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者齋 >

範文 >校園 >

《讀者》讀後感14篇

《讀者》讀後感14篇

認真讀完一本名著後,你有什麼領悟呢?需要寫一篇讀後感好好地作記錄了。那要怎麼寫好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讀者》讀後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讀者》讀後感14篇

《讀者》讀後感1

《讀者》是本感人至深的雜誌,也是本能給人深刻教訓的雜誌。這是我仔仔細細地讀完《讀者》第23期後的第一個想法。的確,《讀者》裏的每一篇短文﹑故事都值得讓人深思,其中《盲人的鏡子》就是一篇。這片短文講的是一位朋友患了白血病,需要治療,但他不想忍受痛苦,而逃出了醫院。幸虧他遇到了一位雙目失明卻又帶着明鏡的老人。他從老人那兒明白了生命是多麼寶貴,從而撿回了一條命。讀了這篇文章後,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

“生命”一個對我們來説既陌生有熟悉的詞,一段既漫長又短暫的時光。在這段時間裏,有人成了明星,賺了許多錢;有人當了科學家,為人類做出了貢獻;有人什麼也沒做成,整個一生都是平平淡淡,還有的人,很不幸的變成了殘疾人。但是,不管是哪種人,他的生命只有一次,所以我們要珍惜生命。對於前三者來講,他們過得還算好,不太會“扔掉”自己的生命,但對於殘疾人來説,活着,要忍受很大的痛楚,因此常常會有“一走了之”的想法。這時候,他就像那個朋友一樣,需要一位熱愛生命的人來為他指點迷津,找回自己的生命。當然,找回自己的生命並非易事,但也不難,只要有這個想法就行。正如那個朋友所説:“我現在擁有了人生米足珍貴的兩件寶:一是樂觀積極的心態,另一個便是屹立不倒的信念。是啊,我們只要有了良好的心態,堅定的信念,不管是否殘疾,是否快樂,都能夠頑強地活下去,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

各位,行動起來吧!讓我們每天都保持微笑,每天都充滿自信吧,讓我們一起來保護生命吧!

《讀者》讀後感2

沒有她的日子是孤寂的,沒有她的心靈是空虛的,沒有她的指引是無目的的前進,她是誰?她就是《讀者》。她改變我,改變很多人的人。剛剛去了書店,教輔書佔據了櫃枱,我半天摸不着頭腦,《讀者》跑去哪裏了,這樣來回了幾次,我都沒有看見她的身影,幾天了,想放棄了,直接訂閲吧。從人流裏鑽出去的時候,我瞧見了一個還從未細看過的角落,不由得走了過去,熟悉的金黃楷字,別具一格的圖畫,深藍的封面,我立刻有説不出的欣喜,趕緊抽了一本,好似怕別人搶去,踏實與親切的感覺,我難以形容,《讀者》!久違的《讀者》!永遠的《讀者》!讓我重新獲得了心靈的慰藉。雨接連的下着,針針密佈在我的傘上,路人行色匆匆,我回頭看了看書店,出來了一羣又一羣的人,手裏是五花八門的書,沒有《讀者》樸實淺淡的封面。我笑了,隱沒在雨裏的笑,他們看到了分數與物質的財富,卻忽略了最真摯的,最純淨的心靈生活,但我擁有,我因此自豪,自從我認識了《讀者》,一個好朋友,一生的朋友。

我帶着《讀者》走了好長一段路,把嬉戲留在了雨裏。我仰着頭,看天,灰濛濛的,雜亂的天,沒有任何東西遮擋的天,腳下滑,滑到了《讀者》的路上,封面浮現在我的腦海裏。兩隻將要鵬翔的天鵝,傍晚的黑色加重了湖水的深邃與憂鬱,一剎那,它成了一幅最美的畫,沒有雜質的畫,它就像《讀者》,勤懇的蜜蜂多年來不曾停頓的編織着一個美麗的夢,勞碌着一餐心靈的饕餮盛宴。回首望,望不盡《讀者》腳下的天穹,翹首看,看不穿讀者永遠的愛。每日守候着同一個的理想的不同寓言,《讀者》孜孜不倦的教導着一輩又一輩的年輕人,給他們目標和方向,給他們一個温暖的世界。雖然世界在變,周圍在變,《讀者》的理念不會變,讀者的愛更不會變。

