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者齋 >

從業資格證 >社會工作者 >

2017社會工作者中級實務模擬考題及答案

2017社會工作者中級實務模擬考題及答案

  1[簡答題] 案例:

2017社會工作者中級實務模擬考題及答案

某社區社會工作者計劃成立“手拉手”志願者俱樂部,社會工作者運用推動居民參與的工作方法,希望動員社區中的低齡老年人為有需求的高齡老年人提供志願服務,社會工作者在動員低齡老年人蔘與時,遇到了一些問題:

部分老年人不願意參與志願服務,認為社區在搞形式主義,都是做表面文章,沒什麼實際意義,持觀望態度。部分老年人想參與,但遭到家人的反對,“子女怕我出意外,就不要給他添麻煩了,而且參加了對我自己也沒有什麼好處,還是算了吧。”

部分老年人對自身的能力有所顧慮,“我沒有什麼特長,能幹些什麼呀。”

問題:針對上述問題,本案例中社會工作者在推動社區低齡老年人蔘與志願服務時應採取哪些策略?並説明運用這些策略時的工作重點。

參考解析:

【答案要點】

1.進行社區教育和社區宣傳部分老年人不願意參與志願服務,認為社區在搞形式主義,沒有實際意義,持觀望態度,這是沒有認識到參與的價值,認為參與之後並不能影響和改變目前的狀況,缺乏參與的熱情。針對這一情況,社會工作者在推動工作進行時,應促進社區低齡老年人對參與志願服務的價值的肯定。通過社區教育和社區宣傳的方法,如社區研討會、座談會、居民大會、社區展覽會、教育講座等,讓社區居民認識到“手拉手”志願者俱樂部不是在搞形式主義,而是切實為高齡老年人提供志願服務,從而提高這一部分低齡老年人的參與熱情。

2.組織家人體驗活動

部分老年人想參與,但由於家人反對,便打消了參與社會事務的動機:面對這種情況,社會工作者應邀請和鼓勵他們的家人蔘與志願體驗。

3.心理輔導調整認知通過個別輔導、團體輔導和活動體驗,認識到這些低齡老年人變為高齡老年人時也會有人為其提供志願服務,可以減輕子女的負擔,這與他們的生活、利益密切相關,讓子女有意願鼓勵自己的父母參加志願活動或儘量減少其負面影響。

4.運用優勢視角幫助挖掘潛能通過溝通與互動幫助老人發現自身的優點和長處,增強自信和工作熱情。

5.進行志願者培訓

部分老年人對自身能力有所顧慮,擔心自己什麼也幹不了:面對這類老年人,社會工作者應向其説明社區會對志願者進行參與能力的培訓,可採用個別培訓或小組訓練的方法,幫助老年人認識參與志願活動的過程,提高表達、溝通、討論等技巧,更重要的是協助他們掌握社區的基本資料和最新動態,以便在討論時能充分論證,具有説服力,培養民眾提高對自己的信心。

【提示】此題考點是在社區層面的為老服務,涉及的知識點包括社區工作中“推動居民參與”的方法、優勢視角下低齡老人資源與優勢的挖掘、高齡老人服務資源整合、志願服務、個案輔導、小組工作等,由此給考生的啟示是必須對社會工作綜合能力和實務知識的全面、融合的瞭解、掌握才能自如的回答問題。

  2[簡答題](案例分析題)

黃奶奶今年89歲,老伴去世很多年了,她有兩個兒子兩個女兒,兩個女兒都嫁到了外地。黃奶奶最初是在兩個兒子家中輪流生活,但因為與兩個兒媳的關係都不太好,現在居住在某養老機構,每月的費用由兩個女兒從外地郵寄。女兒在外地很少來看黃奶奶,而兩個兒子因為較忙,也很少來看她。黃奶奶看到周圍的老人們經常會有家人來看望,只有自己每天等得望眼欲穿,卻沒有人來探望。

黃奶奶有嚴重的高血壓,每當犯病的時候就很難過,她感覺自己被家人拋棄了,沒有人管她,更沒有人在乎她的存在,於是她想到自殺。黃奶奶以失眠為藉口,向工作人員及其他老人索要安眠的藥,就在她積攢到一定數量的時候,被清潔工小安在收拾房間時發現,並向工作人員報告了相關情況。

問題:

1.老年社會工作的對象有哪些?

2.黃奶奶面臨的困境如何?

3.假如你作為機構內的一名社會工作者,應如何開展介入工作?

