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者齋 >

範文 >工作方案 >

英語課題實施方案9篇

英語課題實施方案9篇

為了確保事情或工作有序有力開展,通常需要提前準備好一份方案,方案是解決一個問題或者一項工程,一個課題的詳細過程。那麼優秀的方案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英語課題實施方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英語課題實施方案9篇

英語課題實施方案1

一、課題的提出

國小階段開設英語課程的目的是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情感,形成初步的英語語感,為其打好語音、語調基礎,最終使學生具備初步的用所學英語進行交流的能力。閲讀是語言學習的一個重要方面。閲讀教學在外語教學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長期以來在我國的英語教學中,閲讀課一直是最受重視的科目。它可以幫助學生得到樂趣,獲取信息,培養學生的英語閲讀理解能力,使學生養成良好的英語閲讀習慣,具有正確的閲讀技巧,擁有主動學習的能力和合作的精神,為終身學習打下基礎。閲讀是鞏固和擴大詞彙量的好方法。然而現行的國小英語並無明確的英語閲讀教學目標和配套的閲讀教材,因此在國小階段開設英語閲讀課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也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

二、課題的界定

基礎教育階段,《新課程標準》已較大的篇幅闡述了英語學習策略,這就對英語教師的教學策略提出了新的要求:能在實踐教學中運用科學的教學策略幫助學生有效地使用學習策略,採用科學的方法提高學習效率,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和自身發展能力。閲讀教學策略是英語學習策略的一部分,它源於教學實踐的需要,在閲讀教學中根據一定的教學理論和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出教師自己對課內外閲讀教學組織和調控的方案。

三、課題研究的理論依據

古德曼(man)在1972年指出:“閲讀是對三種相互有關而各有區別的信息,即形符的、句法的和語義的信息,進行信息處理的一種形式。”英語閲讀包括了朗讀和默讀。但主要是藉助視覺進行默讀。默讀是最符合實際需要的方式。默讀要求把注意點放在理解語言單位上,速度較快。現在的中學生普遍存在閲讀速度慢、理解能力弱的現象。導致這種現象有多方面的原因,如情感因素,方法與策略因素,智力因素。但在我的教學中,我發現其主要原因是語言因素限制了學生英語閲讀能力的形成。所謂的語言因素是指字母、單詞、習語、短語和語法規則等。當學生遇到新單詞或新句式時,立即產生了畏懼感,覺得束手無策,思路混亂。其次,學生缺乏閲讀的興趣。大部分學生除了作業中的閲讀練習,從來不主動閲讀課外材料。再者,學生對閲讀的內容缺乏深層的理解。

四、課題研究的`目標

(一)研究的目的:探索國小英語閲讀教學的有效方法。

(二)總體目標:鞏固和擴大詞彙量,增強語感,提高學生的閲讀速度和理解的準確度,逐步形成他們的英語閲讀習慣和能力。幫助學生善於、樂於瞭解異國文化,拓展實踐空間,不斷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促進英語聽説能力的提高。

(三)分級目標:

三年級:

1、能看圖識單詞,或認讀所學單詞。

2、能朗讀和理解學過的簡單的句型及對話。

3、能在圖片的幫助下讀懂簡單的小故事。

四年級:

1、具有初步拼讀具有一定規則的單詞的能力。

2、在老師的幫助下理解一些單詞、詞組在句、篇中的含義。鼓勵學生學習使用字典。

3、能通過自己的閲讀,從短文中獲取大意。

五年級:

1、能根據拼讀的規律,讀出簡單的單詞。

2、能通過上下文理解部分生詞的含義。正確運用工具書理解文中的單詞、詞組。

3、能通讀簡單的故事、短文,正確理解大意。

4、能用自己的語言簡要描述所讀的語言材料。

5、初步建立起課內,課外閲讀的興趣和習慣。

六年級:

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所學對話,短文以及與教材難度相當的對話,短文。

2、能夠正確理解所讀故事,短文的大意,能從文中找出有關信息。

3、能夠運用簡單的閲讀技巧來提高理解的準確度和閲讀的速度。

4、有較濃的課內,課外閲讀的興趣和良好的閲讀習慣。

英語課題實施方案2

題研究背景

新入學國中學生開始學英語時熱情高,成績普遍較好,但時隔不久一些學生就落後掉隊,不及格者、放棄不學者越來越多,這種現象在農村中學尤其突出,這種兩極分化現象一般在七年級下冊課本時開始出現,以後越來越嚴重。應該承認,學生學習英語智力上是有差異的;同一個班的學生學習英語有快有慢,出現距離不大的層次性也屬正常,然而不能兩極分化過大。

如何克服兩極分化現象?在訓練過程中如何因材施教?如何針對不同的學生,使他們都有所進步?筆者認為這就要求教師要打破常規,採用分層次教學。

研究的目的及意義

1、研究學生英語學習中影響分化的各種因素,有針對性地予以剝離分析。

2、針對各種層次探究提高效率的方法。

3、針對既成分化層次,分析各層次的特點規律,探討提高效率的方法。

實驗原則

英語分層教學實驗除英語教學的一般原則外,還要從本課題的實際出發,把握以下教學原則:

(1)因材施教原則。此原則是就開展實驗的觀點而言的。

在英語分層教學實驗中我們要堅持因材施教,切忌“一刀切”的原則。分層次教學與分類指導就是針對學生的'“個體差異”,做到有的放矢,區別對待,使不同層次的學生各得其所。分層教學與分類指導的立足點是面向全體學生,因而必須使教學要求適合每一個層次學生學習的“最近發展區”,使學生獲得成功與自信,使教學質量全面提高。

(2)主導性和主體性相結合的原則。此原則是就實驗的對象而言的。

在英語分層教學實驗的實施中,學生始終處於動態參與之中,居於教學的主體地位。所以要求教師讓學生有較大的自主權,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參與分層教學的各個環節,並使教學的各環節落到實處。

教師的主導作用貫穿於教學的全過程、各個環節。在策劃階段進行方向、目標引導;在準備階段進行示範引導;在教學過程中進行點撥、答疑等引導;在評價階段要當好評委。這都充分體現了教師的主導作用。

(3)立足課堂、教材原則。此原則是就實驗的形式和內容而言的。

課堂教學是英語教學的主渠道,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陣地。尤其是英語這門學科,所學的內容與日常生活聯繫甚少,故課堂45分鐘把握得好壞直接影響學生學習英語成績的好壞。開展分層教學,仍以教材、大綱及課標為依據,按其設立的不同目標,使全體學生各有所得。

(4)客觀性原則。此原則是就實驗的全過程而言的。

研究內容

1、通過分層次教學,優等生在原有基礎上着重培養學生運用語音、詞彙、語法進行聽、説、讀、寫為交際的初步運用語言的能力,提高會考優秀率。

2、差生在原有基礎差的情況下,不斷培養他們對英語學習的濃厚興趣與內在動力,消除"要我學’的消極被動心理,通過聽、説、讀、寫的訓練,使學生獲得英語基礎知識和為交際的初步運用英語的能力,從而在會考中獲得較好的成績,大面積提高及格率。

研究方法

根據學生的程度,把他們分成好中差三個級別,然後在講解,提問,佈置作業,反饋要求時,有不同的針對性,也有不同層次的評價。

英語課題實施方案3

時間

20xx-XX-XX

立項號

XXXXXX-XXXXXX 課題名稱國小英語課堂遊戲的設計與操作研究

負責人

XXX所在單位XXXXX

課題名稱

國小英語課堂遊戲的設計與操作研究

課題研究的背景和意義

隨着新課程改革的推進,各種各樣的一些教學方法湧現在英語課堂中。遊戲就是其中應用最多的一個。在正常的教學過程中,要做到遊戲與知識的結合,顯然設計與操作成了重中之重。遊戲教學是把枯燥的學習內容和機械操練變成了充滿趣味性的各種活動,從而有效地達成教學目標。它把英語語言知識的學習與英語語言技能的訓練有機地結合在娛樂活動中,既可以改變英語教學枯燥呆板的局面,又可以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激發兒童求知慾,還可以發展學生的智力與非智力因素,起到“以趣激情、寓教於樂”的作用。

課題名稱的界定和解讀

辭海中是這樣定義遊戲的:以直接獲得快感為主要目的,且必須有主體參與互動的活動。這個定義説明了遊戲的.兩個最基本的特性:(1)以直接獲得快感(包括生理和心理的愉悦)為主要目的。(2)主體參與互動。主體參與互動是指主體動作、語言、表情等變化與獲得快感的刺激方式及刺激程度有直接聯繫。國小英語課堂遊戲就是指以孩子為主體,讓孩子親身參與活動,從而達到對教學知識的掌握。我們要用遊戲這種活動形式,讓孩子們喜歡英語,愛上英語課堂。而每個遊戲的設計,也都要考慮到學生和老師兩方面。就學生來説,要有趣,參與性強。對於老師來説,要好操作,活動效率高。

課題研究的步驟和舉措

1:通過研究,解決國小英語課堂遊戲的設計與操作的多樣性時效性。

2:英語教研小組內理論學習,教學實踐,教學研討,再次實踐,再研討,總結等方式,解決問題。

3:具體實施階段:

第一階段:利用身邊資源,進行理論學習,充分了解課題的研究目標和意義。

第二階段:理論結合實際,應用符合我校學生特點的遊戲。

第三階段:及時進行反思,定時在組內進行研討。

第四階段:將行之有效的活動應用於課堂。

第五階段:組內研討

第六階段:各人小結,組長進行全組小結,並撰寫教研論文。

課題成果的預期和呈現

教學反思;

隨堂教學隨筆;

自制教學用具;

教學設計;

教學論文《遊戲的華麗轉身》

注:正文楷體小4號,篇幅控制在A4紙6頁的範圍內。

英語課題實施方案4

一、課題的表述:

國小英語合作化教學的課堂模式探究

二、課題涵義:

國小英語合作教學就是以合作學習小組為基本形式,系統利用教學中動態因素之間的互動,促進學生的學習,以團體的成績為評價標準,共同達成教學目標的教學活動。本課題主要研究英語合作化教學的課堂模式,真正體現以學生為主體,使學生會學、樂學,而且通過小組成員間相互協作,共同參與學習活動,可以使學生在充滿合作機會的個體和羣體的交往中,學會溝通,學會互助,學會分享,使學生的知識、技能、情感都得到和諧發展。

三、課題提出的背景:

合作學習(cooperativelearning)於20世紀初源於美國,在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取得了實質性的發展,在中國合作學習作為對傳統教學組織形式的一種突破和補充,已經被教師越來越廣泛地運用教學活動。合作學習就是學生通過分工合作共同達到學習目標的一種學習方式,又稱“小組學習”、“團隊學習”或“分享學習”,是一種富有創意和實效的教學理論與策略。它在改善課堂內的教學氣氛,大面積提高學生的學業成績,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品質和學會自主學習等方面實效顯著,是當代主流教學理論與策略之一。

四、研究目標:

1、創建民主科學的小組合作化教學的管理模式;

2、探究小組合作化教學的課堂模式;

3、創建科學的國小英語評價標準及實施辦法。

五、研究方法:

1、運用測驗法和比較研究法,對實驗班的'學生情況進行前測和後測,比較驗證該教學法的實驗成效;

2、運用行動研究法,對實驗班的學生進行科學的均衡分組,並創設系統民主的小組管理模式;

3、運用行動研究法和經驗總結法,對實驗班的學生嘗試小組合作化教學模式;

4、運用觀察法和文獻研究法,創設科學系統的國小英語學生評價機制;

5、運用經驗總結法和比較研究法,總結形成該課題的研究性課題報告。

六、研究步驟:

1、研究分組方法:

20xx年2月—20xx年3月創建民主科學的小組合作化教學的管理模式。負責人:xxx

2、探究小組合作化教學的課堂模式:

20xx年3月—20xx年5月研究具體的小組合作化教學步驟,形成較成熟的教學案例。負責人:xxx

3、達成科學系統的國小英語評價機制:

20xx年5月—20xx年6月研究具體可行的評價標準及執行辦法,形成科學的評價體系的經驗總結。階段負責人:xxx

七、成果形式:

1、研究分組方法,總結出具體成熟的經驗論文。

2、探究小組合作化教學的課堂模式,形成較成熟的教學案例。

3、研究具體可行的評價標準及執行辦法,形成科學的評價體系的經驗論文。

英語課題實施方案5

高效課堂,它的核心不是課堂,而是學生,學生自主學習、小組討論等方式去研究學習,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根據英語學科課程的特點和我校學生實際情況,經過年級組全體英語教師討論提出以下高效課堂實施方案:

一、分組活動方面

為了讓學生更好的全面參與教學,在課堂中劃分小組,共同來完成教學任務。老師可以對全班學生按性別、成績、能力等因素進行均衡組合,將本班學生劃分為若干個小組,每組6人,班內設一張評價表,張貼在牆壁上,每週一總結,評出最佳小組,給予表彰獎勵,對有問題的小組及時反思,限期整改。

二、課堂教學方面

完整的一堂課應當包括三個部分——課前預習、課中探究、課後鞏固。

課前預習

任課老師可以以作業的方式,讓學生結合預學案提前預習,自查自糾。此外,根據內容的多少和難易,老師可靈活採用課外預習、課堂前半部分預習或者整體課預習等方法進行預習的學習。於此同時,各小組要進行組內預習交流,歸納出小組集中的疑點或新發現的問題,便於上課時進行組間交流。課前周密認真的預習準備為課堂上師生互動、學生自主、小組探究等提供了有力的保證。

課中探究

在一節課的錢10分鐘,教師引導小組之間進行交流。每組派一名代表,提出本小組預習過程中出現的疑點或新發現的問題,教師對各小組表現情況進行鼓勵性評價。在調動各小組充分發言的`同時,又要保證整個過程時間控制在十分鐘之內。

課堂中段30分鐘,教師針對各小組提出的問題迅速進行組織整理並結合自己已準備的新授課的教學設計,對學生提出的疑點和相關的新發現問題進行點撥、引導、分析、講解,此間儘可能地讓學生回答,教師儘量減少完全不涉及教材內容的陳述,並及時對各小組的表現進行評價,充分利用組與組之間的競爭,最大限度地調動每位同學主動參與的積極性,讓課堂因互動而精彩。

課堂後段5分鐘,要求學生迅速整理本節課的知識結構及知識要點,並舉手代表本小組提出一個與本節內容有關的最想提出的問題,教師根據問題的難易度酌情解答,或請學生回答。教師還要評出優勝組和最佳答題手。整個課堂學生的積極性都保持高漲狀態,大大提高了課堂效率。

