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者齋 >

範文 >作文 >

彝族的火把節作文十篇

彝族的火把節作文十篇

在中國最大的彝族聚居區大小涼山,關於火把節由來的傳説很多。接下來小編為你帶來彝族的火把節作文,希望對你有幫助。

彝族的火把節作文十篇

  1彝族的火把節

我們的國家有56個民族,每個民族有具有自己風俗的節日:傣族的潑水節、布衣族的燈杆節、黎族的寒食節……但我覺得彝族的火把節最具特色。

相傳,在很久以前的一個夏天,旱情嚴重,但天神不體百姓疾苦,仍派差役到凡間收糧逼債。大家將天神派來的惡差殺死後,天神懷恨在心,放出天蟲禍害人間。天是彝族的大家在農曆6月24日用火把焚燒害蟲,戰勝了天神,並把這天定為“火把節”。

在每年有農曆6月24日,彝族都要過火把節,這是彝族人民一年之中最歡樂最隆重的日子了。彝族有火把節活動豐富多彩,節日裏大家從方圓百里的地方趕來,聚在一片綠茸茸的草坪上舉行鬥牛、賽馬、賽歌、選美、摔跤等慶祝活動。火把節的夜晚還要進行火把遊行和舉辦篝火晚會。

彝族有一句諺語:過年是嘴巴的節日,火把節是眼睛的節日。在火把節上,姑娘穿着七彩的裙子,戴着各色各樣的花頭帕,披着繡花坎肩,好似一朵朵嬌豔欲滴的鮮花,又似天邊美不勝收的彩霞。這下,大家就要從眾多的姑娘中評出三位打扮美麗、儀態丰采和道德品行最好的姑娘。她們會成為小夥子心儀的目標和姑娘們心中的偶像。

鬥牛、賽馬、摔跤都是小夥子們大展身手的時候,他們不光在馬背上表演技巧,還跟對手比賽,一翻上馬,策馬直追,追到對手為勝。摔跤時只限男性,將對手摔倒在地即為勝利。鬥牛時,大家會拼命大喊,為公牛加油。

到了晚上,大家高舉火把,年輕的女孩唱起了“朵洛荷”。排着隊伍走向田野、村莊。漫山遍野,“火龍”在之中飛舞,歌聲在空中飄揚。空中閃爍着亮麗的煙火,大家的臉上滿是笑容,圍着篝火翩翩起舞,火把節就在大家的歡聲笑語和遍地的火光中過去了……

火把節是一個歡樂的節日、喜慶的日子!

  2彝族的火把節

“火把節”是彝族人的一個傳統節日。這裏有一個美麗的故事,讓我來講講吧!關於“火把節”的傳説,奶奶是這樣説的:古時有個魔王殘酷迫害百姓,羣眾無可忍受,便羣起而攻之。但魔王堡壘久攻不克,於是改為用羊羣火攻,即在每隻羊的雙角和後腿綁上火把,驅羊進攻,結果獲勝,大家為了紀念這次鬥爭勝利,於每年夏曆六月二十四日耍火把相慶,由此形成了“火把節”。但姐姐是這樣説的:在農曆6月24日這天用火把焚燒了害蟲,戰勝了天神,於是彝族人民把這天定為“火把節”,代代相傳。

“火把節”的節目特別有意思,男大家參加摔跤、鬥牛、鬥羊、鬥雞、賽馬、爬杆等項目;婦女則唱歌,吹口弦,彈月琴。最美的要數選美了。你看那一個個美麗的彝族姑娘手裏拿着黃傘,牽着美麗的鑲包,還有一個個帥氣十足的美男。

“火把節”那天家家殺牲以祭祖先,飲酒、吃坨坨肉。當夜幕降臨時又集中到一處點燃篝火,打着火把,唱歌、跳着美麗的達體舞,一直玩到天亮才結束。

吃過飯以後,差不多天黑了,火把節歡慶開始了,一位吹笛子的長者站在所有人的中間,這位長者可以算是村裏比較有本事的人,因為吹笛子的手藝只傳授給他的兒子沒有兒子就傳授給他信賴的人,在這位長者的旁邊有一堆篝火,大家圍成了一個圈在一起跳“踢腳舞”跳了好一會兒舞,大家拿起了火把在篝火上把火把點燃了,大家舉者火把在田野上跑,我看見點點星光和點點火光,火把每到一個人身旁都要圍着火把繞代表着吉祥、平安,大家都盼望秋天能有好收成,從他們的笑容中看見了他們秋收時的樣子。

