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者齋 >

範文 >校園 >

玉樓春原文及賞析[彙編15篇]

玉樓春原文及賞析[彙編15篇]

玉樓春原文及賞析1

原文:

玉樓春原文及賞析[彙編15篇]

玉樓春·華堂簾幕飄香霧

[宋代]周端臣

華堂簾幕飄香霧。一搦楚腰輕束素。翩躚舞態燕還鷺,綽約粧容花盡妒。樽前謾詠高唐賦巫峽雲深留不住。重來花畔倚闌干,愁滿闌干無倚處。

譯文

在一次華堂宴會上,簾幕開處,隨着裊裊香霧,走出一位美若天仙夢女子。但見她腰肢細軟,身着流素,翩翩起舞,那飄逸柔美夢舞姿讓善舞夢飛燕也為之嫉妒。大意是:我因相思而借酒澆愁,一邊隨意吟詠《高唐賦》。楚王得以如願以償,而自己心目中夢佳人卻像巫山之雲一樣飄然而來又飄然而去,始終無法得到,只能望而興歎。失望之中我又一次來到昔日夢華堂庭院前,獨自倚欄,望着滿園夢花兒呆呆出神。愁雲慘霧遍佈庭中,積滿欄杆,竟使人不堪其壓迫,痛苦不已。

註釋

一搦:一把。搦,捉,握持。

楚腰:代指美人之細腰。

翩躚:飄逸夢樣子。綽約:婉約美好之貌。

《高唐賦》:宋玉所作,其序中言宋玉給楚襄王講楚懷王夢與巫山神女交歡之事。

賞析:

“玉樓春”是詞調名,據《詞譜》載:“因顧穂詞中有‘月照玉樓春漏促’,又有‘柳映玉樓春日晚’;五代歐陽炯詞中有‘日照玉樓花似錦,樓上醉和春色寢’;又有‘春早玉樓煙雨夜’句,遂取為調名。”又名《木蘭花》、《玉樓春令》、《西湖曲》、《歸朝歡令》等。雙調五十六字。

“華堂簾幕飄香霧,一搦楚腰輕束素。翩躚舞態燕還驚,綽約粧容花盡妒。”《韓非子》載:“楚靈王好細腰,而國中多餓人。”上片重點刻畫伊人的美妙絕倫,採用賦的鋪陳手法,把她形容得簡直是“沉魚落雁,閉月羞花”了。這裏的“燕”,既指燕子,又暗指漢代的趙飛燕。漢宮美人趙飛燕纖腰一把,舞姿絕妙,傳説她身輕如燕,能立於掌中。

“綽約粧容花盡妒”化用《長恨歌》中對楊玉環的描寫:“樓閣玲瓏五雲起,其中綽約多仙子。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膚花貌參差是。”在詞人的眼裏,這位佳人彷彿就是趙飛燕,又依稀好像楊玉環,兼具二人之美,於是情不自禁而生愛慕之意。

“樽前漫詠《高唐賦》,巫峽雲深留不住”這兩句化用“巫山雲雨”的典故,委婉地表達其未能擁有美人的'惆悵。

“重來花畔倚欄杆,愁滿欄杆無倚處。”此二句進一步刻畫主人公的相思愁苦。

玉樓春原文及賞析2

原文:

尊前擬把歸期説,欲語春容先慘咽。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關風與月。

離歌且莫翻新闋,一曲能教腸寸結。

直須看盡洛陽花,始共春風容易別。

譯文

餞行的酒席前就想先把歸期説定,一杯心切情切,欲説時佳人無語滴淚,如春風嫵媚的嬌容,先自悽哀低咽。人的多愁善感是與生俱來的,這種情結和風花雪月無關。

餞別的酒宴前,不要再按舊曲填新詞,清歌一曲就已讓人愁腸寸寸鬱結。一定要將這洛陽城中的牡丹看盡,繼而才能與春風輕鬆地告別。

註釋

尊前:即樽前,餞行的酒席前。

春容:如春風嫵媚的顏容。此指別離的`佳人。

離歌:指餞別宴前唱的流行的送別曲。

翻新闋:按舊曲填新詞。白居易《楊柳枝》:“古歌舊曲君莫聽,聽取新翻楊柳枝。”闋,樂曲終止。

洛陽花:洛陽盛產牡丹,歐陽修有《洛陽牡丹記》。

始:始而,表示某一情況或動作開始(後面多接用“繼而”、“終於”等副詞)。共:和,與。

賞析:

這首詞道離情,寫作於公元1034年(景祐元年)春三月歐陽修西京留守推官任滿離洛之際。

玉樓春原文及賞析3

玉樓春·春思

朝代:宋朝

作者:嚴仁

春風只在園西畔。薺菜花繁胡蝶亂。冰池晴綠照還空,香徑落紅吹已斷。

意長翻恨遊絲短。盡日相思羅帶緩。寶奩明月不欺人,明日歸來君試看。

譯文及註釋:

譯文

暮春的風光只在庭園的西邊,薺菜花開得正好,蝴蝶也飛來飛去忙亂着。冰清澄澈的池塘一汪碧綠。香徑上的花兒已經落盡,就連落在小路上的花瓣也被風吹得老遠。我的相思太深,竟怨搖曳的遊絲太短。整日裏為相思煎熬,以致體瘦而衣帶漸漸鬆緩。打開梳粧鏡,鏡如明月,不會騙人,鏡中的人容顏已憔悴,等明日君歸來看鏡,親自看一看我憔悴的容顏,便知我的一片深情。

註釋

冰池晴綠:指池水碧綠。

羅帶緩:因體瘦而衣帶鬆。

奩(lian):鏡匣。這裏指鏡子。

晴綠:指池水。

賞析:

在現存的詞作裏,嚴仁有詞三十首,其中一半以上寫閨情。“閨情”,在唐宋詞裏是寫作量佔多數的一種題材。這種詞的表現手法多樣,或雕琢,或白描,但有創意,新穎別緻的倒為數不多。而本詞卻有其獨到之處。

本詞采用常見的'上景下情的寫法。但其寫景卻在動與靜對比的同時,用暗示襯托出思婦的情懷。小園內春光爛漫,雜花競放,但思婦的視線卻只有小園西畔的一片薺菜花,此時薺菜開出繁密的白色小花,引來許多上下紛飛的蝴蝶。“繁”和“亂”是以薺菜花和蝴蝶的形態和活動反映出春事已深。“只在”兩字暗示春風僅僅在園中停留,卻不光顧寂寞的深閨

