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者齋 >

範文 >教育考試 >

2017年社會工作者考試考試題型

2017年社會工作者考試考試題型

2017年社會工作者考試考試題型
2015年社會工作者考試教材及大綱已於2月上旬公佈,較之往年提前了大半個月,在內容上與2010、2015年版教材比較也沒有任何變化,只是教材封面做了更換,這對於考生來説是一大利好。如果還沒有買到新版教材的考生,完全可以用去年的教材提前進行復習。以下是網校對2015年教材及大綱的解析,方便考生有針對性複習。
一、2015年初級社會工作者考試教材解析
1、社會工作實務(中級)考試教材目錄
第一章 社會工作實務的通用過程模式(共3節)
第二章 社會工作實務的通用過程(共6節)
第三章 兒童社會工作(共3節)
第四章 青少年社會工作(共3節)
第五章 老年社會工作(共3節)
第六章 婦女社會工作(共3節)
第七章 殘疾人社會工作(共3節)
第八章 矯正社會工作(共3節)
第九章 優撫安置社會工作(共3節)
第十章 社會救助社會工作(共3節)
第十一章 家庭社會工作(共3節)
第十二章 學校社會工作(共3節)
第十三章 社區社會工作(共3節)
第十四章 醫務社會工作(共3節)
參考文獻
後記
2、社會工作綜合能力(中級)教材目錄
第一章 社會工作概述(共5節)
第二章 社會工作價值觀與專業倫理(共4節)
第三章 人類行為與社會環境社會工作價值觀與專業倫理(共4節)
第四章 社會工作理論社會工作價值觀與專業倫理(共7節)
第五章 個案工作方法社會工作價值觀與專業倫理(共5節)
第六章 小組工作方法社會工作價值觀與專業倫理(共4節)
第七章 社區工作方法社會工作價值觀與專業倫理(共4節)
第八章 社會工作行政社會工作價值觀與專業倫理(共7節)
第九章 社會工作督導社會工作價值觀與專業倫理(共5節)
第十章 社會工作研究社會工作價值觀與專業倫理(共4節)
參考文獻
後記
3、社會工作法規與政策(中級)教材目錄
第一章 社會工作法規與政策的特點、運行及發展社會工作價值觀與專業倫理(共3節)
第二章 社會政策的運行社會工作價值觀與專業倫理(共3節)
第三章 我國社會救助法規與政策社會工作價值觀與專業倫理(共9節)
第四章 我國特定人羣合法權益保障法規與政策社會工作價值觀與專業倫理(共4節)
第五章 我國婚姻家庭法規與政策社會工作價值觀與專業倫理(共3節)
第六章 我國人民調解、信訪工作、社區矯正與禁毒的法規與政策社會工作價值觀與專業倫理(共4節)
第七章 我國優撫安置法規與政策.社會工作價值觀與專業倫理(共4節)
第八章 我國城鄉基層羣眾自治和社區建設法規與政策社會工作價值觀與專業倫理(共4節)
第九章 我國公益慈善事業與志願服務法規與政策社會工作價值觀與專業倫理(共42節)
第十章 我國民間組織發展的法規與政策社會工作價值觀與專業倫理(共3節)
第十一章 我國勞動就業法規與政策社會工作價值觀與專業倫理(共6節)
第十二章 我國醫療衞生與計劃生育法規與政策社會工作價值觀與專業倫理(共4節)
第十三章 我國社會保險的法規與政策社會工作價值觀與專業倫理(共5節)
後記
二、2015年初級社會工作者考試大綱解析
1、社會工作實務(中級)考試大綱
考試目的和要求
通過本科目的考試,考察社會工作專業人員針對主要服務領域和不同工作對象,提供專業服務、處理解決各類複雜問題的能力。
考試內容
一、 社會工作實務的通用過程模式
(一) 通用過程模式的理論依據
(二) 通用過程模式的特點
(三) 運用通用過程模式應考慮的因素
(四) 通用過程模式的四個基本系統對社會工作實務的作用
二、 社會工作實務的通用過程
(一) 接案
1. 接案階段社會工作者的主要任務
2. 接案的步驟及核心技巧
3. 影響接案成功的因素
4. 接案應注意的事項
(二) 預估
1. 預估的目的、任務、特點及原則
2. 預估的基本步驟
3. 預估的主要方法
(三) 計劃
1. 服務計劃的構成
2. 制定服務計劃的原則
3. 制定服務計劃的方法
