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者齋 >

從業資格證 >電子商務師 >

電商行業知識:電商和快遞行業資料大戰

電商行業知識:電商和快遞行業資料大戰

導語:中國快遞物流行業的兩大巨頭———順豐速運和菜鳥網路,6月1日出現公開爭執。先是菜鳥釋出宣告稱順豐關閉了物流資料介面,平臺因此建議商家暫停順豐發貨。

電商行業知識:電商和快遞行業資料大戰

順豐隨即迴應稱菜鳥無底線染指快遞公司核心資料,企業因此拒絕這一不合理要求。分歧公開化之後,國家郵政局介入調停。隨後,EMS趁機加入戰團,試圖填補順豐留下的空位。

值得注意的是,順豐和菜鳥屬於不同的領域,順豐有大隊人馬,能將貨物送入社群;菜鳥主要是做電商、倉儲、物流企業的平臺服務。馬雲曾說過:“阿里巴巴永遠不會做快遞,因為我們沒有這個能力。”所以,兩家分屬不同行業的公司為何會掐起來,外行人恐怕會摸不著頭腦。

沒有一輛車,沒有一個快遞員,不碰具體物流配送,和物流夥伴是合作而非競爭關係的菜鳥網路,之所以引來順豐與之相爭,說到底還是“資料”。從雙方你來我往的表態來看,“客戶資料安全”是雙方都在一直強調的關鍵詞。菜鳥網路之所以不招收快遞員,不送快遞,因為董事長馬雲明白,應該用自己的長處去搏對方的短處,於是以服務的名義,更以淘寶訂單流為誘惑,吸引各大物流企業入甕。

對於所有進入甕中的物流企業來說,他們都擔心馬雲會用電商訂單來控制自己,從而不斷消減自己的談判籌碼。但事實上,更為糟糕的是菜鳥收割了他們的物流資料,這比訂單控制更加可怕,因為訂單隻能控制當下,資料卻能控制未來。“三通一達”也算行業中的佼佼者,但因為他們目前的訂單太過於依賴淘寶電商,導致一旦離開菜鳥網路就會遭遇斷崖式下跌,所以並不敢公開與菜鳥對峙。

順豐創始人王衛曾說過,快遞行業最大的敵人不是同行,而是來自外行。頗有意味的是,馬雲也說過一句恰好可以與之相懟的話:未來競爭,不是外行幹掉內行,而是趨勢戰勝規模。事實上,兩句話並不衝突。順豐的遠景並不是一家簡單的快遞企業,而是一個數據公司。企業最重要的資產,將越來越不是那些快遞員、車輛、倉庫,而是資料本身。

物流行業的發展一定會高度智慧化,人力投入將會銳減,也許五年後一線員工數量不足現在的一半,甚至資料分析員也會被人工智慧所替代。未來企業的所有資產中,不斷沉澱下來的資料會變得最為寶貴。趨勢就在資料一側,所以,王衛和馬雲不是什麼內行跟外行互掐,也不是什麼規模之爭,他們做的就是趨勢上的競賽。

然而,電商和快遞,不管怎麼競爭,合作總是要有的。趨勢之爭的大背景下,也不能排斥合作關係。但為何會出現如今的局面,恐怕還需要看到更重要的一點,即中國快遞諮詢網首席顧問徐勇說的:“電商業與快遞業之間的聯動發展機制並沒有建立起來,缺乏明確的規則,產業之間的規則尚未成型。”據阿里的資料,2016年菜鳥網路日均處理包裹量達到5700萬個,而2016年快遞行業日均包裹為8000萬個,菜鳥的處理量佔比為71%。在這種情形下,電商和快遞行業很難做出基於力量均等而進行的公平談判。

而順豐之所以例外,因為其來自菜鳥的業務只佔其業務總量的10%多。順豐的業務主要來自商務件、垂直電商、高階品牌。另一方面,順豐在冷運、重貨、國際、同城配送等領域的佈局,也使得阿里系的業務在順豐的業務中越來越不重要。所以,順豐作為物流行業唯一敢和菜鳥叫板的.企業,最終選擇公開封殺,是底氣的體現,也是形勢危急的反應。

6月1日是我國《網路安全法》正式實施的第一天,個人資訊保護是該部法律的立法重點。對於物流企業、平臺來說,資訊合規變得非常重要,而“保護客戶資訊保安”也成了公開宣告中的常用語。但企業根本上更重視的是資料資產,而不是資料安全,所以,此次爭端背後也佇立在阿里雲和騰訊雲兩個雲服務商的博弈。對於資料資源的爭奪,使得騰訊和阿里各自捲入,客觀上也說明如今兩者的強大。

對於普通消費者來說,物流快捷方便、個人資訊保安,這就足夠了。不過,在這一場你來我往,以“保護客戶資料安全”名義開撕的封殺戰中,客戶資訊是否真的得到保護了我們不得而知,但可以確定的是,電商和快遞行業的資料大戰僅僅才是一個開始。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zhezhai.com/zh-tw/cyzgz/dianzi/wlvvd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