  3彝族的火把節

上個暑假,媽媽帶我去雲南石林旅遊,正好趕上了農曆六月二十四彝族的火把節。

熱情好客的彝族導遊舉着小紅旗對我介紹道:“古時候有個魔王的堡壘久攻不下,於是改為羊羣火攻,在每隻羊的雙角和後退綁上火把,驅羊進攻,果然大獲全勝。大家為了紀念這場戰爭,在每年的農曆二十四日就要耍火把慶祝,因此就有了火把節。

夜幕降臨了,天上剛剛出現幾顆星星。我看見年輕大家迫不及待地抱着一捆一捆的柴火,架在空地上,準備篝火。

晚會開始了,幾個小女孩唱了一首民歌的開頭,一唱完,全部的人都唱了起來:“咿咿娜給喲喲——哦都麗娜。”在場的彝族人民和我都穿着充滿花紋的名族傳統衣裳:一些壯漢和小夥子們普遍穿着顏色深沉的衣裙,寬大的衣袖上有着斜線和紋路;美麗的少女和婦女通常在頭上圍一塊頭巾,衣服的顏色豔麗,花紋是許多個月亮。男女老少們唱着歡快的民歌兒,一齊翩翩起舞,像紛飛的彩蝶。旁邊的遊客,也隨着他們的音樂手舞足蹈,我也不列外,跟着音樂的節奏跳了起來,“咿咿呀呀”地跟着他們唱起來。隨着歡樂的歌聲,大家都點燃了手中的火把,我也好不膽怯地將火把點燃了。在歌聲中,一個粗壯的聲音叫起來:“大家一起把火把聚攏在一起!”所有人都將火把舉起來,這個火團極其刺眼,黑夜被照的如同白天,火光找的每個人的臉上笑嘻嘻的。

火把熄滅了,這片空地在一起沸騰器來——大家把手在火把上的灰燼塗抹,再塗抹在自己、好朋友、家人的臉上,意思是讓他人健康平安。一陣塗抹後,我和媽媽都變成了“包青天”。整個空地都充滿了笑聲。

多麼快活的節日啊!雲南的民風民俗就是這麼有趣。望着那一團團跳動的火苗,心裏樂滋滋的!

  4彝族火把節

我們彝族有一個節日,每一年的6月24日的晚上,就是我們彝族的火把節,非常隆重,也非常開心和好玩。在6月24日的晚上,非常熱鬧,不管那一家只要能走路的,都會出來玩。我們吃完晚飯後,我們開始約同伴們點火把了,約好同伴,開始準備火把,準備好了,點燃一根火把去玩了。

我和我的幾位好夥伴,點着火把。到公路那邊,還跑到了學校的房背後,還大聲地喊叫着,我們還在那裏起歌唱,在火把要燃完的時候,就回去了。回到了寨子裏面,每一個人,都回去自己家裏面抱幾根柴,一大一起圍站着,然後把火燃起來,老年大家都一起跳舞,我們小孩也像大人一樣,手拉手,一起跳舞,過了一會兒,到了打火把架的時候了,我們女生膽小,不敢打,生怕火會燒到自己,那些男生膽子大,勇敢,男生們都在打火把架,我們女生在一旁看他們打火把架。

火把快要燃盡了,火把架快要結束了,又有一個節目上演了,那就是摸花臉,在火要滅完的時候,開始摸花臉了。過了一會兒,我的臉被我的那些好同伴摸的黑黑的,當然了,他們也被我摸的黑黑的,一個看着一個在傻笑。我們的彝族火把節一共過三個晚上,今年的火把節馬上就要到了,準備好你們的火把,和我們一起過今年的火把節吧!

  5歡度彝族火把節

作為漢族同胞,我們有很多值得紀念的節日。如端午節、中秋節、元宵節等。但是,那些充滿民族氣息的節日你是否領略過呢?這次,我就帶你走進雲南彝族人的火把節,去感受那裏的濃濃鄉情。

暑假回到大理,正巧是當地的彝族火把節。聽到這個消息,心中真是充滿驚喜。街天那日,我早早地來到集市上。這時候的集市,真是人山人海。到處都是賣火把的山民。這火把有一米多長,都是用上好的松木順着條紋劈裂的。中間用木屑塞住。這樣,火苗才有足夠的空間進行燃燒。我挑選了幾根最大的火把,送去紅明哥哥家。今天,全家人要在他家聚餐。歡慶節日。

來到紅明哥哥家,這裏已經在準備節日用餐——粉蒸羊肉。七個蒸籠的粉蒸羊肉和一大鍋飄香的羊湯都已“整裝待發”,賓朋滿座,觥籌交錯,真是熱鬧極了!

