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者齋 >

範文 >職場 >

有關從人力資源角度淺析台灣的高等教育的論文

有關從人力資源角度淺析台灣的高等教育的論文

  摘要:本文從人力資源角度,對台灣高等教育的特點分別從學校定位角度、課程設置角度、教師素質角度三方面進行分析,並以這三方面為基礎,總結了台灣高等教育對我們的啟示,以期對我國高等教育的發展提供一些借鑑。

有關從人力資源角度淺析台灣的高等教育的論文

  關鍵詞:人力資源;台灣;高等教育

2016年筆者非常有幸作為南京理工大學紫金學院的專職教師到台灣佛光大學訪學。在台灣訪學期間,筆者深入的瞭解了佛光大學的學生管理制度、教師管理制度和課程管理制度等,同時,也利用各種渠道接觸到輔仁大學、東海大學、淡江大學、國立宜蘭大學等高校,對台灣的高等教育管理有一定的瞭解,現將筆者感觸較深的幾點,從人力資源角度進行分析。

  1 台灣高等教育特點分析

1.1 從學校定位角度分析

台灣各大高校定位清晰,各個學校規劃清晰,都有自己的特色,這與台灣清晰的高等教育體系劃分有着密切的關係。台灣高校大體分為兩大系統:一是普通高等教育系列;一是應用型教育系列;應用型教育系列又包含了各專科學院、技術學院、科技大學。這兩個系列都並行兩種性質的大學,即公立大學和私立大學,而私立大學在台灣的高等教育中有着不容忽視的作用,其數量更是公立高校的數倍。以筆者所在佛光大學為例,它是星雲大師創立的高校之一,無論從名字還是學校文化都充滿了佛學的力量,學校文化在佛學的感召下,倡導“三好精神”,即説好話,做好事,存好心。整個校園充滿了積德行善的氛圍。這在某種程度上也成為吸引學生的亮點和特色。

1.2 從課程設置角度分析

台灣高校課程的設置充分體現了人力資源以人為本的理念,從學校的現有資源出發,從學校學生的需求出發,充分考慮了學校強勢學科與當地產業發展的結合,也充分考慮了學生髮展多樣化的要求,課程設置多種多樣。以筆者所在佛光大學為例:佛光大學很多課程的開設都緊密聯繫台灣當地的經濟特色,依據學校實際以及區域環境的特性,從願景、目標、策略、行動方案等方面認真規劃,努力構建獨特優異的教育環境,創造出自身的學校特色及特色課程。這對學生來講提供了很好的實踐機會,同時,也讓學生有更多的驗證想法的機會。比如《台灣原住民社會與文化》課程,廖英傑老師適當的針對台灣當地原住民進行分析,並做知識的適當拓展,給學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民宿管理與實務》課程的陳志賢老師,針對台灣各地特色民宿進行分析並結合課程理論佈置作業,讓學生體會到台灣民俗的經營,到各地去參訪民宿,開拓了學生的視野。經濟應用系制定的V2.0發展計劃裏提到了“3內”“2外”的策略。所謂“3內”所指的是“專業學程改造加值”、“實務學程擴充落實”與“在地連接耕耘服務”。從這3項內容可以看出,學校學系在規劃課程的時候也非常重視與當地的實際進行聯繫。同時,學校設置多種課程吸引學生,拓展學生能力,讓我印象深刻的是《糕點課》,佛光大學有專門的糕點廚房,老師會現場示範,同學們聽的也很認真。課程的結課方式為規定時間內做出要求的'糕點即可。很多同學對這種課程熱情極高。這樣的課程管理,對於培養學生各方面能力的發展有很好的作用。

1.3 從教師素質角度分析

人力資源是第一資源,台灣高等教育充分意識到了這一點,為了給在台接受教育的學生創造更優的教育環境,各大高校在教師的選拔及考核上相當嚴格。據瞭解,台灣各高校教師留學比例甚高,有的高校教師留學比例甚至達到90%以上,很多教師都是在國際知名學府拿到博士學位後才到校工作的,這些有着國際背景的教師,一方面會帶來國際視野,另外一方面也對學生外語提升有潛移默化的影響。這很好的保證了台灣高校教師的基本水平;同時,台灣各大高校對教師的進修及對外交流普遍持有積極肯定的態度,鼓勵教師走出去,不斷的提升和充實自身。