參考解析:

答題要點:

1.老年社會工作的對象既包括那些空巢(獨居)、殘疾、困難的高齡老人,也包括一般的健康老人。很多時候,老年人周圍的人,如親屬、朋友、鄰居、志願者等也會成為老年人社會工作的對象。更宏觀些的系統,如單位和服務組織也有可能成為老年社會工作的對象。無論是直接以老年人為工作對象,還是以外圍人羣或組織機構為工作對象,都是為了讓老年人有更佳的生活質量。

2.黃奶奶面臨的困境主要有:

(1)黃奶奶的身體不好,有嚴重的高血壓,每次犯病時都會很難過。 (2)黃奶奶的年紀大了,身體又不好,需要有人來照顧她的生活。 (3)看着身邊的老人都有家人來看望,只有自己沒有人來看望,這讓黃奶奶的精神很受

打擊,需要安慰。

(4)黃奶奶感覺自己被家人拋棄,有自殺的想法。

3.社會工作者從以下方面開展服務:

(1)與黃奶奶的家人進行溝通,向他們介紹黃奶奶現在的情況以及內心的想法,讓他們多來看望黃奶奶。

(2)聯繫醫生給黃奶奶做檢查,教授黃奶奶正常的用藥方法,給黃奶奶提供受人關注的支持。

(3)組織志願者照料黃奶奶的日常生活,並給予精神慰藉。

(4)在養老機構開展一些適合的集體活動,促進老人之間的溝通。

  3[簡答題](案例分析題)

某社區里老街坊、老鄰居多,老黨員也不少,鄰里關係比較融洽。該社區老齡化程度較高,60歲以上的老人佔總人口l9.5%,而且高齡老人數量較多。社會工作者在日常工作中發現,一些老人年老體衰,行動不便;一些老人沒有退休金,生活困難;一些老人經濟條件雖好,子女不在身邊,時常感到孤獨寂寞;一些老人反映社區文化活動太少,缺少展示才藝的舞台;一些老人被家人忽視,甚至受到虐待,合法權益難以得到保障。

針對以上情況,社會工作者擬訂了一個社區老人服務計劃,內容包括:一是協助貧窮老人獲得經濟補助;二是請青年志願者為行動不便的老人提供照顧。

問題:

1.該服務計劃滿足了老人的哪些需求?還有哪些需求沒有得到滿足?

2.如何構建社區支持網絡來滿足該社區老人的需求?

參考解析:

答題要點:

1.案例中所呈現老人的需要包括:健康維護(一些老人年老體衰,行動不便)、經濟保障(一些老人沒有退休金,生活困難)、就業休閒、社會參與(一些老人經濟條件雖好,子女不在身邊,時常感到孤獨寂寞;一些老人反映社區文化活動太少,缺少展示才藝的舞台)、安全保障(一些老人被家人忽視,甚至受到虐待,合法權益難以得到保障)等方面的問題。上述案例中提到“社會工作者已經擬定了一個社區老人服務計劃,內容包括:一是協助貧窮老人獲得經濟補助;二是請青年志願者為行動不便的老人提供照顧”,這僅僅是滿足了經濟困難的老人的物質援助和行動不便老人的照料需要;而其他老人的精神慰藉、發揮餘熱、親情滿足及權益保障方面的需要尚未得到滿足。

2.構建社區支持網絡來滿足該社區老人的需求,應該做到:社會工作者繼續挖掘社區的資源,運用專業方法為老人搭建服務平台,包括:

(1)聯繫社區民警及司法部門,為老人提供法律諮詢及援助。

(2)聯繫社區組織,運用社區資源,開展老人興趣小組、舉辦文化康樂活動。

(3)鼓勵低齡行動方便的老人蔘與社區服務,組織老人義工隊伍,發揮老人餘熱。

(4)開展社區孝心行動,搭建親子服務平台,鼓勵老人子女參與關心長者行動等。

(5)最終建立老人的自助互助網絡、鄰里互助網絡、社區緊急支援網絡、老人家屬支援網絡。

  4[簡答題] 案例:

李奶奶,65歲,丈夫10年前去世,大兒子婚後買了新房一家人單住,小兒子阿峯與老人同住,婚後育有兩個孩子,姐姐8歲,弟弟6歲,都已上國小。近幾年阿峯賭博成癮.負債累累,兩年前與妻子離婚,兩個孩子便由老人照看,因此引起大兒媳婦的不滿,經常背地説老人不好,婆媳關係緊張,甚至不讓自己的孩子去看望老人,小區的其他居民也因此對老人一家有些看法,對阿峯的評價都很負面。

去年阿峯查出腰椎間盤突出,國中學歷的他既幹不了體力活兒,也找不到固定的工作,沒有病痛的時候就出去乾點臨時工掙點錢補貼家用,他自己也很着急,也很想改過自新.但很無力,沒有一技之長,總是找不到合適的工作。李奶奶負擔很重,但兩個孩子很聽話,成績也很好,讓老人很欣慰。唯一讓老人發愁的是孩子的家庭作業遇到難題時沒人輔導。前幾天李奶奶摔斷了腿,在家治療,孩子無人照料,老人擔心不已,經常默默流淚。

問題:

1.上述案例中,李奶奶一家有哪些需求?

2.請分析導致李奶奶一家目前面臨困難的主要原因?

3.請分析解決李奶奶一家困難有哪些可用的資源與優勢?

