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者齋 >

範文 >校園 >

一年級數學教學工作計劃(通用18篇)

一年級數學教學工作計劃(通用18篇)

光陰如水,教學工作者們又將迎來新的教學目標,寫好教學計劃才不會讓我們努力的時候迷失方向哦。如何把教學計劃寫出新花樣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一年級數學教學工作計劃,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年級數學教學工作計劃(通用18篇)

一年級數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1

一、班級情況分析:

一(8)班現有學生64人, 學生在經過了一個學期的數學學習後,具有一定的觀察、比較和有序思考的能力;積累了一些較淺顯的生活經驗,具有一定的交流合作意識和較好的學習習慣。大部分學生在基本知識、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經達到學習的目標,對學習數學有着一定的興趣,樂於參加學習活動中去。特別是一些動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學習內容都比較感興趣。雖然在上學期期末測試中孩子的成績都不錯,但是成績不能代表他學習數學的所有情況,只有課堂和數學學習的活動中,才能充分的體現一個孩子學習的真實狀況。因此,本學期要關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經基本形成的興趣再接再厲的保持,提高積極性,抓好基礎知識,引導學生思維的樂趣、獲得成功的體驗。

二、教材分析 :

本學期教材內容包括下面一些內容:認識圖形(二)、20 以內 退位減法、分類與整理、100 以內數的認識、擺一擺,想一想、認識人民幣、100 以內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一)、找規律。教材以學生已有的經驗為基礎設計活動內容和學習素材,注重學生對知識的體驗,獲得對知識的理解;內容的展開儘量體現知識的形成過程;數與計算的教學重視發展學生的數感,體現算法多樣化;提供關於物體空間關係的更豐富的內容和素材,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注意培養學生初步的應用意識和用數學解決問題的能力。教材的風格和特色更加鮮明,將數學學科體系的嚴謹性和學生自主學習的開放性有機結合,更好地促進教育教學活動,初步培養學生嚴謹求實又勇於探索創新的科學精神,更加符合實施素質教育的要求。

三、教學重難點:

1、認識100以內的數及加減法的計算,培養學生的數感,體會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2、使學生經歷和體驗學習的過程,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和統計 意識,學會有條理地表達自己的思想。

3、養成良好的觀察、書寫、思考、傾聽、提問等學習習慣。

四、教學目標 :

1、認識計數單位“一”和“十”,初步理解個位、十位上的數 表示的意義,能夠熟練掌握100以內數,會讀寫100以內數。掌握100以內數的組成、順序和大小,會用100以內的數表示日常生活中 的事物,並會進行簡單的估計和交流。

2、熟練計算 20 以內的退位減法。會計算100以內兩位數加,減 一位數和整十數,會用加、減法計算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3、直觀認識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和平行四邊形。

4、初步瞭解分類的方法,會進行簡單的分類,感受分類和數據整理的關係。

5、認識人民幣單位元、角、分。知道 1 元=10 角,1 角=10 分, 愛護人民幣。

6、經歷從生活中發現並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驗數學 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7、會探索給定圖形或數的排列中的簡單規律,初步形成發現和 欣賞數學美的意識。

8、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9、培養認真傾聽,書寫工整的良好習慣。

10、在綜合實踐活動中,體會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初步形成探索數學問題的興趣,初步感受數學思維方法。

五、教學措施:

1、結合具體情境,運用小棒、圖片等教(學)具進行直觀教學。

2、主動與每個學生交談,瞭解每個學生的情況。教學中,關注 學生參與學習活動的熱情,多鼓勵學生良好的行為,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

3、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逐步引導學生學會獨立思考,敢於提問,認真傾聽別人的意見,樂於表達自己的想法等內在的學習品質。

4、聯繫生活實際和兒童的生理、心理特點,通過學習喜聞樂見的遊戲、童話、故事、卡通等形式,創設活動情境。

5、鼓勵和尊重學生的獨立思考,引導學生進行討論和交流。

6、在實踐活動中給學生留下充分的時間與空間,在活動中學習數學知識。

7、根據本班學生的特點和實際情況,創造性地使用教材,設計教學過程。

一年級數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2

一、學情分析:

經過一個學期的教學,學生的情況老師已經基本瞭解,第一梯次的學生思維比較活躍,語言表達能力較強,動手能力也較強;第二梯次的學生學習也比較積極,思維也基本能夠跟上,需要老師及第一梯次學生的帶動;而第三梯次的學生學習比較被動,磨磨蹭蹭,聽講不認真,語言表達較差,動手能力也較差,需要老師及第一、二梯次學生的幫助。在這一學期中應繼續加強對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以及對第三梯次學生的轉化。

二、教材分析:

新教材第二冊共有10個單元:

第一單元:下雨了——認識鐘錶;

第二單元:豐收了——100以內數的認識;

第三單元:牧童――認識圖形;

第四單元:綠色行動——100以內數的加減法(一);

第五單元:小小存錢罐——人民幣的認識;

第六單元:大海邊——100以內數的加減法(二);

第七單元:看魔術——乘法的初步認識;

第八單元:阿福的新衣——釐米、米的認識;

第九單元:我換牙了——統計;

第十單元:兒童樂園——總複習,

另外還包括兩個數學廣場和兩個實踐活動。

在數與代數方面:本冊教材安排了:100以內數的認識、學看鐘表、100以內數的加減法(一)、100以內數的加減法(二)、人民幣的認識。

在空間與圖形方面:安排了:農夫與牧童――方位與圖形、阿福的新衣——釐米、米的認識。

實踐與綜合應用方面:安排了:趣味拼擺、我們身上的小尺子。

在統計與概率方面:安排了:我們的鞋碼——統計。

三、教學目標:

1、數與代數

(1)在實際情境中能正確地認、讀、寫100以內的數。並能認識計數單位“百”,知道100以內數的組成和順序,會比較100以內數的大小。

(2)結合具體情境,進一步體會加減法的含義,會計算100以內數的加減法。結合現實素材,初步學會估算。

(3)在現實情境中,能正確認識整時、半時、幾時剛過和快到幾時。

(4)在現實情境中,認識元、角、分,瞭解它們之間的關係,會進行簡單的計算。

2、空間與圖形

(1)通過具體的操作活動,能識別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邊形和圓。

(2)在實踐活動中,體會釐米、米的含義,知道1米=100釐米;能估計一些物體的長度,並會選擇合適的長度單位進行測量。

3、統計與概率

在統計活動中,學會初步簡單數據整理的方法,認識簡單的統計表和統計圖。

能完成簡單的統計表和條形統計圖,能根據數據提出並回答簡單的問題。

4、實踐與綜合應用

(1)加深對百以內數的認識與計算方法、圖形與統計等知識的理解。

(2)在實踐活動中,初步瞭解收集、整理數學信息的渠道與方法。

四、教材重難點:

重點:

1、學生通過學習,提高自身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注意擴充練習內容和形式,重視滲透性的練習。

2、加強練習,切實提高口算能力,鼓勵學生使用“我會算”、“我會看”、“我發現”等自信的信息。

難點:

1、用活情景圖,在充分體驗的基礎上學習知識。

2、注重實際操作,尊重學生個性化學習,真正體驗數學好玩,數學有用。

五、教學措施:

1、實現多維目標,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2、教學過程要體現活動性。

3、注意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

4、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使不同的學生在數學上有不同的發展。

5、教師應創造性地開發、利用課程資源。

六、教學進度安排:

第一單元:下雨了——2課時

第二單元:豐收了——6課時

第三單元:牧童——4課時

第四單元:綠色行動——12課時

第五單元:小小存錢罐——5課時

第六單元:大海邊——17課時

第七單元:乘法的初步認識

第八單元:阿福的新衣——-4課時

第九單元:我們的鞋碼——2課時

第十單元:兒童樂園——5課時

一年級數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3

一年級學生由於剛進校,因此活潑好動天真爛漫,大多數人思維活躍,學習數學的興趣較濃,有良好的學習習慣。也有少數同學能力差,注意力易分散,但是他們有強烈的求知慾,所以要有層次、有耐心的進行輔導,要使每個學生順利地完成本學期的學習任務。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方面:經歷從實際情境中抽象出數的過程,認識20以內的數,並學會讀寫;初步理解20以內數的組成,認識符號<、=、>的含義,會用符號或語言描述20以內加減法的估算。結合具體的情境,初步瞭解加法和減法的含義;經歷探索一位數加法和相應減法的口算方法,能熟練地口算一位數加一位數和相應的減法;初步學會20以內加減法的估算。認識鐘面及鐘面上的整時和大約幾時。結合具體的情境認識上、下、前、後、左、右,初步具有方位觀念。通過具體物體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認識這些形體相應的圖形,通過實踐活動體會這些形體的一些特徵,感受並會比較一些物體的長短、大小和輕重。認識象形統計圖和簡單統計表,通過實踐初步學會簡單的分類,經歷和體驗數據的收集和統計的過程,並完成相應的圖表。根據統計的數據回答簡單的問題,能和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

2、數學思想方面:初步學會從數學思維的角度觀察事物的方法,如數出物體的個數,比較事物的多少,比較簡單的長短、大小、輕重等。在數的概念形成過程中發展思維能力。如在認識20以內數時通過比較、排列發現這些數之間的聯繫,在學習“分與合”時發展學生的有序思考和分析、推理能力,在“認鐘錶”時進行比較、綜合和判斷等。能用“分”與“合”的思想進行初步的數學思考,能聯繫具體情境探索一位數加、減法,並經歷與同伴交流各自算法的過程,有條理地説明自己的算法;對估計的過程能作出自己的解釋。在探索簡單物體和圖形的形狀、大小和物體之間位置關係的過程中,發展空間觀念。感受簡單的收集、整理數據的過程,具有對簡單事物和簡單信息進行比較分類的意識,具有簡單的統計思想。

3、解決問題方面:在教師的指導下,從日常生活和現實情境中發現並提出簡單的數學問題,並能應用已有的知識、經驗和方法解決問題;能對簡單的幾何體進行簡單的分類,能聯繫情境描述一些物體的相對位置;能在教師的組織下收集有效信息並進行分類、整理,用簡單的統計方法表示問題解決的結果等。體驗與同桌合作解決問題的過程,能和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

4、情感與態度方面: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初步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對身邊與數學有關的某些事物產生好奇心,有學習數學的熱情,有主動參與數學活動的積極性。能在教師和同學的鼓勵、幫助下,克服在數學活動中遇到的某些困難,獲得成功的感受,逐步樹立學好數學的自信心。

二、教學重點與難點

1、會讀寫20以內的數

2、熟練地掌握10以內各數的組成,熟練地口算20以內的加減法。

3、理解20以內各數的組成,初步領會“個位”和“十位”的含義。

4、20以內的退位減法。

三、滲透教育

1、進行學習目的性教育和學習習慣的培養。

2、結合有關教學內容對學生進行愛祖國、愛集體、愛大自然的教育。

四、教學措施

1、教者要認真學習新課程標準,勇於創新。

2、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徵和認知規律,選用有效的教學方法,充分利用電教媒體。

3、不斷對學生進行學習目的教育,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4、對思維活躍、學習能力強的學生要拓寬知識面。

5、重視學困生的補課工作。

一年級數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4

一、基本情況

一年級有學生x人,其中男生x人,女生x人。一年級上學期的學生是在經過一年的學前教育後進入國小的,成為一名正式的國小生,當然也還處於啟蒙階段,學生在學前教育的基礎以及個人的接受能力還需要一段時間的接觸和了解,所以在數學教學中主要要從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入手,使學生對數學學習感興趣,這就是關鍵,再就是要培養學生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有了濃厚的數學學習興趣和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也就使學生邁向了數學學習成功的第一步。

二、教材分析

1、教學內容

一年級上學期數學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內容:數一數,比一比,10以內數的認識和加減法,認識圖形,分類,1120各數的認識,認識鐘錶,20以內的進位加法,用數學,數學實踐活動。

2、教學目標

①熟練地數出數量在20以內的物體的個數,會區分幾個和第幾個,掌握數的順序和大小,掌握10以內各數的組成,會讀、寫020各數。

②初步知道加、減法的含義和加、減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稱,初步知道加法和減法的關係,比較熟練地計算一位數的加法和10以內的減法。

③初步學會根據加、減法的含義和算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④認識符號=,會使用這些符號表示數的大小。

⑤直觀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

⑥初步瞭解分類的方法,會進行簡單的分類。

⑦初步認識鐘錶,會認識整時和半時。

⑧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⑨培養學生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⑩通過實踐活動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

3、教學重點

①掌握數的順序和大小及10以內各數的組成。

②知道加減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稱,加法和減法的關係。

③比較熟練地計算一位數的加法和10以內的減法。

④比較熟練地計算20以內的進位加法。

⑤初步學會根據加減法的含義和算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⑥會進行比一比,直觀認識簡單的幾何圖形,初步認識鐘錶。

4、教學難點

①熟練地計算一位數的加法和10以內的減法。

②比較熟練地計算20以內的進位加法。

③根據加減法的含義和算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④瞭解分類方法,進行簡單的分類。

⑤認識鐘錶。

5、教具準備

①實物(動物、水果等)圖畫卡片、數字卡片、符號(等號、大於號、小於號)、圖形卡片;

②口算練習卡片;

③20以內加法和10以內減法的計算圓盤;

④數的組成練習卡片;

⑤計數器;

⑥絨板;

⑦鐘面;

⑧方木塊;

⑨小棒;

⑩數位表。

三、教學措施

1、認真學習課程標準,刻苦鑽研教材內容,精心設計教學方法,認真上課批改作業,用教師的言行來影響學生,教育學生,使學生願學、樂學。

2、充分利用遠程教育資源和網絡等現代化教育資源,提高課堂教學的直觀性、形象性,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3、在課堂上多用兒童化的語言,多給學生微笑和鼓勵,努力做一名學生喜歡的老師,從而使學生親其師而信其道。

4、抓好單元檢測,把好單元教學關。

5、加大培優輔差的力度,對後進生給予更多的關心,做到課堂上多提問,課下多關心,作業做到面批面改,使他們進一步樹立起學習的信心,力爭做到數學學習起步階段不讓一個學生掉隊。

6、注重培養學生濃厚的數學學習興趣和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為學生學習數學奠定良好的基礎。

一年級數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5

一、學情分析

本學期我擔任一(x)班的數學教學工作。一(x)班有62人。由於剛剛跨入國小校門,年也紀小,課堂上很難坐住,喜歡在課堂上講話、做小動作等。相信經過我們大家地努力孩子們肯定會有很大進步的。

二、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一共分為七個單元:

1、10以內數的認識和加減法(一);

2、10以內數的認識和加減法(二);

3、分一分、認識物體;

4、11-20各數的認識;

5、20以內的進位加法;

6、20以內的退位減法;

7、總複習。

本冊教材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本冊教材主要是通過各種各樣的活動對學生進行數感及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口頭表達能力、學習習慣、合作與交流的能力等方面的培養,讓學生對數學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同時鼓勵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去學習自己有用的知識,對學生進行有效地思想品德教育,初步瞭解一定的學習方法、思考方式。

三、教學目標

1、熟練地數出數量在20以內的物體的個數,掌握數的順序和大小,掌握10以內各數的組成,會讀、寫0—20各數。

2、初步知道加、減法的含義和加減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初步知道加法和減法的關係,比較熟練地計算2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

3、初步學會根據加、減法的含義和算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4、認識符號“=”、“>”、“<”,會使用這些符號表示數的大小。

5、直觀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發展空間觀念。

6、初步瞭解分類的方法,會進行簡單的分類。

7、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8、通過實踐活動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

四、教學重、難點

本冊的教學重點是20以內的數的認識與計算。它們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廣泛的應用,是學生認數和計算的開始,是學習較大數的認識與計算的基礎,是學生適應終身學習必備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

