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者齋 >

體育 >太極拳 >

太極拳呼吸與技擊

太極拳呼吸與技擊

本文所説的呼吸與技擊的關係,是拋開了太極拳四平八穩似的呼吸,呼吸的勻稱關係了動作的勻稱,這在太極拳練習放鬆習柔很有幫助,但是我們就這樣簡單認為這就是太極拳的呼吸,那麼你將進入一個誤區:

太極拳呼吸與技擊

以為慢吞吞的就是太極拳,事實上太極拳的威力在於慢而後快,慢只是表面,是訓練,快才是根本,要快就得呼吸配合上,當你連續進攻的時候,你根本無法做到守則似的勻稱,而是要提一口氣,進行無氧的進攻,因為無氧進攻,那麼我們體力消耗是非常大的喘氣是很正常的,那種對太極拳“出一身汗,但不喘氣的觀點”在現實搏鬥中是根本站不住腳的,持這種觀點的人要麼對太極拳的真正搏鬥技術不懂,要麼就是一種誤導,後者的罪過比前者更大,請記住在這裏我們主要説的是呼吸與技擊的關係,這是拳學與健身無關。

我們拋開那些嚇人的術語,用淺顯的文字闡述呼吸與技擊的關係,這樣讓太極技擊愛好者能夠看得懂,也希望同諸位愛好者交流,達到共同進步。

武術中有內練一口氣,這是什麼氣?有人説是丹田之氣,丹田之氣是從那裏來?道家認為是人的先天之氣,那麼既然有先天之氣那麼我們還要呼吸乾什麼? 其實,丹田之氣氣源還是從外界而來,通過持之以恆的練習,擴大肺活量,通過加強加深肚子的一起一伏的深度,再通過腰勁下塌,姿勢上的正確,氣自然下沉,這就是氣沉丹田,因為氣要吸的滿,丹田之氣才充足,拳論上説:氣足則力足。我們仔細體會我們搬抬重物的時候,往往是先吸一口氣,以加強力量。

吸一口氣如果馬上吐出,那麼我們想要達到的力量效果就會很差。因此必須把氣蓄住,蓄住就是隱忍不發,然後看準時機吐氣發力,因此這個過程就是:吸—留—發。當然在你一口練習打擊的時候,你必須做好無呼吸的練習動作,最後吐氣,一個回合也就完成了。因此,無氧呼吸才是技擊的靈魂,也是耐力好壞的一個標誌,我們在平時練習的時候根本沒有無氧練習的這一課,我們天真的認為一招制敵,等到真正運用的時候才知道所學的一切都不管用了,當然你如果要想連續攻擊的話,你就要讓氣留在你身體裏的時間更久一些,然後在練習攻擊後吐出,準備下一個回合。我們慢吐吐的練拳,一味提倡有氧運動,有氧運動可以健身,對技擊是沒有效果可言,無氧運動才是擊打的根本,我們往往陶醉於前輩的傳説之中,在現代科學發展的今天,應當去掉神祕化,我們講陰陽,講哲學,實際上前輩許多拳家高手,是目不識丁的,因此,陰陽誤人。

太極大道應當是由技入道,而不是由道入技,這才是現代拳家的真正悲哀。

  如何利用呼吸法打通小週天

在中國古代,如果哪位武學大師要想武功“更上一層樓”,就要打通人體最重要的前後生命線:前方的任脈,後方的督脈。能把在人體最重要的任督二脈打通,就相當於為人體接通了“精氣神”的輸入管道。

事實上,這是歷代名醫所公認的養生要法。

前方的任脈,其實非常好分辨,前胸重要的穴位有兩個,一個是肚臍(專業術語叫做“神闕穴”),一個是兩乳中間的穴位,叫做“膻中穴”。把人體前胸的這兩大要穴用一條線連起來,就是“任脈”。非常好記憶吧。而且,在這條經絡上,還有一個大家都熟悉的養生要穴丹田(肚臍之下3寸,專業術語叫做“關元”)。

知道了任脈,就非常容易記住另一條生命線 督脈。任脈在前胸,那麼,在後背和任脈對應的那條經絡,就是督脈。

有人會問:説任脈、督脈是人體的前後“生命線”,是不是太誇張了,真有那麼大的威力嗎?

