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者齋 >

範文 >工作方案 >

開展心理疏導工作方案(通用12篇)

開展心理疏導工作方案(通用12篇)

為了確保工作或事情能有條不紊地開展,常常需要提前進行細緻的方案准備工作,方案是從目的、要求、方式、方法、進度等都部署具體、周密,並有很強可操作性的計劃。怎樣寫方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開展心理疏導工作方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開展心理疏導工作方案(通用12篇)

開展心理疏導工作方案 篇1

一、為社群普通人群提供心理諮詢,普及精神衛生知識

在例行的對社群居民進行健康體檢的過程中,有針對性的進行心理活動的評估,尤其是對於重點人群,如婦女在孕產期的情緒狀態,老年人的記憶、智力活動等,以早期發現抑鬱症、老年期痴呆等。通過舉辦科普講座、開展諮詢活動、發放科普宣傳讀物、製作宣傳展板等形式,向社群居民普及精神衛生知識,促進其精神健康水平。

二、繼續精神疾病線索調查,建立疾病檔案

在社群繼續進行精神疾病線索調查。社群精神疾病的.建檔立卡率應達到上級要求。並對社群的精神疾病患者進行年度的免費健康檢查。如果社群的精神疾病患者因病情復發加重,緊急住院治療,出院後其住院治療有關情況將被及時轉入社群,以便社群衛生服務站繼續進行社群康復治療。對社群精神疾病患者的疾病資料進行妥善保管,堅決維護患者的隱私權。社群精神疾病患者及其家屬可以充分利用這些疾病資料。

三、定期隨訪,對重性精神疾病進行管理治療

個案管理員,每月有電話或入戶隨訪,並按時網路直報。每季度至少一次主動對建檔立卡的社群精神疾病患者進進行隨訪,並取得患者的信任和配合。隨訪內容包括:患者的服藥情況、病情穩定情況等,並指導家屬開展家庭精神疾病的家庭護理。以此提高社群精神疾病患者的服藥率,動態掌握患者的病情變化。

四、建立應急處置機制,避免不良事件發生

不良事件包括:急性藥物不良反應,自殺自傷行為和肇事肇禍行為。社群衛生服務機構與精神衛生醫療機構建立有應急處置機制,制定有應急處置預案,將在最短的時間,最直接的渠道,以最恰當的方式做出應急處置反應,避免不良事件發生。社群衛生服務機構將對社群精神疾病患者家屬及周圍人員提供應對精神疾病突發事件的專業指導。

五、建立雙向轉診制度,提供無縫隙服務

社群衛生服務機構與精神衛生醫療機構建立雙向轉診的制度,社群中的精神疾病患者,如果不適宜社群管理治療,將轉入精神衛生醫療機構緊急住院治療。在精神衛生醫療機構緊急住院治療的精神疾病患者,在病情得到及時控制後,應及時轉回社群進行管理治療。所倡導的原則是緊急住院要果斷、及時,社群康復治療要堅持、要有耐心,要細緻。

開展心理疏導工作方案 篇2

一、夯實組織機構,完善組織網路,明確職責任務

調整和完善街道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領導小組,由政法委員顧建明同志任組長,綜治辦主任楊生根、派出所所長周其海、派出所副所長徐小夯、司法所所長朱菊根任副組長,並擔任法制副校長。成員包括街道綜治辦、宣傳辦、民政、社保、婦聯、團委、派出所、各村黨支部、居委會、中國小、幼兒園等各相關職能部門。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由綜治辦楊生根同志任主任。各成員單位按照領導小組統一部署,明確職責任務,充分發揮各自職能,密切協作配合,切實為青少年遠離犯罪、遵守法紀創造出良好的環境。

二、以學校為開展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工作的主要陣地,開展各種法制宣傳和教育工作。

1、發揮法制校長作用,以各種形式警示學生,提高法律意識,以"遠離危險、遠離犯罪"為主要內容,深入各中國小定期舉行法制專題講座。法制副校長結合學生、學校、家庭、社會的現狀,對青少年犯罪典型案件進行剖析,重點講解什麼是違法行為、什麼是犯罪,增加學生的法律知識,提高學生的法律意識。同時,由街道派出所民警、司法所同志不定期向師生彙報近期街道區域內違法犯罪的典型案例,並邀請校外法制輔導員舉辦法制報告會。向師生們介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未成年人保護法》、《青少年維權法》等相關的法制法規,增強全體師生的法制意識、遵紀守法的意識及對違法犯罪的防範意識,提高他們的自我保護能力。

2、充分發揮教師、學校、家長聯合作用,構建預防網路。加強教師的法制觀念,通過加強師德,增強廣大教師監督、保護學生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宣禮講法,及時幫助、引導學生遠離犯罪,特別是關注問題學生的學習、生活問題;充分發揮學校主渠道作用,將法制教育列入教學大綱,切實將法制教育落到實處;提高家長的法制意識和教育方法,利用家庭這個青少年成長教育的重要課堂,耳濡目染宣傳守法意識,營造出家庭和睦、遵紀守法的環境。教師、學校、家長加強聯絡,努力合作,為青少年創造出遵紀守法的典範和環境。

3、提高自我保護、安全自救的意識及抵禦侵害的能力。通過青春教育、心理生理輔導、避險救護演習,引導他們克服成長期綜合症狀,抵禦不良思想侵蝕,提高自我保護能力。邀請消防中隊在中學舉行實地滅火演練,增強學生的消防安全意識,邀請交通民警為師生上交通安全課,培養學生遵守交通法的良好習慣。通過種.種措施讓學生掌握必要必備的自我自救方法,提高自我預防和自我保護能力。

三、在社群開展維護青少年合法權益和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工作,作為加強對青少年的教育、管理和服務並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的一項重要舉措。

1、開展社群系列普法宣傳活動;以社群青少年法制學校為依託,建立社群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增強法制觀念。提高對是非的辨別能力,增強依法保護自己權益的意識和技能。提高家長素質,改進家庭教育。

2、以"家長學校"為依託,開展各種家庭教育培訓班、講座、諮詢等活動,幫助家長特種是年輕家長提高自身素質和家教水平,提高家庭文明程度,杜絕家庭暴力,維護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

3、強化社群青少年管理、服務,幫助、教育社會閒散青少年深入開展形式多樣的基層建立活動,加強社群文化建設,進一步發揮社群管理,教育和服務功能。社群居委會要因地制宜,建立青少年活動場所,爭取設立法制教育閱報欄、宣傳欄、圖書室及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工作網路。繼續對殘疾、下崗以及因父母服刑、吸毒而無法獲得正常家庭監護的困難青少年開展"一助一"、"多助一"結對幫困服務,解決他們在學習、工作和生活上的'實際困難;對有不良好行為或嚴重不良行為的青少年要制定社群結合幫教措施,安排專人開展結對幫教措施,預防和減少青少年重新違法犯罪。開展"社群青少年遠離毒品行為"聯合公安部門利用社群各種活動陣地和宣傳陣地,開展多種生動活潑的活動,向青少年介紹有關毒品的知識,使廣大青少年瞭解毒品給社會、家庭、個人帶來的危害,增強青少年拒毒防毒的意識。

4、淨化社群環境,消除青少年違法犯罪的誘因,加大社群環境整治力度。街道、社群要聯合公安、文化、工商等相關部門,根據社群中青少年成長環境的突出問題,密切合作,各抓共管,特別是對毒品、不健康音像製品、違規經營網咖、違規經營歌舞廳等危害青少年健康成長的環境問題,採取有效措施,加大清理整頓力度。重點做好校園及周邊地區的治安整治工作。組織青少少年開展"告別網咖"、"拒絕毒品"、"遠離賭博"活動,增強青少年對社會不良現象的免疫力。

四、爭對日益增多的外來人口中的青少年,通過多種方式建立資訊渠道,掌握情況,重視並切實抓好管理工作。通過宣傳、教育,提高外來青少年的法制觀念和思想道德文化素質,採取行之有效的方式教育有不良行為的外來青少年,做到企業內、各村及街道社群中外來青少年群體的生活有人問,思想工作有人做,發生問題有人管,遇到困難有人幫。

五、建立預防長效機制,建立了由街道綜治辦、派出所、司法所、文化教育等相關部門參加的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工作聯絡會議制度,堅持定期召開聯絡會議,溝通訊息,協調、督促、落實預防青少年犯罪的教育、管理、服務等相關事宜。及時對工作中出現的各種問題進行深入調查研究,在保護青少年權益的基礎上,通過預防、挽救、教育感化等方式妥善解決各種問題。

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工作是一個長期而艱苦的工作,我們要不斷努力,開拓創新,勇於進取,紮實工作,積極探索新時期、新形勢下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進一步規範預防辦組織機構,加強預防小組各成員單位間的溝通與聯絡,在繼續紮實做好基礎性工作的同時,繼續增加教育宣傳活動次數,大力推進工作向縱深發展,創造性的開展適應青少年特點的工作,不斷提高我街道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工作的整體水平,創造更加良好的成長環境,使青少年遠離犯罪。為建立"平安太平"打好紮實的基礎。

開展心理疏導工作方案 篇3

一、指導思想

根據中學生教育的特點和心理髮展的規律,通過多種途徑認真開展新式多樣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和指導,幫助學生認識心理健康的重要性,獲取心理健康的初步知識,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培養“自尊、自信、自強”的信念,促進學生青春期人格的健全發展,使學生能健康快樂地學習和生活,為今後學習生活打下良好基礎。

二、工作思路

1.面向全體學生,立足於學生髮展性、預防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做到預防、疏導為主,干預、治療為輔。

2.認真開展宣傳,不斷普及心理健康知識,營造積極、健康、向上的校園文化氛圍和心理健康教育環境。

3.尋找解決問題學生問題的途徑和方法。掌握學生心理,捕捉學生的即時心態,抓住教育契機,促進師生的情感溝通,有利於提高學生的原認知,達到問題行為的改變,學習習慣和行為規範的培養。

4.密切與政教處、教導處、團委、班主任聯絡,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很好地與學校的德育工作有機結合。

5.認真細緻地做好個別諮詢與輔導工作,力求在個案上有突破。

6.不斷強化諮詢室建設,爭創優秀諮詢室。

三、主要工作

1.認真開展宣傳教育,不斷普及心理健康知識

本學期,是我校心理健康輔導中心啟動執行和心理健康教育課程開設的第一學期,因此首要的工作任務是通過校園廣播、板報、宣傳欄等多種渠道和方式,廣泛宣傳普及心理健康知識,宣傳學校開設心理輔導中心並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不斷擴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影響,吸引更多學生走進心理健康教育輔導中心,及時與輔導老師溝通交流,認識悅納自我,不斷提高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使其掌握更多的心理自助方法和技巧,營造積極、健康、向上的校園文化氛圍和心理健康教育環境。