《讀者》讀後感3

今天我讀了一本雜誌,叫做《讀者》,它的卷首語《愛心的故事》讓我很感動,是美國人特里杜布森寫的。

這篇故事的主要內容是,在20多年前,在一個午後,一個醉漢,在車廂裏不停地辱罵一位抱着嬰兒的婦女,突然他撲向那位婦女,婦女摔倒了地上,還好嬰兒沒受傷,“我”站了起來去制止,可是,醉漢不僅沒停手,還反過來罵“我”,正在最好準備打“我”的時候。一個日本老人走了過來,他要和醉漢聊天,聊着聊着,醉漢就哭了,因為老人感動了他,説出了他的傷心事,最後,作者發出了感歎,“本來想用拳頭解決的事情,卻被幾句貼心的話語輕易化解,其中的奧祕就在‘愛’字。”

我的感受是,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愛的力量是很大的,文章中的老人,用自己發自內心的話語去關愛一個醉漢,使得這件事很好的解決了,愛的力量有時勝過任何的強權和武力,它可以使一個沒了魂的醉漢的心中重新充滿了温暖,重新看待這個似乎對他不公平的世界,重新覺得這個看似冰冷的世界中仍有值得他去留戀的東西。其實愛在我們身邊有很多,有父母和親人給的,也有老師和同學給的,比如説媽媽在天涼時的一句“寶貝,天氣涼了,多加點衣服!”爸爸在我生病時的一句“兒子,感覺好點了嗎?”就是這麼簡簡單單的幾句話,總是讓我聽不夠,每次都覺得自己好幸福,可以沐浴在愛的海洋中。

愛在我們生活的每一天裏,它平凡,可是卻是我們幸福生活的根本,父母給我的愛是無私的,我感謝他們將我帶到這個世界來,同樣,我也要學着他們,用自己的愛去温暖周圍的每一個人。我一定好好學習,不辜負爸爸媽媽對我的期待,將來做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讀者》讀後感4

第一次知道有《讀者》這本雜誌,是我在外求學時。幾年中,我利用課餘時間從《讀者》上摘抄了滿滿三個本子,獲得的直接好處是,在學校出黑板報時我完全不需要再翻查資料,就這三個本子就可以大功告成。那時的《讀者》各類知識繁多,讓我汲取了非常豐富的`知識營養。工作後,我開始訂閲《讀者》,孤燈夜讀,彷彿與許多智者對話,聆聽他們的教誨,讓我學會了觀察生活,思考社會,通過它,我獲得了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看到春天萬物復甦,我會在心裏生騰起一種勃勃向上的心理感受。面對秋風瑟瑟,枯葉遍地,我更多的是感受到自然界新陳代謝的無限偉力。我曾經寫下“用心去看,美無處不在”的句子。現在的《讀者》,我以對朋友的方式對待,不接不離。記得有位讀者朋友説要以虔誠的心去看《讀者》,我倒不以為然,平平淡淡才是真,過多的熱情不可能恆久。我在想《讀者》之所以能吸引如此眾多的人應該是它平和的風格,平等的風格,潤物細無聲的風格。我現在不是每期都看,但一直在看,也不會每篇都看,但不少文章看了又看。

現在的《讀者》更多的是人文關懷,是對真,善,美的'宣揚,符合構建和諧社會的主旋律,其成功之處我覺得它是一本讓人忘不了的雜誌。如今我更多的是從報亭購買,在我看的同時,我又把它推薦給我的兒子,一位國中學生,我希望他也能在《讀者》的影響下學會對社會思考的本領,獲得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現在大家經常在説文化傳承,我這或許也叫對《讀者》的傳承吧。

《讀者》讀後感5

寒假裏,我終於讀完了冰心奶奶的一本書《寄小讀者》。

《寄小讀者》講述了冰心離開家鄉、遠渡重洋,在其他國家的生活,表達了自己心中對家鄉的思念和悲傷之情。文中既有濃濃的母愛,又有純真的友誼,還有各種各樣不同的情意冰心把她的所見所聞都記錄了下來,述説着自己對往事的懷念與遐想。其中我感觸最深的一篇文章是《通訊二》。