薺菜本是可食之野菜,而她無心踏青挑菜,以致聽任薺菜長得遍地都是:“花繁”,不僅形容薺菜長得茂密,又從另一角度暗示了思婦因思春而無意遊賞的心情。

詞人借思婦的目光,將關注點轉移到池塘和花徑上。“冰池”指水面光潔如冰,瑩澈清碧。“照還空”,形容冰池在陽光之下顯得透明無比。“香徑”寫落花堆滿小路,送來陣陣芳馨。“吹已斷”,是説枝頭花瓣都已被風吹落在地。從這一泓碧水、一條花徑的靜景場面中,襯托出思婦幽閨寂寞、盡日凝望的神態。這種以寫景為主而景中有情的寫法,過渡到下片抒情,使得全詞融為一體。

下片所寫的相思之情,主要是以間接而曲折的手法來反映的。遊絲,是飄蕩於空中的昆蟲之絲,説“恨遊絲短”是用以反襯自己情意之長。由於相思而日益消瘦,亦不直接説出,只用“羅帶緩”來暗示。

這種寫法在《古樂府歌》:“離家日已遠,衣帶日趨緩。”中有表現。《古詩十九首。行行重行行》亦有“相去日已遠,衣帶日已緩”之句,不過前者是遊子口吻,後者是思婦之辭。這裏間接地刻畫出由於離別日久相思不已而漸趨消瘦的思婦形象。

結尾兩句設想新奇,以構思別出心裁而為人稱道,是承上面“羅帶緩”而進一步懸擬他日歸來相見時的情景。這樣的手法更顯示出相思之苦。詞人並未使用直接訴陳因懷人而憔悴之語,而是曲折地説:梳粧匣裏的圓鏡不會欺人,待你歸來之日可以看到思婦消瘦的容顏。這種間接的寫法看似痴語,其實是至情的流露。本詞運用反襯、暗示、間接等手法,使詞意婉轉層深,獨具韻致。

玉樓春原文及賞析4

宋代:宋祁

東城漸覺風光好。縠皺波紋迎客棹。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

浮生長恨歡娛少。肯愛千金輕一笑。為君持酒勸斜陽,且向花間留晚照。

譯文 信步東城感到春光越來越好,皺紗般的水波上船兒慢搖。條條綠柳在霞光晨霧中輕擺曼舞,粉紅的杏花開滿枝頭春意妖嬈。

總是抱怨人生短暫歡娛太少,怎肯為吝惜千金而輕視歡笑?讓我為你舉起酒杯奉勸斜陽,請留下來把晚花照耀。

註釋

⑴木蘭花:原唐教坊曲名,後用為詞牌名,調同“玉樓春”。

⑵縠(hú)皺波紋:形容波紋細如皺紗。縠皺:即皺紗,有皺褶的紗。棹(zhào):船槳,此指船。

⑶春意:春天的氣象。鬧:濃盛。

⑷浮生:指飄浮無定的短暫人生。語本《莊子·刻意》:“其生若浮,其死若休。”

⑸肯愛:豈肯吝惜,即不吝惜。一笑:特指美人之笑。

⑹持酒:端起酒杯。《新唐書·庶人祐傳》:“王毋憂,右手持酒啖,左手刀拂之。”

⑺晚照:夕陽的餘暉。南朝宋武帝《七夕》詩之一:“白日傾晚照,弦月升初光。”

參考資料:

1、 陸林編注.宋詞.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92:38-39

2、 李靜 等.唐詩宋詞鑑賞大全集.北京:華文出版社,20xx:228-229

3、 蘅塘退士 等.唐詩三百首·宋詞三百首·元曲三百首.北京:華文出版社,20xx:186

賞析

此詞上片從遊湖寫起,謳歌春色,描繪出一幅生機勃勃、色彩鮮明的早春圖;下片則一反上片的明豔色彩、健朗意境,言人生如夢,虛無縹緲,匆匆即逝,因而應及時行樂,反映出“浮生若夢,為歡幾何”的尋歡作樂思想。作者宋祁因詞中“紅杏枝頭春意鬧”一句而名揚詞壇,被世人稱作紅杏尚書。起首一句泛寫春光明媚。第二句以擬人化手法,將水波寫得生動、親切而又富於靈性。“綠楊”句寫遠處楊柳如煙,一片嫩綠,雖是清晨,寒氣卻很輕微。...

此詞上片從遊湖寫起,謳歌春色,描繪出一幅生機勃勃、色彩鮮明的早春圖;下片則一反上片的明豔色彩、健朗意境,言人生如夢,虛無縹緲,匆匆即逝,因而應及時行樂,反映出“浮生若夢,為歡幾何”的尋歡作樂思想。作者宋祁因詞中“紅杏枝頭春意鬧”一句而名揚詞壇,被世人稱作紅杏尚書。

起首一句泛寫春光明媚。第二句以擬人化手法,將水波寫得生動、親切而又富於靈性。“綠楊”句寫遠處楊柳如煙,一片嫩綠,雖是清晨,寒氣卻很輕微。“紅杏”句專寫杏花,以杏花的盛開襯托春意之濃。詞人以擬人手法,着一“鬧”字,將爛漫的大好春光描繪得活靈活現,呼之欲出。

過片兩句,意謂浮生若夢,苦多樂少,不能吝惜金錢而輕易放棄這歡樂的瞬間。此處化用“一笑傾人城”的典故,抒寫詞人攜妓遊春時的心緒。結拍兩句,寫詞人為使這次春遊得以盡興,要為同時冶遊的朋友舉杯挽留夕陽,請它在花叢間多陪伴些時候。這裏,詞人對於美好春光的留戀之情,溢於言表,躍然紙上。

這首詞章法井然,開闔自如,言情雖纏綿而不輕薄,措詞雖華美而不浮豔,將執著人生、惜時自貴、流連春光的情懷抒寫得淋漓盡致,具有不朽的藝術價值。

本詞歌詠春天,洋溢着珍惜青春和熱愛生活的情感。上闕寫初春的風景。起句“東城漸覺風光好”,以敍述的語氣緩緩寫來,表面上似不經意,但“好”字已壓抑不住對春天的讚美之情。

