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者齋 >

範文 >工作方案 >

事故應急預案(精選11篇)

事故應急預案(精選11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難免會有事故發生,為了降低事故後果,就常常需要事先準備應急預案。應急預案要怎麼編制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事故應急預案(精選11篇),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事故應急預案(精選11篇)

事故應急預案1

本着預防為主,安全第一的原則,認真落實學校消防安全工作,做到防範於未然,切實做到學校消防安全無事故,特制定本預案。

一、防範措施

(一)成立學校消防領導和工作小組

1.制定消防應急預案。

2合理規劃消防疏散路線。

3.明確各小組的工作職責。

4.組織學校師生進行消防演練。

(二)安全教育

1.學生上下樓梯按疏散路線貼右側有序行走。

2.在學生集中上下樓時,值班教師提醒學生做到“十不要”:不要太快;不要推拉前面的同學;不要擁擠;不要嬉戲打鬧;不要手插口袋;不要揀拾物品;不要彎腰繫鞋帶;不要從高處往下跳;不要順扶手下滑;不要中途急停。

3.疏散時,值班老師要立即到達值班崗位。

4.疏散時,應用濕毛巾捂住口鼻,彎腰撤離。

5.教師要清楚滅火器材的存放位置並熟練掌握滅火器材的使用方法。

6.教師掌握消防四懂四會。(四懂:a.懂得崗位火災的危險性;b.懂得預防火災的措施;c.懂得撲救火災的方法;d.懂得逃生疏散的方法。四會:a.會使用消防器材;b.會報火警;c.會撲救初起火災;d.會組織疏散逃生。)

(三)安全檢查

1.教學樓內按要求配置標準的消防器材。定期對消防栓、滅火器、應急燈、疏散標誌等器材進行檢查、維護和更新,並做好記錄。

2.樓梯間不能堆放雜物,保持消防疏散通道暢通。

3.定期檢查各室場的電器、線路等的消防安全隱患,做到及時發現、及時維修,保障安全。

4.實驗室內的化學藥品、放射性物品,要有專室專櫃和專人妥善保管並在明顯部位設有警示標誌。

5.教室的前後門確保能及時打開作緊急疏散用途。

6.教學樓內不能使用氣壓鍋,使用液化氣時必須嚴格消防安全要求。

(四)預案培訓:

1.滅火組:a.瞭解學校建築格局及道路情況;b.瞭解電及煤氣管道鋪設的線路;c.瞭解學校內樓房裝修材料的性質;d.清楚學校所有消防設施的放置地點;e.瞭解消防設備的保養維護與操作方法;f.瞭解火的走勢;g.清楚逃生路線。

2.警戒組:a.熟悉逃生路線,以便疏導他人逃生;b.在警戒線負責攔阻無關人員進入火災現場。

3.救護組:a、熟悉急救箱內設備和藥品的使用;b.熟悉逃生路線

4.疏散組:a、瞭解學校報警設施和廣播所在地;b、瞭解學校內樓房裝修材料的性質;c、清楚學校所有消防設施的放置地點;d、瞭解消防設備的保養維護與操作方法;e、瞭解火的走勢;f、清楚指定的逃生路線。

二、應急預案

(一)火警處理程序:

一旦發現火災,要遵循小火滅火,大火逃生的原則。如遇大火首先組織學生疏散,立即撥打119報警,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組織教師撲救。

(二)領導小組及職責:

當某處發生火災時,全體人員應保持鎮定,及時報警並迅速依據任務分工和組長的命令擔負起搶救工作。

1.領導小組:

組長:

組員:各級部主任加班主任

職責:指揮各小組做好疏散、滅火、救護等工作。

2.疏散組:

職責:組織師生按指定路線有序撤離。

3.滅火組:

職責:迅速切斷配電箱總電源,利用現有消防設施組織滅火。

4.警戒組:

職責:劃定警戒範圍,攔阻無關人員進入火災現場。

5.救護組:

職責:對受傷師生進行必要救護。

消防與醫護人員抵達現場後,除部分教師參與配合外,其餘教師維護學生秩序,以免影響或妨礙搶救工作的進行。

三、火災原因調查

火災發生後,學校要積極協助公安消防機關查明火災原因。

事故應急預案2

1、總則

1.1編制目的

為了防止和減少電力事故對社會的影響,保證電力事故應急工作高效、有序地進行,提高電力事故應急處理能力,最大限度地減少事故中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控制危險源,排除現場災患,消除危險後果,分析總結事故經驗,結合本公司實際,制定本預案。

1.2、工作原則

1.2.1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加強電力生產安全工作,突出事故預防和控制措施,有效歇制重特大電力生產事故發生;加強電力設施保護、宣傳工作和行政執法能力度,提高公眾保護電力設施的意識,維護電力設施安全。

1.2.2統一指揮,公司成立電力事故應急領導小組,組織開展事故處理、事故搶修、電網恢復、應急救援、維護穩定、恢復生產等各項應急工作。

1.2.3按照分層分區,統一協調、各負其責的原則建立事故應急體系。按照電網結構和管轄範圍,制定電網事故預案,保證電網儘快恢復供電。

1.2.4在電網事故處理和控制中,將保證設備、人身、電網的安全放在首位,採取一切必要手段,將事故限制在最小範圍內,防止系統發生崩潰和瓦解,以及人身傷亡事故的發生。在電網恢復中,優先保證主幹電網、重要輸變電恢復,提高整個系統恢復速度。在恢復供電中,優先考慮重要用户恢復供電,儘快恢復正常的社會秩序。

1.3、編制依據

本預案依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政策,以及電力行業有關規程、標準要求制定。

1.4實用範圍

本預案適用於處理電力事故、電力設施大範圍破壞、電力供應持續危機及人身傷亡事故等各類事件引起的對地方安全,社會穩定構成重大影響和嚴重威脅的大面積停電事故和人員傷亡事故。

本預案用於指導和規範大面積停電、人身傷亡、事故應急救援建立自上而下的分級負責和大面積停電應急救援與處理體系。

2、組織機構與職責

2.1應急領導小組

組長:木俊

副組長:尹子清、李麗輝

成員:吳勇三、和瓊華、張燦、鮑藝波、李永泉、和軍峯

2.2應急領導小組的職責

貫徹落實有關事故應急救援與處理法規、規定;

統一領導本轄區大面積停電、事故、人身傷亡、搶險應急處理工作,研究重大應急策和部署。

督促制定應急預案,下達應急指令。

宣佈進入和解除預警狀態。

宣佈進入和解除應急狀態。

宣佈實施和終止應急預案。

負責信息反饋

2.3應急組織及任務

2.3.1快速反應力量

由公司部門、各分公司有關人員組成。接應應急領導小組的統一領導,進行電力設施受損和人身傷亡事故搶險,確保應急救援與處理期間的指揮暢通。

2.3.2基本救援力量

公司各部門、各部門全體人員。

3、預測、預警

3.1預測

根據天氣變化及供電負荷的變化做好電力事故的預測工作。

3.2預警

因電力生產發生重特大事故、嚴重自然災害引起電力設施大範圍損壞、重要變電站遭受破壞和打擊,電力應急進入預警狀態。

3.3信息傳送與報告

電力客服中心電話:2800、8626101 安技科:8629005

調度中心:8627090、8627913

客服中心接到報警電話——報告領導小組——進入應急狀態——組織搶修隊伍——供電急修——彙報領導

3.4、預警級別

發生下列情況之一,公司進入預警狀態。

紅:因重要變電站、重要輸變設備遭受破壞和打擊,對電網安全構成威脅,減供負荷達到事故前的40%及以上;

橙:因嚴重自然災害引起電力設施大範圍損壞,造成電網減供負荷達到事故前50%及以上;

黃:因電力生產發生重特大事故,造成減供負荷達到事故前總負荷達到事故前總負荷60%及以上;

藍:因電力生產發生重特大事故,造成電網減供負荷達到事故前總負荷的70%及以上。

4、應急響應

4.1響應程序

4.1.1基本程序

當電力生產發生突出性重特大事故,電力設施範圍損壞、嚴重自然災害、電力供應持續危機時,電網調度機構立即進入緊急狀態,同時將停電範圍、停電負荷、發展趨勢等有關情況儘快報告領導小組。