《通訊二》講的是小冰心家裏鑽出了一隻小鼠,它從桌子底下爬出來吃地上的餅乾屑,它很天真,一點兒也不害怕。可是小冰心卻將手裏的書把它蓋上,按着它,不讓它動。就在這時,冰心家的狗虎兒從窗簾外面跳了進來,父親叫小冰心快放手,冰心放開後,這隻小鼠沒察覺到危險而仍然不動,説時遲那時快,虎兒已經銜着它從簾隙裏鑽了出去,讀後感《《寄小讀者》之《通訊二》讀後感600字》。從那以後,冰心看見老鼠就會想起這件事,看見虎兒也是,心裏一直隱隱做痛,時常傷心。

看了這篇文章後,我也很惋惜,一個小生命就這樣沒了,心裏也覺得鬱悶,同時我也明白了,任何生靈都是有生命價值的。

生活中,很多人養了寵物,但後來又拋棄了它們,讓它們流浪在外。既然當初決定要養它們了,為什麼還要拋棄它們呢?有沒有對它們負責任?寧願讓它們現在在外面凍死餓死,還不如當初不養。冰心奶奶由於無意間害死了一隻小鼠都會永遠留下疤痕,那我們呢?

不拿寵物來説,就説那些飛禽猛獸,為什麼東北虎數量不超過一萬隻?為什麼白鯨瀕臨滅絕?為什麼越來越多的珍惜物種正在離我們而去人們將動物的皮毛拿去賣錢,將它們的自由限制起來,如果食物鏈中間的一樣滅絕了,影響的不僅僅是大自然,還有人類!

動物是人類的朋友,我們應該保護它們。人類現在才醒悟過來這一點,是不是有點兒太晚了?多少個生靈就這樣滅絕了,人們應該感到慚愧。

讀了《寄小讀者》,我的心靈受到了震撼,也懂得了許多。

《讀者》讀後感6

首期節目的主題是“遇見”,董卿是這樣闡釋這個選題的:“世間的一切都是遇見。就像冷遇見暖,有了雨;春遇見冬,有了歲月;天遇見地,有了永恆;人遇見人,就有了生命。”

什麼是生活中的遇見呢?

遇見某個人,你的命運會因他改變。

年少時期的濮存晰是一位殘疾少年,從小在同學們不理解和排擠的眼光中長大。後來,他遇到了一位醫生,不僅獲得了站立的權利,命運也從此發生了轉變。

時過境遷,濮存昕仍然銘記着醫生的恩情:“我的一生中獲得了很多人的幫助,但是這位醫生永遠是第一個真正幫助我改變命運的人。”

誰是第一個改變你命運的人呢?是年少時循循善誘的老師,還是危險時仗義出手的陌生人?

遇見父母或子女,則是一種命中註定的緣分。

聯想總裁柳傳志在報考飛行員失敗後非常難過,他的父親曾這樣鼓勵他:“只要你是一個正直的人,不管你做什麼,都是我的好孩子。”

光陰荏苒,柳傳志在兒子的婚禮上再次講出了這句話,這是真正的血脈傳承,也是一位父親對兒子最大的期許。

那媽媽對女兒呢?首位華人世界小姐張梓琳在20xx年遇見了自己的女兒,初為人母的她坦言抱着孩子的時候“總覺得內心軟軟的”。也許女人都是這樣,一旦當了母親,內心最柔軟和最堅強的部分便都給了子女,從此有了牽掛,也有了盔甲。

她們對子女的愛,正如張梓琳朗誦的《願你慢慢長大》一文中所寫的,“願你一生一世,每天都可以睡到自然醒”。

龍應台在《目送》中寫過這樣一段話:“所謂父母子女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如今,你正在被父母怎樣目送着?而未來,又會目送着誰呢?

