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者齋 >

範文 >彙報 >

淺談地理作業的反饋處理

淺談地理作業的反饋處理

學生作業的目的在於鞏固和消化所學的知識,並使知識轉化為技能技巧。正確組織好學生作業,對於培養學生獨立學習的能力和習慣,發展學生的智力和創造有著重大意義。同時作業又是作為體現教學質量的載體之一,在檢查“教與學”的質量,反饋教情、學情,對教師調整教學方式、內容和手段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淺談地理作業的反饋處理

1.批改作業的時效性。這與作業佈置的及時性是相一致的,如果作業批改的週期過長,反饋時間過長。學生作業中出現的.問題就不能及時解決,正確的得不到強化,錯誤的得不到及時改正,實際上已經失去了批改作業的資訊價值,從而影響了教學質量。一般情況交上來的作業在第二天就應反饋給學生。

2.批改作業的思考性。批改作業不僅僅是打個分數、等級,更重要的是分析學生為什麼錯、造成錯誤的原因,從而總結課堂教學的得失,不斷調整教學方法。比如:批改好作業後,找出成績好、中、差三類學生進行彙總,瞭解各個層次學生掌握知識的情況,以便進行分類輔導,全面提高教學質量。這種方法,在對知識進行查漏補缺時,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3.批改作業的針對性。對不同的作業形式,採用不同的檢查方式,口頭作業(記憶)主要是抽查提問,學生互查。書面作業還要進行面批,通過一部分學生面批,不僅可以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還且還能增進師生間的瞭解,面批面改是開發學生非智力因素的重要時機,許多學生就是在面批面改中逐漸對地理學科產生了興趣,從而踏上幸福的學習之路。

4.自我批改的重要性。有些作業可以讓學生自我批改,教師公佈答案,或根據練習後的答案,學生對照答案自己批改作業,對於不同的解法師生共同討論解決,以完善答案。自我批改能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主動性,啟發學生思維,培養學生髮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zhezhai.com/zh-tw/fw/huibao/r2jmx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