應急領導小組在接到報告之後,根據嚴重程度。召集緊急會議,就有關重大應急問題做出決策和部署,啟動相應應急預案。各部門立即組織開展應急處理工作。

4.1.2擴大應急

應急領導小組在研究決定性進入預警狀態之後,應立即將 有關情況報告縣政府和州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以及相關上級部門,並就應急救援與處理工作接受領導,視情況請求給予必要的支持和援助。

4.2指揮程序

應急領導小組在接到報警後,按照事故預案、保電方案,結合當時電網實際情況,指揮公司各供電、變電、維修等單位進行異常處理。

事故轄區值班人員在接到報警後,在規定時間內道達異常情況現場進行處理。

5、後期處理

5.1善後處理

5.1.1事故調查

事故發生後,除按政府部門要求配合進行事故調查外,公司要求組成事故調查組進行事故調查,事故調查應堅持事實就是,尊重科學的原則;客觀、公正準確及時地查清事故原因、發生過程、恢復情況、事故損失、事故責任等;提出防範措施和事故責任處理意見。

5.1.2改進措施

事故發生時,要分析事故發展過程,吸取事故教訓,提出具體措施,進一步改進應急救援、事故搶險與緊急處置體系。

5.2總結

5.2.1事故發生後,及時組織安技科、供電所、變電站、調度所及信息中心聯合研究事故發生機理,分析事故發展過程,吸取事故教訓,提出具體措施,進一步完善和改進大面積停電應急預案。

5.2.2及時總結大面積停電應急工作的經驗和教訓,進一步完善和改進大面積停電應急救援、事故搶險與緊急處理體系。

6、相關保障

6.1通信保障(基本保障、應急保障)

公司客户服務系統和公用網通訊系統齊全、流暢,可以應付隨時出現的突發情況。

6.2設施設備保障

6.2.1事故發生後,各部門在可能情況下,應儘快統計處電力搶修所需設施和名稱、規格、型號、數量等數據,

6.2.2組織專業施工人員成立搶險隊伍,當具備施工條件時,立即投入人力、物力和財力,進駐施工現場進行搶險,及時恢復損壞的電力實施。

6.3物資保險

6.3.1配備大面積停電應急所需的各類設備和電力搶修物資。

6.3.2認真做好備品、備件和生產資料的儲備和管理工作,以及事故搶修的準備工作。

6.4其他保障

6.4.1交通運輸保障

公司現有行政用車和生產用車均作為電力搶修的交通工具,保證搶修人員及時趕到搶修現場。

6.4.2醫療衞生保障

聯繫醫療部門建立健全醫療救護隊伍,同時準備好必要的醫療設施和藥品儲備,以備應急。

當電力設施大面積受損事件發生後,請求和配合醫療救護隊伍立即趕赴現場,全力搶救受傷人員,並保護好其他人員人身安全。

7、宣傳、培訓和演習

7.1公眾宣傳教育

加強電力生產、電網運行和電力安全知識的科普宣傳教育,採用各種通俗易懂的方式普及停電後的正確處理方法和應對辦法,提高公眾應對停電的能力。

7.2培訓

做好強力搶險救災隊伍的培訓和模擬演練工作,提高電力搶險救災隊伍的快速反應能力。

7.3演習

每年進行一次應急救援與處理的訓練和演習,做到警鐘長鳴,平日有備無患,用時能充分發揮其作用。

8、附則

8.1預防管理

本預案將根據工作實際情況適時進行修訂。

8.2預案實施時間

本預案自發布之日起實施。

事故應急預案3

為確保公司生命財產安全,防範公司安全事故的發生,力爭公司安全事故發生時損失減少,危害降低,能快效,高效,合理有序地處置安全事故,特制訂本預案。

一、管理機構

(一)應急管理工作領導小組成員:

組長:

XX

副組長:

XX

組員:

XX、XX

(二)工作任務:

1、預測、預警:

採取傳統與科技手段湘結合的辦法進行預測,將突發事件消除在萌芽狀態。一旦發現不可消除的突發事件,及時向。預警。

2、響應控制、搶險、救援:

突發事件發生後,由應急管理工作小組組長宣佈啟動應急預案,並親臨現場組織指揮救援行動,確保及時、有序、有序科學地實施現場搶救和安全轉送人員,採取先救傷員的行動順序,並保護好現場,同時做到及時通知相關部門(交警、公安、消防和上級有關部門)。

3、信息管理和善後恢復:

突發事件發生後,各成員保持通信暢通,以現代信息技術為支撐,協調各部門消除公眾恐慌。應急處置後,重點安撫好受害人員及家屬,穩定局面,清理好現場,並及時調查突發事件發生的原因及性質。

二、車輛突發事件應急預案

(一)交通事故應急處置:

1、發生交通事故後,及時通知受害家屬,並迅速報告交警部門。

2、迅速將傷者送到醫院進行救治。

3、組織人員保護現場,協助交警疏導交通。

4、及時報告投保部門,做好車輛事故的理賠工作。

(二)車輛火災應急處理:

1、車輛發生火災後,駕駛員應立即切斷車輛電源,使用車載消防器材施教。

2、緊急撥打火警電話“119'。

3、組織人員搶救所載貨物,及時與貨主取得聯繫。

4、組織人員保護現場,勘察事故貨物損失程度,並查明火災原因。

5、如有人員受傷,及時送往醫院,並通知受傷人員家屬。

三、應急救援行動小組人員及分工:

組長:XX

負責事故的處理、人員的安排以及組織人員調查

副組長:XX、XX

XX負責事故現場調查取證,協調工作。

XX負責組織恢復生產、調度救援車輛。

組員:XX、XX

各組員負責事故現場的維護,與醫療機構協調救治事故受傷人員,安撫受傷人員家屬情緒。

四、應急救援行動小組人員聯繫方式

事故應急預案4

為確保突發應急事件發生後能迅速處理,保證藥學服務質量及醫療救護工作的順利完成,特制定本突發事件藥事管理應急預案,請遵照執行。

一、突發應急事件的預警系統

突發應急事件的預警系統指各種意外緊急需要醫療救援的所有狀況,包括傳染病、水災、地震、火災、風災、中毒搶救等。

1、預警系統的啟動:發生突發應急事件時,根據其性質、類別及嚴重程度,啟動應急響應。由當班人員立即直接通知藥劑科負責人,負責協調工作,各相關部門負責人負責組織協助。按照醫院的部署,利用全科的資源協助完成搶救工作。

2、啟動一級應急響應:由主任負責協調工作。啟動二級應急響應: 質量監督管理小組組長負責協調工作。啟動三級應急響應:由該藥房負責人負責協調工作。

3、搶救藥品應急:如遇搶救患者,當班人員應準備好急救藥品,積極主動地參與搶救工作。當藥品短缺時,應主動與藥庫或其他藥房聯繫,儘快補足,同時應運用專業知識積極尋找代用品解決問題。

二、組織機構

1、在突發事件中醫院藥事管理與藥物治療學委員會的主要職責包括:

⑴制訂、審核治療及預防用藥方案:包括一線人員、二線人員和其他醫務人員的預防用藥方案和突發應急事件治療用藥方案;並制定相應的突發應急事件相關用藥目錄,及突發應急事件搶救用藥目錄。

⑵審核緊急備藥品種的劑型、數量等,審核搶救用藥目錄如呼吸衰竭用藥、循環衰竭用藥、肝腎功能不全用藥、中毒搶救、水災、火災、地震等用藥;

⑶制定、審核藥物安全性監測方案;

2、藥劑科在突發事件中行使藥事管理與藥物治療學委員會的職責,並設立藥劑科突發應急事件領導小組,其成員包括:藥劑科負責人、各藥房負責人、藥庫人員等。

3、藥劑科下設5個專業職能組,其職能為:

人力資源組:由科負責人任組長,負責在突發事件中的人員整合,穩定職工情緒、生活保障等方面的工作,其他各組應定期向科負責人彙報人員情況(包括出勤、感染情況)。

①人員整合包括各組工作人員的重新定崗、人員調配、新組臨時性崗位的人員安排、排班,一旦進入一級應急響應狀態,應宣佈全科(組)停休,全體人員預留24小時聯繫電話,及每人的職責,並製成表格。