課後鞏固

由於許多簡單的知識在預習和新授課是已經解決,為進一步鞏固課堂所學知識,老師只需要針對本節課的重點難點知識選擇習題,少而精地佈置一些強化訓練作業,讓學生以書面作業的形式按時交上,逐一批改和精講。

實踐證明,真正屬於學生的課堂才是學生受益最大的課堂,在今後的教學中,我們將不斷地探索與總結,研究出適合我們實驗中學的高效的學生自主學習模式。

英語課題實施方案6

英語字母教學作為學習英語的基礎,是國小英語教學中的重要一環。字母教學是學生英語學習的起始,由於學生所掌握的英語知識十分有限,字母教學容易陷入單一枯燥的學習氛圍中。如何使字母教學省時高效又充滿趣味呢?

一、字母讀音教學。

1、簡化字母讀音教學。

我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發現,由於現在學生接觸英語字母的機會比較多,所以大多數學生已經基本掌握大部分字母的讀音。如果教師在課堂上還是按照教材中的安排,每節課教

二、三個字母,學生就會因為覺得簡單而慢慢失去學的興趣,甚至會對以後的學習產生不良的影響。而國小英語教學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如果一開始就讓學生對英語學習失去興趣,將會使我們的英語教學陷入困境。所以我在教學字母時,先花一二節課的時間教學所有的字母。這樣,學生有了一定的知識量,教師就能採取形式多樣的教學方法進行鞏固,使學生在形式多樣的操練活動中得到提高。

2、強化個別字母教學。

儘管許多學生對字母有了一定的掌握,但大多數學生都沒有進行過系統的字母學習,中間難免存在着許多似是而非的現象。例如學生對“Gg、Jj、Hh、Ll、Qq、Rr、Uu、Ii”這幾個字母存在着一定的錯誤發音,我就在教學中加強這幾個字母的訓練。“Gg”和“Jj”強調[dэ]的發音。“Hh”注意[ei]的發音。“Ll”要講清結尾兩種發音的不同用法。“Qq”和“Rr”要讓學生能辨清與語文課中音序表發音的區別。“Uu”和“Ii”要讓學生把音發到位。

3、注重讀音歸類教學。

把字母按讀音進行分類是字母讀音教學的一個重要任務,也是學生覺得有一定難度的一項內容。如何使學生能較為輕鬆地得到較好的掌握?通過比較實踐,我採用遊戲的方法,讓學生在玩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地得到掌握。可以採用“摘蘋果”、“找朋友”、“釣魚”等各種形式各異的遊戲方法。讓學生充分地動起來,動手、動腦、動腳。也可以同時進行小組競賽,既能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和合作精神,又能培養他們的思維能力和學習興趣,可謂一舉多得。

4、豐富字母讀音操練。

簡化字母讀音教學並不是縮短字母教學的時間,而是把時間更多地放到字母讀音的整體操練上了。字母的其中一個作用是根據字母表的順序在英語字典中直接快速地查找單詞,這就要求學生對字母表的順序瞭如指掌。對此我採用了一個較簡單但十分有用的遊戲:“接龍”。學生逐個説出字母,並要求學生碰到元音字母拍手錶示。還可以採用“Findyourneighbour”的遊戲。把字母卡片發給學生,然後教師説一個字母,持有該字母卡片的同學馬上起立,而持有該字母前後字母卡片的同學也馬上起立,三人一起大聲朗讀手中的字母。

二、字母書寫教學。

1、字母形的教學。

字母的書寫首先要求學生能正確區分一些形近的字母。有些字母可以通過猜謎的方法讓學生記住它們的形狀特點。例如:彎彎的月亮(C)、零的突破(Q)、盤山公路(S)、三叉路口(T)、半隻葫蘆(B)、一座寶塔(A)、勝利的象徵(V)、大號魚鈎(J)、一張弓(D)、一扇小門(n)、一棵小苗(r)、一把椅子(h)、什麼字母是個昆蟲?(Bb)、什麼字母是我自己?(I)、什麼字母既不是我,也不是他,而是你?(Uu)、盲人最喜歡什麼字母?(Ii)。這些謎語既能讓學生記住字母的形,又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以讓學生自編謎語,充發發揮學生的想象能力。在學生基本掌握字母的形狀後,還可以讓學生根據字母的一小部分來猜字母,這種方式比直接叫學生認讀字母要好得多。在猜的.過程中,學生的積極性十分高漲,對字母的形狀觀察得十分仔細,這比單純由教師強調字母的形效果和效率都要高得多。