台灣高校的專任教師主要包含教授、副教授、助理教授、講師及研究人員等級別,台灣各高校對教師的要求相對較高,我所在佛光大學的經濟應用系所有教師均為助理教授及以上職稱。對於教師的考核,很多學校採用了360度績效考評的方式:採用教師自評、上級考評、同事考評、小組考評、學生考評、校外人士考評、校友考評、非相關人士考評等全方位的考評。這種考評方式對於全面的瞭解教師的綜合水平有一定的借鑑作用。

  2 台灣高等教育對我們的啟示

2.1 明確學校定位,特色辦學

在台灣期間,筆者走訪了多所大學,感觸深刻:不同的大學所傳遞的信息和氛圍有明顯的不同。近年來,我們很多學校為了追求學校的“綜合”,不停的合併學校,擴充校園面積,硬件上有了明顯的提升,綜合了之後的學校門類齊全,但很多學校在“綜合”的過程中漸漸的失去了自己的特色。近年來,隨着大學聯考畢業生數量下降,學校之間的招生競爭也日益激烈,因此,各高校需有危機意識,在綜合化發展的同時,必須注意塑造學校特色,明確學校的發展方向及未來規劃。台灣高等教育在這方面給了我們很好的啟發,非常值得學習。很多學校都突出發展自己的特色,各高校都重視特色上的創新,並且注意與當地企業的聯繫,明確國際化、企業化理念,開拓學校的辦學視野,為打造邁向國際的專業人才做好鋪墊。

2.2 豐富課程內容,密切聯繫實地

台灣各高校都有一些校企合作的項目和課程,在這些課程的學習過程中,學生一方面瞭解了相關理論,同時,學生也有機會將學到的理論進行實踐,深刻的體會和理解相關知識。在多年的教學工作中,筆者遺憾的發現,很多專業的很多課程設計趨同,並且實用性不強,很多學生在學習了以後表示沒有印象或者到實際中無法操作,企業在接收畢業生的時候,也時常感慨剛畢業的學生要到公司進行繼續教育才能正常工作,這都暴露了我們教育的弱點。因此,通過豐富課程內容,把學生吸引到課堂上來,幫助學生髮現自己的潛質,通過興趣來進行更好的引導;同時,密切聯繫當地企業,為學生提供實地的實踐機會,將學到的知識在實踐中檢驗和鞏固,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為培養應用型人才打好基礎。通過密切校企合作,教師可以在教學中更加明確上課的重點和方向,學生也可以在實踐中更好的發現自己的不足,在學習中有的放矢。

2.3 搭建教師培訓平台,完善教師交流通道

教師對於整個教學品質的提升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上文對於台灣各高校教師受教育背景及職稱的描述,讓我們看到了台灣各高校對於教師素質的重視,也對我們有很好的借鑑作用。一方面,我們要為教師素質的提升提供良好的平台,通過學校渠道多為老師提供出去進修的機會,不斷的開拓教師的視野;同時,在校內建立各種教育信息資源共享平台,有效運用各種教師和教學資源,使教育培訓成為隨時隨地可以實現的事情;另一方面,實現培訓方式多樣化,充分利用網絡資源、校際合作資源、校企合作資源及各種專項培訓,使教師在不同的培訓方式中,體會不同的進步,從而全方位多角度對教師進行提升。

  參考文獻:

[1]李隆盛.教師評鑑[M].台中: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3.6-8.

[2]吳建隆.大學教師評鑑是輔導教師的妙藥,還是影響教學品質的絆腳石[J].台灣教育評論月刊,2013(12).

[3]林瑞昌.以專業社羣概念內涵為核心的教師專業發展策略[J].熱情卓越新典範,2006:67-76.

作者簡介:

劉揚(1982-),女,漢族,就職於南京理工大學紫金學院經濟管理學院講師,中級職稱,碩士學歷,主要研究方向為人力資源。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zhezhai.com/zh-mo/fw/zc/3x32e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