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者齋 >

設計製作 >環境設計 >

環境藝術設計的生態化分析

環境藝術設計的生態化分析

從當前的現實情況來看,人類社會對於自然資源的破壞日益嚴重,在進入21世紀之後,人們開始更加重視對於生態環境的保護。提出了可持續發展的理念,這對於環境藝術設計的生態化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導意義。因此本文以生存條件藝術的生態化問題為中心,首先闡明瞭生態設計發生的原因以及生存條件藝術設計的本質,並在結尾對生存條件藝術設計當中的生態理念的實際應用的可行性進行了全面的論述和剖析,希望能夠為當前的環境藝術設計工作者帶來一定的啟示。

環境藝術設計的生態化分析

一、生態設計產生的背景

1、生態背景

當前人類的生態環境形勢已經十分嚴峻,生態環境的破壞在很大程度上導致了人們生活水平以及生活質量的下降,甚至給人們帶來了各種各樣的自然災害,這些自然災害造成了人們的生命財產的損失,這都是由於人類的環保理念缺失所導致的,在100多年前伴隨着科技的進一步發展和社會生產力的不斷進步,人們創造了前所未有的鉅額財富,在創造財富的過程當中也給整個大自然帶來了極大的破壞,機械工業的進一步發展造成了大自然環境的進一步惡化,給人們的生產生活所帶來的影響也是最為直觀的。人類的一切舒適和便利在很大程度上都是與自然環境的破壞相聯繫的。而伴隨着自然環境的惡化人類也真切地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報復。在當前的生態環境當中,人們經常會遇到生存條件破壞、物種滅絕等等狀況。在人們生活的時時刻刻都需要面對臭氧層破壞、土地資源減少、土地資源減少、酸雨等等情況。惡劣的生存環境,讓人們不得不反思自己的行為,人們也開始逐步地去思考這些年來,到底對大自然做了些什麼?人類要想繼續在地球上生存下去,不僅僅需要考慮到自己的舒適和便利,還要進一步地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清楚地瞭解到自己生存的周邊情況,並且對於自己的生活觀念進行反思。而正是基於這樣的條件,人們也開始萌生創造更好生活條件的決心,開始逐步重視對於大自然的保護。

2、可持續發展觀

可持續發展觀的產生與發展大程度上為人與自然的協調發展提供了理論指導。在這個新的紀元當中,人類社會經歷了兩次生存條件的大變革,在上世紀60年代在上世紀60年代,人們開始根據當時的情況來爭論自己的生存現狀與經濟狀況之間的聯繫,在這個過程當中,人們更加重視對於自己生存條件的探索,希望找到一個更加合適的生存環境來更好的生活。在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人類的生存條件再一次的大變革,人們對於自己的生存條件進行了更為明確的劃分,根據以往的觀念提出了可持續發展的理念。所謂的可持續發展首先要進一步的瞭解到人與自然兩者之間的關係,其次是瞭解到,人與人之間的相互聯繫,這就要求個人以最高尚的道德水準來約束自己的道德行為,共同締造一個和平可持續發展的生存條件,簡單的來説也就是“不能過度的透支大自然的生存條件系統的承擔程度的狀態下提升人們的生活品質”。伴隨着這個理念的提出,生存條件藝術設計也隨之發展起來。我們大多認為生存條件藝術設計是一門空間性的藝術,是人類社會生活不可缺少的一個重要單元。在大機器時代之後,人們明白自己生活條件的提升本質上是耗費了大自然的成本,正是因為這種不計後果的發展方式,才使得現今人們的生活條件以及生活質量逐步的下降,而正是由於人類的發展方法與生存條件之間產生出的矛盾才使得生態設計應運而生,這也是人們開始採取積極的態度來應對自己的生存條件。

二、環境藝術設計的基本內涵

要清楚環境藝術設計的基本內涵,我們首先就應當明確生存條件的概念,所謂的生存條件指的是人類可以認知的全部生活地點和生活地點當中所包括的物質和非物質的因素。而基於這個角度,我們可以看出,生存條件的形成是由兩個方面共同作用而形成的,一方面是大自然為人類生活所創造的自然條件,另一方面也就是人類所創造的人工生存條件。基於這樣的觀點,我們可以對生存條件藝術進行概念的界定,所謂的生存條件藝術指的是在自然生存條件的出發點上,以現有的技術手段設計出來的,能夠達到人們需要的,並且能夠合理地處理自然、社會與個人之間關係和諧,提供生存生活時空生存條件給人類的一門藝術。簡單的來説也就是人們可以利用現有的技術手段,利用大自然提供給人們基礎的生活空間。在這個過程當中,人們需要正確的認識到自己生存空間的基礎那就是大自然,並且要廣泛地尋找各種的材料來進行應用,通過高新科技技術的使用,使得人類能夠在一個更加高質量的空間當中生活,並且給自然帶來極小,甚至不影響自然的環境。由此我們可以看出環境藝術設計的內涵是十分豐富的,它既包含了一些人工的技術元素,比如信息廣告、行為藝術、影視。也在很大程度上涵蓋了天空、大地等等自然元素。通過對於這些元素的綜合利用,能夠為人類的生活創造更好的空間,並且能夠使得各個元素在這個空間當中相互協調。除此之外,生存條件藝術設計具體來説也就是在制定的範圍內將公共設施、綠化、雕塑等等元素進行分類整合的空間分佈,來造成一建築物外部空間藝術生存條件為中心的藝術設計,這是建立在現代生存條件科學基礎上的醫科藝術設計科學。從廣義的角度來看,生存條件藝術設計學科專業是以建築以及室內為主要表現空間進行設計的,其涵蓋的學科範圍很廣,包括電氣工程學、光學、結構工程學、地質學、氣候學等等方面。而有關設計理論則囊括美學、哲學、社會學、民族文化學、社會法規等等,而具體的設計內容則包括城市規劃、室內設計、園林藝術、景觀藝術等等。