2、字母寫的教學。

字母的書寫是國小生的一個薄弱環節,但國小階段的書寫對學生以後的書寫會產生重要的影響。我認為無論什麼書寫教學一定要從規範抓起。國小的英語書寫一定要求學生做到嚴格遵照書寫規範,教師絕對不能馬虎。我發現教師對學生要求是否嚴格,是學生書寫是否漂亮的一個重要原因。如何培養學生良好的習慣和漂亮的書寫呢?首先在剛開始學習書寫的時候我就十分嚴格地要求學生的書寫,一有不合格的筆劃就要求學生重寫,儘管對教師來説,批改作業十分累,但其實也是一勞永逸的事,只要一開始嚴格地要求,學生自然就養成很好的書寫習慣和態度。其次,要讓學生樹立信心。我在教學中發現,英語字母的書寫不同於漢字的書寫,它沒有間架結構的要求,學生只要慢慢地書寫,每一筆劃都寫到位,沒有寫不好字母的學生。當有些學生書寫不夠認真時,我先讓他們在我的監督下一筆一劃地完成書寫任務,然後及時地表揚他們,並在全班同學的面前展示他們的書寫。這樣,他們肯定會產生成功的喜悦,從而促使他們更加認真地進行書寫。最後還應該採取一些適當的活動,讓學生覺得書寫是一件愉快的事。比如,可進行定期的書寫競賽等。3、字母筆順教學。

由於有許多字母形與語文教學中的拼音字母接近但又不完全相同,而且英語字母還有印刷體和書寫體之分,容易使學生在書寫時發生混淆,教師在教學時應多在這方面進行強調。特別是字母的筆順很難在作業中體現出來。我在讀字母以及拼讀單詞的時候,都要求學生用手指在空中比劃,以便能及時發現學生的書寫筆順的錯誤。我們還可以以遊戲的形式在課堂上多進行字母的書寫練習。如可以讓學生用頭寫字母,用腳走字母,或幾個人一起造字母,學生通過參與這些活動,更好地掌握字母的書寫。4、字母格式教學。

教師可以通過對字母在四線格里所佔位置的歸類,讓學生掌握字母格式。這裏要注意的是,到一定階段的時候,教師要讓學生能在沒有四線格的一條線上,甚至是沒有任何線的白紙上也能正確地表示出字母的書寫格式。三、字母應用教學。“學以致用”,在教學中教師要讓學生體會到學習字母的重要性,即搞清楚為什麼要學習字母,有什麼用等。

我們可以通過字典讓學生了解到:“字典是根據字母表的順序來排列單詞的,學好字母你就能在英語字典中查單詞了。”“能根據字母表的順序直接快速地在字典裏查找單詞和編寫人名、地名、國家名稱等的順序”這是《新標準英語》對字母表運用的要求。

另外還可以讓學生從日常生活中瞭解到字母的作用。向學生介紹一些常用的縮略語。如:CCTV、USA、PRC、UK、KFC、W.C.、AM、PM等。也可以讓學生自己去尋找一些字母的用法。如:衣服上的“S、L、M”的標記。數學課中的“m、cm、mm”等常用標記。這些內容既可以豐富學生的知識,又可以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字母教學不再成為一件枯燥無味的事。

英語課題實施方案7

xxxx年5月,我校被涼州區教育局確定為全區重點試驗校之一,參與“探索國小英語教學規律,提高英語教學質量”課題的試驗實施工作。根據涼州區教育局“探索國小英語教學規律,提高國小英語教學質量”課題實施方案,結合我校實際,我校選擇“國小英語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子課題開展研究實驗工作。為了紮實做好本課題研究試驗工作,特制定本課題研究試驗工作,特制定本課題實施方案。

一、課題提出的背景

隨着社會生活的信息化和經濟活動的全球化,作為全球通用的英語已經日益成為我國對外經濟和國際交往的重要工具,學習英語是對21世紀公民的基本要求。在此背景下,教育部決定把國小英語作為21世紀初基礎教育改革的重要內容,並對國小開設英語課做了具體的指導、督促且規範了規範。

基礎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任務是: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使學生樹立自信心,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形成有效的學習戰略,發展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合作精神;協助學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別,拓展視野,培養愛國主義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觀,為他們的終身學習和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針對我校英語教學現狀:英語課時開設缺乏,英語教師短缺,各學段教材不統一,教學銜接不好,學生學習過程出現斷層現象嚴重,年級之間的銜接斷層。導致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不是很高,有的學生甚至感覺英語就是天書,無從下手,最後導致放棄對英語的學習。如何在有效的四十分鐘讓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英語課的學習中來,對於啟蒙階段的國小生來説顯得尤為重要。“在國小英語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擺在我們面前需要研討的一個永恆的話題,需要我們去研究,去解決。

二、課題研究的實踐意義與理論價值

(一)課題研究的實踐意義

1、有利於探索國小英語學科的教學規律和課堂教學有效的戰略、方式和方法,切實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學質量。

2、有利於發明良好的學習英語的語言環境,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堅持耐久的學習興趣,為其進一步乃至終生學習英語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

3、有利於提高英語教師教育理念、教學技能、教學研究等綜合素質,成為研究型的教師,促使教師專業知識的發展;

