、學校建立有利於加快資訊化發展,提高師生資訊素養的激勵評估制度。

四、推進策略

(一)、優化教育資源,推動教育資訊化

1、進一步完善資訊化應用環境,提高使用效率。寬頻教育都會網路使學校獲取外界資源變得非常快捷、方便,使教師手中的電腦提高其利用價值及利用率,使其更好地為教育教學服務。學校逐步投入,不斷完善校園網路中心設施裝置,添置專業web伺服器與非線性編輯系統。另外,根據發展規劃,要更新原來教師使用的辦公用機。

2、抓好資訊化教材建設。資訊化教材(音像、多媒體軟體)資料建設是開展現代教育技術輔助教學工作的重要保證,規劃方案《資訊化建設實施方案》。我們將繼續做好音像資料目錄的編英借閱工作。開展好自制電教教材的評比工作,鼓勵教師應用、自制多媒體課件及網路課件。建好教育資訊資源庫,包括音像資料、教學素材、多媒體課件等,實現網路化釋出與管理,不斷充實校園網路資源。 3、做好網路管理工作,進一步完善學校網站的維護與更新。加強對師生進行系統安全、網路安全、資訊保安的教育,明確網路管理人員的職責、許可權,對網路定期檢查維護,確保網路安全暢通。網站製作者要精心建設好、開發並完善在建欄目;建立好各校、各科室通聯隊伍和資訊送交制度,開闢教育教學資訊專欄,讓複合型網站成為教師資訊庫、備查處,展示學校素質教育的精品視窗。

(二)、加強資訊科技培訓,提高教師應用素質

1.全校教師掌握基本計算機操作及在網上查詢資料的能力,35歲以下青年教師能進行課件製作及具體網路的基本技術。

2.逐步實現教師無紙化辦公。以熟練運用校園網管理平臺、學校資源網進行教學工作與開展科研工作。

3.明確課堂教學要充分利用資訊科技的要求,鼓勵教師根據教學需要製作計算機課件,開展計算機輔助教學的改革和實驗。提高教師應用計算機的意識和能力,促進現代教育技術與學科課程的整合。

4.以學校為基地,在教師製作課件的實踐中、在運用計算機輔助課堂教學的實踐中提高教師的資訊素養及能力。促進教師理論學習和實踐應用的結合,大面積地提高教師的能力,為全面開展資訊科技教育奠定人才基矗

5.科研先導,開展區域性教改實驗研究,努力探索資訊化環境下教育教學的新模式、新方法和新途徑。探索網路環境下互動教學新模式,啟動以建構新型師生關係為目標的互動教育新模式的研究,積極開展運用網路實現教與學過程中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學校與社群互動的試點研究。

6.尋求教育資訊化新的突破口。開展探索網路環境下互動教學新模式的實驗,在已積累的相當數量教育資源的基礎上,根據“整體規劃、校本建設、統一管理、資源共享”的思路,通過“自創課件、網上下載與市場購買相結合”等措施,系列性地、專題性地集中建設學校教育教學資源庫。

7.在教育資訊化實施的過程中,廣大教師要形成積極學習現代教育思想和現代教育理論的氛圍,培養一支掌握現代資訊科技和教育理論的新型師資隊伍,形成覆蓋各科、自覺應用現代教育技術開展教改的骨幹教師群體。

(三)抓常規,充分發揮裝備設施效益

1、進一步抓好電教器材的保管和借用。抓好現有裝置的維護、保養,技術室定期進行維修、保養。鼓勵教師借用,及時做好登記,期末進行檢查、考評。

2、進一步抓好班級裝置的使用。宣傳發動全體教師用好網上電教課登記系統,科學、合理、規範使用資訊化教學裝置,每次用後及時做好記載。定期公佈使用情況統計,教師完成電教課的數量將與教師年度工作目標考核掛鉤。