參考解析:

【答案要點】

1.上述案例中,李奶奶一家的需求如下:

(1)老人的健康照顧。

(2)老人的情緒疏導。

(3)阿峯的就業支持。

(4)兩個孩子的生活照料與課業輔導。

(5)婆媳關係修復。

(6)鄰里關係改善。

(7)親子關係改善。

2.分析案例,導致李奶奶一家目前面臨困難的主要原因有:

(1)阿峯的偏差行為使其婚姻破裂,孩子的照顧與教育成為問題。

(2)阿峯身患重病,學歷低,沒有工作,造成家庭經濟壓力和照料負擔。

(3)家庭成員間缺乏溝通,婆媳關係不和睦。

(4)阿峯的賭博行為及大兒媳婦的説辭使社區鄰里對老人一家有負面評價。

(5)社區居委會及工作人員沒有及時、有效介入。

3.解決李奶奶一家困難有以下可用的資源與優勢:

阿峯有時勞動;兩個孩子聽話努力學習;社區居委會可以幫助;鄰居可以動員;志願者可以幫助兩個孩子學習等。

【提示】此題考點是考察考生對老人需要、阻礙老人需求滿足的問題的原因及解決阻礙因素的資源與優勢的敏感度和評估能力。這是個經典的題目,在任何一個實務領域,面對任何需要解決的問題都首先要學會對需求,對幫助服務對象滿足需求的阻礙因素和支持因素進行評估,才能在此基礎上制訂服務計劃、進入服務歷程。

  5[簡答題](方案設計題)

李奶奶,82歲,高級英語教師,喜好英語、歌劇、繪畫等,興趣廣泛,三個子女生活優越,對老人的精神生活不聞不問。老人認為年歲已高,經常生病,選擇住進了本市某一福利院(敬老院),可是日子一長覺得無聊,有才華無處施展,進而心裏煩悶,精神不振。社會工作者發現,像李奶奶這樣有文化有素養又積極活躍的老人在該福利院也有不少,福利院設置了手工編織、老年舞蹈、戲曲(主要是學校老師)前來定期教授,可是激不起老人們的興趣,大部分流於形式。

問題:

1.針對上述案例,選擇一個老年機構照顧的實務模式,以增強老人積極的延年益壽。

2.針對老人的需求,提供社會工作服務方案設計。

參考解析:

答題要點:

該題應該屬於較難的題目。這類題目之所以難是因為沒有現成的答案,考查的是考生對於一些專業性較強的知識點的透徹理解能力和靈活運用能力。服務方案設計通常包括問題的陳述與分析、服務方案設計、方案執行和方案評估4個主要階段。首先,第一部分考生可以根據題目找出服務對象相對應的一些問題並加以表述;第二,根據服務對象面臨的問題,結合老年學理論,在服務方案設計中提出目標、階段任務、解決措施等;第三,方案執行即是介入行為/活動;最後,在完成服務計劃時,社會工作者需要對計劃的實施做一個評估,看看設計的服務目標是不是實現了。考生可以從這幾個方面作答,這樣的方案設計題回答得比較完善。

1.問題的陳述分析:在機構養老的老人在生活飲食、居住、生活照顧方面滿足的同時,更需要參與社會活動、文體娛樂、精神慰藉等方面的關心。像李奶奶這樣,退休之後有才華無處施展造成悶悶不樂,同時她屬於高齡老人,對親情的依賴也越來越多,包括生活照料和情感溝通。

2.方案設計:根據上述機構老人的需求,設計出社會工作服務方案。

(1)方案的目標:協助老人提高生活質量,發揮他們的特長,使其享有健康、温馨、愉悦的機構生活環境,為老人提供各種支持性的服務,使其老有所為,老有所樂。

(2)方案實施策:

①動機激發小組:老年社會工作者面臨的最困難的任務之一,就是讓老人蔘加個人和羣體活動。通過公開通告、機構推薦和訪談的方式招募和甄選10—12位像李奶奶這樣有才華又熱心的老人,開展動機小組工作,小組活動總共6~12節,每週舉辦一次,旨在培養老人志願者領袖,發揮老人的才華,增強他們的價值感和自尊感,同時積極為機構作貢獻,教授她們溝通技巧、禮儀社交、志願者價值觀、活動設計等知識技能。

②針對老人的興趣愛好和需求重新設置各種興趣班,增加英語學習班、讀書讀報班等,將內容和形式更符合老人的需求。儘量利用機構本身的資源,如聘請李奶奶擔任英語興趣小組的授課老師。

③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各類文體活動,發揮老人的特長和作用。比如通過小組工作培養的老人志願者領袖共同討論設計一台晚會。

④在機構內外的志願者隊伍,定期為機構老人們提供服務,特別是精神慰藉服務。

⑤在機構開設家屬探親活動日,在活動日當天舉辦如何與老人溝通、老人心理活動知識、子女的權利和義務等系列講座,讓子女瞭解老人在養老院的生活和需求,增進彼此的感情。同時,以機構名義發出相關活動內容的信件或打電話給子女。

(3)方案的執行:主要包括整合社區和機構資源、提供服務、監督執行進度、處理危機等。

(4)方案評估:包括老人對服務的滿意度、方案執行情況及效果評估等。

  6[簡答題] 案例:

劉某,男,68歲,和老伴住,主要靠平時做些小買賣和低保金來維持生活,有--JL-鹼家。一天,在劉某開車載老伴兒去超市購物的途中,意外遭遇一場交通事故,老伴兒當場死亡,劉某大腿骨折,多處擦傷。老伴兒的去世使他的精神幾近崩潰,脾氣變得非常暴躁,這使得本已患有糖尿病的他更加消瘦,經常把自己關在房問裏不與外人交流,且時常自言自語“如果我不帶着她去超市,就不會遭遇車禍,她也就不會死,還不如自己也死了算了”。兒子非常擔心父親,和妻子多次商量後將父親接來與自己同住。

劉某之前與兒媳有矛盾,同住後矛盾更加嚴重,因此兒媳在對其照顧上也不夠用心,甚至出現打罵的現象,兒子夾在中間很為難,家庭成員每天都是在吵鬧聲中生活,這嚴重影響了正在準備會考的貝貝(孫子),貝貝近來成績很不穩定。劉某一直向鄰居李某(一名剛退休女職工,中年喪偶,無兒無女)抱怨自己兒媳對自己如何不好,並傾訴其因老伴兒去世所產生的愧疚與焦慮,李某也時常安慰劉某。久而久之,劉李二人在一起生活。於是劉某便向兒子、兒媳表明了自己想重組家庭的想法,想找個人來照顧自己,自己現在存的錢加上李某的退休工資足夠二人養老,並保證不會麻煩他們,但卻遭到了兒子、兒媳的強烈反對,接下來的日子家裏的爭吵更加頻繁,兒子很是無奈。經人介紹劉某來到了所在社區的“守望”社會工作服務機構求助,接待他的是社會工作者李穎。

問題:

1.請結合以上案例界定劉某的需要。

2.根據系統理論的觀點,請結合案例指出與劉某案例有關的四大系統。

參考解析:

【答案要點】

1.服務對象劉某現在的需要主要有:

健康維護的需要:老年期是疾病多發期,健康維護是老年人最為關注和渴望滿足的需要。老年人需要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獲得適宜的生活照顧,並得到康復服務。案例中的劉某患有糖尿病,又發生大腿骨折,健康方面存在很大的問題,需要健康維護,並且需要得到較好的生活照顧。

經濟保障的需要:在傳統社會中,老年人依靠子女提供經濟供養;但在現代社會中,老年人是需要通過領取退休金、養老保險等途徑來得到贍養,從而獲得經濟方面的保障。案例中劉某主要是通過自己做些小買賣和低保金來獲得經濟方面的保障,但現在由於大腿骨折,影響了自己的小生意,完全靠低金保維持生活,需要經濟的支持。

婚姻家庭的需要:幸福美滿的家庭生活是所有人追求的目標,老年人也有維持和嚮往美好婚姻家庭生活的需要和權利。伴侶和家庭的支持對老年人具有重大意義。案例中劉某因老伴兒去世倍感孤獨,因此想重新追求婚姻家庭生活,符合老年人的正常需要,但遭遇子女的橫加干涉。

2.依據系統理論,可以把助人歷程中相關的部分為四個系統:改變媒介系統、服務對象系統、目標系統和行動系統。

(1)改變媒介系統。所謂“改變媒介”是指受僱於政府、非營利機構、組織和社區中的社會工作者,是“有計劃變遷”的.具體操作者,在“問題—解決”的改變過程中是促使服務對象發生改變的媒介。案例中的改變媒介系統是社會工作者李穎,那麼李穎的專業技能、價值取向及人格特徵都將影響她對劉某的幫助。而“守望”社會工作機構的價值理念、服務範圍、機構文化等也會對助人歷程有影響。這些都需要接案社會工作者有所考慮。

(2)服務對象系統。服務對象系統是指社會工作服務的對象,也是社會工作服務的直接受益人。服務對象系統可以是個人、家庭、團體、組織或社區。服務對象系統包括前來求助已經使用服務的現有服務對象和還沒有接受服務,但未來有可能使用服務的潛在的服務對象。本案中。劉某的兒子來機構求助.並與社會工作者進行了面談屬於現有服務對象,而劉某雖然還沒有來機構,但未來會是服務的受益人,因此是潛在的服務對象。

(3)目標系統。為了達到改變服務對象系統的目的需要改變和影響的系統即是“目標系統”。案例中,為了幫助解決劉某家庭的問題,劉某、劉某的兒子、兒媳及孫子貝貝都需要某些方面的調整和改變,因此都是目標系統。

(4)行動系統。行動系統是指那些與社會工作者一起努力,實現改變目標的人,是社會工作者的合作者。為了實現與服務對象的協議,幫助服務對象達到改變的目標,社會工作者要進行各種努力,調動各種資源。本案例中的目標系統,從另一個角度看,有可能成為行動系統。

【提示】此題考點涉及本章老年人的需要和本書第一章社會工作四大系統。要求考生結合案例評估界定服務對象需要的題目是基礎題目,面對任何服務對象都可提出這樣的問題,答題時要注意的是,如果題目中沒有要求依據給定的框架,那麼回答應依據本章服務對象需要的知識框架做答。本案例描述的服務對象是老人,就應該按照教材關於老年人需要的框架做答。