4、有利於校本教研的開發和研究,形成教師獨特的教學風格,提高學校的整體的英語教學水平。

5、進一步探索學生喜歡英語課的原因,挖掘學生內在的學習因素,包括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瞭解這個階段學生的心理和生理特點,這個階段學生語言發展的特點,,瞭解這個階段外語學習的基本特點。

6、進一步探索在課堂上創設英語學習氛圍的有效的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自覺性;

7、進一步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優秀的學習品質,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自信心和毅力;

8、進一步探究如何堅持學生學習英語持久的'學習興趣,為其進一步學習英語奠定良好的基礎。

9、進一步熟悉學生的特點,學習語言的特點,學習語言中存在的共性的特點,教材的特點,和教師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做到心中有數。

(二)課題研究的理論價值

1、探索國小英語教學有效的教學戰略、模式和方法;總結出適合我校學生實際的教學方法,並在全校推廣;

2、進一步豐富、驗證、發展和實施課堂教學的理論與實踐,發展校本教研。

(三)課題研究的理論依據

1)、新課程理念認為:基礎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任務是: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使學生樹立自信心,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形成有效的學習戰略,發展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合作精神;協助學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別,拓展視野,培養愛國主義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觀,為他們的終身學習和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2)、人本主義學習觀:羅傑斯的人本主義學習觀認為,教學的任務就是創設一種有利於學習潛能發揮的情境,使學生的學習潛能得以充沛發揮。教師的任務就是協助學生對自我的理解。學生則通過實際參與學習活動,進行自我發現、自我評價和自我發明,從而獲得有價值、有意義的經驗。

3)、現代教學論指出:課堂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陣地,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要堅持全面發展,強調教學目標的全面性,改變教學單純傳授知識、技能和片面性。在教學過程中,注重感知、記憶、思維等認識活動的理性過程與情感、意志、興趣、動機等情感活動的非理性過程的相互聯繫、相互作用,知識、技能教學與思想品德教育的相互聯繫、相互作用,以達到知識、技能、道德、人格的和諧發展。

三、課題的理論界定和理論假設

課題的界定:興趣是指人力求認識和趨向某種事物並與肯定情緒相聯繫的個性傾向。人對有興趣的事物總是心向神往,優先給予注意。興趣的發生既受主觀因素影響,也與客觀條件有關。有吸引力的事物能夠引人注意,這是客觀條件的作用;個人知識經驗的豐富性,教養水平的高低,這些主觀因素對興趣的發生也起重要作用。興趣也和主客觀特性是否相適應有關。研究標明,中等難度的任務,往往與個體能力相適應,最容易引起人的興趣。非常容易解決的問題,激發不了人們的好奇心;過難的問題會使人望而生畏,信心缺乏。它們都難於引起人的興趣。

英語課題實施方案8

一、指導思想:

以教育局、總校跨越式教學方案為指導,以促進每個學生的發展為宗旨,強調理論指導下的實踐性研究,研究和解決教學實際問題,總結和提升教學經驗,形成民主、開放、高效的教研機制,促進學生健康、主動的發展和教師專業化成長,推進課題實踐,確保學校教研工作落到實處,進一步提高教研質量。

二、主要任務:

1、認真學習貫徹縣教研室鋪開國小英語跨越式教學的課題實踐的精神,學習課題實踐的實施方案。學習教育學、心理學和教學的基本知識,掌握教學規律和教學技巧,提高教學業務水平。

2、認真學習國小英語跨越式教學理論,立足以

“口語交際”為中心的`教學思想,理透

“1∶1∶1”教學模式,轉變教育觀念,不斷深化教育教學改革,積極探索“跨越式教學”的規律,創新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

3、發揮小組的合作精神,制定教學計劃、明確培養目標和教學要求。深入研究教學內容,使教師在掌握課程標準、教學目標、教材體系、重點難點的基礎上研究處理和使用教材,注重理論聯繫實際,加強實踐性教學,採取適宜的教學方法,推行

“1∶1∶1”的教學模式,啟發、引導、愛護學生學習,培養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

4、在課題實踐教學中,不斷反思,不斷提升理論認識,不斷改進,不斷創新,不斷完善教案設計,初步定型教案以備後者學習和研究。

三、具體措施

1、健全機構

成立以校長為組長、教學主任和任何教師為組員的校課題實踐小組,由教研組長主持、召集教研組的活動。

2、制定計劃

在學校教研工作計劃制定後,教研組長組織教師討論制定教研組教研工作計劃,要求對本學期教學研究的目標、重點課題、活動方法做出統籌安排,制定出切實可行的方案,讓方案有利於課題實踐的實施。

3、活動要求

教研活動以教研組為單位,以課題實踐為主線,每次教研活動實行嚴格考勤,必須按時參加,不得無故缺席,一般也不得請假。活動必須做到有目的、有計劃、有專題、有效果、有記錄。

4、活動內容

學習新課標、國小英語跨越式教學理論,鑽研教材、改進教法,研究國小英語跨越式

“1∶1∶1”教學模式的備、教、輔、改、析、評等活動,並對各項活動及時總結和交流。

5、實驗班設置:英語實驗班為三年級和四年級。

四、教研活動制度

1、全體教師必須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事業心,以滿腔的熱情,以主人公的態度積極參加國小英語跨越式教學課題實踐的教研活動。

