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者齋 >

文藝 >播音主持 >

電視綜藝節目主持人語言不規範現象

電視綜藝節目主持人語言不規範現象

電視綜藝節目主持人是整個節目的駕馭者,是節目現場的組織者,他的一言一行都影響着觀眾以及節目的整體播出效果。我們應該清楚的認識到當前電視綜藝節目主持人語言規範的實際情況,能促使電視綜藝節目從業人員真正的負擔起自己應該承擔的教育責任。目前從受眾對象上來看,電視綜藝節目的受眾大多都是青少年或青年人羣,不規範的現象會給他們帶來壞的習慣。為了不讓他們盲目的模仿,電視綜藝節目主持人要從自身做起,為受眾做正確的導向。

電視綜藝節目主持人語言不規範現象

  一、電視綜藝節目主持人語言不規範的現象

電視綜藝節目在不斷髮展的同時擁有越來越多的受眾,作為主持人必須要起到表率的作用。否則會使這些受眾在很多方面盲目的效仿,尤其是語言。所以,對電視綜藝節目主持人的要求必須提高。目前存在的不規範現象首先表現為語法混亂,語音混亂。非正式的語言在當今的電視綜藝節目中也比比皆是,電視綜藝主持人作為節目的駕馭者,更應該帶頭規範漢語言詞彙,不要認為不規範的語言是一種新潮而去刻意的模仿,影響電視節目受眾的可接受程度。另外大部分省級、縣級的綜藝節目都有着各自本土化的特色,在當今這種電視綜藝節目競爭越來越激烈的情況下,這些節目不得不利用自身的親和力和本土化的優勢去讓本地域的受眾接受,因而出現了字音、語音的不規範現象。其次, 現在很多的電視綜藝節目中,電視節目主持人都會用一些英語單詞來作為他們主持播音時的詞語,以此來追求洋氣。國家對播音員、主持人的語言都有明確的規定:電視台主持人播音時,基本用語必須以普通話為準,有需要用其他語言播音的必須要經過國務院的廣播電視部門批准。語言體現了一個民族的重要凝聚力,目前這種夾雜英語的播音現象不僅有損我們民族語言的純潔,還會破壞語言的規範。再次,男女用聲不規範是指主持人在主持電視綜藝節目過程中,男主持人模仿女主持人説話或者女主持人模仿男主持人説話。有些節目中,主持人為了使現場熱鬧起來,故意學異性的腔調。首先,在換聲音的同時會使原本正確的讀音變成錯誤的,會使語言變得不規範。其次,男聲女用,女聲男用等現象會使青少年覺得很有意思,從而帶來一定的影響,這不僅不利於受眾學習,也為普通話的推廣起到了反作用。

  二、電視綜藝節目主持人語言不規範的原因

所謂規範化的語言,就是指主持人在主持節目時,必須嚴格按照規範的語言文字使用。我國語言規範的標準就是普通話,這也是主持人的工作語言。當今電視綜藝節目主持人語言不規範的原因是由很多方面造成的.,可以從三個方面具體總結。

  (一)迎合受眾的需求

這個時代的電視娛樂節目已經成了電視產業的巔峯,因此有人稱其為“廣泛娛樂化”的年代。受眾更傾向於幽默,貼近生活的節目,這就導致了很多綜藝節目都大徑相同的局面,一類綜藝節目收視率不錯就會有很多個雷同的綜藝節目出現,這就造成了電視綜藝節目同質化現象的產生。受眾的審美是一個前進的過程,沒有任何一個電視綜藝節目可以永久不變的保持下去。縱覽當今的電視綜藝節目,我們不難發現:同一時期的很多電視綜藝節目不管是在表現手段上還是在製作方法上都有極大的相似點,節目的內容幾乎完全一樣。這樣的程度下競爭的激烈可想而知,正是因為同類電視綜藝節目如此之多,想要獲得更高的收視率,就得把受眾視為上帝,這就使得他們不論從內容還是語言上都只是一味的迎合受眾,導致了電視綜藝節目以樂為樂的狀態。但是他們卻沒有想到並不是所有的受眾都在接受同一類型節目,受眾喜歡的只是一個新節目給人的一種新穎的感覺,而如果有很多個同類節目一起出現的時候,就會給受眾帶來審美疲勞。在如此激烈的競爭態勢下,各綜藝節目注重的只有收視率,卻忽略了語言是否規範這個問題,電視節目主持人言語的不規範行為會對那些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正在形成的青少年造成極其不良的後果。作為主持人,不能為了迎合受眾盲目地追隨不規範的言語,應該意識到自己的不足和身兼的責任,起到示範作用。

  (二)主持人自身的素質決定

主持人的傳播方式是有聲傳播,電視綜藝節目主持人隊伍也隨着電視綜藝節目的發展一天天的壯大起來。一個電視綜藝節目主持人想要用自己的實力來架起一個電視綜藝節目,極強的綜合素質是實現節目良好效果必不可缺的。如今,各類節目之間的競爭和觀眾對主持人的要求都在不斷的提高,基礎的素質再也滿足不了受眾的需求,我國電視綜藝節目主持人的素質正趨向文化內涵和創新能力相結合的方面。現在有一種很普遍的問題,很多電視綜藝節目的主持人都是一些影視演員、模特、歌手等,他們只是在各自的領域內有一定的成就,並沒有國家頒發的普通話等級書,卻一直活躍在各個電視綜藝節目。許多電視台為了吸引更多的觀眾,也樂於為他們提供舞台,難以想象一個連普通話都説不標準的演藝人士怎麼可能做一個合格的主持人。語言規範是一個主持人最基本的素質,當前我國電視綜藝節目主持人欠缺文化功底,對自我要求不嚴格,主持功課準備不足這些問題越來越多,甚至有好多主持人連常識性的問題都會出錯,這直接影響了電視綜藝節目的質量。主持人自身的素質就是一個不斷學習和積累過程,只有不斷地提高文化內涵,並且使之與主持人自身素質相結合,才能更加完整地彰顯他的主持魅力。