難點是20以內的進位加法和20以內的退位減法,這是學生學習認數和計算的基礎,同時它又是多位數計算的基礎。因此,2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是國小數學中最基礎的內容,是學生終身學習與發展必備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必須讓學生切實掌握。

五、教學措施

1、從學生的年齡特點出發,多采取遊戲式的教學,引導學生樂於參與數學學習活動。

2、在課堂教學中,注意多一些有利於孩子理解的問題,而不是一味的求難、求廣。應該考慮學生實際的思維水平,多照顧中等生以及思維偏慢的學生。

3、佈置一些比較有趣的作業,比如動手的作業,少一些呆板的練習。

4、加強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聯繫,適當教給家長一些正確的指導孩子學習的方法。

一年級數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6

一、形勢分析

我班有32名學生。有24個男生,8個女生。剛入學的孩子活潑天真。大部分學生思維活躍,學習數學興趣濃厚,家庭教育和學習愛好良好。通過入學考試,全部達到入學要求。

雖然他們有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慾。但是,他們不知道怎麼學,學不會。有些學生學習能力差,注意力容易分散。因此,教師要耐心地給予不同層次的指導,教會學生如何學習,培養他們養成熱愛學習的習慣,讓每個學生都能順利完成這學期的學習任務。

二、目的要求

1、知識和技能:

體驗從實際情況中抽象數字的過程,知道20以內的數字,學會讀寫;理解20以內數字的構成,知道符號的含義,=,用符號或語言描述20以內加減的估計。結合具體情況,初步瞭解加減的含義;在探索了一位數加法和對應減法的口算方法後,我可以熟練地計算一位數加一位數和對應減法;20以內學會加減估計。知道鐘面,整點時間和鐘面上的大概時間。結合具體情況瞭解上、下、前、後、左、右,有初步的方位概念。通過具體物體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體、球體,認識這些物體對應的圖形,通過實際活動體驗這些物體的一些特徵,就能正確識別這些物體。感受並比較一些物體的長度、大小和重量。瞭解象形圖和簡單統計表,通過實踐學習簡單分類,體會和體驗數據採集和統計的過程,完成相應的圖表。根據統計數據回答簡單問題,能夠與同行交流。

2、數學思維:

初步學習從數學思維角度觀察事物的方法,比如數物體的數量,比較事物的數量,比較簡單的長度、大小、重量等。在形成數字概念的過程中發展思維能力,如在理解20以內的數字時,通過比較和排列找到數字之間的聯繫,在學習“分離和組合”時,發展學生有序的思維、分析和推理能力,在“識別鐘錶”時,進行比較、綜合和判斷。可以用“除法”和“組合”的思路進行初步的數學思考,結合具體情況探索一位數加減,體驗他們與同行交流算法的過程,正確、有條理地講解他們的算法;能夠説明估計的過程。在探索簡單物體和圖形的形狀和大小以及物體之間的位置關係的過程中,空間的概念得到了發展。感受收集整理數據的簡單過程,有對簡單事物和簡單信息進行比較分類的意識,有簡單的統計思維。

3、問題解決:

在老師的指導下,從日常生活和現實情況中發現並提出簡單的數學問題,能夠應用已有的知識、經驗和方法解決問題;簡單的幾何可以簡單分類,一些物體的相對位置可以聯繫情況來描述;在老師的組織下,我們可以收集有效的信息,分類整理,用簡單的統計方法表達問題解決的結果。體驗和同桌一起解決問題的過程,能夠和同齡人交流想法。

4、情緒和態度:

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我感受到了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關係,對一些與ma有關的東西產生了好奇心。

三、興趣和良好習慣

數學學習的興趣對於數學學習非常重要。因此注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利用教材所提供的素材,組織學生開展多種多樣的學習活動。教學時,首先關注學生參與學習活動的熱情,學生回答得對與錯或語言是否完整,老師延緩評價,要多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注意傾聽學生的發言,特別注意的是不宜用統一的、程式化的語言來訓練學生,允許學生用自己的語言表達想法。讓每個學生首先喜歡上課、喜歡教師,進而喜歡學數學。

1、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不能簡單地理解為只是要求學生上課坐好、舉手發言等外在的形式,更重要的是要逐步引導學生學會獨立思考、敢於提問、認真傾聽他人的意見、樂於表達自己的想法等內在品質。

2、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學習數學。教學中,充分利用學生的生活經驗,設計生動有趣、直觀形象的數學活動,如運用講故事、做遊戲、直觀演示、模擬表演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理解和認識數學知識,鼓勵每一位學生動手、動口、動腦,參與數學的學習過程。例如,在實踐活動“小小運動會”的教學中,老師可以將教材中的內容設計成一個童話故事,在講故事的進程中自然引入需要討論的問題;也可以引導學生自己扮演不同的角色,進行模擬表演;還可以結合學校的運動會,鼓勵學生從中發現數學問題,並嘗試解答。

3、引導學生自己思考,並與同伴進行合作交流。獨立思考、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教學中,老師要鼓勵學生在具體活動中進行思考,鼓勵學生髮表自己的意見,並與同伴進行交流。在思考與交流的過程中,老師應提供適當的幫助和指導,善於選擇學生中有價值的問題或意見,引導學生開展討論,以尋找問題的答案。老師可以有意識地培養學生與人交流的願望和習慣,使學生逐步學會運用適當的方式描述自己的想法,學會注意傾聽他人的意見。

四、培養學生初步的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材特別注重培養學生提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設立了“問題銀行”等欄目,鼓勵學生提出問題,即使有的問題當時不能解決,可以放在“問題銀行”以後解決。教學中,教師應該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隨時引導學生把所學的數學知識應用到生活中去,解決身邊的數學問題,並嘗試從日常生活中發現數學問題,瞭解數學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體會學習數學的重要性。

五、創造性地使用教材

教材只是提供了學生數學活動的基本線索。教學中,教師要根據本班同學的特點和實際情況,創造性地使用教材,設計教學過程。教師還應適時記錄下自己的教學設計和教學反思,以不斷改進自己的教學觀念與教學方法。

一年級數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7

一、指導思想:

以《數學課程標準(實驗稿)》為依據,結合本班學生及數學學習的具體情況。通過複習,提高學生的實際數學能力,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行為習慣,激發興趣,感受數學的魅力。

二、複習目標:

1.經歷對知識回顧與整理的過程,使學生在頭腦中形成比較完整的知識結構,逐步養成回顧與反思的習慣。

2.促進學生的認知策略和發展,提高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3.通過形式多樣化的複習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在生動有趣的複習活動中經歷、體驗、感受數學學習的樂趣。

4.有針對性的輔導,幫助學生樹立數學學習信心,使每個學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進一步發展。

5.體會數學與自然及人類社會的密切聯繫,感受數學的應用價值,能克服在數學活動中遇到的某些困難,獲得成功的體驗,增強學習數學的信心。

三、複習的重、難點:

複習重點:主要放在數與數的運算這一塊內容中的100以內數的認識和加減法計算及應用,人民幣的認識。複習難點:100以內數的加減法筆算(進位加、退位減),人民幣的簡單計算,解決問題,鐘錶的認識(辨別大約幾時)。

四、學情分析:

我任教兩個班的數學,各有64名學生,這兩個班有很多相似之處,他們天真、活潑、好動;大部分學生思維活躍,學習興趣濃厚,計算能力薄弱。但他們也存在一定的差異:

一(1)班:學生差距大,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學習習慣有待加強,平時上課,能認真聽講的學生約佔全班人數的百分之六十,其他學生的注意力只能持續5分鐘左右,但他們的交作業習慣較好,可每次都會有20個左右的小朋友做錯題。

一(2)班:達到優秀的有39人,中等生有15人,差生:7人,學困生:3人;大部分學生都能掌握每節課所要學習的知識與技能,接受能力強,上課喜歡集體回答問題,學困生較少,但交作業的情況不太好,現在還有幾個學生會忘記交作業。

五、複習措施:

1.首先組織學生回顧與反思自己的學習過程和收穫。複習前,充分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弄清學生對哪些知識掌握的比較好,哪些知識還存在問題,存在什麼問題,從而有計劃、有針對性地開展複習活動,以增強複習的實效性。