遇見對的人,就是真愛。

《讀者》讀後感7

今年暑假,學校開展了好書伴我成長活動,我積極參與了,我和大家一起分享《讀者》。

我一上國中,便定了《讀者》這一本書。原是看到同學們都訂,我也不好意思不定,所以才定的,但當我打開它的第一頁,就被它深深吸引了,裏面的一些短小而驚駭的故事藴藏着一個個深深的哲理,讓人不得不佩服作者的聰明才智。

我有一個習慣,看一本書,總是會認真地看它的卷首語。我覺得一本書的卷首語是非常重要的,而《讀者》的每一篇卷首語都會告訴人們一個深深的的道理,讓人們的映像十分深刻,引起人們的沉思。

我映像最深的是愛的專題上的一篇。有一位母親因出了車禍,神經變得有些不正常,還經常做一些奇怪的舉動,甚至有時會離家出走,她的丈夫也因此操透了心。

有一天,這位母親摸索着竟來到了兒子的學校。突然,她的病犯了,竟然在馬路上手舞足蹈起來,引來了許多路人駐足觀賞。兒子放學了,看到了媽媽,不由分説,抱住了媽媽,叫到媽媽。正在這時,一陣大風吹來,兒子不由自主的縮了縮。母親此時露出愛憐的目光,並脱下了身上那件僅有的襯衫,披在兒子身上。剛才還在哈哈大笑的人們露出了眼淚。

是啊,母愛是偉大的,它既體現在驚天動地的大事上,也體現在日常生活中。而我們在平時恰恰忽略了這種愛,每一次微笑,每一個眼神,每一次回眸,每一聲叮嚀,我們真的真的忽略了。

依稀記得,我幼時特愛吃荷包蛋,媽媽每次都會煎給我吃。可隨着時間的增長,我的叛逆心理越來越強,動不動就和媽媽頂嘴,那一次早上起來,老媽給我做了荷包蛋,我興奮極了,該快跑過去吃,發現裏面有蛋殼,我生氣的丟下碗筷,去上學了,回來後,媽媽怕我餓,又重新煎了荷包蛋,還把手給燙了,我那時連句對不起都沒有,現在想想我那時真是不懂事,現在,我真心跟媽媽道歉。

讀者讓我收穫了很多,讓我明白了一個個大道理,瞭解了一個個感人的故事,聽到了一個個幽默詼諧的笑話。我喜愛《讀者》。

《讀者》讀後感8

生活是自己創造的。每個人都會時常面臨來自生活、工作和社會的各種各樣的問題。我們的處事方法、工作態度、努力程度、思維方式和心態信念等等決定了我們一生的成敗。不論幹什麼,我們都希望自己能夠成功,都試圖儘量避免失敗或走彎路。本書正是你成功奔向自己理想、輕鬆而瀟灑的一盞明燈。

人的完整圓滿的一生中,在一個生命週期的軌跡裏,必定要經歷多次失敗,必定要經常品味失敗的苦酒,必定要常撫摸失敗創傷的心靈瘢痕。一個人的一生,沒有經歷過失敗的人生,是不完整的一生,是不成熟的一生。失敗之神,他像上帝那樣公平公正的對待世上的每一個人。每個人都是形色匆匆的過客。同一時間在同一條街上相遇,同一時刻往同一方向前行,不能不説是一種緣分。歲月無常,我們每個人都難免遭遇風侵雨蝕。走在天穹下,風會吹,雲會變,路會彎,橋會斷,一個人的一生要面對多少難測的艱險?難道,這還不能讓你消除心中的戒備,接納眼前陌生的笑臉?難道,這還不能讓空手無助的你擱下所謂的自尊走進身邊無雨的天空?生命中有太多猝不防及,我們怎能做到事事有備無患?一個人得到多少就要付出多少,我們每個人得到的多少不同,是因為我們付出的努力不同,付出的越多,得到的也就越多。一個人有太多的脆弱和無助,我們怎能遠離旁人的相助和保護?一個人的快樂,不是因為他擁有的多,而是因為他計較的少。多是負擔,是另一種失去;少非不足,是另一種有餘;捨棄也不一定是失去,而是另一種更寬闊的擁有。放心掛礙,開闊胸懷,心裏自然清靜無憂。