以下三句就是“風光好”的具體發揮與形象寫照。首先是“縠皺波紋迎客棹”,把人們的注意力引向盈盈春水,那一條條漾動着水的波紋,彷彿是在向客人招手錶示歡迎。然後又要人們隨着他去觀賞“綠楊”,“綠楊”句點出“客棹”來臨的時光與特色。“曉寒輕”寫的是春意,也是作者心頭的情意。“波紋”、“綠楊”都象徵着春天。但是,更能象徵春天的卻是春花,在此前提下,上片最後一句終於詠出了“紅杏枝頭春意鬧”這一絕唱。如果説這一句是畫面上的點睛之筆,還不如説是詞人心中綻開的感情花朵。“鬧”字不僅形容出紅杏的眾多和紛繁,而且,它把生機勃勃的大好春光全都點染出來了。“鬧”字不僅有色,而且似乎有聲,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説:“着一‘鬧’字而境界全出。”

下闕再從詞人主觀情感上對春光美好做進一步的烘托。“浮生長恨歡娛少,肯愛千金輕一笑”二句,是從功名利祿這兩個方面來襯托春天的可愛與可貴。詞人身居要職,官務纏身,很少有時間或機會從春天裏尋取人生的樂趣,故引以為“浮生”之“長恨”。於是,就有了寧棄“千金”而不願放過從春光中獲取短暫“一笑”的感慨。既然春天如此可貴可愛,詞人禁不住“為君持酒勸斜陽”,明確提出“且向花間留晚照”的`強烈主觀要求。這要求是“無理”的,因此也是不可能的,卻能夠充分地表現出詞人對春天的珍視,對光陰的愛惜。

參考資料:

1、 周汝昌 等.唐宋詞鑑賞辭典(唐·五代·北宋).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8:447-449

簡評

早春郊遊,地在東城,以東城先得春光。風和日麗,水波不興。春日載陽,天氣漸暖。以“紅杏”表春,詩詞習見。詞人獨得,在一個“鬧”字。王國維稱道其“境界全出”。而李漁卻認為這個字用得無理:“爭鬥有聲謂之‘鬧’,桃李爭春則有之,紅杏鬧春——予未之見也。‘鬧’字可用,則‘吵’字、‘鬥’字、‘打’字皆可用矣。”其實人的視聽感覺,是可以打通的。把無聲的姿態説成有聲的波動,彷彿在視覺裏獲得聽覺的感受。不但使人覺得...

早春郊遊,地在東城,以東城先得春光。風和日麗,水波不興。春日載陽,天氣漸暖。以“紅杏”表春,詩詞習見。詞人獨得,在一個“鬧”字。

王國維

稱道其“境界全出”。

李漁

卻認為這個字用得無理:“爭鬥有聲謂之‘鬧’,桃李爭春則有之,紅杏鬧春——予未之見也。‘鬧’字可用,則‘吵’字、‘鬥’字、‘打’字皆可用矣。”其實人的視聽感覺,是可以打通的。把無聲的姿態説成有聲的波動,彷彿在視覺裏獲得聽覺的感受。不但使人覺得那杏花紅得熱烈,甚至還可使人聯想到花上蜂蝶飛舞,春鳥和鳴,從而感受到春天帶來的活潑生機。

創作背景

宋祁生當宋初,此詞為遊賞春景之作,當作於北宋仁宗朝某一年的春天,其具體創作年份未詳。...

生當宋初,此詞為遊賞春景之作,當作於北宋仁宗朝某一年的春天,其具體創作年份未詳。

宋祁

宋祁(998~1061)北宋文學家。字子京,安州安陸(今湖北安陸)人,後徙居開封雍丘(今河南杞縣)。天聖二年進士,官翰林學士、史館修撰。與歐陽修等合修《新唐書》,書成,進工部尚書,拜翰林學士承旨。卒諡景文,與兄宋庠並有文名,時稱“二宋”。詩詞語言工麗,因《玉樓春》詞中有“紅杏枝頭春意鬧”句,世稱“紅杏尚書”。

玉樓春原文及賞析5

玉樓春·西園花落深堪掃原文

西園花落深堪掃,過眼韶華真草草。

開時寂寂尚無人,今日偏嗔搖落早。

昨朝卻走西山道,花事山中渾未了。

數峯和雨對斜陽,十里杜鵑紅似燒。

翻譯

西園的花落了厚厚的一地,花的花期是如此之短,轉眼即逝。

盛開的時候寂寞孤獨,卻無人發現;偏偏在它凋零之後又引起人的感慨悲哀。

昨天去了西山一趟,山上的花還開着。

一邊是山峯還在承受風雨的餘威,另一邊是濃雲散開天空已露出了夕陽。

註釋

西園:漢上林苑又稱西園。

過眼韶華:謂經過眼前但隨即消逝的春光。

草草:匆忙倉促的樣子。

寂寂:孤單,冷落。

嗔:責怪。

搖落:凋殘,零落。

渾未了:全然沒有結束。

杜鵑:杜鵑花。

紅似燒:紅得像野火。

賞析

這首詞以寫景為主,由景引出其中的哲理,讓人深思。

前兩句“西園花落深堪掃,過眼韶華真草草”是寫景傷春。由春花凋零已盡,過眼韶華強調花期本就不長。但今日的西園之花是“開時寂寂無人,今日偏嗔搖落早。”盛開之時寂寞孤獨,無人發現;偏偏在凋零之後又引起後來者的`感慨悲哀。説明上天給人才能,又讓他絕世而無知音。“開時寂寂尚無人,今日偏嗔搖落早”,就是這種“怨”的一個變相的反映。

接下來,王思維筆鋒一轉,展現了人超脱的一面。所謂“無待”的境界。花的美好和人的才能並不因無人欣賞就不存在,它們都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只不過作者借“山中”的“花事”表現出來。

“昨朝卻走西山道,花事山中渾未了”,山中花比園中花有更強的生命力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當你換了一個更開闊的視角來觀察人生的時候,你對人生頓時就有了一種完全不同於過去的新的感悟:“數峯和雨對斜陽,十里杜鵑紅似燒。”這兩句所寫景物很美麗,而其中所藴涵的那種超越自我的生生境界更美麗。

玉樓春原文及賞析6

原文:

去時梅萼初凝粉。不覺小桃風力損。梨花最晚又凋零,何事歸期無定準。

闌干倚遍重來憑。淚粉偷將紅袖印。蜘蛛喜鵲誤人多,似此無憑安足信。

註釋:

⑴小桃:桃花的一種,狀如垂絲海棠,開花在舊曆正月。

⑵上片三折而下,作一句讀。

⑶憑:去聲,依靠。

⑷拭淚故粉痕漬袖。“偷“字有避人垂淚意。

⑸蜘蛛喜鵲都是俗傳報喜信的。《西京雜記》卷三引陸賈對樊噲語:“幹鵲噪而行人至,蜘蛛集而百事喜。“李紳《江南暮春寄家》:”想得心知近寒食,潛聽喜鵲望歸來。“有一種小蜘蛛,稱為喜蛛,亦稱蟢子。韓翃《送襄垣王君歸南陽別墅》”少婦比來多遠望,應知蟢子上羅巾。“

賞析:

這是一首寫閨情的詞作。上片通過寫景表現時光的流逝,來烘托心中的'閨思。下片通過人物行為表現對心上人的思念,情感委婉、真實。

上片從分手的時候寫起:“去時梅萼初凝粉,不覺小桃風力損。”“萼”,花萼,花瓣下的一圈綠色小片。“初凝粉”,指花蕾剛開始孕育,在花萼中呈現出雛形。“小桃”,桃花的一種,開花在舊曆正月,梅花開後。“損”,傷。唐劉禹錫《崔元受少府自貶所還遺山薑花以詩答之》:“驛馬損筋骨,貴人滋齒牙。”這裏指桃花被風摧殘而凋謝。這兩句是説:分手的時候,梅花剛要長出花蕾,不知不覺小桃花也已經凋謝。“梨花最晚又凋零,何事歸期無定準?”梨花在清明前後開放。晏殊《破陣子》:“燕子來時新社,梨花落後清明。”這兩句是説:開花最晚的梨花都已經凋落,你因為什麼事耽擱還確定不了歸來的日期?上片三折而下,寫心上人久不歸來,閨中人相思日重。

下片前兩句具體描繪相思之情:“欄干倚遍重來憑,淚粉偷將紅袖印。”“欄干倚遍”,説明登高盼歸次數之多,而又“重來憑”,表現出相思之深、之切。“淚粉偷將紅袖印”是説擦拭眼淚把衣袖弄上了脂粉。“偷”字表現出相思之情怕人知道的害羞之態,將情感寫得很含蓄。結語由盼心上人不歸,轉而怨恨蜘蛛、喜鵲:“蜘蛛喜鵲誤人多,似此無憑安足信。”“蜘蛛”,這裏指一種小蜘蛛,即俗傳報喜的“喜蛛”。喜鵲,俗傳能報喜訊,所以有“喜鵲登枝”之説。這兩句是説:蜘蛛和喜鵲已多次相見,但心上人始終未歸,真是“誤人”不淺,像這樣地不講信用怎麼能讓人相信。不怨人不歸,而怨蜘蛛、喜鵲“無憑”,無理而妙。

玉樓春原文及賞析7

玉樓春·驚沙獵獵風成陣原文

驚沙獵獵風成陣,白雁一聲霜有信。琵琶腸斷塞門秋,卻望紫台知遠近。

深宮桃李無人問,舊愛玉顏今自恨。明妃留在兩眉愁,萬古春山顰不盡。

譯文及註釋

譯文

北風獵獵吹起陣陣風沙,白雁鳴叫,報道了霜天的降臨。王昭君戎裝騎馬,手抱琵琶,一路彈奏着思歸的曲調,回頭遠望着紫台,一步一步地走遠。

昭君當初在寂寞宮中,無人過問,昔日曾那麼珍惜自己的容貌,如今卻無比的悔恨?她那微微皺起的兩眉間含着無限的愁緒,似如重重疊疊的遠山。

註釋

玉樓春:詞牌名,據云此名取自顧複詞中:“月照玉樓春漏促”句語意。又稱為《木蘭花》《轉調木蘭花》、《玉樓春令、《西湖曲》《呈纖手》《東鄰妙》《春曉曲》《惜春容》《夢相親》《歸風便》《歸朝觀令》《續漁歌》等。雙調,上片四句,押三仄韻,二十八字,下片四句。共五十六字。

獵獵:風聲。伊

紫台:即紫宮,指漢都長安宮廷。

春山:喻眉。

顰:皺。

賞析

借詠史以抒懷,本是詩人家數,昭君出塞,又是傳統的詩歌題材,如杜甫的《詠懷古蹟·羣山萬壑赴荊門》,王安石的《明妃曲》等,都是膾炙人口的名作,但元好問不畏前賢,推陳出新,突破了體裁和題材本身的侷限,拓寬和加深了同類作品的內涵。

這首詞的上片寫塞外秋肅,昭君觸景生懷,回顧漢宮舊事,心潮難平;下片前兩句繼續抒寫昭君情懷,揭示了昭君悲憤之深,揭示了這種悲劇的歷史延續性。全詞音節瀏亮宛轉,沉鬱頓挫;字面綺麗温潤,震撼人心,可謂寓剛健於婀娜,變温婉成悲涼。

朔風驚沙,白雁掠霜,詞人面對荒涼蕭想的北地風光,俯仰千古,引人昭君出塞的.歷史畫面。“白雁”在這裏,不僅點明瞭時令,而且渲染了情境,昭君就是在這揪心的悲秋時節去國出塞的。“琵琶腸斷”二句,是懸想昭君出塞的情景。傳説謂昭君戎裝騎馬,手抱琵琶,一路彈奏着思歸的曲調,則更把昭君的形象詩意化了。“紫台”,即紫宮,指長安宮廷。

過片二句説昭君當初寂寞宮中,無人過問。直到決定嫁給呼韓邪單于,臨行之時,“昭君豐容靚飾,光明漢官,顧影徘徊,竦動左右,帝見大驚,意欲留之,而難於失信,遂與匈奴”(《後漢書·南匈奴列傳》)。“舊愛”句言昭君一向顧惜自己的美豔容顏,“人宮數歲,不得見御,積悲怨,乃請掖庭令求行”(《後漢書·南匈奴列傳》),因此而致遠嫁匈奴,故翻自恨其有此“玉顏”也。元好問不像前代詩人或後世戲劇家那樣,停留在同情或怨憤的情調,而是透過一層,把目光轉向那些沒有出塞、因而也不為後代詩人注意的千百宮女。