②穩定員工情緒,進行員工激勵並建立相應的約束機制,並適當的應用心理學知識體會工作人員的切實困難。

③做好必要的生活物品保障工作,例如保證隔離區內工作人員的食品、生活用品的提供;進行工作安全保障,如制定預防措施、消毒、實施隔離等。

④保證與上級領導溝通渠道的通暢,向上級申明藥劑科的工作情況、特殊性,協調各種臨時性問題。

⑵藥品保障供應組:指定藥庫人員兼任藥庫組長,其主要職責如下:

①從多渠道獲取藥品信息,進行市場信息的追蹤;並根據醫院制訂的治療指南或專家組意見做基本採購計劃包括治療指南或專家組指定的藥物目錄中藥品,寫明藥品的名稱、療程、用量、金額、預計接受治療的人數,需要考慮藥物治療方案之間的相互替代性。在採購過程中保證緊缺藥品供應。

②負責醫院藥品及消毒劑的採購、保管、發放工作。藥庫負責向病區運送藥品,但每次需將藥品送至發燒門診或隔離病區的半污染區,與污染區的工作人員進行交接。

③中毒搶救、水災、地震、火災等搶救藥品,可能不屬醫院常備藥品,但必須掌握這些藥品由哪些製藥企業生產及其供應渠道。

④供應庫存藥品和協調各藥房搶救藥品的調劑。

⑶藥品調劑組:由調劑部門的負責人負責,其主要工作為:

①進行醫院日常藥品的調劑工作,執行其他與調劑相關的臨時性任務。

②進行切實有效的防護(考慮到有可能個別發熱病人到門診),處方應用院內網絡系統傳遞,手工傳遞的處方應進行消毒並妥善保管,避免院內交叉感染。

③為臨牀提供用藥信息,保障藥品供應,儲備藥品的會診計劃,防止積壓,做面向患者的用藥諮詢和宣傳工作。

⑷臨牀藥學組:負責突發事件中藥物信息、臨牀藥學和藥物安全性方面的工作。

①及時收集整理藥物信息,以適當的方式向臨牀傳遞合理用藥信息。

②ADR監測、報表的收集和上報,反饋。

⑸藥品質量控制組:由質量監督管理小組組長負責,其工作包括:

①採購藥品、捐贈藥品質量控制。

②外購、捐贈藥品藥檢報告單的查驗。

③對捐贈藥品查驗每批次的質檢報告和效期。

三、突發應急事件的藥事管理工作注意事項

⑴遇有上述突發應急事件啟動應急響應以後藥劑人員必須按照方案各就各位開展工作。除上述分工外,各藥師都要積極主動、靈活機動採取措施,勇於參與搶救工作。

⑵傳染病突發應急事件後藥學工作的善後處理

①為傳染病病人提供藥品供應的病房藥房應設置在清潔區,因特殊需要進入污染區、半污染區的藥品善後處理應按以下辦法進行處理。

②用於治療住院傳染病病人的藥品,應在清潔區擺藥。每日擺藥以整包裝藥品不應進入污染區、半污染區。但由於特殊需要進入污染區的藥品,在傳染病得到有效控制,污染區準備撤除時,應對污染區剩餘藥品進行消毒處理。污染區剩餘藥品消毒應在污染環境及房屋的終末消毒後進行。剩餘藥品消毒方法採用0.2%-0.5%過氧乙酸溶液浸泡。消毒後的剩餘藥品視為醫用垃圾,可裝入雙層黃色垃圾袋,到指定地區處理,不得回收使用。污染區藥品消毒銷燬前,應進行帳冊登記,金額統計。

③進入半污染區的藥品的處理。藥品應儘可能不進入半污染區。特殊需要進入半污染區的藥品,在傳染病得到有效控制,半污染區準備撤除時,應對半污染區剩餘藥品進行消毒處理。進入半污染區的剩餘藥品的消毒應在所處環境及房屋終末消毒後進行,半污染區內藥品外包裝或者原包裝消毒採用0.2%-0.5%的過氧乙酸溶液擦拭。已打開原包裝的口服藥品不得回收使用。其餘藥品在外包裝、原包裝擦拭消毒後,經院感染辦檢查批准後可繼續使用。半污染區的藥品消毒後進行帳冊登記、金額統計。

④傳染病後剩餘消毒藥品的處理。抗傳染病工作需要準備充足的消毒藥品,其消毒藥品主要以過氧乙酸和含有效氯產品為主。階段性防治傳染病工作結束後,應及時聯繫配送單位,儘早退回剩餘倉庫庫存消毒藥品。

⑶突發事件藥事管理應急預案也適用於其他突發應急事件發生的藥事應急管理預案,要根據突發環境事件的性質、類別等不同靈活應對。

事故應急預案5

1.總則

1.1編制目的

為規範我公司燃氣使用事故的應急管理和應急救援程序,及時有效地實施應急救援工作,最大程度地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維護員工的生命安全和社會穩定,特制定本預案。

1.2編制依據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預案編制導則》AQ/T9002-2006、《××市燃氣管理條列》、《城鎮燃氣設施運行、維護和搶修安全技術規程》等法律規定,制定本預案。

1.3適用範圍

1.3.1適用於公司區域內發生的各類燃氣泄漏事故的應急救援。

1.4工作原則

1.4.1以人為本,安全第一。把保障員工和服務對象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最大程度地預防和減少燃氣泄露事故造成的人員傷亡作為首要任務。

1.4.2統一領導,分級負責。在公司燃氣泄露事件應急領導小組統一領導和公司燃氣泄露應急指揮部組織協調下,各專業管理部門和各實體單位按照各自職責和權限,負責有關燃氣泄露事故的應急管理和應急處置工作。各實體單位要認真履行安全生產責任主體的職責,建立燃氣泄露應急預案和應急機制。

1.4.3條塊結合,責任單位為主。燃氣泄露事故現場應急處置的領導和指揮以責任單位為主,實行一把手負責制。有關部門應當與責任單位密切配合,充分發揮指導和協調作用。

1.4.4堅持齊抓共管、預防為主的原則。堅持事故應急與預防工作相結合。做好預防、預測、預警和預報工作,做好常態下的風險評估、物資儲備、隊伍建設、完善裝備、預案演練等工作。按照屬地管理、專業處置要求,結合公司實際情況,形成並不斷完善公司快速反應、分級管理、部門協調、專業負責、統一指揮的應急處置機制。

2.生產經營單位的危險性分析

2.1公司主要燃氣危險源、危險因素分析和事故類型

2.2主要燃氣危險源:

2.2.1儲存間(集氣房)9處,液化氣63瓶;民用液化氣站1個,儲存週轉液化氣99瓶;天然氣管道。使用管網煤氣及××市燃氣公司天然氣。

2.3危險因素分析:燃氣泄漏,一氧化碳中毒;燃氣着火燒傷;爆炸造成物體墜落砸傷、燃氣管道和儲存設備設施損壞及其它二次傷害。

2.4事故類型:

2.4.1集氣房,因安裝緊固操作失誤,造成集排氣裝置與瓶組供氣系統的總輸氣管道連接不實;氣瓶角閥與減壓閥連接不實,造成燃氣泄漏。集氣房內沒有使用防爆型強排風、電器設備未按規定安裝,造成可燃氣體濃度上升引起着火、爆炸事故。

2.4.2使用燃氣未遵守操作規程,未按點燃氣時要火等氣的原則。使用燃氣設施過程中,操作人員擅離職守,發現燃氣泄露未迅速切斷氣源總開關,未及時採取通風措施,引起中毒、着火、爆炸事故。

2.4.3因使用燃氣管道設備或管道發生故障,例如管道發生堵塞或腐蝕造成氣體泄露將造成人員傷亡和正常生產,引起中毒、着火、爆炸事故。

3.應急預警體系

3.1應急救援組織及職責

3.2公司應急救援指揮部

總指揮:

職 責:燃氣事故發生後,成立現場指揮部,批准現場救援方案,組織事故救援,向上級機關及上級領導報告事故情況;負責組織公司燃氣泄露事故應急演練。

3.3事故現場指揮部

副指揮:

職 責:配合總指揮負責應急管理工作,為分管工作應急管理負責人。對應急預案進行定期學習、演練。在發生緊急情況時,負責在總指揮下組織、協調進行應急處置。及時向組長彙報事故及處理情況。配合上級進行事故調查處理。

3.3.1現場總指揮:

職 責:對事故現場搶險工作進行全面組織指揮,及時向公司應急救援指揮部報告現場情況,執行總指揮命令,根據事故現場情況和需要,有權動用公司區域一切搶險所需的人員、物資、設備、設施。

3.3.2事故現場指揮部下設立四個專業組(見附表5)

第一組:現場救援組

成 員:保衞、事故發生單位有關人員

職 責:負責組織進行人員搶救、火情撲滅,並對燃氣採取可靠隔離、隔斷措施,防止事故蔓延和擴大。

第二組:疏散警戒組:

成 員:保衞、安全、生產調度

職 責:負責對現場及周圍人員進行防護指導、人員疏散及周圍物資轉移等工作;根據現場情況進行警戒或交通管制,禁止無關車輛進入危險區域,保障救援道路的暢通。

第三組:人力、物資供應組

成 員:運營部、人力資源部、物流項目部

職 責:負責救援過程中車輛、人員、臨時用電等應急物資提供、設施搶修、恢復生產準備工作。

第四組:後勤保障組

成員:辦公室、人力資源部

職責:做好事故信息的發佈及事故善後處理工作。

4.應急響應

4.1分級響應

4.1.1Ⅰ級應急響應行動:一般事故以下級別的燃氣泄露事故,即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傷的事故,或伴有人員死亡、重傷、燃氣、煤氣中毒、燒傷無進一步擴大的其它事故。由公司燃氣泄露應急領導小組或實業公司應急救援指揮部組織實施。超出各實體單位應急處置能力,或者跨單位級、跨多個專業和部門的燃氣泄露事故。需要公司處置的燃氣泄露事故。

4.1.2當公司燃氣泄露事故應急總指揮進行Ⅰ級應急響應行動啟動,燃氣泄漏事故應急救援指揮部四個專業組成員及事發單位應當按照本預案全力以赴組織救援,並及時嚮應急領導小組或實業公司應急救援指揮部報告救援工作進展情況。

4.1.3Ⅱ級及以下應急響應行動:一般事故以下級別的燃氣泄露事故,如事故終止,事故沒有可能繼續擴大的,其應急救援處置方案由各單位制定,各單位根據事故或險情的嚴重程度啟動相應的應急處置方案,超出其應急救援處置能力時,及時報請公司應急救援指揮機構啟動上一級應急預案實施救援。

4.1.4公司內部報告及處理程序按《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處理辦法》的有關規定辦理,公司視具體情況,啟動公司內部資源予以援救。

4.2公司燃氣泄露事故應急救援總指揮響應

4.2.1及時嚮應急領導小組報告燃氣泄露事故基本情況、事態發展和救援進展情況。

4.2.2建立與事故發生單位應急救援指揮機構、現場應急救援指揮部、相關專業應急救援指揮機構的通信聯繫,隨時掌握事態發展情況。

4.2.3派出有關人員和專家趕赴現場參加、指導現場應急救援,必要時協調專業應急力量增援。

4.2.4組織協調一般燃氣泄露事故應急救援工作。

4.2.5協調落實其他有關事項。

4.3公司燃氣泄露事故應急救援指揮部四個專業組成員響應

4.3.1Ⅰ級響應時,啟動並實施應急預案,組織應急救援,並及時向公司燃氣泄露事件應急總指揮報告救援工作進展情況。需要其他應急力量支援時,及時提出請求。

4.3.2根據發生的燃氣泄露事故的類別,公司按照職責和預案進行響應。

4.4指揮和協調

4.4.1進入Ⅰ級響應後,公司燃氣泄露事故應急救援指揮部四個專業組成員立即按照預案組織相關應急救援力量,配合事故單位組織實施應急救援。

事故應急預案6

1.總則

各裝置屬於甲類火災危險性裝置,生產過程中原料、產品都為具有可燃性質的液體,加工過程又多在高温下進行,因此有發生重大火災的可能性。

2.火災的特點

1)燃燒速度快。

2)火焰温度高,輻射熱量大。

3)易發生爆炸,火勢極易蔓延。

4)燃燒爆炸伴隨有毒氣體的擴散,容易發生人員中毒。

5)油品火災燃燒猛烈階段,撲救比較困難。

3.發生火災時的處理原則

1)發生火災事故後,首先要把着火具體位置和着火介質判斷準確,繼而採取針對性的生產處理措施和火災撲救措施。

2)發生一般性事故時,要努力控制影響範圍,做到不蔓延、不跑串、不超温、不超壓、不爆炸。

3)單台設備着火時,在甩掉和撲滅着火設備的同時,改用和保護備用設備,繼續維持生產。

4)在大面積着火時,要迅速切斷着火單元的進料、切斷與周圍單元生產管線的聯繫、停機、停泵、拿淨塔器及管線存油,做好蒸汽掩護。

5)如果是高温介質噴出後着火,則應首先切斷設備進料,安全地轉移設備內儲存的物料,然後採取進一步的生產處理措施。

6)如果是易燃介質泄漏後受熱着火,則應在切斷設備進料的同時,降低高温物體表面的温度,然後在採取進一步的生產處理措施。

7)着火後的撲救工作,要立足於崗位人員,立足於現場的便攜式、移動式消防器材,立足於在火災初起時及時撲救。

8)滅火劑、冷卻劑的選用要根據燃燒介質,着火設備的危險程度,保護設備的重要程度而定,以提高滅火效能,保護重要生產設備。

9)發生火災後,要在積極撲滅初起之火同時,迅速撥打火警電話“6119”(119、6119、7286119、6256119),向消防隊報告,以得到專業消防隊伍的支援,防止火勢進一步擴大和蔓延。

10)當發生重大火災時,應急救援小組成員要迅速趕往火災現場,接受和執行搶險救災行動指令,自動履行工作職責。

事故應急預案7

觸電事故是生產施工中常見的事故。也是企業人身傷亡事故的主要類型。從觸電者的最終傷害程度來看,當觸電者搶救及時、方法正確是極有可能獲救的。編制觸電事故應急預案的目的是盡最大努力把觸電受傷者從死亡線上搶救回來,把事故的人員傷亡減少到最小程度。

一、預案適用範圍

本應急預案適用本項目所有從事生產的員工,在工作場所發生觸電事故時,承擔對他人觸電實施緊急救護的責任。在其他場所發生觸電事故時,承擔對外人觸電實施緊急救護的義務。

二、模擬演練情況

假設觸電事故發生在本合同段項目部湧金大道分離橋鋼筋場處,由於施工人員不小心踩着裸露電線,導致觸電倒地,情況十分危急。

三、演習的時間

演習時間定於20xx年5月15日上午.

