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者齋 >

範文 >文學 >

家鄉的經典散文

家鄉的經典散文

每個都會對自己的家鄉懷有一份真摯而又異樣的結,無論她是貧窮落後,不為知;還是經濟繁榮,遠近聞名。

家鄉的經典散文

家鄉,那是曾經孕育我生命的一方土。無論歲月怎樣流轉,時光如何變遷,我對家鄉的土地,家鄉的小河,家鄉的一草一木,家鄉淳樸的父老鄉親的意永不改變。

論自然環境,家鄉確實太單調了。全是沃千里,一馬平川。本來村東還曾流淌着一條歡快的小河。可就在十年前,一隻從天而降的淘沙隊瘋狂地把她掏得不像個河樣了。更可惡的是,鄰村的一些受經濟利益的驅使,不顧羣眾的唾罵,渾摸魚,在河開荒種起了莊稼。小河,沒有她容之呀!慢慢地,小河變了時斷時流的臭流溝。魚兒,蝦兒都沒有了,多麼令痛心那!

不過,值得欣慰的是,作為對歷史的紀念,那座雄偉的跨河大橋依然健在。村裏到是參天大樹,近五年來,我村興起全民植樹狂,每家的田間地和院前空地都種了一株株齊刷刷的小白楊。村裏的空更加潔淨了,房舍更加馨了。

家鄉的經濟狀況也已大為改觀。農業方面,以前的黃牛農耕徹底被拖拉機取代,們種田積極大大提高,不僅種植常規的糧食作物,敢想敢幹的新時代農民還順應市場流,調整了種植結構,大規模地種起了鴨梨,蘋果和各種蔬菜。田裏再也不像往昔那樣,要麼純粹紅彤彤一片,要麼黃橙橙一片,農產品效益逐年增。

隨着貫穿村子的那條連接兩縣的公路變泊油路,大路兩旁的高樓如雨後筍般拔地而起,路旁也整齊劃一地種了冬青樹。昔的.那個落後閉塞的農業村落一下子變了一條繁華的大街,四面八方的也紛紛在這裏安家落户,經營店鋪。

村裏的畜業搞得很紅火,街有專門的牛行,豬行,羊行,每天的易場面火爆。街陸續開辦了糧店,煙站,公安局,信用社,創建了食品一條街。幾乎家家都裝了電話,街的流每天都絡繹不絕。

最鬧的當屬每年農曆3月18—20的三天街會,村委會出資搭設戲台,請戲班前來表演三天。在那三天裏,方圓二三十里地的父老鄉親大清早都爭相趕來,有的出售農副產品,有的購置雜用品和生產工具。我村的街會年年還吸引市裏的馬戲團前來湊鬧,這時的街市比平時鬧十幾倍。

但是家鄉的一些現狀令我心中沉甸甸的。村裏年齡在二十到四十之間的中,大部分都在遠方打工,剩餘的則是在外求學之後就留在外邊工作的。造這種不太妙的境況的最重要原因乃是村中沒有規模經濟體吸引力資源。

我很想改變這種局面,但何時能夠?多應笑我早生華髮。

標籤: 散文 家鄉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zhezhai.com/zh-mo/fw/wenxue/32m19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