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者齋 >

企業管理 >領導力 >

教師領導力的內涵如何提升

教師領導力的內涵如何提升

教師領導力是一個能力體系,也就是一個人領導和影響別人的能力,也就是影響學生、同事、朋友等的能力。只有充分發揮教師領導力的作用,才會讓我們的教學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小編帶來的教師領導力的內涵如何提升,希望對你有幫助。

教師領導力的內涵如何提升

教師領導力是教師通過專業權力以及自身的專業知識、能力以及一些個性特質方面的因素共同作用形成一種在學校羣體活動中的影響力。這種領導力能夠改變教師的狀態、提高教學質量和師生、同事間以及在其他羣體交流中的幸福度。因此,正確認識教師領導力繼而不斷提升教師領導力是十分重要的。

一、教師領導力的內涵

1、從教師促進學生髮展的角度看

教師領導力是指教師能主動有效利用學校的資源發動和執行學習項目,並促使學生學習的可持續發展。教育組織中的任何成員都有責任承擔相應的領導角色,學校領導力被概括為包括學校共同體各個方面的領導行為,許多教師必須成為專業帶頭人,否則學校不能為所有人取得高質量的學習提供機會。教師領導力還強調了教學技巧的使用可以促進學校文化和教學發展,並提高學生的學習水平,這種教師領導力也包括了教學組之間有關學習實踐的領導,並對教學組中人、財、物等資源進行協調的領導。

2、從學校傳統人事角度看

教師領導力是指教師作為學校行政人員任命的正式角色,例如部門主任、社團代表等,尤其是作為管理者等行使權力,以提高學校管理的效率。這種內涵的理解實際上是學校行政領導的延伸,所謂教師領導力的發揮不是為了變革學校而是為了確保學校體制的有效運轉。

3、從校園文化建設的角度看

教師領導力被認為是校園文化建設的核心,也被認為是建設過程核心人物,通過校園文化建設而提高教師的專業化水平,促進教學發展要求,支持合作和不斷學習的建設文化。

二、提升教師領導力的意義

1、理論意義

從教師專業發展的角度,教師領導力提升,能夠進一步明確教師領導力對教師專業發展的意義,從而豐富教師專業發展理論;同時能夠給教師明確的定位,把教師定位為領導者,強調教師在課堂、課程、學校等不同事務當中的領導力。提倡教師領導力會突破常規教學活動的框架約束,鼓勵教師積極參與到學校行政人員的活動中,瞭解學校的宏偉藍圖和辦學理念,通過學校社團和組織活動發揮自己的創造力,激勵教師對於教師理念的自我學習和發展空間。教師領導力的提升也能夠進一步豐富教師教育理論。

2、實踐意義

對於教師領導力的理論研究是為了對實踐進行合理而有效地指導。教師領導力的提升,有利於在實踐中給教師以明確的角色定位,即教師是自身發展的主人。有利於教師改變對自身職業的看法,進而有利於激發教師內在發展動力,有利於教師主動提升自身素養和專業技能,於形成民主合作的學校文化。

三、提升教師領導力的途徑

1、構建專業的學習型團隊

專業型的學習團隊不僅意味着教師之間的資源共享,而且還是全校範圍內代際之間進行通力合作的一種文化。因此,作為一個專業團隊,教師們應當能夠參與到學校決策的制定過程之中,能夠共享學校共同的目標,能夠致力於合作式的工作,並且最終為教學質量的好壞負責。因此,簡單的改變一些學校的計劃和安排對於提高教學而言沒有任何作用,同時,我們必須密切關注學校的團隊建設,即如何創建一個能夠支持組織成員之間相互合作和相互學習的內部環境。

2、構建促進學校發展的能力

構建促進學校發展的能力是指對組織成員進行訓練或為他們創造機會,幫助他們學會做好某一項工作。也就是採用一種全新的方式為組織成員提供相互合作的機會,因此,領導權的共享是能力建設的核心。能力建設致力於學校的自我更新,通過創建一個鼓勵變革和發展的學校組織和教育教學環境,來確保學校能夠不斷實現自我提升,它主要關注組織環境的創建、管理能力和技巧以及推動有效的學校變革。

3、促進教師有意義的專業發展

致力於構建組織內部能力和專業學習型團隊的學校必須定期為教師提供機會,以促進教師實現有意義的專業發展。專業發展就是不斷的進行學習,這種持續的學習包括教師努力爭取的所有正式或非正式的學習機會和教師的教學經驗等,並且通常是在比較困難的處境下進行的。教師需要互相合作,不斷實現有意義的專業發展,合作式的工作方式不僅可以減少教師的孤立感,同時還能提高工作的績效。

4、鼓勵教師進行反思和探究

教師在教學時間中反思,在行動中進行探究,這是教師在解決實際問題中必不可少的環節。教師應當在教學理念的指導下,對實踐過程進行選擇,在行動中進行探究能夠使教師對自身的實踐進行全面的認識,並由此做出正確的決策判斷,進而改變教學實踐。