2.充分考慮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結合學生也有知識和生活經驗,把握好知識的重、難點,以及知識間的內在聯繫,設計富有情趣的數學活動,學習、理解數學知識。使學生在原來的基礎上有所提高。

3.複習加減法計算時,(每天5分鐘)可以採用遊戲、競賽等多種形式組織學生練習,以激發學生練習的興趣,提高計算的正確率和熟練程度,促進計算技能的形成。

4.收集單元測試卷、練習冊、作業中容易出錯的題,做重點的滲透複習;設計專題活動,滲透各項數學知識。專題活動的設計可以使複習的內容綜合化,給學生比較全面地運用所學知識的機會。

5.根據平時教學瞭解的情況,結合複習有關的知識點做好有困難學生的輔導工作。

6.時刻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態,多做家訪,與家長密切配合,共同督促學生學習。

一年級數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8

一、指導思想:

本學期我一年級數學組教師將以《江蘇省中國小管理規範》和《溧水縣普通教育辦學水平評估方案》為工作標準,以學校工作計劃為依據,構建“精誠”為核心價值的課程文化,實踐“精誠管理”造就“快樂教育”氛圍,貫徹執行規範、追求效益、崇尚創新的工作態度和精神,加強學習,加強教學研究和教學管理,整體提高教學質量和水平,團結互助、互幫互學,繼續以新課程理念為先導,立足課堂教學,以“三十五分鐘課堂的研究”為活動主題,組織本組教師進一步學習數學課程標準(2011版)理念,認真紮實地開展好本學期的教學、教研工作,在求實、高效上下功夫,從而有效提升我組數學教師的課程理解力和課程實施力,促進一年級學生數學素養的提升。

二、主要工作

1、以“三十五分鐘課堂”為主題開展教研活動。

2、“三十五分鐘課堂”教學競賽。

三、具體工作和措施

(一)組織加強理論學習

1、認真學習數學課程標準(2011版),以及各類理論書籍、經驗論文。

2、集體研讀教材,細讀例題編排、練習編排的特點,正確全面地把握教材編寫的意圖。

3、組內教師須積極參與學校組織的各種不同形式的專題講座,全程參與教學研討,必要時作主題發言。平時研討活動中全組教師也可就常規管理中的教師與學生在教學、學習等方面存在的問題進行交流、探討。

(二)落實教研組常規管理

1、提高教師備課的實效性。

OA電子備課系統在個人主備、團隊備課的前提下,形成個性化的設計方案,從“他組織”走向“自組織”,使備課過程成為課程創新與開發的過程。教學之後,要及時寫好教後反思或教後記。

2、設計科學有效的練習,合理設置作業。

合理使用《補充練習》,有針對性的選擇一些題目進行練習,對於有一定思維含量能有效拓寬學生思維寬度和深度的一些題目必須要做,對於一些重複設計的機械操練題,教師可視本班實際情況選擇不做或少做。教師也可以根據課堂教學的需要,自行設計一些具有實踐性、綜合性、靈活性、開放性的綜合練習,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

3、緊抓教學質量不放鬆。

本學期,我們要繼續狠抓平行班的教學質量,為確保教學質量的提升,採取如下措施:

⑴平時做好培優補差工作。教師要對班級內的學困生進行情況分析,有的放矢地做好補差工作,並做好追蹤記錄。

⑵重視平時單元評研的實效。本學期開始嘗試開展“評研”活動,提高學生參與意識,注重評研的有效性,每次利用單元機動課進行評研,教師要根據評研情況認真審視自己的教學質量,不斷調整改進教學,及時做好漏補缺工作以提高教學質量。

(三)開展學科活動,營造校園數學文化氣息。

解決問題是國小生的一項必備的數學能力,在日常教學中我們深切體會到: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要從低年級抓起。本學期的數學學習中有大量解決問題的內容,因此本教研組的教研活動更應緊緊圍繞“三十五分鐘課堂的研究”為主題來展開,平時加強日常訓練,學期中認真組織全體學生參與“解決問題能力競賽”。

(四)積極開展教研組課題研究

本學期本教研組的專題教研活動是《國小低年級解決“實際問題”教學的實踐與探索》。為了保證這個課題深入有效地開展,要求組內教師做到以下幾點:

1、以各種方式展開理論學習,提升理性認識。

圍繞研究主題,每位教師在學期內學習相關理論文章,並做好理論學習摘記。教師們還可利用課餘時間查找並學習相關的資料,在小組教研活動中進行交流和研討,骨幹教師的研究課題可與本課題結合起來,共同推動課題研究的進展。

2、進一步開展實踐研究,探索有效實施的策略

各位教師不論是備課、説課、評課等活動都可圍繞專題展開。通過課例研究,對自己的教學行為及教學結果進行反思,不斷研究和解決教學問題,提高教育教學能力。

3、開展《基於“核心問題”的國小數學課堂教學改革的實踐研究》。通過《基於“核心問題”的國小數學課堂教學改革的實踐研究》,縮小教師教學水平之間的差距,提高國小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促進學校名師隊伍的建設和學校教學質量的提升。

4、發揮組內骨幹教師的傳幫帶的作用,挖掘本組優秀教師,為組內青年教師搭建發展平台。

四、具體工作安排:

二月份:

1、制定本學期教研組工作計劃。

2、第一次組內集體備課、研討。(主備:《第一單元:20以內的減法十幾減9》)

3、第二次組內集體備課、研討。(主備:《十幾減9》)

4、組織理論學習,完成讀書摘抄。

三月份:

1、學習《溧水教育》2013年第12期的文章《提升教學品質的思考和探索》。

2、第三次組內集體備課。(主備:《第二單元:認識圖形》)

3、組織教師參加學校“三十五分鐘課堂”系列教研活動。

4、教研組組內教學工作自查。

5、組織理論學習,完成讀書摘抄。

四月份:

1、組織學習課程標準(2011版)。

2、第四次組內集體備課。(主備:《第三單元認識100以內的數》)

3、期中質量調研。

4、撰寫、上交教學案例或敍事。

5、第五次組內集體備課。(主備:《第四單元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

6、組織理論學習,完成讀書摘抄。

五月份:

1、第六次組內集體備課。(主備:《第五單元元、角、分》)

2、組織教師參加學校“三十五分鐘課堂”系列教研活動。

3、教研組組內教學工作自查。

4、第七次組內集體備課。(主備:《第六單元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

5、組織理論學習,完成讀書摘抄。

六月份:

1、第八次組內集體備課。(主備:《第七單元期末複習》)

2、組織學生參加學校“解決問題能力”的等級考試。

3、進行期末複習研討。

4、撰寫、上交教學隨筆《我最得意的一節課》。

5、組織理論學習,完成讀書摘抄。

6、期末教研組工作小結(再次檢查需上交或上傳的各種材料)。

一年級數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9

一、學生情況分析

我擔任一年級兩個班的數學課,有學生45人。經過一個學期的學校生活,學生的習慣和各方面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改善。學生們學會了與人合作,有了餘人合作的意識,聽課習慣也有了很大提高,針對本冊教材的特點還有學生自身的特點,對本學期的教學做如下計劃:

二、教材分析

(一)教學內容分析

這冊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內容:

一、位置

二、20以內的減法

三、觀察物體

四、認識圖形

五、100以內的數

六、找規律

七、認識人民幣

八、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

九、統計,數學實踐活動

(二)教材的重點教學內容

100以內數的認識,20以內的退位減法和100以內的加減法口算。在學生掌握了20以內各數的基礎上,這冊教材把認數的範圍擴大到100,使學生初步理解數位的概念,學會100以內數的讀法和寫法,弄清100以內數的組成和大小,會用這些數來做100以內的加、減法,分為口算和筆算兩部分。這冊教材出現的是口算部分,即兩位數加、減一位數和整十數口算。這些口算在日常生活中有廣泛的應用,又是進一步學習計算的基礎,因此,應該讓學生系統地掌握。同時,教材結合計算教學,安排了應用所學計算知識解決問題的內容,讓學生了解所學知識的實際應用,學習解決現實生活中相關的計算問題,培養學生用數學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學生初步認識了常見幾何圖形的基礎上,本冊教材安排了關於位置與拼組圖形的教學內容,設計了豐富多樣的探索性操作活動,讓學生體驗空間方位和所學圖形之間的關係,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在量的計量方面,本冊教材除了安排人民幣單位元、角、分的認識外,還安排了學習具體時刻幾時幾分的讀、寫方法。