2.加強心理學教師隊伍建設,不斷提高自身素質

積極倡導心理輔導教師通過網路、書籍和報刊等渠道,不斷學習,進一步提高認識,充實自我,掌握基本的心理輔導知識、方法、形式等,並提倡全體教師在自己的工作實踐中運用心理知識及教育方法,豐富教學策略,提高教育教學水平。

3.重視諮詢室的常規建設,努力發揮“助人自助”的職能。

(1)積極有效地開展個別心理諮詢與輔導工作。心理諮詢是心理諮詢室的主要工作之一,我們充分利用課外活動時間,積極開展針對學生和老師的個體諮詢和針對學生的團體諮詢。做好學生的個別輔導工作,為來訪的學生提供諮詢,對學生在成長,學習和生活中出現的心理行為問題給予指導,充分發揮心理諮詢的作用,幫助他們排解心理困擾,消除不良情緒,解除心理障礙。

諮詢方式:電話諮詢、書信諮詢、網路諮詢、面對面交流等。

諮詢性質:公益免費

諮詢時間:每週星期一至五下午4:30-5:30集中對學生開放。

諮詢地點:學校實驗樓四樓“心靈驛站”

(2)做好心理健康測評和普查工作。運用心理諮詢室的專業測評軟體,對高一年級學生進行一次全面的心理健康測評和普查工作,建立心理檔案,並能有所側重地進行跟蹤調查。通過建立學生心理檔案,有利於教師或班主任迅速找出一些學習生活適應困難和成長中存在嚴重困惑的學生,依據學生的心理進行輔導,從而提高教育與輔導的效率,提高教育的針對性,同時有利於預防學生的心理疾病,貫徹防重於治的方針,體現發展性指導的原則,而且可以形成學校,家庭的教育合力,幫助學生家長了解其孩子的心理特點,及時發現其存在的心理困擾。

(3)加強輔導中心工作室及其制度建設。本學期工作重點是佈置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室建設,添置有關設施裝置,充分運用多功能音樂減壓放鬆椅、沙盤遊戲和發洩室裝置等做好學生的個體和團體輔導;建立並整理好學生心理檔案,完善學生心理檔案制度,收集整理相關材料和書籍,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室的檔案資料。

(4)設立“心靈之聲”信箱(QQ、電話),對個別學生的困惑進行解答和個體輔導。

4.開設心理健康課和團體輔導課,充分發揮課堂主渠道作用.心理健康課是針對全體學生進行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是培養學生積極心理品質,促進學生健全人格發展的主陣地。因此,要積極發揮課堂主渠道作用,根據不同年段學生的特點每月每班最少開展一次系列性、主題性的心理健康教育課及團體輔導活動,讓心理健康教育走進課堂,形成教育合力。

5.開展心理健康講座,針對性地進行心理疏導和團體輔導

心理講座是有效的心理教育途徑,特殊的空間和環境能起到積極的放大式的教育效果,互動與溝通多種思想的融合是講座的優勢,某些心理問題在特定的年級或班級具有普遍性,為了避免單純個別諮詢的重複低效率,所以應該加強校園心理講座。本學期,心理諮詢室將根據年級部的.學生特點出發,有步驟、有計劃地開展一系列有針對性的心理講座,為同學們切實解決一些問題。主要針對以下幾個方面開展工作:

(1)新生適應問題的心理健康教育;

(2)青春期的心理健康教育;

(3)人際關係障礙的心理健康教育;

(4)學習困難及厭學的心理教育;

(5)網路成癮等問題的心理健康教育。

6.關注教師心理健康,不斷解決師源性問題

鑑於當前學生中產生一些心理障礙有不少是師源性的,而近年來經調查,教師的心理健康狀況也不容樂觀,為豐富教師的心理知識,提高心理學涵養和科研意識。本學期,心理健康輔導中心在加強對學生的心理疏導的同時,也將關注教師群體的心理健康問題。第一,充分運用諮詢室的資源和裝置(多功能音樂減壓放鬆椅和發洩裝置)幫助教師進行心理減壓、調控和放鬆;第二,適時請進心理專家來校傳授經驗,針對難點熱點的心理現象、問題開展講座。幫助教師加強對自我心理行為的控制和調節,不斷完善、提升自我,以健康、積極的心理狀態更好地為為學生服務。

開展心理疏導工作方案 篇4

為進一步完善社群、學校服務功能,提升社群、學校服務水平,幫助青少年健康成長,落實團市委相關精神,青少年服務中心在社群、學校開展心理諮詢專家進社群、學校活動,全面提高轄區青少年身心健康水平。特制定實施方案如下 :

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紮實開展心理諮詢工作,積極推進心理諮詢服務進社群、學校,大力宣傳各種科普性心理知識,幫助人們更好的認識自我、承受挫折、適應環境的能力,對少數有心理疾病的病人,給予科學有效的心理諮詢、疏導和治療,使他們儘快擺脫障礙,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二、目標任務

(一)幫助社群、學校青少年瞭解心理健康的概念,樹立科學全面的身心健康觀;

(二)提高社群、學校青少年注重身心健康的意識;

(三)幫助社群、學校青少年掌握基本的情緒心理調適方法;

(四)優化社群、學校青少年的生存環境,建立良好的心理氛圍;

(五)為建立全市青少年的心理諮詢、心理疏導和心理干預、預警的網路服務體系打下基礎;

(六)營造有利於開展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社會環境,使社群、學校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經常化、規範化、制度化。

三、實施步驟

(一)進行廣泛的宣傳發動

1、舉行活動啟動式,推動心理健康進社群、進學校活動。組織心理學專家和社群、學校青少年舉行“關注心理健康,促進社會和諧”心理健康進社群、進學校活動啟動式,讓心理健康知識走進社群、走進學校。

2、選擇試點,示範帶動心理健康進社群、進學校活動。根據條件,選擇1-3個場地較為優越、居民素質較高、社群、學校幹部積極性較強的社群、學校,開展試點工作。設定較為溫馨的談話室和傾訴室,針對青少年及相關群體,通過各種形式的專業化服務,為心理健康進社群、學校活動起示範帶動作用。

(二)建立心理健康工作室,設定心理服務熱線 在社群、學校建立 “心理健康服務室”,設定心理健康熱線,心理諮詢專家定期提供服務,為心理健康進社群、學校工作提供服務保障。發揮社群骨幹、學校心理輔導員、心理健康志願者的作用,及時掌握青少年的`心理狀況,建立健全心理登記、記錄制度,建立預警機制,配合“xxx青少年服務中心”開展心理健康諮詢活動,營造寬鬆的心理輔導與諮詢環境。 青少年心理健康

(三)開展形式多樣的心理健康普及活動

1、定期面向社群、學校青少年開展心理健康知識講座。讓社群、學校青少年接受比較系統的心理健康知識,懂得用心理學的方法解決自身存在的心理問題。

2、面向社群骨幹、學校心理輔導員,開展心理健康知識專業培訓。選擇有較高素養的社群骨幹、學校心理輔導員,舉辦社群心理服務人員的定期培訓班,使他們能夠真正掌握一些鑑別心理問題的基本常識和基本能力,協助心理健康服務室開展工作,提高社群、學校的自我服務水平,建立健全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務網,使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務工作經常化、規範化、專業化、制度化。

3、充分利用各種節日,開展心理健康宣傳活動。藉助節日、紀念日等大型活動日,動員組織心理健康志願者,利用社群、學校科普畫廊等陣地,通過製作展板、分發宣傳資料等各種形式,開展豐富多彩的心理健康知識普及,讓心理健康知識滲透到社群、學校的各個家庭。

4、“xx青少年服務中心”心理諮詢專家定期輪換承擔社群、學校的心理服務工作,就青少年存在的學習壓力、異性關係、親子關係、師生關係、青春期問題、心理行為障礙等問題,同前來諮詢的家長和孩子進行溝通交流,引導幫助家長、孩子勇敢面對存在的問題,提高識別、判斷心理健康的知識和能力。 5、通過心理健康知識講座、一對一諮詢、團體心理輔導等多種形式保證心理健康工作的深入開展。 青少年心理健康

四、保障措施

1、切實加強對活動的領導,保證活動健康有序開展。以“xx青少年服務中心”為主導,積極爭取區文明辦、社群、學校的重視和支援,將心理健康進社群、進學校納入社群、學校的一項重點工作。

2、落實經費。 由共青團、文明辦、社群、學校共同維護該項工作的正常運轉費用,主要用於開展各項心理健康教育的活動(心理測試、心理健康月和心理健康周活動、外請專家講座、團體心理輔導等)、中心專兼職教師參加各類業務學習活動、中心日常的辦公裝置購買維修、心理測試軟體和活動器材的購買等。

開展心理疏導工作方案 篇5

一、指導思想:

良好的思想道德水準和深厚紮實的現代化科學知識,是人才必備的,適應社會環境的優秀心理品質也是極其重要的,社會變化日新月異,未成年人的'心理也隨社會環境變化產生了許多波瀾,使得心理問題已經成為社會所關注的重要問題。社群為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幫助未成年人解決心理問題,培養未成年人健全的心理素質,既是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需要,也是培養高素質人才的重要保證。本年度,社群領導精心部署,在社群成立了心理諮詢室,力圖通過對未成年人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及時做好未成年人的心理疏導工作,全面提高未成年人的心理素質,促進未成年人生動活潑地健康發展。

二、具體目標

1、注重未成年人心理諮詢,做好未成年人心理諮詢工作。

2、重視心理諮詢室的常規建設,努力發揮心理諮詢室的作用,進一步在轄區範圍內做好宣傳、發動、普及、教育等工作。

3、重視心理諮詢室的實踐研究工作,以點帶面開展研究活動。

4、充分利用社群組織的每一次未成年人活動以加強對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教育。

三、主要工作

(一)加強社群工作人員隊伍建設,提高自身素質

1、組織社群工作人員學習有關心理健康教育資料,進一步提高認識,充實自我,掌握基本的心理諮詢知識、方法、形式等。面向全體未成年人開展發展性、預防性的心理諮詢,採取朋友式的心靈對話,使未成年人逐步消除不良心態和心理困惑,提高心理素質。

2、繼續通過家長學校學習心理健康教育的有關內容,使家長逐步認識到對未成年人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不斷地提高家長對未成年人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素質。