三、環境藝術設計中生態理念的應用

1、生態設計與保護

生態的設計即是以生態學為原理來領導生存條件的藝術設計,從這個角度我們可以看出生態設計的本質也就是能夠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保證人的生存空間與其他物種的生存空間能夠和諧共處,通過對於多樣化的技術手段以及各種先進材料的使用,能夠進一步的保證人類生活水平的提升,儘可能少的給自然環境帶來危害。伴隨着人類生態意識的覺醒,人們越來越多地將生態設計的理念融入到人們的社會生活當中,生態設計觀念已經深得人心,並且在很大程度上也影響了人們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時對於生態設計理論的研究以及在設計技術的研究將進一步的引起人類生存空間的變革,將更加深層次的引導人類進一步的發展。人們可以利用生態設計的方式,最大限度地降低人類生活空間對於自然的影響,並且更加深層次地將這種方式應用於人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無論是室內設計,還是室外的城市規劃、景觀設計等等,都是生態設計理念的使用範圍。通過這種理念的使用能夠使得人為干擾的成分下降到最低,並且最大限度地降低人類對於自然條件的破壞,進而更好地促使人類去保護大自然,讓整個人類生存的生態系統得以平衡有效的發展。

2、生態恢復與促進

從當前的現實情況來看,人類的生態系統有着極為強大的修復功能,生態系統當中也有很多可以替換的體系,通過生態系統的自我修復能夠在很大程度上保證人們的生活空間不被破壞,生態資源不被消耗殆盡,但是不可否認的是生態系統的自我修復時間往往比較長,相對於破壞生態時間的`行為來説,生態的自我修復在時間成本上要耗費很多。不過從現實的情況來看的生存環境不僅僅要受到大自然自然環境的阻礙,還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人為因素的阻礙。而環境設計的策劃者更多的是面臨的一些已經被廢棄的場所,這些廢棄的場所很多可能是人們都不願意在使用的單位,是整個人類生態系統當中壞掉的部分。因此設計者結合生態設計理念就需要對於這些部分進行修復,對於整個生態系統的部分構成單位進行合理的規劃,從而促使每一個單位都能夠在生態環境系統當中發揮其應當有的作用,而推動場所中每個體系能夠更好的使用也是現代生存要求環境藝術設計者的職責所在。環境藝術設計者在面臨千瘡百孔的場所,應當首先思考如何才能夠將這個單位恢復生態,恢復到人類能夠生存的狀態,進而才能夠考慮如何設計才能夠將這個單元的資源得以充分的利用,通過藝術的辦法來促進整個單位內部各個生存體系的改善。

3、生存條件補償與適應

在人類的工業文明時期,人們為了追求更多的經濟效益,為了更好的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使用了很多不能夠再生的能源,由此就使得自然資源被人類破壞得體無完膚千瘡百孔。而越來越少的能源能夠來彌補這些已經耗損的資源。而為了去彌補這些生存環境的缺口,環境藝術設計者應當進一步地認識到科學技術的重要作用,通過對於科學技術的使用通過有效的策劃來進一步降低景觀要素對生態環境的不良作用,這樣一來就能夠在最大程度上將已經受到損害的生態環境進行復原。策劃者們一方面可以利用現代的科學技術降低對於那些不能夠再生資源的使用;另一方面能夠通過使用大量的可再生資源代替不可再生資源的使用,使得整個單位的發展更加符合現代人類的生存環境。

4、生存條件保留與創新

對於原場地原有元素以及原有材料進行的再利用作為一種生存條件藝術手法於20世紀70年代後期開始廣泛的應用。有一些著名的環境藝術設計師開始應用這個理念來對於生存條件進行保留和創新,比如瑞切爾主持設計的美國西雅圖煤氣廠公園就是一個十分經典的案例,在他的策劃當中,一方面應用了“保留、再生、利用”的設計手法整個煤氣廠當中雜亂無章的廢棄設備因地制宜地使用起來,把原來的煤氣裂化塔、壓縮塔以及蒸汽機都完好地保留了下來,用這些設備來表明工廠的歷史,同時它把壓縮糖和蒸汽機塗成了不同的顏色,用來供人們攀爬與玩耍,這就實現了空間類資源的合理有效的利用。在這個設計方案當中我們可以看出環境藝術設計師十分善於將空間內不同的資源進行整合和利用,資源的再次利用是避免資源浪費的最好的手段,通過對於現有資源的合理利用能夠讓已經廢棄的地區重新產生價值,對於這些物質資源的合理規劃也在很大程度上幫助設計師充分的發揮自身的創新意識,將整個廢棄地方的實際物質資源重新規劃,這在很大程度上給廢棄地擁有了更多的功能,並且減少了對於原有的生態的破壞。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zhezhai.com/zh-hk/sjzz/huanjing/r24je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