《讀者》讀後感9

集玩家之語於己身,給靈上予讀者以心的感悟。內容貫穿古今,以古代的逸事,現代名家的語錄,中外趣聞,讓人瞭解更多鮮為人知的故事,豐富讀者的閲讀面。

樑曉聲在復旦開講座時,也曾對其有過很好的評價。其中不乏各種名家文摘,老舍,契科夫,莫泊桑,魯迅等等,很多傳遞正能量,幽默感十足的作品收集在裏面,這裏面一些內容挺適合一些寫作初習者給予了許多學生很大的幫助。

我自己較為喜歡的是書中的一些古今中外的趣聞,逸事,這個即是在無聊時解悶的良藥,也是增加見識的好途徑,給自己的生活增加更多樂趣,更多古代皇帝,大臣不為人知的趣事展現在你眼前,讓你瞭解古代;許多古代才子互相對對子,取樂,引出一段段佳談,名流千古,也可以帶給我們一些受益匪淺的啟迪,或許可以受益終生。不斷地充實我們的生活。

書中還有不少心靈雞湯,以及一些以自身為經歷來對當今社會進行評判,,拋開那些不良影響的,也不時帶給我們一些震撼,一些雞湯幫助我們解開一些心靈上的結

它叫作《讀者》,是一本較為普及的刊物,它可以説是伴隨着許多人的童年,擁有着各式各樣的好評,但也飽受爭議。

這本書裏面的一些正能量紀實文學和各類小故事,小段子,應該是最為人詬病的一部分。其中大多數是發表一些社會感人故事,但有些並無在電視,新聞上發現過,其真假不知是否經得住考證,我覺得其真假性實在讓人不太相信,我覺得這或許是編輯的一舉兩得;《讀者》的一些小故事篇幅較短,也是真假難辨,但其也經常被拿來當成作文考試中的事例,實在不敢苟同。

讀者中第34頁的笑話時常是小孩子的最愛,其要適應各個年齡階段的人實在不容易,還要在一頁紙上專出版各個笑話,實在幸苦編輯。

《讀者》已出版許久,其受的評價褒貶不一,人無十全十美,書亦是如此,其應該經得住評論和詬病,發展好的,削減差的,以帶給讀者更好的刊物。

《讀者》讀後感10

“我小時曾為一頭折足的蟋蟀流淚,為一隻受傷的黃雀嗚咽;我小時明白一切生命,在造物者眼中是一般大小的;我小時未曾做過不仁不愛的事情,但如今墮落了……”這是冰心奶奶在《寄小讀者》通訊二中的説的,就因為她曾經眼睜睜看見一隻小鼠被小狗虎兒拖去,她就時時難過,總覺得她自己墮落了。説真心話,才開始讀這篇文章,我和文中那位阿姨一樣的看法——“針尖大的事,也值得説説!”

經過了這個夏天,再拿起這本書,再讀到通訊二,文中每一個字都如大錘子一般重重地敲在我心上,我比冰心奶奶壞上一千倍,墮落一萬倍!

夏天,鄰居王爺爺捉到一隻很小很小的鳥送給我玩,小鳥的細腿上用一根細繩牽着,它不停地想飛,每當它飛一點點遠,我就把繩子一拽,把它拖回來,沒多長時間,小鳥就飛不動了,後來連叫都不叫了。感覺沒過多久,小鳥就死了,後來連小鳥的屍體都不知道哪兒去了,也許被貓吃了吧!

現在想想,鳥兒和我們一樣,也有媽媽,也有親人,正如冰心奶奶寫的:“我總想那隻小鼠的母親,含着傷心之淚,夜夜出來找它,要帶它回去。”小鳥的媽媽也許天天在哭吧!冰心奶奶犯的錯跟我比起來實在是太輕了。我讀着這篇文章,不禁想起了那隻小鳥可憐的樣子,我的眼淚下來了。

天空才是小鳥的家,樹林才是小鳥的家,只有讓小鳥自由自在地飛,小鳥才會快樂。它也有它的爸爸媽媽,它也有它的夥伴朋友,只有讓它們團聚在一起,它才會幸福!