四、預案組織機構及職責:

1、觸電事故組織機構(總指揮)總指揮:徐建

主要責任:

a、全面負責現場應急急救工作;

b、決定啟動應急預案;

c、指揮應急急救工作。

副總指揮:丁進清、何乾

主要責任:

a、組織應急急救工作;

b、協調各部門統一調度工作;

c、負責調查、監測及急救方案的確定。

現場指揮:何雪峯、宋其餘、吳雲峯

主要責任:

a、傳達、聯絡各部門演練人員,負責交通救援線路的暢通及現場警戒;

b、協助總指揮做好各項後勤事務及有關演練物資準備等相關事宜;

c、協調與當地醫院、公安的溝通,負責演練資料蒐集、整理等工作。

2、各組職責:

(1)事故處理組:主要任務是確定救援方案並組織人員車輛施救,搶救觸電人員;

(2)醫療救護組:主要任務是及時趕到事故現場搶救觸電人員,視傷情決定在現場或就近醫院急救,確保人員的生命安全。

(3)警戒聯絡組:主要任務是上傳下達領導指令和疏導交通線路,對外聯絡告知現場發生的觸電事故情況,並派人到路口接應並記錄演練全過程。

(4)後勤保障組:主要任務是聽從指揮部領導的指令,安排救援演練車輛的調派以及應急資金的及時供應。

五、演練程序:

(一) xx時整,事故演練現場總指揮唐超接到電話“鋼筋場有人觸電,已無心跳”。接到彙報總指揮立刻對現場安全事故和緊急情況評估,隨即啟動突發事件應急預案。

(二)各組人員組成

事故處理組:徐建、何乾、宋其餘、何雪峯

醫療救護組:周秀娟、王曉卿、金玲娟

警戒聯絡組:陳明星、吳雲峯、趙宜勝、朱蘇軍

後勤保障組:金濟永、王巍

(三)具體實施步驟

①、xx:xx分觸電事故處理組在組長徐建的帶領下第一時間趕到事故現場,並電話通知現場電工迅速切斷電源,使觸電人員徹底與電流斷開,同時以防止事故危害擴大。

②、xx:xx分醫療救護組組長周秀娟撥打120急救電話的同時,採取“口對口人工呼吸法”和“心臟胸外擠壓法”對觸電人員急救。

③、xx:xx分警戒聯絡組組長陳明星率警戒聯絡組迅速拉起警戒線,引導周圍職工撤離到安全區並疏散圍觀人員,既杜絕了二次觸電的可能也為現場救護提供了足夠的場地。

④、如傷員的心跳和呼吸經搶救後均已恢復,可暫停心肺復甦法操作,急救車趕到後周秀娟和王曉卿將觸電人員送往醫院進行身體檢查和調養。但心跳呼吸恢復的早期有可能再次棸停,應嚴密監護,不能麻痺,要隨時準備再次搶救。

⑤、xx:xx分若觸電人員的心跳和呼吸經急救無明顯效果,與此同時,醫院急救車未到時,救護組長周秀娟立即派項目救護用車與醫院救護車在最短時間內進行交接,救護組全體人員隨車出發。此時,警戒聯絡組長陳明星儘快與醫院救護車取得聯繫並立即告知周秀娟,其餘警戒聯絡組成員協同公安交警確保交通順暢。最近交接地點由周秀娟按實際情況確定。

⑥、xx:xx副總指揮何乾向總指揮徐建報告演練完畢,由總指揮徐建作簡單的演練總結。

六、救援設備及物質

項目救護用車一輛、擔架一牀、醫藥箱一隻。

七、注意事項

1、警戒聯絡組要認真詳細記錄演習的時間、彙報時間、人員傷情、現場人員情況等。

2、後勤保障組在演練的當天必須保證在10點之前把所有演習人員及物質運送到演練場地,應急資金和後勤相關物質安排到位。

3、施救人員要在最短的時間內到達現場,施救人員到達事故現場後,聽從指揮部的命令,開展急救工作。施救結束後將所有人員帶出事故現場撤到安全區域。

4、總指揮徐建作完演練總結宣佈演練結束後,所有演習人員撤出演習地點,恢復施工秩序。

通過此次演練使我們全體施工作業人員更加清楚和明確應急救援預案的救援程序。在應對突發事件發生時保證應急預案實施的有序進行,為救援爭取了時間,達到了演練目的。

事故應急預案8

觸電事故和其他事故比較,其特點是事故的預兆性不直觀、不明顯,而事故的危害性非常大。當流經人體電流小於10mA時,人體不會產生危險的病理生理效應;但當流經人體的電流大於10mA時,人體將會產生危險的病理生理效應,並隨着電流的增大、時間的`增長將會產生心室纖維性顫動,乃至人體窒息(“假死”狀態),在瞬間或在兩三分鐘內就會奪去人的生命。因此,在保護設施不完備的情況下,人體觸電傷害事故是極易發生的。所以,施工中必須做好預防工作,發生觸電事故時要正確處理,搶救傷者。

一、防止觸電傷害的基本安全要求

根據安全用電“裝得安全,拆得徹底,用得正確,修得及時”的基本要求,為防止發生觸電事故,在日常施工(生產)用電中要嚴格執行有關用電的安全要求。

1.用電應制定獨立的施工組織設計,並經企業技術負責人審批,蓋企業公章。必須按施工組織設計進行敷設,完成後辦理驗收手續。

2.一切線路敷設必須按技術規程進行,按規範保持安全距離,距離不足時,應採取有效措施進行隔離防護。

3.非電工嚴禁接拆電氣線路、插頭、插座、電氣設備、電燈等。

4.根據不同的環境,正確選用相應額定值的安全電壓作為供電電壓。安全電壓必須由雙繞組變壓器降壓獲得。

5.帶電體之間、帶電體與地面之間、帶電體與其他設施之間、工作人員與帶電體之間必須保持足夠的安全距離,距離不足時,應採取有效的措施進行隔離防護。

6.在有觸電危險的處所或容易產生誤判斷、誤操作的地方,以及存在不安全因素的現場,設置醒目的文字或圖形標誌,提醒人們識別、警惕危險因素。

7.採取適當的絕緣防護措施將帶電導體封護或隔離起來,使電氣設備及線路能正常工作,防止人身觸電。

8.採用適當的保護接地措施,將電氣裝置中平時不帶電,但可能因絕緣損壞而帶上危險的對地電壓的外露導電部分(設備的金屬外殼或金屬結構)與大地作電氣連接,減少觸電的危險。

9.施工現場供電必須採用TN-S或TT的三相五線的保護接零系統,把工作零線和保護零線區分開,通過保護接零作為防止間接觸電的安全技術措施,同一工地不能同時存在TN-S或TT兩個供電系統。注意事項有:

(1)在同一台變壓器供電的系統中,不得將一部分設備做保護接零,而將另一部設備做保護接地。

(2)採用保護接零的系統,總電房配電櫃兩側做重複接地,配電箱(二級)及開關箱(三級)均應做重複接地。其工作接地裝置必須可靠,接地電阻值≤4Ω。

(3)所有振動設備的重複接地必須有兩個接地點。

(4)保護接零必須有靈敏可靠的短路保護裝置配合。

(5)電動設備和機具實行一機一閘一漏一箱保護,嚴禁一閘多機,閘刀開關選用合格的熔絲,嚴禁用銅絲或鐵絲代替保險熔絲。按規定選用合格的漏電保護裝置並定期進行檢查。

(6)電源線必須通過漏電開關,漏電開關後的電源線長度≯30m。

二、發生觸電事故的應急措施

1.觸電急救的要點是動作迅速,救護得法,切不可驚慌失措,束手無策。要貫徹“迅速、就地、正確、堅持”的觸電急救八字方針。發現有人觸電,首先要儘快使觸電者脱離電源,然後根據觸電者的具體症狀進行對症施救。

2.脱離電源的基本方法有:

(1)將出事附近電源開關刀拉掉、或將電源插頭拔掉,以切斷電源。必要時可用絕緣工具(如帶有絕緣柄的電工鉗、木柄斧頭以及鋤頭)切斷電源線。

(2)用乾燥的絕緣木棒、竹竿、布帶等物將電源線從觸電者身上撥離或者將觸電者撥離電源。救護人可戴上手套或在手上包纏乾燥的衣服、圍巾、帽子等絕緣物品拖拽觸電者,使之脱離電源。

(3)如果觸電者由於痙攣手指緊握導線纏繞在身上,救護人可先用乾燥的木板塞進觸電者身下使其與地絕緣來隔斷入地電流,然後再採取其它辦法把電源切斷。

(4)如果觸電者觸及斷落在地上的帶電高壓導線,且尚未確證線路無電之前,救護人員不可進入斷線落地點8~10米的範圍內,以防止跨步電壓觸電。進入該範圍的救護人員應穿上絕緣靴或雙腳併攏跳躍地接近觸電者。觸電者脱離帶電導線後應迅速將其帶至8~10米以外立即開始觸電急救。只有在確證線路已經無電,才可在觸電者離開觸電導線後就地急救。

三、在使觸電者脱離電源時應注意的事項:

1.未採取絕緣措施前,救護人不得直接觸及觸電者的皮膚和潮濕的衣服。

2.嚴禁救護人直接用手推、拉和觸摸觸電者;救護人不得采用金屬或其它絕緣性能差的物體(如潮濕木棒、布帶等)作為救護工具。

3.在拉拽觸電者脱離電源的過程中,救護人宜用單手操作,這樣對救護人比較安全。

4.當觸電者位於高位時,應採取措施預防觸電者在脱離電源後墜地摔傷或摔死(電擊二次傷害)。

5.夜間發生觸電事故時,應考慮切斷電源後的臨時照明問題,以利救護。

四、觸電者未失去知覺的救護措施

應讓觸電者在比較乾燥、通風暖和的地方靜卧休息,並派人嚴密觀察,同時請醫生前來或送往醫院診治。

五、觸電者已失去知覺但尚有心跳和呼吸的搶救措施

應使其舒適地平卧着,解開衣服以利呼吸,保持四周空氣流通,冷天應注意保暖,同時立即請醫生前來或送往醫院診治。若發現觸電者呼吸困難或心跳失常,應立即施行人工呼吸及胸外心臟擠壓。

六、對“假死”者的急救措施:當判定觸電者呼吸和心跳停止時,應立即按心肺復甦法就地搶救。

方法如下:

1.通暢氣道。第一,清除口中異物。讓觸電者仰面躺在平硬的地方,迅速解開其領釦、圍巾、緊身衣和褲帶。如發現觸電者口內有食物、假牙、血塊等異物,可將其身體及頭部同時側轉,迅速用一隻手指或兩隻手指交叉從口角處插入,從口中取出異物,操作中要注意防止將異物推到咽喉深處。第二,採用仰頭抬頰法暢通氣道。操作時,救護人用一隻手放在觸電者前額,另一隻手的手指將其頦頜骨向上抬起,兩手協同將頭部推向後仰,舌根自然隨之抬起、氣道即可暢通。為使觸電者頭部後仰,可於其頸部下方墊適量厚度的物品,但嚴禁用枕頭或其他物品墊在觸電者頭下。

2.進行口對口(鼻)人工呼吸或胸外心臟按壓。

事故應急預案9

1 總則

1.1編制目的

為提高公司值班人員處置全廠停電中斷時的應急能力,正確、有效和快速地處理廠用電中斷,並最大程度地縮短廠用電恢復所用時間,使各動力設備及時投入運行,恢復正常生產,最大限度減少事故造成的損失和影響,保障全司員工的人身安全和設備財產安全,制定本預案。

1.2適用範圍

本預案適用於全廠停電事故的應急。

1.3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條款通過本程序的引用而成為本程序的條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隨後所有的修改單(不包括勘誤的內容)或修訂版均不適用於本程序,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適用於本標準。

《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

《關於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責任追究的規定》

《電力事故調查規程》

《電業安全工作規程》

《防止電力生產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項重點要求》

《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管理辦法》(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第17號令)

廣東省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管理辦法〉實施細則》

《電力企業應急預案管理辦法》(電監安全[2009]61號)

《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預案編制導則》(AQ/T9002-2006)

國家其它相關的法律法規

省、市政府其它相關的法規和規定

1.4應急處置基本原則

1.4.1 以人為本,安全第一:把保障職工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最大限度地預防和減少自然災害事故造成的人員傷亡作為首要任務,切實加強應急救援人員的安全防護。

1.4.2統一領導,分級負責:認真履行安全生產責任主體的職責,在公司安委會領導下,按照統一協調、各負其責的原則建立安全生產應急預案和應急機制。

1.4.3完善體系,快速響應:建立與完善安全生產事故應急組織機構、救援隊伍、指揮體系和響應程序,一旦發生事故,按照事故等級劃分逐級啟動應急預案,快速響應,實施救援。

1.4.4居安思危,預防為主:貫徹落實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堅持事故應急與預防工作相結合,重視事故應急預案編制和管理,切實做好預防、預測、預報和預警工作,做好常態下的風險評估、物資儲備、隊伍建設、完善裝備、預案演練等工作。

1.5與其他專項預案關係

本預案為公司應急預案體系的專項應急預案。在公司《突發事件總體應急預案》的基礎上制定,可以單獨使用,也可以配合《突發事件總體應急預案》使用。

2.應急指揮機構及職責

2.1應急指揮機構

總指揮: 總經理

副總指揮:生產副總經理及其他副總經理

成 員:各部門行政正職、當值值長

2.2 應急指揮機構職責

2.2.1貫徹落實國家有關應急救援與處理的法規、規定,統一領導公司應急相關工作。

2.2.2迅速瞭解公司職工傷亡及電力設施、設備危機狀況,確定應急工作規模;分析應急資源需求, 評估現有應急能力。

2.2.3啟動應急預案,發佈應急通知,組織、協調各部門工作,確保各項工作按應急程序進行。

2.2.4組織、協調公司內人力、物力,研究重大應急決策和部署,首先確保機組安全停運,待條件 許可後儘快恢復電力供應。

2.2.5及時瞭解掌握事態發展狀況及趨勢,解決好應急各項工作。

2.2.6發佈相關信息負責全廠停電事故應急預案的編制、修訂和演練工作。

2.3應急救援指揮部指揮中心

主任:公司安全生產直接責任人

副主任:安健環管理部經理

中心組員:生產技術部安全責任人、運行部安全責任人、檢修部檢修部門(單位)安全責任人、行政部安全責任人、安健環分部負責人

應急救援指揮部指揮中心的主要職責是:熟悉指揮機構編制和通信情況,掌握災情及動態,上報情況下達指令,部署協調各工作組迅速開展搶險救援工作。

應急救援指揮部指揮中心主任因客觀原因未能履行職責時,由副主任全面履行其職責。

2.4生產保障組

組長:運行部安全責任人

副組長:運行部副經理、生產技術部副經理

成員:生產技術部、運行部人員

職責:負責加強與調度的聯繫,組織處理事故,採取措施穩定發電設備運行,協調運行與檢修工作,避免擴大事故。

生產保障組組長因客觀原因未能履行職責時,由第一副組長全面履行其職責。

2.5滅火行動組

組長:安健環管理部消防保衞分部負責人

副組長:安健環管理部消防保衞主管

成員:消防保衞管理員、公司志願消防隊員

職責:負責加強與指揮部的聯繫,迅速撲救初起火災,應急疏散易燃易爆物品和物資,並指揮消防隊員控制火勢,積極投入滅火戰鬥。

滅火行動組組長因客觀原因未能履行職責時,由副組長全面履行其職責。

2.6疏散引導組:

組長:行政部安全責任人

副組長:行政部後勤工作負責人

成員:公司行政部工作人員

職責:負責組織並指揮各班組長按照疏散路線引導人員及物資進行疏散工作。

疏散引導組組長因客觀原因未能履行職責時,由副組長全面履行其職責。

2.7設備搶修組

組長:檢修部檢修部門(單位)安全責任人

副組長:檢修部檢修部門(單位)經理

成員:檢修部檢修部門(單位)員工

職責:負責協調檢修人員對被損壞的設備、設施採取緊急處理措施和修復工作。

設備搶修組組長因客觀原因未能履行職責時,由副組長全面履行其職責。

2.8醫療救護組:

組長:行政部安全責任人

副組長:行政部後勤工作負責人

成員:行政部員工、黨羣工作部員工

職責:負責組織搶救、轉移傷員,做好飲用水、食品等後勤供應工作。

醫療救護組組長因客觀原因未能履行職責時,由副組長全面履行其職責。

2.9安全監督組:

組長:安全總監

副組長:安健環分部負責人

成員:安健環管理部安全管理人員、各部門安全專責

職責:負責監督應急工作所涉及設備、設施和人身安全的狀況,監督安全措施的落實;負責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的統計彙報。

安全監督組組長因客觀原因未能履行職責時,由副組長全面履行其職責。

2.10治安保衞組:

組長:安健環管理部消防保衞分部負責人

副組長:安健環管理部消防保衞主管

成員:消防保衞管理員、公司保安隊員

職責:負責加強公司內治安管理和重點部位的保衞工作,防止在特殊情況下的不法行為;維護公司內道路交通秩序,保證應急救援工作的順利進行;積極投入制止治安、刑事案件、恐怖暴力活動和參加搶險救災的戰鬥。

