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者齋 >

範文 >校園 >

陸娟《代父送人之新安》的譯文與賞析

陸娟《代父送人之新安》的譯文與賞析

代父送人之新安

陸娟《代父送人之新安》的譯文與賞析

陸娟

津亭楊柳碧毿毿,人立東風酒半酣。

萬點落花舟一葉,載將春色過江南。

註釋

①之:往,到。

②新安:郡名,治所在休寧(今屬安徽),後屬歙縣,唐時改為歙州,宋宣和年問改為徽州。後世稱歙州、徽州所轄地區為新安。

③津亭:渡口驛亭。

④毿(sān):毛髮或枝條細長的樣子,此形容柳條細長下垂。

⑤酣:飲酒至舒暢的程度。半酣,半醉。

⑥一葉:形容輕舟。

⑦將:作助詞,表示動作的開端。

參考譯文

渡口的楊柳柔條飄拂,春風中入們飲遽了餞行的醇酒。千萬點的落花,飄落在小船上那一葉扁舟,把美好的春色全都帶到江南去了。

賞析

《代父送人之新安》是明代詩人陸娟所作的一首七言絕句。詩人的.父親陸德藴,是一位飽學之士,在落花時節送別友人,而詩人陸娟是位才女,出嫁之前深得父親信任和憐愛。《代父送人之新安》便是詩人陸娟代父親陸德藴作的送別詩。

這首詩設色豔麗,如同畫卷,頗有女性的特點,詩中前兩句寫津亭餞別,楊柳飄拂,酒意半醉,烘托出惜別依依的情意。後兩句寫祝願,把對友人南歸的美好祝願化為美麗可感的形象,給人回味。詩的構思精巧,真摯生動,一掃送別詩中流行的傷感情調。

《代父送人之新安》設色豔麗,如同畫卷,頗有女性的特點。全詩用二幅畫面組成。前二句一幅,為告別圖,後一句一幅,為江上行舟圖。

首句寫渡口亭畔,楊柳依依,借物寓情,惜別之心曲不言自明。“碧”字透出光澤感,如畫面上的亮色。第二句寫友人就要登舟出發了。“酒半酣”一掃離別即愁苦的舊套,陶然、微醺是“酒半酣”帶給人的一種佳妙的境界,且於東風吹拂之下更是透露出一種歡快氣氛。樹下站立着行者與送者,正在作最後的告別,彼此酒已半酣。著“東風”二字,關照上句的柳條,又由此似乎看到人物的衣帶輕颺,襯托出酒後陶然之態。作者省略前後內容,單取一個視覺形象,同上句可以配成完整畫面。

第三句已轉入舟行江上。描寫落花,暗借上句“東風”二字,呈現飛舞之態。“萬點落花舟一葉”,“萬點落花”與“一葉舟”相襯托。似乎是漫天春色,環繞行人,這實在是一個畫面的描摹,色彩斑斕,春意無限。尾句“載將春色過江南”,詩人藉助想象,行舟江南,一路飛花.無限春色可以一直伴送着父親的友人,同時也是對行人的美好祝願。此句利用詩歌表現不受時間和空間限制的長處,將眼前景象,無限延展,使詩中情味更濃。同時亦有祈禱行人一路平安歡樂的意思。

全詩三組景象,並非平行排列,而是立體展示,極富層次感。在這幾個層次中,景物、事態、情感交錯復疊,直撲讀者,顯示出絕句獨有的詞顯意深、語近情遙的藝術魅力。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zhezhai.com/zh-hk/fw/xiaoyuan/46kr2v.html