4. 服務協議的形式
5. 服務協議的簽訂過程及技巧
(四) 介入
1. 介入的特點
2. 介入的分類
3. 選擇介入行動的原則
4. 直接介入的行動及策略
5. 間接介入的行動及策略
(五) 評估
1. 評估的目的
2. 評估的作用
3. 評估的類型
4. 評估的方法與技巧
(六) 結案
1. 結案的類型
2. 結案的任務
3. 結案時服務對象的反應及處理方法
三、 兒童社會工作
(一) 兒童的需要及問題
(二) 兒童社會工作的特點
(三) 兒童社會工作的主要內容
(四) 兒童社會工作的主要方法
四、 青少年社會工作
(一) 青少年的需要及問題
(二) 青少年社會工作的特點
(三) 青少年社會工作的主要內容
(四) 青少年社會工作的主要方法
五、 老年社會工作
(一) 老年人的需要及問題
(二) 老年人社會工作的特點
(三) 老年人社會工作的主要內容
(四) 老年人社會工作的主要方法
六、 婦女社會工作
(一) 婦女的需要及問題
(二) 婦女社會工作的特點
(三) 婦女社會工作的主要內容
(四) 婦女社會工作的主要方法
七、 殘疾人社會工作
(一) 殘疾人的需要及問題
(二) 殘疾人社會工作的特點
(三) 殘疾人社會工作的主要內容
(四) 殘疾人社會工作的主要方法
八、 矯正社會工作
(一) 服務對象的需要及問題
(二) 矯正社會工作的特點
(三) 矯正社會工作的主要內容
(四) 矯正社會工作的主要方法
九、 優撫安置社會工作
(一) 服務對象的需要及問題
(二) 優撫安置社會工作的特點
(三) 優撫安置社會工作的主要內容
(四) 優撫安置社會工作的主要方法
十、 社會救助社會工作
(一) 社會救助社會工作的特點
(二) 社會救助社會工作的主要內容
(三) 社會救助社會工作的主要方法
十一、 家庭社會工作
(一) 家庭社會工作的特點
(二) 家庭社會工作的主要內容
(三) 家庭社會工作的主要方法
十二、 學校社會工作
(一) 學校社會工作的特點
(二) 學校社會工作的主要內容
(三) 學校社會工作的主要方法
十三、 社區社會工作
(一) 社區社會工作的特點
(二) 社區社會工作的主要內容
(三) 社區社會工作的主要方法
十四、 醫務社會工作
(一) 醫務社會工作的特點
(二) 醫務社會工作的主要內容
(三) 醫務社會工作的主要方法
2、社會工作綜合能力(中級)考試大綱
考試目的和要求
通過本科目考試,考察社會工作專業人員掌握和運用社會工作價值觀、知識、工作方法,開展專業工作以及指導助理社會工作師的綜合能力。
考試內容
一、 社會工作的目標、要素及主要領域
(一) 社會工作的目標及功能
(二) 社會工作的發展
1. 西方社會工作在不同發展階段的特點
2. 中國社會工作在不同發展階段的特點
(三) 社會工作的要素
(四) 社會工作者的主要角色
(五) 社會工作的主要領域
二、 社會工作的價值觀與專業倫理
(一) 中國和西方福利思想對社會工作的影響
(二) 社會工作價值觀
1. 社會工作價值觀的作用
2. 社會工作價值觀的內容
(三) 社會工作專業倫理
1. 社會工作專業倫理的作用
2. 社會工作專業倫理的特點
3. 社會工作專業倫理的內容
4. 社會工作中的倫理難題及處理原則
(四) 社會工作專業守則
三、 人類行為與社會環境
(一) 人類行為與社會環境的關係
1. 人類需要的層次和特點
2. 人類行為的類型和特點
3. 社會環境的構成要素
4. 人類行為與社會環境的關係
(二) 人生髮展階段
1. 人生髮展各階段的心理、生理及社會發展特徵
2. 人生髮展各階段面臨的`主要問題
四、 社會工作理論的應用
(一) 精神分析理論在社會工作中的應用
(二) 認知行為理論在社會工作中的應用
(三) 系統和生態理論在社會工作中的應用
(四) 人本主義和存在主義理論在社會工作中的應用
(五) 增能理論在社會工作中的應用
五、 個案工作方法
(一) 個案工作的本質
(二) 個案工作的主要模式
1. 心理社會治療模式的內容及特點
2. 認知行為治療模式的內容及特點
3. 理性情緒治療模式的內容及特點
4. 任務中心模式的內容及特點