3、進一步抓好專用教室的管理。加強計算機網路教室管理。實驗室要做好實驗器材的保管,積極開展實驗教學,制定好各年級實驗計劃,認真填好《實驗紀錄》,提高學生實驗操作能力。圖書室除了要做好借閱記載外,要開展各種評比活動,加強校、班兩級圖書室(櫃)流通,提高學生課外閱讀量。資訊科技教研組要加強學生資訊科技課教學質量,認真上好資訊科技課,讓學生學習和使用上網瀏覽、收發郵件、文字輸入等技能,組織興趣濃、基礎好的學生開展電腦作文、電腦繪畫、網頁製作等趣味活動,培養和發展特長學生。

4、根據學校工作整體計劃要求,制定學校資訊化發展規劃,並在學校年度(學期)工作計劃中,對資訊化工作提出具體要求。健全資訊化設施使用、管理、維護的各項規章制度,建立有利於加快資訊化發展,提高師生資訊素養的激勵評估機制。

(四)抓科研,推動資訊科技與學科整合。

資訊化對現有的教育觀念、教育思想、教學內容、教學模式、教學方法都提出了嚴峻挑戰。網路教學的嘗試實踐則能加快現有教育思想與教育模式的根本轉變,能為教師進修和學生主動學習提供便捷的工具與場所,使教師以傳授知識為主轉變到教會學生自主學習上來。我們要利用好江陰教育區域資源的優勢,利用好全國資訊科技應用示範校的優秀資源,大力研究,敢於嘗試,在現代資訊科技的支援下,結合課程實際,改革現有的教學方法、教學內容和教學觀念,積極嘗試資訊科技與教育教學的整合,提高教育教學實效。

村級資訊化建設方案 篇10

一、工作目標

各鄉鎮人民政府所在地安裝“惠農通” 資訊機1-2臺,每個行政村安裝“惠農通” 資訊機1臺,確保全縣完成資訊機安裝320臺。10月底前全部安裝到位,使用率達90%以上。

二、組織機構

縣政府成立“萬村千鄉市場工程”資訊化建設領導小組,其組成人員如下:

組 長: 縣政府副縣長

副組長: 縣政府辦公室副主任

縣商務局局長

成 員: 縣工商局局長

縣地稅局局長

縣農業銀行行長

縣移動公司總經理

縣菸草公司經理

縣商務局副局長

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在縣商務局,由同志兼任辦公室主任,負責處理日常事務。

三、職責分工

(一)縣政府辦負責“惠農通” 資訊機安裝工作的統籌協調,督促有關部門和鄉鎮按時完成資訊機布放任務。

(二)縣商務局負責牽頭抓好“惠農通”資訊機布放,指導鄉鎮抓好資料收集和布放選點相關工作。

(三)縣工商局負責農家店營業執照的辦理和年檢。

(四)縣地稅局負責辦理新建農家店稅務登記證和部分農家店遺失稅務登記證的補辦工作。

(五)縣農行負責提供320臺“惠農通”終端裝置(含POS終端)和相應的金融服務;對龍頭企業及其直營店、加盟店的資信調查;稽核資料及錄入;加強與移動公司的銜接,取得每個商戶對應的SIM卡卡號,向分行報送SIM卡資訊;機具安裝、培訓及商戶審批工作。

(六)移動公司負責SIM卡的製作,代理點移動業務的知識培訓,兌現農家店經營移動業務所得收益;提供“萬村千鄉市場工程”資訊通道和“惠農通”終端裝置的增值業務(空中充值、無線公話、號卡銷售);向市移動公司報送SIM卡資訊及門頭噴繪相關費用。

(七)縣菸草公司負責辦理商戶菸草經營許可證。

(八)XXXX縣新興商業公司和XXXX縣鑫業農資公司對新加盟的農家店不收任何加盟費,並提供免費配送和業務指導。

(九)各鄉鎮人民政府負責選定安裝“惠農通”資訊機的農家店及相關資料的收集與報送,積極配合縣農業銀行、移動公司搞好安裝除錯和培訓現場組織等工作,並抓好轄區資訊機的後續管理。