(二)認真做好未成年人心理諮詢工作。

1、加強心理諮詢室的常規建設,做好未成年人心理諮詢工作,並能有所側重地進行跟蹤調查,建立心理檔案。

2、對轄區範圍內的未成年人進行心理諮詢知識講座。

四、具體工作

1、做好心理健康教育的宣傳和氛圍建設工作。

2、舉辦家庭教育與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教育講座。

3、利用家長學校向家長宣傳“家庭心理指導”的有關內容。

4、通過心理諮詢室定期向未成年人開放,開通心理諮詢熱線電話,結合利用網路,如qq、電子郵件等形式開展個案諮詢工作,並做好諮詢記錄,存檔。

開展心理疏導工作方案 篇6

為進一步加強我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管理工作,全面提高我市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水平,全面提高學生心理素質,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現根據邯鄲市教育局《關於進一步加強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通知》精神,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以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和教育部頒發的《中國小心理健康指導綱要》為指導,以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為根本,進一步加強我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組織、制度建設和教師隊伍建設,積極開發和實施學校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積極開展學生個別心理諮詢活動,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促進學生身心和諧發展和素質全面提高。

二、具體措施:

(一)健全組織機構

1、為加強我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教育局決定成立武安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小組以及指導中心。指導中心負責統籌規劃、協調全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業務活動。業務活動室設在武安市教研室。

2、各鄉鎮教育辦、直屬學校也要相應成立小組和指導中心,負責具體工作。

(二)加強教師隊伍建設

1、建立一支心理健康教育專兼職教師隊伍。建立心理健康教育骨幹教師隊伍資源庫,健全教師工作檔案。

2、強化教師專業培訓和指導。聘請心理教育專家到我市講學,或組織專兼職教師外出學習、參觀,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教師的素質。

3、培養一批新生力量,把熱衷於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具備相關專業基礎的人員,調整補充到心理健康教育隊伍中來,並通過培訓、進修等方式,提高他們的業務能力和水平。

4、對全市負責心理健康教育的校級幹部、思想品德課教師、班主任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專業培訓,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程度。

(三)發揮學校教育作用

1、上好心理健康教育地方課程。保證全市各中國小心理健康教育開課率達到100%,並做到每所學校都要“有教師、有教材、有教案、有課時、有諮詢室、有諮詢活動”。

2、抓好各學科滲透。學科教師要根據學科的特點,把培養學生健康的心理品質滲透到各學科的教學當中,努力營造“尊重、信任、理解、成功”的課堂教學氛圍,提高教學的效率。

3、創新活動載體。根據不同年齡段學生的心理特點和心理需求,廣泛開展針對性強、吸引力大、參與面廣、互動性高的教育活動,努力增強工作吸引力和感染力。

(四)加強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1、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納入教育科研規劃,設立專項課題,圍繞“心理健康與學生全面發展”“問題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課堂教學實效性”等問題,開展課題招標,加強應用研究,總結科研成果,指導教育實踐。

2、建立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教研組教研組,開展心理健康教育課堂教學觀摩、研討和比賽活動,組織編寫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優秀方案和典型個別諮詢案例集,開展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現狀課題專項調研,調動心理健康教育教師的教學的'積極性。

(五)建立和完善評價機制

1、建立完善以“全面發展”為核心的學生評價機制。要把健康心理素質和道德品質的列入學生的評價體系,使學生更加註重心理素質與道德素質的兼修。

2、建立完善以“全員育人”為方向的教師評價機制。對班主任、德育工作者、心理健康教師在崗位津貼、學習進修、表彰獎勵等方面給予優先考慮;在市級骨幹教師和名教師評定上,要把心理健康作為單獨學科。

3、建立完善校長和學校評價機制。在校長評價方面,對心理健康教師配備、課程設定、科研專案和工作成效等方面進行多層次、全方位評價,確保心理健康教育成為“一把手”工程,促進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折不扣地貫穿於學校教育教學的全過程。

(六)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

1、建立和完善全社會共同做好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互動聯動機制。要通過定期召開由學校牽頭,家庭、社群共同參加的座談會、交流會等,就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關資訊和情況進行通報,實現學校、家庭、社群三者之間的有效對接,努力形成立體化、開放式的教育格局。

2、充分發揮家校聯合教育作用,積極搭建學校與家庭之間的互動合作平臺,通過普及家長學校、舉辦專題講座、座談討論、網上諮詢等方式,積極探索家校合作互補的有效途徑,努力實現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有機結合。

3、搭建培養學生心理品質的多元平臺,要通過整合和利用社群圖書館、展覽館、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各種心理健康教育培訓基地等場所,定期組織中國小生開展培訓和心理諮詢活動。

4、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宣傳。《武安教育》《武安教育發展網》等媒體要及時報道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進展情況,宣傳典型經驗,努力在全社會營造一種共同關心、重視和支援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環境。

開展心理疏導工作方案 篇7

一、活動宗旨

為進一步加強我校師生心理健康教育及諮詢工作,營造校園的心理教育氛圍,引導學生認識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掌握心理健康知識,幫助他們適應校園生活,正確認識自我、完善自我,提高心理素質,積蓄持久成長動力,促進身心健康和全面發展,營造關注心理健康、建立和諧示範校園的良好氛圍,本校決定開展以“關愛心靈,全面發展”為主題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

二、活動主題:

關愛心靈,全面發展

三、活動目的:

1、旨在普及心理健康常識,提升心理健康工作水平,

2、幫助學生解決心理困惑,提高自我教育的積極性、主動性,引導學生

充分認識心理健康對自身發展的重要性,

3、學會心理調適的基本技巧,營造積極向上的心理氛圍,促進學生全面發

展和健康成長;

4、讓更多的同學進一步意識到,在認真學好知識的同時,還應積極地關注自身的心理健康,不斷完善自己的人格,以適應現代社會的需要。

四、活動時間:

20xx年12月23日

五、活動內容:

(一)書香苑——心理知識板報

活動主題:書香苑——心理知識普及與宣傳

活動內容:每個班出一期有關中學生心理健康知識為主題板報。內容包括心理健康標準、人際相處技巧、心理保健、生理知識等板塊。

活動目的:宣傳心理學知識,擴大學生視野,使學生走近心理,親近心理。通過讓學生了解心理學基本知識與掌握心理調節方法來達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促進學生心理素質的提高,健全自己的心理。

(二)活在當下——心理健康活動課

活動主題:把握今天,把握現在

活動目的:通過主題班隊活動課讓學生懂得如何以積極的心態去面對生活和學習,不要總把屬於今天的事情推到明天,珍惜今天,把握今天,爭取做生活的舵手。

活動時間:12月25日

(三)心理健康知識手抄報比賽

活動要求:手抄報要求有刊頭設計,刊名要切合“關愛心靈,重視心育”之主題。結構設計新穎,佈局合理,圖文並茂。內容必須積極向上,具備知識性、趣味性與可讀性,注重突出原創性,文字流暢,不出現常識性錯誤。

活動目的':通過讓師生了解心理學基本知識與掌握心理調節方法來達到心理

健康教育的目的,促進學師生理素質的提高,健全自己的心理。

活動時間:12月30日前上交

(四)心理健康教育徵文

活動要求:心理健康教育徵文以案例分析、論文、調查報告、研究報告、經驗總結、案例分析、感想體會等形式展現。內容可以從情緒調適、和諧人際關係、悅納學生、積極面對挫折、科學管理壓力、破解職業倦怠等方面著手。

活動時間:12月30日上交

(五)關愛留守兒童心理健康講座

活動主題:關愛心靈,重視心育

活動目的:通過對我校留守兒童進行心理健康講座,讓他們在心理上健康成長。特別對一些有心理問題的留守兒童,如性格內向、脾氣暴躁、膽小極端的孩子進行個別輔導。

活動物件:全校留守兒童

活動時間:12月31日

活動地點:學校操場

開展心理疏導工作方案 篇8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和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深刻認識領會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新變化,按照《精神衛生法》、《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關於加強心理健康服務的指導意見》等法律規劃政策要求,堅持問題導向、預防為主、突出重點、注重實效的原則,強化各級黨政機關和部門協作,建立健全服務網路,加強重點人群心理健康服務,探索社會心理服務疏導和危機干預規範管理措施,探索總結加強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切實可行和紮實有效的方法路子。

二、工作目標

按照上級要求,20xx年底前,建立健全全區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將心理健康服務融入社會治理體系、精神文明建設。建立健全黨政領導、部門協同、社會參與的工作機制,搭建社會心理服務平臺,將心理健康服務納入建立健康城市評價指標體系,形成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積極向上的社會心態,因矛盾突出、生活失意、心態失衡、行為失常等導致的極端事件明顯下降。具體工作指標包括:

1.廣泛深入開展心理健康宣傳教育,公眾心理健康意識和素養明顯提高。城市、農村普通人群心理健康核心知識知曉率分別達到80%、60%。

2.依託鎮村、社群等場所,普遍設立心理諮詢室或社會工作室,為社群居民提供心理健康服務。以鎮村、社群為單位,心理諮詢室建成率達到80%以上。

3.80%以上的中國小要設立心理輔導室,100%高等院校設立心理健康教育與諮詢中心,健全心理健康教育教師隊伍,有條件的學校建立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學校。

4.各黨政機關和企事業單位、新經濟組織等通過設立心理健康輔導室或購買服務等形式,為員工提供方便、有效的心理健康服務。

5.加強特殊人群心理疏導和嚴重精神障礙綜合服務。對60%以上的特殊人群進行個性化心理疏導。嚴重精神障礙規範管理率達到90%以上,居家患者社群康復參與率達到60%以上。

6.利用各種資源,建立24小時公益心理援助平臺,組建心理危機干預隊伍。二級以上綜合醫院開設心理科門診。培育發展一批社會心理服務機構和社會組織,為大眾提供專業化、規範化的`心理健康服務。

三、重點任務

(一)加強大眾心理健康科普宣傳

各成員單位要加強協作,採取多種宣傳手段和宣傳渠道,使“每個人都是心理健康第一責任人”、“幸福生活離不開心理健康”、“心理健康造福個人、造福家庭、造福社會”、“心身同健康”等理念不斷深入人心。在電臺、電視臺、報刊、雜誌、網際網路(入口網站、微信、微博、手機客戶端等)媒體開通心理健康節目或專欄,廣泛宣傳心理健康科普知識。積極組織開展心理健康進學校、進企業、進社群、進機關等活動,認真開展心理健康公益講座,在公共場所設立心理健康公益廣告和宣傳欄。全區所有鄉鎮、社群、村設立健康教育活動室,主動向居民提供心理健康科普宣傳資料,鼓勵引導志願者積極參加科普宣傳、熱線諮詢等志願服務。