5. 危機介入模式的內容及特點
6. 人本治療模式的內容及特點
7. 家庭治療模式的內容及特點
(三) 個案工作各階段的工作要求
(四) 個案工作的技巧
(五) 個案管理
六、 小組工作方法
(一) 小組工作的類型及特點
(二) 小組工作的主要模式
1. 社會目標模式的特點及實施原則
2. 治療模式的特點及實施原則
3. 互動模式的特點及實施原則
4. 發展模式的特點及實施原則
(三) 小組工作各階段的工作要求
(四) 小組工作的技巧
七、 社區工作方法
(一) 社區工作的特點及目標
(二) 社區工作的主要模式
1. 地區發展模式的特點及實施策略
2. 社會策劃模式的特點及實施策略
3. 社區照顧模式的特點及實施策略
(三) 社區工作各階段的工作要求
(四) 社區工作的技巧
八、 社會工作行政
(一) 社會服務計劃
1. 社會服務機構規劃
2. 社會服務方案策劃
(二) 社會服務機構的類型與運作
(三) 社會服務機構的領導
(四) 社會服務機構的人力資源管理與志願者管理
(五) 社會服務機構的財務與籌資管理
(六) 社會服務機構的公信力與公共關係管理
(七) 我國社會福利行政體系
1. 我國社會福利行政體系的構成
2. 我國社會福利行政體系的運作方式
3. 我國社會福利行政體系的特點
九、 社會工作督導
(一) 社會工作督導的對象與內容
(二) 社會工作督導的功能
(三) 社會工作督導的方法與原則
十、 社會工作研究
(一) 社會工作研究的功能
(二) 社會工作研究的方法-論
(三) 定量研究與定性研究的特點及使用範圍
(四) 具體研究方法
(五) 資料的整理與分析
(六) 研究報告的撰寫
3、社會工作法規與政策考試大綱
考試目的和要求
通過本科目的考試,考察社會工作專業人員在實際工作中運用和執行社會工作法規與政策的能力。
考試內容
一、 社會政策的特點、運行及發展
(一) 社會政策的特點及原則
1. 社會政策的特點
2. 社會政策的目標及功能
3. 社會政策的原則及基本運行方式
(二) 社會政策運行
1. 社會政策的構成要素
2. 社會政策的過程
3. 社會工作者在社會政策過程中的作用
(三) 社會政策的發展
1. 國際社會政策的發展
2. 我國社會政策的發展
二、 我國社會工作法規與政策的特點、內容和體系
(一) 社會工作法規與政策的特點及主要內容
1. 社會工作法規與政策的特點
2. 社會工作法規與政策的主要內容
(二) 社會工作法規與政策的體系
(三) 社會工作法規與政策與社會工作實踐的關係
三、 我國社會救助法規與政策
(一)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法規與政策
1. 城市低保的對象
2. 城市低保辦事機構
3. 城市低保標準確立的依據
4. 城市低保待遇的申請、審批和發放程序
5. 城市低保的管理與監督
(二) 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法規與政策
1. 農村低保的對象
2. 農村低保辦事機構
3. 農村低保標準確立的依據
4. 農村低保金的申請、審批和發放程序
5. 農村低保的動態管理
(三) 農村五保供養法規與政策
1. 農村五保供養的對象
2. 農村五保供養的內容
3. 農村五保供養的形式
4. 農村五保供養的標準
5. 農村五保供養的申請與審批程序
6. 農村五保供養的管理與監督
(四) 醫療救助法規與政策
1. 醫療救助的對象
2. 醫療救助的形式
3. 醫療救助的申請與審批程序
(五) 城鄉特殊困難未成年人教育救助法規與政策
1. 城鄉特殊困難未成年人教育救助的對象
2. 城鄉特殊困難未成年人教育救助的程序
3. 實施城鄉特殊困難未成年人教育救助的部門和資源
(六) 城鎮住房救助法規與政策
1. 城鎮最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保障面積
2. 城鎮最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保障方式