  7[簡答題]案例:

社會工作者在一次走訪中發現王老先生獨自在家。對於社會工作者的到來,他很高興,交談中社會工作者瞭解到,王老先生現與兒子一家同住,兒子和兒媳外出工作時,家裏只留下他一個人,社會工作者觀察發現,王老先生的房間雜亂無章,身上衣服泛黃併發出異味,已經多日沒有換洗。老人抱怨,退休工資都交給兒媳,身上沒有任何零花錢。同時,社會工作者還注意到王老先生手臂有多處淤青,問其原因,王老先生沉默不答,表情緊張。社會工作者向社區居委會進一步瞭解情況,得知王老先生今年80歲,以前是老伴照顧他的飲食起居,老伴去世後主要由兒媳照顧,兒媳覺得老人不做家務,不講衞生,一起生活礙事,常常為此打罵老人,有時還不讓老人吃飽,兒子去外地出差時,兒媳還經常將老人反鎖在家中。

問題:

1.列舉本案例中老人受到虐待和疏於照顧問題的類型及行為表現。

2.如果你是社會工作者將如何介入?

參考解析:

【答案要點】

1.列舉本案例中老人受到虐待和疏於照顧問題的類型及行為表現。

虐待老人指的是惡意對待老人,在身體上、情感或心理上、性方面或經濟方面對老人構成虐待或剝削。疏於照顧老人既包括主動也包括被動地讓老人得不到所需的照顧,導致老人的身體、情緒或心理方面健康的衰退。結合題幹,本案例中老人受到虐待和疏於照顧問題的類型及行為表現如下:

(I)身體虐待:社會工作者注意到王老先生手臂有多處淤青;兒媳覺得老人不做家務,不講衞生,一起生活礙事,常常為此打罵老人。

(2)情感或心理上的虐待:情感上老人喪偶不久,被兒媳嫌棄,情感上受到虐待。

(3)經濟虐待:老人工資都交給兒媳後,無零用錢,説明經濟被剝奪。

(4)他人疏於照顧:老人吃不飽飯、沒人洗衣服,基本生活無人照料。

(5)自我忽視:王老先生的房間雜亂無章,身上衣服泛黃併發出異味,已經多日沒有換洗。

2.如果你是社會工作者將如何介入?

(1)保護老年人免受經濟方面的剝奪。與老人的兒子、兒媳進行面談,調整認知,適當交還老人的工資,給老人留有足夠的零用錢。

(2)提供支持性輔導。與老人的兒子、兒媳面談,引導其認識到自己的不孝行為及對老人的傷害,幫助改變對老人的態度和行為,鼓勵做孝順的兒子和兒媳;與老人會談,傾聽老人描述與宣泄,聯繫志願者定期探望老人,與老人聊天,聆聽老人的生命故事,陪護老人出行。

(3)發展支持性服務。邀請老人蔘與社區活動,建立與鄰里的連接,發展老人愛好,豐富老人生活;連接社區日間照顧中心,解決老人白天的飲食與休閒。

(4)改變和調整環境。邀請兒子、兒媳為老人房間打掃衞生,幫助老人洗衣服,邀請兒子給老人洗澡並增進感情。

【提示】此題考點是老人虐待與疏於照顧的介入。此部分是老年社會工作的重點。列舉老人受到虐待和疏於照顧問題的類型及行為表現,需要考生結合教材的評估項目和案例給出的信息進行歸納和描述,對介入策可以依據教材給出的四個方面進行自主發揮。

  8[簡答題] 案例:

張大媽是一位72歲的孤寡老人,一年前她的老伴兒去世,兒子早已定居國外。老伴去世後,張大媽選擇把房子賣了,住進了當地的一家養老院。她性格非常開朗、又很熱情,與養老院的老人們相處得都很好。但是,外表開朗的她卻患有輕度的抑鬱症,吃藥對於她的病情沒有任何效果。於是社會工作者小王便希望通過非藥物的方式,即採用社會工作專業方法,給予其幫助,小王每週都要來探望她,通過與張大媽的面談來幫助她解決復發的抑鬱症。很奇怪的是,每次小王來探望張大媽與其面談時,張大媽都會給小王講述她和老伴曾經一起參加單位組織的歌唱比賽的活動,並詳述了整個比賽以及獲獎的全過程。

儘管小王已經聽了好多遍這個故事,但她還是不厭其煩地決定繼續聽下去,並決定用緬懷往事療法對張大媽進行引導,改善其當前的情緒,逐漸適應現在的生活。

問題:

1.結合上述案例,請詳細説明緬懷往事療法在助人過程中的具體運用。

2.請簡述老年社會工作的主要特點。

參考解析:

【答案要點】

1.緬懷往事療法對老年人的抑鬱症、自尊和社會化有積極的作用,但對認知有嚴重問題的老年人,如患痴呆症的老年人,這一方法並不適用。對患有輕微痴呆症的老人卻可以有好的成效。行為錯亂的、有嚴重精神疾病的老人和失禁的老人也不適宜用這一方法。