“找規律”和“統計”是兩部分新的教學內容。“找規律”引導學生探索一些圖形或數字的簡單排列規律,初步培養學生探索數學問題的興趣和發現、欣賞數學美的意識。統計是正式教學統計初步知識的開始,讓學生學習收集和整理數據的簡單方法,認識最簡單的統計圖表,經歷用統計方法解決問題的過程。

教材根據學生所學習的數學知識和生活經驗,安排了兩個數學實踐活動,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探究活動或有現實背景的活動,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體會探索的樂趣和數學的實際應用,感受用數學的愉悦,培養學生的數學意識和實踐能力。

(三)教材的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計數單位“一”和“十”,初步理解個位、十位上的數表示的意義,能夠熟練地數100以內的數,會讀寫100以內的數,掌握100以內的數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掌握100以內數的順序,會比較100以內數的大小。會用100以內的數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並會進行簡單的估計和交流。

2.使學生能夠比較熟練地計算20以內的退位減法,會計算100以內兩位數加、減一位數和整數,經歷與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過程,會用加、減法計算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3.經歷從生活中發現並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感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會用上、下、前、後、左、右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能用自己的語言描述長方形、正方形邊的特徵,初步感知所學的圖形之間的關係。

5.認識人民幣單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知道愛護人民幣。

6.會探索給定圖形或數的排列中的簡單規律,初步形成發現和欣賞數學美的意識。

7.初步體驗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過程,會用簡單的方法收集、整理數據,初步認識條形統計圖和統計表,能根據統計圖表中的數據提出並回答簡單的問題。

8.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9.養成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10.通過實踐活動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

三、提高教學質量的措施

1.以《標準》為基本依據,合理安排教學內容,為學生的數學學習提供豐富的知識。

2.以學生的已有經驗為基礎設計活動內容和學習素材,注重學生對知識的體驗,獲得對知識的理解。

(1)注意以學生的已有經驗為基礎,提供學生熟悉的具體情境,以幫助學生理解數學知識。

(2)增加聯繫實際的內容,為學生了解現實生活中的數學,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體驗用數學的樂趣提供豐富的素材。

(3)注意選取富有兒童情趣的學習素材和活動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獲得愉悦的數學學習體驗。

3.教學內容的展開儘量體現知識的形成過程。

一年級數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10

一、基本情況:

一年級學生由於剛剛從幼兒園畢業,踏入國小校園,活潑好動。大部分學生對課堂學習不太適應,課堂上集中注意力較短。根據這些情況,我覺得在教學時,應主要從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入手,使學生對數學學習感興趣,再就是培養學生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有了濃厚的數學學習興趣和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也就使學生邁向了數學學習成功的第一步。

二、指導思想:

通過學生數學學習活動,培養學生對數學的興趣,以及樹立數學到處可見的觀念。

三、教學內容分析:

20以內的數的認識與計算是本冊的重點教學內容。它們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廣泛的應用,是學生學習認數和計算的開始,是學習較大數的認識和計算的基礎。在國小數學中處於最基礎的地位,是學生適應終身學習必備的基礎知識和技能。

除了認數和計算外,本冊教科書還安排了簡單的分類、認識常見的物體和實踐活動等內容。學生對這些內容的學習,有助於他們加深對20以內數的認識、計算的理解與掌握,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體會數學的應用價值,增強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四、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領域

1、學生經歷從日常生活中抽象出20以內數的過程,認識20以內的數,初步瞭解加法、減法運算的意義,會計算20以內的加、減法。

2、學生經歷直觀認識長方形、正方形、圓柱形、球等簡單幾何體的過程,瞭解這些常見的幾何體。

解決問題領域

1、學生能在教師指導下,從日常生活中發現並提出簡單的數學問題,開始具有一定的問題意識。

2、學生初步瞭解到同意問題可以有不同的解決方法。

3、學生有與同伴合作解決問題的初步體驗。

4、學生初步學習用自己的語言表達解決問題的大致過程和結果。情感與態度領域

1、學生在他人的鼓勵與幫助下,對身邊與數學有關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數學活動。

2、學生在他人的鼓勵與幫助下,能克服在數學活動中遇到的某些困難,獲得成功的體驗,有學好數學的信心。

3、學生可以用20以內的數和長方形、正方形、圓柱形、球等幾何體,描述某些現象,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

4、學生經歷觀察、操作、歸納等學習數學的過程,感受數學思考過程的合理性。

5、學生在他人的指導下,能夠發現數學活動中的錯誤並及時改正。

五、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

1、6—10的加減法。

2、20以內的進位加法。

難點:

1、10以內數的組成

2、湊10法。這是學生學習20以內僅為加法的計算方法之一,學好這部分內容將對學生計栓產生積極影響。

六、主要教學策略:

1、加強直觀教學,增強操作、觀察、實踐等教學手段的應用,充分利用電教媒體。

2、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徵和認知規律,選用有效的教學方法。通過動手操作,小組討論等方法,讓學生了解數的組成,以及20以內的家法的計算方法。

3、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4、加強知識的遷移作用,降低難度,分散難點,減小教學步子。

5、對思維活躍、學習能力強的學生要拓寬知識面。

6、不斷對學生進行學習目的教育,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一年級數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11

一、指導思想。

以學校提出的“以雅育雅,自主發展”為指導,圍繞學校的工作重點“從願意到明白,聚焦課堂教學”開展本期數學教研組工作,完善相關管理制度和機制,使得教研組團隊建設專業化,教師專業發展自主化。用任務驅動,使教研組內每位成員明明白白上好每節課,明明白白做好每個研究,明明白白搞好每次活動。

二、關鍵詞:常規,研究,質量,活動

三、工作策略:

想實招,做實事,求實效

四、工作要點。

配合班主任抓好“德育”工作,尤其是好習慣的堅持,因為“習慣決定成敗”。

搞好教研工作,做到“務實教研,教研務實”。堅持每單元集體備課,而且時間、

地點、主講人要落到實處。另外隨機教研隨時在組內開展。(本學期的教學重點

應該是:認真組織教學活動,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質效。

以高度的責任心,熱忱的服務態度,強勁的服務力來做好一切常規工作:

⑴ 堅持做好教學“八認真”;

⑵ 認真抓好“教學十環節”;特別要在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和高效性上下功夫;

⑶ 讓學生繼續適應教師的課堂教學,

⑷ 認真做好課前修改,課中靈活有效地實施,課後認真細緻的總結反思工作;

⑸ 認真上好組內的研究課,並做好評、説、反思工作;

⑹ 堅持提前兩週備好課,每個單元檢查簽字。

⑺ 認真參加各級各類的培訓,以提升自身的能力和素養。

五、本學期特色工作:

1、建立一年級學生情況記載表。

2、加強和二年級的聯繫,高效地開展一年級的數學教學工作。

3、培養學生各種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收集相關資料。

4、輔導學生參加數學比賽。

5、落實“課堂觀察”的研討工作。

6、開展富有特色的教研組活動,促進組內每一位教師的發展。

六、各學月工作重點安排:

第一學月:制定本組工作計劃,參加期初的教材分析,儘快順利開展新學期的教學工作。

第二學月:繼續加強新課程理論的學習,開展課堂觀察研究活動。

第三學月:積極參加專家聽課日活動。

第四學月:培養學生各種良好的學習習慣,開展年級特色的“口算”比賽。

第五學月:實踐反饋性的考試,工作總結、質量分析等期末工作。

一年級數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12

一、指導思想

根據本學期工作計劃結合班級學生及數學學習的具體情景,以素質教育為核心,以提高學生實際數學本事為重點,力求挖掘學生的進取性和學習潛在本事,提高學生的數學成績。

二、複習目標

1.將本學期所學知識進行系統的整理,使學生在頭腦中建立起系統的知識網絡,温故而知新。

2.促進學生的認知策略和發展提高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本事,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3.測查考核進行全面、科學、簡便愉快的評價,減輕學生壓力,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自信心。