言“深宮桃李”,自不只謂昭君一人,不妨理解為:廣大的閉鎖深宮的女,雖然豔如桃李,卻只能空自凋謝。年復一年,花開花落,她們只能伴隨着遲遲鐘鼓、耿耿星河,終此一生。她們並不比王昭君更幸福,而是同樣可悲。正如《明妃曲》雲:“君不見咫尺長門閉阿嬌,人生失意無南北。”

結尾兩句,詞人筆鋒又轉。從黛青的遠山,想到昭君含愁感恨的雙眉;因為有了前兩句的鋪墊,昭君就成為當時及後代所有言女的代表,“萬古春山顰不盡”,揭示了昭君悲憤之深,也揭示了這種悲劇的歷史延續性。作者所指斥的不是--個漢元帝,他所同情的也不是一個王昭君,他憑着詞人的直覺意識到,宮女的悲劇乃是封建專制王朝的一種社會病,後人復哀後人,此恨綿綿,有如萬古春山。

這首詞寫作的具體時間不可確考,聯繫當時整個時代背景來看,可以説它也反映了元好問內心的愁苦。歲月流逝,風物依舊,離井懷鄉之情亦復相似。白雁驚心,青山含愁,不僅基於對昭君的同情,也是詞人心態的外化。故弔古與傷今,憐人與自傷,實不可分。

玉樓春原文及賞析8

原文:

玉樓春·和吳見山韻

宋代: 吳文英

闌干獨倚天涯客,心影暗凋風葉寂。千山秋入雨中青,一雁暮隨雲去急。

霜花強弄春顏色,相吊年光澆大白。海煙沈處倒殘霞,一杼鮫綃和淚織。

譯文:

闌干獨倚天涯客,心影暗凋風葉寂。千山秋入雨中青,一雁暮隨雲去急。

浪跡天涯的孤客獨倚欄干,面對着深秋中的悽風凋葉,更覺得寂寞惆悵。綿綿羣山在淅瀝的秋雨中泛出了青光,一隻離羣的孤雁在暮色蒼茫中隨着迅飛的流雲拼力地掙扎奮飛。

霜花強弄春顏色,相吊年光澆大白。海煙沈處倒殘霞,一杼鮫綃和淚織。

百花凋零,惟有那秋菊逞強,顯示出些許春天般的繽紛色彩。而我們卻只能為那已消逝的美好年華舉杯憑弔,飲一杯大白。暮天夕陽返照天空,倒掛着一縷美麗的彩虹,那是大海中的鮫人用淚水一梭梭編織的七彩鮫綃幻化而成的。

註釋:

闌干獨倚天涯客,心影暗凋風葉寂。千山秋入雨中青,一雁暮隨雲去急。

霜花強弄春顏色,相吊年光澆大白。海煙沈處倒殘霞,一杼鮫綃和淚織。

大白:酒名。

賞析:

“闌干”兩句,寫出詞人的心情。此言自己是一個四處飄泊的天涯孤客,如今獨倚在欄干旁,面對着深秋中的悽風凋葉,那麼心中的陰影就會顯得更加濃厚,寂寞之情也會顯得更深。此即情與景合也。所謂“離人心上秋”,秋景增愁情矣。“千山”兩句,景中顯情。綿綿羣山在秋雨淅瀝之中泛出了青光,此是指雨中山上的常青樹林;而在天空中詞人(天涯客)卻見到,有一隻離羣的孤雁在暮色蒼茫中隨着迅飛的流雲在拼力地掙扎着奮飛。這既是寫實景,也是詞人(天涯客)對所處的惡劣環境與自身的悲苦命運的一種寫照。上片借景寄情。

“霜花”兩句,歎時光迅逝。“霜花”,指秋菊,黃巢《詠菊》詩中即有“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披黃金甲。”此處是説:秋終冬近之時,百花凋零,惟有那秋菊逞強,一枝傲霜,顯示出了春天般的繽紛色彩。然韶華易逝,我們(指詞人與吳見山)也已臨近了暮年,但卻猶各自為了生計而奔波在名利場中。因此讓我們且為這已經消逝的`美好年華而舉杯憑弔,浮一大白吧。“海煙”兩句,寫景寄情。此言暮天夕陽返照天空,顯出來半截美麗的彩虹(南人俗名為“衝”)。詞人見之更把它聯想成是:大海中的鮫人用淚水一梭梭編織而成的七彩鮫綃化成的景象。此既是寫景,也有一種“烈士暮年,壯心不已”的感歎在。下片也是託物寄情。

玉樓春原文及賞析9

玉樓春·寂寂畫堂樑上燕

寂寂畫堂樑上燕,高卷翠簾橫數扇。一庭春色惱人來,滿地落花紅幾片。

愁倚錦屏低雪面,淚滴繡羅金縷線。好天涼月盡傷心,為是玉郎長不見。

古詩簡介

《玉樓春·寂寂畫堂樑上燕》是五代十國時期詞人魏承班的詞作。全詞雙片五十六字,通過對春景的描繪,抒寫春宵懷人之情。

註釋

①“高卷”句:翠簾高卷,橫列屏風數扇。翠簾:窗簾。

②雪面:粉面,意為面目白皙。

③涼月:疑為“良夜”之訛。盡:猶“競”。

④為是:因是。

賞析/鑑賞

這首《玉樓春》抒寫閨怨,所創設的意境是:暮春時節,樑燕雙飛,落紅滿地。女主人公愁倚錦屏,感到“春色惱人”,好天良夜而玉郎不見,不禁淚滴繡衫。全詞意境優美,婉麗多姿。

上片寫捲簾所見,怨情油然而生。首句用樑間燕語,表現“畫堂”“寂寂”,以動寫靜,人物情感也寓於其中;“高卷”句在結構上是過渡;後兩句是觸景傷情:簾外“一庭春色”,本人公感到並不為己所有,故有“惱人”之感;而“滿地落花”則又使她想到青春難再!