(二)掌握社群居民心理需求並提供針對性服務

由區政法委負責,區鄉兩級建立社會心理服務中心。臨河區社會心理服務中心設在區政法委,鄉鎮、社群、村要根據實際情況選擇適宜場所,暢通群眾訴求反映渠道,及時瞭解和掌握社會心理需求。各級社會心理服務中心要建立社會心態監測預警工作機制,將社會心態作為社會治安形勢研判、動態監測的重點內容,開展社會心態預測預警,及時發現、疏導社會不良心態,防範、化解和降低社會風險。在心理服務專業人員的指導下,網格管理人員會同政法、衛健、公安、民政等部門人員,對轄區居民摸排各類矛盾問題,並進行及時疏導化解。充分發揮心理學研究會等社會組織、社會工作者和心理服務工作者在矯治幫扶、心理疏導等方面優勢,進一步完善社群、社會組織、社會工作者三社聯動機制,通過購買服務等形式為社群居民提供心理健康服務。鼓勵婚姻登記機構、婚姻家庭糾紛調解組織等積極開展婚姻家庭輔導服務。對老年人、婦女、殘疾人等重點人群,鼓勵各地充分利用老年大學、老年活動中心、婦女之家、殘疾人康復機構等,通過培訓專兼職社會工作者和心理服務工作者、引入社會力量等多種途徑,為空巢、喪偶、留守老年人,孕產期、更年期、家庭暴力婦女,流動、留守兒童,殘疾人及其家屬等提供心理輔導、情緒疏解、家庭關係調適等心理健康服務。

(三)普遍開展教師及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教育部門要將心理健康教育納入教育事業發展規劃和年度工作計劃,做好經費保障,為教師和學生提供發展性心理輔導和心理支援,提高師生自我情緒調適能力。各級各類學校要在日常教育教學活動中融入適合學生特點的心理健康教育內容,建立以專職心理健康教育教師為核心,以班主任和兼職教師為骨幹,全體教職員工共同參與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機制。學前教育機構要配備專、兼職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開展以學生家長為主的育兒心理健康教育,及時發現學前兒童心理健康問題。中國小校要設定心理輔導室,積極建立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學校,培養中國小生積極樂觀、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質,促進學生身心可持續發展。高等院校要建立心理健康教育與諮詢中心,開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重視提升大學生的心理調適能力和自殺預防,開展心理危機干預等。特殊教育機構要結合聾啞、智障等特殊學生身心特點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注重培養學生自尊、自信、自強、自立的心理品質。針對遭受欺凌、校園暴力、家庭暴力等情況的學生,各級各類學校要密切與社群聯動,及時瞭解情況並提供心理創傷干預。針對留守兒童、流動兒童等,學校除提供一般性心理健康教育外,還要與家庭、社群攜手,及時給予必要的心理輔導。各級各類學校要給合本校師生特點,對教師開展適宜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訓、諮詢輔導等,定期對教師開展心理評估,根據心理評估結果有針對性地開展教師心理疏導工作。

(四)積極開展職員工心理健康服務

全區各級黨政機關和企事業單位要結合本單位實際,制定員工心理援助計劃和保障員工身心健康的措施。20xx年底所有黨政機關、事業單位開設心理健康諮詢室或輔導室,20xx年上半年所有企業、新經濟組織開設心理諮詢室或輔導室,並依託黨團、工會、人力資源、醫務室等建設心理健康服務團隊,或通過購買專業機構服務的形式,對員工廣泛開展心理健康科普宣傳,定期舉辦自我成長、婚姻家庭、親子關係、職場人際關係、情緒調節等方面的公益講座,提升員工自尊自信水平,樹立心理健康意識,掌握情緒管理、壓力管理等自我心理調適方法和抑鬱、焦慮等常見心理行為問題的識別方法。通過員工心理測評、訪談等方式,及時對有心理問題的員工進行有針對性地干預,必要時聯絡專業醫療機構治療。

(五)重視特殊人群心理健康服務

健全政府、社會、家庭“三位一體”的幫扶體系,加強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消除對特殊人群的歧視,幫助特殊人群融入社會。區政法、公安、司法、民政等部門要高度關注流浪乞討人員、“三無”人員、服刑人員、刑滿釋放人員、強制隔離戒毒人員、社群服刑人員、吸毒人員、易肇事肇禍嚴重精神障礙患者等特殊人群的心理健康。定期舉辦形式多樣的心理健康教育講座。加強心理疏導和危機干預,提高其承受挫折、適應環境的能力,預防和減少極端事件發生。20xx年底,區政法委要根據行業特點,在社群矯正中心等設立心理服務機構,配備專業人員,成立危機干預專家組,對系統內人員和工作物件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評估和心理訓練等服務。依託市級精神衛生專業機構,舉辦心理輔導與諮詢服務培訓班,加快人才培養。充分發揮基層綜合管理小組的作用,結合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健全特殊人群心理溝通機制,利用綜治資訊系統平臺優勢,有效整合相關資訊資源,開展分析研判和風險評估,及時發現和掌握有心理問題的高危人群及突發事件苗頭,制定分級管理疏導方案,消除心理問題引發的各類不穩定因素。對有勞動能力者積極提供就業引導,提升其適應環境、重返社會的能力。

(六)推進心理危機人群的干預服務

依託精神衛生中心12320心理援助熱線,婦聯12338服務熱線等,廣泛開展心理援助線上服務。重視加強心理援助平臺建設,充分利用網路、公眾號等提供公益服務。通過報紙、電視、廣播、網路等多種形式宣傳,擴大心理援助平臺的社會影響力和利用率。20xx年上半年成立轄區心理危機干預隊伍,每年開展專項培訓和演練。在自然災害等突發事件發生時,立即組織開展個體危機干預和群體危機管理,提供心理援助服務,及時處理急性應激反應,預防和減少極端行為發生。在事件善後和恢復重建過程中,對高危人群持續開展心理援助服務。

(七)為心理行為問題人群提供心理健康服務

20xx年底,區人民醫院要對軀體疾病就診患者提供心理測評服務,各鄉鎮衛生院、社群衛生服務中心在20xx年底前全部開展身體疾病患者心理測評服務,為有心理行為問題者提供人文關懷、心理疏導等服務。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要結合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為有需求的簽約家庭開展心理疏導。婦幼保健機構要將心理健康服務融入孕前檢查、產後訪視、孕婦課堂、兒童保健等工作中。

(八)促進常見精神障礙人群心理治療服務

20xx年底,區人民醫院要設立心身醫學科或心理科,對全體醫務人員進行臨床心理知識培訓,對常見心理行為問題和精神障礙進行識別和轉診。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要開展心理健康服務知識和技能培訓,提高常見心理行為問題和精神障礙早期識別能力。精神衛生專業機構要加強臨床心理學科建設,開設心理治療門診,引進心理學社會工作專業人才,為患者提供藥物治療和心理治療相結合的服務。精神衛生專業機構要加強與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合作,指導其每年兩次在鄉鎮、社群、村開展抑鬱、焦慮、老年痴呆等常見心理行為問題和精神障礙科普宣傳,對轄區老年人開展心理健康評估和隨訪管理,推廣老年痴呆適宜防治技術。

(九)強化嚴重精神障礙患者綜合服務

20xx年底前,政法、衛健、公安、民政、殘聯、鄉鎮、街道辦等單位要建立健全精神衛生綜合管理小組,多渠道開展嚴重精神障礙患者日常發現、登記報告、隨訪管理、危險性評估、服藥指導、心理支援和疏導等服務。20xx年底,全區在冊患者治療率、精神分裂症治療率均達到80%以上。民政、人社等部門要做好醫療救助、疾病應急救助與基本醫療保險、城鄉居民大病保險等制度的銜接,使貧困患者門診和住院醫療費用自付比例均不超過10%。認真落實國家民政部等四部門《關於加快精神障礙社群康復服務的意見》,開辦多種形式的社群康復機構,為居家患者提供生活技能訓練、社會適應訓練、職業能力訓練等多種康復服務,居家患者社群康復參與率達到60%以上。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要對50%以上居家患者及家屬提供心理疏導服務。轄區所有精神衛生專業機構建立家屬學校(課堂),對嚴重精神障礙患者家屬開展護理教育等相關知識培訓,對住院患者家屬進行心理安慰、心理輔導,患者出院時進行出院康復評估,經患者和監護人同意後可由醫院轉介到相應的社群康復機構進行康復和心理疏導服務;20xx年年底之前,建立綠色通道,患者在社群康復期間病情復發的,可通過社群康復機構向醫院快速轉介。

(十)加強各類心理服務機構建設

區、鄉鎮、社群、村三級綜治中心或衛生室、村(居)民委員會要普遍建立心理諮詢室或社會工作室,或安排專門場所供有關社會組織入駐開展心理諮詢服務。各級綜治中心及各級各類學校、黨政機關和企事業單位、醫療機構、信訪接待場所等要加大心理諮詢室(社會工作室)建設力度,選擇相對安靜且方便進出的房間作為心理諮詢室,有專業人員提供服務。心理諮詢室環境佈置要體現人性化設計和人文關懷,配備諮詢椅或沙發等基本設施。有條件的單位可以結合實際情況,拓展心理諮詢室功能區域和相關配置,配備電腦、印表機、電話等辦公裝置,心理測評系統等工具,沙盤類、繪畫類輔助器材,放鬆類、自助類器材等。

(十一)加強社會心理服務專業隊伍建設

各部門、各行業要採取招聘心理學專業人才,或通過對現有工會幹部、醫務室醫生、社會工作者、網格員等進行心理學理論與技術培訓、選派進修等途徑,建立心理健康服務隊伍。學校和醫療機構在招錄教師、醫生時,要適當增加心理學專業畢業生比例。20xx年下半年,所有中國小校要配備專兼職心理健康教育教師。20xx年下半年各類醫療衛生機構要將心理健康相關知識和技能納入當地醫務人員繼續教育內容並進行考核,提升醫務人員心理健康服務意識和能力。20xx年底,區衛健委牽頭成立跨部門、跨行業的專家組,為開展心理健康服務提供技術支援和工作指導。區政法委要引導和發動社群組織、社會組織、社會工作者參與社會心理服務。鼓勵、支援和引導醫務人員、高校心理教師、心理專業學生、心理諮詢師、社會工作者等加入心理服務志願者隊伍。各部門、各行業要加強對所屬心理健康服務機構和人員的培訓、繼續教育及規範管理,明確崗位要求,定期進行考評,嚴格實施獎懲。