四、實施步驟

(一)宣傳發動階段(7月25日—8月5日)。及時召開“惠農通”資訊機布放安裝工作會議,明確目標責任,充分利用報紙、電視等媒體,加大對“惠農通” 資訊機的功用宣傳,確保群眾對“惠農通” 資訊機相關政策的知曉率達90%以上,積極為“惠農通” 資訊機安裝與使用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

(二)資料收集、報送階段(8月5日—8月20日)。各鄉鎮人民政府於8月20日前將報表(附件)及安裝戶的申報資料報送至縣商務局產業發展科。申報資料必須齊全,證照不齊的應儘快到相關部門補辦。

(三)安裝除錯階段(8月20日—10月10日)。縣商務局牽頭,協調市商委、縣農業銀行、縣移動公司等單位抓好“惠農通” 資訊機安裝工作,確保10月上旬前全部安裝到位且正常使用。

(四)檢查驗收階段(10月10日—11月30日)。認真對“惠農通”資訊機安裝工作開展全面檢查,及時查詢問題與不足,切實完善相關資料,迎接市商委的檢查驗收。

五、申報事項

各鄉鎮超市、村級便民店、農家樂、移動公司村級服務站均可申報安裝“惠農通”資訊機。申報時需提供如下材料:

1.營業執照影印件一份;

2.稅務登記證影印件一份(加盟鑫業農資公司或新興商業公司的商戶可提供加盟公司的相關憑證);

3.法人代表身份證影印件一份(與營業執照登記的一致);

4.賬號影印件一份(農業銀行卡號、存摺或公營賬戶);

5.預交20元話費。

六、配套政策

(一)使用“惠農通”資訊機的業主可向縣農業銀行申請3-30萬元不等的小額貸款。

(二)對資訊機使用正常的商戶,年底由縣移動公司補助300元通訊費。

(三)新加盟鑫業農資公司或新興商業公司的鄉鎮超市、村級農家店不收加盟費用。

(四)資訊機安裝不收取任何安裝費用。

七、工作要求

(一)狠抓工作落實。“惠農通”資訊機的布放,要以鄉鎮和行政村為單位,以公路沿線為主線,在“萬村千鄉市場工程”連鎖超市、便民店、農家樂和其它交通條件較好、經濟實力較強、人員素質較高的網點上安裝“惠農通”資訊機。各鄉鎮人民政府,縣級有關部門和單位要高度重視“惠農通”資訊機安裝工作,要站在講政治、顧大局和務民生的高度,充分履行職能職責,群策群力、加強協作,圓滿完成“惠農通”資訊機的布放和安裝工作。

(二)加大政策宣傳。縣電視臺、報社要加大對“惠農通”資訊機的作用和功能,網點經營中一些好的經驗、做法進行廣泛宣傳。各鄉鎮人民政府和有關單位,要通過懸掛橫幅、張貼標語、公告、宣傳窗、發放宣傳資料、召開院壩會等方式宣傳,確保廣大群眾對“惠農通”的知曉率達到90%以上。

(三)強化服務管理。縣商務局、農業銀行、移動公司等單位,要加強對網點店主的業務指導,使網點店主能熟練使用。

村級資訊化建設方案 篇11

隨著資訊時代的到來,資訊科技已成為當代最具潛力的生產力,資訊資源已成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戰略資源,資訊化水平也已成為一個地區和城市現代化程度的重要標誌。作為社會資訊化的一個主要組成部分,學校資訊化建設必須進一步加快工作步伐。為明確我校資訊化建設任務,有計劃、有步驟、有重點地開展學校資訊化工作,根據我校實際,特制定本方案。