鳥兒是我們的朋友,讓我們愛護小鳥,愛護生命!

《讀者》讀後感11

在暑假裏,我讀了《寄小讀者》這本書,冰心奶奶在二十九封信中寫了自己生活中發生的一件件小事,每件小事中都充滿着愛。每讀完冰心的一篇通訊,我都深受感動,感慨萬千,有時眼睛也濕潤了。

在通訊二中,冰心奶奶告訴我們這樣一件事:一個很清靜的夜晚,“我”正在看書,一隻才剛剛學會覓食的小老鼠,悄悄地來到桌子底下吃着掉落的餅屑。“我”太驚慌了,一手拿書砸下去。那時,柔軟的小老鼠竟沒有離開,可能是它太幼小了,沒有力氣離開。此時,小狗虎兒一口咬住小鼠,一會兒便沒了聲息。

一般人的想法是,老鼠是壞蛋,死了也不值得同情。但是冰心奶奶卻不這樣想,她在想老鼠媽媽此刻的心情,老鼠媽媽見孩子好久都沒回來,心想一定是急壞了,如果發現自己的孩子沒了,那一定是痛苦萬分的。冰心奶奶説她從小就沒做過不仁愛的事情,但如今卻為一隻小鼠墮落,她覺得自己就像個罪人一樣,懺悔不已。儘管那是一隻小小的老鼠,但它也有自己完整的生命和感情。冰心奶奶小時候為折足的蟋蟀流淚,為受傷的的黃雀嗚咽,給受傷的海鳥包紮。對待小動物都是如此有愛心,可見她的愛心有多大!雖然別人覺得這只是一件針尖大的事,但我從冰心奶奶身上感受到了博大的愛。任何生命都是神聖的,都是值得珍惜和愛護的,儘管是微不足道的小生命。在生活中我們要處處愛別人,別人也會愛着我們。母愛、父愛、兄弟之間的愛、子女對長輩的愛、師生之間的愛、人們對小動物的愛,這社會只要充滿愛,才能創造出更加和諧更加美好的明天。

冰心奶奶還能將心比心,能考慮到別人的心情和感受。我們在坐公交車時,應該為老人讓座,一個微笑,就是最好的表達。在坐電梯時,一旦出現超載的情況下就應該主動讓出來,退一步海闊天空。在遇到有人需要幫助時,我們應該伸出熱情的雙手去幫助他,贈人玫瑰,手有餘香。讓我們都來做一個充滿愛心的人,幫助別人,快樂自己。

《讀者》讀後感12

暑假裏,我看了一本書--《讀者》,裏面的故事很精彩,其中有一篇讓我至今難忘。故事大概是,在美國加州的一個大草原上,生活着兩種不同的動物,一種是温順的長頸鹿,另一種是兇猛的美洲豹。長頸鹿天生就是教育家,它教它的孩子任何生存技巧,而美洲豹卻不怎麼管剛出生的小豹,甚至丟棄它們。就算有別的動物吃小豹,母豹有時也不會管,小豹只能靠自己。可是,長頸鹿用千百次的告誡換來的僅僅只是基本生存,而美洲豹因為擁有痛苦的經驗,成為了強者之中的強者。這個故事告訴了我們:要想成為強者,就必須經過一番磨難。像音樂家貝多芬,他的一生就像是為了演繹生命的悲劇。他從小就被他的的父親逼迫去學習音樂,長大後,他的耳朵也聾了。可他卻沒有向命運妥協,而是向命運抗爭,創作了驚世之曲--《命運交響曲》。現實生活中不也如此嗎?