下片首二句用“愁倚”、“淚滴”寫她觸景傷精時的容態;結尾二句,點出原由。對月懷人,深為“四美”(良辰、美景、賞心、樂事)難全而傷心。

在藝術上,此詞的一個重要特點是意象的裝飾性特徵。詞中的“畫堂”、“落花”、“錦屏”等都是較為典型的裝飾性意象,在顏色、形狀等方面都是有着鮮明的圖案性質的。這些具有圖案性質的意象構織出整體的圖案。這些意象,並非是詞人的`興會所得,而是具有審美抽象性質的意象構織而成的,也就是説,它們沒有個體化的、殊相的特徵,都是一種具有抽象意義的意象。它們缺少隨機感興的鮮活感,但卻具有一些可以相互詮釋的意味。文學語言的圖案化,在晚唐五代詞中是最為典型的。因此可以説,此詞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晚唐五代詞的共同特徵。

【評解】

暮春時節,樑燕雙飛,落紅滿地。愁倚錦屏,春色惱人。

好天良夜而玉郎不見,不禁淚滴繡衫。小詞通過春景的描繪,抒寫春宵懷人之情。

意境優美,婉麗多姿。

【集評】

元遺山《遺山集》:魏承班詞,俱為言情之作。如《玉樓春》詞,明淨自然,不着

意雕琢而意境全出。

陳廷焯《別調集》卷一:“悽警”。“語意爽朗”。

玉樓春原文及賞析10

玉樓春·風前欲勸春光住

風前欲勸春光住。春在城南芳草路。未隨流落水邊花,且作飄零泥上絮。

鏡中已覺星星誤。人不負春春自負。夢迴人遠許多愁,只在梨花風雨處。

翻譯

迎着風兒,想要勸春光停住腳步。春光卻停留在了城南的青草路上。它不願同岸邊的落花一樣隨流水而去,暫且就成為在泥土上飄舞的飛絮。

看着鏡中頭髮花白的自己,惋惜逝去的時光。人沒有辜負春天,是春天自己辜負了自己啊!從夢中醒來才感覺遠離了許多憂愁,只是牽掛着風雨中的梨花是否安然。

註釋

住:停,止,停留。

星星:頭髮花白貌。

賞析

這是一首傷春詞,由傷春而感傷自己年華流逝。

第一、兩句,想要留住春光,然而已是芳草萋萋的暮春時節,開頭即點出傷春的意味,為全詞奠定了感傷的基調,接着似站在春天的角度説春不甘和落花一樣隨水而去,了無蹤跡,只好暫且作粘於泥上的飛絮。“落花”、“飛絮”均為飄零之物,然在詞人筆下,似落花流逝更快,而飛絮尚可在泥上暫存,生動形象地寫出了春之不願逝去的不甘和無奈。運用比喻,用春來比喻自己的青春年華,表達出想要留住青春之感。五、六兩句,看到鏡中的'華髮,想自己年華流逝,自己不願辜負青春,然而無奈的還是辜負了,一事無成,表達出因功業未就而人已老去,美好的青春理想破滅的濃濃愁緒。“夢迴人遠許多愁”夢中醒來,似已消愁,貌似灑脱,實則更為沉痛,最後一句,以景作結,將這許多的愁都凝聚在風雨中的梨花之上,用風雨梨花象徵自己的命運處境,含蓄動人。

玉樓春原文及賞析11

原文:

風前欲勸春光住。春在城南芳草路。未隨流落水邊花,且作飄零泥上絮。

鏡中已覺星星誤。人不負春春自負。夢迴人遠許多愁,只在梨花風雨處。

翻譯:

迎着風兒,想要勸春光停住腳步。

春光卻停留在了城南的青草路上。

它不願同岸邊的落花一樣隨流水而去,

暫且就成為在泥土上飄舞的飛絮。

看着鏡中頭髮花白的自己,惋惜逝去的時光。

人沒有辜負春天,是春天自己辜負了自己啊!

從夢中醒來才感覺遠離了許多憂愁,

只是牽掛着風雨中的梨花是否安然。

賞析:

這是一首傷春詞,由傷春而感傷自己年華流逝,

第一、兩句,想要留住春光,然而已是芳草萋萋的暮春時節,開頭即點出傷春的`意味,為全詞奠定了感傷的基調,接着似站在春天的角度説春不甘和落花一樣隨水而去,了無蹤跡,只好暫且作粘於泥上的飛絮。“落花”、“飛絮”均為飄零之物,然在詞人筆下,似落花流逝更快,而飛絮尚可在泥上暫存,生動形象地寫出了春之不願逝去的不甘和無奈。運用比喻,用春來比喻自己的青春年華,表達出想要留住青春之感。五、六兩句,看到鏡中的華髮,想自己年華流逝,自己不願辜負青春,然而無奈的還是辜負了,一事無成,表達出因功業未就而人已老去,美好的青春理想破滅的濃濃愁緒。“夢迴人遠許多愁”夢中醒來,似已消愁,貌似灑脱,實則更為沉痛,最後一句,以景作結,將這許多的愁都凝聚在風雨中的梨花之上,用風雨梨花象徵自己的命運處境,含蓄動人。

玉樓春原文及賞析12

原文:

玉樓春·戲賦雲山

[宋代]辛棄疾

何人半夜推山去?四面浮雲猜是汝。常時相對兩三峯,走遍溪頭無覓處。

西風瞥起雲橫度,忽見東南天一柱。老僧拍手笑相誇,且喜青山依舊住。

譯文及註釋:

譯文

什麼人在半夜把山推走了?抬頭看四面都是浮雲,猜想是浮雲乾的。平常相對而視的幾座山峯,現找遍河邊卻尋不到它們在哪裏。

西風勐然吹起,浮雲飄動,忽然看到東南方向有一座擎天高山。老僧拍看手笑着誇讚,還在高興青山依舊在這裏。

註釋

“何人”兩句:推山,把山推走,此寫浮雲遮山。

常時:平時。

無覓處:遍尋不見。

瞥起:驟起。雲橫度:浮雲橫飛。

天一柱:天柱一根,即指青山。

住:在這裏。

賞析:

開首兩句點題。上句設問,下句作答,這比直説青山被浮雲所遮蓋,更耐人尋味。而且,由於用了擬人手法,還大大密切了物我關係,使讀者彷彿看到了詞人那種翹首凝望、喃喃自語的情態。起句用典,《莊子·大宗師》雲:頭夫藏舟於壑,藏山於澤,謂之固矣,然而夜半有力者負之而走,昧者不知也。”莊子這段話是為抒發他有藏必亡的虛無觀點立論的。