3. 城鎮最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的申請、審核與管理
(七) 法律援助法規與政策
1. 法律援助的對象
2. 法律援助的範圍
3. 法律援助的申請、審查程序
4. 法律援助的實施
(八) 流浪乞討人員救助法規與政策
1. 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的對象
2. 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的機構
3. 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的形式及內容
4. 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的程序
(九) 自然災害救助法規與政策
1. 災民生活救助的內容與程序
2. 災害應急救助的內容與程序
3. 災後重建的內容
四、 我國特點人羣合法權益保障法規與政策
(一) 老年人合法權益保障法規與政策
1. 老年人合法權益的主要內容
2. 保障老年人合法權益的方法
(二) 婦女合法權益保障法規與政策
1. 婦女合法權益的主要內容
2. 保障婦女合法權益的方法
(三) 未成年人合法權益保障法規與政策
1. 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主要內容
2. 保護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方法
3. 未成年人不良行為和犯罪的預防與矯治
4. 孤兒和流浪未成年人保護與安置辦法
5. 相關部門保障孤兒基本生活和合法權益的職責
(四) 殘疾人合法權益保障法規與政策
1. 殘疾人合法權益的主要內容
2. 保障殘疾人合法權益的方法
五、 我國婚姻家庭法規與政策
(一) 婚姻家庭關係法規與政策
1. 結婚的條件和程序
2. 家庭關係中的權利和義務
3. 離婚的條件及程序
4. 救助措施的規定
5. 離婚的法律後果
(二) 私有財產繼承法規與政策
1. 法定繼承人的範圍與順序
2. 法定繼承的遺產分配原則
3. 遺囑繼承的內容、形式和法律效力
4. 遺贈和遺贈撫養協議的主要規定
5. 遺產處理的主要規定
(三) 收養關係法規與政策
1. 收養關係成立的條件和程序
2. 收養關係成立的法律效力
3. 解除收養關係的條件和程序
4. 解除收養關係的法律後果
六、 我國人民調解、信訪工作與社區矯正法規與政策
(一) 人民調解法規與政策
1. 人民調解工作的基本體制
2. 人民調解工作應當遵守的原則
3. 人民調解的程序
4. 人民調解必須遵守的紀律
(二) 信訪工作法規與政策
1. 信訪工作的機構
2. 信訪的渠道
3. 信訪事項的提出、受理、辦理和督辦
4. 信訪的法律責任
(三) 社區矯正法規與政策
1. 社區矯正的適用範圍
2. 社區矯正的任務與內容
3. 社區矯正相關部門的職責和任務
(四) 禁毒法規與政策
1. 禁毒的目的、方針及機制
2. 禁毒宣傳教育
3. 戒毒措施
4. 禁毒的法律責任
七、 我國優撫安置法規與政策
(一) 革命烈士褒揚法規與政策
1. 烈士的認定
2. 烈屬撫卹和優待
3. 烈士褒揚
(二) 軍人撫卹優待法規與政策
1. 撫卹優待對象的認定
2. 死亡撫卹的具體規定
3. 傷殘撫卹的具體規定
4. 優待的具體內容
5. 參照軍人撫卹執行的情形
(三) 退役士兵安置法規與政策
1. 退伍義務兵安置辦法
2. 退役士官安置辦法
(四) 軍隊離退休幹部安置法規與政策
1. 軍隊幹部退休的條件和待遇
2. 軍隊幹部退休安置辦法
3. 軍隊離休退休幹部休養所管理
八、 我國城鄉基層羣眾自治區和社區建設法規與政策
(一) 城市市區居民自治法規與政策
1. 居民委員會的性質
2. 居民委員會的任務
3. 居民自治的內容
4. 居民委員會與基層政權和所在地單位的關係
(二) 農村村民自治法規與政策