三、複習資料

知識與技能

(一)數與代數

1、能正確的數出100以內物體的個數,在數數的過程中,認識計數單位“百”,瞭解數位的意義,能正確地讀、寫100以內的數,掌握100以內數的順序級組成,會比較它們的大小。

2、進一步理解加減法的含義,掌握100以內兩位數加減一位數(進位加、退位減)和兩位數加減整十數的口算方法,並能正確熟練的進行口算;會進行100以內的連加、連減、加減混合運算,進行簡單的估算;構成初步的應用意識。

3、結合現實情景初步認識鐘錶,能正確認讀“整時”和“半時”,會辨別“大約幾時”,建立初步的時間觀念。

4、認識人民幣的單位元、角、分及它們之間的關係,能進行人民幣的簡單計算。

(二)空間與圖形

1、在具體的情境中,認識東、錫、南、北四個方向,並能用這些詞語描述物體所在的方向;經過觀察和操作活動,初步認識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邊形和圓。

2、進一步建立1釐米和1米的長度觀念,明白1米=100釐米,初步認識線段,會畫線段,並能量出線段的長度。

(三)統計與概率

1、認識簡單的統計表和條形統計圖(一個代表一個單元),能根據統計結果提出和回答問題,並能與同伴交流。

(四)實踐與綜合運用

1.能運用學過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2.能初步瞭解用數學研究問題的。

一年級數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13

一、學情分析

這個學期擔任一年級的數學教學工作,在經過一個學期的學習後,孩子們已經具有一定的觀察能力,也能有序思考,具有一定的交流合作意識和較好的學習習慣,對數學學習充滿熱情,總體來説口算的速度和正確率也還比較理想。只是由於年齡比較小,注意力集中時間短,自控能力比較差,好説好動,傾聽習慣還有待培養。大部分孩子能主動學習,部分後進生需要特別關注,如坤,莉,銓,粵。因此本學期一方面要立足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另一方面要爭取使每個孩子都能積極認真地投入到本學期的學習中來。在教學中不斷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逐漸培養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等。

二、指導思想:

面對新的社會要求,教師與學生應首先走了社會的前邊,因此我們應該以新課標要求為指揮棒,採用所有可行的措施,儘量體現以人為本,培養學生創新,開放的思維方式。另一方面注意處理好內容與思想的銜接,內容要在學生上學期的水平之上發展併為以後學習打下基礎,思想上注意新思維與我國傳統的教學思想結合。

三、教學內容:

本冊教材包括以下內容:認識圖形,20以內的退位減法,分類與整理,100以內數的認識,認識人民幣,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一),找規律,總複習。

其中重點教學內容是:100以內數的認識,20以內的退位減法和100以內的加減法口算。

教學難點:

1.以內的退位減法和100以內的加減法口算。

2.人民幣單位間的換算。

3.用數學。

4.發展空間觀念。

四、教學目標:

1.數與代數:

(1)經歷從實際情境中抽象出數的過程,認識100以內的數;初步認識計數單位“一”、“十”和“百”;初步認識數位和數位順序;初步理解100以內數的組成,掌握數序,會比較兩個數的大小。

(2)經歷探索兩位數加、減整十數以及兩位數加、減一位數口算方法的過程,並能比較熟練地進行口算。

(3)在現實情境中,認識元、角、分,並瞭解它們之間的關係。

(4)會讀、寫幾時幾分,知道1時=60分,知道珍惜時間。

2.空間與圖形:

(l)經歷觀察常見平面圖形的過程,直觀認識這些圖形,能正確識別這些圖形。

(2)能在方格紙上畫出長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

3.統計與概率:

(1)經歷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數據的過程,能對日常生活中的事物、現象進行簡單的分類,學會用簡單的符號收集、整理數據,並把統計結果填入簡單的統計表。

(2)能看懂簡單的統計表,並初步能對錶中的數據進行簡單的分析、判斷和推理。

4.情感與態度(1)在教師和同學的鼓勵、幫助下,聯繫學到的數學知識對身邊的與數學有關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積極地參與觀察、發現並解決數學問題的活動。

(2)在教師和同學的鼓勵、幫助下,能克服在數學活動中遇到的某些困難,獲得成功的體驗,逐步形成學好數學的信心。

(3)初步瞭解可以用數和形描述某些生活現象,初步體會可以用數學解決實際問題,初步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

(4)有初步的經過思考獲得數學知識的體驗,有初步的與同學相互合作、相互交流學習數學知識的體驗。

五、具體教學措施:

1.從學生的年齡特點出發,多采取遊戲式的教學,引導學生樂於參與數學學習活動。

2.課堂教學中,增加一些有利於孩子理解的問題,而不是一味的難、廣。

3.佈置一些比較有趣的作業,比如動手的作業,少一些呆板的練習。

4.加強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聯繫,適當教給家長一些正確的指導孩子學習的方法。 5.關注兩頭。一是學習困難的學生,及時跟蹤,及時補缺補漏,切實達到教學目標。一是優秀的學生,要提供更多的思維訓練材料,讓他們吃飽,激發熱愛數學、鑽研數學的興趣。

6.提出具體的要求,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傾聽習慣、交流習慣。加強口頭表達能力的訓練。

一年級數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14

轉眼間,新的一學期又來臨了。我深知班主任在學校中的地位是多麼重要。班主任是一個班學生品德、學習、健康和生活等方面的教育者、組織者和指導者,也是班級教育活動的主要實施者和個方面教育力量的協調者。我為了更好的完成本學期教學任務所以特定如下班主任工作計劃。

一、學生基本情況分析

我班共有學生x人,其中男生有x人,女生有x人。他們個個聰明可愛,由於年齡小,對這個學校充滿了好奇心,活潑好動。行為習慣方面:部分學生不能按照國小生行為規範來做,自覺性還有待提高。尤其是男孩子在這方面的養成習慣做得還不夠,特別是下課總是和同學們玩耍打鬧,安全意識不高需要老師時時督促。

學習情況:大部分學生較聰明,思維活躍,作業能認真完成,有一定的互相競爭意識。但也有少數學生作業拖拉,沒有很好的學習習慣。有的學生需要老師和家長共同幫忙才會進步。例如班裏的xx同學,父母長期不在家,奶奶一個人監管,只能負責飲食起居,作業經常拖拉完不成,成績逐漸滑坡。

品德情況:學生愛集體,愛勞動,愛師長,愛同學,有較強的集體榮譽感。

個人衞生:由於年齡小,家長的關心不夠,多數學生不能做到勤剪指甲、飯前後洗手。

這些習慣的養成還需要老師在班會課上常説,平時有檢查孩子的個人衞生,孩子們也是愛乾淨,聽話的好孩子。

二、奮鬥目標

1、近期目標:讓小朋友以愉快的心情開始國小學習生活,無安全事故,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2、中期目標:培養學生熱愛集體,積極為班級爭光,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3、遠期目標:培養學生自我管理自我約束的能力,樹立良好的班分,培養學生的自信心。

三、主要工作及措施

(一)讓學生在學校的生活中養成好習慣

1、制定班集體的共同奮鬥目標,以及班級公約。

2、日常管理系統化。

(1)重視常規訓練,促進良好班風形成,創建良好班集體。

開展“摘星星”活動。通過“紀律”“作業”“衞生值日”等方面進行行為規範的評比,促進學生行為規範的養成。通過抓典型,樹榜樣,在班級中開展評比激勵機制,形成互爭互賽的競爭氛圍,讓學生通過競賽看到自己的閃光之處,明白自己的不足和今後努力的方向。