酒足飯飽之後,天也漸漸黑了,周圍已經漸漸點起了火把。我們也有些迫不及待了。來到院子中間,我們將準備好的十幾支火把聚在一起,架起一團大大的篝火。大家圍着篝火,邊跳邊笑,載歌載舞,縱情歡樂。接下來,我們又將各自的火把掄起,轉的如同風火輪一樣。我們甩得越快,火苗越旺,也就意味着今後的日子越來越紅火。

就這樣,玩着,樂着,轉着,火把也漸漸熄滅了。這樣的經歷着實難得,也令人難忘。期待着這樣的節日還能有機會參加!

  6彝族的火把節

火把節以隆重稱著,譽為“東方狂歡節”。這天,大家盛裝出席,並舉行賽馬、摔跤等多項娛樂活動。其中,彝族火把節最有特色……

曾經有這樣一個傳説:彝族山寨一對情侶相愛了。魔哈貪圖阿雅的美貌。阿查經奮戰戰勝了魔哈。魔哈不服,施計困住阿查。經鄉親相助,他回了家,發現阿雅的爸媽都被魔哈害死,而阿雅也慘死於山腳。阿查痛不欲生,帶領鄉親燒死了魔哈。為紀念這天,大家稱為火把節。

彝族火把節一般兩到三天。第一天:祭火,大家舉着火把祭奠祖上,供奉各種神靈,大仙。第二天:傳火。每家每户都會派一人(往往是青年)於各家傳遞火把。晚上,以村為單位,舉行篝火晚會。所有人拉着手,圍成一個圈子又唱又跳。第三天:送火。彝族人愛美的天性無人不知、這天,彝族的姑娘會打扮好自己,聚在一起。村裏的長輩會作為評委選舉姑娘們。經過重重選拔,最後一位獲勝的姑娘會被大家祝賀,圍着她唱歌跳舞。

彝族的火把節沒人不接受。熱情的他們一定會請你加入篝火晚會,希望有機會我也能去。

  7有趣的火把節

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共有56個民族。每一個民族都是一朵奇葩,散發着誘人的香味,這香味瀰漫着中華大地。其中,最具魅力的就是彝族了。

彝族的魅力具體表現在火把節上。火把節慶祝共三天。

第一天是祭火。在這一天,村村寨寨的人都要宰牛殺羊,歡聚一起分享,並且準備酒肉祭祖。到指定的地方拿起篙草紮成的火把,點燃祭台上的聖火。父母都帶着孩子游走田邊,向孩子講述古老的傳説。

第二天是傳火。青年們要騎馬、鬥雞、鬥牛、摔跤,而姑娘們就要唱起歌,跳起舞。在這一天最重要的活動則是選美大賽了。年老的長輩,要按照傳説中的女孩一樣善良、漂亮、温柔的美女,跟傳説中的男子一樣勇敢、強壯、勤勞的美男。再讓美男、美女帶動大家一起載歌載舞。

第三天是送火,是把火把節推上高潮的時刻。夜幕降臨,大家高舉手中的火把,再把火把扔在一個地方,堆起一個火堆。所有的人拉起手,在火堆外圍成一個圈,對着火堆一起唱歌跳舞。

看着電視上這麼高興的彝族兄弟姐妹,我也恨不得鑽進電視機裏和他們一起載歌載舞。

多麼有趣的火把節啊!

  8火把節傳説

在中國最大的彝族聚居區大小涼山,關於火把節由來的傳説很多。

其中影響最大,流傳最廣,最具代表性的.是彝族英雄鬥敗天神惡魔,團結民眾與邪惡和災害抗爭的故事。

相傳在遠古的時候,天上有六個太陽和七個月亮,白天有烈日的暴曬,晚上有強光照耀,土地荒蕪,妖魔橫行,世間萬物面臨着滅頂之災。就在這個時刻,彝族英雄支格阿龍射死了灼熱的五個太陽和六個月亮,馴服了剩下的最後一個太陽和最後一個月亮,治服了肆虐的洪水,消滅了殘害人間的各種妖魔。