當然,在養生的具體方法上,如果一個人能夠用真氣打通前後的任督二脈,那麼,就被稱之為“打通周天”,也就是説,通過養生習練,讓人體的真氣像泉水一樣沿着任督二脈所構成的圓環流動,如此一來,“真氣從之,病安從入?”

為什麼任督二脈有如此重要的養生功能呢?這要從被稱為“中國近代醫學第一人”的中醫大家張錫純説起,因為他可以讓大家單用《黃帝內經》中“四氣調神論”,就能夠進行任脈、督脈的養生保健,效果甚至比藥物還要好!

不信,就請看張錫純在其著作《醫學衷中參西錄》中講述的3個醫案故事:

有人因事北上,在路上偶感風寒。忽然想起張錫純先生在其醫著中提到的`“煉氣治病法”,於是在車中嘗試“呼降吸升”,車走了大約30里路,就覺得心爽體舒,感冒頓時化解得無影無蹤。

有個患者得了屢治無效的嚴重泄瀉病,自己懷疑無藥可醫。後來,張錫純教給這位患者“呼降吸升”的練氣治病法,僅僅試了四五天,就覺得原來冰冷的小腹部變得温暖起來,再堅持一段時間,屢治無效的頑症終於痊癒了。

還有位患者得了一種重病,發病的時候喘得厲害,不能坐也不能躺着,吃遍很多藥物也都沒有用。後來,張錫純就告訴他“呼降吸升”的練氣治病法。一年後,就覺得丹田常暖,熱力充滿周身,困擾多年的疾病霍然而愈。這位患者感慨道:“醫林之祕乎,抑天地之精乎!非明造化之機者,孰能與乎斯?慎之,祕之,非人勿傳!”

  呼降吸升法

這種勝似藥物的養生法,其實非常簡單,也就是醫案中提到的“呼降吸升”:

呼吸的時候,只要讓“呼氣”和“吸氣”分別對應着“任脈”和“督脈”就可以了。

(1)“呼氣”的時候,讓氣息沿着前胸任脈的方向,從上(兩乳間的“膻中”位置)降到下(肚臍也就是神闕位置),再降到丹田位置;

(2)然後,吸氣的時候,讓氣息沿着後背督脈的方向,從下向上,直到頭頂。

也就是説,讓呼吸的氣息沿着任脈、督脈所構成的一個圓環進行流動,就可以了。

張錫純曾這樣描述其神奇的效果:“蓋通督脈可愈身後之病;通任脈可愈身前之病;督任皆通,元氣流行,精神健旺,至此可以長生矣。”

唯一要注意的是“呼降吸升”這個要點。這樣,不通過點按任脈、督脈的穴位,也能夠讓呼吸的氣息在任督二脈內循環流動,反覆循環,化為真氣。雖不點按穴位,而百穴氣血自然暢通,正如《黃帝內經》所言:“真氣從之,病安從入?”

有人會問,“呼吸降升法”是不是隻養“精氣神”中的氣,而不養精和神呢?其實,精、氣、神三位一體,相互依存,一榮俱榮,一損俱損。正如中醫名著《類證治裁》中所説:“精化氣,氣化神。故精者身之本,氣者神之主,形者神之宅也。”經過百年傳承的養生良法,都能對人體“精氣神”全面補養,而非偏於一隅。

張錫純本人因悟到《內經》的真髓,專心習練這種養生功法,結果原本40多歲就開始感覺逐漸衰弱的身體,在練習了這種真氣治病法之後,直到70多歲,精力體力也絲毫不減。張錫純在其73歲時寫了一篇《論醫士當用靜坐之功以悟哲學》的文章,專門針對廣大中醫同行,倡導用靜坐之功,“呼降吸升”之法,達到“聰明頓開,哲學會悟”、“用藥調方,隨手奏效”的效果。而我用這種方法更是幫助很多久病不愈的患者,讓他們恢復精氣神,走上健康路。

《道德經》上説:聖明的人之所以不病(沒有毛病),是因為他能認識到自己的缺點,並立刻用行動來改變自己的缺陷了,所以,就不生百病。而對於我們普通人的身體健康來説,更要隨時意識到身體的缺陷和病症,立刻用最好的養生方法(比如:呼吸降升法)來修復自己的健康,這樣,也能最終做到“不病”啊。

標籤: 技擊 太極拳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zhezhai.com/zh-mo/ty/taijiquan/2x0jj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