(十二)多途徑支援開展心理健康服務

通過政策引導和專案支援,培育發展醫療機構、社會心理服務機構和心理健康志願組織,為公眾提供專業化、規範化的心理健康服務。鼓勵精神衛生專業機構、社會心理服務機構等利用網際網路技術開展心理健康服務。20xx年底,我區要根據實際情況,探索建立全人群覆蓋的網路平臺。根據服務物件需求,建立心理健康服務網站、心理自助平臺、移動心理服務應用程式等,通過網路平臺向不同人群提供針對性服務。區政法委、民政等部門要根據居民需求,確定適宜社會組織參與的專案,培育和引導社會組織參與科普宣傳、心理疏導等服務。優先將心理健康相關機構納入社會組織孵化基地建設,培育發展一批以心理健康服務為工作重點的社會組織。對於登記註冊的提供心理健康服務的社會組織,按照《民辦非企業單位登記管理暫行條例》等規定加強管理和評估,並將評估結果作為其承接政府購買服務的重要依據。

(十三)規範發展心理健康服務

區政法委、人社局要會同有關部門,整合轄區社會心理服務資源,建立完善社會心理服務行業組織。引導和支援行業組織加強能力建設,20xx年底前完成對轄區現有心理健康服務機構和人員的摸底調查;研究制定規範社會心理服務機構和人員的政策措施,對心理健康服務人員開展培訓、繼續教育和檢查督導,要求其嚴格遵守保密原則和倫理道德規範。利用行業組織形成行業共識、規範自律,建立健全基層心理健康機構、社會心理服務機構、學校心理諮詢中心、精神衛生專業機構合作機制,形成連續性的服務鏈條,實現共同發展。制定心理健康服務機構和人員登記、評價等工作制度,對社會心理服務機構進行考核評價,並適時將機構服務數量、質量等評價結果向社會公開。

四、加大經費保障

積極爭取上級財政安排的專項補助資金。加大區、鄉兩級對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的財政投入,保證心理健康體系建設宣傳、培訓、設施建設、政府購買服務等工作順利推進。建立多元化資金籌措機制,積極開拓公益性服務籌資渠道,探索社會資本投入心理健康服務領域的政策措施,完善加強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的保障政策和激勵措施,保障心理健康服務工作有效落實。

開展心理疏導工作方案 篇9

一、充分認識加強心理健康服務的重要意義

心理健康是人在成長和發展過程中,認知合理、情緒穩定、行為適當、人際和諧、適應變化的一種完好狀態。心理健康服務是運用心理學及醫學的理論和方法,預防或減少各類心理行為問題,促進心理健康,提高生活質量,主要包括心理健康宣傳教育、心理諮詢、心理疾病治療、心理危機干預等。心理健康是健康的重要組成部分,關係廣大人民群眾幸福安康、影響社會和諧發展。加強心理健康服務、健全社會心理服務體系是改善公眾心理健康水平、促進社會心態穩定和人際和諧、提升公眾幸福感的關鍵措施,是培養良好道德風尚、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要求,是實現我縣長治久安的一項源頭性、基礎性工作。

當前,我縣正處於經濟社會轉型期,人們的生活節奏明顯加快,競爭壓力不斷加劇,個體心理行為問題及其引發的社會問題日益凸顯,引起社會各界廣泛關注。一方面,心理行為異常和常見精神障礙人數逐年增多,個人極端情緒引發的惡性案(事)件時有發生,成為影響社會穩定和公共安全的危險因素。另一方面,心理健康服務體系不健全,政策法規不完善,社會心理疏導工作機制尚未建立,服務和管理能力嚴重滯後。現有的心理健康服務體系和能力遠遠不能滿足人民群眾的需求及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建立健全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加強心理健康服務能力迫在眉睫。

加強心理健康服務,開展社會心理疏導,是維護和增進人民群眾身心健康的重要內容,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化於心、外化於行的重要途徑,是促進社會和諧穩定的必然要求。要把加強社會心理服務工作作為創新社會治理、深化平安古浪的重要內容,作為預測預警預防公共安全風險的重要途徑。各地要從深化健康古浪建設的戰略高度,充分認識健全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加強心理健康服務能力的重要意義,堅持問題導向,增強責任意識,自覺履行促進群眾心理健康責任,加強制度機制建設,為實現健康甘肅、平安甘肅做出積極貢獻。

二、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落實健康古浪、平安古浪建設戰略部署,強化政府領導,明確部門職責,完善心理健康服務網路,加強重點人群心理健康服務,培育心理健康意識,加強心理健康人才隊伍建設,最大限度滿足人民群眾心理健康服務需求,形成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積極向上的社會心態。

(二)基本原則

——預防為主,以人為本。全面普及和傳播心理健康知識,強化心理健康自我管理意識,加強人文關懷和生命教育,消除對心理問題的偏見與歧視,預防和減少個人極端案(事)件發生。

——黨政領導,共同參與。進一步強化黨委政府加強心理健康服務、健全社會心理服務體系的領導責任,加強部門協調配合,促進全社會廣泛參與,單位、家庭、個人盡力盡責。

——立足縣情,循序漸進。從我縣基本縣情和實際出發,將滿足群眾需求與長遠制度建設相結合,逐步建立健全心理健康和社會心理服務體系。

——分類指導,規範發展。堅持全民心理健康素養提高和個體心理疏導相結合,滿足不同群體心理健康服務需求,促進心理健康服務科學、規範、有序發展。

(三)基本目標

第一階段(20xx年—20xx年):全民心理健康意識明顯提高。各領域各行業普遍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及心理健康促進工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托幼機構、學校、社群普遍開展,心理健康服務納入城鄉基本公共服務體系,重點人群心理健康問題得到關注和及時疏導,服務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加快建設心理健康服務網路,全面實施嚴重精神障礙患者網格化管理和簽約服務制度,網格化管理和簽約服務率達95%,90%以上的肇事肇禍患者接受個案管理服務;三級醫院均開設精神衛生科或心理諮詢室,全縣至少有一所醫療保健機構設有精神衛生科或心理諮詢室,社會心理健康服務體系初步建成。

第二階段(20xx年—2030年):全民心理健康素養普遍提升。符合縣情的心理健康服務體系基本健全,心理健康服務網路覆蓋城鄉,心理健康服務能力和規範化水平進一步提高,嚴重精神障礙患者肇事肇禍率顯著下降,常見精神障礙防治和心理行為問題識別、干預水平顯著提高,心理相關疾病發生的上升勢頭得到緩解。

三、大力發展各類心理健康服務

(一)全面開展心理健康促進與教育。要結合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將提高公民心理健康素養作為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充分發揮優秀傳統文化對促進心理健康的積極作用。結合“世界精神衛生日”、“世界睡眠日”及心理健康相關主題活動等,廣泛開展心理健康科普宣傳。宣傳部門要創新宣傳方式,在充分運用傳統媒體進行宣傳的同時,要廣泛運用網路、微信、微博、手機客戶端等新媒體平臺,深入宣傳心理健康知識,弘揚健康生活方式,提升全民心理健康素養,培育良好社會心態。文广部門要充分利用報紙、書刊、廣播、電影電視、動漫等多種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創作多種形式的文化影視影像作品,倡導自尊自信、樂觀向上的現代文明理念和心理健康意識。各類媒體在報道心理健康知識與相關事件中,要注重科學性、適度性和穩定性,要營造健康向上的社會輿論氛圍,要倡導“每個人都是自己心理健康第一責任人”的理念,引導公民在日常生活中學會調適情緒困擾與心理壓力,有意識地預防不良心態,保持內心平和。(縣衛計局、縣委宣傳部、縣文廣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二)積極推動心理諮詢和心理治療服務。充分發揮心理健康專業人員的引導和支援作用,幫助公民促進個性發展和人格完善,更好地進行人生選擇,發展自身潛能,解決生活、學習、職業發展、婚姻、親子、人際交往等方面的心理困擾,預防心理問題演變為心理疾病,促進和諧生活,提升幸福感。倡導大眾科學認識心理行為問題和心理疾病對健康的影響,將提高心理健康意識貫穿終生,逐步消除公眾對心理疾病的病恥感,引導心理異常人群積極尋求專業心理諮詢和治療。各級各類醫療機構和專業心理健康服務機構要主動發現心理疾病患者,提供規範的心理疾病診療服務,減輕患者心理痛苦,促進患者康復。(縣衛計局負責)

(三)重視心理危機干預和心理援助工作。建立和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評估、心理諮詢、心理治療、精神科治療等銜接遞進、密切合作的心理危機干預和心理援助服務模式,重視和發揮社會組織和社會工作者的作用。建立和完善心理危機干預預案,將心理危機和心理援助納入各類突發事件應急預案和技術方案,加強心理危機干預和援助隊伍的專業化、系統化建設,組建心理危機干預隊伍,定期開展心理危機干預知識培訓和演練。依託綜治辦,整合各方面力量,加強網格化服務管理,充分運用各種資源做好社會心理服務、疏導和危機干預工作。在突發事件發生時,立即開展有序、高效的個體危機干預和群體危機管理,重視自殺預防。在事件善後和恢復重建過程中,依託各地心理援助專業機構、社會工作服務機構、志願服務組織和心理援助熱線,對高危人群持續開展心理援助服務。(縣衛計局牽頭,縣綜治辦、縣民政局等相關部門按職責分工負責)

四、加強重點人群心理健康服務

(一)普遍開展職業人群心理健康服務。各機關、企事業和其他用人單位要把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員工思想政治工作,制定實施員工心理援助計劃,定期為員工提供心理健康宣傳、心理評估、教育培訓、諮詢輔導等服務,傳授情緒管理、壓力管理等自我心理調適方法和抑鬱、焦慮等常見心理行為問題的識別方法,為員工主動尋求心理健康服務創造條件。對處於特定時期、特定崗位、經歷特殊突發事件的員工,及時進行心理疏導和援助。(各部門分別負責)

(二)全面加強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學前教育機構應當關注和滿足兒童心理髮展需要,保持兒童積極的情緒狀態,讓兒童感受到尊重和接納。特殊教育機構要針對學生身心特點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注重培養學生自尊、自信、自強、自立的心理品質。中國小校要重視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養積極樂觀、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質,促進學生身心可持續發展。共青團等組織要與學校、家庭、社會攜手,開展“培育積極的心理品質,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的心理健康促進活動,提高學生自我情緒調適能力,尤其要關心留守兒童、困境兒童、流動兒童心理健康,為遭受學生欺凌和校園暴力、家庭暴力等兒童青少年提供及時的心理創傷干預。(縣教育局牽頭,縣民政局、團縣委、縣殘聯、縣婦聯按職責分工負責)