2、學校實行領導分管制度,以促課題實踐的更好實施。

3、教研組是學校落實教學工作、開展教學研究和提高教師業務水平的重要組織。英語教研組長應以課題實踐為主題負責組織領導本組有關教學研究的全部工作。

4、以“課題實踐”為主導思想,制定好學校教研工作計劃和英語組教研工作計劃。計劃應做到有目的、有計劃、有專題、有效果、好實施。

5、活動安排:

(1)活動地點各組按需自行確定

(2)定期組織教研活動,同時進行理論學習,參與教師不得遲到、早退或無故缺席,有事先請假,並經有關領導人批准後方可,對不能遵守活動時間和無故缺席者做好記錄。

(3)教研組長提前準備,安排好下次活動主講人、內容,並做好記錄。

(4)活動時每位教師需做好業務學習筆記。

6、為了更好的推行國小英語跨越式教學的課題實踐,為了更好的實施

“1∶1∶1”教學模式,英語組全體教師應積極響應、積極參與、積極支持、積極鼓勵、積極幫助實驗教師備好課,上好課。

7、鼓勵教師相互學習,共同提高。聽課、評課是實施有效教學指導的重要措施,是教師相互學習,共同提高的重要途徑,是優化教學的重要手段。英語組應組織教師多聽實驗班的教研課,每週至少聽一節課,並向實驗教師提出寶貴的建議和整改措施,讓實驗教師積累更豐富的教學經驗,更好的推行課題實踐。

五、具體活動安排

三月份:

1、制定學校跨越式教學實施方案

2、跨越式教學培訓

四月份:

1、跨越式教學研討活動(三年級英語)

五月份:

跨越式教學示範課觀摩

六月份:

跨越式教學階段總結

七月份:

1、跨越式教學工作總結

2、所有資料歸類裝檔

英語課題實施方案9

通過研究喚醒國小生自主學習意識,培養國小生自主學習能力、自主學習習慣以及自主學習品質。

一、問題的提出

1、從當前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來看。傳統學習方式把學習建立在人的客體性、受動性、依賴性的一面上,從而導致人的主體性、能動性和獨立性的不斷銷蝕。長期以來課堂教學沿襲滿堂灌、滿堂問的教學模式,使學生的學習變成了一種在外力強制下的被動行為、他控行為。學生常常在盲目、“無我”的狀態下進行學習和作業,很少能獨當一面地從事完全自控的學習活動。這種缺乏能動性、自覺性的被動學習,完全喪失了促進主體成長和發展的長遠價值與意義。從指導與自主的關係來看。傳統教育過於重視教師的主導作用,教師牽得比較多,學生總是處於被動地位;實施素質教育以來,大力提倡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師不敢多指導。因而,如何正確認識指導與自主的關係對推進素質教育顯得十分重要。

2、從學校自身的發展來看。我校開展立項課題《自主創新教育》研究以來,營造了和諧融洽的校園人文環境,引發了學生的主體意識,形成了教師潛心教研的氛圍。為了進一步深化教育科研成果,加強課題銜接,故提出本課題的研究。

3、從我國新一輪課程改革的發展趨勢來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提出了轉變學生學習方式的任務,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而真正的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一定是自主學習。因此,倡導自主學習成為轉變學生學習方式的首要任務。從教與學的關係來看。教學方式決定學習方式,學生的自主學習離不開教師的指導。因此,研究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的指導策略具有較強的現實意義。

二、課題的界定

“自主學習”是一個與“他主學習”相對立的概念,是對學習本質的概括,是高品質、高質量的學習。一般指在教學條件下學習主體自覺確定學習目標、制定學習計劃、選擇學習方法、監控學習過程、評價學習結果的過程或能力。

“指導”是教師對學生學習的實踐給予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有步驟、指點式的培養活動,它側重於對受教育者提供一種幫助和引導。

本課題旨在通過研究促進國小生自主學習的指導策略,達到喚醒國小生自主學習意識,培養國小生自主學習能力、自主學習習慣以及自主學習品質的目的。

三、課題研究的目標

1、構建國小生自主學習的具體目標,形成促進國小生自主學習的指導策略,提高教師的專業化發展水平。

2、國小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得到增強,自主學習的能力得到提高、自主學習的習慣以及自主學習的品質得到培養。

四、主要理論依據

1、主體性發展教育是馬克思主義哲學重要思想。馬克思主義認為,人的活動,即主體活動,是個體自覺地與客體(活動對象)發生相互作用的過程。人只有通過主體活動,才能對客觀世界發生作用,才能主動地認識客觀事實,並在這一過程中改進發展和完善人本身。