社會工作者常用的類型有人生回顧型緬懷往事。在運用這一方法時最好先做一下前測,瞭解老年人對生活的感受。比如,可以運用相關量表瞭解老年人的生活滿足感和抑鬱症狀,建立評估的基線。

人生回顧療法所用的時間可以根據老年人人生回顧的目的、老年人的健康狀況、個人的偏好等決定,一般每個重要的人生階段會用兩節的時問來討論。在內容安排上,可以制訂一套方案,明確探查的領域,比如可以探查死亡、悲傷、恐懼、艱難的事情、工作和與他人的關係等。在回顧過程中,還要幫助老年人發現人生歷程中的一些主題,讓他了解這些主題如何影響他過去和現在的生活。特別要發現讓老年人失去和得到對生活的掌控感的一些主題,前者包括焦慮、否定、絕望、無助、孤立、孤獨和喪失等,後者則包括連接、應對、效能、希望和信任等。讓老年人逐步識別自己擁有的力量是人生回顧療法的部分目的。

社會工作者可以和老年人設計製作具體的成果來總結和結束人生回顧。比如做一個相冊或錄像光盤等,但並非一定要這樣做。必須做的是對整個介入進行結果測評,對比介入前的測評,評估介入的效果。

2.老年社會工作的對象主要是老年人及其家人,由於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狀況及社會處境的特殊性,使得老年社會工作者會遇到許多特定的問題,這也是老年社會工作區別於其他領域社會工作的特點。老年社會工作的主要特點如下:

(1)社會價值觀常會影響社會工作者的態度和行為。在開展老年社會工作時,社會工作者要認真反思自己的價值觀,學習有關老年學的知識,以便消除對老年人的錯誤理解和認識。

(2)反移情是社會工作者的重要課題。做老年社會工作時,社會工作者可能會出現反移情,不僅會表現為對老年人缺乏耐心和關懷,還會表現為對老年人過度保護,想要“拯救”老年人。因此,社會工作者應注意反移情問題,時常反思自己對老年人的反應,對從事老年社會工作來説很重要。

(3)社會工作者要善於反思並運用督導機制。在做老年人輔導工作時,社會工作者應該審視自己對老年人以及面對垂死和死亡的感受。在工作中,社會工作者要善於運用督導機制解決工作職責、專業技能和情緒困擾方面的問題。

(4)老年社會工作需要多學科合作。老年人的問題常常涉及許多方面的工作,做老年人工作需要多學科的合作,懂得協調、配合不同的學科共同開展老年人服務工作,才能使工作取得更好的成效。

【提示】此考題查的是對老年社會工作方法中緬懷往事療法的理解、掌握和運用,和老年社會工作特點的瞭解。答案以教材內容為主,但也有自主發揮的空間。

  9[簡答題]案例:

黃奶奶今年89歲,老伴去世很多年了,她有兩個兒子兩個女兒,兩個女兒都嫁到了外地。黃奶奶最初是在兩個兒子家中輪流生活,但因為與兩個兒媳的關係都不太好,現在居住在某養老機構,每月的費用由兩個女兒從外地郵寄。女兒在外地很少來看黃奶奶,而兩個兒子因為較忙,也很少來看她。黃奶奶看到周圍的老人們經常會有家人來看望,只有自己每天等得望眼欲穿,卻沒有人來探望。

黃奶奶有嚴重的高血壓,每當犯病的時候就很難過,她感覺自己被家人拋棄了,沒有人管她,更沒有人在乎她的存在,於是她想到自殺。黃奶奶以失眠為藉口,向工作人員及其他老人索要安眠的藥,就在她積攢到一定數量的時候,被清潔工小安在收拾房間時發現,並向工作人員報告了相關情況。

問題:

1.老年社會工作的對象有哪些?

2.黃奶奶面臨的困境如何?

3.假如你作為機構內的一名社會工作者,應如何開展介入工作?

參考解析:

1.老年社會工作的對象既包括那些空巢(獨居)、殘疾、困難的高齡老人,也包括一般的健康老人。很多時候,老年人周圍的人,如親屬、朋友、鄰居、志願者等也會成為老年人社會工作的對象。更宏觀些的系統,如單位和服務組織也有可能成為老年社會工作的對象。無論是直接以老年人為工作對象,還是以外圍人羣或組織機構為工作對象,都是為了讓老年人有更佳的生活質量。

2.黃奶奶面臨的困境主要有:

(1)黃奶奶的身體不好,有嚴重的高血壓,每次犯病時都會很難過。

(2)黃奶奶的年紀大了,身體又不好,需要有人來照顧她的生活。

(3)看着身邊的老人都有家人來看望,只有自己沒有人來看望,這讓黃奶奶的精神很受打擊,需要安慰。

(4)黃奶奶感覺自己被家人拋棄,有自殺的想法。

3.社會工作者從以下方面開展服務:

(1)與黃奶奶的家人進行溝通,向他們介紹黃奶奶現在的情況以及內心的想法,讓他們多來看望黃奶奶。

(2)聯繫醫生給黃奶奶做檢查,教授黃奶奶正常的用藥方法,給黃奶奶提供受人關注的支持。

(3)組織志願者照料黃奶奶的日常生活,並給予精神慰藉。

(4)在養老機構開展一些適合的集體活動,促進老人之間的溝通。

  10[簡答題]案例:

某社區里老街坊、老鄰居多,老黨員也不少,鄰里關係比較融洽。該社區老齡化程度較高,60歲以上的老人佔總人口19.5%,而且高齡老人數量較多。社會工作者在日常工作中發現,一些老人年老體衰,行動不便;一些老人沒有退休金,生活困難;一些老人經濟條件雖好,子女不在身邊,時常感到孤獨寂寞;一些老人反映社區文化活動太少,缺少展示才藝的舞台;一些老人被家人忽視,甚至受到虐待,合法權益難以得到保障。

針對以上情況,社會工作者擬訂了一個社區老人服務計劃,內容包括:一是協助貧窮老人獲得經濟補助;二是請青年志願者為行動不便的老人提供照顧。

問題:

1.該服務計劃滿足了老人的哪些需求?還有哪些需求沒有得到滿足?

2.如何構建社區支持網絡來滿足該社區老人的需求?

參考解析:

1.案例中所呈現老人的需要包括:健康維護(一些老人年老體衰,行動不便)、經濟保障(一些老人沒有退休金,生活困難)、就業休閒、社會參與(一些老人經濟條件雖好,子女不在身邊,時常感到孤獨寂寞;一些老人反映社區文化活動太少,缺少展示才藝的舞台)、安全保障(一些老人被家人忽視,甚至受到虐待,合法權益難以得到保障)等方面的問題。

上述案例中提到“社會工作者已經擬定了一個社區老人服務計劃,內容包括:一是協助貧窮老人獲得經濟補助;二是請青年志願者為行動不便的老人提供照顧”,這僅僅是滿足了經濟困難的老人的物質援助和行動不便老人的照料需要;而其他老人的精神慰藉、發揮餘熱、親情滿足及權益保障方面的需要尚未得到滿足。

2.構建社區支持網絡來滿足該社區老人的需求,應該做到:社會工作者繼續挖掘社區的資源,運用專業方法為老人搭建服務平台,包括:

(1)聯繫社區民警及司法部門,為老人提供法律諮詢及援助。

(2)聯繫社區組織,運用社區資源,開展老人興趣小組、舉辦文化康樂活動。

(3)鼓勵低齡行動方便的老人蔘與社區服務,組織老人義工隊伍,發揮老人餘熱。

(4)開展社區孝心行動,搭建親子服務平台,鼓勵老人子女參與關心長者行動等。

(5)最終建立老人的自助互助網絡、鄰里互助網絡、社區緊急支援網絡、老人家屬支援網絡。

  11[簡答題]案例:

李奶奶,82歲,高級英語教師,喜好英語、歌劇、繪畫等,興趣廣泛,三個子女生活優越,對老人的精神生活不聞不問。老人認為年歲已高,經常生病,選擇住進了本市某一福利院(敬老院),可是日子一長覺得無聊,有才華無處施展,進而心裏煩悶,精神不振。社會工作者發現,像李奶奶這樣有文化有素養又積極活躍的老人在該福利院也有不少,福利院設置了手工編織、老年舞蹈、戲曲(主要是學校老師)前來定期教授,可是激不起老人們的興趣,大部分流於形式。

問題:

1.針對上述案例,選擇一個老年機構照顧的實務模式,以增強老人積極的延年益壽。

2.針對老人的需求,提供社會工作服務方案設計。

參考解析:

該題應該屬於較難的題目。這類題目之所以難是因為沒有現成的答案,考查的是考生對於一些專業性較強的知識點的透徹理解能力和靈活運用能力。服務方案設計通常包括問題的陳述與分析、服務方案設計、方案執行和方案評估4個主要階段。首先,第一部分考生可以根據題目找出服務對象相對應的一些問題並加以表述;第二,根據服務對象面臨的問題,結合老年學理論,在服務方案設計中提出目標、階段任務、解決措施等;第三,方案執行即是介入行為/活動;最後,在完成服務計劃時,社會工作者需要對計劃的實施做一個評估,看看設計的服務目標是不是實現了。考生可以從這幾個方面作答,這樣的方案設計題回答得比較完善。

1.問題的陳述分析:在機構養老的老人在生活飲食、居住、生活照顧方面滿足的同時,更需要參與社會活動、文體娛樂、精神慰藉等方面的關心。像李奶奶這樣,退休之後有才華無處施展造成悶悶不樂,同時她屬於高齡老人,對親情的依賴也越來越多,包括生活照料和情感溝通。

2.方案設計:根據上述機構老人的需求,設計出社會工作服務方案。

(1)方案的目標:協助老人提高生活質量,發揮他們的特長,使其享有健康、温馨、愉悦的機構生活環境,為老人提供各種支持性的服務,使其老有所為,老有所樂。

(2)方案實施策:

①動機激發小組:老年社會工作者面臨的最困難的任務之一,就是讓老人蔘加個人和羣體活動。通過公開通告、機構推薦和訪談的方式招募和甄選10—12位像李奶奶這樣有才華又熱心的老人,開展動機小組工作,小組活動總共6—12節,每週舉辦一次,旨在培養老人志願者領袖,發揮老人的才華,增強他們的價值感和自尊感,同時積極為機構作貢獻,教授她們溝通技巧、禮儀社交、志願者價值觀、活動設計等知識技能。

②針對老人的興趣愛好和需求重新設置各種興趣班,增加英語學習班、讀書讀報班等,將內容和形式更符合老人的需求。儘量利用機構本身的資源,如聘請李奶奶擔任英語興趣小組的授課老師。

③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各類文體活動,發揮老人的特長和作用。比如通過小組工作培養的老人志願者領袖共同討論設計一台晚會。

④在機構內外的志願者隊伍,定期為機構老人們提供服務,特別是精神慰藉服務。

⑤在機構開設家屬探親活動日,在活動日當天舉辦如何與老人溝通、老人心理活動知識、子女的權利和義務等系列講座,讓子女瞭解老人在養老院的生活和需求,增進彼此的感情。同時,以機構名義發出相關活動內容的信件或打電話給子女。

(3)方案的執行:主要包括整合社區和機構資源、提供服務、監督執行進度、處理危機等。

(4)方案評估:包括老人對服務的滿意度、方案執行情況及效果評估等。

  12[簡答題]案例:

社會工作者阿華在社區需求調查中發現,社區中有一些老年人不參與社會交往,除了不得不出來買菜購物,幾乎不出屋,整天待在家裏,這些老人中有的又是獨居老人,阿華偶爾碰到他們熱情的與其打招呼問候時,他們也只是勉強點頭。阿華看在眼裏急在心裏,心裏在想,要是這樣下去,生命力就會越來越低,退化、衰老的進程就會加快,不行!我得為他們做點什麼。

問題:結合案例中描述的社區老人狀況,依據老年社會工作方法設計恰當的服務計劃。

參考解析:

【答案要點】

1.問題與需求分析。

根據案例中描述,社區老人的主要問題是閉鎖在家裏不出屋,不參與社會交往。人是社會性動物,具有趨羣星性,人際交往是人類主要行為,特別是老年人,長期缺少社會接觸會讓老年人的交往能力受損,變得淡漠和了無生氣,強化退縮傾向。因此,社區老人需要被激發和喚醒。

2.確定服務目的與目標。

服務的目的即是激發老人的生命熱情,保持和提高生命活力。具體目標包括:動員老人走出家門參與社區活動;建立人際交往與社會支持網絡;開發興趣,在參與活動中感受合作與樂趣;挖掘志願精神為社區建設發揮餘熱,作出貢獻。

3.動機激發小組的目的就是要激發那些不再對眼前或將來感興趣的人。小組活動是用來幫助老年人重新與他人建立聯繫,擺脱一直滿腦子裝的都是自己和自己麻煩的狀況。

動機激發小組一般由10~15名老年人組成,成員沒有患痴呆症或抑鬱症,有一定的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能積極參與小組活動。小組活動共有6~12節,每週舉辦一次最好。“動機激發小組”,通常挑選相互瞭解的人或有共同興趣的人做組員,會減少一些老年人對加入小組的猶豫。社會工作者需要非常瞭解每位老人,能擬訂有感召力的小組活動,然後運用掌握的老人情況去激發每個人的興趣。

工作步驟:

(1)進行家訪接觸“宅家”老人,通過問候、同感表達、關懷、即時服務建立信任關係,瞭解需求,動員對園藝種植有興趣的老人蔘加“園藝一動機激發小組”。

(2)設計小組計劃:計劃6次活動,每次活動一個半小時,半個月聚會一次,6次活動的內容包括:

第一次活動:學習園藝種植知識,請農科院專家通過照片展示、錄像展示、講解等方法講授種植技術,之後組織到農科技術基地現場參觀,選購蔬菜種子或幼苗,準備回家種植。

第二次活動:分享種植經驗,包括展示自己的種植成果,分享經驗,提出問題,解答問題,調整技術。

第三次活動:分享種植經驗,進行團隊建設,推選團隊領袖,創建團隊文化。

第四次活動:分享果實,集體聚餐,“蔬菜火鍋”享受勞動果實。

第五次活動:探訪農科技術基地,與科研人員研討經驗,建立連接。

第六次活動:總結回顧歷程,發展其他興趣(為以後活動發展主題),培養團隊領袖,工作人員退出小組。

【提示】此題考點是老年小組工作方法的動機激發小組,考察考生依據服務對象需求設計適切的服務方案,要做到這一點,需要對老人需求的高度敏感和對老年社會工作方法的熟悉瞭解和把握。考題可以以同樣的模式變換服務對象的需求,當然就要求考生選擇另外的介入策,例如給出輕度痴呆老人的羣體需要,那麼你就可以選擇“現實辨識小組”的介入策。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zhezhai.com/zh-mo/cyzgz/shehui/ez2xq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