(三)關注老年人、婦女、兒童和殘疾人心理健康。各鄉鎮人民政府、城關街道工委及有關部門尤其是老齡辦、婦聯、殘聯和基層組織要將老年人、婦女、兒童和殘疾人心理健康服務作為工作重點。充分利用老年活動中心、老年協會、婦女之家、殘疾人康復機構、基層殘疾人協會、有資質的社會組織等宣傳心理健康知識。通過培訓專兼職社會工作者和心理工作者、引入社會力量等多種途徑,為空巢、喪偶、失能、失智、留守老年人、婦女、兒童、殘疾人和計劃生育特殊家庭提供心理輔導、情緒疏解、悲傷撫慰、家庭關係調適等心理健康服務。鼓勵有條件的地區適當擴充套件老年活動場所,組織開展健康有益的老年文體活動,豐富廣大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在老年人生病住院、家庭出現重大變故時及時關心看望。加強對孕產期、更年期等特定時期婦女的心理關懷,對遭受家庭暴力等心理創傷的婦女及時提供心理援助。加強對流動、留守婦女和兒童的心理健康服務。鼓勵婚姻登記機構、婚姻家庭糾紛調解組織等積極開展婚姻家庭輔導服務。發揮殘疾人社群康復協調員、殘疾人專職委員、助殘社會組織作用,依託城鄉社群綜合服務設施,廣泛宣傳心理健康知識,為殘疾兒童家長、殘疾人及其親友提供心理疏導、康復經驗交流等服務。通過開展“志願助殘陽光行動”、“鄰里守望”等群眾性助殘活動,為殘疾人提供心理幫助。護理院、養老機構、殘疾人福利機構、康復機構要積極引入社會工作者、心理諮詢師等力量開展心理健康服務。(縣民政局、縣衛計局、省婦聯、縣殘聯、縣老齡辦按職責分工負責)

(四)重視特殊人群心理健康服務。健全政府、社會、家庭“三位一體”的幫扶體系,加強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消除對特殊人群的歧視,幫助特殊人群融入社會。注重運用社會公安綜合治理資訊系統等,做好特殊人群社會心理預警、相關資訊採集、重點摸排等工作,加強與特殊人群的溝通了解,及時掌握其心理健康狀況,提供人文關懷和跟蹤幫扶,築牢預防違法犯罪的“社會心理防線”。綜治、公安、司法、民政、衛計等部門要高度關注流浪乞討人員、服刑人員、刑滿釋放人員、強制隔離戒毒人員、社群服刑人員、社會吸毒人員、易肇事肇禍嚴重精神障礙患者等特殊人群的心理健康。加強心理疏導和危機干預,提高其承受挫折、適應環境能力,要把社會情緒、社會心態等情況作為社會治安形勢整體研判,動態監測的重點內容,定期開展分析研判,對有關問題提出整辦建議,及時消除化解影響公共安全的矛盾糾紛,在服務管理中消除和減少群眾的負面情緒,降低社會風險,預防和減少極端案(事)件的發生。(縣綜治辦牽頭,縣公安局、縣民政局、縣司法局、縣衛計局、縣殘聯按職責分工負責) 。

(五)加強嚴重精神障礙患者服務。各級綜治、公安、民政、司法、衛計、殘聯等單位建立精神衛生綜合管理小組,多渠道開展患者日常發現、登記、隨訪、危險性評估、服藥指導等服務。動員社群組織、患者家屬參與居家患者管理服務。做好基本醫療保險、城鄉居民大病保險、醫療救助、疾病應急救助等制度的銜接,逐步提高患者醫療保障水平。做好貧困患者的社會救助工作。探索“社會化、綜合性、開放式”的精神障礙康復模式,推進醫療康復和社群康復的有效銜接。建立精神衛生專業機構、社群康復機構及家庭相互支援的精神障礙社群康復服務體系。縣民政局與衛計部門配合,依託鄉鎮衛生院或者社群衛生服務中心建立1所以上基層康復機構,或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委託、扶持社會組織,動員專業康復治療師、社會工作者、殘疾人專職委員、和志願者參與精神障礙患者社群康復服務,為嚴重精神障礙患者提供康復服務,逐步實現居家精神障礙患者的家庭康復全覆蓋。(縣綜治辦、縣公安局、縣民政局、縣司法、縣人社局、縣衛計局、縣殘聯按職責分工負責)

五、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服務體系

(一)建立健全各部門各行業心理健康服務網路。各機關和企事業單位依託本單位工會、共青團、婦聯、人力資源部門、衛生室(或計生辦),普遍設立心理健康輔導室,培養心理健康服務骨幹隊伍,配備專(兼)職心理健康輔導人員。教育系統要進一步完善學生心理健康服務體系,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與諮詢服務的專業化水平。中國小校設立心理輔導室,並配備專職或兼職教師。學前教育和特殊教育機構要配備專(兼)職心理健康工作人員。公安、司法等部門要根據行業特點普遍設立心理服務機構,配備專業人員,成立心理危機干預專家組,對系統內人員和工作物件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評估和心理訓練等服務。(各部門分別負責)

(二)搭建基層心理健康服務平臺。將心理健康服務作為城鄉社群服務的重要內容,依託城鄉社群綜合服務設施或基層綜治中心建立心理諮詢(輔導)室或社會工作室(站),配備心理輔導人員或社會工作者,協調組織志願者,對社群居民開展心理健康宣傳教育和心理疏導。政府及有關部門要發揮社會組織和社會工作者在婚姻家庭、鄰里關係、矯治幫扶、心理疏導等服務方面的優勢,進一步完善社群、社會組織、社會工作者三社聯動機制,通過購買服務等形式引導社會組織、社會工作者、志願者積極參與心理健康服務,為貧困弱勢群體和經歷重大生活變故群體提供心理健康服務,確保社群心理健康服務工作有場地、有設施、有保障。(縣綜治辦、縣民政局、縣衛計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三)鼓勵培育社會化的'心理健康服務機構。鼓勵具有相應資質的心理諮詢專業人員創辦社會心理健康服務機構。各有關部門要積極支援培育專業化、規範化的心理諮詢、輔導機構,通過購買社會心理機構的服務等形式,向各類機關、企事業單位和其他用人單位、基層組織及社群群眾提供心理諮詢服務,逐步擴大服務覆蓋面,併為弱勢群體提供公益性服務。社會心理諮詢服務機構要加大服務技能和倫理道德的培訓,提升服務能力和常見心理疾病的識別能力。(縣衛計局、縣民政局、縣工商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四)加強醫療機構心理健康服務能力。衛計等部門要整合現有資源,進一步加強心理健康服務體系建設,提升心理健康服務能力,鼓勵和引導綜合醫院開設精神(心理)科。每個鄉鎮衛生院或社群衛生服務中心配備1-2名專職或兼職人員承擔嚴重精神障礙患者服務管理任務。各級各類醫療機構在診療服務中加強人文關懷,普及心理諮詢、治療技術在臨床診療中的應用。精神衛生專業機構要充分發揮引領示範作用,對各類臨床科室醫務人員開展心理健康知識和技能培訓,注重提高抑鬱、焦慮、精神分裂症、老年痴呆、孤獨症等心理行為問題和其它常見精神障礙的篩查識別、處置能力。要建立多學科、中西醫結合心理和軀體疾病聯絡會診制度,與社會心理服務機構建立協作機制,實現雙向轉診。縣婦計中心要為婦女兒童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心理健康諮詢與指導、心理疾病的篩查與轉診服務。充分發揮中醫藥在心理健康服務中的作用,加強中醫院相關科室建設和人才培養,促進中醫心理學發展。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和全科醫師要大力開展心理健康宣傳和服務工作,在專業機構指導下,探索為社群居民提供心理評估服務和心理諮詢服務,逐步將兒童常見心理行為問題干預納入兒童保健服務。監管場所和強制隔離戒毒場所的醫療機構應當根據需要積極創造條件,為被監管人員和強制隔離戒毒人員提供心理治療、心理諮詢和心理健康指導。(縣衛計局牽頭,縣教育局、縣公安局、縣司法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六、加強心理健康人才隊伍建設

(一)加強心理健康專業人才培養。教育部門要加大應用型心理健康專業人才培養力度,完善臨床與諮詢心理學、應用心理學等相關專業的學科建設,逐步形成學歷教育、畢業後教育、繼續教育相結合的心理健康專業人才培養制度。醫學、教育、康復、社會工作等相關專業要加強心理學理論教學和實踐技能培養,促進學生理論素養和實踐技能的全面提升。依託具有資質和良好聲譽的醫療機構及社會心理健康服務機構建立實踐督導體系。(縣教育局牽頭,縣民政局、縣衛計局、縣科協配合)

(二)促進心理健康服務人才有序發展。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要加強對心理諮詢師培訓的管理,允許有條件的醫療機構參與心理諮詢師的培訓工作,改進鑑定考核方式,加強實踐操作技能考核,對取得心理諮詢師資質的人員加強規範管理,並將其資訊登記上網,向社會提供查詢服務,加強監督管理。衛生計生部門要進一步加強心理健康專業人員培養和使用的制度建設。各級各類醫療機構要重視心理健康專業人才培養,鼓勵醫療機構引進臨床與諮詢心理、社會工作專業的人才,加強精神科醫師、護士、心理治療師、心理諮詢師、康復師、醫務社會工作者等綜合服務團隊建設。積極培育醫務社會工作者隊伍,充分發揮其在醫患溝通、心理疏導、社會支援等方面優勢,強化醫療服務中的人文關懷。各部門、各行業對所屬心理健康服務機構和人員加強培訓、繼續教育及規範管理,制定本部門本行業心理健康服務標準和工作規範,明確崗位工作職責,定期進行考評。(縣人社局牽頭,縣衛計局配合,各部門分別負責)

(三)完善心理健康服務人才激勵機制。各有關部門要積極設立心理健康服務崗位,完善人才激勵機制,逐步將心理健康服務人才納入專業技術崗位設定與管理體系,暢通職業發展渠道,根據行業特點分類制定人才激勵和保障政策。在醫療服務價格改革中,要注重體現心理治療服務的技術勞務價值。要加大專業人才的培訓和繼續教育工作力度,幫助專業人才實現自我成長和能力提升。鼓勵具有相關專業背景並熱心大眾心理健康服務的組織和個人,積極參加心理健康知識宣傳普及等志願服務。(縣民政局、縣發改局、縣財政局、縣人社局、縣衛計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四)發揮心理健康服務行業組織作用。在衛生計生行政部門指導下,建立跨專業、跨部門的心理健康服務專家組,充分發揮各級心理健康服務行業組織(心理衛生協會)作用,對各部門各領域開展心理健康服務提供技術支援和指導。依託專家組和行業組織,制訂心理健康服務機構和人員登記、評價、資訊公開等工作制度,建立省級和區域心理健康服務機構和人員資訊管理體系,將相關資訊納入國家企業信用資訊公示系統和國家統一的信用資訊共享交換平臺。對各類心理健康機構服務情況適時向社會公佈,逐步形成“優勝劣汰”的良性執行機制。要建設一批心理健康服務示範單位。心理健康服務行業組織(心理衛生協會)要充分發揮橋樑紐帶作用,協助政府部門制定行業技術標準和規範,建立行規行約和行業自律制度,向行業主管部門提出違規者懲戒和退出建議。要開展心理健康服務機構管理者和從業人員的繼續教育,不斷提升心理健康服務行業整體服務水平。發揮心理健康相關協會、學會等社團組織作用,加強心理健康學術交流、培訓、科學研究等工作,促進心理健康服務規範發展。(縣衛計局牽頭,縣民政局、縣科協等相關部門配合)