治安保衞組組長因客觀原因未能履行職責時,由副組長全面履行其職責。

2.11後勤保障組:

組長:檢修部門(單位)經營部安全責任人

副組長:檢修部門(單位)經營部備件分部主任

成員:檢修部門(單位)經營部員工

職責:負責應急物資的後勤供應工作。

後勤保障組組長因客觀原因未能履行職責時,由副組長全面履行其職責。

2.12 善後處理組:

組長:人力資源部安全責任人

副組長:行政部安全責任人

成員:行政部、人力資源部等管理人員

職責:負責保護好現場,迅速組織初步調查、取證、評估後,清理現場,恢生產,根據事故等級和調查處理權限,組成事故調查組進行調查處理和責任追究工作,並按照有關規定,做好事故中傷亡人員的`撫卹工作

善後處理組組長因客觀原因未能履行職責時,由副組長全面履行其職責。

3.事故類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3.1危險性分析及事件類型

機組全廠用電全部中斷,導致發電機組與電網解列,處理不及時或不正確有可能引發事故擴大,造成汽輪發電機組主、輔設備損壞或全廠停電。

3.2事件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

3.2.1機組在運行中突然甩負荷可能導致汽輪機飛車事故。

3.2.2交流電源失去後若直流潤滑油泵不能正常投運將導致汽輪機大軸斷油燒瓦;

3.2.3汽輪機盤車裝置失壓不能盤車,易造成大軸彎曲。

3.2.4交流電源失去後,網控室控制中心盤失去電源可能造成110kV#1、2站系統的刀閘動力電源全部失去,不能進行電動操作,只能手動操作。

3.2.5交流電源失去後直流設備負荷的增加將造成蓄電池放電速度加快,電量若儲備不足將造成。

4. 事件分級

針對全廠停電事故的危害程度、影響範圍和控制事態的能力,將事故分為二級。全廠停電可能使機組在運行中突然甩負荷導致汽輪機飛車,交流電源失去後若直流潤滑油泵不能正常投運將導致汽輪機大軸斷油燒瓦;汽輪機盤車裝置失壓不能盤車,易造成大軸彎曲,但未發生飛車、燒瓦大軸彎曲,列為二級;當全廠停電時,處理不及時,容易發生飛車事故,可能會危及人身和設備安全,同時潤滑油可能會泄漏至汽機的高温部件,引起燒瓦、大軸彎曲,機組不能安全地停運,引發設備事故或火災,列為一級。

5. 預防與預警

5.1預防措施

本公司針對生產過程中需要控制的危險源和危害因素,採取二種辦法實施監控。

5.1.1第一種配套設計、建設自動監視設備和安全、環境、衞生控制措施(設施)。

5.1.2第二種制定相關安全標準、設備管理標準、缺陷管理標準等規章制度,在正常情況下做好日常管理、維護和巡檢工作。

5.2預警行動

響應啟動 發生Ⅰ、Ⅱ、Ⅲ級響應,由公司應急預案領導小組啟動本預案。在公司應急預案領導小組的統一領導下,迅速查清輸、變電設備損壞情況,組織搶修隊伍,調集搶修物資,立即開展設備搶修自救恢復工作。

6.事故報告與信息處理

6.1公司設立24小時應急值班電話:82675618 。

6.2公司接收的上級有關部門信息,應急預案辦公室負責立即下達至各部門。

6.3公司接收的應急信息,由公司應急預案領導小組負責人向上級應急預案辦公室報告。

7.應急響應

7.1 響應分級

針對廠用電中斷事故的危害程度、影響範圍和控制事態的能力,將廠用電中斷事故應急響應級別分為Ⅰ級響應(公司級)和Ⅱ級響應(部門級)兩級。應急處理工作實行公司統一領導、分級管理、分級實施的原則。對一般性廠用電中斷事故實施Ⅱ級響應,由運行部組織進行應急處理。當廠用電中斷事故有可能造成發電機組被迫全部停運、對重要設備和人身安全構成重大威脅時,立即實施Ⅰ級響應。

7.2 響應程序

7.2.1事故發生時,值長應及時嚮應急救援指揮部報告事故發生的情況,根據事故的程度,可提出啟動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的申請。

7.2.2事故初發期,在應急救援指揮部進入工作狀態前,值長負責生產現場的應急救援指揮工作,並有權調用現場一切人力資源(包括運行值班人員、保安、消防人員和檢修值班人員等)和救援設備、車輛等,迅速進行搶險,最大限度控制事故發展。不服從調度的人員依照規定給予嚴格考核,嚴重者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7.2.3事故應急救援總指揮(副總指揮)得到事故發生信息後,按照事故實際情況確定是否啟動應急預案,並根據事故的嚴重程度,確定應急響應級別。指揮調度物資、車輛、人員和工作組等立即展開應急救援工作,有關人員迅速到達工作崗位履行職責。

7.2.4急救援指揮部負責人到達現場後,值長協助應急救援指揮部迅速進入工作狀態,並交由應急救援指揮部負責應急救援指揮工作。

7.2.5事故可能對廠區內人員安全構成威脅時,必須有組織地緊急疏散與事故應急救援無關的人員。

7.2.6對可能威脅到廠外居民(包括友鄰單位人員)安全時,應急救援指揮部指揮中心應立即和地方有關部門聯繫,引導居民迅速撤離到安全地點。

7.2.7一旦發生重大事故,本單位搶險救災力量不足時,應急救援指揮部指揮中心應立即向上級和友鄰單位通報,必要時請求社會力量援助。社會援助隊伍進入廠區時,應急救援指揮部指揮中心應責成專人聯絡、引導,並告之安全注意事項。

7.3 事態監測與評估

由事故現場應急指揮部負責對廠用電中斷事故的發展勢態及影響及時指定專人進行動態的監測,並藉助現場人員的報告、現場查看和運行監測,對監測信息做出初步評估。當值值長應及時將評估的結果反饋給應急救援指揮部,為廠用電中斷事故救援的應急決策提供依據。

8.應急救援措施

8.1先期處置

8.1.1 有關部門接到全廠停電事故的信息報告後,立即啟動全廠停電事故的應急準備工作,並安排有關人員採取相應預防控制措施,防範事故的發生。

8.1.2 事故發生初期,事故部門和現場人員應積極採取措施,防止事故的擴大,並迅速採取必要措施搶救人員和財產。在立即組織搶險、處理事故的同時,迅速向公司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指揮部指揮中心報告。遇緊急情況應及時向110或119報警,或向120求救。

8.2 應急處置

8.2.1 當值值長確認能否用旺洲甲、乙線倒供廠用電,若線路失壓暫時不能恢復,則使用一二期聯絡電源恢復廠用電;如此時一二期聯絡電源也不能使用,立即啟動柴油發電機,恢復#1、2機組380V廠用母線。

8.2.2 在機組廠用母線用柴油發電機恢復供電後,啟動保證主機安全的重要輔機,如交流油泵、頂軸油泵、盤車等,嚴格按照先起重要負荷,後起次要負荷的原則,不能同時啟動多個負荷。啟動負荷時(特別是電動機)要密切監視電壓、電流、頻率等的變化情況。

8.2.3 及時恢復外線對公司110kV母線、啟備變的供電,及時恢復機組的正常供電。

8.3 警戒與治安

事故發生後,治安保衞組負責對事故現場進行警戒,維護事故現場秩序,保障搶險、救護車輛暢通,加強對事故重要部位、防火重點部位的保護工作,及時傳達、執行指揮部的命令,現場人員將完成情況及時報指揮部。與救援、搶險無關的人員,未經應急人員同意不得進入事故現場。

8.4人羣疏散與安置

如發生汽輪機超速飛車事故規模擴大,人力無法控制時,應組織人員緊急撤退和疏散,對撤出人員應及時清點人數。

8.5現場恢復

在現場恢復的過程中往往仍存在潛在的危險,如觸電、受損建築倒塌等,所以應充分考慮恢復現場過程中可能的危險,制定現場恢復的程序,防止恢復現場的過程中突發事件的再次發生。在此基礎上,迅速恢復正常的生產秩序,並積極穩妥、深入細緻地做好善後處置工作。