一個農民的孩子,天生就是口吃,可他卻立志當一名主持人。因此,他被所有的人恥笑,可他卻沒有認輸,而是以堅強的意志,向命運發出挑戰。他將小石子放到嘴裏含着,不停地練習發音。他的舌頭不知被磨破了多少次,最終,他成功了。他就是央視著名主持人白巖鬆。每一個成功的人,在成功前都會有許多困難在等着他們。所以命運是很公平的,他不會同情弱者,它使你悲痛,讓你受挫折。是為了讓你戰勝命運,成為強者。困難固然可以打擊我們,讓我們內心受挫,可困難也可以鍛鍊我們,讓我們變得堅強。要相信,當一切暴風雨過去之後,你的世界將變得很美好。

《讀者》讀後感13

本學期,我們學校掀起了讀好書的熱潮,整個校園充滿着濃郁的書香。在本次的讀書活動中,我有幸接觸了《寄小讀者》這本書。漸漸地,我被書中的好詞好句吸引了,它們像一個個舞蹈小精靈,不斷變化着舞姿,讓我百看不厭,使我很快就進入了情境中。

《寄小讀者》共有63篇文章組成,分成三個版塊,分別是:《寄小讀者》,《再寄小讀者》和《三寄小讀者》。冰心奶奶以書信的方式把她的旅途經歷,外國的湖光山色,風俗習慣,所見所聞,所感所憶,以一篇篇通訊的形式串成的完整情節。

其中讓我難以忘懷的是通訊十,裏面講了冰心奶奶小時候的故事。冰心奶奶的爸爸是一位海上軍官,有一次,她的爸爸帶她去自己的兵艦上去,媽媽替她匆匆的換上衣服,冰心自己不知道什麼時候把一隻小木鹿放在自己的小靴子裏。到了船上只要父親抱着,自己不下來走路。放到地上走的時候,只有一跛一跛的。大家都很奇怪,父親幫她脱下靴子,發現了小木鹿後,笑了出來。從字裏行間中,我感受到了小時候的冰心既可愛又調皮。( )

從“不為什麼,只因你是我的女兒”,我感受到了冰心的母親對冰心有着濃濃的感情。她形容母親對於她的愛時説“不因萬物毀滅而變更!她的愛不但包圍着我,而且普遍地包圍着一切愛我的人。而且因着愛我,她也愛了天下的兒女,她更愛了天下的母親。”這就是普天下母親的愛,神聖的愛。

《寄小讀者》影響着一代又一代的青少年,它如天上的點點繁星,照耀着我的心靈,引領我向更廣闊的空間翱翔。

《讀者》讀後感14

寄小讀者是冰心寫的,冰心奶奶大家應該都知道,她和藹可親,平易近人,我很喜歡她。可惜她在1999年與世長辭了,我認為,直到老了還童心未泯的人,一定能活到百歲的,而冰心奶奶就是這樣,她活了99歲呢!

寄小讀者這一本書共分為四輯,我最喜歡的是第一輯,這裏面都是冰心奶奶年輕的時候在海外給小讀者和親人寄出的信,那裏面大體都是寫那濃濃的思鄉之情與海外迷人的風景。

令我感觸比較深的有兩段話;第一段:"我因太晚,只自己又到最高層上,初次看見這般璀璨的世界,天上微月的光,和星光岸上的燈光,無聲相映。不時的還有一串光,明從山上橫飛過,想是火車周行……舟中寂然,今夜沒有海潮音,靜極心緒忽起,倘若此時母親也在這裏……我極清晰地憶起北京來,冰心望着月光如水一樣傾泄下來,不知不覺想起了母親,想起了故鄉".在月光下思鄉,那是一種何等的情懷呀,我想冰心的眼淚又要流下來了。如果換做我一人遠離媽媽,遠離故鄉,我肯定是不願意的。

第二段:“屋前怪石嶙峋,黑壓壓的長着叢樹的層嶺,一望無際,林影中隱藏着深谷,我總不敢太遠走開去,似乎此山中隱藏着虎豹的可能,千山草動,獵獵風聲的時候,真恐自暗黑林中,跳出些猛獸”。這一段生動形象地比喻,讓我感覺置身於其間,陰深恐怖,一聽到一絲絲風吹草動,就會嚇得魂飛魄散。這有説明冰心一人在外的不易。

這本書乍看,看不懂説的什麼,有些文字也很深奧,其實這本書藴藏着許多知識,也很有意思,我還得反反覆覆地看,才能把這書中的意思看出來。

標籤: 讀後感 讀者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zhezhai.com/zh-hk/fw/xiaoyuan/qwq4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