四、教師領導力研究背景

國外教師領導力研究興起於上世紀八十年代,美國學者Silva等人整合了二十多年間教師領導力內涵界定的.研究,並根據界定角度的不同劃分為三個階段:

在第一階段中,教師領導力就是由教師承擔領導角色,如教研組長、班主任、工會代表等。

第二階段中研究者開始關注教師參與課程領導的重要性,着眼於教師在團隊管理、課程設置以及教師專業發展方面發揮的領導功能。

在第三個階段,教師的參與精神與合作精神,被視為重塑學校組織文化的核心。研究者對教師領導力的界定更多地把重心放在教師的自我主導、參與合作。

近年來,研究者又提出了教師領導力的第四個階段。隨着研究的深入,研究者開始把重心轉移到教師對班級課堂教學的自主領導,並以此作為教師領導力的特質之一。

近些年來,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等國家的學者紛紛對學校中“獨裁式”的領導方式提出質疑,教師領導力的研究也因此成為國外研究的熱門話題。

五、教師領導力概念

“一頭綿羊帶領一羣獅子,敵不過一頭獅子帶領的一羣綿羊”。美國領導力專家約翰·馬克斯韋爾(John C. Maxwell)認為:領導力即影響力。美國學者Chapman和O’Neil認為,所謂領導力就是一個人影響別人的能力,尤其是要激勵別人實現那些極具挑戰性的目標。

由此可見,教師的領導力即為影響學生、同事、朋友等的能力,尤其是激勵學生實現學習目標甚至人生理想的能力。教師領導力不僅體現在課堂上與學生的交流中,也體現在課堂外與朋友、同事、學校領導、家長的交流中。

六、教師領導力的組成要素

根據中國科學院科技領導力課題組提出的領導力五力模型,可將教師領導力的組成要素概括為:

(一)教師的前瞻力

主要指教師把握未來教育發展方向、學生培養目標與社會需求等方面的能力。

教師則是在一定時期內率領並引導學生朝一定方向前進的人,所以教師也是領導。領導自然要站得高,看得遠,謀大局,想全局,作決策,作為教師領導力主要是為班級、為學生出點子、拿主意、尋需要、話合作、繪藍圖。我們的教學一般都是三年一循環,我們要看別人看不見的學生潛質、想別人想不到的教育契機、做別人做不到的創意作業,做到未雨綢繆,制定長、短期目標,把未來三年該做的先計劃,要發生的先預防,該要求的定規矩。

(二)教師的感召力

主要指教師在人格魅力與學科知識魅力方面吸引學生的能力;

教育是良心上的事業,教師提供的是生命成長的營養和水分,崇高師德是教師教書育人的第一要素,因為只有師德高尚的人,才能淡泊名利、寧靜致遠,公正公平、敬業奉獻,才能關注所有的學生、全心愛生、真心育生,才有能可能讓所有學生化理想為現實、化精神為動力、化被動為主動,讓學生樂學、活學、真學,真正實現所有學生都成為有用之才。同時,教師只有具備較高的教學藝術水平,才能化繁雜為簡單,化枯燥為神奇,化無形為有形,才能真正達到開發潛能、激揚生命的教育境界。

(三)教師的影響力

主要指教師在人格、專業知識等方面影響學生的能力,為學生樹立好榜樣,培養孩子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同時她它也指教師調控與改變學生心理與行為的力量。

實踐證明,教育效果的好壞雖然與教師的能力、教學基本功的熟練程度以及當時具體的教學情境有關,但是在很大程度上都取決於教師的影響力。有影響力的教師,學生親其師信其道,樂於接受他們的講授和教誨,確信教師的講授和指導的正確性,對教師的教導和要求往往不加懷疑地接受,從而能自覺主動地學習知識,執行教師提出的要求,容易與教師產生情感共鳴,教師的表揚能引起學生的愉快和自豪的情緒,從而產生進一步努力把學習搞得更好的願望;老師的批評,即使只是輕輕幾句,也能觸動學生,喚起學生改正錯誤和進步向上的願望。有人説:“一個教師的專業影響力不是憑空產生的,他既來自行走的姿態,也來自行走的智慧,還來自行走的深遠……”

(四)教師的控制力

主要指教師對實現教學目標的教學過程的控制能力,在教學中表現為對課堂教學的管理能力、已定教學計劃的執行能力、教學活動的組織能力等;以及師生矛盾處理藝術。

(五)教師的決斷力

主要是指教師在針對教學實施中的各種問題和突發事件而進行快速和有效決策的能力。

有主見和有控制力的人充滿自信,執行力強,他們能夠很好地控制課堂上各種突發事件,同時又不會失去學生們的尊重。同時,我們只有熱愛學生,只有本着這一顆愛心,才能快速而有效地作出判斷和決策。

總之,只有深刻認識和真正發揮教師領導力的作用,才會讓我們的教學如虎添翼,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zhezhai.com/zh-hk/qygl/lingdaoli/11gpp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