8.6應急結束

事故現場得以控制,環境符合有關標準,導致次生、衍生事故隱患消除後,在充分評估危險和應急情況的基礎上,經事故現場應急救援指揮部批准後,由應急救援指揮部指揮中心宣佈現場應急結束。

8.7 信息發佈:事故信息由事故現場指揮部指揮中心負責發佈。

9.事故善後處理

9.1恢復生產:

搶險救援結束後,善後處理組必須保護好現場,迅速組織初步調查、取證、評估後,清理現場,恢復生產。

9.2 事故調查:

公司根據事故等級和調查處理權限,組成事故調查組進行調查處理和責任追究工作。

9.3 撫卹工作:

公司按照有關規定,做好事故中致病、傷殘、死亡人員的撫卹工作,賠償個人損失,並安撫其親屬。

10.應急保障:

10.1應急隊伍保障

事故應急隊伍為全體生產人員、各值班人員、各部門人員、保安及消防人員,必要時請求應急專業人員隊伍和社會救援資源。

10.2 應急物資與裝備保障

應急物資與裝備的儲備是應急救援工作的重要保障。公司根據生產系統可能發生的事故性質和潛在的危險因素,合理配備事故應急救援中所需的各種救援工具、物資和設備,如設備備品、備件、起重機械、通信器材、消防器材、交通工具、照明裝置、搶險救護裝置、急救藥品、防護物資等。

11.培訓和演練

11.1培訓

員工應急知識和應急技能的培訓計劃應在公司的年度培訓工作計劃中詳細列出,具體工作由人力資源部牽頭,安健環部協助開展。

11.2演練

應急預案演練分部門級和公司級演練,具體計劃由安健環部在每年1月前結合公司實際情況擬編年度演練計劃報公司批准後執行。

12.預案管理

12.1 應急預案備案

本應急預案經評審通過後,報當地安全生產監督、南方電監局等政府部門以及集團公司備案。

12.2 維護與更新

12.2.1 救援器材設專人保管,定期檢查保養,處於常備狀態。

12.2.2 預案隨國家及上級應急管理相關法律法規的修改和要求、各部門職責或應急資源發生的變化、應急救援工作的經驗教訓或出現的新情況及應急演練中暴露出的缺陷,及時進行更新、修訂、完善和改進。

12.3 制定與解釋

本預案由運行部擬編並解釋。

13.獎懲

13.1對在事故應急管理、處置、救援工作中取得顯著成績的,對防止或搶救事故有功的,對應急救援工作提出重大建議且實施效果顯著的,以及有其他特殊貢獻的部門和個人,根據公司安全生產和獎金考核的有關管理標準和規定進行表彰、獎勵。

13.2對瞞報、誤報事故(事件)和突發事件中玩忽職守、不聽從指揮、不履行職責的人員,以及擾亂、妨礙搶險工作的人員,發生或擴大安全事故及造成其他嚴重後果的生產經營單位和有關責任人,根據公司安全生產和獎金考核的有關管理標準和規定追究責任,觸犯法律的由司法部門處理。

14.應急預案實施

本預案自印發之日起施行

事故應急預案10

為保證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正常開展,確保教學用電的暢通,減小觸電的影響,有效搶救觸電者,制定如下應爭預案:

1、若發生觸電後,在現場處理的同時立即通知電管員拉閘停電,並報告學校安全工作領導小組。

2、領導小組接到報告後,立即組織醫務室人員到現場進行搶救,並安排找車,以備使用。

3、若電源控制較遠,可先用木柄刀或電工膠鉗剪斷電路,然後再切斷電源,拉開電線。

4、搶救者在絕緣的情況下,拉開觸電者,把觸電者拉開。

5、當傷員脱離電源後,應立即檢查傷員全身情況,特別是呼吸和心跳,發現呼吸,心跳停止時,應立即就地搶救。

6、呼吸停止,心博存在者,就地平卧解鬆衣釦,通暢氣道,立即口對口人工呼吸,心博停止,呼吸存在者,應立即作胸外心臟按壓。

7、呼吸心跳均停止者,則應在人工呼吸的同時施行胸外心臟按壓,以建立呼吸和循環,恢復全身器官的氧供應,現場搶救最好能兩人分別施行口對口人工呼吸及胸外心臟按壓。

8、處理電擊傷時,應注意有無其它損傷,如有外傷,灼傷應同時處理。

9、實施了急救措施後,立即送往豐樂衞生院進行治療。

10、安全工作領導小組派人堅守崗位,認真負責,做好下情上達工作,對事件發展情況,所採以的措施、存在的問題,要認真做好記錄,直至事件完全解決。

11、領導小組進行事故調查,責任分析,並形成調查報告上報上級教育行政部門。

12、總結經驗教訓,教育師生。

事故應急預案11

本方案為當觸電事件發生時應急響應的途徑,以保證及時採取積極的措施保護傷員生命,減輕傷情,減少痛苦,最大限度地減輕所帶來的傷害。

一、成立應急小組,落實職能組職責:

1、領導小組職責:在事故發生後,現場的最高負責人為現場的最高指揮人員,統一指揮與調度,最高指揮員應保持冷靜的頭腦,有序的指揮現場救護工作,確保傷員得到及時有效的救護,保護好事故現場,並在事故後報告事故經過。

3、職能組職責:

1.聯絡組:其任務就是了解掌握事故情況,負責事故發生後在第一時間通知公司,根據情況酌情及時通知當地建設行政主管部門、電力部門、勞動部門、當事人的親人等。

2.搶險組:應積極參與緊急救護工作,服從指揮人員的指揮與調度,有救護經驗的人員要及時趕到事故現場,參加對傷員的救護,其他人員應保持現場的秩序,配合救護人員工作,並注意保護事故現場,事後配合調查組對事故進行調查。

3.調查組:分析事故發生的原因、經過、結果及經濟損失等,調查情況及時上報公司。如有上級、政府部門介入則配合調查。

4、維修組:對發生觸電事故的部位,及時隔離,設置警戒牌,及時維修。

二、應急小組地點和電話:

地點:唐海縣醫院新址

急救電話---120 火警----119 公安----110

三、觸電響應步驟:

1、立即報警。當接到發生觸電信息時,應確定事故的情節,並立即報告指揮系統,指揮小組啟動緊急預案。迅速報"120"搶救電話電話,並及時報告上級領導。

2、觸電事故發生後,立即停止現場作業活動,將傷員放置平坦的地方,現場有救護經驗的人員立即對傷員按照《電業安全工作規程》(DL-408-91附錄八或DL-409-91附錄六)中"緊急救護法--觸電急救"實施緊急救護。

3、現場的最高負責人作為現場的救護指揮員,指揮現場救護工作,在現場的傷員得到急救的同時,立即使用手機或其他通訊設施拔打"120"電話,與救護中心聯繫,要求緊急救護,之後應打電話向公司質量安全辦公室、總經理及其他負責人報告,保護事故現場。

4、質量安全辦公室接到報告後,問清楚救護中心地點,與救護中心取得聯繫,落實後勤保障工作,確保傷員能立即得到救護,不因後勤不到位而影響急救;並向公司的總經理和上級主管部門報告。

5、事故調查處置。按照公司事故、事件調查處理程序規定,觸電事故發生情況報告要及時按"四不放過"原則進行查處。事故後分析原因,編寫調查報告,採取糾正和預防措施,負責對預案進行評價並改善預案。事故發生情況報告應急準備與響應指揮小組要及時上報公司。

四、加強對安全用電管理,落實安全用電措施措施:

1、建立健全消防管理制度,落實責任制,與各作業班組、分包單位簽訂《安全用電責任合同書》,把責任縱向到底,橫向到邊地分解到每個班組、個人,落實人人關注安全用電責任心。

2、嚴格貫徹安全用電管理制度。

五、預案管理與評審改進:

事故後要分析原因,按"四不放過"的原則查處事故,編寫調查報告,採取糾正和預防措施,負責對預案進行評審並改進預案。針對暴露出的缺陷,不斷地更新、完善和改進觸電應急預案文件體系,加強安全用電應急預案的管理。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zhezhai.com/zh-mo/fw/fangan/d50l5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