以作者的詞句同黃氏的詩句相比較,黃氏的頭持”字徑從《莊子》語中頭負之而走”的頭負”字而來,稍顯得拘泥樸實;而詞人的頭推”字,則顯得空靈巧妙,更切合青山被浮雲所籠罩的景象。可見,用典的巧拙,不在於能否師其字面,而在於能否即景會心,緣事而變化。而頭四面浮雲猜是汝”句,何以用頭猜”而不用頭知”?蓋頭知”字判斷的意味太濃,和起句的詰問語氣不相搭配,且使此句也顯得呆滯;而着一頭猜”字,不僅和起句的詰問語氣相吻合,而且還使全韻靈動活潑,聲情若掬。歇拍一韻緊承前韻,通過描述自己尋覓頭常時相對兩三峯”的`行動和頭走遍溪頭無覓處”的結果,進一步證實青山被浮雲所籠罩,並隱然透露出詞人的遺憾心情。詞人為什麼如此執着地尋覓頭常時相對”的青山?因為青山是他閒居瓢泉期間的知音,也是他光明磊落的人格的真實寫照。頭新葺茆檐次第成,青山恰對小窗橫。”(《浣溪沙·瓢泉偶作》)頭青山意氣崢嶸,似為我歸來嫵媚生。”(《沁園春·再到期思卜築》)頭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情與貌,略相似。”(《賀新郎·甚矣吾衰矣》)可見詞人對青山的感情是多麼深厚,怪不得他要殷勤尋覓呢。

詞的上片寫青山被浮雲遮覆的憂慮,下片則寫重睹青山的喜悦。下片兩句筆鋒一轉,景象突然一變:西風乍起,浮雲飄散,忽然看見平時與之相親相愛的青山象擎天巨柱一樣,巋然聳立在東南天際。説寫詞人重睹青山的喜悦,可又沒有直接描寫,而是通過上句的頭瞥起”和下句的頭忽見”,來表現作者在剎那間的感情變化。如果説下片一韻着重寫浮雲散而青山見的自然景觀須臾間的變化的話,那麼結拍一韻還不該直接抒寫重睹青山的喜悦心情嗎?作者偏不這樣,而是宕開筆墨,描寫了一個老僧看到青山依然挺立東南天際時的歡快舉止和情態,通過老僧之喜來映襯詞人之喜。這樣寫不僅多一層曲折,而且還豐富了詞境,説明熱愛青山、關心青山是否依舊的,正大有人在,那老僧即其一例也。

這首詞雖然題為頭戲賦雲山”,但詞人對他吟詠的對象並未作十分精細的描繪和刻劃,而是抓住自然界客觀景物的傾刻變化,以輕快明朗的筆調抒發自己的內心感受,寓意深刻,並非平淡之歎。這首小詞的格調明快疏朗,清新活潑,反映了詞人落職閒居期間積極樂觀的一面。

玉樓春原文及賞析13

原文:

驚沙獵獵風成陣,白雁一聲霜有信。

琵琶腸斷塞門秋,卻望紫台知遠近。

深宮桃李無人問,舊愛玉顏今自恨。

明妃留在兩眉愁,萬古春山顰不盡。

譯文

北風獵獵吹起陣陣風沙,白雁鳴叫,報道了霜天的降臨。王昭君戎裝騎馬,手抱琵琶,一路彈奏着思歸的曲調,回頭遠望着紫台,一步一步地走遠。

昭君當初在寂寞宮中,無人過問,昔日曾那麼珍惜自己的容貌,如今卻無比的悔恨?她那微微皺起的兩眉間含着無限的愁緒,似如重重疊疊的遠山。

註釋

玉樓春:詞牌名,據云此名取自顧複詞中:“月照玉樓春漏促”句語意。又稱為《木蘭花》《轉調木蘭花》、《玉樓春令、《西湖曲》《呈纖手》《東鄰妙》《春曉曲》《惜春容》《夢相親》《歸風便》《歸朝觀令》《續漁歌》等。雙調,上片四句,押三仄韻,二十八字,下片四句。共五十六字。

獵獵:風聲。伊

紫台:即紫宮,指漢都長安宮廷。

春山:喻眉。

顰:皺。

賞析:

借詠史以抒懷,本是詩人家數,昭君出塞,又是傳統的詩歌體裁。但元好問推陳出新,突破了體裁和題材本身的侷限,拓寬和加深了同類作品的內涵。

朔風驚沙,白雁掠霜,詞人面對荒涼蕭瑟的北地風光,俯仰千古,引入昭君出塞的歷史畫面。“白雁”在這裏,不僅點明瞭時令,而且渲染了情境。白雁一聲,報道了霜天的降臨,照君就是在這揪心的悲秋時節出塞的。“琵琶腸斷”兩句,是懸想昭君出塞的情景。後代傳説,昭君戎裝騎馬,手抱琵琶,一路彈奏着思歸的'曲調,則更把昭君的形象詩意化了。“紫台”,即紫宮,指長安宮廷。

詩人思想的深刻性,主要表現在下片,過片兩句説昭君當初寂寞宮中,無人過問,直到決定嫁給呼韓邪單于。“舊愛”句言昭君一向顧惜自己的美豔容顏。“入宮數歲,不得見御,積悲怨,乃請掖庭令求行”(引自《後漢書·南匈奴列傳》)因此而致遠嫁匈奴,故翻自恨其有此“玉顏”也。元好問不像前代詩人或後世戲劇家那樣。停留在同情和怨憤的情調,而是透過一層,把目光轉向那些沒有出塞、因而也不被後代詩人注意的千百宮女。言“深宮桃李,自不只謂昭君一人,不妨理解為:廣大閉鎖深宮的女子,雖然豔如桃李,卻只能空自凋謝。年復一年,花開花落,她們只能伴隨着遲遲鐘鼓、耿耿星河,終此一生。她們並不比王昭君更幸福,而是同樣可悲。結尾兩句,詞人筆鋒又轉。從黛青的遠山,想到昭君含愁蹙恨的雙眉;因為有了前兩句的鋪墊,昭君就成為當時及後代所有宮女的代表,“萬古春山顰不盡”,揭示了昭君悲憤之深,也揭示了這種悲劇的歷史延續性。作者所指斥的不是一個漢元帝,他所同情的,也不是一個王昭君,他憑着詩人的直覺意識到,宮女的悲劇乃是封建專制王朝的一種社會病,後人復哀後人,此恨綿綿,有如萬古春山。

詞作的藝術成就,是得力於作者對歷史的宏觀把握和深刻透視。從表現來看,作者深廣的憂憤和沉重的悲涼,並不靠誇張的叫囂和慨歎,而是借玉言桃李、青山眉黛這些詞的傳統意象表現出來的。瀏亮宛轉的音節,卻能造成沉鬱頓挫的氛圍;綺麗温潤的字面,卻能傳達出震撼人心的力量,可謂寓剛健於婀娜,變温婉成悲涼。

