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者齋 >

範文 >作文 >

傅雷家書讀後感600字5篇

傅雷家書讀後感600字5篇

認真讀完一本名著後,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讀後感了。千萬不能認為讀後感隨便應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傅雷家書讀後感600字5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傅雷家書讀後感600字5篇

傅雷家書讀後感600字5篇1

在暑假期間,我讀了一本書,叫做《傅雷家書》,這本書讓我印象深刻。

傅雷是我國著名文學翻譯家、文藝評論家,他是一個博學,睿智,正直的學者,極富個性的人。

父親傅雷對當今中外的文學、音樂、繪畫、涉獵廣泛,研究精深,個人的文化修養極高。而他培養的對象又是從小接受良好的家庭教育,終於成長為國際大師的兒子傅聰。他深刻懂得,藝術即使是像鋼琴演奏也需要嚴格的技術因素,但絕不是“手藝”,而是全身心、全人格的體現。

讀了《傅雷家書》之後,真為傅雷先生對人生的如此認真和對子女的如此關愛而感動萬分。家書中大到事業人生藝術,小到吃飯穿衣花錢,事無鉅細,無不關懷備至。為人父母的可以從中學習到教育子女的方法,學藝術的特別是學鋼琴的可以從中學習提高技藝的方法,對解放初期至__這段歷史感興趣的朋友也能從傅雷這位當事人的描述中得到一些瞭解。傅雷的愛子教子精神深深打動了我。

傅雷在書信中善於剖析自己,在子女面前承認錯誤,從自身的經歷中給出經驗和教訓。所以,我想讀傅雷家書我們讀到的應該就是傅雷自己吧。傅雷在子女的教育上也是因材施教的,在對傅聰音樂上的教育上,原先是強調技巧、而後反覆要他能真正領悟作品本身。高尚的父母培養出成功的兒女。傅雷夫婦培養的兩個孩子,都很有成就。

讀了這本書,讓我更多的瞭解與理解父母。讓我知道了子女要多和父母溝通,相互瞭解。

傅雷家書讀後感600字5篇2

讀完《傅雷家書》後,給我的感受是這不僅僅是家書,更是一本教人育人的書。在這裏,傅雷不只是一個父親,同時也是兒子的好友、老師。書中字裏行間無不透露着一個父親對兒子的愛,朋友的關心勉勵,老師的諄諄教誨。

信中的內容除了生活瑣事外,更多的是談論藝術與人生,傅雷在灌輸一個藝術家應有的高尚情操,讓兒子知道國家的榮辱、藝術的尊嚴,做一個德藝兼備,人格卓越的藝術家。為此,他不斷寄送大量中國本土文化的學習資料,生怕兒子離開故土後把本土文化淡忘。

《傅雷家書》凝聚着傅雷對黨和國家的愛以及對兒子的深切期望。信中,傅雷告訴兒子一個年輕人如何做人、對待生活的問題,對兒子進行了引導,如在學習上應該勞逸結合,先學習樂理,切不可操之過急。還有母親的無微不至的關心,如在婚戀方面。都像是良師益友一樣提出意見和建議。

從“在公共團體中,趕任務而妨礙學習是免不了的,這一點我早就料到,一切只有你自己用堅定的意志和立場,向領導婉轉而有力的.去爭取。否者出國的準備又能做到多少呢?特別是樂理方面,我一直放心不下,從今以後,處處要依靠你個人的毅力、信念與意志——實踐的意志。千叮嚀萬囑咐,父母心放不住。傅雷希望兒子少走彎路,避免重蹈覆轍,體現了對兒子深沉的愛,同時也告訴我們應該理解父母的苦心,他們都是為了我們好,希望我們有所建樹。傅雷對兒子的理解和希望也是天下父母所想的。

家書涉及各個方面,內容富有哲理。告訴年輕的一代做人做事要有條有理,不能激進,要學會如何做人,在學習上更要刻苦下功夫,不負眾望!

傅雷家書讀後感600字5篇3

每一封家書都是文化遺產,《傅雷家書》更不用説了。家書,顧名思義,是指家人、親人之間往來的書信。大約在文字產生後,家書就出現了,可以説是源遠流長。隨着文字語言的逐漸豐富,紙張的發明,家書逐漸流行起來,一直到今天,家書都是維繫親情紐帶之一。

一封封書信,在表達濃濃親情的字裏行間,映照出美好的人際關係、高尚的生活準則、優良的行為操守與道德傳統,拳拳的愛國熱情。這些內容,都是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組成部分。以《傅雷家書》來説,傅雷所寫下的近百封家書,總的主題是,教育孩子,立身行事,要以中華文明為準;立志成才,要以報效祖國為要務。整本家書,可以説是對中華民族優秀道德的最好闡釋。