2、統整的建構主義理論認為:知識不是被動接受的,而是由認知主體積極建構的。建構是通過新舊經驗的互動實現的。學生有特定的自然稟賦,在特定的自然社會和家庭環境中生活,接受不同的文化薰陶,產生不同的生活體驗、知識積累、思維習慣和認知結構。應該重視學習者先前所建構的知識和經驗,並將學習者已有的知識作為新知識的生長點。

五、完成課題研究任務的條件分析

1、自主學習不僅是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也是教育自身發展的需要,更是新一代人才終身學習和發展的需要。

2、參與本課題研究的人員有區教學能手、教學新秀,他們有較強的教育科研能力,又有豐富的教學經驗。

六、研究內容

1、研究國小生自主學習的具體目標。

2、研究促進國小生自主學習意識、自主學習能力、自主學習習慣以及自主學習品質形成的指導策略。

七、實施思路、操作原則及研究方法

1、實施思路

具體實施時,首先從更新教師的教育觀念入手,增強教師指導的意識;其次,把指導的側重點放在課內,並做到緊密聯繫課外。

2、操作原則

為保證該研究的順利進行,必須遵循以下原則:

(1)自主性原則。教師應根據課題方案和自身實際自主選擇研究內容,創造性地開展研究。教師要關注學生的主體意識,讓學生有更多的機會去活動、體驗乃至創造。

(2)差異性原則。受教育者之間是存在個體差異的,造成的原因有先天條件差異,有環境影響的不同,也有教育條件的不同。這些差異決定了教育工作不能只是要求有差異的個體都要達到統一的教育目標,而應當按照這種差異進行因材施教,使每個受教育者能在自己原有的基礎上得到發展。

(3)師生合作原則。

教學是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的統一,這種統一的實質是交往。據此,現代教學論指出,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積極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傳統的嚴格意義上的教師教和學生學,將不斷讓位於師生互教互學,彼此形成一個“學習共同體”。

(4)整體發展原則。要把課堂教學與學生身心素質各方面看作是一個相互聯繫的發展整體,使課堂教學與社會、家庭、學生生活形成一個相互協同的整體。教學力求面向學生整體素質的可持續發展。

(5)反思性原則。反思是回顧已經做過的工作,把握既定的目標、進展,提出改進的方案,應用從教學中或從他人身上所學到的知識的一種能力。實驗中,教師要具備反思的意識,不斷地反思自己的指導行為。

3、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採用行動研究法、案例研究法、經驗篩選法、調查法。

(1)行動研究法。研究前制定計劃,研究中實踐計劃,觀察學生反應,研究後觀察效果,反思教學活動,改進教學活動。研究週期可長可短,範圍可大可小,研究人員可以是個人,也可以是集體。每一次研究都應該有計劃、實踐、觀察、反思這四個環節。該方法適用於課題研究的準備階段與實施階段。

(2)案例研究法。教師記錄課題研究過程中的`典型案例,進行分析、反思。該方法適用於課題研究的實施階段。

(3)經驗篩選法。蒐集、整理課題研究材料,篩選有用的,剔除無用的,然後把有用的材料集中起來進行總結、提煉。該方法適用於課題研究的總結階段。

(4)調查法。運用採訪、座談、問卷、一般統計等方法瞭解、掌握課題研究情況。該方法適用於課題研究的全過程。

八、研究步驟

1、準備階段

工作目標:

(1)制定課題研究方案,申報課題,開題論證,修定課題方案。

(2)蒐集國內外關於自主學習的資料,瞭解自主學習研究的進展情況。

(3)按照新課程標準和教材的要求,形成各學段學生自主學習的預設目標。

(4)開展調查研究,弄清各學段學生原有自主學習的情況,並對照自主學習的預設目標及國內外自主學習的研究情況確定本課題研究的若干個支撐點。

2、實施階段

工作目標:

(1)點上實驗:如何指導國小生自主學習,促進國小生自主學習的指導策略有哪些;怎樣認識指導與自主之間的關係;從他主學習轉向自主學習的過程中有沒有基本的規律與原則可以遵循。

(2)追因調查:弄清影響學生自主學習的因素有哪些,如何應對。

(3)驗證研究:在實踐中不斷驗證並修定國小生自主學習的目標。

(4)課題研究中期評估。

(5)下階段課題研究規劃。

3、總結階段

工作目標:

(1)蒐集實驗中積累的資料,從中總結經驗、尋找規律,篩選出能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的指導策略。通過面上推廣深化、拓展和完善本課題研究。

(2)結題彙報活動。

(3)完善校本培訓、公開課展示、實驗經驗交流、“新綠杯”優秀教育教學論文評比、教科研先進個人評選等制度。

九、成果形式

1、課題研究報告。

2、國小生自主學習的具體目標。

3、國小生自主學習的指導策略經驗集。指導策略分三個層次:一是帶有全面指導意義的指導策略,二是學科指導策略,三是個案型指導策略。

4、國小生自主學習情況調查報告。

5、其他有關本課題的研究活動和物化成果。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zhezhai.com/zh-mo/fw/fangan/dnxp3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