1. 村民委員會的性質和任務
2. 村民委員會的選舉
3. 村民會議
(三) 城市社區建設法規與政策
1. 城市社區建設的目標
2. 城市社區建設的內容
3. 城市社區建設的內容
(四) 社區服務法規與政策
1. 發展社區服務的指導思想、基本要求和主要任務
2. 社區服務的主體
3. 社區服務的內容
4. 社區服務的方式
九、 我國公益慈善事業與志願服務法規與政策
(一) 公益慈善事業法規與政策
1. 公益慈善的特點和領域
2. 公益慈善組織
3. 公益事業捐贈的主要規定
4. 彩票與公益事業的發展
(二) 志願服務法規與政策
1. 志願服務的特點
2. 我國志願服務的主要規定
3. 我國志願服務的發展
十、 我國民間組織發展法規與政策
(一) 社會團體管理法規與政策
1. 社會團體成立登記
2. 社會團體變更登記
3. 社會團體的財務制度與税收政策
4. 社會團體的年檢
5. 社會團體的終止
(二) 民辦非企業單位管理法規與政策
1. 民辦非企業單位成立登記
2. 民辦非企業單位變更登記
3. 民辦非企業單位的財務制度與税收政策
4. 民辦非企業單位的年檢
5. 民辦非企業單位的終止
(三) 基金會管理法規與政策
1. 基金會的分類
2. 設立基金會應具備的條件
3. 基金會的組織結構
4. 基金會財產的管理
5. 基金會的年檢
6. 基金會的終止
十一、 我國勞動就業法規與政策
(一) 促進就業的法規與政策
1. 促進就業的原則及政策支持
2. 就業服務於就業援助
(二) 勞動合同的規定
1. 勞動合同的訂立
2. 勞動合同的履行和變更
3. 勞動合同的接觸和終止
4. 集體合同、勞務派遣和非全日制用工的規定
(三) 工資、工作時間和休息休假的規定
(四) 勞動保護與職業培訓的規定
(五) 勞動爭議處理
1. 勞動爭議處理的原則、範圍與機構
2. 勞動爭議的調解
3. 勞動爭議的仲裁
(六) 勞動保障監察
1. 勞動保障監察範圍、機構與原則
2. 勞動保障監察機構的職責和監察事項
3. 勞動保障監察的實施
十二、 我國醫療衞生與計劃生育法規與政策
(一) 公共衞生法規與政策
1. 公共衞生體系
2. 疾病預防體制
3. 突發公共衞生事件的應對機制建設
(二) 醫療服務體制法規與政策
1. 城市醫療服務體制
2. 農村醫療服務體制
(三) 城市社區衞生服務法規與政策
1. 社區衞生服務發展
2. 社區衞生服務機構需要具備的條件
3. 社區衞生服務機構的服務對象
4. 社區衞生服務機構的服務內容
5. 社區衞生服務的籌資與補償機制
(四) 計劃生育法規與政策
1. 計劃生育法規與政策的一般規定
2. 對流動人口計劃生育的管理辦法
十三、 我國社會保險法規與政策
(一) 基本養老保險法規與政策
1. 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規定
2. 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的規定
(二) 基本醫療保險法規與政策
1. 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的規定
2. 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的規定
3. 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規定
(三) 失業保險法規與政策
1. 失業保險基金
2. 失業保險待遇
(四) 工傷保險法規與政策
1. 工傷保險基金
2. 工傷認定
3. 勞動能力鑑定
4. 工傷保險待遇
(五) 生育保險法規與政策
1. 生育保險基金
2. 生育保險待遇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zhezhai.com/zh-mo/fw/jiaoyukaoshi/llvq6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