七、加強組織領導和工作保障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鄉鎮(城關街道)黨委(工委)、政府(街道辦事處)要將加強心理健康服務、健全社會心理服務體系作為健康中國建設重要內容,納入當地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並作為政府目標管理和績效考核的重要內容。要建立健全黨政領導、衛生計生牽頭、綜治協調、部門各負其責、各方積極配合的心理健康服務和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工作機制和目標責任制,推動形成部門齊抓共管、社會力量積極參與、單位家庭個人盡力盡責的工作格局。要把心理健康教育作為各級各類領導幹部教育培訓的重要內容,把良好的心理素質作為衡量幹部綜合能力的重要方面,全面提升黨員領導幹部的心理素質。(各相關部門按職責分工負責)

(二)明確部門職責。各部門各行業要做好本部門本行業內人員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導等工作。衛生計生部門牽頭心理健康服務相關工作,制訂行業發展相關政策和服務規範,指導行業組織開展工作,並會同有關部門研究心理健康服務相關法律及制度建設問題。綜治機構做好社會心理服務疏導和危機干預,並將其納入綜治(平安建設)考評內容。宣傳、文广部門負責協調新聞媒體、各類文化組織開展心理健康宣傳教育。發展改革部門負責將心理健康服務、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完善心理健康服務專案價格政策。教育部門負責完善心理健康相關學科建設,加強專業人才培養,健全各級教育機構心理健康服務體系,組織各級各類學校開展學生心理健康服務工作。科技部門加大對心理健康服務相關科學技術研究的支援力度,並加強科技成果轉化。公安、司法行政部門負責完善系統內心理健康服務體系建設,建立重大警務任務前後心理危機干預機制,組織開展被監管人員和強制隔離戒毒人員的心理健康相關工作。民政部門負責引導與管理城鄉社群組織、社會組織、社會工作者參與心理健康服務,推動心理健康領域社會工作專業人才隊伍建設。財政部門加大心理健康服務投入並監督使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負責心理諮詢師職業資格鑑定工作的規範管理。工商部門對未經許可擅自從事心理諮詢和心理治療的機構,依有關主管部門提請,依法予以吊銷營業執照。中醫藥管理部門負責指導中醫醫療機構做好心理健康服務相關工作。工會、共青團、婦聯、殘聯、老齡辦等組織負責職業人群和兒童青少年、婦女、殘疾人、老年人等特定工作物件的心理健康服務工作。各相關部門要根據本指導意見制定實施方案。(各相關部門按職責分工負責)

(三)完善法規政策。不斷完善心理健康服務的規範管理,研究心理健康服務相關法律問題,探索將心理健康專業人員和機構納入法制化管理軌道,加快心理健康服務法制化建設。各部門要認真貫徹執行《精神衛生法》和《甘肅省精神衛生條例》,並根據工作需要,及時制定加強心理健康服務、健全社會心理服務體系的相關制度和管理辦法。鼓勵結合實際情況,建立心理健康服務綜合試點,充分發揮先行先試優勢,不斷改革創新,將實踐探索得來的好經驗好方法通過地方性法規、規章制度、政策等形式固化下來,為其他地區加強心理健康服務、健全社會心理服務體系提供示範引導。(縣衛計局牽頭,相關部門配合)

(四)強化基礎保障。要積極落實基層組織開展心理健康服務和健全社會心理服務體系的相關政策,加大政府購買社會工作服務力度,完善政府購買社會工作服務成本核算制度與標準規範。要建立多元化資金籌措機制,積極開拓心理健康服務公益性事業投融資渠道。鼓勵社會資本投入心理健康服務領域。(縣民政局、縣財政局、縣衛計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五)加強行業監管。以規範心理健康服務行為、提高服務質量和提升服務水平為核心,完善心理健康服務監督機制,創新監管方式,實行屬地化管理,規範心理健康服務機構從業行為,強化服務質量監管和日常監管。心理健康服務行業組織(心理衛生協會)要定期對心理健康服務機構進行評估,將評估結果作為示範單位、實踐基地建設和承接政府購買服務專案的重要依據。加強對心理健康資料安全的保護意識,建立健全資料安全保護機制,防範因違反倫理、安全意識不足等造成的資訊洩露,保護個人隱私。對不符合行業規範,服務質量差,違反倫理的機構應由行業主管部門提出警告、責令整改,甚至吊銷從業資格。(縣衛計局牽頭,相關部門配合)

(六)加強心理健康相關科學研究。大力開展心理健康相關的基礎和應用研究,開展心理健康基礎理論的研究和成果轉化及應用。針對重點人群的心理行為問題和危害人民群眾健康的重點心理疾病,開展生物、心理、社會因素綜合研究和心理健康問題的早期識別與干預研究,推廣應用效果明確的心理干預技術和方法;鼓勵開展以中國傳統文化、中醫藥為基礎的心理健康相關理論和技術的實證研究,促進中醫心理學理論和臨床服務規範發展。(縣科技局牽頭,縣教育局、縣衛計局、縣科協等相關部門配合)

開展心理疏導工作方案 篇10

為進一步完善社群、學校服務功能,提升社群、學校服務水平,幫助青少年健康成長,落實團市委相關精神,青少年服務中心在社群、學校開展心理諮詢專家進社群、學校活動,全面提高轄區青少年身心健康水平。特制定實施方案如下 :

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紮實開展心理諮詢工作,積極推進心理諮詢服務進社群、學校,大力宣傳各種科普性心理知識,幫助人們更好的認識自我、承受挫折、適應環境的能力,對少數有心理疾病的病人,給予科學有效的心理諮詢、疏導和治療,使他們儘快擺脫障礙,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二、目標任務

(一)幫助社群、學校青少年瞭解心理健康的概念,樹立科學全面的身心健康觀;

(二)提高社群、學校青少年注重身心健康的意識;

(三)幫助社群、學校青少年掌握基本的情緒心理調適方法;

(四)優化社群、學校青少年的生存環境,建立良好的心理氛圍;

(五)為建立全市青少年的`心理諮詢、心理疏導和心理干預、預警的網路服務體系打下基礎;

(六)營造有利於開展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社會環境,使社群、學校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經常化、規範化、制度化。

三、實施步驟

(一)進行廣泛的宣傳發動

1、舉行活動啟動式,推動心理健康進社群、進學校活動。組織心理學專家和社群、學校青少年舉行“關注心理健康,促進社會和諧”心理健康進社群、進學校活動啟動式,讓心理健康知識走進社群、走進學校。

2、選擇試點,示範帶動心理健康進社群、進學校活動。根據條件,選擇1-3個場地較為優越、居民素質較高、社群、學校幹部積極性較強的社群、學校,開展試點工作。設定較為溫馨的談話室和傾訴室,針對青少年及相關群體,通過各種形式的專業化服務,為心理健康進社群、學校活動起示範帶動作用。

(二)建立心理健康工作室,設定心理服務熱線 在社群、學校建立 “心理健康服務室”,設定心理健康熱線,心理諮詢專家定期提供服務,為心理健康進社群、學校工作提供服務保障。發揮社群骨幹、學校心理輔導員、心理健康志願者的作用,及時掌握青少年的心理狀況,建立健全心理登記、記錄制度,建立預警機制,配合“xxx青少年服務中心”開展心理健康諮詢活動,營造寬鬆的心理輔導與諮詢環境。 青少年心理健康

(三)開展形式多樣的心理健康普及活動

1、定期面向社群、學校青少年開展心理健康知識講座。讓社群、學校青少年接受比較系統的心理健康知識,懂得用心理學的方法解決自身存在的心理問題。

2、面向社群骨幹、學校心理輔導員,開展心理健康知識專業培訓。選擇有較高素養的社群骨幹、學校心理輔導員,舉辦社群心理服務人員的定期培訓班,使他們能夠真正掌握一些鑑別心理問題的基本常識和基本能力,協助心理健康服務室開展工作,提高社群、學校的自我服務水平,建立健全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務網,使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務工作經常化、規範化、專業化、制度化。

3、充分利用各種節日,開展心理健康宣傳活動。藉助節日、紀念日等大型活動日,動員組織心理健康志願者,利用社群、學校科普畫廊等陣地,通過製作展板、分發宣傳資料等各種形式,開展豐富多彩的心理健康知識普及,讓心理健康知識滲透到社群、學校的各個家庭。

4、“xx青少年服務中心”心理諮詢專家定期輪換承擔社群、學校的心理服務工作,就青少年存在的學習壓力、異性關係、親子關係、師生關係、青春期問題、心理行為障礙等問題,同前來諮詢的家長和孩子進行溝通交流,引導幫助家長、孩子勇敢面對存在的問題,提高識別、判斷心理健康的知識和能力。

5、通過心理健康知識講座、一對一諮詢、團體心理輔導等多種形式保證心理健康工作的深入開展。 青少年心理健康

四、保障措施

1、切實加強對活動的領導,保證活動健康有序開展。以“xx青少年服務中心”為主導,積極爭取區文明辦、社群、學校的重視和支援,將心理健康進社群、進學校納入社群、學校的一項重點工作。

2、落實經費。 由共青團、文明辦、社群、學校共同維護該項工作的正常運轉費用,主要用於開展各項心理健康教育的活動(心理測試、心理健康月和心理健康周活動、外請專家講座、團體心理輔導等)、中心專兼職教師參加各類業務學習活動、中心日常的辦公裝置購買維修、心理測試軟體和活動器材的購買等。

開展心理疏導工作方案 篇11

一、行動目標

各級各類學校建立心理服務平臺或依託校醫等人員開展學生心理健康服務,學前教育、特殊教育機構要配備專兼職心理健康教育教師。50%的家長學校或家庭教育指導服務站點開展心理健康教育。60%的二級以上精神專科醫院設立兒童青少年心理門診,30%的兒童專科醫院、婦幼保健院、二級以上綜合醫院開設精神(心理)門診。各地市設立或接入心理援助熱線。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核心知識知曉率達到80%。