一、資訊化建設的總體目標

我校資訊化建設的總體目標是:堅持“統籌兼顧、分步實施;統一平臺、資源共享;統一管理、安全保密”的原則,以整合利用現有網路資訊資源和不斷完善系統服務功能為重點,儘快建成具有先進水平的資訊基礎設施,建成集資訊開發、應用、建設、管理與服務一體化,全校上下貫通、運轉協調、便捷高效的比較完整的資訊化體系。

二、資訊化建設的主要任務

1.進一步加大資訊科技教育力度。一個學校的資訊化水平受制於掌握資訊科技的程度。應確保學生都掌握基本的計算機操作技能,並逐步轉變觀念,樹立培養學生資訊素養的觀念。使資訊科技為學生學習服務,為學生髮展服務。重點做好以下幾項具體工作:①高度重視資訊科技教育、教學,②加強資訊科技培訓輔導工作,不斷積累輔導經驗③開展學生電腦小製作活動,每學年開展班級網頁製作比賽、電腦設計比賽,爭取在各級比賽中取得較突出的成績。④組織成立“電腦興趣小組”,做到有輔導老師,有活動安排,提高學生參與資訊科技學習的熱情。

2.努力建設一支資訊化的教職工隊伍。一支掌握現代教育技術的師資隊伍是一個學校資訊化水平的重要標誌,努力建設一支掌握現代教育技術的師資隊伍是學校資訊化建設的中心。應深入調查與研究,探索更為有效的培訓方式,重點應立足“以用促學”的方針,分層次、有步驟地開展資訊科技培訓工作。為此應努力開展以下幾項工作:以中級考試為切入點,長期堅持對教師進行資訊科技全員培訓。逐步改變培訓的方式,提高校園網在培訓方面的作用,為教師提供更多的自主學習機會;同時逐步更新培訓內容,在掌握基本技能的基礎上,面向全體教師開展網路安全和病毒防護、學校管理系統應用的培訓。

3.加大力度建設學校的資源庫及其平臺。建設“數字化校園”的基礎工程是教育資源的數字化。為此,建設一個資源充足、種類齊全、使用方便的校本資源庫是重中之重。經過幾年的努力,學校的資源庫建設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規模,但仍然存在一些問題,主要是資源種類與學校教學實際不相適應,資源內容沒有校本化、管理無序,可利用性較小,使用效率較低,不能真正實現資源庫本應發揮的效用。

三、資訊化建設主要工作:

1、加強管理,注重調查研究,徵求廣大教師的意見,特別是應著重研究校本資源的目錄結構,構建具有校本特色的資源庫系統。目前應加大工作力度,爭取在半年內完成原有的資源庫的結構調整。

2、應逐步開展案例、課例庫建設,應著重理清現有的各類文字資源、課件資源、音像資源的管理目錄,在此基礎上新增案例、課例庫。目前,我校的校本視訊資源非常缺乏,應著力開展此項工作。

3、著重資源庫與教師的介面、平臺建設,以實用、易用為原則,做到每一類資源都有相應的使用者介面。著重加強校內資源“點對點傳輸”研究與建設,爭取在兩年內完成此項工作。

4、應進一步加強資源庫使用的培訓,做到人人會用資源庫,天天使用資源庫,真正發揮資源庫的效用。

5、深入開展調查、研究,精心設計,逐步建設學生學習資源庫、學生自主學習網上討論區、學生網上社群。

6、加強學校網路系統的管理和建設工作。校園網不僅包括硬體設施,還包括所有的使用者介面。在加強硬體管理和資源庫建設的同時應著力建設使用者平臺。最終應以學校主頁為軸心逐步建成對外宣傳介面、校內資源庫系統、線上教學系統、德育系統、行政辦公系統等子系統群。近期內重點做好以下準備工作。①硬體層面:應加強管理,及時監控,確保學校網路系統的安全、順暢執行,為廣大師生工作、學習服務。②軟體層面:加強學校主頁建設,確保學校主頁擁有兩個基本功能:一是對外宣傳,一是為擴充各個子系統作相應的準備。③逐步開展各教研組、部門的網頁建設;給有興趣的教師以適當的培訓,大力提倡教師建設個人主頁。爭取在兩年內,完成教研組、部門主頁建設,兩年內有三到五個的教師主頁。逐步建設學校行政辦公管理系統。行政辦公管理系統的核心是實現無紙化辦公,力爭用一到兩年的時間使全校的資訊化應用水平上個新臺階。

