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者齋 >

範文 >職場 >

簡述人力資源的成本會計論文

簡述人力資源的成本會計論文

  一、人力資源成本會計的形成、發展及必要性

簡述人力資源的成本會計論文

上世紀七十年代,隨着社會經濟環境的需求,相應學術理論的推動,也由於傳統財務會計的侷限性,人力資源會計應運而生。人力資源成本會計是人力資源會計的一種重要核算模式。弗蘭霍爾茨從企業對人力資源投入的角度出發認為人力資源成本會計是“為取得、開發和重置作為組織的資源的人所引起的成本的計量和報告”。伴隨着經濟的發展,以後的研究者在弗蘭霍爾茨的理論基礎上,將人力資源的工資部分也納入了人力資源成本的核算範圍。其中,若杉明提出將人力資源開發成本資本化,進一步促進了人力資源成本會計的發展。紐約大學的一所研究機構對標準普爾500強企業的調查表明,短短的二三十年間,在衡量企業價值的因素中,有形資產已經從70%降到了15%,取而代之的是無形資產,而無形資產是以人力資源,即企業員工為核心的。人力資產與傳統資產的貢獻程度發生了轉變,那麼,當前的企業會計系統只側重於對傳統資本的核算顯然是不合理的。自2008年以來,受到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世界範圍內的諸多企業面臨大規模裁員的威脅。是否採取裁員政策,應該減裁何類員工,只有對人力資源成本進行準確及時的核算和報告,才能為會計信息使用者提供有效的決策信息。

  二、人力資源成本的確認和計量

(一)人力資源成本的確認

人力資源取得成本是指企業在獲取合適的人力資源的過程中付出的代價,包括招募成本、選擇成本、錄用安置成本和調換成本;人力資源開發成本指的是在獲取人力資源之後為使其達到最佳工作狀態所發生的費用,包括崗前指導成本、在職培訓成本、正規或脱產培訓成本和組織開發成本;人力資源使用成本,即傳統財務會計中的人工成本;人力資源保障成本,是指企業依據相關法律法規而承擔的保障員工基本正常生產生活的成本,包括勞動事故成本、退休養老成本、健康成本和失業成本;人力資源遣散成本,指的是員工因各種原因離職而發生的成本,主要有遣散補償成本、遣散業績差別成本、遣散空職成本等。

(二)人力資源成本的計量

1.歷史成本法歷史成本法是以各項人力資源成本實際發生時的支出為依據的計量方法。它與傳統財務會計的.計量屬性相一致,能夠反映人力資源的原始投資,具有客觀、可驗證、易於理解的優點。但是,這會造成實際經濟價值與歷史成本的較大差異,從而導致人力資源實際價值與賬面價值不符,造成報表上人力資源數據的偏差,違揹我們進行人力資源成本核算的初衷。2.重置成本法重置成本法是指在目前的物價水平下,重新獲得達到現有水平的人力資源而發生的支出並將其資本化的計量方法。它尊重市場與個人因時間延續所發生的變化,但是主觀性強、脱離實際成本、核算工作量大、可信度不高。3.機會成本法機會成本法是以員工因故給企業造成的經濟損失為依據的計量方法。它能夠較為正確地計量人力資源成本,更好地為管理決策提供依據。但是,機會成本並不是實際支出,會造成成本信息失真。以上三種計量方法各有優劣,鑑於當前的會計環境,歷史成本法被作為最合適的人力資源成本計量方法。若無法獲得歷史數據,可採用重置成本法對人力資源的成本進行評估。而對於機會成本法,往往只用於參考等輔助計量。

  三、我國人力資源成本會計的現狀

相比較於西方發達國家,我國對於人力資源成本會計的研究起步較晚,理論基礎尚未成熟,存在較多漏洞,無法滿足實踐的需要。相應地,在此方面亦缺乏統一的標準制度和有力的立法保障。這使得我國企業在人力資源成本會計的探索過程中,多處於不敢嘗試或摸着石頭過河的階段。與此同時,受到傳統價值觀念的影響,我國企業更重視財務資本,缺乏人力資本的意識,不願將人視為一種“資產”,這從“人事部”而非“人力資源部門”的稱謂就可以看出。為此,應藉助國外先進的理論經驗,結合我國國情,加強對人力資源成本會計的理論研究,為實踐探索指明方向;加強企業對於人力資源成本核算的重視,轉變其對人力資源的傳統觀念;制定相關規章制度,建立統一的標準,從法律的層面上規範人力資源成本會計的核算。

  四、推行人力資源成本會計的意義

(一)有利於企業內部各部門有效使用人力資源,調動員工積極性

通過對各部門人力資源成本的核算,得出人力資源的利用效率、投入產出比等具體數據,使員工清楚地瞭解自身在企業中的價值,激發其為企業做出更大貢獻的積極性。

(二)有利於正確地反應企業的實際情況

人力資源成本會計避免了人力資源成本的費用化,將其作為資本性支出,符合權責發生制原則和配比原則,彌補了傳統會計的不足。

(三)有利於提高人力資源質量

進行人力資源成本核算,為企業管理者提供人力資源決策所需的信息,有利於加強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提高人力資源質量。

(四)有利於減輕代理成本產生的不利影響

將人力資源狀況列示在企業報表中,使外部投資者和債權人清楚地瞭解企業內部的人力資源是怎樣為其創造價值的,減輕了代理成本產生的不利影響。

(五)人力資源成本會計符合時代發展的需要

人才是21世紀最稀缺的資源,要想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佔有一席之地,必須注重人才的培養和人力資源的發展。我國正處於由粗放型經濟向節約型經濟轉變的過程中,應大力發展第三產業,對人力資源進行有效的管理,進而增強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zhezhai.com/zh-hk/fw/zc/eo4op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