二、具體行動

(一)心理健康宣教行動。各類媒體要對兒童青少年及家長、學校教師等加強心理健康宣傳,傳播心理健康知識,幫助全社會進一步樹立“身心同健康”意識,掌握應對心理行為問題的方法和途徑。教育引導兒童青少年安全合理使用電腦和智慧終端裝置,預防網路沉迷和遊戲障礙。各級教育、衛生健康部門指導學校和醫療衛生機構推廣實施《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南》。各級各類學校要積極開展生命教育、親情教育、愛國教育,培養學生珍視生命、熱愛家人、愛國愛民的意識,培育積極心理品質。有條件的家長學校或家庭教育指導服務站點每年至少開展一次面向家長和子女的心理健康教育。醫療衛生機構要積極開展兒童青少年健康教育和科普宣傳,倡導兒童青少年保持健康心理狀態、科學運動、充足睡眠、合理膳食等,減少心理行為問題和精神障礙誘因。

(二)心理健康環境營造行動。各級衛生健康部門要會同教育等部門,倡導實施“心理滋養1000天”行動,共同營造心理健康從娃娃抓起的社會環境,重點關注孕產婦、2歲以內嬰幼兒及家長心理健康狀況,開展0~6歲兒童心理行為發育問題預警徵象篩查。學校、村(居)委會、婦聯、關工委、共青團等機構和組織要密切關注兒童青少年成長環境,建立完善教師或家長暴力行為、學生欺凌行為、兒童青少年受虐待問題的舉報渠道,發現相關問題或可疑情況時,及時採取措施,向有關部門報告,並注重保護兒童青少年隱私。村(居)委會、婦聯依託“尋找最美家庭”等活動,引導家長傳承良好家風,關注自身和子女心理健康,依法履行監護責任,營造良好的家庭環境,培養子女健康人格和良好行為習慣。新聞出版、網信、廣播電視等管理部門要加大對網路內容的監管力度,及時發現清理網上與兒童青少年有關的非法有害出版物及資訊,重點清查問題較多的網路遊戲、網路直播、短視訊、教育類APP等,打擊網路賭博、血腥暴力、色情低俗等網站和APP,為兒童青少年營造良好的網路環境。

(三)心理健康促進行動。各級各類學校要實施傾聽一刻鐘、運動一小時“兩個一”行動,即促進學生每天與同學、家人有效溝通交流15分鐘;引導學生每天至少參加1小時體育運動。對學生開展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積極安排學生到有關單位觀摩體驗。組織開展“綠書籤”系列宣傳教育活動,引導學生綠色閱讀、文明上網,自覺遠離和抵制有害出版物和資訊。教育部門要定期開展學生心理健康狀況和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狀況調查,督促學校完善心理健康教育機制,以積極導向將結果反饋學生家長。

(四)心理健康關愛行動。學校要對面臨升學壓力的九年級、高三學生及家長開展心理輔導。對貧困、留守、流動、單親、殘疾、遭遇校園欺凌、喪親等處境不利學生給予重點關愛,必要時開展心理干預。對精神障礙患者的子女,開展家庭關愛教育、輔助成長。對一般不良行為青少年進行心理輔導和批評教育。對疑似有心理行為問題或精神障礙的學生,教育部門要指導家長陪同學生到醫療機構尋求專業幫助。對患有精神障礙的學生,教育部門應當協助家庭和相關部門做好心理服務,建立健全病情穩定患者復學機制。普通學校要按照國家有關法律法規招收能夠接受普通教育的精神障礙兒童入學。

(五)心理健康服務能力提升行動。各地教育部門要將心理健康教育內容納入“國培計劃”和地方各級教師培訓計劃,加強各級各類學校教師心理健康相關知識培訓。學前教育機構、中國小結合家長會等活動,每年對學生家長開展至少一次心理健康知識培訓,提高家長預防、識別子女心理行為問題的能力。衛生健康部門要加大精神科醫師培養培訓力度,探索開展兒童青少年精神病學專科醫師培訓。已建有熱線的精神衛生醫療機構及12320公共衛生熱線、共青團12355青少年服務熱線等,要對工作人員開展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知識培訓,保障提供專業化服務,並向兒童青少年廣泛宣傳熱線號碼,鼓勵其有需要時撥打求助。宣傳部門要加強對各類媒體精神衛生相關新聞事件報道的指導和規範。各地各相關部門要重視各類突發事件中受影響兒童青少年人群的應急心理援助,針對兒童青少年特點制定完善相關方案,有效開展心理撫慰、疏導和心理危機干預工作。

(六)心理健康服務體系完善行動。各級各類學校要設立心理服務平臺(如心理輔導室等),或通過培訓校醫、引入心理學專業教師、購買專業社工服務等形式開展學生心理健康服務,並加大中國小校(含中等職業學校)專兼職心理健康工作人員配置力度。高等學校按照師生比不低於1:4000配備心理健康教育專職教師,並切實發揮輔導員、班主任在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托育機構要配備經過心理健康相關知識培訓的保育人員,學前教育、特殊教育機構要配備專兼職心理健康教師。有條件的學校要發揮共青團、少先隊、學生會組織作用,積極開展同伴教育,增強同伴支援。民政、婦聯、共青團等部門依託城鄉社群綜合服務設施、社群教育機構、兒童之家、青年之家、家長學校或家庭教育指導服務站點等活動陣地,整合社會資源,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民政、文明辦、衛生健康、共青團等部門發揮協調職能,依託社群綜合服務設施、社群衛生服務中心、心理諮詢室、社會工作站等搭建社群心理服務平臺,支援引導專業社工、志願者面向社群開展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務。文明辦加強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成長輔導中心規範建設,拓展服務內容,增強服務能力。衛生健康、民政、殘聯等培育引導社會化心理健康服務機構、康復訓練機構為兒童青少年提供規範化、專業化服務。衛生健康行政部門通過平安醫院建立等,推動兒童專科醫院、婦幼保健院、二級以上綜合醫院等開設精神(心理)科。鼓勵有條件的精神衛生醫療機構提供兒童青少年門診和住院診療服務。建立學校、社群、社會心理服務機構等向醫療衛生機構的轉介通道。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與部門協調。各地要建立健全部門協作、社會動員、全民參與的工作機制,明確部門職責。衛生健康、教育部門要在心理健康促進與精神障礙發現、轉介、診斷治療等工作中建立協作機制;與民政、宣傳、文明辦、廣電、網信、共青團、婦聯、關工委等部門和組織加強協作,落實各項工作任務。

(二)保障經費投入。各地根據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需要和財力可能,做好資金保障工作,並加強對資金使用效益的考核。鼓勵各種社會資源支援開展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務。

(三)加大科學研究。各級衛生健康、教育等部門要依託精神衛生醫療機構、學校、科研院所等開展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相關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針對兒童青少年常見的心理行為問題與精神障礙,開展早期識別與干預研究,推廣應用效果明確的心理干預技術和方法。

(四)完善監測評估干預機制。衛生健康等部門要依託現有資源建設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狀況資料採集平臺,追蹤心理健康狀況變化趨勢,為相關政策的制定完善提供依據。通過委託第三方等方式對工作措施落實情況及效果進行評價,對工作效果良好的經驗及時進行推廣。

開展心理疏導工作方案 篇12

為積極響應教育局等部門的號召,做好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根據教育部門等檔案要求,結合我校實際,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標

為疫情防控期間不同類別學生提供心理支援、心理疏導、危機干預等服務,幫助學生預防和減輕疫情所致的心理困擾,尋找和利用社會支援資源,維護心理健康,防範心理壓力引發的極端事件。

二、具體措施

1、開展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要立足教育,重在指導,遵循學生身心發展規律,保證心理健康教育的實踐性與實效性。為此,必須堅持以下基本原則:

a、根據學生心理髮展特點和身心發展規律,有針對性地實施教育。

b、面向全體學生,普遍開展教育活動,使學生對心理健康教育有深刻的認識,逐步提高心理素質;關注個別差異,根據學生的不同需求開展多種形式的教育和輔導,提高他們的心理健康水平。

c、尊重學生,以學生為主體,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做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學性與針對性相結合;面向全體學生與關注個別差異相結合;

d、尊重、理解與真誠友善相結合;預防、矯治和發展相結合;教師的科學輔導與學生的主動參與相結合;助人與自助相結合。

在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指導委員會的領導下,每學年初根據工作崗位人員變動情況,動態調整各年級心理健康教育組織機構,健全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網路。

2、開設心理健康活動課。開展多種形式的班主任、任課教師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普及心理健康科學常識,幫助學生掌握一般的心理健康知識,培養良好的心理素質。多方配合,協調統一,做好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3、全校各班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由教師兼職任教。每兩週上一次心理健康課,普及心理健康知識。能及時發現、解決學生存在的心理問題。

4、設立專門的心理諮詢室,對學生提供單獨性質的.心理諮詢。並對心理諮詢的案例進行紀錄、整理和入檔,存檔工作確保諮詢物件的個人隱私情況的保密性。

5、開闢內容新穎,富有教育意義的心理健康教育宣傳欄,營造校園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氛圍,使全體師生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

6、疫情期間心理健康教育特別說明:疫情期間,因為學生在家學習,情況特殊,心理疏導顯得尤為重要,可以通過以下方式進行:一是實地家訪,針對特殊學生進行一次家訪,面對面交流疏導,樹立孩子的信心;二是電話、QQ或微信家訪,針對路途比較遙遠的家庭,主要通過這些平臺方式,至少每週進行一次;三是各班每週進行一次線上主題班會,進行集體疏導;四是聯合科任老師,瞭解全班學生在家情況,根據需要分配重點疏導物件,要求隨時關注、家訪、疏導。

7、學校成立疫情防控期間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小組。由專職心理教師、班主任和心理委員組建,在學校領導下,有序開展工作。

8、做好心理健康宣傳教育通過公眾號、微信等網路形式,發動社會力量,為受疫情影響的學生提供情緒調節方法、社會資源渠道等方面的內容。

(三)針對三類人群的幫扶措施。

第一類:近期受重大影響的學生,做重點關注和關懷,重點評估受影響學生的心理情況,有必要可考慮提供一對一心理諮詢服務。

第二類:針對學校已掌握的可能存在心理問題及疾病的學生進行重點關護;班主任進行班級排查,上報學生情況,進行重點關注;

第三類:通過班主任群和公眾號,向全體學生髮送心理健康常識及心理求助資源渠道。

三、外部資源連結

如有必要,尋求恩施州心理諮詢師協會和恩施州新冠疫情期間心理危機干預小組的幫助,協助相關工作。

標籤: 疏導 通用 方案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zhezhai.com/zh-tw/fw/fangan/w6q1q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