  (三)電視綜藝節目本身的性質決定

本身就具備了全面性和包容性的電視綜藝節目,相較與其他類型的節目,和觀眾互動是電視綜藝節目最鮮明的特色。經過各方面的發展,我國的電視綜藝節目已進入了一個全新的時代,很多主持人為在觀眾面前表現自己,除了在外形上追求新的創意外,還會做出很多奇怪、誇張的舉止。例如以《快樂大本營》為代表的綜藝節目,觀眾看到的都是幾個主持人穿着時尚,粧扮怪異,隨着節目一起搞怪,有時更多是和嘉賓一起共同完成遊戲,主持人以詼諧、搞怪、幽默、使得觀眾捧腹大笑。這樣是達到了綜藝節目的效果,可過分的強調了娛樂功能,反而忽視了每個電視節目都應該具備的教育導向功能,主持人會覺得只要讓觀眾快樂而不用注意節目語言的規範也可以。

三、提高電視綜藝節目主持人語言規範的有效途徑

在電視綜藝節目發展越來越蓬勃的今天,觀眾對電視綜藝節目主持人的要求越來越多。在娛樂精神的指引下怎樣才是提高電視綜藝節目主持人語言規範的有效途徑。

  (一)提升自身的文化素養,規範專業用語

電視節目在不斷的發展,主持人也在不斷的進步,主持人只有不斷的提高自身的素養才能跟得上時代的步伐。而良好的語能力更能表現一個主持人素養,主持人的語言代表着一個節目能否成功。電視綜藝節目主持人的主持詞大多都是即興發揮,不僅得通俗易懂,又得機智得體,説出的話既得幽默,又得不失品味。這就要求主持人有深厚的文化基礎和豐富的經驗,面對一些敏感的問題要提出新穎的觀點,這樣才能使節目更加有品位,有深度。所以主持人應該加強自身的文化素養,注意規範專業用語,方能提高節目的播出效果。

  (二)接受羣眾監督,嚴格制止不文明用語

電視節目主持人的語言是面對廣大受眾的,所以主持人使用不規範用語會直接對廣大受眾產生不良的影響。接受羣眾監督對於嚴格禁止不文明用語這樣的問題可謂是一舉兩得,因羣眾對電視節目主持人語言的敏感度很高,會輕易的發現主持人在言語使用方面所存在的問題,這樣主持人不僅可以提高自身的水平和修養,還會注意自己身上的責任,起好帶頭作用;而羣眾也會在監督過程中學到知識,更加註意自己的用語規範,隨時改正並學習。因此,發揮羣眾的力量,接受受眾對主持人的語言規範方面存在的問題進行的監督才能最終的實現電視綜藝節目主持人語言的規範性。

  (三)不盲目的效仿其他節目

現在很多電視綜藝節目主持人都爭相模仿一些外來的語言,這不僅使自己原有的風格慢慢退化,同時也得不到人家的主持精髓。電視綜藝節目需要主持人有自己獨特的風格去吸引受眾,這需要主持人自身的努力,努力把自己的風格加入到節目中,運用自身的條件去征服觀眾。盲目的模仿其他節目主持人只會落得兩頭空。

  (四)實施獎罰制度,嚴禁不規範用語

當前,面對電視綜藝節目主持人自身素養的匱乏這種局面,用實行獎罰制度來嚴禁不規範用語會是一種很好的激勵方式。獎罰可以更加激發主持人的潛力,糾正其過失,提高其能力和素質。這對於減少播音員的差錯,提高電視綜藝節目主持人的服務意識和責任感會起到很好的作用。當然不管是什麼樣的獎罰制度都必須注意物質方面的獎勵和精神方面的獎勵的相結合。電視節目主持人如果想得到實際的利益也會不斷的學習的積累,這樣便會提高電視主持人自身的各種素質和對工作的熱忱度,激勵和促進電視節目主持人。不僅如此,還要注意獎罰制度相結合,不能單一的只獎不罰,這會使鼓勵的效率大打折扣;也不能只罰不獎,這會使懲戒的作用大大消弱,都達不到嚴禁不規範用語的效果。

隨着物質方面的提高,精神方面也在向多元化的方向發展,加上近幾年綜藝節目的發展,娛樂更成為了人們生活中的重要部分,而綜藝節目就成了各個電視台吸引觀眾的法寶。為了博取更高的收視率,他們都在竭盡所能的迎合受眾的喜好,從而使得不規範的現象越來越多。由於造成不規範現象的原因很多,所以需要全社會共同努力,只有使用規範的語言,節目帶給受眾的示範作用才能更好。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zhezhai.com/zh-mo/wenyi/boyin/r2lej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