本《方案》主要是為落實學校發展遠景規劃中提出的有關學校資訊化目標而制定的,每學年應根據本《方案》提出的目標制訂相應的實施計劃,做到有步驟、急緩有序,逐步推進,力爭能早日完成。

村級資訊化建設方案 篇12

一、活動目標

利用教師網路學習空間,依託泉州市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將優質教育資源輻射到農村邊遠地區,採用點對點、人對人的方式進行優質資源輻射、幫扶、互動。通過網路學習空間和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擴大優質教育資源的覆蓋範圍,開展網路教學教研,實現校際、學科、教師之間優質教育資源共享,縮小城鄉教育差距,促進教育均衡發展。

二、組織機構

為統一思想,明確責任,加大對玉湖學校、藍田中學資訊化建設的扶持力度,及時研究解決工作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督促各有關學校開展工作,推動建設專案有效落實,特成立“溪安八中幫扶玉湖學校、藍田中學資訊化建設領導組”,名單如下: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領導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教研室,負責協調專案工作的落實;抓緊實施進度,並報送每季度的工作進展情況。

三、活動內容與安排

(一)工作任務

1.該專案由教研室負責,推選本校各學科骨幹教師、學科帶頭人及其他部分優秀教師,共64人,按照1:1的比例與玉湖學校、藍田中學教師開展網路教學教研結對幫扶活動;根據縣教育局的實施方案制定本校具體的輻射、幫扶實施計劃;在網路學習空間開通之前先做好優質資源儲備等相關準備工作。

2.網路學習空間開通之後,主動聯絡玉湖學校、藍田中學教師,在個人網路學習空間互認為好友,為對方提供本學科各種資源,或根據對方要求幫助建設新資源,開展網路教學教研活動,實現資源共建共享。

3.謝章棋副校長負責每季度彙總、填寫《網路學習空間應用情況表》(附件2)並報送教育局生產裝備站進行績效考評。

(二)實施程序安排

xxxx年完成本專案建設,並長期開展教育資源共建共享。具體建設實施程序如下:

二至三月份:專案啟動階段。根據教育局安排確立幫扶關係;制定專案實施方案;上報需開通網路學習空間客戶端教師的相關資訊。

七至八月份:組織有關教師參加泉州市教育局開設的暑期應用培訓;我校國中教師與玉湖學校、藍田中學教師在資訊關聯基礎上,相互在網路學習空間建立好友關係,實現資源共建共享。

九月份:組織相關8所專案學校全面應用網路學習空間和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開展教學教研活動。

十二月份:進行回顧總結,並完善持續幫扶方案。

本專案具體工作程序實行季度報告,每季度最後一個月下旬向教育局生產裝備站書面彙報。

四、組織實施

1.要加強領導,確保幫扶工作落到實處,取得實效。

2.要加強交流,與結對學校加強聯絡,建立穩定的互訪交流機制,瞭解幫扶工作開展情況,根據工作需要,隨時調整幫扶工作重點和實施方案,相互協調,保證幫扶工作順利開展。

3.要加大宣傳,統一思想,使教師認識幫扶工作的重要意義,主動積極地參與幫扶工作。同時,要努力克服困難,創造條件,確保幫扶工作順利開展。

4.結合本校實際,制訂本校幫扶工作實施方案並與結對學校達成協議。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zhezhai.com/zh-tw/fw/redian/0z1j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