但是,統治天地萬物的天神恩體古孜看到人間如此繁榮富足,心懷不滿,於是年年派他的兒子大力神斯熱阿比率天兵到人間徵收苛捐雜税。後來支格阿龍的故鄉出了個彝族英雄叫黑體拉巴,他力大無窮,智慧超人。一天,黑體拉巴上山打獵,高亢的歌喉引來了另一座山上牧羊的姑娘妮璋阿芝悠揚婉轉的歌聲。

早就對妮璋阿芝垂涎三尺的大力神斯熱阿比聽説了兩人的戀情,心裏交織着憤恨和嫉妒。沒過多久,忍耐不住嫉恨的斯熱阿比便下凡挑戰,想與黑體拉巴摔跤決鬥。結果在摔跤決鬥中,被彝族民間英雄黑體拉巴摔死,天神為此大怒,便放出鋪天蓋地的天蟲(蝗蟲)到人間毀滅成熟的莊稼。

妮璋阿芝翻山越嶺,找到了天邊的一位德高望重的大畢摩(祭司),畢摩翻看了天書,告訴妮璋阿芝:消滅蝗蟲,要用火把。妮璋阿芝和黑體拉巴帶領民眾上山扎蒿杆火把,紮了三天三夜的火把,燒了三天三夜的火把,終於燒死了所有的天蟲,保住了莊稼。 看到這情景,體古孜使用法力將勞累過度的黑體拉巴變成了一座高山。妮璋阿芝看着這一切,傷心欲絕,痛不欲生,在大畢摩的祈禱聲中捨身化作滿山遍野美麗的索瑪花盛開在黑體拉巴變成的那座高山上。這一天,正好是農曆的六月二十四。

從此,彝族人為了紀念這一天,每年的農曆六月二十四這天便要以傳統方式擊打燧石點燃聖火,燃起火把,走向田野,以祈求風調雨順、來年豐收。

  9民俗

今天是我們涼山彝族人民最具特色的火把節的第一天,火把廣場要舉行隆重的打火把儀式。吃過晚飯,我和遠道而來的雨琪姐姐,璇璇妹妹等一大幫親戚就迫不及待的來到了火把廣場。這裏真是人山人海、熱鬧非凡啊!一堆堆熊熊燃燒的篝火旁擠滿了跳達體舞的大家,歡樂的氣氛讓我也不禁加進到了其中,大家不分種族膚色,手拉着手隨着音樂翩翩起舞,不時還伴隨着陣陣歡呼聲……

正當我們跳得興奮的時候,天空傳來了“砰”的一聲巨響,原來是焰火晚會開始啦!流星一樣的焰火帶着刺耳的呼嘯聲衝上了夜空,在深藍色的夜空中間綻放開了一朵朵金黃色的繡球花,瞬間又消失的無影無蹤。就在我們遺憾的時候,一條條“小金蛇”又竄進我們的眼簾。

  10四川火把節

我的家鄉在四川,那裏的各個節日的風俗和別的地方有所不同,那麼就由我來把家鄉的風俗介紹給大家吧!

春節是中國最隆重、熱鬧的傳統節日,俗稱“新年”。年節從農曆正月七年級至十五日。廣大城鄉年節前就開始備辦年貨,殺豬、羊、兔等,制臘肉、購食品、逢新衣,過年時大家穿好衣服、掛年畫、貼春聯,年三十吃團年飯,八年級、三就開始走親戚家拜年,祭祖等活動。這就是我們四川的風俗!清明節在一年的二月中旬,公曆的4月5日前後,主要是郊遊踏青、野炊;有的是祭祖上墳掃墓等活動。

這一習俗活動也是城鄉較普遍的活動。這就是我們四川的風俗!彝族火把節:火把節是四川涼山彝族最盛大的傳統節日。時間為每年農曆六月廿四日,家家飲酒、吃坨坨肉、並殺牲以祭祖先。大家穿新衣,開展具有民族特色的文體活動,男大家參加鬥牛、羊、雞、賽馬、摔跤;婦女則唱歌,吹口弦,彈月琴。

晚上把火把在房前屋後遊轉;第三天晚上成羣結隊地舉着火把遍遊山野,火光一片,然後又集中到一處點燃篝火,打着火把,喝酒、唱歌跳舞,一直玩到天亮結束。這就是我們四川的風俗!我們四川的風俗都很特別,我喜歡我的家鄉!

標籤: 十篇 火把節 彝族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zhezhai.com/zh-hk/fw/zuowen/ql2m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