傅雷家書給我們瞭解過去歷史,開啟了一扇窗户,很好地為我們保存那個時代的記憶,正是由於它的存在,才將中華民族優秀道德清楚闡釋出來,它不僅是傅雷對孩子的教育,也是我們立身行事的準則。

傅雷家書除了教人們立身行事,還洋溢着濃濃的親情,字裏行間透露的親情令人感動。我不禁想到我的父母,他們雖不是偉人,不像傅雷那麼出名,也不能説出讓人立身處事的大道理,但他們事事為我着想,不管做任何事,都會先為我考慮,為我打算。傅雷家書中有着許許多多做人處世的大道理,是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然而,父母日常的教誨又何嘗不是立身行事的準則呢?我的父母不像傅雷那樣講道理,然而他們總是為我好。

讀了《傅雷家書》後,我學會了許多做人的大道理,還感受到了親情的偉大。

傅雷家書讀後感600字5篇4

不得不説,《傅雷家書》無疑是一部極親切、極寫實的作品,無論是作為一名讀者,還是對當時的傅雷一家來説,很享受其中的温馨。

品讀完全部的家書,無論對誰來説,傅先生是一位十分負責,有自省能力的父親。信中細膩入微、誠心誠意的文筆,無不充滿着對孩子的愛。從開始的致歉,到後來的噓寒問暖,他隨着孩子的長大,自己也不斷的改變着,這是十分難得的。你很難在一位不惑之年的老者筆下看到這些。也許是失去了,才最終大徹大悟,體驗過放手,才真正的放手。

父親在自省的同時,更多的,是給予了尊重。孩子遠走高飛了,心裏,説不出的難過。但我們從信中卻見不到任何約束,更多的是建議,更像一位朋友,這點也無不令我佩服。在這位父親的信中,有一句令人難以忘懷,他説,人是感情動物,展示了父親感性的一面,人就是這樣的,生而為人,我們為麼特殊於其他生物?就在於我們有更多的情感。無論痛苦、快樂,這都是我們一份難能可貴的經歷。為什麼總那麼理性呢?享受這些獨特的情感,將人生變得多彩些,才不負此生!

在這些信中,看的是父親,也不少見母親的筆影。在文中,我發現母親對於一些事,往往更為理性,她在文中説過:“多用理智,少用感情。”其實兩者並不衝突,因為有父親的感性,有母親的理性才能造就出在這個社會上,能夠立足,亦能享受生活的人。這也就是父母能帶給孩子的引導與愛了。在一封封的信中,我們不乏能看出父母的關心,往往很多封的信,才能換得孩子的一件,可能是父母寫多了,或是孩子寫少了。

但無論如何,我很欣賞傅先生説的一句,“不能用忙字推託。”還是回到上文,人生中分秒都是一種享受,我們不要只在乎自己的快感,世上的人情事故還有很多,別荒廢了。

傅雷家書讀後感600字5篇5

莎士比亞曾經説過:“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品。生活裏沒有書籍,就好像大地沒有陽光;智慧裏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

在一個慵懶的下午,帶着求知的慾望捧起一本書專心的閲讀——《傅雷家書》。他是我國近世享有盛譽的翻譯大師和藝術批判家傅雷給兒子傅聰的家信摘編。這是一部充滿着父愛的苦心孤詣、嘔心瀝血的教子篇,字裏行間都流露出對兒子的愛和期望。

家書是真情的流露,再加上傅雷深厚的文字功底和藝術修養,這些文字生動優美,讀來感人至深。使我從中學到不少做人的道理。作者教導兒子:一個年輕人如何做人、如何對待生活。告訴兒子待人要謙虛,做事要嚴謹,禮儀要得體;遇困境不氣餒,獲大獎不驕傲;要有國家和民族的榮辱感,要有藝術、人格的尊嚴,做一個“德藝具備、人格卓越的藝術家。”這些都使我受益匪淺。

讓我感觸最深得是傅雷在1954年1月30日晚寫給傅聰的信。因為作者在兒子走後的第二天,就想寫信,又怕兒子嫌煩。充分地表現出了一個父親對兒子的愛和理解。講述了兩代人相處中青年人應持有尊重長輩意見,理解長輩的情感的態度。長輩應克服不太講究説話技巧,不夠耐心的弱點。讓我懂得了如何與長輩交流、相處。

在我們的生活中,我們的父親又何嘗不是如此待我們呢?當我們驕傲時,父親是我們的“警鐘”;當我們遇到困難、挫折時,父親是我們的“打氣筒”;當我們在外面受傷時,父親是我們的“避風港”……父愛如山,父愛偉大!讓我們常懷一顆感恩之心,來回報父親對我們的諄諄教誨吧!

標籤: 讀後感 傅雷 家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zhezhai.com/zh-hk/fw/zuowen/nr259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