3、制定清潔衞生工作制度

(1)讓學生沐浴在關懷裏。

1、關愛全體學生,尤其是後進生,與後進學生家長建立密切的聯繫,讓家長重視孩子的學習。經常與家長進行溝通。

2、啟用班級班會表揚學生要求家長也加以鼓勵。

3、開展我向老師説句悄悄話。每天三名學生利用課餘時間向老師説句悄悄話。

4、要求每天向媽媽説句心裏話。

(2)讓學生沉浸在書香中。

1、誦讀《日有所誦》,做到能準確背誦。

2、營造家庭讀書氛圍,佈置每天讀書任務:平時至少讀課外書15分鐘,雙休日至少讀30分鐘。

(3)讓班幹部鍛鍊中成長。

1、培養一支小幹部的隊伍,參與班級管理

2、美化教教室環境

(4)讓學生懂得注意安全,學會珍愛生命

安全教育。一是平時經常討論安全注意的事項,進行安全教育。其次經常尋找身邊的不安全隱患。三開展“中國少年兒童平安行動”活動。

一年級數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15

根據我所教學兩個班學生的實際情況,圍繞學校工作目標,除了認真備課、上課、批改作業、定期評定學生成績、優質完成每節課的教學外,積極採取課內外培優補差措施,制定培優補差計劃,以高度的責任心投入到緊張的教學及培優補差工作中,力爭取得好成績。

一、學情分析:

通過學生平時表現和課堂狀況,進步瞭解到班上學生的基本情況,部分學生的基礎知識掌握較差,理解能力不夠,與優等生有定的差距。因此在培優補差過程中要進步深入瞭解每個學生的基本情況,進行情況分析,充分掌握他們的綜合素質、學習態度以及學習方法。再根據這些分析制訂培優補差目標,重點放在學生對數學學習興趣的培養上。對於優秀生學習的主要目標放在能力培養和數學素養的進步提高方面

二、培優補差目標:

提高優生的自主和自覺學習能力,進步鞏固並提高中等生的學習成績,幫助差生取得適當進步,讓差生在教師的輔導和優生的幫助下,逐步提高學習成績,並培養較好的學習習慣,形成數學思維基本能力。培優計劃要落到實處,發掘並培養批數學尖子,挖掘他們的潛能,從培養數學思維能力入手,訓練良好學習習慣,從而形成較紮實的基礎和能力,並能協助老師進行輔差活動,提高整個班級的數學素養和數學成績。

三、培優補差措施:

1、採用優生帶差生的幫行動。

2、課堂上創造機會,用優生學習思維、方法來影響差生。

3、對差生實施多做多練措施,優生適當增加題目難度。

4、採用激勵機制,對差生的每點進步都給予肯定,並鼓勵其繼續進取,在優生中樹立榜樣,給機會表現,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和成功感。

5、充分了解差生現行學習方法,給予正確引導,朝正確方向發展,保證差生改善目前學習差的狀況,提高學習成績。

6、重視中等成績學生,保持其成績穩定和提高。

7、必要時與家長聯繫,協助解決差生的學習問題。

8、重視對學生學習的及時評價,讓學生時刻感受到老師的關注。

四、培優補差名單:

A培優:馮書域、王營璨、劉雅璇、翁嘉怡、羅鈺兒

B培優:温長根、賈雨虹、謝婉瑩、軒轅天誠

A補差:鄧楗豪、何霏、夏夢琪

B補差:黃帥、晁中慧、陸東方、趙程輝

一年級數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16

一、學生情況分析:

本學期,我擔任年級的數學教學工作。有學生47人,學生剛從學前上來,學習習慣非常不好,組織紀律性也差,由於他們年齡偏小,活潑好動,注意力難以持久,缺乏自制力,而且只對自己感興趣的事物投入熱情,不能很好地自覺地學習。另外,由於各方面的差異,學生的學習成績也很不樣。還有待老師耐心、細緻地引導、啟發、教育,積極創設自主開放的課堂教學,儘可能地讓所有的學生都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來,把學習當成是件快樂的事情。使他們健康快樂地成長,圓滿完成本學期的學習任務。

二、指導思想:

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力求每個學生學習不斷進步,能力不斷提高為目的。以教學中引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主動參與、交流合作、探究發現,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合作能力,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的能力。

三、培輔對象:

培優:黃德壯、黃彩玉、樑吉、黃必歡、農海婷、農常浩、陳雨斌、閉葉琳、李政、馮良鵬

輔差:黃春才、張世行、農伊楚、周揭、馮培華

四、培優輔差措施:

對優等生主要是訓練他們的思維,培養他們的探索能力,對後進生主要要採取以下措施:

1、堅持以明確學習目的,端正學習態度為前提,幫助學生提高學習興趣和學習動機。

2、課堂教學中要有目的地有層次地讓中下等生有發言的機會。

3、實行教師輔導,學生幫輔的雙重輔導模式。在教師指導下可以組織優等生幫助指導後進生,開展幫互助活動。

4、以平時的作業為基礎,加強學習方法的輔導。對中下等生的作業要有計劃地面批面導。

5、對學困生要了解情況,分析原因,尤其是他們的不同心理因素。重視並加強其意志、情感、價值觀等非智力因素心理品質的培養,促進智力的發展。對學習態度、家庭教育等方面因素造成的中下等生,要開展走入學生家庭,走入學生心靈活動,採取學生、教師、家庭相結合的辦法,統要求,檢查督促,使之提高。

6、及時召開學生會議,總結成績,綜合評定。分析不足,提出要求。

7、班集體中要形成不讓個同學掉隊的好班風,發揮集體的作用。

一年級數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17

一、思想方面的培優補差。

1、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經常和學生談心,關心他們,關愛他們,讓學生覺得老師是重視他們的,激發他們學習的積極性。瞭解學生們的學習態度、學習習慣、學習方法等。從而根據學生的思想心態進行相應的輔導。

2、定期與學生家長、班主任聯繫,進一步瞭解學生的家庭、生活、思想、課堂等各方面的情況。

二、培優補差的原則:

優等生全優,中等生優化,後進生達標。

三、學生基本情況分析:

X年(1)班共有學生XX人,其中男生XX人,女生XX人。本學期新增1人,成績中等。班級裏大部分學生較有上進心,有良好的學習習慣,但還是有一部分學生學習態度不端正,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成績較差,對班級的一些活動的參與不夠積極,因此,本學期要利用班級一切可以利用的資源,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參與活動的積極性,促進班級整體發展。

本班XX人中只有XX人是本施教區內的,由父母的悉心照料,而另外26人是外地務工人員的子女,他們忙着工作賺錢,無心照顧孩子,導致這部分學生自由散漫,學習成績不穩定,所以,我格外關注這羣可愛的孩子。

X年(2)班共有學生XX人,其中男生XX人,女生XX人。本地生XX人,其餘均為外來務工者子女。由於班級產生一些變動,學生的心開始散了,大部分學生缺乏集體榮譽感,整個集體的向心力不強,在班幹部的層面來看,班幹部的總體領導水平不高,積極性不強,尤其是宣傳委員。小組長中良秀不齊,沒有責任感。全班學生特長不明顯,但是表現欲較強,在運動會上表現活躍。

四、有效培優補潛措施:

(一)優秀生培養:

1、進一步加強學習目的,動機教育,培養並增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自覺性。

2、進一步改革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

3、在共同提高的基礎上,每天出一題彈性作業,讓優生吃得飽。

4、和學生搞好溝通,及時進行信息反饋。

(二)後20%學生的轉化培養:

1、對於差生的教育以表揚為主,提高他們學習的積極性。

2、經常和他們談心,多幫助他們找自己的優點,讓他們樹立起學習的信心。

3、適量地佈置作業,定時進行檢查,以使他們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4、安排座位時堅持“好差同桌”結為學習對子。即“兵教兵”。讓優生給差生講述自己的學習方法,用優等生帶動差生,以優促差,以實現“培優”和“輔差”的目的。