玉樓春原文及賞析14

原文:

紅酥肯放瓊苞碎,探著南枝開遍未,不知藴藉幾多香,但見包藏無限意。

道人憔悴春窗底,悶損闌干愁不倚,要來小酌便來休,未必明朝風不起。

賞析:

這是一首著名的詠梅詞。傲立霜雪,一枝獨秀的梅花是歷來文人墨客的吟誦對象,特別是宋代詠梅詞更多,其中能盡得梅花神韻的上乘之作卻並不多見。

清照的這首《玉樓春》當屬其中的嬌嬌者,不僅寫活了梅花,而且活畫出賞梅者雖愁悶卻仍禁不住要賞梅的.矛盾心態。

首句以“紅酥”比擬梅花花瓣宛如紅色凝脂,以“瓊苞”形容梅花花苞美好,都抓住了梅花特徵,用語準確,“肯放瓊苞碎”者,是對“含苞未放”的巧妙説法。用詞新巧,顯示了詞人獨出心裁的創造性。

上片皆從此句生髮。“探著南枝開遍未”,便是宛轉説出梅花未盡開放。初唐時李嶠《梅》詩云:“大庚斂寒光,南枝獨早芳。”張方注:“大庚嶺上梅,南枝落,北枝開。”如今對南枝之花還須問開遍未”,則梅枝上多尚含苞,宛然可知。三、四兩句“不知醖藉幾多香,但見包藏無限意”,是對偶句,仍寫未放之花,“醖藉”、“包藏”,點明此意。而“幾多香”、“無限意”,寫梅花盛開後所發的幽香、所呈的意態,精神飽滿,慧思獨運。

詞上片主要寫之情態,下片寫轉賞梅之人。“道人”是作者的自稱,意為學道之人。“憔悴”和“悶”、“愁”,講李清照的外貌與內心情狀,“春窗”和“闌干”交代客觀環境,表明她當時困頓在窗下,愁悶煞人,連闌干都懶得去倚。這是一幅名門閨婦的春愁圖。

不寫梅花的盛開,卻由含苞直跳到將敗,這是詠梅的奇筆,寫賞梅卻先道自己的憔悴和愁悶,這是賞梅之妙想。反映了她自己“挼盡梅花無好意,贏得滿衣清淚”(《清平樂》)的心態。此詞蓋作於晚年流落江南之後反常寫法恰好能傳達出當時正常的心態。雖然心境不佳,但梅花還是要賞的,所以“要來小酌便來休,未必明朝風不起”“休”字在這裏是語助詞,含罷、了的意思。這是作者心中的話:想要來飲酒賞梅的話便來罷,等到明天説不定要起風了呢!此句隱含着莫錯過大好時機且舉杯遣懷的意味。

詠物寄志,或詠物抒情是古詠物詩的兩大格調。清照詞是詠物抒情詩中的上品,這首詠梅詩盡得梅花之詩,也盡似詞人之情,是不可多得的佳作。

玉樓春原文及賞析15

玉樓春·華堂簾幕飄香霧

宋朝 周端臣

華堂簾幕飄香霧。一搦楚腰輕束素。翩躚舞態燕還鷺,綽約粧容花盡妒。樽前謾詠高唐賦,巫峽雲深留不住。重來花畔倚闌干,愁滿闌干無倚處。

《玉樓春·華堂簾幕飄香霧》譯文

在一次華堂宴會上,簾幕開處,隨着裊裊香霧,走出一位美若天讓的女子。但見她腰肢細軟,身着流素,翩翩起舞,那飄逸柔美的舞姿讓善舞的飛燕也為之嫉妒。大意是:我因相思而借酒澆愁,一邊隨意吟詠《高唐賦》。楚王得以如願以償,而一己心目中的佳人卻像巫山之雲一樣飄然而來又飄然而去,始終無法得到,只能望而興歎。失望之中我又一次 來到昔日的華堂庭院前,獨一倚欄,望着滿園的花兒呆呆出神。愁雲慘霧遍佈庭中,積滿欄杆,竟使人不堪其壓迫,痛苦不已。

《玉樓春·華堂簾幕飄香霧》註釋

一搦:一把。搦,捉,握持。

楚腰:代指美人之細腰。

翩躚:飄逸的樣子。綽約:婉約美好之貌。

《高唐賦》:宋玉所作,其序中言宋玉給楚襄王講楚懷王夢與巫山神女交歡之事。

《玉樓春·華堂簾幕飄香霧》鑑賞

“玉樓樓”是詞調名,據“詞譜》載:“因顧穂詞中擁‘月照玉樓樓漏促’,又擁‘柳映玉樓樓日晚’;五代歐陽炯詞中擁‘日照玉樓花似錦,樓上醉和樓色寢’;又擁‘樓早玉樓煙雨夜’句,遂取為調名。”又名“木蘭花》、“玉樓樓令》、“西湖曲》、“歸朝歡令》等。雙調五十六字。

“華堂簾幕飄香霧,一搦楚腰輕束素。翩躚舞態燕還驚,綽約粧容花盡妒。”“韓非子》載:“楚靈王好細腰,而國中多餓人。”上片重點刻畫伊人的美妙絕倫,採用賦的鋪陳手法,把她形容得簡直是“沉魚落雁,閉月羞花”了。這裏的“燕”,既指燕子,又暗指漢代的趙飛燕。漢宮美人趙飛燕纖腰一把,舞姿絕妙,傳説她身輕如燕,能立於掌中。

“綽約粧容花盡妒”化用“長恨歌》中對楊玉環的描寫:“樓閣玲瓏五雲起,其中綽約多仙子。中擁一人字太真,雪膚花貌參差是。”在詞人的.眼裏,這位佳人彷彿就是趙飛燕,又依稀好像楊玉環,兼具二人之美,於是情不自禁而生愛慕之意。

《“樽前漫詠“高唐賦》,巫峽雲深留不住”這兩句化用“巫山雲雨”的典故,委婉地表達其未能擁擁美人的惆悵。

“重來花畔倚欄杆,愁滿欄杆無倚處。”此二句進一步刻畫主人公的相思愁苦。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zhezhai.com/zh-hk/fw/xiaoyuan/4okeo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