5、平時多與家長聯繫,共同來解決差生各方面存在的問題。

6、充分利用早上早讀前和中午時間進行面對面輔導,講解練習。

7、做好"每日清"工作,包括題題清,課課清,人人清。爭取做到當堂知識當堂清,不留後遺症。

五、在培優補差中注意幾點:

1、不歧視學習有困難的學生,不縱容優秀的學生,一視同仁。

2、根據優潛生的實際情況制定學習方案,優秀生可以給他們一定難度的題目讓他們進行練習,潛能生則根據他們的程度給與相應的題目進行練習和講解,達到循序漸進的目的。

3、專研教材、講究教法,認真上好每一節課,上覆習課時,把知識進行比較,把知識系統,便於學生掌握;上習題評講課時,做到既評又講,評有代表性的學生答題情況,講知識的重點、難點。做到師生互動,生生互動,極大的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

4、對於學生的作業完成情況及時地檢查,並做出評價。不定期地進行所學知識的小檢測,對學生知識的掌握情況進行及時的反饋,隨時調整教學方案。

5、經常與家長聯繫,相互瞭解學生在家與在校的一些情況,共同促進學生的作業情況,培養學習興趣,樹立對學習的信心。

一年級數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18

一、學生基本情況分析:

一年級(1)班有學生65人,其中男生33人,女生32人,通過師生一學期的共同努力,絕大部分部分上課能夠專心聽講,積極思考並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下課能夠按要求完成作業,具有一定基礎的學習習慣,但是也有一部分學生的學習習慣較差,學生上課紀律鬆懈,精力不集中,思想經常開小差,喜歡隨意講話,作業不能及時完成,經常拖拉作業,以致學習成績較差,還需要在新學期裏多和家長取得聯繫,共同做好這部分學生行為習慣的培養工作。

二、教學內容及教材分析:

一年級數學下冊教材共六個單元和一個總複習,分別從數與代數、空間圖形、實踐活動等方面對學生進行教育。

(一)數與代數

1、第一單元“加與減(一)”。是學習20以內的退位減法,降低了一年級上學期孩子們學習數學的難度。退位減法是一個難點,學生掌握比較慢,但同時也是今後豎式減法的重點所在。所以在介紹的:數小棒、倒着數數、湊十法、看減法想加法、藉助計數器……這些方法中,孩子們喜歡用什麼方法不統一要求,自己怎麼快怎麼算,但是要介紹這些方法。

2、第三單元“生活中的數”。通過數鉛筆等活動,經歷從具體情境中抽象出數的模型的過程,會數,會讀,會寫100以內的數,在具體情境中把握數的相對大小關係,能夠運用數進行表達和交流,體會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

3、第五單元“加與減(二)”,第六單元“加與減(三)”在“加與減”的學習中,結合生活情境,學生將經歷從具體情境中抽象出加減法算式的過程,進一步體會加減法的意義;探索並掌握100以內加減法(包括不進位、不退位與進位、退位)和連加、連減、加減混合的計算方法,並能正確計算;能根據具體問題,估計運算的結果;初步學會應用加減法解決生活中簡單問題,感受加減法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

(二)空間與圖形

1、第二單元“觀察物體”。學生將通過觀察身邊的簡單物體,初步體會從不同角度觀察物體所看到的形狀可能是不同的發展空間觀念,

2、第四單元“有趣的圖形”。學生將經歷從上學期立體圖形到現在平面圖形的過程,認識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等平面圖形,通過動手做的活動,進一步認識平面圖形,七巧板是孩子喜歡的拼圖,用它可以拼出很多的圖形,讓孩子們自己動手拼,積累數學活動經驗,發展空間觀念能設計有趣的圖案。

(三)實踐活動

本冊教材在第五單元之後安排了一個大的實踐活動,即“分釦子”和“填數遊戲”。旨在綜合運用所學的知識,從根據事物的非本質的、表面的特徵把事物進行分類,發展到根據客觀事物抽象、本質的特徵進行不同方式的分類,促進孩子邏輯思維能力的發展。同時,安排學生填數遊戲,旨在對孩子的口算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和觀察能力的訓練,感受數學的樂趣!

三、教學目標:

(一)情感與態度:

1、在現實的情境中理解數學內容,利用學到的數學知識解決自己身邊的實際問題,獲得成功的體驗,增強學好數學的信心。

2、在教師的組織和指導下,通過自己的主動探索獲得數學知識,初步發展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

3、通過教科書裏瞭解更多的有關數學的知識,體會數學是人類在長期生活和勞動中逐漸形成的方法、理論,是人類文明的結晶,體會數學與人類歷史的發展是息息相關。

4、在教師的具體指導和組織下,能夠實事求事地批評自己、評價他人。

(二)知識與技能:

1、會數、會讀、會寫100以內的數;在具體情境中把握數的相對大小關係;能夠運用數進行表達和交流,體會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

2、探索並掌握20以內退位減法、100以內加減法(包括不進位、不退位與進位、退位)計算方法,並能正確計算;能根據具體問題,估計運算的結果;初步學會應用加減法解決生活中簡單問題,感受加減法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

3、觀察身邊的簡單物體,初步體會從不同角度觀察物體所看到的形狀可能是不同的,學生將經歷從立體圖形到平面圖形的過程,認識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等平面圖形,初步體會面在體上,進一步發展空間觀念。

4、初步學會應用加減法解決生活中簡單問題,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感受加減法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同時獲得一些初步的數學活動經驗,發展解決問題和運用數學進行思考的能力。

四、教學重難點:

(一)教學重點

1、熟練計算20以內的退位減法。

2、會數,會讀,會寫100以內的數,在具體情境中把握數的相對大小關係,能夠運用數進行表達和交流,體會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

3、學習並掌握100以內加減法(包括不進位、不退位與進位、退位)計算方法,並能正確計算;能根據具體問題,估計運算的結果;初步學會應用加減法解決生活中簡單問題,感受加減法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

(二)教學難點

1、20以內退位減法。

2、100以內的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

五、教學措施:

1、認真研讀教材,搞好課堂教學研究工作,向課堂要質量。充分利用學生熟悉、感興趣的和富有現實意義的素材吸引學生,讓學生主動參與到各種數學活動中來,提高學習效率,激發學習興趣,增強學習信心。提倡學法的多樣性,關注學生的個人體驗。

2、加強基礎知識的教學,使學生切實掌握好這些基礎知識。特別是加強計算教學。計算是本冊教材的重點,一方面引導學生探索並理解基本的計算方法,另一方面也通過相應的練習,幫助學生形成必要的計算技能,同時注意教材之間的銜接,對內容進行有機的整合,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認真做好培優補差工作。開展一幫一活動,與後進生家長經常聯繫,及時反映學校裏的學習情況,促使其提高成績,幫助他們樹立學習的信心與決心。

4、加強口算練習,逐步提高學生計算的能力。

5、能掌握一些常見的數量關係和應用題的解答方法,逐步提高解答應用題的能力。

6、增加動手操作的機會,使學生獲得正確的圖形表象,正確計算一些幾何形體的周長、面積和體積。

7、每學完一個單元的內容,做到及時複習,及時考核,這樣可以及時瞭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以便及時補差補漏。

8、從作業上嚴格要求學生,不但書寫工整,且準確率高。對每天的作業老師要及時批改,並讓學生養成改錯的好習慣。

六、奮鬥目標:

1、向40分鐘要質量,提高課堂效率。

2、做好培優扶差工作,提高數學及格率,力爭使及格率達95%。

七、學困生輔導和轉化措施

1、思想教育,轉化觀念端正學習態度。

2、根據學生的知識缺漏,有目的、有計劃地進行補缺補漏。

3、多一份關心、幫助,努力發現他們的閃光點,多鼓勵、表揚他們,使其體驗成功、努力學習。

4、因材施教,重視基礎知識的掌握。

5、課堂上多設計一些力所能及的問題,讓他們回答,並逐步提高要求。

6、加強作業指導、抓質量。

7、開展一幫一活動,讓優秀學生帶動後進生,促使他們的轉化。

8、加強家校聯繫,共同教育。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zhezhai.com/zh-mo/fw/xiaoyuan/wj0z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